期现结合管理办法

2022-07-12

第一篇:期现结合管理办法

班级管理中的“三个结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三个结合”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放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结合。

一、严与宽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心虽善良,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就不再属于“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依法治班”。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第一堂班会课的必学内容。在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及各项校规的基础上,要组织学生自己制订相应的班规。这样才能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自觉遵守。并且事后的补救,往往不如事前的预防有效。

2、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

班主任在对待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上,在面对优秀生和后进生上,在运用批评和表扬上,在实施奖励和惩罚上,在处理问题和事件上,在给予关心和照顾上,在评写操行和鉴定上,在推举先进和模范上,在提供条件和机会上,以至在某些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置上都要抱以公心,处理公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建立起应有的威信,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拥戴,也才能获得对每一个学生提出教育要求的权利。

3、要注重“首因效应”和持之以恒。

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对第一次犯错误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加以改正,但对屡犯的学生,要态度坚决,不给情面。另外,要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长期坚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还必须与宽有效地结合起来,灵活处理。在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奖与惩相结合

奖与惩是班主任管理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奖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是良好行为的强化物,是一种有利的教育方法。惩是一种消极的强化,即通过否定学生的某种行为,使他情绪上受到一种被惩罚的体验,以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他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必须掌握奖与惩的“度”:一味地奖,会导致学生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听不进不同意见,经不起打击,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一味地惩,则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

正确的奖应该做到:(1)严肃认真,恰如其分;(2)因人而异;(3)适当、适度和适时。(班级管理 )应该使学生感到表扬是要经过争取才能得到的,又使他们看到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被班主任和集体认同。同时,一个学生做了好事,应及时表扬,否则就会出现反应消退的趋势。

正确的惩应该做到:有理、有节、有度。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入情入理,以理服人;要正面引导,多加勉励,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讽刺挖苦,随意责骂,造成对立;不要全盘否定,警告驱逐。

奖可以不断强化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惩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只要灵活运用,奖惩结合,就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堵与导相结合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因素的影响;或制订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的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仅靠“堵”是不行的。“堵”必须与“导”相结合,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我认为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四多四少”:

1.多民主,少强制。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订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情,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制学生这样做或那样做。

2.多激励,少批评。

善于发现学生的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3.多引导,少说教。

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

4.多用情,少用气。

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方式有别,其效果截然不同。班级工作中,“堵”与“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学生工学结合实习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校学生在工学结合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确保工学结合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使其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工学结合实习,包括学生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和阶段性实习,如见习实践、认知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跟班式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实训)等。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应同时做毕业综合实践课题。

第三条 工学结合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向校外实习的延伸,应以独立实践环节列入必修课程,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削减或挤占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课时。工学结合实习属于教学项目,必须编写教学大纲和指导书。

第四条 学生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阶段性实习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适当安排。如临时安排工学结合实习的,要按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的程序办理,并提供完整的工学结合实习方案报教务处审批。原则上要保证学生工学结合实习时间在半年或以上。

第五条 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单位的选择,应该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与预期的就业岗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第六条 校外实习基地是组织学生工学结合实习的重要场所,基地建设的规范和完善直接影响到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各系部、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应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校外实习基地满足

- 1第十三条 各系须为实习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搭配组建,中队长和队长配合指导教师做好相关工作。集中毕业实习的,还应根据实习点和实习人数配备足够的校内专职带队教师。各专业应选择责任心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比较熟悉实习单位、有一定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教师担任校内指导或带队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原则上由实习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

第十四条 阶段性实习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1、根据被指导学生不同的实习单位、岗位及要求,会同实习单位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指导学生拟订个人实习计划;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阐明时间安排和步骤,提出写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的要求,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和实习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习纪律等。

2、协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做好考勤工作,逐月检查统计,对超假或无故离岗、旷岗的学生,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学校视情节给予校纪校规处分。

3、与中队长或队长一起定期到实习单位,协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分阶段业务考核;或独立组织分阶段业务考核。

4、认真填写《集中工学结合实习教师工作日志》,对工学结合实习工作及效果作出书面总结。

5、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工学结合实习成绩评定;负责收集学生工学结合实习相关的各种材料,并上交各系存档。

6、关心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维护学生的利益,及时提醒学生工学结合实习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提醒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向学生传达学院及系部的各种相关信息。

第十五条 毕业实习校内指导(带队)教师主要职责:

1、毕业实习校内指导教师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下达毕业综合实践任务书;指导学生根据实习岗位合理选题和撰写开题报告;指导学生填写实习周记和撰写实习报告;指导学生做毕业综合实践课题;指导学生整理、装订毕业综合实践课题材料并组织参加答辩;做好指导记录;负责毕业综合实践课题的初评意见。

2、集中毕业实习校内专职带队教师的职责与阶段性实习校内指导教师职责相同。

3、分散毕业实习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①采取邮件、QQ、电话联络等与实地探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采取实地探访的,要求有与学生及实习单位领导、指导老师等人在实习现场的合

- 3划、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及校内指导教师等信息上报至教务处审核备案,教务处及时对校内指导教师下达教学任务。

第三章 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第十九条 工学结合实习实施计划必须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实施计划主要包括: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实习的内容(或项目)及课时安排、实习纪律以及实习考核办法等。

第二十条 各系应在学生开始工学结合实习前,组织开展实习动员,布置落实实习各项工作。

第二十一条 阶段性实习和集中毕业实习的,各系实习工作小组成员应带着工学结合实习实施计划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任务书带队前往实习单位。不同系前往同一实习单位的,由系自行协商确定带队人员。

分散毕业实习的,学生应每人一份该专业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纪律与安全要求、实习考核要求,实习时交给实习单位指导教师。

第二十二条 毕业实习的学生到岗两天内必须向毕业综合实践校内指导教师汇报,一周内将实习的作息时间安排告知校内指导老师,以便抽查指导。

第二十三条 阶段性实习和集中毕业实习的,本学期轮空的校内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指导每周不少于3天;非轮空的每周不少于1天。校内指导教师应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实习作业的基本情况和考勤等管理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并认真填写《集中工学结合实习教师工作日志》。

第二十四条 在工学结合实习过程中,各系实习工作小组应按区域组织人员到各集中实习地点进行检查和监督,向实习单位了解实习学生的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检查记录;通过电话对分散实习的学生状况进行调查。学院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将不定期抽查各系的工学结合实习工作情况,并进行通报。

第二十五条 工学结合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学生应按要求向所在系上交《学生工学结合实习记录册》,校内指导教师应及时做好成绩评定和总结工作。

第四章 纪律管理

第二十六条 学生离校前须认真学习工学结合实习的有关规定,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端正实习态度。

- 5占10%,实习报告占10%。

3、阶段性实习和集中毕业实习考核包括分阶段业务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30%;实习考勤占10%,个人实习计划占10%,实习周记占10%,实习报告占10%。

4、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在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应职应岗的基本素质、应职应岗的通用能力和应职应岗的专业能力,并填写 《学生工学结合实习评价表》,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

5、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业务考核、实习考勤、个人实习计划、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成绩。

第三十五条 对严重违反单位的管理规定或因品德表现等原因,被实习单位终止实习或造成恶劣影响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未经校内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同意擅离岗位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无故不按时交《学生工学结合实习手册》或其它规定的实习材料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凡参加工学结合实习时间不足学校规定时间三分之一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第三十六条 工学结合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或因故缺席者按学校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第六章 工学结合实习经费

第三十七条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高校要从学费收入安排教学支出的比例中提取5个百分点,在经常性事业经费中毕业班每生每年一定标准提取经费,确保工学结合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三十八条 学院按照学生学费的5%作为工学结合实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学生工学结合实习交通补贴和实习补贴,与实习单位的联系,校内指导教师及系部指导、督促、检查工学结合实习工作所需的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相关职能部门配备实习教学检查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调研、联系、指导、督促、检查全院工学结合实习工作所需的相关费用。

第三十九条 在使用工学结合实习专项经费前,各系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教学任务和工学结合实习实施计划相关安排,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制定经费预算,经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财务处。各系在经费预算指标内根据学校有关制度合理支配,保证专款专用。

- 7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实习单位按实习协议支付给学生的实习补贴,各系应足额发给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实习单位对学生收取的一切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领取实习补贴的学生交通费自理。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学结合实习,自颁布之日起试行,由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其它课程实训、以校内为主的综合实训等仍按《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实习实训教学工作规程(试行)》(浙警院[2006])89号)执行。

- 9 -

第三篇:企业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结合论文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统计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开始推出一系列的改革制度,这样也就转变了传统的统计管理工作模式。且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及时调整自身,抓住每一个机遇,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企业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结合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关键词:企业统计管理;管理会计;相互融合;研究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想要在行业市场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就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方针,抓住有用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要综合与全面分析好每一项信息,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方针。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统计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换句话来讲,就是统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一、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也从计划经济上实现了转型,开始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着。且在发展中,企业一直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想要掌握好企业的运行状况,就必须要从企业内部中的财务管理部门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在此影响下,企业统计工作就成为了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企业来说,统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管理会计作为信息服务系统,可以直接为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出需要的信息。这样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收集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增多。另外,在企业中,想要获取有实用价值的统计信息,就要依靠行业的主管部门或是信息产业部门中的统计人员来收集的。这也正好反映出了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与内涵。所以说,将企业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出统计工作的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给两者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就要求统计管理工作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职能变化的需求。且对于统计职能的转变来说,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先将报告型统计向着经营管理型的统计方向转变。其次是要及时进行市场调查,全面预测分析型的转变。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要不断利用自身的优势,增强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在企业中会计管理主要是以企业经济实力与未来发展方向为基础,对自身的经营方向与实施方案进行编制与预算。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做好成本的核算管理与相关的经营业绩等。所以说在企业中渗透管理会计可以满足企业总体管理服务需求,于其自身来说,又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职能趋同。在职能上来讲,随着统计职能的不断发展,与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日益趋同。而从其结构发展上来看,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都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在实际中,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大多来源于会计和统计资料。在企业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不断深化财务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所以说又受到了会计与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中,统计工作的改革必须要综合管理会计的需求,扩大信息的交换与处理能力,同时还要顾好兼容能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对统计职能进行转变还可以解放统计人员,开阔统计人员的视野。这样对于统计人员来说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解决企业中的问题。并建立出有效的未来发展方针,活化统计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长远发展。

2.目标相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统计管理工作与管理会计工作从工作的对象上来看是基本相同的。同样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价值运动,二者可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说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与管理会计工作的目标是相同的。

3.侧重点相同。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与管理会计工作的侧重点都是针对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向企业中的相关责任人提供需要的预算决策与信息资源等。其主要的工作目标是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所服务的。其作用则主要是不仅限于对过去的分析,还要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和规划与预测,同时还要控制好现阶段的各项工作。通过将未来作用的时效性放在首要位置上,对过于以及现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控制未来的发展。从企业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本质上来讲,其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其中不仅包括了定性的资料,还包括了定量的资料。

三、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发展的空间

在企业中管理会计涉及到了众多方面,且所使用的数据也来源于统计数据。所以说,通过将统计管理与管理会计融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相应的也对企业中的统计员工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中,统计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在工作中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知识量。此外还要求统计人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学习新知识与技能,开阔自己的视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将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与管理会计工作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且要通过将两个进行融合还可以为统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于统计管理工作来说,必需要结合相关资料,全面分析信息资源,掌握合理的统计方法,促进企业的经营。

参考文献:

[1]戴元钦.试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浙江省永嘉化工厂为例[J].当代经济,2011,(23):42-43.

[2]刘志远.曹阳.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上海市个体经济情况的调查[J].财经研究,2011,(02):87-89.

[3]蔡京英.试述我国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0,(10):262-263.

[4]胡光华.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J].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0(12):20-21.[5]耿慧娜.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之我见[J].商情,2014(28):147.

第四篇:初探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结合之路

连云港市职教中心石媛媛

摘要: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技能型劳动者。这都是为了把学生送入企业、社会后,使他们能更强地适应环境,成为真正有用的人。而校企合作就很好的给学生提供了适应企业生存的理念教育!

关键词:企业文化班级企业化管理

引言: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发展来的。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是办好职校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的班级管理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1.自卑心理较为严重

中职学校的生源是初中考试欠佳未被高中录取的学生,而且大部分是来自农村。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出现两种倾向:

一部分学生放弃一切娱乐活动,沉浸在题海战术,极力应付考试,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在课堂上不再愿意去听而是更愿意去睡觉、去看让自己更容易理解的小说,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

2.家庭凝聚力欠缺

中职学生的父母的榜样作用极其缺乏,中职学生在家长自觉、不自觉地疏于管理之下,学生不能安心学习,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玩耍,这使其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恶习。

3.适应由学习型学生转变成技能型学生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将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自我意识的变化、人际交往的紧张、求职择业的困惑,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

(二) 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模式及其特点、不足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保姆式”、“警察式”。班主任只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小权利,统揽在手,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对学生缺乏了解和信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遭到扼杀,长此以往,整个班级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如一潭死水。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因此,要想使学生进入企业后,更快更好的适应企业,就要采取校企合作这种手段,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灌输企业文化理念,使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就已对企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采取的模式是“班级企业化管理”。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二)什么是“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

“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就是指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吸收企业内有实用的、有特色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不但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同时也能够感受企业氛围,感知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使班级里充斥着“企业”,“企业”贯穿于班级。

(三)如何进行班级企业化管理

校企合作是一条漫长的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企业的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积累、总结,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才能最终建立起较为完善、较为合理的模式。我个人认为,将企业文化带进班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企业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即把学校班级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整理成“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

当今的社会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一个好的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有着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如果将班级看成是一个公司,制定适合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制度。比如,公司的卫生制度、工作制度与学校班级的卫生制度、纪律制度就大同小异,教师教育学生打扫卫生、遵守纪律不仅仅是学校里应该做到的,在今后走到工作岗位上也是应该做到的。

同时,一个班级在学校的诸多班级中有着良好的形象,能够“产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在班级内部也必然要有一个良好、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制度的制定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可行性,然后是制度的实效性,再是功能性。 “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制度和形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把企业干部名称用到学生干部的身上,班长可以称为“厂长”,副班长可以称为“厂长助理”,团支书可以称为“书记”,学习委员可以称为“技术部主任”等称呼,这一举措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压在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肩负自己职责的使命有多艰巨,从而更加勤奋地工作和学习,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班级实行班级干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竞争状态,适应将来就业后在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2.将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引入到班级管理

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班级主页,建立QQ群,建立博客空间,每一位在校同学都可以在我们班级板块、在QQ群里、在博客上发布自己的想法,自己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上传自己喜爱的关于企业文化的视频。

已经毕业并且就业的同学可以将自己在企业里的感受发布在我们的博客中,可以对在校的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上传自己喜欢的企业讲座,供在校学生的参考,也为老师进一步管理班级提供素材。

作为管理人员的老师则每天进入空间,不仅保证了网络的清洁,同时也能及时的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将班级的各项活动、学生考勤,学生卫生

以及生活方面的有关数据发布在网络上,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改变管理的角色认定,让学生在公平、民主的气氛中发展自我,这不仅方便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使网络真正成为我们资源共享的平台。

3.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下企业感受企业文化理念,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学习,并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班级并不是真正的企业,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其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工人生产优质产品,但是班级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在毕业后尽早适应企业的管理,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了解企业管理的知识,又要熟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可以安排部分教授专业课并担任专业班级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一来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增进了交流;二来让教师了解企业的文化制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参观企业,让学生切身体会工作的艰辛,转变好吃懒做等不良思想,以及认知自身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的不足以及对知识、技能汲取的渴望和紧迫感。“爱拼才会赢,竞争才会进步”。

技能比赛,是展示学生技能技巧的舞台,体现学生精神风貌的舞台。既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加强,又是经过了一次人才选拔的比拼,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增强了竞争意识。

4. 班级开设“企业课”、“企业讲座”, 给班级灌输新的文化——企业文化。 经常为学生开展“企业课”、“企业讲座”,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就业形势,同时讲授各个专业在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和各工种在技能技巧上要点和要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人才需求的形势,自身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在专业上学到更多、更新、更加先进的技术。

可以将一些知名大企业的发展历程将给学生听,也可以播放知名企业的领导访谈录给学生看,例如海尔集团的发展,从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名列前茅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其间除改革开放给企业创造的发展机遇,以及其创造了一整套严密的经营管理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海尔文化的对员工的促进。海尔要求自己的员工必须具备这样的工作态度: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一点。

企业文化在对学生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是没有的,将企业的文化灌输到班级管理中,班级与企业实质上有了联系,长期坚持就会把这种文化灌输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中,使之了解企业发展的背景、过程、前景,从中领悟企业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促发他们对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渴望。

三、“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好处。

(一)“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作用

1.“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学生、社会三者皆利的好举措。企业把自己介绍给职业学校,无异于做了一次“免费”或“便宜”的宣传广告,从中可以获取一定的好处。

2.对于学生而言,在新型管理模式下,通过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感悟企业精神,从而懂得在校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的重要性,以及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基本的做人道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为将来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班级,有“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无疑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方便,而且管理的效果也将是显而易见。

3.作为教师,自己在管理、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企业方面的内容,丰富学识,积累经验,增强能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能有较大的提高。

(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好处

“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最根本的好处就是可以吸引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对文化、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工作纪律观念,积极调动学生干部有效地管理好班级,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一种美好向往。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只能生硬地管住学生,很难取得更“令人惊奇”的效果的境况。

总之,职业学校有了“企业的介入”,就增添了学校特色,班级氛围更具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石媛媛

工作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职教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解放西路39# 市职教中心机电部 邮政编码:222000

联系电话:136451383750518-829983750518-85473185

第五篇:班级管理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202班班主任郭军孝

一个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律”(个人内化),也离不开“他律”(社会教化)。班级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管理的对象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以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即实现“不管”,实现完全自律。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我们就应该提倡让学生进行“自律”,但同时我们还得明白“自律”是属于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范畴的东西,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对的。不过我们的教育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因为道德完善是一种理想,而现实与理想是有距离的。人类的历史证明,在管理中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我们还必须要对学生给予规则上的“他律”。

第一次班会,我就号召同学们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了班规。班规里,既有对学生在考勤、课堂、课间、自习、作业、寝室、卫生、德行、手机等方面的纪律要求,又有扣分及惩罚措施。班级实行量化考核制度,每名学生起始分是100分,一月一总结,和考试成绩结合对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作为排座位的依据。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值班制度,固定每天有一名班委成员值班,值日班长负责当天全面工作,并记录好教室日志,以此作为对每个学生考评的依据。

对学生的他律,既包括校纪班规的约束,又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约束。其中,我觉得最有效最及时的约束是班委成员的约束,毕竟班主任、任课老师在班的时间有限,而班委则时时与其他学生在一块儿,所以班委的管理非常重要。而要让他们管理好,班主任必须不断对他们进行培训,传达班主任的治班思想,教他们如何管理,以增强班委的权威。不过,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学校、任课老师、班主任、班委协同配合,齐抓共管。

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方面,我主要是进行思想教育,主阵地是班会。通过几次主题班会,我主要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责任意识的教育、诚信教育、集体意识的教育等方面。通过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从而增强自律意识。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通过他律增强学生的自觉性,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上一篇: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下一篇:企业档案工作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