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活的思考

2022-08-28

第一篇:我的大学生活的思考

烟花带给我的思考

华晶小学张幸瑜

转眼间,春节到了。我的亲戚们全都聚在外婆家放眼花。

随着“砰”的一声,烟花上了天,在夜空中绽放它那迷人的笑颜。

我被眼花迷住了。烟花升入天空的过程如此短暂,即使在空中绽放,也是匆匆。烟花有着魅惑的激情之美,仿佛在漆黑的夜空里划过的几颗流星,在它迸发出光芒的瞬间,把所有的缤纷与绚彩展现在人们眼前,留给自己的仅是一堆灰烬。正如泰戈尔的诗中所写的那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我想:也许烟花心甘情愿这样,再最短的时间内发出最夺目的光。

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像烟花一样的人。辛勤的园丁们、战斗在“非典”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日夜兼战的城市建设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的叶欣,死的时候只有47岁。她在“抗非”战场上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她的人格光辉足以影响其他的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最光彩夺目的时候应该是他的弟子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可单单是为了这一刻,一位成功的教师要付出多少心血哇!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永远都是无怨无悔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如烟花般甘于奉献的人,这个世界才充满了爱。我赞美他们,我以祖国有他们为荣!

此刻,夜空中的烟花燃尽了最后一丝光亮,黯然坠了下来。天空又恢复了宁静。

这时的我,却不禁心潮起伏……

第二篇:我的人生思考读书感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时有八九。学习的烦恼、工作的不称心、恋情受挫、家务事的繁琐等等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烦恼。这些烦恼会时不时地打破人的心理平衡,导致郁闷、焦虑、多疑等不良性格。如何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心理状态,还会进一步发展为心理疾病,从而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当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要懂得调节情绪。

听音乐:选择能使人愉快起来的音乐,有助于使人心情愉快。

旅游:当我们把身心都投入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美好的景色、明亮的光线、愉快的人群中时,坏心情就会自然而然消失。

利用食物及颜色:美味的食物可以让人暂时摆脱人生的烦恼。清淡的颜色(如绿色等)有缓和焦虑和紧张情绪的作用,避免红色。

运动:耗氧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骑车等)是一种改变恶劣心情的有效方法。运动在振奋精神上比服药更有效。建议每星期坚持运动3—5次,每次至少20分钟,有助于使人的精神振作。

倾诉: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委屈等,如果觉得向亲人、朋友、同事倾诉都不合适,可通过写日记或找心理咨询师,来宣泄不良的情绪。经过一番宣泄,你的烦闷情绪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同时还有可能得到许多有益的“点拨”或安慰。

当人们不能改变现实时,理智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当你郁郁不乐、暗生闷气时,不妨冷静的回味一下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业绩、自己拥有的健康体魄、美满的家庭等。若你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仍不能解决问题时,请你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有很多方法使你走出困境。

第三篇:《我与地坛》给我的人生思考

久病是一场灾难,它可以摧毁病人的耐心与信心,瓦解病人的意志和毅力,所以,大多数久病的人都被这种痛苦折磨,折磨得筋疲力尽,折磨得只有唉声叹气。然而,誓让“历史像铁一样永生”的著名作家史铁生,以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文学界,感动了莘莘学子。

《我与地坛》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史铁生许多年来在地坛的所思所感,主要是人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表现了他对自己心灵的探索。他想了几年,最后终于想通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以自己的理解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是他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我想,是地坛,让史铁生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是地坛,让他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热望。可以说,地坛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灵魂的栖息地。这个荒芜的园子,被人冷落的园子,与他心心相印,与他紧紧相伴。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北京,为他保留了这个清净之处,为他的生命提供了喘息的空间。因为他需要地坛的默默滋润和平等拥抱。也正是地坛,让他理解了博大无私而又毫不张扬的母爱,让他为天下人奉献了中国式的可歌可泣的经典母亲形象。“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可以这么讲,地坛、母亲是史铁生当时生活的所有,精神的全部,是他写作的两个最主要的意象,并永远伴随着他的人生之路,永远闪烁在中国文学的词典里,成为两条明亮的词条。

苦难,对他人也许是灾难,可对史铁生来说是财富,因为他战胜了它的淫威与魔力,更战胜了自己的狭隘心理。正是他的智慧与眼光,带他走进了丰富而精彩的世界,同时,他又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的,尤其是被生活小事缠绕得焦头烂额又不能自拔的肢体健全者。请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该怎样生活,怎样让我们的生活富有意义。

每当我茫然无聊时,我会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投入地读一次。每一次阅读总有意想不到的新收获。当然,值得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我与地坛》,因为他用他的生命还写出了撼人心魄的《病隙随笔》、《我的丁一之旅》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要知道,他残疾的身躯患了严重的尿毒症,一周要透析三次。他依靠顽强的意志将自己的生命延长了整整十年,以他的心灵测量了人生中甜酸苦辣的厚度和深度。难怪有人这样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谈死是矫情的。”所以,让我们从史铁生的作品出发,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直面一切苦难与不幸,用自己的真心与真情去争取人生最香甜的果实。

生命的零度

——读《我与地坛》有感

史铁生用他的生命证明了“零度”最哲理的意义。而他的扶轮问路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题记

史铁生是令我敬佩的人。他“在最疯狂的年岁里失去了双腿”,但是他在《我与地坛》中,却让我看到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以及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他证明了生命处于“零度”时最动人的姿态。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欢笑和明朗。

读《我与地坛》,我也爱上这个地坛。品读作者睿智的言语,我仿佛也坐在园子里,喧嚣都在远处,只听见瞧见那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浅吟着徘徊,风过檐铃,雨落空林,人在思考。

那个轮椅上的人,在思考着什么呢?我恍惚走上前去,轻声询问。他微笑着回答:我在思考我该如何在我生命的零度里活得有意义。我琢磨了这个“零度”许久,悟出了期中的深意:生命突如其来地降临了,向我们每一个人要求意义。

一个生命的诞生,就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许多人一生会有一个零度存在,就是出生的那一刻,之后你会慢慢成长与积累,“温度”逐渐升高„„但有些人,比如史铁生,他有另一个零度,那就是突如其来的疾病。他的生命一下子就跌回了起点,那么他怎么做?他颓丧过,痛哭过,但是他最终让心重新站了起来。

那柔软的心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

而他在《我与地坛》文中多次提到他残缺的身体,无非就是激励我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自干堕落?又凭什么理由对生活麻木?他笔下的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带给我们多少鼓励和感动? 但是,历史上许多人却选择了和史铁生相反的方向:

1972年4月16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这只是其中的一例罢了。法国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西班牙作家马利亚诺·拉腊的住宅里响起了沉闷的枪声;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着他的亨里特·福格同归于尽;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则和他的妻子一起自杀„„

我忍不住要问:为什么要让生命的沃土变成一片荒漠呢?

你们见过秋虫吗?它昼夜而鸣。因为它的生命那么短暂,它必须拼命地展示自己生命的价值。那么人呢?仅仅因为他们的生命比秋虫绵长而可以随意丢弃那千百个美丽得足以让人激动的黎明吗?

他们是在生命的零度里,再也没有站起来的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平静地对待生活与死亡:“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实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爱生命、爱世界,他拖着病腿,在一帮好兄弟的帮助下扶轮问路,走遍大江南北;他用笔,写下睿智的文字;他的照片上嘴角总有那么一丝淡淡的笑意,仿佛是对命运的释然。

多少个日子里,四季的风,四季的雨,从没有停过。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些凄凉之意。春夜有淅淅沥沥的雨,夏日有黄昏入暮的斜阳,秋夜有纷纷凋零的落叶,而冬天则有漫无边际的大雪。但他用轮椅为腿,带着微笑看风看雨,那扶轮问路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哪怕是死神”。我仿佛看见他那双睿智的眼在镜片后一片温然:“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在病重时他甚至和主治医师开玩笑:“鄙人刑期尚余几何?”主治医师被他的乐观感染,笑答:“阁下争取再活十年。”

他对于生命零度的态度,是我们应该敬佩的。而他的扶轮问路告诉我们,那些好手好脚的人,更应该坚定地朝前方迈出脚步。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可以被克服,所有的零度,都会回暖上升——只要那一颗坚定的心还在跳动。

朋友们,看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把,你会获得在生命的零度里,永远微笑前行的力量!

走进一个人的心灵史

——通过解读《我与地坛》理解史铁生

走进史铁生的心灵史,我们需要探索以下问题:

① 了解史铁生的生平;

② 理解他对痛苦的体验;

③ 理解他与地坛的对话;

④ 理解他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认识;

⑤ 理解他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

⑥ 理解他的理想主义者的别样境界;

第一个问题:了解史铁生的生平

在他的散文集中,记载了他的两部分经历,一是在农村当知青的经历,二是他瘫痪以后思考和写作的经历。要想走进他的心灵,对这两部分经历我们都应该去了解。

重点的经历是他了解怎样走上创作之路的?怎样在创作之路上走下来的? “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瘫痪了,他还能干什么啊?就为了给活着寻找理由,他开始了写作。他一点都不高调,就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余华的一部小说名字就叫做《活着》,大家都佩服他找到了一个好词。“活着”这个词是非常沉重的,“活着”是半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中国人最普遍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任务,“活着”不需要理由,因为“活着”本身就是理由。如果史铁生不跌得这么惨,他可能不会想到这一层,不会想到为“活着”去寻找理由。

而这“活着”在史铁生这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他在《病隙碎笔》中写过:“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从“生活”(衣食住行)到“虚荣”和“看见价值”,再到“看见荒唐”,又不够了,这往深处又走了几层?

这里,我们要能够理解“一颗最为躁动心”,一个人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瘫痪了,他怎么可能不躁动。所以,他的写作就有了另外一层很多正常人所很难理解的意义,那就是安顿一颗躁动的心,为自己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归宿,也为他人展示了一份他个人的心灵史(心路历程),这种心路历程是带有一种普遍意义的。从躁动到宁静,从绝望到希望,从谋生到看出生活的荒唐,从安顿肉体的自我到安顿心灵的自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却是每个人都希望做到的。阅读他,我们便可以有这种也让自己的心灵走向宁静和安然的功效了。

他的文字中,总是传达了一种伤感与沉重的东西,这种沉重和感伤一般人写出来不会让我们感受这么真切,他写出的就不同了,因为他并不是刻意去追求的。他的经历使他躲避不了这样的话题。有人说“这与史铁生的读书和思考有关”,他自己则说,不如简单地说这与我的处境有关,读书和思考也是我的处境之一部分。我并不认为伤感与沉重一定就好,但既然确凿,也就有其表达的理由。

他的经历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对此,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读书不要一味地追求多而新,根本的问题,先哲们都想过了。其实,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只不过布景和道具日新月异,读书和思考只为不被它弄得找不着北。在他看来,很多的书籍只是在变换布景与道具,根本的问题还是那么一些,这种说法无疑是非常智慧的,如果他没有读很多的书,读了之后,没有经过自己认真地思考,是说不出这样智慧的话来的。

史铁生,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着,他不是属于天才的那种,天才闪耀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不到自己了;他闪耀在我们面前,就让我觉得自己变小了。他的文字也不是从来就好的,他也曾经幼稚过,但是,写着写着,就渐渐地有了生命的厚度和深度。那天,我直盯着《对话练习》上他的照片看,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悲凉:他已经老了,他从一个青年作家(八零年前后他写作《遥远的清平湾》而获奖时,还不过三十来岁),然后到了一个中年作家,而今似乎快走进老年作家行列了。瘫痪那年,他才二十岁,我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是清癯且清秀的,而今,而今,脸上已经显出一些浮肿。他已是五十一岁的人了。生命的时光真是容易流逝啊。其实,我们读他时,我们也年轻,就在我们读着他的时候,那书页好像就揭过几十页,但我们已经老了。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死去的;我们也会死去。但是,他的文字将会走进更多的人的心中,他的文字将是不老和不死的。因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第二个问题:理解史铁生对痛苦的体验

他的文字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宝贵的道理就是要珍重痛苦,珍重对痛苦的体验。

当我写下这一行文字时,我明白,这是很难做到的。

一个正常人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心情平静地去体验它么?不会,我们只会抱怨:怎么就会是我?我怎么就这么倒霉?

一生中一个人能够有多少获得痛苦的机会呢?又有多少个这样的机会能够被我们抓住呢?

史铁生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对痛苦的体验和把握,进而直接地体验和把握到了生命的本质。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痛苦联结着生活和生命,它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痛苦无论多和少,大家都一样无法超越它,必须经历它。痛苦是一本书,研究它,体味它,咀嚼它,会有诸多独特的感觉。痛苦是深沉的土地,它孕育着生命,感染着灵魂。在痛苦里,我们认识了这纷繁的世界。

样的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身陷其中,感觉就不一样了。你想象一下,他可是每时每刻都在痛苦的包裹之中啊!

史铁生写道: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是痛苦),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中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是“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未死。

人在这样的痛苦的包裹之中,是很容易绝望的。作者没有绝望,作者超越了它,也就超越了痛苦。我读史铁生,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他抓住了痛苦,而不是让痛苦抓住了他。正是在生活的悲剧之中,史铁生发现生命的偶然和苦难的无常。残缺和苦难,就象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自我把握的。人的命运被偶然之网所笼罩,人生充满了荒诞感和虚无感。在当代中国作家之中,史铁生是最具荒诞感的作家之一,这使得他与自己的同代人有了某种精神距离,使他超越了他们,走进了未来的时代。这一点,我想将来的人可能会更容易与他进行精神层面的对话。他说,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一是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二是痛苦,人生来有无穷的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的能力;三是恐惧,人生来不想死,但总是要走向死亡。(《自言自语》)这些困境是永恒的。无法克服的,它们构成了一种深刻生活的人生背景。只有深刻的人,才会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残缺,荒谬和不圆满。浅薄的人浑浑噩噩,是不会感觉到这一点的。

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的一句名言,我只怕自己配不上我所遭受的痛苦。你看,在这个大文豪这里,痛苦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呢。 对我们年轻的生命而言,要体验人生的痛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我们体验痛苦有三个途径:

①当我们在痛苦中抱怨时,当我们遭遇不幸时,这种不幸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体验,体验一种生的痛苦,体验生命遭受折磨的悲哀的痛苦。

②当我们看着身边的人遭受痛苦时,当我们的亲人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体验痛苦和学习体验死亡。

③阅读也可以获得一种关于痛苦的体验,不要只是去满足那些浅表层次的快乐。我们在读故事时,不要有一种乐于受骗的意识。我们现在喜欢阅读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这些小说给我们一种肤浅的满足:那就是满足我们的“乐于受骗的心理”,我们明明知道这是假的,但是,我们就喜欢这种假,这能够让我们心里觉得好受一些,愉快一些。要获得一种痛苦的体验,那就要去读悲剧,去读那种让我们的阅读期盼节节败退,让我们的心理期待步步落空的悲剧。我们读得心碎,读到特别难受,我们总是在心里说,就这样吧,就这样了吧,不要再惨下去了;可是,作者说,不,还不止这样。还有更悲惨的在后头呢。作者告诉我们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我不能够违背生活的意志啊。

第三个问题:理解史铁生与地坛对话

我与地坛,地坛与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到的是两个对峙的主体。这种对峙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其中一个生命的主体,把另外一个客体当成了有灵性的主体。而且通过这个对峙的过程,展示了一段心灵史;一段个体的体验史,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体验,是关于生命的最深刻、最本质的体验。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可以极小,小到容不下一个针尖,也可以是极大的,大到包容下整个世界。

一个人在遭遇痛苦时,当然可以借此来获得一种宝贵的体验,这种痛苦如果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他也正好借此将自己逼向内心的深处。但是,作者那时还小啊,毕竟才二十来岁的人,他的内心还不会有那么丰厚的内涵和储备让他轻松地化解这样的遭遇和危机。于是,就有了第二条道路:走向自然,让心灵和自然沟通起来。

地坛就扮演了这种自然的角色。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这第一句,仅仅是交代空间的位置,而第二句呢,就不仅仅是强调空间位置了、这里还含有缘分和宿命的意味了。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 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说得那么的肯定,似乎这里有着一种约定、约会,是的,这是大得像宿命的约会。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这座古园就是为了等他呢?你们看,当作者赋予这座古园以灵性时,作者获得了与这座古园对话的平等。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远离了人的光顾之后的那份自在)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读到这里,我强烈地感到,这里有一种非常的大气。没有强烈的生命的主体意识,是写不出这样的语句来的。地坛就在那里,地坛早就在那里了。没有我,地坛仍然在那里。有谁会想到,我是该来了呢?这一句“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是一种多么宏大的叙述语调啊!我来了,来了便走进了历史,便走进了一种宏大的对话框架之中。同学们,这样的句子是值得我们琢磨的。在我和地坛之间还有一种在冥冥之中掌握着我们的去与来,决定着我们是该来还是不该来的东西,那是什么?那是命运啊!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能够看到时间,能够在时间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当我读着这样的句子时,我就觉着这里有一种呼唤,呼唤我们正常的人也关注一种我们也许不会注意的东西:那就是时间。我们的视角往往只能看到我们的空间,而忽略了与空间同时出现的另一基本物质的属性:时间。我们只会在岁月离我们而去时,而且往往是在已经流逝了一大段后,我们才会觉察到这一点。

他又说,“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它的意图是谁的意图?是造化,无常,还是命运?它的意图是什么呢?是等着我,是要我与我展开一场对话。而我呢,也就算是找到了自己安魂之所了。

史铁生为什么要选择地坛呢?离家近,景色清幽,无人打搅,这些固然都是原因,却又不是根本。地坛是人与大地“通话”的理想之所:就在这里,,史铁生找到了与天地自然对话的通道;就在这里,史铁生让自己的思想聚拢起来,考虑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也就在这里,史铁生得到了天地万物的启示,从而完成精神上的修炼。

正是在这里,史铁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把自己,把世界想了个明白。 地坛依旧,他却从青年走到中年,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段。地坛在他人眼中是公园,在史铁生眼中则是精神的圣殿。

他没有把自己精心打扮成思想的斗士和精神的圣徒。他实在是一个凡人,有着太普通的悲欢,我听得到他灵魂的喘息,被伤痛者粗重的喘息伴奏着的、充满悲悯的祈祷声,足以令所有有良知的人落泪。

史铁生在一种深邃的思考里获得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人说,只要地坛的石门不倒,他生命的大道就永远铺满了太阳的光辉。

第四个问题: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从这里切入,我们也可以收获一些宝贵思想和见解。 在与地坛的对话中,他采取了一种平等的视角。

史铁生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对生命的理解。首先,同学们注意一下,他在地坛里观察那些小动物,小植物的时候,他是怎么描写的呢?他是把轮椅放倒,躺倒,就这么躺倒,视线给放平了,把视线、视角放低了。把视角放低这一点,我们很难做到,你们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会趴在地上,跟蚂蚁取得平等的视角。我们不到自己生命卑微的时候,怎么可能和卑微的生命取得平等的视角呢?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荒芜指什么而言?衰败又是指什么而言?)

这一段描述,作者完全采取了平等的视角,一个人只有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才可能取得与自然、与自然的动植物这样平等的视角呢?如果不是跌入了生命的惨境,何以会有如此之平等的眼光?正是在生命的低谷之中,作者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卑微,才会重新打量生命,才会获得这样低的视角来审视一切生命的主体。

从前我们看那些写小动物的文字,一般都是居高临下的,有些人好象把小动物抬起来,捧在头上,比如说杨朔写的荔枝蜜,但是,我们感觉到特不真实,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蜜蜂,实际上,你读到这个地方,就觉得很假。因为实际上他观察小蜜蜂,仍然是居高临下的;郑振铎写小麻雀你们还记得吗?最后写道,小麻雀脑袋里一歪,好象是死了。作者充满的一种对小动物的怜悯,但这样的叙述和描写总是离不了人的高位的姿态。史铁生把这个姿态放低了,摆平了。我从前跟大家讲托尔斯泰的时候就说过,托尔斯泰作为一个贵族,他不断地想在平民立场上考虑问题,他有一种平民化的追求。这个史铁生本来就是平民,他是跌惨了,一米七几的个头,“啪”的一下,给打到了,还剩下了一米几?再放倒,没了,跟那些小动物同样的高度了,这个时候,就有了低位的视角了。

这里我还想到了他的其他的一些文字。在《病隙随笔》中,他写到的一些见解,这些见解令我这个阅读者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羞愧。为什么?我自己以为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有人文关怀精神,可是,在我读到他的文字时,我才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好荒唐,这种荒唐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我举个例子,我们很多人喜欢读《三国》,我们喜欢《三国》的什么?喜欢三国的英雄,喜欢关云长的大刀,喜欢赵子龙的长枪,那大刀一挥舞呀,那多威武呀。关云长遭受不幸了,败走麦城了,电视剧里展示了他那一副英雄末路的形象,曾经怎样地叫我们心里难受,那是多么悲惨的一幅画面啊。可是史铁生告诉我们另一个角度,那些死在赵子龙枪下和关于长刀下的那些无名小卒。我们的作家描述道,不到一个回合,就斩首于马下,还有,那大刀一挥,多少条生命就化为乌有。史铁生说,那些无名小卒他们有怎样的家,有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期待?他们的家人是什么时候得知他们的死讯,可能也不知道他们的死去,就知道他们去打仗了,然后再没有回来。好像他们出生了就是为了有一天在这个世界消失的。我们什么时候有考虑过这些平常的普通的生命他们也是生命,我们读故事的时候,把这些人全当作小数点后的3位,可以忽略不记了。多少条生命可以不计算了!赵子龙在长板桥单骑救幼主,七进七出,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可是百万军中取了几个上将头颅呀?死的全是无名小卒。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多少普通的人的生命给忽略掉了,我们什么时候把那些生命也当成了人的生命呀?历史就是这么写的,几个英雄写的,很少有人关注那些普通的卑贱的生命。而史铁生,我刚才说过,啪、啪、啪,就那么几下,给命运打倒了,打到底了就重新审视,重新发现。原来处于卑微中的所有的生命都是高贵的,都是崇高的。我们那些写书的人,我们这些读书的人,我们心中只有英雄。死多少无名小卒我们不心痛,一个英雄死了让我们非常难过,是这样吗?这不就值得我们反思吗?我就自我批判了,我就发现自己不对了,我就发现原来自己说了那么多年的人道主义,其实没有真正的人道。我向史铁生表示敬意,我尊重他,尊重他这个残废的作家,可是,我能向所有的残疾人,向所有普通的残疾人,向所有卑微的残疾人表示一种尊重吗?

在东莞这个地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呀。我们生活中多少活得卑微的人,活得卑贱的人。我们有向他们表达了这种基本的尊重吗?我们周围的人,包括我们的父辈,我们的亲友,有没有跟我们传达一种对这些生命蔑视的说法,我就听过这么一种说法,说什么?说街边的那些人呀,那些在地上爬行的人,那伸出一只手,还是一只畸形的手的那种人,有人告诉我,你千万别把他们当人。这是真真实实的话,言犹在耳。可是,我们想一想,当我们不把他人当人的时候,我们自己是什么呢?我们没有人的视角了我们还算人吗?所以我觉得史铁生在这个与地坛对话以后,在他掉到生命的底部的时候,他获得了一种对生命的真正的理解,对生命的真正的关注,对普通人的痛苦关注。

史铁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透过生命的苦难,可以看到全人类的生命的苦难,反过来,全人类生命的苦难,就寄托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苦难的上面。

第五个问题: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这个问题是史铁生在地坛就开始思考的。史铁生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史铁生是怎么说的?

他说: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他想了几年,他就在这个地坛里想,想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原来明白了,这个“生”呀,这个出生不是我们可以考虑的问题,这个生是怎么回事?生是无数个偶然造成的一个必然。这个偶然,多少个偶然呀?你的父母认识了,这是偶然,认识后相恋了,相恋了结婚了,然后生下了你,这是多少个偶然呀?这在生物学上有个说法,是多少个精子和卵子相遇,只有一个能够配得上,这才恰好成为了一个你的胚胎,这就是偶然;这以后还要经过十月怀胎,成活了,然后出生了,然后遭受了多少病痛,遭受了多少命运的奇迹,这才成为了你,这个你是没办法选择的。你能选择吗?所以,史铁生说,上帝在交给你生命的同时,也顺便交给你一个东西,那就是告诉你会有一个必然的结果,你是要死的。这也是不可以讨论的。你说我们今天说起来一句话,两句话,似乎好简单,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史铁生想了几年才想清楚这个问题。生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可以考虑的问题。同样,死也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问题,人肯定是要死的,既然肯定是要死的,他自己就肯定这是不应该着急的问题。关键就是这句话,不需要着急,不着急,一下子,那个紧张的心理就舒缓了。

史铁生拉开了时间的距离,想透了。想透了以后,既然死不是一件可以着急的事,剩下的就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怎样活的问题,就回到我们前面讲到的第一个问题了,为活着寻找理由。史铁生把这个问题想透了,幸亏他想透了。想透了就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东西,那么最后会是怎么样呢?最后就会是当他的生命已经不在的时候,可是他的精神的生命,他的书籍,还留下来了,还延续下来了,他的精神,他的价值,升华了。对吗?我曾经和同学们说过,只有两种东西在历史上是永恒的,一种就是头上的星空,还有一个就是精神的经典作品,那些精神的作品。我有时经常拿出一本东西,打开一看,就想到,这个作家已经死去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呀,这是什么概念呀?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时还没出生呢,可是我的爷爷的爷爷们早就不在了,这些作品还存在着。把这个把问题想透了以后,你就会觉得你的生命的价值是为什么,就是为这个世界留一点什么东西。

在《我与地坛》的最后部分,史铁生写道: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生命的重量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2010年,12月31日,他沉静地走了!他——史铁生,一个用大半辈子来思考生与死,生命力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的人。

史铁生的作品不多,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那是生命的重量。他用生命写作!有人这样评价道:他的作品和人生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和无比的清醒。感动,是因为作品中充满了浓浓温情,它拨动的是心底那最动人的心弦。清醒,是因为作品中贯穿着发人深思的哲学沉思。情感与理性常常在你作品中共鸣,震撼读者的心灵。

在史铁生离开人世的时间里,我再次捧起史铁生的文集《我与地坛》。我对这本书怀有深情,因为我不仅在阅读文字,我更是在用心倾听与感悟史铁生的生命之歌。

重读《我与地坛》,我依然钟情于作品中对母亲的回忆,如《我与地坛》第二部分,《秋天的思念》,《合欢树》等。作者的叙述看似波澜不惊,但朴实的语言,舒缓的语调,平常的琐事,却燃烧着对母亲炽热的爱、深沉的悔。作品中的两个细节让我神魄悸动,难以忘怀。一个是母亲送“我”出门去地坛,“我”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人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此刻,任何褒扬母爱的语言都那么苍白无力。另一个是母亲到地坛公园来找“我”,由于树丛很密,她没找到。而“我”已看到母亲,由于倔强,竟没有喊她,眼睁睁看着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从我身旁焦灼地走过和茫然远去的背影。“我”的悔恨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

我更钟情于作品中对于生与死的深刻思考并哲理追问,如《我与地坛》第

一、六部分,《想念地坛》《扶轮问路》等。史铁生说过,“自己像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玩得很久的孩子。也许玩累了,要回去了。”“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像这样面对生死,何其洒脱轻盈!然而,他的生命过程并不轻盈。他用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思考 “怎样活着”和“如何面对死”这两个无比沉重的终极问题。“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是艰难苦痛的,诠释生命过程的文字却是清醒而智慧的,尽管作品中常弥漫着幻灭、苦痛、迷茫的情绪。“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豁达坦荡的洞悉让我为之钦佩。“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后来我忽然明白: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些思索能不沸腾着我们的热血,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吗?

回到现实,似乎很久很久,没有作家写关于真善美的文字了,更没有人思考并追问生命的存在与终极意义。在当下这浮躁的时代,人们关心的是挣钱,是升迁,是钻营„„是各种“拿来就用”的招数,而忘掉了或者说不屑于停下匆匆的人生脚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要到哪里去,我们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而史铁生在轮椅上,用他的笔,用他的生命凝成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他用残缺的身体,书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对生命的敬畏,对死亡的思索,让他的声音必将成为人类永恒的感慨。

《我与地坛》是一本指引我们灵魂奋勇前行的文集,它的价值就在于开拓我们思想的版图,丰富我们生命的内涵,涵养我们精神的沃土。相信,当我们走出作品时,他的思想会成为我们人生观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追问着他的追问。

史铁生走了,但他的“地坛”,一定会永远陪伴着一切愿意充实生命的人!

第四篇:271BAY带给我的思考

2019年3月,我们有幸成为潍坊峡山二七一实验初中271BAY试验班级,成为第一批实践者,我们称自己为先锋队。自己也有幸参加了一系列的培训,先是认知,再是实践,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或许存在疑问,存在不解,但是当我们熟练运用了终端和资源库之后,会发现科技的无穷魅力。非常幸运地与潍坊奎文实验初中的张春雨老师进行271bay的同课异构。主题为“重温经典,致敬鲁迅——制作人物档案”。我将本节课的大任务定为概括出寿镜吾、阿长和藤野先生的典型事件及精神品质特点。通过人物事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物品格,同时利用资源包对人物的理解能够更加全面、深入。

让学生结合文本及资源包自主学习、自主梳理、自主展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构建人物档案并能够为所有同学讲解自己的结构图,优秀的作业推送能够及时保存在学生的终端形成笔记,所有同学能够在后期进行重复学习。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71BAY课堂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对老师的教学来说可以随时进行课堂小测试,并且软件可以及时显示课堂参与度、每位同学的提交情况,以及做法用时情况,学生提交后,可以快速浏览每一位同学的答案,对发现的错误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讲解。对学生来说,课堂参与度极高,学习热情高涨。每个孩子做的题目都有可能展示在大屏幕或者其他同学的终端上,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也会很认真做,进行更好的展示。

在后期271BAY运用过程中,除了熟悉、掌握最基本的操作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各类资源包的建设,通过建设资源包让271BAY成为学生学习的法宝。老师在制作资源包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资源包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拓展知识面,通过271BAY,了解各个方面的资源,并能够整合运用这一系列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271BAY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的努力,通力合作,借助271BAY这一平台,不断发展自己,成长自己。

第五篇:一节代课带给我的思考

一次代课带给我的思考(武安十中 高亚)

这个星期,初一六班的数学老师请假了。备课组长打算让我代六班的课。说实话,我心里是不愿意的,因为六班数学成绩好,我怕自己讲不好,被六班学生批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在六班上的第一节课是算数平方根,之前已经在我教的七班上了一次,使用了课件,但效果不太理想。在六班讲的时候,我强迫自己不使用课件,以免对课件造成依赖。刚开始我先让学生自主预习十分钟,然后我一步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慢慢引导他们,由于算术平方根是新内容,学生们在之前没有接触过与根号有关的知识,所以在总结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时,我准备了许多例子,让他们从这些例子中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结果,这样的一种授课模式在六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掌握得非常好!我在六班的第一节课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功。虽然这对于一名真正的教师来说微不足道,他们或许讲的比我更好,但是,这节课却带给了我很深刻的思考:每一节课,尤其是数学课,它的教学设计可以是多变的,在讲过之后,我还可以再进行反思,反思是否有别的教学模式。难怪那么多的名师都在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的确,有了反思,才会有在下一节课上的进步,才会一步步成长。师大发给我们的学生手册上共有15篇教学反思要写,平均每周一篇。我想,学校的良苦用心就在这里吧。

我非常感谢这次的代课,也十分庆幸我当时没有退缩,才让我有了这些思考。

上一篇:我的父亲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我的家乡变化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