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

2024-05-06

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精选6篇)

篇1: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

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

21世纪以来,二胡艺术日新月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无论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教学水准的提高、优秀演奏人才的涌现、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乐器制造的精良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对二胡艺术满怀热忱的作曲家们,更应该归功于为二胡事业付出毕生精力的教师和二胡界的同仁们。

当然,二胡艺术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些地区或院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仍趋于保守:在技术训练的方式和对多种音乐风格的把握,对新作品的学习、研究与掌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缺乏相对规范的训练方法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是制约和阻碍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主要原因。如,一些作曲家偏重追求“最新”的创作手法,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是篇幅过大、结构复杂。同时,过度频繁的转调和离调等也导致部分乐曲的音乐语汇缺失了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和二胡音乐本身的魅力,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普及。此外,在移植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舆论导向的偏颇和“炫技式”的演奏心理,一部分人偏离了拓展二胡演奏技巧发展的初衷。由于过分强调快速技巧和“炫技”,而在某种程度上冲淡和忽略了优秀的民间与传统的演奏技巧。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移植的外国乐曲漫天飞,形成了“唯快为好”和“以快为高”的风气。这种倾向甚至影响到了一些赛事,成为一部分人的评判标准和主导意识。上述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局限和偏离了二胡艺术的健康发展,是需要认真检讨的。

二胡艺术要发展、要走向世界,没有规范的训练方法、没有相应科学的训练教材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反对那种全盘西化的训练方式,也反对以“继承传统”为借口的因循和保守的作法。教育乃立国之本,在二胡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教学做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如何应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精准而丰富的演奏技巧?如何使学生在主动深刻地理解作曲家意图和学习传统及民间乐曲的过程中生动地表现音乐?教师的关键性作用是不言而谕的。

一、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在二胡演奏中,技术是乐曲中各种技巧变化和音乐处理的重要基础。一个演奏者如果技术和技巧不过关、不到位,那么纵有再好的乐感和再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得心应手地表现音乐。

如果按照实际的功能来划分,二胡的演奏技巧可以分为“基础技巧”、“应用技巧”和“风格性技巧”。“基础技巧”包含最基本的弓法和指法技巧,这是二胡演奏的基础。各种弓法和指法的掌握首先要从单项的技巧开始。在这个阶段,学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曲对各种技巧进行科学的、扎实有效的技术训练,逐渐掌握各种弓指法技巧基本的的演奏方法。“应用技巧”则是在演奏者掌握了各种基本的弓指法技巧之后,再将这些技巧在乐曲中予以变化的应用。比如各种表情化的揉弦、换把、快弓和长弓等的变化奏法。“风格性技巧”是在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和特殊音乐效果时所应用的演奏技巧,比如地域风格、民族风格和古曲中的特殊韵律韵味的奏法等等。

严格地讲,学习和掌握这些演奏技巧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认为,专业的二胡教学首先应该以现代的教学思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打好技术和技巧方面的基本功。做为新时代的专业二胡演奏者,不但需要具备很好的音乐天赋和文化修养,而且更需要通过多年的刻苦训练和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掌握全面的演奏技巧和音乐上二度创作的能力,使演奏的水平达到预期的高度。因此,教学的首要步骤就是对学生进行相对规范的技术训练。鉴于此,我主张以程序化的训练步骤为前提,通过对不同的教材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采用“基础技巧”、“应用技巧”(含“风格性技巧”)和“音乐表现与创造”的基本程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首先,通过“基础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弓指法技巧,为学习“应用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继而通过对不同乐曲的学习,将各种弓指法的复杂变化以复合技巧的形式纳入到音乐的处理当中。这就是从“基础技巧”到“应用技巧”和“风格性技巧”的训练和落实的过程;当学生掌握了复杂多变的演奏技巧之后,“音乐表现与创造”就成为他们展示高超的演奏技艺和对乐曲的音乐处理进行二度创作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结合“音乐美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相关的知识启发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吸收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而生动地完成富有表现力的演奏。

二、突出“因人施教”的教学方式

在艺术教学中,“因材施教”一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因人施教”。在二胡教学中,以“口传心授”的方法“因人施教”,将简明的语言表述和准确的示范演奏应用在各种技巧的规范化训练当中,不失为最佳的教学方式。这种“口传心授”甚至是“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好的效果,它能够使学习者与教师产生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教师的每一个具体的要求,因而在演奏时可以更细腻地把握音乐的风格和韵味。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客观地评价他们在演奏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成果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主张在学生入校的初期首先要经过细致的甄别和“补短”的调整阶段,即准确地判断学生在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理性地分析与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的教材和训练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目的明确地通过调整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而后再适时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我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为“先补短、后扬长”。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全面素养至关重要。除了本身对演奏技能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存在着看不清学生的具体问题和“拔苗助长”等现象。据我所知,有些教师由于急于求成的教学心理和缺乏因人而异的教学经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经常对学生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方式,这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比如考试得高分、能获得演出的机会等)。但由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因而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对他们的进步是不利的,因此这样的“扬长避短”也是不可取的。这往往会给教学造成不必要的困难,对个别学生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那种“以不变应万变”和“加工厂”式的教学方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万万不可取的。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知,还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比较有效的手段和办法,如聆听和分析各种录音资料、观看演奏的光盘(最好是音乐会或比赛等的现场实况)、阅读相关的文章及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等进行辅助式的教学。

三、重视“风格性技巧”

“风格性技巧”是表现特定音乐风格的演奏技巧,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二胡在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这些演奏技巧各具特色、表现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音乐特色,是有别于其他器乐演奏的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比如蒙古族音乐风格中独具特色的三度颤音、大滑音和快速回滑音,河南音乐风格的回滑音和大滑揉,广东音乐中的上下回旋装饰音、绰注音和空弦振音,陕西音乐风格的搂音和原位大滑揉、江南音乐风格的垫指滑音、小颤音、擞音、切分弓和表现古朴典雅音乐风格的“迟到”揉弦和“阵发式”抠压揉等等。严格地说,一个二胡演奏者如果不能相对全面和精准地掌握这些风格性的演奏技巧,那么他的演奏技巧就算不上是高超和上乘,他的音乐表现手法也算不上是丰富多彩。因此,做为二胡教师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技巧落实在学生的演奏中,是关系到他们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大问题。

为了使学生较为全面地学习风格性的演奏技巧,我主张采取兼容并存的教学方式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以最优化的方法培养人才。换言之,就是有针对性地派学生“走出去”(我称之为“派出游学”),用以拓宽视野、博采众长和“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我常常让学生到其他老师和演奏家那里,学习他们的代表性曲目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这个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但使学生开阔了艺术视野、学到了更多的演奏技能,教师也能够间接的受益。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教学手段。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一些有代表性曲目和有鲜明特色的演奏家或民间艺术家“请进来”,通过对他们演奏特色的学习,使师生们更直接地了解和掌握二胡演奏中独特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以便进行更加明确和深入地学习与研究。

四、关于“演奏批评”

我这里没有使用“演奏评论”,而用了“演奏批评”这个词汇。坦率地说,就是因为我们以往在演奏评论方面的文章夸奖的话太多而中恳的批评太少了。客观地说,这些年在二胡演奏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深入,但在演奏评论方面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二胡艺术是一个整体,作曲、教学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要通过演奏来体现。常常看到一些报刊杂志上刊登出来的关于二胡演奏的评论文章,大多是空洞的赞扬和明显带有吹捧意味的语言。不知文章的作者是出于无奈,或是另有隐情?还是真的“不知深浅”?如果我们的演奏评论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是些违心的忽悠和盲目的吹捧,那么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就很可悲,就陷入了缺乏制约的、盲目的状态。我这样说似乎有点杞人忧天和危言耸听,但是演奏批评的文章确实能够校正方向、促进和推动二胡演奏艺术的健康发展。当然,观众和听众的反应也是最好的评判,但他们的呼声毕竟敌不过媒体的力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在这里呼吁音乐评论家和一切真正关心二胡艺术发展的朋友们:为了我们民族音乐的前途、为了二胡事业的健康发展,请多讲真话!

五、寄语青年教师

我的老师蓝玉崧先生在《寄意青年民乐家》一文中曾经说过:“青年的专业素质如何,关系到民乐的前途。……首先要提出的,是文化素质问题。……一些粗率无文的青年演奏家,他们多半能掌握一些技巧就沾沾自喜,其实也只能是个年轻的乐匠、小的艺人而已。……”在谈到民乐家的专业修养时,他又说:“当然首先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修养。……绝不能局限在一件乐器的传统曲目内,必须广泛涉猎所有传统音乐领域:古代的、民族的、民间的、声乐的、器乐的。把‘读万卷书’换成‘熟万首曲’,这乃是深入传统的必由之径……除了这些感性的积累,还要学习中国的音乐历史,学习民俗学等等有关的人文科学,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帮助我们把各种零碎的学习融汇起来、贯通起来,化成我们伟大的艺术传统的真知灼见”。蓝先生的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今天听来对我们所有从事二胡教学的人、尤其是对青年教师仍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年教师不但要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而且要脚踏实地的掌握专业技能和勤勤恳恳的投身到教学工作中,为民族音乐的未来,为二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刘长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

(责任编辑荣英涛)

篇2: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

摘要:二胡以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音域宽广二著称,半个多世纪来,二胡无论从演奏技巧还是在教学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授课的形式上基本是一对一的特殊教学方式,这是因为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果。但是,在经过漫长的教学实践中,还没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学体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二胡戏曲作品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二胡、戏曲作品、教学、认识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在明清时代的民间就广为流传。二十世纪初杰出的音乐家刘天华先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将“难登大雅之堂”的二胡乐器引进了高等艺术学校,使二胡从众多民族乐器中脱颖而出,也使民族乐器的教学从口传心授的学法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随着二胡作品的发展,逐步也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国际音乐文化中,发扬民族乐器的同时,也在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和艺术技巧,在保存了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越来越发挥出民族技巧的的艺术特色,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艺术曲目,如“赛马”、“新婚别”、“江河水”、“山村变了样”、“草原新牧民”、“长城随想”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欢迎。

艺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行为修养和文化内涵。二胡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全面认识、了解民族文化知识有巨大的帮助,例如,根据不同时间的不同乐曲,去了解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生活追求、奋斗、抗争情况。另外,对于学习二胡的人来说,可以锻炼其协调能力,左右手的灵活性,因为二胡与其他乐器不同,需要左手的按弦和右手的握弓要协调同时进行。调动两只手的协调能力,才能更好的表演出二胡戏曲作品。其次,对于二胡的学习人来说,可训练其听力以提高音准能力,因为二胡教学中音准难以掌握,只有二根弦,没有其他标志可循,就必须要求学习者要有一定的听力判断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对艺术发展的需要,国内多家高等院校都开设相关的二胡戏曲专业,培养了许多二胡专业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对艺术追求的需要,为此,许多作品面向社会大众,形成一批批的优秀戏曲艺术作品,深受艺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然而,在现代院校的二胡戏曲教学上,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胡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结合教学实际及教学经验,对二胡戏曲作品在教学中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

1、对于刚入门的学生的教学

刚入门的学生就如同白纸画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素质,听觉和手动的条件进行教学辅导,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好合适的教材,基本的演奏方法训练到位,就能慢慢做到松弛,自然。经过时间练习,日积月累,学生可以顺利地掌握各种演奏技巧,从而为今后丰富多彩的戏曲作品演奏打好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质和风格培养出各种特色的艺术人才。

2、对有基础学生的教学

对于有基础的学生,教学反而有点难度,因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相适应,其次每个有基础的学生的水平不一样,参差不齐,教师在对这类的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花费心思,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对学生目前的演奏状况、存在的问题给予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提出每个学生的解决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对每个学生进行训练和提升。然后,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方面的教学培训。

按照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有兴趣去学,才有信心去发扬和继承好这一艺术文化。但是,不管是有基础还是无基础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好这一特别的民族乐器。

(一)重视基础技巧的训练

基础训练是学生学习二胡过程中对快弓、顿弓、长弓、短弓和换把、揉弦等基本的弓法和指法技巧,是相对风格性技巧而言的基本的演奏技巧,在教学和演奏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基础就好比修建高楼的根基,只有根基打牢固,高楼大厦才能建立起来。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排除某些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排除家长攀比之风的影响,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练好基础功,在演奏中才能得心应手的表现出二胡的戏曲风格音乐。还有的学生由于练习粗糙,把音不准,养成演奏时各种小毛病,很长时间都难以纠正过来,很难进去下一阶段的学习和提升。所有这些种种表现,不但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进步,还会由于盲目的急于求成思想带来的失误,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二胡艺术的兴趣。因此,把握好学生基础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要。

(二)把握“音准”练习

二胡演奏中的音准是非常复杂又及其重要的,他是演奏的命脉和前提,试想,一个演奏者连音的按不准确,又能表现出什么丰富的戏曲音乐呢?二胡使多种律制混合使用的民族拉弦乐器,在演奏中的音准训练应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并与二胡演奏中固有的结合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基础奏法相适宜,掌握了这一基础,才能在乐曲中频繁的转调、离调及各种复杂的音阶结构变化,才能表现出更广泛的音乐内容。因此,教师应教导学生音阶的练习和乐曲的演奏,教师要求学生认识到每个音在不同的调式,不同的音阶结构中的相对音高,还要教会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自然音阶三、七级音按音时的音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会突出演奏的旋律鲜明性和稳定性。

(三)前期的学习与模仿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一定的学习阶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模仿,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吸取前人优秀的经验,使学生少走些弯路,为今后的创造打下基础。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不可能事事去体验经历总结。对于学生来说,二胡学习如同学习其他技能一样,需要经过对优秀艺术的模仿的过程,在前期可以省去许多盲目摸索的时间及精力,少走些弯路。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经过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实践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优选法模仿,让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的经验为今后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模仿就是创造的基础,在生活中的模仿比比皆是,如小孩对大人的学习模仿,因此,学习某种技能的起始阶段离不了模仿的学习过程。

(四)重视听觉的训练

在二胡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听觉训练是重要的。二胡乐器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大脑与身体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着人体眼、脑、手、耳、肢体并用的协调过程,特别在二胡的音律上难以把握,在演奏中必须通过良好的听力来辨别音高及手指在弦上的位置。所以,要加强耳朵听力的训练,通过聆听来分辨及鉴赏。在听觉训练中,主要对作曲家精心编织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和调性等多种音乐元素进行分辨分析,以及从这些音乐语言中欣赏作品的风格特色,如情感变化和艺术形式等。所以,运用耳朵来鉴别和欣赏自己的演奏是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二胡演奏可以不用看,但是必须要用耳朵来辨别和聆听。

(五)真实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指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经历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生活经历,自我素养和不同的需求密切相关,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音乐的表现可以表达人的情感。如“江河水”、“扬鞭催马运粮忙”、“渔舟唱晚”、“十里埋伏”分别表现出了悲痛、欢快、恬静、紧张激烈的节奏气氛。所以,二胡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演奏时投入的情感和讲解时投入的情感,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二胡作品的情感风格以及表现内涵,也是学生情感丰富的源泉;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情感,在情感中体验和创造作品的真实。

(六)对演奏姿势重视

演奏姿势是演奏者在表演状态与音乐表现相融合的姿势体现。演奏姿势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演奏内容与音乐情绪,姿势的恰当搭配决定演奏的质量优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白,演奏的姿势要根据戏曲作品的风格相适宜。例如,演奏慢的或歌唱性的旋律应以“静”的姿势为主,运用自然顺畅的运弓动作为适宜,演奏欢快热烈,激烈、辉煌的旋律时,姿势不能呆板拘谨,要不然就不利于整个音乐风格的表现。另外,音乐中的情绪起伏万化,演奏的姿势也要有适当的起伏变化,如果演奏姿势缺乏细微变化,就不可能奏好一首乐曲。因此,在表演中,表演姿势与乐曲本身达到动作音律协调变化,做到形神相宜,达到和谐统一,舞台上才能征服观众,以实际的行动弘扬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

3、二胡戏曲作品的教学元素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每一节课堂教学都是重要的,教师将课堂教学进行完善设计并与学生多交流,学生有目的性的训练和真实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演奏课前,要与老师报告演练结果,教师以检查学生在演练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听、看、默记学生完整的演奏,让学生气通意畅,专心演练,鼓励展示各自的个性与曲风,之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拟定解决方案。

多多交流,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消除学生产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双手及身心的放松,在引导指出学生演奏中的优点和缺点。此时,教师应对表现的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的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醒悟二胡音乐表现内涵,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可以用多种方法疏导学生解惑,让学生感受求知的过程。

新教学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课,经过前面两个过程,学生这时正处于兴奋点时期,教师此时要因势利导,解决难点和技术方法等,不要拘束与脚本教材,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多方位思考。使学生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充分站在教材的高度,把握重点,达到练习乐曲提升自我的要求。

相互讨论,演奏的技术技巧是教师可以教导的,但是演奏的艺术性不是千帆一律的,需要结合自身去自悟、启发。教师应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总结自身的演奏特点及建议良好的意见供参考。另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及表演能力大力提升。

自我总结,学习过程是包含了课内外多方面的知识统一,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总结出二胡学习的精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这些所感所悟总结出来,引导学生去探索技艺和艺术感受,纠其不足,扬其所长。

作业巩固,作业是巩固教学的过程,对于这个环节教师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严格按照课程循序渐进,二是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三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程度和所长进行自练。

二胡戏曲作品的教学是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培养技能、技巧、情感为核心,有序灵活地使用教材,把握节奏快慢,使教和学融为一体。教师要在二胡戏曲风格的教学上要求学生从基础、耳力、双手、情感等方面进行练习,实现身体与大脑的协调统一;通过课程教学上丰富的专研讲解与实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二胡演奏艺术人才。最后,希望在发展我国二胡戏曲作品教学上,总结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程序,才能使教育者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篇3:高校二胡教学的问题及建议思考

一、高校二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过度重视技巧教学。在当前的高校二胡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过度重视那些高难度二胡乐曲的技巧讲解教学, 却严重忽视了我国那些优秀的传统民族乐曲的教学。比如《第一二胡狂想曲》《流浪者之歌》以及《吉普赛之歌》等均是对演奏技巧有较高要求的二胡作品, 而部分高校音乐教师却将这些高难度的二胡乐曲演奏传授给学生, 并没有讲解那些传统的经典二胡曲目;另外, 部分高校二胡教学的音乐教师西洋化问题也比较严重。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形式极大束缚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甚至会因高难度的二胡演奏作品而打击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积极性, 二胡学习效果也自然也就不理想。

(二) 忽视二胡示范教学。在高校二胡教学过程中, 部分音乐教师大都将二胡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 却忽视了讲解示范教学的重要性。二胡是一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乐器, 音乐教师仅靠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使学生掌握二胡演奏这门实践艺术, 所以这种纯理论的二胡教学观点比较片面。 因此, 在实际的二胡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师要合理结合二胡讲解和示范教学, 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和掌握二胡演奏的技巧。

(三) 急功近利心理严重。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在高校教育中的普及, 二胡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所以高校大都积极在校内组织一些有关二胡的比赛活动或者等级考试, 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学习二胡知识的内容, 也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身二胡技巧的平台, 但是部分高校音乐教师却将二胡教学的目标确定为二胡比赛活动的获奖情况以及等级考试的结果, 往往会采取拔苗助长式的二胡教学法。而在这种急功近利教学形态的形势下, 二胡音乐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的和手法会影响学生对于二胡乐曲的理解, 也违背了二胡知识传授的基本规律, 不利于学生的二胡学习。

二、高校二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丰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标下, 学生是二胡教学的主体, 因此, 要切实丰富二胡教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二胡知识的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的二胡教学和训练中来, 同时也要发挥教师在二胡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以达到提高二胡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 高校音乐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设置一些与二胡教学内容相关的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其次, 音乐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来帮助学生满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二胡演奏技巧和技能。再次, 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来为辅助教师开展二胡教学,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音准等二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 增加示范教学, 提升二胡教学质量。同时, 音乐教师必须要在提升自身音乐素质的基础上, 加强讲解和示范教学方面的训练, 以全面提升二胡教学的质量。首先, 高校音乐教师要对于我国二胡的演奏风格和技法进行详细地了解, 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确二胡演奏中的民族特性, 增强他们学习的效果。其次, 高校音乐教师需要明确二胡曲目讲解和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悟二胡乐曲所要阐述的真实内涵,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二胡演奏技巧。

(三) 遵循教学规律, 摒弃急功近利心态。与高校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 二胡教学也具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 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必须要结合其内在教学和学习规律来逐步开展二胡教学, 以帮助学生由简到难地掌握二胡演奏的技巧。 而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二胡比赛以及等级考试等各种诱惑, 高校音乐教师必须要转变急功近利的心态, 同时加强课堂内学习和课外的训练指导, 以通过训练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二胡演奏的技巧, 提升二胡演奏的能力。

总之,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 二胡作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很多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二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 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二胡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平.二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7 (5) :84-85.

[2]肖梅.高校二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青年文学家, 2012, 13 (12) :51-52.

篇4: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

关键词:二胡选修课;基础演奏;教学模式目前,我院所招收的大部分生源是以声乐考入本科的学生,面对大部分对乐理、和声、曲式等基础性音乐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在二胡教学中,不得不引起教师者的深思。例如,传统型的专业院校所要求的又专又难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用此类学生。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基础演奏的要求,增加多种风格,多种形式的演奏形式,形成丰富、愉悦的教学课堂。

1整合科学规范的教材

对于二胡这门学科,如何能更好地讲解其运用原理,使学生有效地得到手指机能的训练,从而达到独立完成乐曲甚至处理乐曲的能力,是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与讲义、教学首页与教学日历等教学工作文档。教师通过每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反馈的不同特点,而规划属于她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一点是区别于其他“黑板式”,以书本为媒介的教学模式。避免在实际备课中,过快、过慢的教学问题。而教材的选用,对于学生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二胡是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学生基于两个特点:(1)无器乐基础。(2)成人学琴等。从而加大了教师教学中的难度。由于弦乐器的学习最佳时期为儿童时期4~6岁,这个时期,小孩手指骨骼较为柔软,大脑精力较为集中,对手指机能的训练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面对本科学生从零基础学习二胡,手指条件已经过了较好的时期状态,手指关节会呈现僵硬情况。使其加大训练难度,同时练习者本身也缺乏耐心。基于以上原因,在教学中还一味地追求专业化的训练与教学,必然适得其反。首先,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综合类的高校二胡教学要区别于专业类艺术院校学生的教学。这是因为我们所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毕业方向多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进行普及性基础音乐知识教育工作,以及市、区工会与社会各大企业宣传部门、艺术团体等文化宣传类工作。由于学生的就业特点,我们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需要考虑突出基础训练、增加经典名曲、民歌、小调等音乐作品的学习,对于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同学,可适当加大学习难度。分层次教学,从而避免学生因掌握不好又长又难的音乐作品,而导致自卑感。

2加强二胡基础演奏学习

二胡基础演奏的学习,不仅对初学者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些演奏多年的学习者需着重注意的环节。经过多年教学发现,一些二胡学习者无论是演奏如《天山风情》《雪山魂塑》等节奏、调式较为多变化的现代二胡作品,还是演奏像《三门峡畅想曲》《洪湖人民的心愿》等广为熟知的传统乐曲,都或多或少呈现出技术负担、基础技巧没有解决等现象。这些情况表明,二胡基础的规范化、科学性的训练是学习者与教授者需要十分注意。笔者基于以上考虑,在二胡教学中主要抓住两个方面:(1)强调二胡右手运弓的演奏方法:加强右手长弓、短弓、长短弓结合训练,以及复合弓位、弓段、弓法等练习,在乐曲中,音乐所表现的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主要来自右手二胡运弓的多种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持弓的演奏方法,并加强在旋律音乐中的情感运用,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控制右手运弓。(2)加强左手基础演奏能力,除右手运弓可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起伏外,而左手的演奏手法也会辅助表达音乐中的情感。比如《一枝花》中,引子部分2滑到7音等,左手通过快速大回滑与压柔的结合,把音乐中男主人公侠肝义胆的形象刻画出来,诸如此类的乐曲还有很多。例如,《兰花花叙事曲》等,都是大量运用了左手技巧,才使得乐曲能如歌如泣感人至深的表达。加强左手各个手指之间机能的科学性训练,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础手型之上。如没有良好的手形作为依托,四个手指的运行就会出现混乱而无序的运动,从而不能较好地调动四个手指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本人强调一个关键,两个加强,一个中心理论运用原则。这在《二胡左手基础手型的運动原理与情感运用》一文中详细阐述。在此略述,一个关键指,一指(食指)在整个左手手型中处于关键作用,一指按指方向呈横向时,整个手掌将是向内侧方向倒,如按指方向呈竖立,此时,掌心是向下,手型自然呈半球状;两个加强,是指三指(无名指)和四指(小指),在二胡演奏运动中,三指虽然粗壮有力,但日常生活中三指的运用与运动始终处于辅助作用,很少作为独立的运动。所以,她与矮小无力的小指都是我们学习者需要加强训练;一个中心,是指左手手型的中心运动点,是二指(中指)与大鱼际肌肉部位在运动中产生对等压力,使一指、三指、四指以中指为中心的运动原理。

3开展丰富的二胡实践课堂

目前,二胡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一对一或一对N(N代表3~5人)的小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做到分层次、分程度的教学。而且,也能较好的分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教学实践总结,为了更好地结合小组课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视野。可以在二胡课增设二胡重奏、齐奏等训练。这是区别与专业艺术学校的教学内容。因为在音乐艺术院校中,每周有固定的排练课与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而在高校艺术院校中,即便课程设置中有合奏课,这种分声部的训练也是较为欠缺,不能极大限度地发展二胡演奏形式。由于,我们学生毕业就业方向大多为基础教学或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如在课堂上能尽早地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二胡的多种表现方式与手段,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挖掘二胡音乐艺术的表现做出积极的尝试。目前,试用教材有《二胡重奏练习曲、乐曲20首》张飞龙著,200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二胡重奏曲集》,秋江著,2014年苏州大学出版社;《二胡重奏练习曲》,赵寒阳著,2006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这些教材不仅丰富了二胡教学课堂的内容,而且填补了二胡重奏演奏的空白,为推动二胡演奏的多种表演形式起到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1] 谭雄.高师二胡选修课问题及思考[M].艺术教育,2008.

篇5:我的二胡教学理念与思考

南京市溧水县明觉中学 刘杰平

摘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有违新课标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初衷了借鉴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验,满足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本文就此粗浅谈一谈分层教学法在新课标下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改

一、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初中课程改革已有了四个年头,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新课改的探索与困惑。课程改革到底“革”什么?有人认为新课改是“换汤不换药”,换一本教材“教”而已。而我认为,新课改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到“引”;知识技能掌握理念的转变——从“满堂灌”、“书山题海”到“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强调自我的情感体验;教材观的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材变成我们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评价机制的转变——从“唯分数论”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但也是现今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

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在教学上分层要求,评价上更要分层评价。分析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归纳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要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这应该是分层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利用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宽优生的学习面。当然,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科学、合理、正确的将理论融于实践,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二、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还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五个原则:第一、全面与和谐不可分割;第二、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第三、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第四、让学生有可以支配的时间;第五、尊重儿童,尊重自我教育。

分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但不同的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势必会产生“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优生将对老师失去信心,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想要的知识,转而自己去扩充知识,但缺乏合理的指导;中等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而学困生则害怕吃,也吃不进去,这样就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三、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将布卢姆、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学家的理论运用于分层教学的实践主要从学生个体分析、学习目标、作业、辅导、评价五方面来展开。

1、分析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然后,再根据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适当搭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同层中一优二中一差四人组成。学生在这种小组中讨论交流时,较为优秀的学生可通过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通过概括组员的发言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中等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得到启发,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较差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可得到他人的帮助,利于他们在教师点拨或讲解时听懂、理解和掌握。

由于分层教学的课堂结构需要分类自学与分层指导适时切换,所以建立相配套的新的课堂常规尤为重要。其关键要做好两条:一要做好对小组长的指导和培养工作。二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培养和训练。要着重训练学生如何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学、讨论、自查、互批、矫正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2、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比如:探究特殊角(30、45、60度)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时,我要求学困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数值,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中等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要求优生能够做一些有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

又如在“19.1 测量”的探究中,我采用了实验课的形式。对于学困生,要求能够运用一种方法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教师在课前专门介绍了可以供他们选择的几种测量方法;对于中等生,要求能够找出至少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课前不给予测量方法的提示;对于优生,要求尽量找出多种测量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课前教师也不给予提示。

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渐出现了学困生易学,中等生乐学,优生好学的良好局面。

3、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

传统的作业一般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为目的,不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无视学生差异,统一要求,以书面作业统贯始终,机械模仿,造成优等生对大量的重复要求的作业又厌又烦,体会不到作业带来的创新感和成功感,而后进生,由于长期完不成作业,达不到作业的要求,久而久之就造成惧怕作业的心理,长期以往,不管是优等生或后进生,都会以一种应付差事的被动态度来对待作业和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常常出现拖欠、抄袭、不交作业的现象。分层设置作业,使作业要求有梯度,学生能做;作业评价富于激励性,学生要做;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富有思考性和创造性,学生想做。分层设置作业时,一般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一般由低到高为A、B、C),低层次(A组)作业内容一般不低于课标的下限要求,可以是课本上的练习题或例题的简单变形题,同时要适时配置与新知识相关连的旧知识的补缺补差题,作业量要适中;中层次(B组)作业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及复习题中的简单的综合应用题,作业量要充足;高层次(C组)的作业内容,可以是习题或复习题中较难的综合题,或新知识的拓深拓广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自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量不宜过多。

4、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不会完全掌握。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我主要强调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学困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理解并简单运用新知识。对于中等生,我主要强调对本节知识的巩固掌握,采取练习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于优生,除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新知识以外,主要强化他们对本节知识和其它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后续知识的联系。简而言之,我对学生的分层辅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扎实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后续知识的联系”。分层辅导如果做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忽视。

5、分层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

以前的评价是“唯分数论”,究竟考6分的同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名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

学生其实十分在意老师的评价。如果上面的评价换成:“你怎么这么笨,才考8分,你这个书读着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别读算了。”那样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说,教师认为学生是魔鬼,学生就会变成魔鬼;教师认为学生是天使,学生就会变成天使。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帮助,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评价不只是放假前填写的一纸评语,平时教学中或课后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学困生,评价应该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即使某位同学考了6分,只要他确实尽力了,我觉得同样应该给予鼓励与肯定;对于中等生,也需要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计划;对于优生,正确的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作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调整心态,继续努力。不同的评价会取得同样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四、总结分层教学中的得失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 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学困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课堂上,某些A组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组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C组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在辅导的过程中,让C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A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5)使用分层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同学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分层教学特别欢迎,学生和家长都特别支持。同时,我校的分层教学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数学中考成绩也有很大提高。总之,当前教学实践逐步证明了分层教学是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在新课程理念下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原理》 胡德海 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2、《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

篇6:关于独立学院二胡教学的若干思考

一、规划合理教案、选用实用教材

对于教材的选用, 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习二胡是尤为重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 教材的选用, 不需要选择专业性较强, 曲目又长又难、技巧性很复杂的。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规划学生学习计划, 目前笔者选用刘长福老师编著的《二胡系统进阶练习曲集》 (上下) 与王永德老师主编的《中国二胡考级曲集》 (上下) 。其中, 刘长福老师所编著的练习曲,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 此书曲目编排比较系统, 教学进度适中, 并且有效的解决演奏者所常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二胡教学上主要抓住两个方面:首先, 正确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 加强左手一指、二指、三指、四指的独立放松运动动作、力度、弹性的基础训练, 尤其四指要额外加强练习。其次, 掌握二胡常用曲目, 从零基础起学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掌握如《田园春色》《马兰花开》《九九艳阳天》《喜洋洋》《良宵》《赛马》《喜唱丰收》等1至4级的二胡曲目 (还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 ;如果有一定基础的二胡学生, 由于需要调整方法, 曲目也要从基础的学。如《喜送公粮》《翻身歌》《河南小曲》《葡萄熟了》《洪湖人民的心愿》等五至八级的曲目;如有个别二胡基础良好的, 还可以演奏一些《蒙风》《火》《流浪者之歌》等技术型曲目。总之, 教师对教材的选用, 不能拘于专业类的学习进度。过分强调又专又红, 这样不仅不适用当下学生的学习。而且, 也会给学生与老师带来困扰。

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别能力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是一种艺术活动。众所周知, 二胡被国外音乐家们美誉中国“小提琴”。仅仅两根琴弦, 却演绎出如此感人肺腑的音乐与高难度技巧, 它的魅力早已飘扬海内外, 被音乐爱好者们追捧着。所以, 对于初学者审美的培养与追求是尤为重要的。此笔者有三点可供二胡爱好者尝试:首先, 教师要尽可能对一条旋律做出多种情感的示范演奏。其目的让学生从听觉上分辨出音乐中的美与丑。这一点, 在我教学中学生的感触最为深刻。因为近距离音响会给人以情感震撼与共鸣。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更让学生产生思考与联想, 为什么同用一把琴, 演奏出来的音乐却截然不同?其次, 试图让学生鸣唱自己所演奏的旋律, 学生用自己善于表达的方式会很容易唱出自己的情感;再次, 督促学生平日里多听较好的一些音乐作品与音乐剧目。不仅于此, 还要做好听后感笔录, 从理论上得以升华。

三、优化一对一与一对N的两种教学模式

目前, 对于器乐选修的学生, 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一对N的教学模式 (N, 代表3至5人,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反对“大帮哄”的教学模式) 。这一点也是区别于专业院校的模式。但, 对于初级或是中级的二胡演奏者来说, 这也是较好的学习方法。最大化的发挥一对一与一对N的两种教学模式, 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 笔者提出几点教学参考:首先, 一对N教学模式一般适用初学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大力发挥学生之间的感染力与互动影响力。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不仅主动乐于思考, 而且相互增进学习进度;其次, 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模式, 编排一些如:重奏、齐奏、对奏等不同形式的演奏组合, 从不同节奏变化、旋律变化、特色变化上来丰富教学内容;第三, 一对一的教学, 要针对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 需要时音乐处理、演奏风格、个性演奏上有更高的要求。这种模式, 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培养学生演奏心理素质、演奏技能、演奏状态、演奏情感控制以及演奏者对舞台感控制等综合性演奏能力。

四、对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调整

借鉴一些高校二胡教学课程设置经验, 我们院二胡选修学制为一年, 通过实践证明, 时间实属太短。面对二胡这种高难度乐器, 入校学生又几乎是初学者, 一周一课时, 一对N的教学模式, 一年的学习基本很难演奏出什么旋律出来。这种课程设置不但不合理, 也缺乏对乐器基本常识性的认知。笔者建议二胡选修应改为两学年 (四个学期) 或三学年 (六个学期) 是比较合理而科学的。因为, 二胡乐器本身的结构是很简单, 而正因为它结构的简单, 要求演奏者所要掌握的综合技能较多而复杂, 它没有钢琴88个音高, 没有琵琶、中阮的音位。一年的二胡学习也仅仅是演奏基础的长弓练习, 对学生未来就业与长期个人爱好方面不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独立学院音乐学院的二胡教学之路还需要不断的长期摸索, 对学生的教学规划有别于其他综合类高校。也正是因为富有特殊性, 促使教师需要不断努力探索不同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谭雄.《高师二胡选修课问题及思考》.2008《艺术教育》.

[2]李正平《二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5期2011年10月.

[3]刘伟.《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2006年5期《内江科技》

上一篇:互联网工商行政管理下一篇:流动人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