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生教育”走进“远足”

2022-09-11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 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人的生命首先要生存, 所以要有生存知识的教育, 以引导人们做好自我的人生规划。人的生命还要生活, 所以要有生活的教育, 引领人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生活。

“三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它不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就是说“三生教育”的所有教学要求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同、领悟、内化, 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因此, 实践是“三生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要让“三生教育”的理论走进学生心中, 必须借助实践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引导性、参与性的活动, 来让学生们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结论, 在互相启发中获得生命的成长和德性的进步。而这个实践的平台, 就是我校几年开展的“远足”活动。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校于2006年以来开展“远足”活动作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课程。“远足”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内容, 其中, 七年级“远足”的内容有:军训三天, “远足”三天。三天军训后, 第四天早上8点从学校整队出发, 步行12.8公里, 到宿营地———西溪乡双桥农场、开展课题研究, 篝火晚会后自搭帐篷露宿一晚, 第二天从原路步行回校。八年级是从学校走11.6公里到金砂, 到下金村开展课题研究, 下午3:00每生发15元, 10人一组, 自找农家做饭。露宿一晚, 第二天从原路步行回校。

1“远足”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这次我们七年级“远足”活动的主题是:军训三天, 远足三天, 第三天军训完后, 第四天早上7:30分从学校出发, 步行12.8公里, 到郊区西溪乡双桥农场露宿一晚, 第二天又从原路走回学校。第一天步行到农场时, 学生还有新鲜感, 一路欢歌笑语不断, 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二天从原路返回, 行进到一半路程时, 那时正是九月初, 骄阳似火, 几天的疲劳一同袭来, 腿觉得像灌铅一样重, 步履维艰。有些同学头冒虚汗, 气喘吁吁, 走一步停两步。我发现班上有七、八个女生, 一路上不叫一声累, 也不要老师、同学搀扶着, 坚持步行走完全程。有些同学回到家中才发现脚上磨起了几个血泡。

生命中的考验无时不在, 而“远足”步行来回二十公里, 这对城里七年级学生是个巨大考验。通过这次活动, 同学们主动承担苦差事, 体验了生命进程中的艰辛, 培养了爱心和责任感, 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为他们在以后学习中战胜困难, 顽强拼搏争取好的学习成绩做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笔者还发现, 一路走完全程, 没叫一声苦和累, 也不需要老师搀扶的学生, 回校后学习很主动, 生命力较强, 在学习上也获得很好的成绩。

2“远足”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生存本领

在这次“远足”活动中, 我们七 (3) 班探究学习的课题是:《水稻种植情况调查》。我们去调查时, 正是夏收秋种的季节。我们采访农民都是在田间进行的。看到整齐划一的水田和绿油油的秧苗,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征得农民的同意, 学生一行五人也下水田插秧。手拿秧苗, 弯着腰坚持了一会儿, 只觉得腰酸背痛。太阳一晒, 脸上直冒热汗, 嘴巴又觉得很渴。再看看自己插得秧苗, 行距不同, 深浅不一, 歪歪斜斜, 不但没插好秧苗, 还破坏了平整的水田, 到处留下我们乱踩的脚印。农民兄弟只好把我们赶上田去休息。今天, 短短的40分钟, 算是彻底体会了“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粮食真是来之不易。在活动中, 学生才彻底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生存的不易。人类要生存, 要战胜大自然, 一定要有一技之长, 要掌握生存的本领, 还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这样, 才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3“远足”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了生活常识

“远足”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下午三点, 每个学生发给15元, 10人组合, 自找一户农家, 自己采购食物, 做晚饭, 煮菜。同学们碰上的棘手问题是:农家的土灶 (烧植物燃料) 不会用, 火生不起来。买了活鸡、活鸭不会宰杀, 买了菜不知如何搭配?而这些问题都要靠自己去解决。这对城里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小公主”, “小皇帝”来说是严峻的考验。通过生活体验, 同时也体会到了平日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和对家庭的奉献, 懂得要关心家庭活动, 分担家务劳动, 尽一份家庭生活责任。“远足”活动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 有体验才会有感受, 进而形成一种生活观念。这种生活观念一旦形成, 会内化为自我教育, 自我行动的力量。

总之, 在“远足”活动中渗透“三生”教育, 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提高生产的适应能力, 掌握生活技能, 确立正确生活观。从而去追求个人、家庭、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权利。只有通过“三生”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学会生存、享受生活, 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科技与金融融合风险及区块链技术监管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合并肛瘘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