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走进课堂

2023-03-07

语文学科较易陷入教育中的“惰性”, 有两大主要因素。客观方面, 工具性必定使其走向概念化, 统一化。而主观性则使读者阅读语文时受作者的影响, 走不出作者的主观世界。因此, 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这种“惰性”, 使学生不满足于单纯以课本或生活中所给予他的知识和经验, 也不停留在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重新思考和探索。

教育者必须学会创新。教师自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素质, 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 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 就能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 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1“比”出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就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高二语文上有一篇专门介绍比较阅读的短文。因此, 在上《守财奴》一文时, 我作出了相应尝试。首先比较葛朗台太太之死和葛朗台之死。我先请学生朗读相关的两段描写, 并思考作者这样对比着写的用意, 还组织同学探讨了一些难点, 例如怎样理解文章末句所说的“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接下来, 作品延伸, 比较葛朗台之死与严监生之死。课前我就把“严监生临终”的精彩片段发给学生, 课堂上请学生思考两篇文章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异同, 重点理解这东西方两大吝啬鬼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全都学得很有兴趣。在此基础上, 我又提出:以“葛朗台挑战 (巧遇) 严监生”为题, 写一篇作文。学生思维马上被激活了, 一个个成了编故事的能手, 写出了一批有新意, 又有生动细节的佳作。有的写严监生送给葛朗台的礼物是纸做的鱼, 而葛朗台则在空中比画个饼来还礼;有的写寒冬之际, 葛朗台用最少的钱买破棉袄, 葛朗台则更厉害, 在屋梁上悬挂巨石, 自己呆在石下, 吓得冷汗滚滚, 以此度过严冬。

2“辩”出仁见

语文课本当中挑选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认识有抽象性, 也有形象性, 因此这种认识便带有模糊性。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在对作品立意构思和人物形象分析时, 应允许学生的仁见和智见, 甚至还可以尝试辩论式课型。通过辩论, 可以使学生各抒己见, 相互启发, 同时在交流和辩论中学会思考, 解决老师未教授的种种问题, 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在教《雷雨》时, 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悖论:“有人认为周朴园并不是像作者所说的‘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程度’。条列了四个理由:一、不是周朴园逼走鲁侍萍的, 而是封建的宗法制度和门第观念;二、周朴园过去对鲁侍萍的行为, 不能单纯的说‘始乱终弃’, 两人当初确实有真情实意;三、鲁侍萍被迫离开周家后, 周朴园的许多言行足以表明他的多情;四、开除鲁大海实属无意加无奈, 再说他已把五千元钱送给侍萍, 这就可以使他们生活无忧, 这表明他人性中那善良的一面。”一抛出这一观点, 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没有精读过课文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而充分预习过的同学立刻提出“抗议”。一时间, “赞成派”和“反对派”各持己见, 气氛高涨。我见时机成熟, 便要求学生以文本为依据, 分组进行讨论。经过深入研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开始认识到上述立论的几四条“理由”有正有误, 但基本上认定周朴园是一个自私虚伪、无情冷酷的反面形象。于是“赞成派”恍然大悟, 而“反对派”也领会得更全面了。同时, 由于悖论的涵盖范围较大, 学生多方面查找辩驳的例证, 也在课后自主对本文的其他内容进行了研读。此外, 我还准备过其他文本的课堂辩论, 如“谁是害死祥林嫂的真正凶手”、“我看项羽”、“毛遂新解”等等。

3“想”出智慧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教学时必须注重对想像力的培养。”引发学生想像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在到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到作品的“触发点”。例如可以利用作品的空白, 引导同学展开想像, 飞跃神思;也可以在课外精选的一些时文佳作, 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浮想联翩。上学期教《项链》, 当教学将近尾声时, 我提了这样两个问题:“一、不读小说结局, 你能依据前文的描写来推测到项链是假的吗?二、真相大白以后, 玛蒂尔德该会是怎样?”同学们经过深入思考, 纷纷给出了精彩的作答。于是我趁热打铁道说:“看来大家猜读的水平都挺高, 我准备了一组微型小说, 拿走了结尾, 现在发给大家——下节课我们一起猜补, 如何?”学生一致朗声音通过。第二节课时, 我用小故事开头:“一位富翁和一个落魄文人打赌, 假如文人能够坚持1 0年深居一室, 整天在家看书, 不准出门, 也不见来客, 富翁就输给他一大笔巨款。文人答应了。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文人每天待在屋里看书, 经济、政治、军事、文学、科学、逻辑……无书不读。10年期限即将要满, 富翁为了可以破财, 起了杀心。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小屋……”我在这里作了停顿, 请学生给出结局。学生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接下来, 学生围绕发下的《迷雾》、《宝贵的镜头》、《厚望》等几篇作品分组展开猜读。我引导他们尽量由文本的信息找到提示, 同时展开大胆想像, 给小说补一个巧妙而不荒诞的结尾, 最好这个结尾还能发人深思。下课前, 我把原作品的结尾都投影给学生, 同时指出, 同学们所创的一些结尾, 虽然和原作有区别, 但仍然是成立的, 甚至还可以和原作一较高低。

4“教”出能力

要实现创新教育, 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所形成的“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 实行开放性教学, 使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在高二教学诗歌单元时, 针对学生对诗歌较感兴趣, 且在高一已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 因此我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课前上图书馆自主浏览相关资料, 小组交流, 评出一位主讲人, 以教师上课的形式来讲授诗歌内容。当时学生兴趣很浓, 很多同学争做小教师, 都希望自己能一展身手。上课时, 我以学生身份坐在下面, 看学生在台上的表现。开始主讲同学有些紧张, 但很快在同学们热情的支持下, 也自然了起来。让我惊喜的是, 许多同学甚至能主动联系到其他的一些诗歌, 做比较阅读。在课堂上, 遇到疑难问题, 同学们产生了热烈的讨论。而主讲人似乎也难以抉择, 这时, 他微笑着把手伸向了我:“下面请这位新同学来谈谈他的看法。”我就对此谈了自己的见解, 说完之后, 学生们继续讨论, 最后问题也趋向明朗。这时主讲人把我们讨论的结果做以精彩总结, 全班同学对该同学的充分的准备和机智的教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以上这几种创新教学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是单调枯燥地传授知识, 让课堂生动起来, 同时使学生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总之, 课堂上的创新应有显著效果, 让学生收获大, 受益多, 进而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和祈盼情感, 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摘要:论文主张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列举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几个案例, 探讨了创新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比较,想象,辩论

参考文献

[1] [苏]乌申斯基.李子卓, 等, 译.人是教育的对象 (第一卷) (原书编者前言) [M].科学出版社.

[2] 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3, 1.

上一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