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强化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2-09-11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政治课程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我国、我党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对我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党校作为传承和发扬该理论体系的最佳载体和平台,是对我党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专属场所。

自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也对党校的工作重心做出出明确的指示,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工作的核心部分。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党校的教育工作与时代的发展要求出现了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县级党校,由于各项条件的限制以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经逐渐的呈现出弱化态势,不仅是学校本身在制度、工作作风和内容上的滞后单一性,教师和学员们自身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也成为理论教育学习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新常态下,党校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下的党的要求,不断的创新,强化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此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1]。

二、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和动摇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的正确影响。一方面,物质和权利是人们普遍向往的东西,有些人会为了谋取最大的利益而丢弃了道德和尊严,无形中对青年一代造成了思想上的误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另一方面网络的发达和普遍运用,加大了各项社会思潮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冲击广度和深度,致使党员群体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实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网络中所传播的一些与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背道相驰的不良信息,严重的影响了青年党员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观念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夸大了资本主义所秉承的民主、自由、人权的内涵,动摇了党员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发展方向的迷茫。

同时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社会中深层次的经济权益、道德水准、党员内部腐败等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并有激化的趋势。尤其是生存压力的增大化、贫富分化的扩大化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党的作用和地位逐渐的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备受人们的质疑[2]。

(二)教育体系不完整,缺乏创新和科学性,降低了理论教育实效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虽然在现阶段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但从实际实施和效果来看还存在差距,教材内容陈旧,缺少实际针对性,空有理论而无法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其次,党校教育理念仍然是计划经济和应试教育的产物,政府制定教学内容,教师进行课堂理论学习,学员被动接受、记忆,最后通过考试给学员进行单向评价,严重影响了学员们的个性化发展,偏离了社会的多元化、开放性要求。

再次,当前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多都是以既定的理论内容为主,着重点在于学员能否具备这些知识,而不是让学员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社会实际中,讲的多,用的少,已成常态。

三、党校理论教育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限制了基层干部的全面发展

党员及党员干部通过党校的学习和教育,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思想境界,用坚定地政治知识武装自己,是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有所延伸,用良好的道德素养推动自己能够更好、更快的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国家发展态势相接轨,融入到一线的工作当中,切实落实和执行国家政策。而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弱化带来的后果直接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冲击了他们的信仰和政治立场,阻碍了他们对政治知识的渴求,致使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宣传和执行能力有了弱化,阻碍了党员干部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对党校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党校是培养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场所,是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校的核心教育内容,所有的学习课程都是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的延伸和深化。但目前的党校教育已不经常开设此类课程,教师也不再参与这些体系的学习和培训,使得教师队伍没有了这方面的专业的深入研究,并且党校对所开课程缺乏有序性和系统性,教师队伍也是一人多职,甚至是为了追求“高、大、尚”而聘请外来教师,导致在职教师的工作热情消退,阻碍了党校自身的发展。

四、新常态下强化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

党校应该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上日程。一来党校要主动作为,加大理论体系的宣传力度,在党校内采取联席会议、网络会议等形式,进行积极的建言和献策,带动其他的部门、办学机构转变观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办学指导,即实现了该理论体系重要性的宣传,也实现了党员干部自身的综合建设。其次,上级部门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转变对学员的单一且单向的评价模式。党校要与县级的足迹机构、人社局等行政部门进行捆绑考核,落实党中央关于党校工作的会议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理念切实而全面的融入到整个的党校体系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对在职的党校师资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再教育,鼓励并组织其参加马克思理论的专项课题研究、集中学习,以“走出去、请进来”的的方式让师资队伍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与自身的经验相融合,形成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教育方式。其次,合理引用外来教师,在此,不仅是要从专业的高校引进专业的人才,也要从社会中发现、挖掘具有较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社会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领导干部回归一线教学,根据形势变化、最新的信息,实现师资队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更新,创造和谐、优良的施教环境。

(三)理论结合实践,创新教育模式

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用现实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模拟式、开放式的互动教学课程,并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以及终端设备进行课程的传授,期间要辅以情景模拟方式,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学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外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作品等的阅读力度,融合我党发展的历程,结合当前社会时政热点、国家政策等,找出与该理论体系相对应的内容,以此让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理论的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因此党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应该加大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力度,鼓励学员、教师走进社会、发掘社会问题,以亲身体验、亲眼所见来诠释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组织学员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博物馆等第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实地讲解,让学员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变化和新面貌,从中感受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风风雨雨,从而让学员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3]。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校开展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是我党发展过程中予以坚守的指导准则。党校作为培养党员的主要场所,应当将该理论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其政治地位和优势,并立足现状,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创新党校教育模式,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巩固其政治地位和作用,以便党校培养出合格的党员群体建设国家。

摘要:党校作为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专属学校,势必会接触到最新的党政方针政策和治国理念,更加彻底的贯彻和执行党的领导方针,是党员全体对自身素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思想价值观念予以遵循和指导的基础理论。目前我国处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开放式的发展环境,对党校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产生了很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县级党校,该理论教育呈现弱化状态。因此在新常态下,党校要坚持党中央对党校工作重心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最关键的政治任务,加强对党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员建设,并从大局、科学、全新的角度来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党校的教育价值。在此,文章通过分析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探讨党校理论教育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立足现状,提出强化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现状,负面影响,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立丰.新形势下地方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困境与出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6):119-122.

[2] 雷莹.新常态下强化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1):126-127.

[3] 赵岩,李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背景下高校理科学生党支部导向性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7):265-266.

上一篇:经济学分析的心理学基础研究综述下一篇:试论池莉小说中的物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