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土地整治的思考

2022-09-10

1 土地整治概念

土地整治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 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田、水、路、林和村进行综合整治, 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的活动[1]。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提高土地产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 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

2 土地整治存在问题

2.1 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土地整治应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 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 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 从最近十多年开展的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来实践来看, 由于土地整治工作的主导部门仅限于单一的国土部门一家, 导致了片面强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优化用地布局等土地工程目标, 对于很重要的“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社会目标则考虑较少。此外, 从土地整治工程本身来看, 以往的土地整治, 内涵上主要集中于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增加, 不考虑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用地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范围上以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主, 很少延伸到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只是单纯地保护耕地, 未强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2.2 协同不够积极有力

这主要表现在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项目、资金等未得到整合, 部门协调难度大。土地整治涉及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多家部门, 然而整治工作各自为政, 规划、资金、项目选址等各部门自行分头进行, 导致规划不衔接、项目重复投资、资金分散使用, 难以整合各要素, 形成全域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土地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项目实施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 但目前, 土地整治工作往往以专项任务为主, 缺乏全域性、综合性规划和统筹安排各部门资源的机制, 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2.3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土地整治工程中, 技术标准要求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和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落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简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土地整治工程一般未体现地区、类型、工程的差异性, 导致标准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并很少关注过程标准及生态环境等指标[2]。污染土地修复标准未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考虑, 也未从人体健康风险及地下水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筛选。同样, 矿山土地复垦标准、参数的制定未对生物气候带、矿山及其开采工艺类型、复垦目标、损毁类型进行区别。

3 土地整治改进对策

3.1 提高认识水平

对土地整治应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在追求土地本身的工程目标的同时, 对于以农民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置这一目标不可偏废, 否则就背离了土地整治的初衷和目标。应把土地整治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通过土地整治, 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土地资源布局,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增加农民收入水平,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今后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应调整为:内涵上以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综合整治转变, 由农村土地整治延伸到城镇工矿、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将由单纯的建设性保护耕地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手段上将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 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

3.2 强化统筹协作

多规合一是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走向平台统一的必由之路, 土地整治应适应这一趋势, 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 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任务, 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自身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复杂、任务繁重、涉及部门较多。因此, 必须克服各自为政、分头行动、项目重复投资、资金使用分散等局面, 政府应加强统筹, 参加部门要积极配合牵头部门, 整合项目、资金、技术, 使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形成全域全方位的局面, 以充分发挥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

3.3 完善标准体系

在土地整治新战略导向下, 未来土地整治技术将向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 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充分采用信息手段, 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技术等使土地整治工作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监测等环节实现智能化、生态化。农田建设工程技术, 应以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能力为目标, 重点研发专门的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 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作业, 自主研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 应重点研发绿色可持续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耦合联用技术;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工程技术, 应重点研发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的重构与修复技术、防治矿山生态灾害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集成技术;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 应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技术标准, 探索建立土地整治数据库和土地整治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

摘要:新常态下, 资源瓶颈凸显, 倒逼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转变, 土地整治是绕过土地资源瓶颈, 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鉴于此, 反思、梳理近十多年来的土地整治工作, 找出土地整治存在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整治,理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Z].国发 (2010) 47号.

[2] 张海欧, 韩霁昌.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11) :300-303.

上一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下一篇:欠尺寸双扶螺杆钻具对钻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