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2022-09-10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首先是个合作者。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师庄严神圣, 高高在上, 老师的话就是权威, 师道尊严丝毫不允损伤。课堂上学生不敢与老师平等交流, 敢于质疑的更了了无几。老师潜意识里存在着对学生, 对课堂教学的控制欲, 总希望学生的回答符合自己的思路, 这样老师才满意。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将成为今后教与学的主导方式。这就要求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走下讲台,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不仅是身体走下来, 更重要的是心灵要走下来, 全身心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以心灵感受心灵, 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时, 我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然后由全班共同探讨制定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学生们没有把该文的情节分析列为重点目标, 而是以复述内容的形式代替, 把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 赏析童话特点及蕴含的道理上面;再引导他们研读安徒生其他的童话作品, 如《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对学生们研读、探讨的不同理解, 老师要予以认可, 与学生一起交流, 一起活动, 共同营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还要是个学习者。教师必须摒弃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 转变观念, 转变角色, 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化为学习者, 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要肯定学生主体地位。钱梦龙老师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 这个“人”就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 通过实践、感知, 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对新课文, 我引导学生共同探讨, 师生一起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大胆运用联想、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找准学习的切入点,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这样几句:“我只是伫立凝望, 觉得这一条紫藤瀑布不只在我眼前, 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是关于生死谜, 手足情的。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几句正是课文与学生的契合点, 能让学生直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理解了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联想到的生命的力量的美好及对永恒的赞美。这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会更深入。

对于保留下来的传统课文, 老师绝不能照老套路来教, 要重新定位这类课文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如《社戏》一文, 由以往大谈历史背景, 批判封建教育黑暗的教学思路, 转变成现在的感受月下美景, 归途野趣, 体会江南水乡淳朴民风、乡情, 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学生更愿意学了。课堂上师生共处于平等的地位, 气氛活跃和谐, 同学们热情高涨, 参与性强, 学习小组互相释疑解难, 老师变成一位学习者, 与学生一同成长,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老师还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 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的行为, 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因此, 老师要重视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做学习个性张扬的促进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 都有表达的权利, 积极进取,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老师要少讲。老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 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章, 学生都要自己提出疑问, 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只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主要担负的任务是创设情境, 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因素,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讨论, 引导学生倾听发言,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归纳概括。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差异, 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如在作文体验课上, 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包容每一个学生的观点。根据《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续写, 同学们各抒己见, 即使平日基础最差的同学也能写一点自己的的看法。老师要发现他们写作中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更好地发展。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还要做学生的点拨者、引导者。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激励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遵循科学的方法, 要在适当的时间, 适当的空间予以指导。讲授朱自清的《春》, 组织学生踏青赏春, 把自己置身于春的怀抱, 感受我们这个地方的春山、春水、春花、春树, 让学生感受明媚的春光, 聆听鸟儿宛转的歌唱。引导学生感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内涵, 进而感悟人生的春季。课堂由传统的“老师独白”转向师生间的对话, 老师牵引着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共鸣, 就会有力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热情,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走出教材,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 从而学会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教学中, 还要关注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的融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工具学科, 不光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贯穿其中的还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熏陶情感、学会方法、开拓思维、综合性学习。以语文为核心, 注重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 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树立“大语文”观, 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阅读一些科技类说明文《纳米技术》、《奇妙的人体》、《克隆技术》等, 需要老师及时充电, 涉猎各方面知识。《向沙漠进军》一文可以引导学生就当地春天的沙尘现象展开讨论,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多植树造林, 美化家园。

总之, 教师的角色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只有这样, 才能把自己溶入课改的大潮中, 推动课改前行。

摘要: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老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赶快转换自己的角色, 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课改需要的新型教师。这不仅要求老师转变观念, 更需要教师付出行动。

关键词:课改,教师,角色转换

上一篇:浅谈我国劳动力现状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及对策下一篇:泄泻的辨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