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建设学校特色课程

2022-09-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耕”文化产业, 既是提升涪陵区人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也是推进涪陵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打造“三区一城, 幸福涪陵”的需要, 要着力打造涪陵本土文化品牌, 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与传承。

地方特色课程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人文资源的实际, 是彰显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承载地方文化资源的地方特色课程, 可以增进青少年学生对家乡语言、文学、音乐、人文和山水等文化现象的了解, 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学校、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感, 培育青少年学生“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 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助推涪陵区建设成为重庆市中部区域性教育中心。

一、建设学校特色课程的渊源与现状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就曾提出要“调动地方积极性”。他认为, “教材要有地方性, 应当增加一些地方教材。”1963年, 他又提出要“在高中设置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产生的弊端日益明显, 促使课程政策中权力分配亟需重新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 教育权利下放与教材多样化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标志, 我国正式迈出了多样化办学的步伐。北京市陈经伦中学、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等一些较为先进的学校在80年代就探索开发校本课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随着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实施, 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改革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自此, 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得到了改变, 并成为了课程决策的中心。在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 学校不断努力探索开发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的课程, 不同学校之间出现了校本课程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的局面, 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纷纷参与到学校课改工作中, 有力推动了地方课程建设的发展。

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不少学校在建设特色课程的过程中, 只把目光锁定在书法、美术、音乐、体育、航模、棋艺等课程的开设上, 而忽略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挖掘与传承, 地方语言、文学、人文、音乐和山水等学科领域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明显滞后。就涪陵区而言, 只有涪陵实验中学在“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终身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开发了富有地域色彩的校本教材——《涪州文学作品选读》, 而在课程设置的研究上, 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建设学校特色课程的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相关规定的务实举措。依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新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关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重要精神, 建设学校特色课程、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各级学校的时代使命。

二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学校特色课程接地气、聚人气, 更易融入学生生活, 提高学生接受度。涪陵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建设学校特色课程, 将把涪陵语言、文学、音乐和山水等文化现象中的基础知识和带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文化现象展示给青少年学生。它不仅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对家乡语言、文学、人文、音乐和山水等文化特色的关注;而且可以把本土文化中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涪陵区文化的成就和不足, 让他们胸怀涪陵, 热爱涪陵, 放眼世界, 进一步增强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有力手段。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 还是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力量。以本土文化资源为依托来凸显本土思想、文学和人文特点, 利用相关的知识内容, 能突出学校及地方特色, 改变传统课程单一、封闭的学科化模式, 对现行统编教材做有力的补充。同时, 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更有利于把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好地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四是传承地方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特色课程面向青少年学生而设, 地方本土文化需一代代青少年传承。涪陵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建设学校特色课程, 不只是总结提炼语言、文学、人文、音乐和山水等文化现象的精华, 更重要的是, 它是在“人本”旗帜下, 始终贯彻“关注人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教育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引导学生关注涪陵文化、研究涪陵文化、传承涪陵文化、弘扬涪陵文化, 使青少年学生在课程的浸润中自觉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三、建设学校特色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 着眼地方文化资源

学校根植于地方, 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学校建设特色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地方文化包括该地区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内涵与特征及其他的史迹遗存等。3000年前巴国文化久远的历史, 赋予了涪陵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感, 巴枳文化、易理文化、石刻文化、榨菜文化……使涪陵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城。涪陵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 形成了刚毅敦厚和吃苦耐劳的上古巴国文化精神。涪陵还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在北岩的石洞中点《易》立说, 形成了理学代表作《易传》;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 形成了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名的“程朱理学”。被称为长江一绝、中国一绝、世界一绝的涪陵白鹤梁题刻文化, 刻录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及至当代72个年份的水文资料、人文历史资料和文学、书法艺术资料, 葛洲坝电站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都参考过白鹤梁上记载的水文资料。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榨菜, 和制作榨菜必不可少的劳动——踩池子也是涪陵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御锣是涪陵民间器乐的一绝, 由低、中、高音的锣、钹组合, 音色各异、各具特色, 具有美丽中不失刚劲、优雅中不失激烈等特点, 极富民间特色和艺术魅力, 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器乐种类。涪陵不仅有着“上古巴国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榨菜民俗文化”“御锣”等作为涪陵传统文化的支撑, 还有着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 有承载着贺龙、刘伯承、李蔚茹等先烈和四川川东地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中共中央南方局等的革命历史, 它凝聚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和把个人的生命奉献给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红色革命精神。此外, 涪陵还有神秘的与我国军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代号为816的军工洞体。在新时期, 涪陵还培育了两位英烈——周波和周鑫,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主流价值观需承传延续。同时, 涪陵还有其独特的语言现象, 也有库区人民安土重迁、“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 更有乌江作家群身体力行为涪陵人民创作的丰富的精神食粮。“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建设学校特色课程”的探究, 就是要从多元视角承担起传递、呈现和再生产涪陵文化的责任。

(二) 着力开发地方特色教材

建设“学校特色课程”, 应该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等原则, 采取文献收集研究, 行动、比较、调查研究, 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 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和对港台地区和国内课改区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然后参照“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小学教科书的设计体例, 编写地方教材, 设计课程开设方案。目前, 涪陵区尚有李蔚茹烈士陵园、周煌墓、小田溪、点易园、白鹤梁和御锣等可圈可点的承载有地方文化积淀的载体。一方面, 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文化载体的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力度, 着力打造“涪陵本土文化品牌”。建设几个有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向中小学生开放博物馆, 为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这些文化载体搭建平台, 让他们了解家乡、了解涪陵、了解重庆。另一方面, 我们要结合“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和重庆市高中课改方案, 立足实际, 整合我区文化资源, 加大“学校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研究力度。可以组织涪陵区各界专家学者和大中小学教师开发《涪陵山水赏介》、《涪陵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涪陵——红色革命老区》、《涪陵乐器、戏曲赏介》、《涪陵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枳巴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榨菜民俗文化》等地方教材。

(三) 着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精神,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课程设置的原则应把“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加强课程的选择性”有机结合起来。《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同时指出学校有“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 也鼓励各地“形成有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 “发挥创造性, 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尤其强调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建设, 《方案》明确指出:“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重庆市于2009年秋期全面启动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 地方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体系。结合涪陵区实际, 笔者认为学校特色课程的课型以设置选修课为主体, 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学习计划, 还可以加大“乌江作家群、地方语言和文化专家进课堂”等方案的研究。在课程设置的建设与研究中, 应该把任务驱动、模块教学、学科整合、主动探究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可以协调相关部门, 开放小田溪遗址、周煌墓、点易洞、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和涪陵博物馆, 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涪陵的传统文化。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红色革命纪念地的建设、保护力度。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应该把关于贺龙、刘伯承、李蔚茹等先烈和四川川东地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中共中央南方局等的革命历史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可以利用清明节等节假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凭吊、缅怀先烈, 传承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和把个人的生命奉献给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红色革命精神。

总之,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建设学校特色课程, 把涪陵区的本土文化引入各级各类学校课堂, 有利于培养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利于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传承涪陵地方文化精髓, 更有利于促进涪陵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需求,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 积极建设切合地方实际、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特色课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努力把涪陵建设成为“重庆市中部区域性教育中心”, 为涪陵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娟莲.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J], 甘肃教育2010年第15期.

[2] 王鉴.地方文化之教育价值[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4期.

[3] 陈萍.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与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7期.

上一篇:民行检察违法行为调查“四难”问题不容忽视——以D区人民检察院办案为例下一篇:高三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