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2024-04-13

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通用8篇)

篇1: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成人体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体育课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全日制普通体育课的因素.因此针对成人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来寻找如何提高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成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 者:程燕飞 王利明 杨健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体育学院,065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72 关键词:成人体育课   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篇2: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摘要: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一直以来困扰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如教师层面、成人学习者层面、教材建设和教学硬、软环境等方面,以及外部因素,如管理体制、办学方式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等,来分析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一直以来困扰着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为发展中的“瓶颈”。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如何理解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深层次因素究竟有哪些,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及影响因素概说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概念界定

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对学习任务和活动的处理。

国内一些学者把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定义为:学生在函授、电视广播大学、自学考试、夜校及其他脱产或不脱产学习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思想觉悟、专业只是技能和身体素质的优劣程度。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施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对成人学习者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单位办学水平的直接反映。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按权重不同,可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按照成人学习的不同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按照教育层次、类型划分,可分为影响成人专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因素、影响成人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因素等。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是由成人学习者、教师、成。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包括教师、成人学习者、教材和教学环境等,外部因素包括成人教育的办学方式、管理体制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等。

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

(一)教师教育观念、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是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直接影响因素。办学单位花名册上的教师和实际参与教学的教师是不同的,从花名册上教师的职称、教龄、专业等情况,来分析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状况是不真实的,不科学的。把成人办学单位花名册上的教师和实际对成人教学的教师区分开来,才能如实反映决定我国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因素。

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这三类教育观念特别值得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成人学习者热情、信任的态度,使成人学习者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挚的关怀和期待,内心受到一定的鼓舞和信赖,从而激发学习热情,突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从而进一步影响其教育行为,对成人学习者产生影响。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补充知识、创新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达到社会、学校、成人学习者等多方面的要求,不被竞争激烈的竞争所淘汰。这里的“知识”即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布置作业等多面。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抓好教学内容的组织、备课、课堂讲授三个环节。教师应多从成人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抓好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布置课后作业来加深学习者对课堂知识和教材的理解,促进有效学习,使其感到有明显收获。教师应当运用课堂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二)成人学习者对学习的渴望和个体差异

成人学习者对学习的渴望,决定其参与成人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成人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渴望高,是因他们参与学习的目的明确,是为“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提升自身素养”“实现自己的理想”等。此外,由于一些特殊行业,如煤化工、地质、测绘等,实用专业人才紧缺,用人单位的政策十分宽容,采用“订单培养”“紧缺人才培养”等方式,鼓励本单位的职工学习,对参与成人学习的职工,有许多奖励措施。但这些优惠政策却导致部分成人学习者,认为“混到毕业就高枕无忧”,有毕业证就可以工作,“混张文凭”就能“方便晋升职称”等等,学习渴望低、主动性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成人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许多参与成人教育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大,已有的文化水平较低,“高中毕业,初中水平”“大专毕业,高中水平”“本科毕业,专科水平”等等,诸多学历和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不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通过参与学习,达到成人教育毕业生应有的知识水平,是许多成人学习者为之苦恼的事情。学习文科的成人学习者,由于教材中的文字类知识较多,识记的学习内容多,已有的知识水平对现有知识学习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学习工、理科的成人学习者,由于已有知识水平,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知识的欠缺,造成进一步学习的困扰较多。因此,已有基础知识水平薄弱,导致部分成人学习者选择转专业,甚至一些成人学习者会放弃学习。成人教育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面授内容少而精,短时间内提高成人学习者学习基础和职业技能是不现实的,不能确保教学的最优结果。实行个性化教学,由于办学单位教育成本高,也是难以解决的普遍问题。

(三)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和教材选用的随意

成人教育的教材范围众多,不仅包括教学用书、教科书,还包括教学辅导材料、参考书籍、自学指导书等。尽管,现阶段教材种类繁多、版本众多,但是成人教育的教材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不少教材不符合新标准、新规范。有些教材打着“成人教育适用教材”“成人教育规划教材”等旗号,内容却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摘抄、翻版等。这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实践知识缺乏针对性。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区别较大。成人学习者大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专业基础较强,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促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要突出“成人”特色,建设“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并且便于自学的教材。

目前,成人教育使用的一些教材,大多是从普通高校使用的同类教材中选取的。教材选用不合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成人教育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较大,存在“二不清”现象,即:1.层次不清。高中起点的专科层次、高中起点的本科层次、专科升本科层次,在教材选用中较为混乱,层次不清晰,都选用某一层次的教材。任课教师选用教材时,不考虑学习者层次的差异,知识的新旧,长期选用自己熟悉的某种教材。2.版本不清。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不同的。不考虑版本不同,盲目选用内容多、理论深、实践性内容不足的普通高校教材。由于成人教育面授学习的时间较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时间安排来选取教学内容,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学习者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四)教学硬、软环境急需改善

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师生关系、成人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校风、课堂氛围等软环境。教学的硬、软环境都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成人教育的教学软环境,通常较为复杂。成人学习者”自身的生活背景、工作的环境不同,对参与学习的渴望、目的不同。成人学习者通常是身兼两职“学习者”和“工作者”,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少。如,个别成人学习者与教师发生冲突,教师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自我调适,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其他学习者。成人学习者如果对教师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会阻碍自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师生关系、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气氛不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以至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目的更是无从实现,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目前,普通高校办成人教育,其目的往往与“创收”相连,利用成人教育的收入来弥补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对成人教育,各级教育、办学部门考虑少,办学经费投入少。甚至许多学校把办学权出让给私人,或者与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联合办学,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教学硬环境如教室、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由于经费缺乏,长期得不到改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办学单位会选择租用费用低的教室。这些教室“冬天无暖气,夏天无风扇”光线暗、缺少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无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能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室如此之差,实习、实训基地更是无从谈起,实践教学往往由理论教学替代。教学硬件环境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教师、成人学习者、教材和教学环境等构成了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四个主要的内部因素。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授一样重要,这四个因素的紧密结合,只有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确保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教学计划的顺利实现,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因素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方式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等。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政出多门,行政干预过多的弊端”,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校不是“自主的实体”,对政府的“依赖性”和“附属性”并没有改变。

成人教育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成人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由于对社会需要缺乏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过分强调成人教育的正规化、规模化,“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成人教育模仿、依照高等院校模式发展。因此,一些办学单位的管理体制混乱,各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顺畅,已经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障碍。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全凭经验、靠个人情感,不能有效的实施学校科学管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积极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负面影响。办学单位的领导推选、调动等制度经常是不严格、不规范的,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成,经常是“能者下,庸者上”“外行领导内行”,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人心涣散,日常教学、教务工作不能长期、持续、系统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学校的整体运转。

(二)办学主体众多、办学方式模糊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普通高等院校逐渐成为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半壁江山”,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主力军。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众多,如高等院校成立的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院校凭借校内各院系办学;院校与其他地区、省市的学校、企业联合办学,成立成人教育、教学点、学习中心等,进行成人教育教学活动。

多种办学主体,各有利弊。利用学校的成立的专门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办学,招生、排课、教师选聘均为统一管理,相同课程多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一起上课,管理费用、教学成本较低。但是其他配合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学单位,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影响教学质量。依靠校内各个院系办学,教学单位教学积极性高、主动性强,但是教学单位诸多,受专业所限,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较高,生源、排课、教师选聘较为混乱,管理相对分散。跨地区办学,教学单位往往挂靠在职业学校、技校、中等专业学校等单位,经济利益是“三分天下”——普通高校、教学单位和挂靠单位,利益纷争是难免的。招生宣传积极,但排课、教师选聘往往需要依靠普通高校,教学管理相对困难。一些教学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开办不具备教学条件的专业。部分教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让学生回家自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学监控十分薄弱。

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高等院校,多种办学主体经常是并存的,不是单纯只有一个办学方式,导致办学方式模糊。办学方式诸多、模糊不清,造成管理中的混乱,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管理者的素养亟待提高

篇3: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本次调查涉及的对象仅限于北京市八个城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不包含其他形式或地区的成人教育机构。调查的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课题组面向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分别设计了问卷, 内容涉及教育教学资源质量、实践过程质量及其结果质量三个维度的诸多问题。其中教师问卷共发放222份, 回收有效问卷215份;学生问卷发放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42份;此外采用电话访谈方式, 对东城职大往届毕业生所在的29个单位进行了有效的访谈调查。

一、教育教学主体因素:教师队伍现状

在调查中, 教师和学生们普遍认为, 师资水平是制约成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显示, 教师们将师资水平列为仅次于生源质量的第二位因素, 学生则将它看成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因素。

1. 队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 但仍存在严重缺陷

这次我们的调查包括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以及“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

由上表可见, 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大致趋于合理, 学历结构也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 同时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和其他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了35%, 这说明为适应成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而进行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 已引起了相关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 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的总体学历层次依然偏低, 职称结构不够合理, 尤其是高级职称者严重匮乏。

2. 工作负荷与职业压力较重, 培训提升缺少途径

在我们给出的目前影响成人高校师资培养的五个相关因素中 (限选二项) , “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师负担过重”两项分别被54%和40%的老师选中, 依次成为首选的两项因素。

由于成人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师资数量的不足, 加上长期以来专业及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变化, 迫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们不断开设新课程, 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备课与教学中, 造成教师们大都处于负担过重的状态。

我们同时还调查了目前教师专业提高的主要途径。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提高的老师有54.2%, 另外有50.9%和48.2%的老师选择参加进修班和阅读专业书刊, 而选择外出交流、参加实践和教学研讨的教师人数则均低于40%。由此可见, 成人高校师资培养尚缺少途径, 特别是缺少与同行交流切磋的教学研讨机会。

3. 教学水平受到普遍认可, 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在回答问卷中“您对所学专业的教师总体教学水平评价”一题时, 学生们的答案见表1。

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 反映较差和极差的是极少数。用人单位的访谈反馈也说明了这一点, 51.7%的单位对成人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 另外48.3%的单位认为一般。应该说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但同时, 成人高校的现有教学水平缺失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 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4. 对教科研认识明显不足, 沟通能力亟待加强

本次调查中, 在教师影响教学水平的6个因素选项中 (限选3项) , 教师组的选择依次是: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知识和教学态度。222位教师中只有7人选择了科研能力, 仅占总人数的3.5%。学生们在回答同样的问题时, 也只有14%的人认可科研能力与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正比关系。对教科研的认识偏差与教科研水平偏低互为因果, 严重阻碍了成人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调查中, 在6个备选项中, 学生们将教师的表达沟通能力排在了第一位, 有51.3%的人认为很重要, 居二、三位的分别是专业知识和教学态度。而在教师们的选择结果中, 表达沟通能力这一项排在第五位, 仅有28.7%的人认为很重要。较之教学对象的需求, 成人高校教师的沟通意识明显欠缺, 沟通能力亟待加强。

二、教育教学主体因素:学生素质现状

对学生这一主体性因素的现状、特点及需求的了解和认知, 是提高成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1. 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学生素质普遍偏低

由表2可见, 成人高校生源质量普遍偏低, 这是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之一。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 成人高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的, 以及学习风气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还会给成人高校的发展带来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2. 工学矛盾愈显突出, 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 有68.2%的学生和57.4%的教师认为“工学矛盾造成的缺课和精力不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文化基础薄弱”, 有40.2%的老师和30.2%学生选择。

今天的学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的工学矛盾和更加激烈的心理冲突。迫于现实的压力, 在处理这对矛盾时, 学生们会更多地向工作一方倾斜, 成人高校普遍存在的出勤率下降、迟到严重, 甚至“混学”现象等正是这一问题的表征。

文化基础薄弱是学生们面临的另一主要学习障碍。成人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职人员, 他们脱离学校系统教育时间已久, 知识基础很不牢固。另一些所谓“三校生 (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生) ”, 其学业基础也相当薄弱。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本次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只有24%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3. 社会实践优势独具, 内在学习动机尚需激励

本次调查中, 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3.8%的学生认为, 较之普通高校学生, 成人高校学生的最大优势是他们具有的社会实践背景, 其次则是他们对社会需求的了解, 以及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为成熟的身心发展。

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 总体看来, 是多种学习动机并存, 内在动机强度不够。在被调查的242人中, 有69.4%人选择为了提高个人素质, 34.3%出于工作需要, 同时也有56.6%的人是为了获取文凭, 还有4.1%的人表示为了家人来学习, 甚至有2.5%的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而学习。可见, 虽然积极的学习动机占有一定比例, 但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出于外界压力, 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这就难以支持有效的长期学习。

三、教育教学核心因素:教学过程现状

成人高校近年来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其教学过程的现状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培养模式传统单一

从表3来看, 关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共识, 即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际应用型人才。

从表4数据统计可以看出, 虽然成人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一些进展, 如“双证书”型模式的出现, 但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并由此带来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2. 实践教学严重缺乏, 成教特色难以体现

本次调查显示, 目前成人高校在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中, 最重要的是其办学缺少鲜明的特色。在调查中, 有50.5%的教师和50%的学生一致认为, 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践操作性内容;40.3%的教师和41.3%的学生认为教材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性内容。此外, 从用人单位收集到的信息也显示, 成人高校的毕业生与学习之前比较, 变化最小的是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这也印证了目前成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性内容与环节的弊病。

3. 网络教学开展普遍, 思想教育凸显不足

此次调查显示, 有72.7%老师和59%学生所在学校或专业开展了网上辅助教学, 有59.7%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这些数据表明, 在成人教育领域, 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已经被愈加广泛地采用, 这已进一步引起了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的改变, 对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学生参与意愿和实际教学的效果上, 调查的结果显示:参与意愿强烈而且收到较好效果的学生只占调查总人数的21.7%, 而不愿、不能或偶尔参与并且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却占到调查总人数的39.4%, 另有33%的学生表示出有限的兴趣和一定的收效, 其余极少数人尚处在茫然或观望中。

本次面向教师的调查显示, 在学生培养中最不被重视的便是思想道德教育, 仅有16.4%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侧重这方面的培养。与此相呼应的是, 被调查的学生中, 也只有18.2%的人肯定, 通过在校学习本人思想文化方面有所提高。

四、教育教学保障因素:学校管理现状

学校管理工作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课题组对此也作了专项调查。

1. 管理制度还需完善, 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经过多年的努力, 城八区的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均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管理制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可见, 管理制度的不够科学合理与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缺乏, 是教师们认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开放问题的回答中, 不少教师和学生都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比较集中的是:第一, 现有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必要的弹性, 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第二, 教学质量及其环节缺少必要的监控, 应尽快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第三, 对教师及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尚需调整, 以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四, 执行制度不够严格, 导致一些制度形同虚设, 应加大奖励和惩罚力度。

2. 班主任工作作用显著, 管理者素质有待提升

在237个被访学生中, 有119人认为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占总数的50%;85人认为所起作用一般, 占总人数的36%;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是认可或高度认可的。但是也仍有占总人数6.8%的学生, 认为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没有发挥作用, 认为作用很小的也占到了7.2%。这些数据说明, 班主任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 其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 目前成人高校的管理人员素质虽得到了基本的认可和正面的评价, 但还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表5中,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三位因素, 这充分说明,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从问卷调查中得知, 管理人员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是敬业精神, 其次是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然后是组织管理能力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

3. 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亟待改善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 有近40%被访者认为, 现有教学设施仅仅达到了勉强维持教学活动开展的条件, 另有近4成的被访者则认为, 目前条件还能够支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只有1.9%的被访者认为现有设施是教学活动的有力保障。这些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教学条件现状, 教学设施亟待改善。

篇4: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因素;体育教师;教学反思

古人曾将影响事物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在此基础上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作为小学体育教学来讲,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在于“人、物、事”。

一、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人”。人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领导、同事和学生等等。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主导者和具体组织者,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校领导,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管领导,对体育教学是否重视,对体育教学质量是否上心并敢于管理,管理是否得法有效,对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同事构成了体育教师的人际环境和工作氛围,周围同事对待体育教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同事们常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高低等,在教师中能通过人际互动和氛围感染作用,影响他人上体育课的态度,从而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体育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参与程度、运动能力水平、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男女生比例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2.“物”。“物”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及相关设施、装备等物化条件,其中场地和器材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场地是实施体育教学活动必要的物质基础,场地条件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和活动效果,进而影响人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甚至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和有效进行,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

器材也是体育教学必须的物质条件。学校没有篮球、足球,学生就无法学习篮球、足球;没有体操垫,学生基本上就无法学练技巧运动。器材的数量也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一个60人的班级,却只有寥寥几个足球,让教师怎能上好足球课?因此,必需的体育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3.“事”。这里的“事”是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即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换而言之,这“事”就是指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呈现。

一般来说,有了教师和学生,又有了场地和器材,基本上就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了。但是,学生在体育课上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却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什么技能、方法或知识?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水平?练习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得当?练习的密度有多少?运动负荷怎么样……

所有课堂上该做好的“事”都做好了,体育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二、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

如前所述,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是空谈而已。但又是谁决定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毫无疑问,做好内容与方法这些“事”的主导因素应当是体育教师。因为是体育教师负责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他要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设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步骤与方法并付诸实施,体育教师是做好体育课堂各种“事”的第一责任人。换句话说,能否做好体育课上各种各样的事,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实施能力,即教师合理有序地规划体育课上的各种事情并付诸实现的能力。

三、发挥教师能动性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小学体育教师设计、主导和掌控着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是体育课的导演和导师,其态度和能力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发挥能动性,使自己真正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力量呢?

1.提升专业自觉,优化职业态度。小学体育教师要成为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和主导力量,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自觉。专业自觉是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的清晰认知,具有专业自觉的教师明确自己从事专业的意义、特点和发展方向,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是教师自觉自愿坚持终身学习并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小学体育教师要成为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和主导力量,还必须优化职业态度。理想的职业态度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乐趣或喜好,虽劳累但很快乐,虽忙碌却很充实,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追求和精神境界。小学体育教师一旦形成了这种职业态度和精神境界,其事业发展和工作成就将指日可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有为才能有位,出色才能出彩。很多情况下,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成功还是失败,工作心情是幸福还是沮丧,教学过程是享受还是焦虑,往往取决于自己的职业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作为,能力是否很出色。体育教师要学会“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大法”智慧,学会沟通、争取与变通,学会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和现状。体育教师要满足被人尊重的需要,首先自己要有所作为,要想在工作中出彩,首先需要自己能力出色。碌碌无为,能力低下,怎能让领导和他人对你刮目相看?怎能有名誉和地位与你相随?所以,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优化职业态度,提高专业能力,应当成为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目标和现实追求。唯有如此,你才能把心思用在如何上好体育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你才能因此而获得领导、同行和学生的尊重,你才能在学校和大家心目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让教学反思成为习惯,让优质课堂成为常态。建立了明确的专业自觉和良好的职业态度,强化了有为才能有位、出色才能出彩的意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有了前提性保证,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出路,而坚持教学反思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和唯一出路。

篇5: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论文

1.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

教材内容的陈旧与竞技化,使得学生对体育教学缺乏新鲜感觉,另外,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常规教学,严重束缚了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

很多中学的体育理论课尚停留在体育竞赛新闻和运动员轶事介绍等方面,缺乏健康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的理论教学,致使中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模糊。

3.中学生运动能力严重偏低。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严重不足,据统计显示:中学生入学前,约有76.2%的学生缺乏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与能力。

二、制约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1.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

目前,中学学校教学虽然在向素质教育转轨,然而仍有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变更体育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中学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学科。

2.教学内容枯燥。

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单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甚至会出现抵触、抗拒心理。

3.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还停留在“灌填式”阶段,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比比皆是,要么搞“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高。

据调查显示,约有62.6%的中学体育教师不注重学习专业新知识,一味在吃老本,使得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的运用也比较僵化,加上相当一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高,往往采取“放羊式”教學,直接影响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5.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一些中学体育考试内容仍以技能达标为主,不注重过程性评价,忽视学生体育的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幅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也违背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

6.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匮乏。

由于学生偏多,同一节体育课有多个班一起上课时,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活动场地不够,或没有器材,降低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及活动能力,锻炼器材及活动范围不足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

三、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体育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中学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对体育学科有个正确认识,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对待体育课;其次,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对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总之,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三管齐下,切实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质疑争论,使其在课堂上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实施互交式教学,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并有效发展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趣味性、游戏性和竞赛性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在学习中保持积极高涨的兴趣。

3.利用心理因素展开教育。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注重与学生心理上的沟通,有效运用心理学规律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体育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教学,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相处,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其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益,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创新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有目的的质疑与实践,认真体会、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来精心培养,发动学生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既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5.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考察学生技能为评价方式的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考查学生综合的体育学习成果,即多角度进行评价;其次,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进度幅度与努力程度,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

6.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门需注重教师岗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特别是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新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效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四、结语

篇6: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周平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摘 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育的旺盛期,是其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当代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大多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心理也日趋成熟。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所以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要求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但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却日益严峻。以江苏省常熟市初中阶段学生为例,通过多个方面研究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课程设置;学生体质;课程标准

一、当今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由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今的青少年身高普遍有所增长,而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也有了较明显的下降,这都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

的。但是同样也给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身体素质上不少指标下降,比较突出的是柔韧性和耐力的下降。在中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学生体能对抗赛定向越野赛的比赛中,日韩学生表现优秀,而中国学生却体力不支,有的甚至在比赛中中暑而退出比赛;在攀登居庸关长城时,日韩学生中间休息的情况较少,而许多中国学生则气喘吁吁,中途不停地休息。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中国学生运动的耐力水平和恢复能力都远远低于日韩学生。

从最新的调查报告上看:初中毕业生在近两年的征兵中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的比率高达60%以上。通过对常熟市中学生~的健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肥胖率比2007~上升了1.2个百分比。因此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学生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幅度增大,特别是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等。在调查中,有一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是不重要的。其原因是运动场地差、体育器材不足。在教学上老师先组织教学,之后由学生自由练习,这样的“放羊”式教学在实际中仍然存在。

二、初中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样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因素。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将巨大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家长的思想观念中,文化成绩优秀就代表孩子是优秀的。这样的观念偏离了教育的方向,与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相背离。而且这样的观念让学生一心扑在学习上,让他们慢慢脱离了社会生活。另一个由家庭引起的问题使现在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大大减少。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都没有时间精力去陪孩子运动。

其次是学校的因素。现如今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学校一般只重视理论学习,体育锻炼在学校的执行并不强。虽然国家出台了提高体质健康的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许多初中,特别是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业紧张,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经常被文化理论课占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比如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减少,更多的孩子深受网络影响,沉迷于网络世界;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缺乏,运动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少创新,难以调动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体育课程设置对常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

1.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

因为体育课程内容是为了配合体育目标而制订的,所以其制订依据不同目标和不同层面的需要。首先是课时的安排,根据国家的规定,初中体育课程至少要三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个要求还是没有达到。而且体育健康的理论课往往被其他文化课占用,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数。

在课程结构上,体育课程一般都是由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体育理论知识课构成的。

对于课程的制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本土特色,在大纲规定教材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结构的制订。通过对常熟市初中阶段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更倾向于体育课,而课外活动和理论活动所占的比率较少,特别是在体育心理课程的安排上。在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运动项目的`开展,而在理论上注重的比较少。国家要求开展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这活动在实际中是有开展的,而且也达到了一小时,但是这一小时的活动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体育课程教材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有着一些影响。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不管是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还是学生的预习、复习都有重大影响。所以教材是否体现时代性,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和实用性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影响很大。而这也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质量,从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

在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更投入地参与体育活动。

2.体育课程评测方法设置的影响

体育课程评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体育课程评测中,应该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进步的水平和努力的程度为前提,理性又不失感性地进行评价。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教师一般都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测的。因为受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的影响,选拔性地评价学生成了教师的评测方法。由于这样的方法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容易挫伤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课。在过去的课程评测中,老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与学生经常站在对立面,这也让学生感觉到对体育评测的恐惧。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恐惧,又怎么可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呢?

3.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影响

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一定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体育目标设置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安排的内容和方向。教师在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应该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其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目标。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现在许多中学生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为完成考试项目,这样的情况在女生中尤为明显。学生上课的目的是完成考试,这样的想法让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甚至会产生厌倦。

四、改善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对策

1.转变观念,注重对学生体育健康状况评测的多样化

一些学校认为:体育成绩再优秀,也不能在升学中起到太大的作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体育价值,提高学校和家长的体育意识,从而改变教师、学生的体育观念,让其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进行体育健康评测时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发展状况,不应该仅仅根据死板的数据进行衡量,而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健康成长。采用多样的方法综合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让学生改变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学习目标。

2.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配置

在许多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问题。由于体育器材的使用频率高而且更新换代的时间长,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器材供应不足,许多体育活动无法开展。针对学生数量大而器材少的情况,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增加体育器材的配置,满足学生的要求。购置质量较好的器材,对器材进行日常维护,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努力开放校内外的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课程,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充分的场地。

3.改善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程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加大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力度。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运动项目从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简化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造,挖掘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引入课堂,通过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还可以增加富有趣味性的民间体育项目,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特色,但最终都是为达到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避免过去学生在流汗,老师在旁边看的情况。让教师与学生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共同互动完成,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归属感。

在中考问题上,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中考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体育中考,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避免在体育课程中过分强调中考成绩。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育的旺盛期,是其由儿童阶段走向成熟

的过渡阶段,当代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上大多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心理也日趋成熟。常熟市初中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是较好的,但是在速度、耐力和力量上存在不足。这样的不足是中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的。而教材运用的不充分和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也是比较明显的。体育课程内容的不完善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还有场地和器材不足的问题等。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清晰地发现了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相信这些对策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小莉。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侯乐荣,张艺宏,秦朗,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0.

[3]于道中。体质健康概念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

[4]王坦,张志勇。现代教育科研[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5]魏俊民。体质与健康关系的定性分析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7: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课程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引导课程实现正确目标的轨道。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质量特点进行研究,了解课程教学性质和评价范围,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和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特性

2.1 抽象性和具体性

从宏观上看,课程教学质量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反映教育者的观念和思想意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的观念也在进一步更新,正在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现代健康观涉及到“社会尺度”、“生理尺度”、“心理尺度”这样的三维立体层面。因此,反映在体育教学质量中的道德、情感、意识是抽象的。从微观而言,教学质量则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概念。它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任务确定、教学手段实施情况等,也就是学生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合作行为、意志表现,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研水平、管理能力等,直至具体落实到课的每种类型、每个专项内容、每一节课、课的每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也就是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穿到体育课程的每个环节。

2.2 统一性和层次性

教学质量要求有统一的规范,也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目标。反映在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方面,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以有统一的要求。但体育又是一项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由于同一年龄段群体身体运动能力的差别,教学质量又具有层次性。也就是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因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完成情况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如果按着统一的技术内容来衡量教学质量,就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情况。因此,体育教学质量在理论知识方面有统一的要求,而在运动实践方面要区别对待,教学质量评价应有不同的内容和尺度,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才能客观地衡量教学质量。

2.3 延时性和动态性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更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部,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学质量及时检验和快速反馈的重要阶段。所以从总体上看,衡量体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是看受教育过程中的即时所得及接受程度,另一个重要方面还要看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要具有健康思想、健身意识、参加体育锻炼主动性,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指导、组织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知识、技术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能够根据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和进行科学实践才是根本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质量也是动态的。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需要。只有这样提高教学质量才具有实际意义。影响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3.1 人的因素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学校系统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典型的“人—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高水平的教,才会有高水平的学。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又有各方面文化的含义。体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型”,也不应该忽视技术一味追求“知识型”,而应该是专业技术“一专多能”和知识广泛、文化素养高的“全面型”,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能善于总结研究、不断改进提高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3.2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是指除人以外所具备的物质条件。也就是体育场、馆面积和体育器材质量、种类、数量等。由于近几年来高校扩大招生,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减少,体育器材缺乏,影响了教学质量。物质条件是维持活动正常运转的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保障。高校应该想办法,利用学校周边环境、郊区地形和野外地貌等自然条件,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以保证教学质量。

3.3 管理因素

教学管理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成功的操作性因素。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问题;教学效果评价与激励机制的问题等。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上有特殊的方法和程序,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场地设施器材管理等。搞好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的科学化和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必须制度化、规范化。本着科学的指导思想,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4 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4.1 加强教学质量评价

教育发展着重培养智能,即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教育活动,因此通常的教学质量评价偏重于感性认识的技术评定和身体素质、机能活动效果的达标,这样的评价限制了体育在文化方面的发展。就其机能而言,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的,也是认知过程的发展和文化实体的传递,这是体育作为教育内容的根本目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反应教育体制和教学目标,对学生又具有动机强化和导向作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从掌握健身方法、增强健康意识、促进体育文化发展入手,重视健身效果和情意功能发展以及进步提高幅度。把学习态度(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和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不求“更难、更精、更险”,但求参与运动、合作愉快、巩固提高。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养成锻炼身体习惯是有帮助的。

4.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学校体育教学应设法把目标规定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质量标准,分解到有关教学环节和课程中去,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见表1),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以制度管理和激励政策为基本要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4.3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篇8:对影响成人体育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一) 办学目标不明确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职后教育质量是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目标。现实中有人认为“成人教育不如普通高等教育”, 对成人教育的重视不够, 没把成人教育当作学校的基本任务来看待。有的学校把成人教育简单地作为学校创收、教师增收的途径, 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忽视了成人教育应有的社会效益。还有许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式, 以追求学历文凭为主要任务, 教学和管理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 这就造成办学模式与成人教育的特点和性质错位, 背离了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

(二)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 教师的状况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当前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提高, 但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一些学校没有把教师的成人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 没有与评职称、岗位津贴等挂钩, 等等, 这样很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利。二是部分教师缺乏工作责任心。有的教师由于同时要应对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等多个层次的教学, 工作压力大, 有些是由于情面或增加额外收入才承担教学任务, 再加上成人教育的对象比较复杂, 相互之间文化底子和学习态度差距较大, 难免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偷工减料, 缺乏热情。此外, 当前部分成人高校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导致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缺乏奉献精神和敬业意识。

(三) 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招生数量规模的扩大, 各级各类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的问题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校普遍只把精力投入到全日制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上, 而把成人教育作为改善学校条件和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副业来抓, 造成成人教育投入不足、重视不够, 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场地的利用上都是优先考虑普通高等教育。当前成教学生规模的扩大, 教室、实验室、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等一系列教学设施短缺, 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校舍。在这种情况下, 校园文化氛围、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校园自然环境这些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因素也就无从谈起。

(四) 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是成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成人教育立法是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有力保障和监督。伴随着成教的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如什么学校可以办远程教育, 对成人学历如何把关, 文凭泛滥现象如何杜绝等问题没有明确的标准, 以及办学资格的审查、评估和认定等, 使原有的调整成教的政策、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成人教育管理评估机制匮乏。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把关不严, 面对一些院校不看对象乱设教学点、乱办学、乱发文凭的教育腐败现象不能或不及时处理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评价, 从而给那些唯利是图, 靠卖文凭牟取暴利的学校提供软环境, 相比之下脚踏实地办学的学校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五)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教学, 除正常课堂活动外, 学生的课外自修、自我发展、研究性学习滞后;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采用的仍然是“注入式”, 课堂上教师“一言堂”, 学生被动地接受“施教”;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几乎是空白, 还是袭用以“粉笔+黑板”为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有时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明确要求, 这种情况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

(六) 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

目前成人高校的课程体系大体上沿袭普通高教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线的学科课程体系, 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普通高教计划、大纲的浓缩和再版;教材除了公共课用统编教材外, 其他不少的教材是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这样一来, 任课教师要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对这种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 不少学员反映“学了的没用, 有用的没学”。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 把握成人教育的特殊性

高校成人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 有共性更有其特殊性。成人教育对象复杂, 其学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基层, 涉及的社会层面广泛、年龄跨度大、社会经历不同、水平差异明显, 他们对专业技术知识都有一定的要求, 希望获得相应的专门知识, 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打破框框, 面向社会办教育, 适应需求育人才, 直接与市场经济对接。

(二) 办出高校成人教育特色

要树立“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理念, 根据成人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针。成人教育的层次、规格应该多样化, 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坚持按需施教, 学以致用, 讲求实效。就基础理论来说, 以够用为度;就专业基础而言, 以应用为本;对专业知识来说, 以求新实用为原则, 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 改善成人教育办学条件

除增加对高校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外, 还应通过兴办学校科技产业, 转化科研成果, 开展教育及科技咨询服务, 争取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集资捐助等途径, 多方筹集办学资金。此外, 学校应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地用在改善办学条件上, 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 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 如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四) 优化成人教育课程体系

要改革以往以面授为主的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各种远程教育, 包括运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不断调整专业布局, 拓宽专业范围, 发展面向未来的急需而短缺的专业。要形成成人教育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应性与灵活性, 真正做到“以函授学员为本”。要加强专业课、适度拓宽专业的基础课、合理压缩基础课。要更多地设置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 理顺课程配置序列, 更新过时不适用课程内容, 确保骨干课程配置到位, 学员在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上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五)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 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角色身份决定了成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主要表现在热爱成人教育事业, 有无私奉献精神,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是在学校本部上课, 还是在函授站 (点) 授课, 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六) 健全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对学员的入学注册、专业计划直至毕业的全过程, 从教、学、管三个环节对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做到对成人自学的组织与指导、面授、辅导答疑、实验实习、作业、考试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全程监控, 使每一环节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及时获得较为全面的教学过程信息, 从而不断改进教学, 提高教育质量。

(七) 提高教学管理者的水平

教学管理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制定政策、规范教学行为;保障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等方面。管理者的政策水平、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层次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学管理者要注重研究成人教育的新特点、新问题, 要将现代化技术, 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管理中, 尤其是教务管理中。要对成人高等教育多进行理论高度上的思考, 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教学规律多进行研究, 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如何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等方面多想想办法, 在思想观念、功能定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使管理水平跟上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 为切实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摘要: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问题, 始终是困扰成人高等教育的要害问题。办学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事业的生存、发展和效益。本文分析了影响成人教育质量提高的相关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崔振林.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6.

[2]纪望平.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困惑和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 2007, 7.

上一篇:抓教研 促课改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一篇:简朴的奶奶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