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财务管理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基建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基建项目是企业发展与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基建项目涉及的资金多,周期长,存在若干风险点,因此加强企业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完善基建内部控制,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基建财务管理论文

浅析我国铁路基建财务管理

摘要 近年来,关于铁路基建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不断加重,财务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企业财务会计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要求。因此,研究和分析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采取适当的对策强化基建会计监督职能,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机会成本 财务监管

“十一五”期间,铁路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速铁路领先世界,高原铁路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屡创世界奇迹、既有线提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铁路取得了巨大成就,昂首跨入高速时代,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规划目标将全面完成,全国铁路投产新建铁路1.6万公里以上,到201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随着铁路“十一五”规划的推进,铁路发展和建设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但是同时,铁路基建管理职能弱化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因此,全面分析新时期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深入探讨强化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对于确保铁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营意义重大。

一、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预算管理存在随意性

建设项目超预算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路网建设为例,郑徐、武九、浙赣线及京沪电化项目等建设投资普遍出现了工程总投资较大幅度超预算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突破投资预算,由此引出的高成本、随意性、低效率的深层问题,表明铁路基建预算管理缺陷明显。此外,某些建设单位未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履行上报、审批手续,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或超概算项目,在无批复的情况下,建设单位擅自实施工程,造成了超计价拨付工程款。

2、项目建设成本拉制不严

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设计质量不高引起设计更改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其次,违规转包和分包的普遍存在,造成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而且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例如某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利用甲方优势侵占乙方经济利益,结果乙方只能通过偷工减料予以弥补;再次,招投标费未按规定列账使用,违规用于单位发放奖金的现象较为普遍。

3、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表现在:一是发生往来账务未按制度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如代垫手续费、招标费结余、工资、奖金等未按照规范核算;工程施工款项设计费、监理费支付无发票或索要不及时。二是会计账户设置不规范,如某些基建单位只在“在建工程”账户下设置工程项目二级账户,未按会计核算要求分项和分工程设置明细账,导致基建单位支出不清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经济关系不顺。

4、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旧体制、旧观念的影响,对基本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仍习惯于以拨代管,缺乏跟踪问效,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造成基本建设投资的浪费。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铁道部对基本建设项目作出了招投标、采购、工程预决算审核等一系列规定。但是由于监督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建设单位千方百计编造理由去规避招投标,在采购环节钻空子等,致使投资成本上升,效益低下,容易滋生腐败。同时由于部门之间难协调,财务监督也难于到位。就基建项目而言,涉及计划、施工、工程监理、投资审核和金融等部门。由于在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中缺乏一套“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监控机制,因此,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对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难度增加,甚至可能出现扯皮和各自为政的现象,致使财务监督难以真正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铁路基建财务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1、缺乏风险观念

风险是事物可能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市场风险,此为影响整个行业之风险,它不能通过多边投资来分散,故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同时还面临公司特有风险,它可通过多边投资来分散故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整个铁路部门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长期以来风险意识都较为淡薄,对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的识别、预警、评估、报告、责任等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化解和驾驭风险的能力较弱等,这都极大地增加了财务会计控制风险的难度。

2、机会成本观念淡薄

机会成本观念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全面考虑资金的使用途径。如同一条线路增开新的列车对既有列车收益的影响,此收益则为新列车的机会成本,铁路企业树立机会成本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在我国铁路项目中乱投资、乱上项目、不讲效益的行为屡有发生;同时管理者也已经习惯于凭借“估计”、“大概”等非理性判断进行决策,而不是去科学评估,并提出多个备选方案以及正确评价各个备选方案的利弊得失,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管理者没有去认真地分析决策的机会成本。

3、财会信息管理系统缺位

财会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一边是财会管理领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其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一边是部分负责人对信息化建设没有概念,或者仅仅以为信息化建设就是投入几台电脑,上个内部网络,没有上升到全面的高度去理解信息化建设,对管理和控制功能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信息共享度不够,使财会管理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糅合度不高,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了财务管理的低效率。

4、内部监管机制的缺位

有些铁路建设单位由于项目上马前临时组建,并没有即时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等监督管理机制。有些铁路建设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安排都有很详细的布局,但在这样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机制中,为何漏洞还会频频出现?主要原因还是党政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缺乏透明度;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管理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等等,管理上的漏洞和监督的缺失,使监督机制失去了实际意义,并没有落到实处。内部监管机制缺位的后果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预算的超支、施工进度无法保证、更有甚者可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三、强化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客观地分析铁路基建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不难发现,大力提升铁路基建财务管理水平,强化基建财务监督已刻不容缓。

1、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

针对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应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建设项目竣工阶段三个环节进行,才能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的投资效益。即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财务数据,认真仔细地进行财务核算,找到最合理的可行性方案;在工程投资实施阶

段,搞好财务管理,准确核算工程建设成本,把握款项的支付和资金的安全;在竣工决算编制阶段,搞好财务管理,有效地编制财务决算,准确反映建成资产价值,通过项目建设的审计验收,生产单位提供准确的资产核算。同时也必须加强项目结余资金、项目保证金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企业资金流向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企业违规转包、分包现象。保证国家建设资金安全、高效运营。强化对财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监督。

2、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其一,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方便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决策,并达到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二,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要按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自的职责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实行逐级负责制,出了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绝对不允许“一言堂”的存在,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通过制度的落实来管人管事,而不是让制度仅仅存在于书面。其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工程成本、债权债务、筹资、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要经常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3、加大日常财务监管

各铁路局应切实履行本局管内各建设项目主管单位和出资者代表的监管职责,加强对建设项目日常的财务监管。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是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建设项目管理职责,严格按程序办事,不仅要对本身经济业务进行日常监督,还要对拨付施工单位的建设资金流向的合理性进行监管,真正履行好建管机构对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铁路基建会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基建会计的作用,促进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的全面提高。

4、注重加强对建设项目财务和经济的效益

目前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渠道具有多元化,安全高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有效控制投资额,是铁路基本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资金来源来看,无论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还是建设者自筹,都希望用最少的资金建设出更多更优质的资产,这就需要完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具体来说就是在项目立项,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国家的现行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并结合国民经济评价进行综合考虑,提出投资决策建议。根据不同筹资渠道的特点,提出策略和合理组合,保证资金合理安全有效的利用。

5、增强基建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水平

首先要强化基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核算监督,管理好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确保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不损失。同时要搞好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能力,能将财务管理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搞好财务监督与控制。

综上所述,铁路网中长期建设任重道远,加强铁路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是新时期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学习,才能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为铁路建设和发展服务。

作者:王慧

第二篇:略论企业基建财务管理

摘要:基建项目是企业发展与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基建项目涉及的资金多,周期长,存在若干风险点,因此加强企业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完善基建内部控制,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改进

一、企业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技术进步或产能扩张的需要,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基建项目来实现规模的扩大,设备的购建,后勤设备(施)的完善等。基建项目往往占用的资金量较大,涉及的周期长,参与的人员包括企业内外各方面,如供货商、施工方等,因此也属于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因此存在着管理人员由于渎职、蓄意进行权力寻租,或是占用、挪用企业资金、物资等职务不法行为的可能,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工程项目从前期开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企业基建财务如何管理和使用基本建设资金,如何进一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基建项目来说,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基建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实现最大效益,并尽量地减少资金占用,实现资金最高的性价比,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当前我国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缺乏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基建项目建设存在可能的超标与浪费

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增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再生产,适当的基建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往往没有进行实际、充分的调研,没有考虑基本建设投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片面为了企业资质升级或仅仅是为了攀比,做出的投资决策行为并不缜密,匆匆上马。如,个别企业片面追求占地面积、厂房面积等“硬”指标,在基建投资方面缺乏长远的计划,超标与浪费并存。这样的后果必然是在工程建设中无法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基建工程往往成为“三边”工程,财务部门也难以根据计划与概算进行资金安排与核算工作,往往出现投资超标的现象。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由于基本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各企业对基建财务管理还是相当重视的。但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与人员素质等原因,导致企业有关基本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够完善,使得这种重视难以落到实处。如大多数企业在不同场合都强调重视基建财务管理,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往往认为财务流程影响了工程进度而抵制,超越授权签署、不按流程进行会签等现象常常存在;又如,某些承建商通过不法手段拉拢企业相关人员获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缺乏对项目经理部的资格及授权范围必要的审查导致出现隐患。而财务管理人员在资质方面,不少企业对于基建项目往往指定财务部专人负责核算,由于专业素质、基建基础知识、法规不够了解,无法进行全面、客观的监管,从而导致基建工程项目失控。

3.资金缺乏合理安排,放大了财务风险

根据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只要存在融资行为,则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企业的基建投资不同于生产性投资。后者往往属于经营性支出,投入的主要是流动资金,生产周转完毕后企业所有者可以收回。前者属于资本性投资,其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大。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企业完全凭自有资金实现基本建设工作,都是要通过融资解决项目建设的大部分资金。企业项目融资出现的问题往往体现在:一是由于融资冲动,以能贷款为核心,缺乏对于偿还能力的自我评价,导致融资浪费。相对应,由于没有按规划过早或过多融资,企业往往会产生浪费或者闲置资金的可能。二是企业混淆了不同种类的资金策略。如个别企业以流动资金解决长期投资需求,导致企业流动性下降,放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4.计量、结算与支付不按相关约定执行

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支付基本建设涉及的相关款项。企业基建财务中,与结算、支付相关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基建资金往往超越预算约束,导致预算失效。由于基建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且周期较长,企业现金预算对于基建项目的控制力度相应下降,致使资金运用常常超支,同时导致出现资金挪用或其他“体外循环”的不法行为。二是计量、支付与结算随意性较大。通常由企业(业主)根据监理单位或其他鉴证单位提出的完工进度报告,根据合同的约定向承建方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却有可能串通监理单位虚构工程进度或超过进度比例超额请款。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压力等原因,企业也有意不按照进度支付款项,这样又可能导致施工企业弄虚作假或偷工减料,造成质量隐患。工企业拖延工期,造成工程项目不能如期完工,企业战略计划延期。

三、改进我国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

1.完善可行性研究,参与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

在基本建设前期,财务部门应积极参与可行性研究,要结合企业历史财务数据与企业发展战略对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资参考的财务意见。如,结合销售状况与利润状况,会同销售部门分析增加投资的可行性;结合现行回款状况,分析新增项目的回收期是否可接受。企业应根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编制并定期更新基本建设计划。财务部门应结合现有与预期的资金量,根据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流动预测。

2.建立健全基建内部控制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合同签订、执行,付款审批、竣工验收、结算等,均应制定专门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岗位责任上要考虑不相容制度相分离,同时考虑合理的授权与分权,防止内部牵制流于形式。二是要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年度预算对基建项目编制项目预算,做到专项预算与常规预算的综合平衡,重点是考虑资金流向与企业利润的平衡、发展与积累的平衡,以利基建部门编制相关计划。三是加强对财务人员、基建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基建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金观念与控制观念,重视关键控制点;财务人员要熟悉基本建设的一般流程,熟悉建筑施工的相关知识,以便对关键事项进行财务控制。如会计人员要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及整个合同签定过程,会计人员应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预算价格、承包方式,对于结算办法以及与财务有关的条款,可以从财会角度提出对企业有利的合理建议。

3.做好资金安排,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

(1)企业应科学确定融资规模与结构。企业应根据实际状况,结合现有资源考虑融资规模与结构,如考虑资产负债率为警界线、短期贷款要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匹配、长期融资与企业的积累能力匹配等。同时要掌握贷款资金到位的进度安排,防止借贷资金闲置。

(2)做好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完成可行性研究后,要进行资金总量估算、概算,再进行项目预算,结合年度预算安排资金支出。在完成可行性报告的同时编制工程估算,根据工程估算聘请中介机构编制工程预算。财务部门要结合相关预算总量,根据基建部门的实施情况预计现金流量情况,编制现金预算并严格实施。

(3)采用合理的资金策略。由于现时市场竞争往往都非常激烈,企业应视自有行业属于采取保守型、激进型、均衡型的资金策略。笔者认为,对于竞争激烈的企业,应慎重采用激进型的资金策略,因为在这种策略下,企业将短期的资金融通解决长期的资金需求,会加大企业的风险。

4.严格按工程进度做好合同计量与支付

首先,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者要转变传统观念,从记账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人员要适时到现场了解和审查工程预算执行进度,从而对基建部门提交的请款事项做到胸中有数,保证工程合同计量与支付的正确性。其次,基建财务管理还要注意控制工程量变更计量的相关情况。由于基建工程实施中,由于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设计变更等,导致工程量变更是很正常的,因此,财务部门在面对相关支付时,要求基建部门及监理等第三方单位提交变更纪录、工程量清单等,为準确核算工程成本提供第一手材料。再次,财务部门要与基建部门联合建立合同台账并定期核对,防止资金重复支付或可能的合同漏项、调整项。最后,严格支付流程,基建业务部门应根据合同条款在进度点时,对工程量和金额逐级进行核实,签署审核意见。报企业最高领导审批后送财务审批,办理支付手续。

四、结论

基建项目是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基建财务在这个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基建财务应站在企业核心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要充分掌握企业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扩充对企业基建的相关知识,对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程序有所了解,明确基建会计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地位。财务管理要积极参与基建项目的规划工作,合理控制资金风险与资金流向,防范财务风险,做好工程项目的计量与支付,确保企业基建项目的各项支出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基建工程投资效益。

作者:徐艳丽

第三篇: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刍议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建行业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加大。资金管理作为基建行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优化行业的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行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财务管理体制日渐发展成熟,基建行业自身的资金管理出现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如资金筹措渠道不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力度不够、资金管理运营机制不規范等。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和财务管理体制背景下,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得到改善。

[关键词]基建行业;资金管理;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367

1 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基建投资热潮以来,基建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基建行业种类也逐渐增多,比如市政工程、路桥建设、绿化工程、铁路工程、机电工程等。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建行业,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而基建行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环节,更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降低行业资金成本、科学合理地配置行业资金结构、促进行业资金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增大、增强行业的市场经济份额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改善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增强基建行业资金管理水平,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民经济总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建行业资金筹措力度尚不足够

资金对于基建行业来说,相当于其脊梁,少了资金的支持,基建行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难以支撑下去,因此基建行业的资金链条对于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基建行业的资金起源于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在获得相关工程项目的承建权之后,相关企业就要进行融资,然后进行工程项目的开发,最后竣工验收合格后方能收回其工程款即所消耗的资金。通常基建行业的项目开发周期较长,整个开发过程需要的资金也较多,相关企业自身的资金难以维持该项目的正常运营,因此基建行业亟须进行资金筹措工作。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基建行业开发基建项目,除了企业自身的内部融资外,主要依靠的是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的主要甚至可以说唯一形式为银行贷款。基建行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缺少其他形式的资金筹措方式,以弥补银行贷款的不足。而且现阶段在市场信用危机加大的社会形势下,基建行业银行贷款的门槛也日益提升,难度也加大,贷款数额也减少,如果行业本身难以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甚至不可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相关基建项目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难以运营下去,使得前期的准备工作付诸东流,浪费时间、精力及金钱,导致资金的流失,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2 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制度尚不科学完善

在现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基建行业由于主要工作重心均在项目工程的开发建设方面,而对于资金管理这种行政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行业相关工作制度还很不完善。其一,一些基建行业未充分调研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及运营情况,未合理地根据本基建行业本身的战略发展规划及经营特点,盲目地进行项目工程的投标行为,后由于行业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导致投标失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其二,基建行业在其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所使用的相关资金未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通常在不同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其资金未进行分类管理,未设立相应的资金预算计划,导致一些资金混同,资金滥用,随意购置相关材料设备,部分材料设备闲置,造成行业资金浪费现象严重;其三,一些基建行业即使制定了相关的预算编制、成本计划方案,相关资金管理人员也未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方案来予以执行,导致预算管理方案形同虚设,造成计划执行效率低下,降低了基建行业资金的使用质量与效率。

2.3 基建行业资金管理运营机制尚不规范合理

基建行业资金管理体制尚未发展成熟,相关运营机制仍然不够合理规范。主要体现为:第一,相关基建行业缺乏统一的资金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导致相关资金财务数据混乱不一,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影响基建资金的真实准确性,进而造成后续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分析不够适应行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第二,一些基建行业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签订相关的施工或者承包合同,但由于法治意识薄弱,相关合同内容不够规范,容易产生对本行业不利的纠纷,引起诉讼的发生,造成行业资金的不必要浪费;第三,部分基建行业缺乏对基建项目资金进行的事后追踪监督,而且缺少相关资金的使用登记以及审核制度,造成资金未使用到其需要使用的地方,资金流向不明,产生资金的浪费。

3 完善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加大基建行业资金筹措建设力度

首先,增加内部融资在行业资金筹措机制中所占的比重,合理地利用资金进项基建项目建设,降低相关项目的材料成本,提高基建行业内部的资金筹措份额;其次,在外部融资方式中,除了银行贷款外,应扩展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除了通过发行相关行业股票或者行业债券的方式来降低基建行业融资风险外,还应借鉴其他行业的融资方式,扩展海外融资份额,吸收外资,以减轻行业的融资风险[1];最后,在资金筹措的银行贷款方面,除了增强银行审核的严格性外,应设立适合的市场信用体系,保证融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增强政府和公众对基建行业投资的自信心。

3.2 规范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增强资金管理制度的科学规范性

其一,基建行业在进行项目工程的招投标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相关项目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本行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及基建特点,结合本行业项目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投标行为,以防盲目地投标造成资金的浪费,或者在中标后,由于行业项目工程繁多,不能及时完工,需要承担较高的违约责任;其二,基建行业应对其项目工程中不同种类的资金分门别类进行管理,设置不同种类的资金管理机制,对各项资金进行全面的管理,从预算编制,到会计核算,最终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等,以减少资金混同,提高资金管理的有序性;其三,在基建行业制定了合理的预算编制或者成本控制计划方案后,应严格要求相关资金管理人员按照预算编制或者成本控制方案进行,以增强行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3.3 完善基建行业资金管理运营机制设立,提高资金管理运营机制的规范合理性

第一,基建行业应在其内部设立统一的资金管理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将资金管理层与执行层紧密联系起来,对各个基建项目实行集中式管理,将总部与各个项目联系在一起,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增强资金管理预算方案与财务分析报告的可行性[2];第二,基建行业应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在其行业内部设置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为其起草、审核、修改相关合同条款,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基建行业的合法权益,避免纠纷的产生,以防浪费基建行业资金;第三,基建行业还应加强对相关资金的审核登记,对需要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申请,经审查符合资金使用情况的,方可批准许可使用该项资金,同时对审批通过的资金应进行实时的追踪考核,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追踪资金是否真正用到申请的项目或者设备材料上,以防行业资金流向不明。

4 结 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形势下,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出现了种种复杂的问题,已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财务管理体系的发展健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增长。因此,结合当前基建行业资金管理的形式,借鉴先前有效的资金管理经验,吸收其他行业资金管理的优势,改善现行资金管理工作局面,对于增强基建行业资金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内部相关人员的资金管理素养和能力,完善行业资金管理运营机制,推动基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其生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铁路基建行业资金链管理问題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6(12).

[2]闫丽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6).

作者:朱世峰

上一篇: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下一篇:照明节能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