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对于保证高校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促进当前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对如何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几点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高校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建财务管理遇到了诸多新的问题。通过对基建财务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暴露[1]。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普遍具有资金使用大,建设周期较长,政策性强,技术需要高,管理复杂,财务风险大等特点[2]。 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研究,对防控基建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2.1基建投资决策论证不充分

有的高校基建项目在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缺乏民主意识和调研论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缺乏前瞻性,思想保守,对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见不足。一些项目建设未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即开工建设,有时为了取得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投资规模报小建大,使得基建工程项目“三超”的现象普遍存在。边建边改、部分初步设计或初步设计变更未经审批,随意增加或变更工程项目,建完后再改变用途、资金不到位造成工期延误和资金浪费等现象经常发生[5]

2.2对基建财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高校基建财务是学校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基建投资主要依靠基建部门管理,财务人员只需按规定付款,照章办事,不需要参与投资论证和过程管理。在基建财务机构设置上,有些高校将基建财务直接归属基建部门。基建财务人员也不是完全按照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等标准来选用。对基建财务管理认识的不到位,必然导致基建财务管理水平低,基建资金浪费大,基建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无法保证。

2.3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基建的过程管理不够

基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建财务管理应该深度介入到基建全过程之中。只有基建财务管理渗透到基建过程中,参与项目的立项、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施工合同谈判和签订、合同执行、项目验收、交付使用等全过程中,才能了解掌握基建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并及时把问题解决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杜绝失误和浪费,做好基建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目前,大部分高校基建事宜都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基建财务管理人员鲜有参加。如目前普遍存在的工程变更大,“三超”严重,而财务管理人员均为事后知晓。基建财务管理人员未能全过程参与基建,基建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则难以实现。

2.4基建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基建与财务部门协调不够,对超规模、超投资和计划外工程项目,财务人员只有在事后才知道,致使财务人员不能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计划执行。对工程项目的招标,只有当投标单位来交投标保证金时,基建财务人员才知道工程招标已完成。当竣工审计决算报告出来,超支计划已成事实。由于各部门协调不够,造成财务人员工作上的被动,影响资金的有效控制,基建项目的管理难以按计划实施。

2.5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建知识和政策水平不高

基建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正确把握和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基建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熟悉基建程序和基建管理知识。在基建财务管理中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以及遵循基建规律,自觉做好基建资金的预算编制,保证按工程进度执行和监督基建资金使用,进行基建项目核算,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基建财务人员对基建程序和基建知识相对缺乏,不甚了解基建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致使基建财务管理与基建本身存在脱节的情况,从而导致基建项目财务核算混乱和财务管理无序,不能很好地发挥基建财务在基建管理中的作用。

3提高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基建领导,突出项目管理

高校基建使用资金量巨大,如果校领导不高度重视,管理不到位,必将导致巨大的资金损失和浪费,甚至出现腐败大案。因此,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高校建设工作,做好基建领导组织机构的设置,组建由校领导牵头,基建、计财、招标、监督、审计、法律顾问单位等参加的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高校基建领导机构,全过程研究、论证、决策、监督、审查和管理基建的每一个项目,全方位做好基建管理工作。在基建管理构架中要高度重视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选用,只有选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责任心强,财务管理经验丰富,又熟悉基建知识和程序的优秀财务人员加入到基建领导小组中,才能切实把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加强调研论证,重视基建计划

高校基建投资计划是高校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主管部门掌握各校发展规模的主要手段,也是基建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校在制订基建投资计划时,应广泛听取多方意见,与项目使用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对项目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基建财务部门应积极参与基建计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年度基建投资计划时,要结合已完成工程的工期、工程造价以及未完工程的进度数据等,分析预测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各种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为编制年度基建投资计划提供参考。

严格执行基建投资计划。基建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基建投资计划,年度基建投资额要以计划为准绳,不能突破投资计划,保证投资计划的严肃性。针对高校基建存在着“重决算,轻预算”情况,在基建投资计划执行过程中,基建财务部门先要确定施工预算是否与年度投资计划的内容相一致,确保无计划外工程或任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标准的情况,再依据经过审查认定的工程预算,作为向施工单位办理工程款拨付和结算的依据。同时,基建财务部门应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和项目使用者的沟通,对确因客观需增加投资的项目,应报经学校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追加投资,同时调整基建计划。无年度基建计划、无预算、无用款计划的各类工程项目,不得支付其工程进度款。

3.3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全程监督

高校从事基建财务管理的人员相对较少,在基建日常财务管理上大多是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基建财务管理的宏观规定,缺乏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有效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因而,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基建财务制度建设,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原则,建立相互制约和管理有序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晰审批权限。在此基础上,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基建项目重大事项的研究、论证和决策,切实做好基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确保基建财务管理到位,控制有效,反映真实。

3.4参与招标活动,严格过程管理

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参加招投标及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工作,以掌握整个工程的造价,以及与财务相关的信息,掌握施工队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情况,熟悉工程的特点、工期、预算价格、管理方式。基建财务人员对工程的全部情况有所了解,在支付工程款、同施工单位进行财务结算等工作中,才能充分行使监督和控制的职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基建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工程管理,经常到施工现场,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有关工程管理方面的常识,了解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掌握第一手材料[6]。工程完工后,对工程决算也要发挥监督作用,及时与工程、材料、监理、跟踪审计等部门对账,确保决算准确无误,内容完整。严格按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比例,严防超付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做到在支付工程进度款及同施工方进行结算时心中有数,监督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超标,监督款项支出用途是否合理,以提高投资效益。

3.5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加强变更签证控制

基建财务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和招投标文件等,确保基建计划的刚性和合同的严肃性,尽量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情况的发生。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按合同条款和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确保基建计划的刚性和合同的严肃性。二是制定严格的工程签证管理办法,并认真实施。明确工程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隐蔽工程、零星工程、工期(时间)等基建工程签证范围,基建管理部门不能随意变更项目,或是增加预算。学校要制定变更项目预算审批权限。确实因设计变更需要增加预算,须按规定和程序经报请领导同意后,按实际发生数或套用预算定额确定变更后的预算增减数。隐蔽工程、零星工程的签证必须做好现场记录,同时还要做好图像、数据资料的收集、保管、归档。隐蔽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施工、监理单位、审计部门及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工程验收签证。未经验收签证的,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覆盖和隐蔽,否则隐蔽工程变更部分一律不承认工程量,不能进入决算。三是要高度重视工程决算工作。在工程决算环节,学校要建立一支懂工程、懂预算、懂财务、懂法规的工程决算班子,加强工程决算与监督,防止工程决算时弄虚作假,确保工程决算合法、合理和公正。

3.6加强部门协调,服务基本建设

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在基建过程中有着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基建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应分清职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程序。防止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等的出现。基建项目在开工之前,基建部门应向财务部门提交工程施工合同、投标函、开工许可证及支付工程前期费用有关的全部合同,以便作为日后办理各项资金支付的依据;及时报送基建项目工程进度表,以便财务部门合理安排资金,保证工程材料款、进度款、结算款和物资采购款的及时到位。财务人员要按基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合同、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及时准确编制基建财务报表,为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提供会计信息资料,为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服好务。

3.7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有效提高基建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应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廉政教育,创造机会让其参加业务培训与交流,以掌握基建最新政策动态,提高工作技能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需要,从根本上为高效、高质进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和业务保障,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需要[7]

参考文献:

[1]张陈燕.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报,2012,(30):113-114.

[2]杨秀梅.试论如何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切实提高办学投资效益[J].经济师,2009,(1):121-122.

[3]李述有.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探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5):554-557.

[4]李谊,伍军,陈鸿鸣.浅谈高校基建财务管理[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2-54.

[5]黄平.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问题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9-41.

[6]郭书英.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2,(4):106-107.

[7]段小英,张弛.加强基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有效防范高校基本建设风险[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50-56.

作者:段小英

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论文 篇2:

探讨如何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摘 要 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对于保证高校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促进当前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对如何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高校基建工程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由精英化教育模式,改为大众化教育模式,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城”的建设以及大批高职院校的扩建,均需要大量基建资金的投入。在这种情势下,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对于规范高校资金使用,避免资金流失,并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在基建财务管理上,还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建财务管理意识不够

在当前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上,还缺乏高度的思想重视。首先,部分高校的领导并未意识到对基建财务强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能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同时,对财务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财务资金往往不能合理利用,或者出现滥用现象,对高校的整个财务管理产生了负面作用。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对基建资金管理不能充分予以认识,在高校财务管理上,对其他各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往往要比对基建资金的重视程度高,且由于基建资金在管理中,涉及到基建工程专业领域的一些资金处理方式问题,使得管理人员对基建资金的管理往往产生一定距离感,而最终疏于管理的落实。

2.缺乏有效的基建财务监管机制

在基建财务的管理上,还不能通过完善有效的监管机制进行,不能对工程建设全程的资金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工程事前的财务管理不能有效落实,不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投标单位,尽量降低基建项目的工程成本,节约学校的财务资金。其次,不能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以保证基建资金的使用到位,并通过优化资源和人力配置,不断优化资金的使用。再次,在工程竣工后,不能通过专业人员的严格验收,保证基建工程的建设质量,出现工程问题,一旦无法追究责任人,需要使用一定财务资金予以修缮。

3.基建资金不足,筹措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基建投资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基本建设投资由单一的政府投资逐步转化为由学校自筹和银行贷款。这种投资模式的改变,为高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投资数额不断加大,由此也增加了基建资金的筹措难度。另外,由于高校往往不具有多元化融集资金的意识,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使得基建资金很容易面临不能及时保证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选择挤占、挪用其他方面资金的方式,增加基建资金的数额,资金的交叉使用,难免会增加基建资金的管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建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为领导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准确的各类分析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在当前高校中,部分会计人员由于不具备基建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在对工程款进行核算时,往往因不能正确分辨资本投入额度与费用支出额度,而不能对综合性费用进行合理分摊,对工程的利息不能分阶段予以精准计算,使得工程建设成本的核算数据往往不具有客观的参考价值。

二、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意识

首先,高校领导应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的认识,通过不断提高重视程度,督促相关财务人员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切实保证基建财务资金的合理使用及提高基建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及基建资金的占用,从而达到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基建成本。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专门对基建财务进行一定约束和规范,避免基建资金出现违规使用现象。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视,从而对基建财务严格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将工程项目各项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不同的财务人员,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并设立一定的奖惩措施,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处理好基建工程的所有款项,在办理款项支付时,财务部门还应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对每一项每一笔工程款的支付,都要对照合同认真仔细地审核,监督每一笔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符合财经纪律,避免因管理无序导致基建资金的流失。

2.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机制

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应通过对基建工程的全程跟踪,加强对工程款项的监督,保证工程款项的科学使用。首先,应在事前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正化和透明度,通过市场化的公平运作,保证工程成本的合理性,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干扰,抬高工程成本,给学校的基建资金造成负担。其次,应借助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的合理预算和规划,有方向性地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相应的监理,保证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促使基建工程能运用最新的技术,并不断优化施工流程,以及资源和人力的配置,尽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为学校节约一定的基建资金。再次,在工程验收中,应严格做好检验工作,并通过保证合同的规范完整,确保在工程竣工一定时间段内出现工程问题,能依法追求施工单位的责任,避免出现工程问题无人问责的现象,增加学校不必要的修缮资金支出。

3.多元化筹措资金,保证基建资金及时到位

当前形势下,高校基建工作者必须改变旧有观念,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以利于基建资金及时到位。首先,应继续向银行寻求一定的资金帮助。就长远发展而言,由于高校自身具有一定的信誉度,而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也需要银行积极拓展放贷途径,因而高校可以积极与银行取得联系,在双赢的原则下,筹措一定的资金。其次,应积极吸纳部分民间资本。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高校应通过合理渠道,募集部分民间资金,以利于基建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再次,可以大胆使用国际资本,应充分认识到国际资本金在申请程序以及申领时间上的优势,以通过部分国际资本弥补资金不足状况。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募集资金,都应注意加强募集过程,以及使用过程的规范管理,尽量为高校的基建财务规避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应分派专门的会计人员加强对基建工程财务工作的处理,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各环节和流程资金使用状况的规范化。其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且让他们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基建工程项目知识,以及专业化的财务处理方式,以能保证会计人员胜任基建财务工作,保证工程各款项的准确记账,以及科学核算。再次,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保证基建工程资金使用的公正和规范,避免出现利用财务之便挪用基建资金的现象,给基建财务管理产生不利作用。

结语: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对于促进高校顺利进行基础项目建设,并实现规模扩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应通过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机制;多元化筹措资金;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建立基建财务专用账户,加强账户监管等措施,不断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提升高校基建工程建设水平,促进高校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书英.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研究.经济师.2012(04).

[2]宋伟红.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现代企业教育.2012(02).

[3]康美琴.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经营管理者.2012(07).

[4]王复英.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探讨.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5]薛冬英.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9(08).

作者:钟运桂

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论文 篇3: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摘要】  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财务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财务管理趋于复杂,高校内部控制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从而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信息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逐步加快,高校财务管理中已经普遍应用了信息技术,高校的筹资渠道不断拓宽,收费模式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复杂化,财务管理风险也随之增加。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对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步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融入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之中,使信息化系统与财务内部控制有机结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推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进程。

一、高校信息化下建设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管理建设,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高校的办学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高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实时监控财务的使用状况,从根源上遏制贪污腐败、财务造假等现象的产生。由于当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容易造成各种财务漏洞,例如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科研经费、物资采购收受回扣、财务审批权责不明等,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教育失衡,不利于高校的整体发展,而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可以促使各项经济活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有效地解决各类财务难题。

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相对缓慢,内部控制理论还不系统,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也不完善,无法形成全面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为了规范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应对能力,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种监督与控制的方式,可以通过对资产的保管、检查、使用、清算等方式进行监控,应用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保证财务工作的安全有效。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财务预决算管理水平,通过对历史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更加准确、及时地开展财务预算和决算管理工作,实现高校财务工作精细化管理,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为财务管理带来了便捷和效率,使高校财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决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但是,信息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带来机遇,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稳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财务内部控制建立相辅相成,信息化推动了财务内部控制的发展,财务内部控制可以防范信息化建设的隐患,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高校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的现状

(一)对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深,往往重计划,轻执行和考核,弱化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高校财务活动进行规范、约束和评价,以达到财务活动预期的目标。虽然许多高校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在实際管理过程中,尤其在“三重一大”的项目决策过程中,大多数高校由校领导直接审批,缺乏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不履行科学的决策程序以及责任制度,即使部分高校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也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由于大多数高校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许多漏洞,例如高校财务审核与财务记账人员、票据保管人员与出纳核算人员、物资采购人员与招标工作人员、资产保管人员和资产记账人员等没有严格的授权制约,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即使部分岗位为了追求成本效益原则,一人承担两个不相容岗位,但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未能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因为许多高校的财务内控制度时常执行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而部分高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容简单、权责不明,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漏洞,为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导致部分高校在物资采购、基本建设、科研立项等领域利用职务便利,违法犯罪。因此,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高校面临的迫切工作。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不足

信息化建设需要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大多数高校采取独立的局域网进行物理隔断,从而导致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自成独立体系,使财务系统孤立于其他部门业务系统,由于缺乏全面的、健全的、有效的信息化系统,使信息化建设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跨平台兼容性差等问题,给数据共享带来难度,导致财务管理运行效率低下。在高校信息化环境下推行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各高校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求。

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会计凭证开始由原来的纸质凭证转变为电子凭证,改善了纸质凭证容易破损的缺点,提高了凭证查阅的便捷度。由于互联网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征,使财务数据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所以高校内部控制需要重点关注财务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会计人员操作的技能,但是高校需要严格控制财务工作中随意篡改数据的行为,防止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在财务信息化环境下,电子发票已经逐步融入高校日常的经济业务活动中,虽然有利于财务人员保管、调阅、查询原始票据,提高财务人员账务处理的效率,但是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从而难以鉴别电子发票的真伪性,并且增加电子发票重复打印报销的风险,使财务人员承受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三、优化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举措

(一)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需要积极转变内部控制理念,将财务信息化的意识深入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合理合法。科学地制定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制度和业务授权审批控制制度,严格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加强对关键业务的控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全面、科学、合理性。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内部控制对会计业务的核算和监督,避免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发生。

(二)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实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方式,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利于加强高校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信息,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高校需要不断开发或者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系统的质量,从而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高校的经济业务活动流程,往往从开始发生到财务报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签字审批,造成财务报销业务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因此高校可以将财务系统与人事、科研、教学、后勤等部门系统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网上预约报销和业务审批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直接传递信息、办理业务,提高财务报销业务的效率。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迫使高校必须提升财务系统的安全性,规范财务系统的操作权限,加强财务数据的储存和处理,提高财务系统的风险监控,从而降低财务系统的漏洞与风险,建立安全可靠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体系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是指管理层或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并形成评价结论和出具评价报告。通过对财务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高校应当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和管理模式,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核心指标体系,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财务内部控制的缺陷并予以披露。

高校需要建立审计部门,制定审计监督制度,通过检查和评价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来实现高校目标,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审计部门通过对高校资产、科研、采购、基建等工作进行再次监督检查,保证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办学质量。此外,高校也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独立审计,监督、指引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正常有序运行。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信息化背景下,财务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操作技能,积极主动学习信息化知识,定期参加财务信息化的相关培训,以適应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满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与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机整合。高校财务负责人应当依据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内部控制的培训方案。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一般包括收费管理系统、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财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参加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乐.基于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6,(22).

[2] 董礼.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6,(11).

作者:金晓斌

上一篇:深化企业预算财务会计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新兴市场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