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的临床应用

2022-09-11

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篇》, 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眠的所致的疾患。后世有人认为本方由“二陈汤”衍化而来, 但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故温胆汤从二陈汤衍化而来的之说不妥。《温胆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加姜枣组成。原《千金要方》所记载的温胆汤中无茯苓, 是后世医家加入茯苓于其中, 借以健脾利湿, 宁心安神, 使本方疗效更著。

古人认为, 胆为清净之府, 喜宁谧, 恶烦扰, 喜柔和, 恶抑郁。由于久病之后, 往往有痰饮郁蓄未能尽消, 或胸膈间余热未清, 或胸胁气机失和, 郁而化热, 煎津生痰, 而现诸证蜂起。胆以温为候, 虚则寒, 寒则不眠, 惊悸亦由胆虚, 虚火上溢, 故口苦呕吐, 多属半表半里之少阳之邪, 胆虚气郁致脾生.痰涎而烦呕。方中取半夏之辛温性燥以祛痰燥痰为主药, 并因气滞以陈皮和气祛痰, 茯苓健脾利湿, 湿去痰消, 甘草补土和中, 调和诸药。以上四味药为“二陈汤”, 是治疗痰饮凋用主方, 配加竹茹清胃之郁热, 枳实疏气并助半夏祛痰。方中并无治胆之药, 但全方具有清痰利气, 调达气机之功, 气机调和则胆之痰热自去, 邪去则正安。那为何不叫清胆汤呢?古人认为, 肝属刚脏, 体阴而用阳, 性喜条达而恶烦扰, 由于肝胆之气具有生升乏之特性, 以舒畅条达为平, 温则胆条达, 故名“温胆汤”。但从临床及处方用药分析, 本方不寒不燥其性平, 实无温胆之药, 与温脾、温。肾等温法之意完全不同, 因此《医方集解》将其列为和解门类, 属于调和肝胃的方药。本就温胆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予以探讨。眩晕: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丹溪云:“无痰不作眩”。笔者认为, 忧郁思虑过度, 可使肝阴耗损, 心脾内伤;饮食不节, 则脾胃受伤, 精微不化, 聚湿成痰。故痰因火动:上扰清窍, 而发为此病。其病机为风痰虚火所致。对痰浊上扰, 肝胆偏亢者, 治宜化痰开窍熄风法, 方选温胆汤加钩藤, 胆星、蜈蚣、地龙、石决明、珍珠母。中风:中风之发生, 因体内阴阳之气偏胜, 气血逆乱而成, 多为心、肝、肾三脏及其经络失调所致, 其成因较复杂, 但痰火相煽, 肝阳上亢, 风痰热瘀阻滞于经络乃为主因。宜用温胆汤治之。并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蜈蚣、全虫、地龙通窍走络, 钩藤、胆星熄风清热化痰。

典型病例:张某, 男, 48岁, 自述失眠已3年余, 夜晚难以人睡, 时轻时重。现伴有头晕耳鸣, 胸闷心烦纳食无味, 食少, 口苦口干, 痰多而粘, 舌质淡而白, 苔薄白, 脉弦数。证属痰热内扰而致失眠, 治宜化痰清热安神除烦以温汤加减化裁, 处方:半夏20g、陈皮25g、甘草15g、枳实20g、竹茹20g、生姜5g、远志25g、枣仁20g、茯苓25g、龙骨50g、夜交藤25g、太子参20g、合欢皮25g、五味子20g、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 又服20剂后病愈, 至今未发。按:方中温胆清热化痰之药, 配枣仁、远志、以养心安神, 太子参、五味子益气生津:夜交藤、合欢皮、龙骨、以增强安神之效, 由于方对合症, 服药后痰热清, 心神安, 夜能寐。心悸:李某, 女, 39岁, 该患心悸3年, 就诊时心慌不舒, 头晕, 胸闷气短, 体倦, 恶心痰多, 入夜失眠, 多梦, 脉滑, 时有结脉, 舌淡苔白, 舌根部黄腻, 证属气虚失运, 痰热内扰, 心神不宁。治宜化痰清热, 益气宁心。以温胆汤加味。方药:竹茹25g、半夏20g、陈皮25g、甘草15g、枳实15g、生姜3片、远志20g、薤白30g、枣仁15g、太子参20g、五味子25g, 五剂水煎服, 1天1剂, 服后心悸减轻, 夜能寐, 原方继续服六剂, 症状明显好转, 再服3剂后, 至今未复发。按:本例因体弱气虚,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痰郁化热内扰, 致心神不安, 全方温凉并施, 标本兼顾, 即清热化痰宁心, 又益气通阳复脉, 故药后诸证消失。狂证:刘某, 男, 38岁, 患者因与邻居争吵后, 惶恐万分, 吓得藏于室内不敢见人, 时而胆大跳出喊叫, 就诊时见其仍喋喋不休, 不让医生治疗, 自述无病。诊查:额黑灰色, 面红目赤, 舌质红苔黄腻, 口苦口渴, 脉弦滑而数。观其症与其脉, 属痰热为患, 予以清热化痰, 镇惊安神。方用温胆汤加味:竹茹25g、半夏20g、陈皮25g、枳实25g、胆星25g、天竹黄25g、磁石30g、玄参25克g、寸冬25g、石菖蒲30g、朱砂5g、琥珀5g (冲服) 、生铁落50g (先煎) 、大黄40g、朱砂5g (后下) 服后稀便数次, 便后能人睡, 3剂服完后, 患者神疲、肢困、无力、惊恐减半。二诊:检查合作, 舌质红, 苔薄黄腻, 脉滑数, 精神已安定, 原方去大黄服五剂, 服后神志清楚, 如同常人, 嘱继续服5剂根治无后患而愈。按:该患惶恐害怕狂言乱语, 面红目赤, 舌苔黄腻, 脉滑数而实, 具有惊恐狂妄之症, 纯属痰热内蕴、痰火上扰神明, 神不守舍所致, 故投温胆汤加大黄之类以清泄痰热, 镇心定志而安。

按语:本文就温胆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由于温胆汤具有清化不寒滞, 祛痰而不燥烈的特点, 故临床应用稳妥安全, 对于心血管、神经、消化、妇科杂病及胎前产后等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摘要:温胆汤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 经过历代医家对此方进行研究和实践, 其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涉及人体各个系统, 现就其临床应用的现状作一概述, 以供参考。

关键词:温胆汤,临床应用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疗效分析下一篇:关于高档汽车进口税的纳税筹划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