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跗外侧皮瓣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

2023-01-12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在手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 且此类损伤常伴有肌腱、血管、神经及骨等重要组织外露。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3例,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例, 其中男性10例, 女性3例, 患者年龄在18~3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24.2±3.7) 岁。就诊患者中有5例电刨刨伤, 3例滚筒碾压伤, 3例冲床压伤, 1例热压伤, 1例电烧伤。受损面积在4cm×6cm~7cm×9cm。5例患者为手掌大鱼际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3例小鱼际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2 手术方法

1.2.1 受区准备

皮肤缺损行彻底清创后, 以0.1%新洁尔灭、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 清创时判断皮肤缺损范围, 同时一期进行修复骨与关节、肌健、肌肉、神经、血管的损伤。解剖、标记出供移植吻合的神经、动脉及静脉, 按照受区皮肤缺损形状与面积剪取布样, 待移植修复。

1.2.2 切取与移植

依照皮瓣的解剖特点与设计原则, 按照皮肤缺损大小、形状的布样在供区设计、画线。在距踝间连线中点以远2~3cm至第五跖骨基底为轴线, 长度可达7~9cm, 宽度以轴线两侧3~4cm设计皮瓣为宜, 皮支穿出点位于外踝与第五跖骨头的腓侧连线的中点.皮瓣切取:切开皮瓣近侧缘, 暴露解剖足背动脉, 在足背动脉近段的跗外侧动脉的起始部解剖有利保护皮下浅静脉, 将趾短伸肌牵向外侧, 有利保护跗外侧动脉至皮支血管发出部。保护好皮支血管, 在骨膜表面小心有利解剖。自皮瓣远侧缘逆行游离解剖至跗外侧动脉起始处。游离解剖结束后, 断蒂后供区自腹部取全厚皮片植皮加压包扎.皮瓣移植:皮瓣断蒂后移至手掌部, 跗外侧动脉与桡动脉浅支或指总动脉吻合, 静脉与桡动脉伴行静脉或手背静脉、手掌皮下浅静脉吻合, 足背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

2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 1例手部多处皮肤缺损者, 小部分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在对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 所有患者皮瓣质地、外形良好, 无臃肿, 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100%。

3 讨论

手部皮肤一旦出现深部组织外露, 皮瓣移植是主要的修复创面的手段[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 在血管吻合技术已成为手外科必备的基本操作的情况下, 对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择带蒂皮瓣还是选择游离皮瓣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两者均可的患者, 在后者修复后的功能与外形优于前者, 就以游离皮瓣为首选[2]。

通过本次足跗外侧皮瓣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 跗外侧皮瓣质地与手掌皮肤质地相接近, 皮瓣带有感觉神经, 重建性好, 重建后感觉与外形良好, 能满足手掌皮肤对耐磨限度的要求, 必要时候, 足跗外侧皮瓣可携带趾长、短伸肌腱同时修复手部肌腱缺损, 因此游离足跗外侧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但是手术中应要注意游离跗外侧动脉时避免伴行静脉损伤。跗外侧动脉紧贴骨面, 皮瓣切取后植皮容易形成贴骨疤痕, 切取皮瓣时尽量保留趾短伸肌。足背的外侧皮神经分内外侧支, 切取时尽量携带内侧支, 外侧支保留以保证足背外缘及第4、5趾背感觉。

摘要:目的 报道应用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跗外侧血管为蒂的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3例, 皮瓣切取最大面积8cm×4cm。结果 术后全部皮瓣成活, 经6~24个月的随访, 皮瓣质量好, 色泽与手部皮肤相似, 皮下脂肪少, 不臃肿, 感觉恢复良好, 手软组织缺损修复后各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对与手部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骼外露采用游离足跗外侧皮瓣进行移植修复, 效果良好。

关键词:跗外侧皮瓣,手外科,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参考文献

[1] 郭志民, 王澍寰, 侍德.手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14~315.

[2] 侯书健, 程国良, 方光荣.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07例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6, 22:259~260.

上一篇:整合图书馆业务做好服务工作研究下一篇:浅谈边疆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