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

2023-02-11

1 心理护理发展现状

心理护理就是要用良好的语言、表情、行为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心理护理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 而是扩大到病人家属、社区, 预防保健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护士尽可能支持、理解病人, 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提高康复的信心。亦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护理工作者开始关注不同病情、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 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观念, 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音乐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癌症、心身疾病, 围手术期的终末病人[1], 取得了理想效果。

2 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1) 孤独感:病人离开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改变生活习惯, 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对各种检查和治疗不习惯, 有与世隔绝的感觉, 希望有人陪伴; (2) 恐惧焦虑心理:看到自己的病情日渐严重, 或经反复检查又不能明确诊断, 整天提心吊胆, 怕痛, 怕手术, 怕“不治之症”或预后不良, 随着病情的延长逐渐加重, 表现为吃不下, 睡不着, 心境不佳, 思虑过度等; (3) 抗拒心理:有些病人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 觉得治疗效果不满意, 对治疗本身产生怀疑, 表现不合作, 拒绝吃药, 情绪不稳、易怒, 有时可因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 (4) 抑郁情绪:不敢正视自己的病情, 对生活失去信心, 怕受到别人的歧视, 伤感, 沮丧, 自尊心降低, 绝望等。

3 护理计划

3.1 主动、全面的护理

整体护理观念要求护士不仅做好疾病的护理, 并且在疾病的过程中进行身心的全面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 介绍治疗方案, 实行责任制护理, 主动接近病人, 介绍医院的周围环境, 消除陌生感, 减轻思想压力。

3.2 情感的需要

人的思维对其情感和行为具有决定作用[2]。心理学一般认为, 积极的情绪对人的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而消极的情绪可使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失去平衡, 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人在惊恐时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等交感神经兴奋状态, 护士首先应给予病人有利的心理支持, 在情绪波动前, 介绍有关的治疗情况, 使其有思想准备, 与病人多交谈, 态度和蔼, 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 也可让病人尽情地发泄内心的不满, 然后再帮助其分析原因, 进行有效疏导, 使其心情得到放松。

3.3 语言的应用

3.3.1 礼貌性语言

讲文明礼貌是护患关系的原则, 护士与患者应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 切忌直呼病人的床号。应主动自我介绍, 强化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说话您好为先, 请字开头, 谢字结尾, 病人询问时不说不知道, 操作时动作轻柔, 熟练, 准确, 完毕后向病人致谢。

3.3.2 安慰性语言

人们患病时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热情、关怀的语言能够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不同的病人寻求不同的安慰语言, 往往短短几句话能让病人感到既亲切, 又温暖。从而愉快的接受治疗。

3.3.3 鼓励性语言

通过鼓励, 让病人感到心理上的支持, 唤起他们的生活激情, 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让患者体会到关怀, 安慰, 消除恐惧疑虑, 调动积极性, 勇于正视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4 解释性语言

有些患者被疾病折磨得痛苦, 性格怪异, 往往一点小事迁怒于医护人员, 不合作, 拒绝吃药等。这时护士不能感情用事, 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讲解药物的性质及治疗作用, 亲自帮助病人服药, 增加信任感, 让其配合治疗。

3.4 支持与暗示

鼓励病人既来之, 则安之, 把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 或让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心情过于抑郁的病人允许家属多看望, 安排合理的饮食, 增加户外活动, 或适当的时候放些轻音乐, 尽量满足病人需要。疼痛、焦虑不安、失眠多采用暗示疗法, 以提高痛阈[3], 让其精神愉快, 减少心理压力, 把病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面来。

3.5 创造优美的环境, 加强自身修养

优美的环境不仅给人以愉悦的心情, 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病室要有良好的通风, 整洁, 床铺干净, 语言操作要轻柔, 同时护士更应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拓宽知识面,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科学融会于护理理论中, 做到身心护理的完美统一。

总之, 作为医护人员, 不仅要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病人肉体上的疾病, 还要敏锐地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 根据病人思想、精神上的异常表现,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医治他们心灵上的痛苦, 把药物治疗与心理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病人能有健康的情绪, 战胜疾病。

摘要: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代医学。人既有生物属性, 又具社会属性, 从而导致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学也从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现代医学认为, 疾病与心理的关系是辩证的, 病人的心理活动可随着疾病的发生而发展, 病人的心理状态也可直接影响疾病的变化而转归。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疏导,情感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秀琴, 张江, 柳文君.音乐治疗在终末期疾病中的效用[J].实用护理杂志, 1998 (14) :549.

[2] 贾愚, 姜凤兰, 冯美丽.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10~11.

[3] 郭凤川.对疼痛的心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1984 (2) :104.

上一篇:创业企业股权问题分析与讨论下一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小数大小的比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