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班班通”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2023-01-23

为推进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 提升办学条件, 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追求教育公平, “班班通”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充分发挥“班班通”在教学应用方面的作用, 真正实现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

一、“班班通”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表征差异

随着“班班通”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推广, 我们每位教师都面临着教学方法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的事实, 这是我们教育之幸、学生之幸。“班班通”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手段, 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影响和挑战。

“班班通”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其差异表现以下方面:一是以多媒体技术为硬件核心的“班班通”, 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比如用多媒体技术编制的各种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当中的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 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然而, 我们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张嘴, 俗称的“四个一”则比较的单调, 显得呆板而枯燥无味。二是“班班通”表现力较强, 能够自如地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不易展现的一些问题。在数学教学中, 更能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比如在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平面图形、方向与位置、图形的变换与切割、旋转等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就可以很直观地将上述各种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班班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容量大、内容丰富。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数学试题库, 更加方便学生获取知识。四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污染小, 清洁环保, 为师生创造了一个相对粉尘较少的课堂, 这种无纸化或少纸化的教育教学也符合我们当前低碳生活的要求。而传统的使用粉笔、擦黑板则往往粉尘飞扬, 既不利于师生的健康, 还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关于“班班通”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为了对“班班通”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的优劣进行比较, 了解在“班班通”环境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以便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方法提供改革的实践基础, 做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实验。

用两个同一水平的班级, 一个班完全脱离粉笔与黑板, 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作为实验A班;另一个班则采用依靠粉笔与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 作为实验B班, 即对照班;实验期满后, 再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 教学内容为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和“方向与位置”两个单元为主。为减少其余信息的干扰, 两个班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设计完全一样, 都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实验A班, 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完全运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在采用“班班通”技术上课的实验班A班的情况是:前几节课, 学生对于采用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感到新鲜好奇, 特别是对那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而言, 反映出上课的积极性比纯粹的粉笔加黑板的积极性高。而那些性格比较沉稳的学生而言, 课堂上的表现和平时基本相同。对于那些平时有点好动、爱耍小聪明, 不太坐得住的学生而言, 感觉比平时专心听课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但也有少量学生则提出不要整节课都用多媒体演示、节奏快, 他们有些跟不上。

几天下来, 最初对于“班班通”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新鲜感过后, 提意见的学生明显多了起来, 他们总觉得只用多媒体上课, 不太能跟上节奏, 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劳, 做笔记的效果也没有以前好。他们认为还是用粉笔加黑板更为亲切, 思考和消化的缓冲时间更多一些, 好多知识都能够吸收得更好。

特别是讲到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 明显感到实验A班的学生们掌握得没有实验B班的那么牢固。屏幕上飞舞的数字, 机械式地呈现的解题步骤, 让学生感到疲惫, 感到漠然和神不守舍。因此想要把那些知识牢固地印在学生大脑中, 就太不现实了。一段时间下来, 上课走神的学生明显多了起来, 那些平时就坐不住的学生, 上课精力的集中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有的达到了一节课集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本次实验结束, 征询实验A班学生的意见, 希望所有课用“班班通”下的多媒体教学的学生只有8人, 占全班总人数的约20%, 其他同学都希望根据实际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 有必要的就用多媒体环境下的“班班通”教学模式, 需要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时还得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对照班级里, 以前也曾接受过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方式, 因而希望用“班班通”进行教学的有43人, 占全班总人数的91%。这些数据表明, 学生对于多媒体的“班班通”教学模式的期望和接受程度是与新奇、与知识点的客观需要为基础的, 不是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教学。

测验结果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的成绩分析中, 可以看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 对优生的影响不大, 主要受影响的在中、差生。通过对比发现, 实验后, 两个班的差生率发生了严重的反差 (注:百分制以测试低于40分为差生) , 实验前, 实验A班的差生为2人, 实验B班的差生人数为3人, 实验后, 实验A班的差生人数为4人, 实验B班的差生人数仍为3人, 不难看出在试验后, 实验A班的差生人数的绝对值反而多了, 就标准差而言,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实验A班的学生的成绩的稳定程度也不如实验B班。就平均分而言, 也是在实验前略处于劣势的实验B班在实验后反而略显优势。这说明, 如果不考虑实际的教学需要, 完全采用多媒体技术的“班班通”教学, 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学效率没有太大的帮助。

三、关于“班班通”教学模式的建议

“班班通”环境下的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 在优化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洞察力, 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但如果滥用就会适得其反。

“班班通”在教学上的应用, 虽然构成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 而搞“一刀切”、“一哄而上”是不科学的, “合适的, 才是最好的!”。

“班班通”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是一种互补关系。多媒体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比如数学中讲解数的运算, 用多媒体就没有粉笔加黑板的效果好, 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知识时用“班班通”下的多媒体教学就要形象直观得多。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四则混合运算时, 就用传统的黑板板书演示, 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运算过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上期第三单元第38页观察物体以及旋转平移等知识, 用“班班通”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就呈现出了传统教学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总之,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班班通”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班班通”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对我们的教学来说应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让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 让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更多的科技含量, 更加多姿多彩, 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学实践, 总是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无论怎样, 新技术已经扑面而来, 我们只有勇于面对、勇于探索、接受挑战, 把“班班通”和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融会贯通, 互相进行有机的结合, 不厚此薄彼, 更不搞“一刀切”, 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教师教得更棒!

摘要:“班班通”, 集合了多媒体、展示台、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于一身, 对于“班班通”环境下的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 产生了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的认同点。本文对上述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提出了在“班班通”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班班通”,现代教学,传统教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顾明远《教育技术学与二十一世纪的教育[J]》载《中国电化教育》1995年8月.

[3] 施良方《课程理论》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朱小曼《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供给侧视域下国内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下一篇:变电运行操作的新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