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绘画要求

2023-01-21

第一篇:美术教学中的绘画要求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能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增加画面的空间感。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进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两图片,一张是一排平行的树木,另一张是道路两旁延伸到远方的树木。请学生仔细观察感受画面中空间感,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类似现象,教师归纳引出透视现象;说明透视定义: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之后出示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村道》引导学生说说画家用透视现象描绘的这条乡间小路,看到后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发现消失点。教师再次出示导课时应用的风景图,详细讲解视平线、消失点。提出问题:视平线和消失点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出示两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指名画出图片中的视平线和消失点,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视平线和消失点是会根据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出示两张图片,指名画出视平线和消失点,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教师利用课件标画出消失线,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消失线内的事物有什么变化?学生汇报,教师用“近____远_____”的句式进行板书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在画面中的变化: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在学生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教师简单讲解取景方法,随后进行范画,范画过程中强调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消失点和视平线的位置,再用虚线画出消失线,然后按规律画出消失线中的事物。学生选生活中的一处景色进行创作。

收 获:

通过教学,新授的透视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快,能快速区分和分析画面中、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能够分析出画面中事物的变化规律。对学生基本掌握了画法及透视规律并能简单地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不 足:

各环节之间的过度有些生硬,对名画的赏析不到位,取景方法的讲解不清晰。学生虽然理解了规律,但具体应用透视原理实践创作的能力较弱,细节处理及完整性欠缺。

改进措施:

五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透视问题,有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慢慢引导,使他们对这一概念更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中。授课过程中应该多加入一些学生身边常见的景物,如校园的罗马柱,教学楼的走廊,甬道两侧的树木等等,教学中加入这些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接近与理论知识的距离。

第二篇:小学美术创作绘画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江都市实验小学

王卫权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学生个体因素以及教学结构的原因,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 题。本文就如何针对创作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展小学美术创作绘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水平展开讨论,不断推动创作绘画教学的发展作一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

美术语言

素材

创作绘画

一、小学美术创作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是体现学生的绘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美术创作绘画的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然而,美术创作教学也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薄弱环节。在创作绘画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描绘出自己想要表现的情境,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敢想象才会敢创新。学生对于自己要创作的作品,在语言表述上往往显得干瘪,单调;内容上贫乏、不够丰富;表现形式单一,没有什么创意。这些都是学生创作绘画中的突出问题。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也与平时我们的教学缺乏合理地语言、理论指导以及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无关系。创作绘画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绘画中,如何选择和汲取合理成分是检验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和自身能力等方面因素,无疑会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由于教学课时有限,绘画内容繁多,因此,绘画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流程通常为:教师讲解——欣赏分析——构思创作——绘画创作。在教师讲解这一环节中,学生只是对所要创作的内容以及表现的方法作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在欣赏分析这一过程,大多数采取“成果教学法”进行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大量的名家画作以及学生优秀作品来学习绘画创作的方法。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往往着重地讲述分析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却忽视了学生感受作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美术语言的训练指导与练习,而美术语言的训练与练习也是美术创作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部分。因此,美术创作画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给与学生合理的美术语言指导,让学生学会理解作品的丰富、深邃的内涵,能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对作品的感受。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如何更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堂创作绘画的教学,如何利用充满想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切实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绘画水平呢?下面,我就在创作画教学中,将理论与语言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要注意的问题,使美术创作绘画教学不断发展,使之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充实,意境更幽深。

二、注重完善美术创作绘画教学方法

1、从 “听”到“ 说”

常常有学生说起自己在创作绘画中,满脑子都是一些零碎的内容,但就是不知如何下笔,也很少去考虑整体的内容和整个画面结构的安排。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学生只能对学到的知识作浅显的处理,并没有真正将其转化成自己的内在的知识,因而不能自如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绘画当中去。而在创作一个有主题的绘画中,学生首先要知道的是自己将要画什么,需要怎么画,他们一开始就应该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将要创作的作品的内涵。因此,教师在美术创作绘画中,应通过规范的美术语言地示范讲解、分析,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运用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并逐渐学会在绘画学习中,通过“说”来表达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美术语言表达方法,提高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也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语言指导,这一指导过程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以及对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的培养。“听”是输入,“说”是输出,学生只有不断地输入并输出内化的语言,才能提高自己的美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美术绘画创作中,只有不断地将美术语言的训练与指导渗透到教学中,才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2、从“临”到“创”

教师应从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角度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较顺利地完成创作,也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丰富的绘画素材。没有丰富的绘画素材,就不能创作出内容丰富的作品。为了解决学生在创作中的画面内容单调这一突出问题,教师有选择地强化学生在绘画中经常使用的素材,从“临画”开始,不断地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对绘画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学生不断地收集、临画,扩充了绘画素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学生绘画素材扩充了,这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完善、搭配,以提高学生的组画能力。比如在《梦中的我》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想象梦中的“我”会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样子有可能会是婴儿,也有可能是现在的样子,还有可能是长大后或老了的样子,“我”又会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总之,让学生把平时临画的形象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加以修改,然后再根据所要表达的意境,丰富人物的形象、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描绘,使学生的创作作品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丰富,画面更显得有意境。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对绘画内容的挖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采用以下的方法: ①自由联想。先让学生把头脑中联想出来的与绘画主题有关的内容简单地画出来,然后可以通过取舍以获取更恰当的绘画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作力。②提问法。精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依据绘画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地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比如在这样《科学在我身边》一个主题的创作绘画中,让学生先考虑,“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考虑?”,“是对我们对科学的研究的描绘,是突出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描绘,还是对以后的科学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描绘?”这些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出主意、想办法,提出了许多的点子。这样,通过对主题的挖掘、研究,不仅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全面地看待描绘对象,搜集更多的绘画素材,为创造绘画奠定基础。

三、体会作品中的“色”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也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在有些学生看来,颜色越多越漂亮,色彩越鲜艳,画就越美丽。其实不然,有时单色的绘画也能展示画的魅力,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单色调来表现作品。并让学生不管是单色的还是彩色绘画作品,如果用色不当,色彩就不能正确表达作品涵义。在理论知识上,讲授必需掌握的色彩知识,在绘画作业指导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能动创造性,作品色彩处理得好,即使是单色作品,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单色或彩色作品,作品整体的色彩效果应该是和谐的。只有充分了解和运用色彩的特性,才能使我们的创作绘画更深刻地展现出它丰富的艺术内涵。

因此,在小学美术绘画创作中,应采用与绘画相结合的相关语言理论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尤其打好学生美术语言的训练与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创作绘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多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切实提高学生创作绘画能力与水平。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一 .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过程设计:

1、教学策略:师生游戏→明确本课内容→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名画→观察表现透视的艺术作品→利用教具学生练习→产生绘画冲动→绘画→讲评。

2、教案设计:

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㈠.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 ㈣.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2、探究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 ㈤.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自制教具等。 三.教学过程: ㈠.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学生手量.回答) 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 ㈡.介绍透视现象并板书课题

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㈢.讲授新课

a.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 近稀远密)

b.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c.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中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 d.同桌合作观察颐和园的长廊,从中找出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然后说一说。(柱子的变化)

板示讲解:视平线,消失点。

e.应用表现: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自制教具.零散的图片,拼贴成一幅完整的,具有透视效果的画。

㈣.学生作业: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a.先找视平线,消失点。b.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c.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d.线条流畅。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㈤.展评作业:

1、 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 线条是否流畅。

3、 画面是否完整。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 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㈥.教学延伸: 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画下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

四.课后评析:

通过教学,新授的透视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快,能快速区分和分析画面中、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本课的探究式学习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分析透视现象要细致,不仅从天空、地面、景物的大小来分析,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由近到远景物间的距离也在缩小。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刚开始表现的比较混乱,要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才能用线准确的表达出来透视的现象。

第四篇:游戏法在小班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他们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差,其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他们年龄小,手部小肌肉群发育不够完善,手部力量不够且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又没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础,所以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似像非像,让人难以捉摸。因此,幼儿园小班美术数学难度较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独特的地位,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内心冲动得以体现,使幼儿兴奋、愉快幸福和内心的满足,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游戏法就是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所以我们在绘画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绘画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在娱乐中获得绘画知识和技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求得发展。

一、选择适合小班年龄的教学内容,使之游戏化。

新纲要组织与实施第六条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更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与游戏之中”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我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教材时注意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玩具和好吃的食物等,我就设计成具有游戏情节的游戏内容如“给小兔喂青草”、“螃蟹吹泡泡”、“小鸭游泳”、“小猫玩线团”、“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画糖葫芦”、“彩色的糖果等等。

二、创设与教学相适应的游戏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的教育资源,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与课程的价值取向,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

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小班孩子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条让幼儿揉成纸团进行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水彩笔让幼儿进行点画还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来进行手指点画等,幼儿被这些丰富有趣的材料所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如在滚画活动“小猫咪”中,我为幼儿提供了玻璃弹珠、皮鞋盒子,幼儿只需将弹珠滚上颜料放到盒子里滚几下,小猫咪的身上就穿上了漂亮的彩条服。

又如在印章画“水果”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的印章(香蕉、苹果、桔子)等等,幼儿用这些印章蘸上各种颜色的颜料印在“果树”上,不一会儿,“果树”上就结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水果。看到自己的成果,他们别提多兴奋了。到活动结束时,还有很多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果树印水果,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他们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三、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们认为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兴趣使活动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利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方法如猜谜、故事、儿歌、音乐等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猜谜激趣。

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以猜谜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如在绘画活动“太阳”中我让幼儿

猜谜:“一个勤劳小娃娃,天亮它就来上班,要是一天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2、故事激趣。

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特别大,所以我经常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如在涂色活动“彩色的蜗牛”中,一开始,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小蜗牛出去参加舞会,突然听到水塘里传来救命的声音,它赶紧跑过去跳下水塘救起了小蚂蚁,可它的衣服弄脏了,不能参加舞会了,怎么办呢?”这样就引起了幼儿对小蜗牛的同情,纷纷表示要用蜡笔宝宝为小蜗牛“穿新衣服”。

3、音乐激趣。

如在绘画“小金鱼”活动时,我先弹奏歌曲:“小金鱼”,幼儿马上随着琴声唱起来“小金鱼呀,眼睛大呀,游来游去不说话呀,看见了小鱼虫,啊唔一口吃掉它,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学画小金鱼的兴趣和愿望。

四、运用游戏的语言指导幼儿绘画活动。

我在传授绘画技能和指导时,还注意到了语言的游戏性,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使用幼儿喜欢的趣味、形象及拟人化的语言。如把竖线比喻成小棒站立,横线比喻成小棒睡觉,弧线比喻成小棒弯弯腰。讲时掌握幼儿的语言特点,幼儿喜欢用重叠词。因此,在讲形象特征时多采用重叠词,如鸭子,圆圆的头,扁扁的嘴巴;苹果,圆圆的苹果;熊猫的身体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长长的;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叠词,就能加深幼儿对形体特征的印象。又如在教幼儿握笔时,我让他们先伸出大拇指爸爸和食指妈妈,变成一把小手枪,然后捏住蜡笔宝宝,在请中指哥哥来帮忙,这样,在游戏中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握笔方法,又如练习画直线,我说成“开火车”,让幼儿用蜡笔在纸上开火车等等。

简单、短小,琅琅上口的儿歌是小班孩子比较喜欢的,所以,我在教幼儿学画简单物体时,常常运用儿歌进行教学,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易懂易接受。如绘画活动“大树妈妈”,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用两条直线和弧线画出树的外形特征,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分析教材

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儿歌教学的方法。儿歌是这样的: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小脚碰小脚,跳个圆圈舞。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画画变成了非常愉快的事情。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有一次在绘画活动“把狮子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徐嘉俊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他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他说:“嘉嘉,你看你的笼子有这么大的洞洞,大狮子一定会从这里逃走的,多危险啊!快把笼子关关紧,别让大狮子跑出来。"他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高弈晨随手拿起一支黑蜡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拉肚子会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一边唱苹果歌,一边带劲地涂了起来。又如在涂色活动中,如果幼儿涂的不均匀,我就以游戏的口吻夸张的说:“呀,小动物的衣服没穿好,真冷呀!快帮它们穿穿好。”幼儿听了马上会很认真的将没涂到的地方细心地涂满。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幼儿通过各种有趣的绘画游戏,愉快地学习各种技能,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着绘画活动,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画教学游戏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五篇:绘画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槐树小学 谢蜀平

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来“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直观事物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的笔端倾注了他们对世间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生。“小画笔,大世界”,不应低估绘画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画中激情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这是新课改中重点强调的问题。教师可抓住学生喜画乐画的特点,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你们喜欢夜晚吗?夜晚是美丽迷人的,夜晚的天空更是深邃神秘的,现在就让我们变成小精灵,插上翅膀,飞到夜空去看一看。你们看到什么,把它画下来!”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开始动笔描绘他们想像中的夜空。这时,一颗颗闪闪烁烁的星星,一轮或弯或圆的月亮,一个个宇宙空间考察站,一抹抹流星云,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外星人……在孩子的笔下诞生了。把自己的图画讲给大家,更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道佳餐,在争先恐后中,一句句比喻贴切的句子,一个个奇思妙想的故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童话编出来了。这时顺势进入到韵文的学习之中,“看看书中的小女孩在夜空中看到了什么,又写出了什么?”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激情满怀,又怎能不积极主动地参与?

二、画中领悟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的识字量是400个,这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其中,“画一画、讲一讲”的方法直观形象,学生乐于实践。如:教学“苗”“棵”“影”“捉”等字,启发学生动脑动手用绘画的办法记住这些字。在学生的笔下,妙趣横生的图画透着学生创造的灵感:广阔的田野上,绿油油的禾苗在成长(苗):一棵大树上结满果子(棵);圆圆的太阳照射着亭台,亭台投下了影子(影),一个人抬高脚步,蹑手蹑脚去捉人(捉)。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对生字记忆深刻,而且在动手创造中领悟了生字的意思。

三、画中创新

想像是创新的基石,激发学生想像创造,让求新求异的思维在学生多彩的世界里发展。例如: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课文写了冬天爷爷为小树穿上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从而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环保的重要意义。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课文只写了在冬天与夏天里爷爷与小树之间发生的事,那么在春天和秋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用你们的画笔画出来。”这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想像创造的世界里,有的同学画出了春天爷爷为小树浇水,剪枝,秋天小树为爷爷奉献香甜的果实;有的学生则画出春天小树发芽,开出灿烂的花朵,引来了小鸟和蜜蜂;秋天,一片片树叶变成了黄色或红色,翩翩落下,爷爷把他们粘成美丽的蝴蝶,做成精美的书签到集市上去买……这样,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画中拓展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如教学《四季》一课,课文关于四季的特点只写出了春天草牙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挺着大肚子。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季的特点,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讲一讲。这样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使四季的特点跃然纸上,课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上一篇:煤炭销售部门年终总结下一篇:美术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