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平仄对仗押韵

2022-07-14

第一篇:诗歌平仄对仗押韵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

第三节词的用韵

幻灯片1

第三节词的用韵

词的韵律可以从韵部和韵式两个方面谈。总的来说,由于语言的发展、语音的演变,词的韵部比近体诗韵要宽得多;由于音乐的影响、诗体的转变,词的韵式比近体诗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先谈词的韵部,再谈词的韵式。

幻灯片2

词韵不同于诗韵。近体诗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因此有官定的韵书,作诗的人都要遵守(实际上也有不少人平日抒情应和等并不严格遵守);而填词则只是文人业余的雅事,没有正式规定过人所公认的词韵。唐人填词,一般就用诗韵,并参照古体诗那样使用宽韵。至晚唐五代,语音的实际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填词的人虽然仍参照诗韵,但为使曲词易唱易懂,就根据实际语音加以变通,由于词人的籍贯和创作年代不同,音律水平也有高低,所以在用韵上也显出差异,宽严并不一致,有的作者不免带进一些方言土腔,有的则故意引方言入词。五代词人的这种用韵情况,影响了后代词人。

幻灯片3

 在宋代,有人曾把词韵加以归纳,但这些著作都没流传下来。  直到明清之际,词韵著作渐多,沈谦《词韵略》、李渔《笠翁词韵》、胡文焕《会文堂词韵》、许昂霄《词韵考略》等相继而出,但其水平高低不一,分韵也不尽相同。到后来仲恒撰《词韵》、戈载作《词林正韵》,论词的人都用它们作标准。而实际上,这两部书所定韵部与宋词用韵仍有些出入。

幻灯片4

 《词林正韵》分词韵为19部,其中舒声(包括平上去)14部,入声5部。P1103-1104。  其中舒声第

五、

六、

七、十各部以及入声第十

七、第十八两部要特别注意。

幻灯片5

 词韵十九部只是大致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而实际上宋人作词要比这十九部要来得宽泛,今人把宋词押韵的情况做过穷尽性的归纳,得出18部,《词林正韵》的第

17、18两部其实很多词人是混押的。

幻灯片6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韵脚

 物物 壁錫 雪薛 杰薛发月灭薛发月月月

 其中“壁”属于锡韵,第十七部,其余的属于第十八部,也可以看出这两部混而不分。

幻灯片7

 由于有语言发展、方言影响等因素的作用,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同韵部的字通押。例如周邦彦《过秦楼》

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m 。 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n 。 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n 。

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m 。 )中第七部的字(-n 韵尾)和第十四部的字(-m 韵尾)通押

幻灯片8

 至于第六部中的-n 韵尾的字和第十一部-ng 韵尾的字通押的就更多了。

幻灯片9

 宋词用韵的宽泛,还表现在不同声调的韵可以通押方面。上声和去声不同声调,但“上去通押”极为常见。入声的独立性较强,一般是独用的,但也不是没有跟其他声调通押的情况。例如辛弃疾《贺新郎》:“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又《定风波》:“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这是去入通押。

幻灯片10

 词的押韵方式与律诗不同。它随调而定,有的韵脚距离近(密韵),有的韵脚距离远(疏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但与《诗经》、古诗用韵自由也不相同,因为词调中的用韵方式常是规定好的,哪些词调用平声韵,哪些用仄声韵,哪些平仄互押,哪些平仄换韵,都因词调而定。 我们可以从韵脚的变换和位置两个方面来看。

幻灯片11

 从韵脚的变换看,大致有五种韵式:  (1)一韵到底(AAAA) 如万俟咏《长相思》:

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 又如李之仪《卜算子》: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幻灯片12

 (2)平仄换韵(AABB) 如李煜《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幻灯片13

 (3)平仄交韵(ABAB) 如毛文锡《纱窗恨》:

 双双蝶翅涂金粉,咂花心。绪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 二三月爱随风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傅黄金。  上阙即是交韵,下阙一韵到底。

幻灯片14

 (4)抱韵(ABBA) 如苏轼的《壶天晓》:

 点点楼前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戎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闹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 苏轼此词是《西江月》的一种体,别名《壶天晓》。

幻灯片15  (5)平仄互押(aaAA) 。 如顾敻《醉公子》:

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敛袖翠峨攒,相逢尔许难。

幻灯片16

 从用韵的位置看,词的押韵方式也较复杂,不同的词调用韵的疏密并不相同。有句句韵的,如上而列举的万俟咏《长相思》、李煜《虞美人》、苏轼《壶天晓》、顾敻《醉公子》;有偶句韵的,如李之仪《卡算子》;有多句一韵的疏韵,

幻灯片17

 柳咏《凤归云》上片第七句才用韵、下片第八句才用韵,可以说是韵疏得很了: 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去,堂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

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锚銖名宦。正欢笑,试恁便分散。即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幻灯片18

 词的用韵,韵脚距离不相等,或两句一韵,或三句一韵,完全突破了近体诗的形式。  近体诗用韵要避忌重韵(即同一字做两次以上的韵脚),词的用韵不避重韵,甚至有的词还规定叠字叠句来用于押韵位置上。如《长相思》前后阙的起句就常是相同的韵脚,下以自居易《长相思》为例: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第四节 词的平仄

幻灯片1

第四节 词的平仄

 词的声律主要是讲词的平仄格式, 而其节律是与句式相关联的。

 词的句式特点是长短句,最短的只有一字,长的达十一字,平仄均有定式,随词调而配置。但词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律句,即句中平仄交错, 以双数字为节奏点。也有一些不合律句常规, 但一般也可按近体诗的拗救办法进行调节。不过词是依谱填写的,如果词谱有规定,即使拗了也不必去救,所以,词的声律要比诗的声律复杂一些、固定一些。下面我们按句式来讨论。

幻灯片2  一字句

 一字句很少见, 一字句都必须入韵。《十六字令》第一句用之,如张孝祥《十六字令》:  归,猎猎熏风卷绣旗。拦教住, 重举送行杯。

幻灯片3  一字豆

 一字豆这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豆”就是小于句的停顿,也写作“读”或“逗”。它的作用是用来领起下文,故又称“领字”。例如周邦彦《风流子》上片里有“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望”字带动下文四句,就是一字豆。毛泽东的 《沁园春 雪》

幻灯片4  二字句

 二字句也以入韵为常,一般是押平韵用  一一,押仄韵用一丨如:  盈盈,鬭草踏青。(柳永《木兰花慢》 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台令》) 

领句也有用二字的。例如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烟”,“那堪”二字领两个六字句,这两个六字句构成平仄相间相对的对偶句。

幻灯片5  三字句

 三字句相当于律句的三字尾,以一一丨,丨一

一、一丨丨为常见,其次是丨丨丨,丨一丨;丨丨一很少,而一一一几乎没有。  丨一一左牽黃,右擎蒼。

(蘇軾《江城子》)  一一丨長門事。

( 辛棄疾《摸魚兒》)

弦歌地。 ( 張孝祥 《六州歌頭》)

幻灯片6

 我们来看看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的三字句,归纳三字句的类型。

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幻灯片7

 领句也有用三字的,称为“三字豆”(三字豆也有不是领句的,只是跟其后的句子合为一句了)。例如:  周邦彦《花犯》:“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王安石《桂枝香》:“念往昔、繁华竞逐”,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字豆也有少数其他形式的,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晏几道《洞仙歌》》:“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幻灯片8  四字句

 四字句一般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除了一字豆领三字外,主要有以下句式。例如:a表示平可仄,b表示仄可平  a一b丨 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

长淮望断。(张孝祥《六州歌头》)  b丨一一乱石穿空。

(苏轼《念奴娇》)

身老沧州

(陆游《诉衷情》)

幻灯片9

 b一一丨,是一种常见的格式,也是词所特有的句式,第三字必平,如:  大江东去;江山如画,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 此生谁料 。 (陆游《诉衷情》)

幻灯片10  五字句

 五字句有律句和拗句两种。词的五言律句就是近体诗的五言律句。其形式以仄起为常,平起少见,平起平收罕见。

 b丨丨一一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 b丨一一丨第三字必须为平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卷起千堆雪(《苏轼 《念奴娇》》)

幻灯片11

 a一一丨丨(第三字必为平)  照花前後鏡

。(溫庭筠

《菩薩蠻》)  為誰頻斷續。(姜夔《齊天樂》)

幻灯片12

 五字句中的拗句

 b丨丨一丨(第三字必仄)

 明月幾時有

(蘇軾《水調歌頭》)  盡日惹飛絮

(辛棄疾《摸魚兒》)  b一一丨一(第三字必平)  弄粧梳洗遲

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幻灯片13

 丨一一一丨

 與君相逢處

( 王安石

《傷春怨》)  看名王宵獵

( 張孝祥 《六州歌頭》)

 五字句多為上二下三,也有上一下四,上三下二,“一聲聲更苦。”

幻灯片14

 六字句

相當於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 a一b丨一一

 斷腸點點飛紅

(辛棄疾 《祝英臺近》)  似花還似非花

(蘇軾《水龍吟》)  b丨一一丨丨

 準擬佳期又誤

辛棄疾《摸魚兒》  是處紅衰翠減

柳永《八聲甘州》

幻灯片15

 另外還有只用詞所特有的句式  b丨b一一丨,第五字必平。  我欲乘風歸去;人有悲歡離合。

(蘇軾《水調歌頭》)  何況落紅無數;脉脉此情誰訴。

(辛弃疾《摸鱼儿》)

幻灯片16

 b丨a丨一丨,第四字與第六字俱仄,第五字必平,如:  一時多少豪傑;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  關河夢斷何處。

(陸遊 《訴衷情》) 一般為上二下四,上四下二,三三。

幻灯片17  七字句

 七字句,即七言律詩的律句。  a一b丨丨一一

 老夫聊發少年狂;酒酣胸膽尚開張。 

(蘇軾《江城子》)  b丨一一丨丨一

 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  壯歲旌旗擁萬夫

。(辛棄疾《鷓鴣天》)

幻灯片18

 a一b丨一一丨,第五字必為平。 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蠻》)

 b丨a一一丨丨,第五字必為平。  為報傾城隨太守;會挽雕弓如滿月。

子》)

 以上都為上四下三,一下都為上三下四。

幻灯片19

 丨一一a一b丨

《菩薩

(溫庭筠

(蘇軾《江城 更能消幾番風雨。(辛棄疾《摸魚兒》)  b b丨b丨一一  常南望翠葆霓旌。(張孝祥《六州歌頭》)

幻灯片20

 八字句以上的句式,都可以看做是上述句式複合而成的,八字句一般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可分析為上三下六,或上五下四,可以此類推。

幻灯片21

 词在四声方面,还有一些讲究,如有的地方还要分别清浊、上去。万树《词律》说上声和去声“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大抵两上两去,在所当避。”唐词似乎只讲平仄,不分四声,但是个别词人如温庭筠声调甚严。宋代文人开始讲究四声,如晏殊注意去声运用,并要求某些词结尾仄分三声;柳永要求“上去、去上”连用,反对“上上、去去”,而且该用入声的地方不用上去。

第五節 詞的對仗

幻灯片1

第五節 詞的對仗

第一、近体诗句式齐整,律诗对仗有固定的位置。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一般只有在字数相等时才有可能对仗,所以词对仗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例如苏轼的双调《望江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就是在两句字数相等时用对仗。

幻灯片2

 但在词里有时即使字数相等,也不一定用对仗,对仗与否,全在于作者的选择。苏轼这首《望江南》的上片的同样位置上,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就没有用对仗。又如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对仗,辛弃疾《满江红》同样的位置上“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就没有对仗。

幻灯片3

 范仲淹《蘇幕遮》

 上闋起句“碧雲天,黃花地。”  下闋起句“黯鄉魂,追旅思。”都用對仗。  周邦彥《蘇幕遮》

 上闋起句“燎沉香,消溽暑”,用對仗,  下闋起句“故鄉遙,何日去”,則不用。

幻灯片4

 尽管如此,词的对仗位置还是有一定的习惯的。一般来说,上下片的起首两句如果字数相同,习惯是对仗的,称为“虾须格”。例如秦观《鹊桥仙》: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幻灯片5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晏殊《浣溪沙》)

 有些词牌在一定的位置上,也以用对仗为常。例如《鹧鸪天》的三四句和换头两个三字句,《沁园春》上片的四五句和六七句,下片的三四句和五六句,等等。

幻灯片6  第二,词的对仗近于散文的对偶,可以不讲究平仄相对,也允许出现同字相对;近体诗对仗,讲究仄脚在前,平脚在后,词的对仗也可不拘。例如张升《离亭燕》中“云际客帆高挂,烟外洒旗低亚。”其对仗不是平仄相对,而是平仄相粘,且两句都是仄声韵脚,还押韵。又如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时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其对仗不仅是平仄相粘,而且都是平声韵脚,还有“又”字、“了”字同字相对。

幻灯片7

 第

三、词的对仗有时不一定全是用在字数相等的地方,也不避童子相對。在一字豆或二三字顿的后面也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 柳永《觀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去掉有,上下對的很工整。  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避同字。

幻灯片8

 词中也有“扇面对”,前面也可有一字豆。例如周邦彦《风流子》:“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箸还垂”这里除去领句字,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

幻灯片9

 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辛棄疾《沁園春》)  有

幻灯片10  鼎足對

 蒋捷《行香子》: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 上下片的結尾三局構成鼎足對,也是排比。

第二篇: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

一、什么是绝句

绝句与律诗,基本上是在唐朝时代逐渐产生并定型的诗体;先有律诗还是先有绝句,目前尚无查考和论据。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其格律关系,可视为分别截取律诗的某两联而构成,有截取律诗的前两联,也有截取律诗的后两联,或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还有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了押韵的关系,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的居多。

绝句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点:平仄、对仗、押韵;同时还包括“起、承、转、合”的章法和句式结构等格律要素,这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每首绝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二、平仄格式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

1、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咏树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深居沃野枝繁茂, 平平平仄仄, 岸边风拂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叶千张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跃树枝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本是同根同血脉, 仄仄平平仄, 放鸭河中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何飒飒起风涛。 平平仄仄平。 清波荡小舟。

2、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语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心随意弄迷离, 平平仄仄平, 吟虹出远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仄平平。 兰水一诗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未必风涛初识我, 仄仄平平仄, 月带群星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声来枕边。

3、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暴风 李频·渡双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阵狂飙如猛兽, 仄仄平平仄, 岭外音书断,

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经冬复历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屋摧树倒禾苗折, 平平平仄仄, 近乡情更怯,

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间万象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问来人。

4、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咏李白 碧波·咏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路方知蜀道难, 仄仄仄平平, 宇宙现穹隆,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篇斗酒海天宽。 平平仄仄平。 金轮挂太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 胸中日月吟风处, 平平平仄仄, 环球光耀彩,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止吴歌楚舞寒。 仄仄仄平平。 万物显春荣。

三、平仄声调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用普通话新声作诗,可以不考虑入声字。) 诗歌本是一种吟唱文学,也就是歌唱吟咏以传情寄意。诗,要适合于吟哦、朗诵。每句之中,声调有起伏,节奏有波澜,具有音乐美,加之诗的意境,方能增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上节五言和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句句有起伏,就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但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每句中还可灵活掌握,即七言的

一、

三、五字可平可仄,

二、

四、六字必须按格律不变;五言的

一、三字可平可仄,

二、四字不可变动,所谓“七言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五言一三字不论,二四字分明”的口诀。

必须提醒一点:虽然,七言一三五字不论、五言一三字不论声调,但不可产生孤平现象,即每句中除第一和第七字外,中间五个字必须要有两个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孤平是不允许的,因为诗就缺乏节奏感,也就是缺乏音乐美。

孤平可以拗救。如第三字应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可以将第五字应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即可拗救。例如:“何惧暴风呼啸吹”,其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实际格律为:平仄仄平平仄平,首尾两字不参加论平仄,中间五字格律应为:仄平平仄仄,可是“惧暴风呼啸”,是仄仄平平仄,就自动拗救过来了,也就不算病句。

三平调和三仄脚问题。就是每句末三字,不可“平平平”或“仄仄仄”,这是诗家大忌。在平仄拗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可疏忽。

四、绝句对仗

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例如:

曾金美·赠友人 (碧波诗词读后感) 碧水粼粼含雅韵,波光闪闪奏清音。

诗心美美如佳酿,词意甜甜欲醉人。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就可以全诗不用对仗,例如:

碧波·桃花

春风吹醒故林丛,蕊满枝头绽嫩红。

神韵犹如仙子美,惹来蜂蝶吻娇容。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则前联不对仗而后联对仗,例如:

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反之,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则前联对仗而后联不对仗,例如: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五、关于押韵 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因此,押韵的字又叫韵脚。如在“平仄格式”中列举的诗:<<咏树>>是押的豪韵,韵母是ao;<<小溪即景>>、<<暴风>>是押的侯韵,韵母是ou;<<夜思>>是押的支韵,韵母是i;<<渡双江>>是押的痕韵,韵母是un、en;<<新春絮语>>、<<咏李白>>是押的寒韵,韵母是an、ian、uan;<<咏日>>是押的东韵,韵母是ong等。

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从上古的<<诗经>>、<<楚辞>>,到定型的唐诗,一直到今天的诗歌,都是要讲押韵的。没有和谐的音韵,吟咏起来就不朗朗上口了。可用旧时韵书“平水韵”,但该诗韵有107个韵部,使用不易,因为分韵太窄;也可用新韵,即以普通话语音来押韵,韵目只有18个韵部。

正格绝句,平起首句不入韵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只需

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平起首句入韵和仄起首句入韵,必须在

一、

二、四句末字押韵,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

当今人写诗,最好用普通话音韵为押韵标准,建议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诗韵新编>>韵书。该书可在新华书店购买;或向上海古籍出版社邮购,地址:上海瑞金二路272号,邮编:200020 附言栏里写明购<<诗韵新编>>即可。

六、起承转合

绝诗只有四句,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首句为“起”,即起始;第二句为“承”,即承接;第三句为“转”,即转折;末句为“合”,即收合。

起承转合的章法,它并不是由谁来规定的,而是诗人们在作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约而同遵循的,是自然形成的,这说明诗歌是不需要以形式来套诗人的;直到元朝时代,才有人对律绝诗歌的章法结构进行了总结。具体的技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掌握这四句话的要求,绝句就能写好。“起、承、转、合”有四种形式,举例归纳如下: (一)并列式。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四句,每句单独表意,各写一景,如四幅图画并挂,又合为一体,分而不散,合而不杂,远、近、高、低,任人所视,各得其妙。 (二)承接式。如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此诗首二句各写一景,上说山花,下说江水;第三句承首句,系由“山桃红花”生发出来;第四句承第二句,系由“蜀江春水”生发出来。四句诗两两并列,对应承接,结构严整,格调清新,颇具民歌特色。 (三)转折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首二句写辞白帝、下江陵,第三句忽然转写猿声,垫一步作转折,然后收合。第三句转折很妙,使通首精神飞越。 (四)因果式。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第一与第二句,第三与第四句,互为因果;首两句与三四句,又为因果:即少妇因“不知愁”,故“上翠楼”;因“见柳色”,故“生后悔”(教夫婿觅封侯)。又因“上翠楼”而“见柳色”,因果关连,结构严谨。

关于律诗

一、什么是律诗

中华诗词从产生至今已有三千年之久,但诗体的发展、定型到律诗有相当长的过程。

律诗又称为近体诗、今体诗。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时代,逐渐产生并定型的诗体;讲究固定的字数、句式、平仄、韵脚、对仗和对粘规律。从汉魏朝时代的五言诗、七言诗,逐步形成了整齐的形式,至唐朝初期约七百年才演变为成熟的律诗。它们有其结构美、音律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美学标准,从唐代以来,吟诵者甚众,经久不衰。

所谓律诗,是讲究声律的诗体。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是由五言句和七言句构成的;五言律诗筒称五律,七言律诗筒称七律,每首诗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又称长律。此外,还有六言律诗,八言律诗等,不过写的人很少,绝大多数诗人盛行写五言和七言律诗,可能是从音乐性考虑的吧。

二、平仄格式

律诗在格律中十分讲究平仄声韵的,基本有四种:

1、平起入韵式格律

碧波·雄鹰 包德珍·笔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昂头直上彩云霄, 平平仄仄平, 为知天不闻,

仄仄平平仄仄平。 搏击长空意气豪。 仄仄仄平平。 默默总耕耘。

仄仄平平平仄仄, 雨暴风狂无所惧, 仄仄平平仄, 奋敛千峰雨,

平平仄仄仄平平。 雷鸣电闪更腾高。 平平仄仄平。 惊腾五岳云。

平平仄仄平平仄, 尖钩利爪如锋镝, 平平平仄仄, 临花情缱绻,

仄仄平平仄仄平, 火眼金睛似刺刀。 仄仄仄平平。 对月意芳芬。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展雄姿威懔懔, 仄仄平平仄, 墨海掀狂浪,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人间腐鼠岂潜逃。 平平仄仄平。 同君共撰文。 2 、平起不入韵式格律 包德珍·雷 碧波·喜赋大江截流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云锣雨鼓隆声起, 平平平仄仄, 狂波三峡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冲破天门动怒心。 仄仄仄平平。 声浪震长空。

仄仄平平平仄仄, 直下秦淮惊万岭, 仄仄平平仄, 领袖宏图展,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吞吴楚掠千林。 平平仄仄平。 中枢号令攻。

平平仄仄平平仄, 脱逃硕鼠应知误, 平平平仄仄, 万民摇铁臂,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侥幸贪夫莫自钦。 仄仄仄平平。 一坝锁蛟龙。

仄仄平平平仄仄, 再驾清风弹正调, 仄仄平平仄, 发电光芒远,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功成尚待煞邪音。 平平仄仄平。 洪流缓向东。

3、仄起入韵式格律 碧波·仙人掌 包德珍·马上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漠荒凉吐翠华, 仄仄仄平平, 烟渺碧虚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仙人掌上绽黄花。 平平仄仄平。 风嘶古木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任它泽竭灾情重, 平平平仄仄, 倾聆千水近,

仄仄平平仄仄平。 唯我容娇景色佳。 仄仄仄平平。 极目万山遥。

仄仄平平平仄仄, 纵有狂蜂来败俗, 仄仄平平仄, 暗逐青云瑟,

平平仄仄仄平平。 敢为淑女刺凶衙。 平平仄仄平。 休怜红叶飘。

平平仄仄平平仄, 欣然移到盆中驻, 平平平仄仄, 一声孤雁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季葱茏饰万家。 仄仄仄平平。 马上顿魂消。

4、仄起不入韵式格律 碧波·长虹颂 包德珍·感怀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堑横流掀浊浪, 仄仄平平仄, 心海流天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苏南苏北隔他乡。 平平仄仄平。 尘途数日星。

平平仄仄平平仄, 千年无法畅通道, 平平平仄仄, 翻忧忧有迹,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代有才难赋章。 仄仄仄平平。 敛梦梦无形。

仄仄平平平仄仄, 昔日一江拦路径, 仄仄平平仄, 柳带寒烟翠,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朝两岸架桥梁。 平平仄仄平。 花含宿雨馨。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君诗颂从何起, 平平平仄仄, 人间唯冷暖,

仄仄平平仄仄平。 滚滚车轮过大江。 仄仄仄平平。 悟透得真经。

平声:即阴平、阳平字;仄声:是上声、去声字;入声字一律算仄声字。但中华诗词学会,提倡双轨制,用平水声韵作诗,就要考虑入声字;用新声创作可不考虑入声字。

律诗的平仄交错,七言

一、

三、五字,五言

一、三字原则上可平可仄;

二、

四、六字必须分明,不可出格。虽然,七言可以一三五不论、五言可以一三不论,但不可产生孤平现象,即每句中除

一、七字外,中间五个字必须要有两个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孤平是诗家大忌,缺乏诗的节奏感。

孤平可以拗救,如“长虹颂”的第四句笫三字“有”是仄声字,作者将该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声字“难”,就拗救过来了。

三、关于押韵

押韵,也写作“压韵”,又称“叶韵”、“协韵”,是诗的音乐性需要,也是语言上的讲究。

平起入韵和仄起入韵,一二四六八句末一字必须押韵,平起不入韵和仄起不入韵,只需将二四六八句末一字押韵即可,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

所谓押韵,就是同一个韵母的字,才可相互押韵,但平仄韵不能混淆。如前面的<<雄鹰>>是押的豪韵,韵母是ao;<<笔>>、<<雷>>是押的痕韵,韵母是en、in、un;<<喜赋大江截流>>是押的东韵,韵母是ong;<<长虹颂>>是押的唐韵,韵母是ang;<<感怀>>是押的庚韵,韵母是ing、eng等。

我国诗词曲的押韵标准,在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三个时期:

(一)唐代以前的诗,是以当时口语为标准押韵的。如先秦的诗经、楚辞,汉代的古诗、乐府、古赋等,只是据当时口语,大体押韵,那时还无所谓韵书。 (二)唐代以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押韵是以韵书为标准的。以唐韵为标准,成了通用的标准韵书。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曲依 “中原音韵”。 (三)“五四”运动后至今,有押旧韵,也有用普通话音韵为押韵标准,即以<<诗韵新编>>为准。

四、律句对粘

凡句式符合平仄两两相间的,其中只有一个单,或在句尾,或的句中。合乎这一组合原则的就是律句,不符合这一组合原则的就是拗句。

五言律句有四种:

平起式:A 平平仄仄平 a 平平平仄仄

仄起或:B 仄仄平平仄 b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也有四种:

仄起式:A 仄仄平平仄仄平 a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式:B 平平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面已介绍了什么是“律句”和律句的几种类型。两个律句构成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所谓对,是指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关系,两句的平仄要求相对,即平仄相反:上平则下仄,上仄则下平。如出句a型,与b型相对;出句B型,与A型相对。在

五、七言中各有一个单字:五言a、b的第一字和七言a、b的的第三字,可以不对。在律诗中,出句总是仄声收尾,对句则是平声收尾。

关于“粘”,这里是指相邻两联之间的关系,即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的平仄要相粘,就是律句第

二、

四、六字的平仄完全相同,也就是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平仄相同。对照前面“平仄格式”中的格律诗谱,一看便知。

五、律诗对仗

对仗是律诗中的规定,是一种修辞讲究,是艺术手法的问题,是中华文学中的瑰宝。既然,对仗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就必须对仗工整和自然。一首律诗共有四联,一般要求是颔联(三四两句)和颈联(五六两句)对仗,首联(一二两句)和尾联(七八两句)可不对仗;当然,诗人创作水平高的,也有四联皆对仗的,但不是格律硬性规定。

对仗的要素有基础要素、语法要素、声律要素。 A、 基础要素:要求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B、 语法要素:要求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C、 声律要素:要求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具体说:A是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内容要彼此关联;B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相同一致;C是节奏要有规律,上下联二四六偶数字的平仄相反,奇数一三五字可不严格规定,但不可造成孤平。具体对仗,可对照前面的<<雄鹰>>、<<雷>>、<<笔>>、<<喜赋大江截流>>、<<仙人掌>>、<<长虹颂>>、<<马上吟>>、<<感怀>>等几首诗,仔细琢磨就可领悟。

上面讲律诗对仗是正格,已经定型,初学写诗者应严格遵循。另有别格诗体: (一)偷春体。在五言律诗基本形成但又尚未完全定型的齐梁时期,有一种首联用对仗而颔联不对、颈联又对的形式,好比梅花偷春色而先开的现象。

(二)对仗多于两联。除中间两联对仗外,如首联以仄声收尾不入韵,也往往用对仗;也有中间两联对仗,尾联也用对仗;甚至于四联皆用对仗的。

(三)对仗少于两联。在别格之中,也有只用一联对仗的;甚至个别也有全首不用对仗的,只是平仄、押韵符合律诗的要求,极为罕见,就不作为律诗了。

律诗对仗以正格为标准。别格中(一)是独特的体式而不为失律;第(二)条写作水平较高者可仿效;第(三)条不可为之。

第三篇: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教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探索诗词基本的押韵、平仄、对仗和节奏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美、韵律美。

2、“吟咏诗韵”,通过吟诵古诗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古今语音的发展与变化,导致诗词格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困难。

教学方法:在情境中感悟,在情景中生成,在情景中应用——诵读感悟本单元的诗词,归纳生成诗词格律知识,应用诗词格律知识。

研究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周杰伦的《菊花台》入课,周杰伦的歌好听吗?方文山的词写的真好!除了唱得好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歌词押韵。押韵这种现象充分地体现在了古典诗歌中。

二、从押韵的角度体会诗歌回环往复之美

1、齐读李白的《客中作》李白在他乡作客快乐吗?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吗?以乐景写哀情。读的时候在前两句读出快乐、豪迈,后两句读出婉转低回的无奈!注意韵脚有什么特点?(声母、韵母)韵腹、韵尾相同,声调相同(都是平声)。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押韵的具体含义。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即韵腹、韵尾、平仄相同。

2、诗歌发展及押韵规律:

(1)是不是所有古代的诗歌都是这样的呢?先回忆诗歌发展流程。

(2)近体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形式和内容有了个完美的结合,尤其是在押韵、平仄、对仗、格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分析《清明》《锦瑟》,自由朗读一遍,体会近体诗押韵的特点——近体诗: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般都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古体诗和词曲则相对宽松一些。但一般也有押韵的现象。欣赏《短歌行》的押韵特点。有没有押韵的特点?

(4)请一位男生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押ang韵。 (5)女生背诵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押a韵。

3、小结——词曲:可以一韵到底,中途也可以换韵。

4、分析押韵的作用

(1)让学生分别读《乌衣巷》,注意斜,押韵在诗歌的节奏上有重要作用。

(2)由此看来诗歌的押韵形成了回环美,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3)欣赏歌曲《虞美人》,独特的节奏,换韵,抒发了强烈的思国念家的凄切。押韵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增强音乐感,另一方面在于加强抒情性。

三、从平仄的角度体会诗歌抑扬顿挫之美

1、中华隐士

中华锦绣

英明果断有什么特点?

2、平:指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入声。

3、平仄的作用,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声调,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有参差错落的美,从而达到声韵和谐。

4、五言诗中的平仄规律:分别介绍五律和七言

四、从对仗的角度体会诗歌形式整齐之美

1、“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这是古代《笠翁对韵》中的一段文字,看看有什么特点?

对字的词类,字数,平仄一一相对。

什么叫对仗?诗歌中的这种现象。生活中什么地方最常见?

五、押韵、平仄、对仗在诗歌中的应用

节奏:打拍子,这种方式在音乐中叫什么?来源于哪里呢?

六、练习

将下列几个短语依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副歌咏李清照的对联。

①大河百代

②独开一枝女儿花

③群芳竞秀

④词苑千载

⑤众浪齐奔

⑥淘尽万古英雄汉

上联写得好,但下联对的不太工整,运用我们刚学的知识修改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七、小结

流浪的母语何时回家?世界上许多国家兴起了汉语热,而我们却做得实在不够。激发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第四篇:高中语文 第二课 第四节 声情并茂 押韵和平仄学案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学习重点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儿歌《我家的小院》说明了什么? 答:

答案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押韵、平仄和对仗很重要,诗文的押韵会使作品更有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引子“同韵童趣”中引用了一首儿歌《我家的小院》,目的是让我们借这首儿歌,了解诗歌的押韵是体现在韵脚上的;同时告诉我们押韵在诗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水平。

阅读“韵里情思”,思考:“古人情”和“今人思”中的诗歌是如何借助声韵来表达情感的?

答:

答案 古诗善借曲折回旋之曲、激越澎湃的音调和流转自如的艺术结构来表述高远的志向、悠长的思念、沉痛的反思、断肠的哀怨之情。其中押韵、平仄使诗歌具有了上述特征,以上三首诗均以此见长,具有强烈的美感效应。《客中作》的韵脚“香、光、乡”既有酒酣之乐,更有酒醒思乡之愁,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乡”“霜”“墙”“塘”是《商山早行》一诗的韵脚,隔句押韵,形成整齐的韵律,节奏明快,与诗中孤苦漂泊、冷月生思愁、寒霜催人急的意境相合,实显诗之美妙。《虞美人》中韵脚多,时常换韵,节奏忽快忽缓,使亡国之痛跃然纸上,令人肝肠寸断。

《娃娃的故事》一诗韵脚押ɑ,欢快明朗,富于童趣。《乡愁四韵》一诗隔段换韵、平仄相间,运用反复和回环手法,一唱三叹,深厚的游子之情跃然纸上。韵律就像是件漂亮的外衣,离开它,诗歌就不成其为诗歌。汉语的韵脚同时也体现着不同的心灵之音和语言风格,有高亢、低沉之分,也有欢乐、哀伤之别。

1.诗歌中押韵有什么好处?

1 答:

答案 (1)押韵使诗歌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便于人们记忆、诵读和吟唱,也便于相互传诵。

(2)诗歌押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3)韵母为“o、ɑi、ɑo、ou”和“ɑ、ɑn、ɑnɡ、en、enɡ”等的韵脚字,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ei、ie”等的韵脚字,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

2.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答案 (1)每首限定八句,(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

3.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答:

答案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4.什么叫“对仗”?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答:

答案 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诗歌的对仗类型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二是“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三是“借对”。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四是“串对(流水对)”。即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

1.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准。 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格律诗”或“律诗”。

2 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 答案 D 解析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格律上划分的。

2.下列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仄声韵。 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

C.普通话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 D.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答案 A 解析 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平声韵。

3.下面是两首诗的诗句,各联上句按原诗顺序排列已就,请从后面的①~⑧句中选出恰当的下句与之搭配,只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即可。

闲来无事不从容,______________。 万物静观皆自得,______________。 道通天地有形外,______________。 富贵不淫贫贱乐,______________。 乙

夹水苍山路向东,______________。 寒树依微远天外,______________。 孤村几岁临伊岸,______________。 为报洛桥游宦侣,______________。

①一雁初晴下朔风 ②四时佳兴与人同 ③东南山豁大河通 ④男儿到此是豪雄 ⑤睡觉东窗日已红 ⑥扁舟不系与心同 ⑦思入风云变态中 ⑧夕阳明灭乱流中

答案 甲:⑤②⑦④ 乙:③⑧①⑥

解析 依据古诗押韵与平仄及格律诗的特点来判断。

题型 拟写对联

例题1 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学科,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请拟一副对联,把这种体会写下来,送给你所喜欢的老师。字数不限。

老师: 上联:

3 下联:

答案 (示例)给语文老师: 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矣焉哉 给英语老师: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给化学老师: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做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给数学老师: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给物理老师: 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考虑字数结构、词性、意义方面的要求。本题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要求,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有利于我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答题时,要紧扣学科特点,来抒写自己的体会,形式上可放松一些。

例题2 (20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

新春对联下联

上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下联

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 根据对联特点解答。新春对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教师办公室对联则要体现教书育人、贤士雅居、桃李满天下的特点。其中,“翠柳迎春”显示春意盎然,“黄牛耕地”表明新春伊始,“桃李满园”的“桃李”喻学生,“芝兰绕阶”喻贤士所居之处,“千里绿”对“万山金”,为“数量+颜色”,“春绣锦”对“座凝香”,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最后依“仄起平收”的要求,答案自然得出。

解题技巧 对联是考查对仗这一诗歌形式的实际应用,并融语法训练、语感训练、审美

4 训练、章法训练、思维训练于一体。

解答时:一是要注意对联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即句式(或结构)相同和词性相同,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二是要凸显特色,体现特点。如春联要喜庆,体现希望;而写教师方面的对联则须体现教书育人的特点。

1.补写出下列有关课文的对联的上联或下联。 (1)上联:柳荫月下,照见独步人,胸怀净土 下联: (《荷塘月色》) (2)上联:老父亲步履蹒跚买朱橘,爱如山重 下联: (《背影》) (3)上联:

下联:弃名弃位,弃嫌弃俗,当仁不让(《师说》) (4)上联:千年华宫集万珍,何其壮也 下联: (《阿房宫赋》) (5)上联:

下联:负荆请罪,护赵王,廉颇有胆有识(《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1)荷塘池边,忆起采莲女,情系江南 (2)小儿子泪眼朦胧忆背影,情似潮涌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能者为师 (4)三世强秦毁一旦,岂不悲哉 (5)完璧归赵,辱秦臣,相如大智大勇

2.下面是四副对联的上联,分为两题,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家中世界小

②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第二题:

①冬去山明水秀

②春回大地东风迎笑脸

答案 第一题:①网上天地大/书里天地宽/心里乾坤大

②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长城内外个个笑颜开/黄河内外时时捷报传 第二题:①春来鸟语花香/春来草长莺飞/秋至菊黄蟹肥

②福满人间瑞雪兆丰年/月满小楼金桂庆中秋/秋到人间硕果庆丰收 (宽对即可,不一定要求声律相对) 3.修改下列对联并简述理由。 (1)褒贬自有春秋 俯仰无愧天地

5 答:

(2)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答:

(3)爆竹声声辞旧岁 莲花朵朵迎新人 答:

答案 (1)平仄不合,上下联对调即可。(2)“寒”与“风”词性不合。可换“风”为“暖”。(3)下联中的“莲花朵朵”是夏日景象,时令不合。可换“莲花”为“梅花”。(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修改) 4.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答案 A 解析 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第一联写天气,第

二、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所见所闻,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本诗为律诗,第

二、三联为工对,偶句押韵。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第五篇:【学练测】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导练:2.4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课标要求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知识整合

解引子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儿歌《我家的小院》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活动

阅读“韵里情思”,思考:“古人情”和“今人思”中的诗歌是如何借助声韵来表达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要点

1.诗歌中押韵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叫“对仗”?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基础

1.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准。 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格律诗”或“律诗”。

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

2.下列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仄声韵。 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

C.普通话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 D.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3.下面是两首诗的诗句,各联上句按原诗顺序排列已就,请从后面的①~⑧句中选出恰当的下句与之搭配,只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即可。

闲来无事不从容,______________。 万物静观皆自得,______________。 道通天地有形外,______________。 富贵不淫贫贱乐,______________。

夹水苍山路向东,______________。 寒树依微远天外,______________。 孤村几岁临伊岸,______________。 为报洛桥游宦侣,______________。

①一雁初晴下朔风 ②四时佳兴与人同 ③东南山豁大河通 ④男儿到此是豪雄 ⑤睡觉东窗日已红 ⑥扁舟不系与心同 ⑦思入风云变态中 ⑧夕阳明灭乱流中考点对接 题型 拟写对联

例题1 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学科,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请拟一副对联,把这种体会写下来,送给你所喜欢的老师。字数不限。

给____________老师: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给语文老师:

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矣焉哉 给英语老师: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给化学老师: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做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给数学老师: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给物理老师:

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考虑字数结构、词性、意义方面的要求。本题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要求,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有利于我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答题时,要紧扣学科特点,来“抒写自己的体会”,形式上可放松一些。

例题2 (20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

新春对联

下联

上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下联

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 根据对联特点解答。新春对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教师办公室对联则要体现教书育人、贤士雅居、桃李满天下的特点。其中,“翠柳迎春”显示春意盎然,“黄牛耕地”表明新春伊始,“桃李满园”的“桃李”喻学生,“芝兰绕阶”喻贤士所居之处,“千里绿”对“万山金”,为“数量+颜色”,“春绣锦”对“座凝香”,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最后依“仄起平收”的要求,答案自然得出。

解题技巧 对联是考查对仗这一诗歌形式的实际应用,并融语法训练、语感训练、审美训练、章法训练、思维训练于一体。

解答时:一是要注意对联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即句式(或结构)相同和词性相同,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二是要凸显特色,体现特点。如春联要喜庆,体现希望;而写教师方面的对联则须体现教书育人的特点。

即时演练

1.补写出下列有关课文的对联的上联或下联。 (1)上联:柳荫月下,照见独步人,胸怀净土 下联:________________(《荷塘月色》) (2)上联:老父亲步履蹒跚买朱橘,爱如山重 下联:______________(《背影》) (3)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弃名弃位,弃嫌弃俗,当仁不让(《师说》) (4)上联:千年华宫集万珍,何其壮也 下联: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5)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负荆请罪,护赵王,廉颇有胆有识(《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下面是四副对联的上联,分为两题,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①家中世界小______________ ②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______________ 第二题:①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___ ②春回大地东风迎笑脸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列对联并简述理由。 (1)褒贬自有春秋 俯仰无愧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爆竹声声辞旧岁 莲花朵朵迎新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达标

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2.排列下列四句诗的顺序,把诗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 →

3.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 [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4.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选择下面四个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下句。(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5.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阅读下面杜牧的四首诗,把与之对应的四句诗分别填入到相应的原诗中去。 ①《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②《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③《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④《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 7.下面律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总为浮云能蔽日 ②凤去台空江自流 ③吴宫花草埋幽径 ④三山半落青天外 ⑤晋代衣冠成古丘 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⑦凤凰台上凤凰游 ⑧一水中分白鹭洲

A.②⑦①⑥⑤③④⑧

B.⑦②③⑤④⑧①⑥ C.⑦②④⑧⑤③①⑥

D.①⑥③⑤⑧④⑦② 8.下列四句诗的正确顺序是(

) ①日本晁卿辞帝都 ②明月不归沉碧海 ③白云秋色满苍梧 ④征帆一片绕蓬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9.请根据下面温家宝总理说话的内容,将后面的一副对联补写完整。

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温家宝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

温家宝援引唐朝韩愈的《师说》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是

老师在毕生中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而做好这三点,一定要以德为先。

上联:教书______________ 下联:育人______________ 10.下面带序号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一部分,请把它们和已给出的上、下联的内容整合为完整的两联。(答题时只需将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辛辛苦苦 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③浩浩荡荡 ④放怀一笑 ⑤是亦足矣 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⑦吾其归乎 ⑧流播四方

上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两题都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1)鸡催千里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送暖先舒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福建日报》推出了“百姓亲历”栏目,该栏目主旨为“聆听历史的回声,触摸时代的脉搏”。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图说30年”节目,请你按照以上句式,为央视这一节目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意象写一首小诗。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字数、句式不限。 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唤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奔在田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不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跌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惹得稻穗低下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偷偷地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前后文意,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语句,使之与前一句构成对偶句,并使全句语意贯通且具有较深刻的意味。

人有文野之分,__________;择友要良,____________。

15.节日是中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佳节倍思亲,请你根据例句为中秋节写一句抒情的话(句式不求一致)。

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解引子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押韵、平仄和对仗很重要,诗文的押韵会使作品更有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引子“同韵童趣”中引用了一首儿歌《我家的小院》,目的是让我们借这首儿歌,了解诗歌的押韵是体现在韵脚上的;同时告诉我们押韵在诗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水平。

析活动

古诗善借曲折回旋之曲、激越澎湃的音调和流转自如的艺术结构来表述高远的志向、悠长的思念、沉痛的反思、断肠的哀怨之情。其中押韵、平仄使诗歌具有了上述特征,以上三首诗均以此见长,具有强烈的美感效应。《客中作》的韵脚“香、光、乡”既有酒酣之乐,更有酒醒思乡之愁,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乡”“霜”“墙”“塘”是《商山早行》一诗的韵脚,隔句押韵,形成整齐的韵律,节奏明快,与诗中孤苦漂泊、冷月生思愁、寒霜催人急的意境相合,实显诗之美妙。《虞美人》中韵脚多,时常换韵,节奏忽快忽缓,使亡国之痛跃然纸上,令人肝肠寸断。

《娃娃的故事》一诗韵脚押ɑ,欢快明朗,富于童趣。《乡愁四韵》一诗隔段换韵、平仄相间,运用反复和回环手法,一唱三叹,深厚的游子之情跃然纸上。韵律就像是件漂亮的外衣,离开它,诗歌就不成其为诗歌。汉语的韵脚同时也体现着不同的心灵之音和语言风格,有高亢、低沉之分,也有欢乐、哀伤之别。

讲要点

1.(1)押韵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也便于人们记忆、诵读和吟唱,也便于相互传诵。

(2)诗歌押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3)韵母为“o、ɑi、ɑo、ou”和“ɑ、ɑn、ɑnɡ、en、enɡ”等的韵脚字,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ei、ie”等的韵脚字,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

2.(1)每首限定八句;(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

3.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4.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二是“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三是“借对”。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四是“串对(流水对)”。即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

测基础

1.D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格律上划分的。] 2.A [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平声韵。] 3.甲⑤②⑦④ 乙③⑧①⑥

解析 依据古诗押韵与平仄及格律诗的特点来判断。 即时演练

1.(1)荷塘池边,忆起采莲女,情系江南 (2)小儿子泪眼朦胧忆背影,情似潮涌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能者为师 (4)三世强秦毁一旦,岂不悲哉 (5)完璧归赵,辱秦臣,相如大智大勇

2.第一题:①例:网上天地大/书里天地宽/心里乾坤大 ②例: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长城内外个个笑颜开/黄河内外时时捷报传 第二题:①例:

春来鸟语花香/春来草长莺飞/秋至菊黄蟹肥 ②例:福满人间瑞雪兆丰年/月满小楼金桂庆中秋/秋到人间硕果庆丰收(宽对即可,不一定要求声律相对) 3.(1)平仄不合,上下联对调即可。(2)“寒”与“风”词性不合。可换“风”为“暖”。(3)下联中的“莲花朵朵”是夏日景象,时令不合。可换“莲花”为“梅花”。(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修改) 4.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巩固达标

1.B [A项“落红满地”写的是晚春景色,与“此是春来第一声”矛盾。B项与诗歌内容和意境正好相符。C项“春山”写的是山中景色,与第一句“城雪初消”的“城”矛盾。“一路鸟空啼”写的显然不是一声鸟啼,与“春来第一声”矛盾。D项未写声音,也看不出描写春天景色的意思。] 2.A→C→D→B 解析 做排序题,首先从押韵入手,找出韵脚,推断出偶句。其次,根据对仗,确定绝句的

三、四句和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再从平仄方面分析,律诗平仄“

一、

三、五不论,

二、

四、六分明”。最后结合内容分析。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首联起始,叙事破题;颔联承接,描摹景物;颈联转换话题,进行议论;尾联收合,集中抒情。这四个层次安排不当,诗意便不能连贯。

3.B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七言律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一首律诗,所要填写的一联是颔联。根据律诗对仗的原则,颔联是遵守对仗的,第四句“一船鸡犬欲腾空”是“数量+动物+能愿动作+动作”,观察选项,只有B项符合。] 4.A [“梨花院落溶溶月”是“花+处所+形态+自然景物”,只有A项“柳絮池塘淡淡风”符合要求;B项“榆英临窗片片雪”是“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C项“带水芙蓉点点雨”是“动作+花+形态+自然景物”;D项“丁香初绽悠悠云”是“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 5.D [①②两句选②不选①,因为后文都是四字句式;从“美景尽览”看,“美景”指前面内容,所以选②不选①。③④两句选④不选③,③④的句式是相同的,但从押韵的角度看该选④。另外,从“山”到“林”,是正常顺序,“白云缭绕”应是对“山林”的缭绕,所以从这方面看,也应选④。] 6.①C ②B ③A ④D 解析 这四首都是绝句,都应该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选项A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韵脚字“凋”;选项B韵脚是“名”,与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轻”;选项C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初”;选项D韵脚“枝”,与之相配的是《叹花》,韵脚字“时”。

7.B [依据律诗的格律特点判断。] 8.D [根据绝句的特点,首句和偶数句一般押韵,所以②应在第三句的位置上,排除A、B项,再根据语意可排除C项。] 9.爱心为首 道德为先

解析 首先应读透材料,主要信息有两点:一是爱心,一是道德。上联以“教书”开头,谈的是要有“爱心”;下联以“育人”开头,谈的应是“道德”。拟写时注意对联的有关常识。

10.上联:①⑥⑧⑤ 下联:③②④⑦

解析 解答本题,一是要明确对联要求,注意词性、结构、平仄方面的规定。二是要审察题干要求,明确“自挽联”的特定语境。三是要注意上下连贯,语脉衔接。四是要符合“仄起平收”,“平仄相间”的原则。

11.(1)春启万家门 或:春动万人心 (2)天意驱寒早放梅

解析 根据对联的要求作答,注意除了格式一致外,还要意境一致。 12.示例一:追怀无声的底片,涤荡纯真的情怀。 示例二:定格永恒的影像,再现昨日的辉煌。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与仿写句式的能力。

13.太阳/不听话/喝醉了酒/满脸通红/跌进了西山的沟里/吓得月亮眨着眼睛/悄悄地遐思 解析 该题目属于拓展式仿写语句题型。考生在解答时可以不考虑具体的语境,相对其他形式的仿写题来说,该题目淡化了具体的要求,体现了题目开放性的特点。但是这种题型

并不是没有限制条件,这里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一是小诗所体现的哲理,二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三是要注意所写的对象与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14.(示例)①书有高下之别 读书要精 ②情有真假之别 抒情要真 ③景有优劣之别 观景要美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考虑字数、结构、词性、意义方面的要求,还要注意对联内容要体现出“较为深刻的意味”。

15.(示例)①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②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③月亮圆月饼圆,年年岁岁盼团圆。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解析 从表达方式上要体现出抒情,应紧扣“中秋节”的节日特点。 16.(1)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语言和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炼字是高考设题的重点,对句子来说,是

一、两个字,对整篇来说就是一句话或一句诗。此类题目的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说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分析的能力,答题范式为: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谈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好处)+(这样写的作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歌平仄对仗押韵】相关文章:

诗歌的押韵与平仄07-14

平仄押韵范文05-17

平仄和押韵范文05-20

押韵与平仄范文05-22

绝句的平仄押韵规律08-15

什么是诗歌的平仄07-15

格律诗对仗04-18

对仗说04-20

近体诗的对仗04-08

对仗工整的牛年对联04-09

上一篇:水果电池小学教案下一篇:手工活动折纸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