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电池小学教案

2022-07-14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果电池小学教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水果电池小学教案

水果电池的研究

水果电池的研究》教案

活动内容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性学习。 活动目标

1.科学探究: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电池;初步尝试画简单的电路图。

2.科学知识:知道电池的组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4.培养学生简单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启动阶段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电池?收集了哪些电池?

(干电池、钮扣电池、锂电池)

师:你知道电池是怎么发明的吗?

介绍相关知识。(关键词:1800年;意大利;伏打;伏打电池)

师: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来创造个小电池,做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二、实验探究阶段

1、教师当场示范制作水果电池,边出示材料,边介绍。

分别介绍电流表、导线、鳄鱼夹、金属片。

电流表:很多科学实验中都会用到它,它的上面一部分可以显示出电流强度,下面几个是接线柱,今天我们就使用两边的接线柱,一个黑,一个红。电流表它能帮助我们测出今天的水果电池有没有电,电流有多大。

金属片,银白色的这块是锌片,褐色的这块是铜片。使用时我们把两根导线的鳄鱼夹分别接在电流表的两个接柱上,再把它们的另一头夹住住两块金属片。这样我们的初步工作就完成了。

2、学生用鳄鱼夹把电流表和金属片连接好。

3、教师往水果里插入铜片和锌片,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4.学生尝试。

温馨提示:①实验时要小心,注意安全;②要爱护实验器材。

观察电流表,发现什么情况,读一读电流有几格。

出现3种情况:指针偏向正极,指针偏向负极,指针不偏转。

4、学生质疑。

如果出现指针不偏转的情况,是因为短路,两块电极板碰到一起了,可以让其他成功组的学生找一找病因,然后纠正。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指针偏向正极,有的偏向右极。

比较两种不同结果两组的接线方法。

原因:偏向正的应是负接线柱(黑柱)接锌片,正接线柱(红柱)接铜片。偏向负的为接反了。然后调整。

5、提出疑问:这真的是电吗?

用音乐小喇叭(来自新年卡上)来验证。水果电池产生的电,足以使音乐小喇叭发出声音。

学生画,师巡回指导,然后将画得好的投影仪上展示,并请学生来说一说。(师在学生的画上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各部分,并指出:这是电路实物图,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我们以后可以用符号来画,那时,就是电路图了。)

2、讲解水果电池的组成

师:我们刚才动手做了实验,又画了图,那么你觉得我们的水果电池可能分成几部分呢?(金属片,水果,电流表和导线)

师:是的,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作电极板、电解质溶液、外电路。

3、师:你觉得这三个概念,理解最困难的是哪一个?(电解质溶液)

出示资料卡: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电解质溶液。

4、师:现在你们对电解质溶液一定有所了解了!那么大家估计一下,大概还有哪些东西我们也可以来制作这样的电池?(梨、桔子、萝卜、土豆等)其实不只是水果蔬菜可以制作电池,你们,老师,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电池。人也可做成电池?你有办法吗?我们怎么把电极板和人连起来?

方法:

1、双手捏住电极板。

2、将电极放到舌头上 。

(这时,要注意卫生,当心短路。舌头感觉。)

四、实验拓展阶段

1、师:我们已经做了一组苹果做成的水果电池,细心的同学们不知有没有发现,它们产生的电流都一样大吗?(不一样)

师:你认为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会说很多)我们一边实验,一边可以填写这种实验记录单。大家经过实验,经过讨论,可以把实验的现象,研究的结论记录下来。

2、学生做各种电池实验,并填单。

汇报,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来说一说研究成果。

3、师:大家都玩过玩具电动汽车吧!有的电池只要一节,有的会要两节、四节甚至更多,电池的多少会影响它们吗?那么我们的水果电池如果一个一个联起来,估计它的能量会怎么样?(课外研究课题)

五、活动总结阶段

师:同学们,科学是十分严谨的,就以一个小小的水果电池来说,我们做得可能不一定完美,因为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做实验时我们要细致、严谨。

师:我们今天做了水果电池,也研究了它们的一些小秘密,你认为有什么收获吗?

师:我们下课后可以结合今天的活动,继续研究其他水果电池,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书籍,来写写科技小日记,或者科技小论文。我想,这样会很意义的。

第二篇:水果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二(14)

内容摘要:从化学课上我们知道了,有一种电池叫水果电池,那这种电池真的能导电么?又或者用什么样的水果的导电性会好?还有要用什么样的电极呢?于是,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实验,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大多数水果都能导电,但不同的水果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是不同的,同一个水果在使用不同的电极,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也不一样,同一种水果进行串联时,其产生的电压是成倍增加的,同一个水果的电流会不会因为水果的是否完整而发生改变呢?这还需要我们的大量探究和实验,下面开始了我们的实验。 一:课题方案

1:课题背景:我们只知道有水果电池这样东西,但没有真的去了解他,研究它,对于其中的问题,如同一种水果串联起来或并联起来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是怎样的呢?水果为什么能发电?他对于实际有什么应用呢?这些都是我们的同学非常感兴趣,也同时让我们十分疑惑,所以就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我关于水果电池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目的和要求

1:实验探究各种水果的发电情况。电压,电流强度。

2:实验探究各种水果间串联、并联后的发电情况。

3:理论研究水果电池的原理

4:试图探究水果电池原理的应用

5: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6:从这次活动中锻炼我们的团队精神

三:探究方法

实验法 文献法报告撰写法。

探究一,橘子能发电么?

一:建立假设:1,橘子可能会发电2:橘子可能不会发电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器材准备:橘子,铜片,锌片,灵敏电流计

2:实验操作步骤:分别用锌片和铜片作电极,用软电线做导线,用灵敏电流计测出通过他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电压。

3:得出结论,假设一成立

探究二:多个橘子串联能导电么?

进行试验:我们将多个橘子串联起来,来测他们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此实验完毕后,再把橘子并联起来,再测一次他们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所以,我们得出,多个橘子串联,不仅能够发电,而且他的电流和电压强度比单个橘子的电压和电流强度要强

探究三,对苹果进行了实验。

进行实验:

找一些铜片和铝片,再剪一些比铜片和铝片大一些的纸片在醋里浸一下。在一个铝片的上面放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放个铜片,一个简易的化学电池就做好了,铜片是正极,铝片是负极,浸湿的纸片就是电解质。不过,这样的一个“电池”产生的电实在太微弱了,只能用灵敏的电表测到。如果把许多这样的“小电池”垒起来,让一个“电池”的铝片放在另一个“电池”的铜片上(这时铝片和铜片之间不要放纸片),这时产生的电流就强了一些,几个“电池”垒起来就能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一种通过很小电流就能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如果很多这样的电池垒起来,电流就会很强了。也可以把铜片和铝片插进一些蔬菜水果里,如插在苹果里,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水果酸,是一种很好的电解质。如果在水果中插入两个电极,就会象化学电池一样能产生出电流。影响水果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有水果自身的原因(如水果的种类、水果的大小和成熟程度),还有外界的原因,如插入水果的两个电极的大小、两电极间距和插入的深度等因素。在研究多种变量的探究中,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即在探究某个变量产生的电流的影响时,其它的各种变量保持不变,并在对照中发现该变量的影响效果。我们制造水果“电源”,这款电源,主要原料是苹果,大约有150多个。

由于苹果本身带有含磷的酸性物质,通过与铜丝和采用镀锌的钉子连接便可产生化学反应,在把镀锌的钉子插入苹果后,用铜丝再把每个苹果连接起来便可产生微弱的电量,理论上,任何带有酸性物质的苹果都可通过此方法提供电力。

考虑到需要足够的电力才能让带动音响进行工作,我们总共使用了500磅苹果,每个苹果可产生大约0.5伏特、0.2毫安的电量。通过并联,500磅重的马铃薯一共产生了5伏特、4毫安的电力。

把这些苹果放入卡车之后,该“苹果电源”成功地对收音机进行音乐播放提供了电源,音箱里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当然,这些用过的苹果不能食用。电池很快就腐烂。

又经过其他实验我们得出,其他的瓜果也能导电,所以我们得出以下表格: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还明白了,不同的电极对水果的导电性也不同但大多都是活泼金属,如钾、钠、钙、镁、铝、锡、铁、锌、铅等,他们的金属活动性是依次增强的。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集体团结的重要性,我们大家在这次活动中互帮互助,分工明确,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终于,这次研究性实验我们很成功的完成了,我们也都明白了关于水果电池的原理,以及对于他我们所不懂得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是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第三篇:小学英语水果教学教案

小学英语水果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五个有关水果的单词:apple,orange,banana, grape,pear,并能正确运用;注意单词banana、grape的复数形式。

(2)能够运用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进行对话,注意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

2、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单词,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3、情感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英语学习,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单词apple、 pear 、banana 、orange 、grape 的正确读音以及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的学习。注意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和单词的复数形式。

(2)难点:注意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和单词banana、grape的复数形式;能正确运用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对话。

三、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所要学习的水果的谜语,要求学生猜谜语。“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想让同学们猜猜,快看大屏幕:黄金布,包银条,两头弯弯中间翘”(剩下的4种水果也用猜谜形式引出) “同学们真聪明,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水果用英语怎么说呢?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呈现新课:

(1)把新单词板书在黑板上,逐个跟读、拼读。首先是全班读,接着是男生女生轮流读、最后是通过小组间竞赛读和开火车读的形式巩固单词读音。强调banana 、grape的复数形式是bananas和grapes(通过在大屏幕出示one banana,two bananas,they are grapes的图画,这样再来教学这两个单词的复数形式。)

(2)大屏幕出示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的对话语音,老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新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让学生把刚学的单词运用起来,(如:老师手拿苹果卡片,问:What is this?生答: It is an apple.)强调apple、 orange的首字母是元音字母而且发音是元音开头,所以单词前必须是an(如:an apple、an orange),而pear 、banana 、grape是辅音字母开头,所以单词前是a(如a pear)。再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进行对话练习,首先是全班跟读,接着是师问生答和生问师答互动读,最后是同桌之间到小组之间的生生问答,达到巩固且能掌握并熟练运用。

3、巩固练习

(1)游戏“水果蹲”:老师说明游戏规则,先在小组内进行;再邀请5位同学上台,分别以刚学习水果单词命名,进行“水果蹲”游戏。如“apple蹲apple蹲,apple蹲完 pear 蹲” (2)游戏“听音乐传球”:老师说明游戏规则,老师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停止时球传到水谁手上谁就要起立,邀请自己的同桌或自己想邀请的同学一起进行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的对话。(指着大屏幕上的水果或黑板上的单词)

(3)大屏幕出示刚刚学习的水果单词和句子,学生跟读两遍。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单词apple、 pear 、banana 、orange 、grape和他们的复数形式以及新的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和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课下同学们要多读并多用学过的单词句子与同学们交流哦。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单词和句子和自己的父母说说。

八、板书设计 Fruit apple

orange

pear

banana

grape

—What is this?

—Is a/an ...

—Is a/an ...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作文《我喜欢吃的水果》教案

我喜欢吃的水果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并学会使用适当的修培养学生的听讲的专注性。

2 .能够完整的听完别人的话并加以简单评价。

3 .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4.锻练写作能力,会写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重难点:清楚而有顺序地介绍和描写出水果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摘苹果游戏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季)

师:是的,秋天来了,很多水果成熟了,你们知道有哪些水果成熟呢? 生:(苹果、梨子、、、、、、)

师:是啊,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好像正等我们去采摘呢?你们想不想去摘一个尝一尝呢?

生:(想)

师:请你们看一下黑板,黑板上有一棵百果树。树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果子,只要你把你喜欢的水果摘下来大声地读给老师听,我就送给你,好吗? 生:(好)

师:你们摘到了自己喜欢的水果高不高兴呀?

生:答

二、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今天的教室有什么变化?

生:答

师:五颜六色的水果可真漂亮呀,教室内里还散发着一阵阵甜甜的香味,你们知不知道刘老师今天要上什么作文课呢?

生:答

师:是呀!我今天要讲的作文课就是我喜欢的水果。(板书课题:我喜欢的水果)师:刚才有些同学还没摘到水果,请你们不要不开心哦!刘老师也准备了好多水

果图片给你们,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生:答

2投影课件(水果图片)

师:看了这么多水果图片,你们有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水果?

生:答

3.问答练说:

师:你们都喜欢什么水果?

生:我喜欢西瓜,又大又圆多好看啊!

生:我喜欢吃葡萄,它又酸又甜,味道可好了!

生:我喜欢吃香蕉,弯弯的香蕉像月牙,可爱极了!(让学生拿出自己带的水果,说说自己喜欢这种水果的原因。随着学生兴奋地回答,相机指导学生用“和、最、有、还有”把话说完整。学生在回答时,往往易使用不够规范的语句,要善于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

三.猜测水果,练习说话。

1 .师说生猜:

师: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水果,同样,老师也有一种喜欢的水果,你能猜出我喜欢什么水果吗?

生:葡萄。

生:苹果。

(学生自由猜,老师含笑不答。)

师:这样吧,我不直接告诉你们水果的名字,但是你们可以向我提问,想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问?

生: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形状的?(板书: 形状 )师:我喜欢吃的水果弯弯的,像小船一样弯。

生:老师,您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板书: 颜色)师:我喜欢的水果身上好像穿了一件金黄色的大衣。

生: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板书: 味道 )

师:又香又甜。

生:我猜到了,你喜欢吃的水果一定是香蕉。

师:你真棒!给你猜对了,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猜到,你是根据哪些方面来猜到的?

生:我是根据味道、形状、颜色来猜到的。

师:你真聪明,老师就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奖给你!

2 .生生互猜: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水果,你们能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方面来简单说说,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吗?

生:能

师:同桌互相你说我猜。

师:哪个同学能出来介绍一下。

生:能

师:老师再给你看一些水果图片,但你一定要按照老师填空的方式换一种水果来说一说。

四. 交际活动,拓展思维

师:今天,学校的“小太阳水果超市”隆重开张了!而且第一天就轮到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当售货员,你们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水果介绍给大家来品尝吗?我们先试着练 一练,介绍给你的同桌。

师:谁来当售货员呀?(指名)

师:这么多水果,我都不知道买什么了。小朋友,请问你们这个超市里哪种水果最好吃,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生:这里面西瓜最好吃。你看,大西瓜圆圆的像个大皮球,绿色的外衣上还有黑色条纹。把它切开来,果肉鲜红鲜红的,还有一粒粒小黑籽呢!尝一口,真甜,果汁真多,你也喜欢吗?

师:听了你的介绍,老师真想马上吃一个!我决定买一个。你真是个“营业之星!”(奖水果图片)

师:再找一个同学出来推销。。

五.当堂练写,学会修改。

1、推荐写话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得好,不如写得好。” 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真想听一听每一个同学是怎么说的,可是大家一个个说又太浪费时间。怎么办呢?

生::写下来。

(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实用性,保存的长效性,这比教师的强制性要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分组练写

“怎么说就怎么写。”同学们可以写香蕉,也可以自己喜欢的其它水果。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描写;还可以轻声和同桌商量、交流,只要不影响大家就行。

(写作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宽松自主的创作情境,允许向老师同学请教,允许轻声商量、交流几句。)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我把课前搜集到的“好词佳句”通过大屏幕提供给大家。(屏幕出示:积累卡片??水果)

3、朗读修改

俗话说:“作文三分靠写,七分靠改。”而“朗读”是最好的修改方式,只要你把自己的作文放声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哪些地方需要修改。除了读给自己听外,还可以读给你的同桌、伙伴听,让他们帮助改一改。

六、师生互动,交流赏评。

教师导入:

有句话说得好:“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同样,好文章大家读才有意思。下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分享你的“劳动果实”?

1、利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习作草稿,边读边看边修改。

2、通过学生的朗读、欣赏,教师予以积极的赏识评价,可以调动其他听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这样做,使学生学会表达的同时,也能进入他人的情感世界,分享彼此的独特体验。

3、如果你还想对自己写的话再读读、改改,使它更好,回到家里,你还可以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修改意见,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棒

第五篇:原电池教案

[导入新课]

故事: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她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教授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能有丝毫的减轻,而且日趋严重……她的病真的就没治了吗?

后来是一位化学家解除了她的痛苦。 药方:换掉一颗假牙。

病因:口腔内产生了微弱的电流,刺激神经,导致人体生理系统紊乱,引发一系列病症。

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格林太太的口中怎么会有电流产生呢?下面我们通过以下的类比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来揭穿其中的奥妙。 [演示实验]

1.内容:把锌片和铜片平行地浸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锌片表面有氢气泡生成

铜片表面无气泡生成

解释:锌排在氢前能置换出氢气

铜排在氢后不能置换出氢气

2.内容: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平行地浸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大家观察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锌片表面无气泡生成,

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3.内容:在锌片与铜片连接的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再把锌片与铜片平行地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疑问:2实验中铜片表面为什么有气泡生成?3实验中电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 分析:Zn、Cu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时,Zn比Cu活泼,易失去电子,电子从Zn片流出通过导线流向Cu片,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电流计指针有偏转;

溶液中的H+ 从Cu片获得电子,2H+ +2e-=H2,生成氢气,故Cu片表面有气泡生成。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套装置:我们知道,物质发生反应时,常伴有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等的相互转化, 比如镁带燃烧发光、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那么,我们做的这个实验是化学能转变为哪种能量形式呢?

这是以Zn和稀H2SO4反应为基础,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我们把这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1、原电池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一现象早在1799年被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伏打捕捉到并加以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即原电池

过度: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我们就是因为组合成了一个原电池才使得电流计指针有偏转,下

面我们以此原电池为例进一步分析原电池内部结构,得出其供电原理

2、原电池原理: 先进行理论分析: 外电路(导线上):锌片上Zn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Cu片,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 流

内电路(溶液内):由电性作用,溶液中带正电荷的离子H+、Zn2+ 移向Cu片;带负电荷离子移向Zn片,溶液中带电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内外电路形成闭合回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便可向外供电。

此原电池所涉及到的反应是:

锌片:Zn-2e- = Zn2+

(氧化反应)

铜片:2H+ +2e- = H2 (还原反应)

我们把锌片和铜片称为此原电池的两个电极

此原电池以Zn和稀硫酸反应为基础,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从而产生了电流,实现了Zn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由此我们得出了原电池的原理:

原电池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从而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以上是理论分析,下面再用动画演示其变化过程,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过渡:我们可以通过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来理解原电池的原理,人们把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叫做正极和负极,在电极上进行的反应称为电极反应,下面我们讨论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

3、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

规定: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在此电极上物质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在此电极上物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以Zn、Cu-稀H2SO4原电池为例表示出此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 (由学生根据正负极的规定判断出此原电池的正负极) 负极:Zn-2e- = Zn2+ 正极:2H++2e-=H2

将负极反应和正极反应相加,并消去电子就得到电池总反应:Zn+2H+= Zn2++ H2

过渡:在书写电极反应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准确判断出原电池的正负极,下面讨论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 活泼金属作负极(由电极的活泼性判断) (2) 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由电子的流向判断) (3)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由发生反应的类型判断)过渡:由以上我们知道了原电池的组成中需要有正负两个电极,那么它的构成还需要哪些条件?下面我们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讨论以下装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图略 【通过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总结为: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①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

② 一种金属与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

(2)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和回路 (3)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三个基本条件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片面的看待某一个条件,核心是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以上我们总结出的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判断下面一个装置是否能形成原电池,若能形成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

提问:格林太太口中的电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格林太太口中两颗不同金属的假牙与口腔唾液中电解质形成了原电池,虽然产生的电流很微弱,但长时间刺激神经,导致人体生理系统紊乱,引发一系列病症。所以,格林太太应该将两颗假牙换成同一种材料。 过渡:我们说学以致用,下面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设计一组趣味实验: 实验目的:使已取出电池的音乐卡发出响声

实验器材:连有导线的锌片、铜片,西红柿,已取出电池的音乐卡 实验方法:由同学们自己设计(提问)

设计思路:锌片、铜片可以和西红柿内的酸液形成原电池,向外供电进而带动音乐卡,

使其发出响声。

下面我按照大家的设计方案做一下这个实验看能否成功。由于一个西红柿电池的电流可能会很微弱,所以我串联了3个西红柿,相当于3节电池。

由实验结果,证明大家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果电池。

小结:以上是本节课主要内容,学完本节课要求大家熟练掌握原电池原理,会应用原电池原理及其构成条件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上一篇:诗歌妈妈请听我说下一篇:诗歌平仄对仗押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