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对仗基础知识讲稿

2024-04-16

诗对仗基础知识讲稿(精选2篇)

篇1:诗对仗基础知识讲稿

《诗 基础知识》(对仗)

对仗,是我们汉语言文学特有的用词方法。这是因为我们的汉字是一字一音,非常适合组成相对的词和句。不仅我们写格律诗需要对仗,其实,诗、词、曲、赋这类的形式都需要对仗的存在,学习古典诗词,对仗是必须要学好,甚至要精通的。

今天,主要讲一下关于对仗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我们先理请一下概念。什么是对仗呢?文学大师王力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我查了一下资料,上面说“对仗∶[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我个人认为,他的这样的定义并不很完整,也有点含糊。“对仗”,其实是属于诗歌类文学体裁的专用名词,对仗是具有很苛刻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词性相同”,还要求“平仄相对”,还要求“结构一致”,还要求“避免重复”,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称之为“对仗”。严格的讲还有“六相”一说(这我会在后面具体介绍)。

我们还知道一个词叫“对偶”,很多人很多书甚至一些词典都把“对偶”和“对仗”等同了起来,其实,这二者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很象。正确清晰地理顺二者的概念,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运用是有帮助的。

“对偶”是什么?对偶就是一种修辞方法,也称为一种修辞格。“对偶”的定义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采用的是一种对称的语言方式,表达形式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的效果。对偶一般表现的是词或词组的形式,很短小。

对偶跟对仗,这二者,一个是修辞格,一个是写作手段,是运用在不同的文体当中的,在古代的散文中也常常用到对偶的。格律诗本身的关于对偶方面的要求很严格也很特殊,所以,在格律诗的语言中,不能说是“对偶”,而单独称之为“对仗”。

在前面介绍格律诗格律的时候,介绍过,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使用“对仗”的形式。律诗(七律、五律)的起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两联一般是要求必须要对仗的。律诗的美学特点是工稳、典雅、精练,其实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对仗”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所以,律诗是离不开对仗的。全篇无对仗的(特例除外),我们就可以断定它不能算律诗。格律诗的基础就是对仗,不懂对仗的人,肯定谈不上懂的格律诗。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也是律句。不仅出句和对句的词性要相同及平仄要相对,而且其平仄分布的规律也是和格律诗所要求的一样。比如,对联就不允许三平尾,就不允许孤平的存在。还有,对联要求的也是古韵,也是以我们所说的以《平水韵》为主体,为默认韵。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联所能表达的境界极其有限,它可以表达一个片段,一个闪念,一个景致或情思,但是,终究是属于“片面”的,和诗比较而言,缺乏的是完整感和大局观。它属于一种“小巧”的工夫,做为一般游戏应和是可以的,也很适合即景而联。如果熟练了格律诗的谋篇布局以及造境界的手段和诗思,那么,吟联应对那是举手之劳,轻松的很。楹联具有独立性,也是一个专门的“学问”,但是它的基础还是格律诗的基础,如果不懂格律诗,说句实在的,你的楹联也玩不出高水平来。不精通格律诗的楹联写手,是称不上“高手”二字的。

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下面,分别介绍对仗的一些常识。

一、对仗的由来

对仗是我国语言文学中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汉字基本上都是单音词,不论是从字面上、平仄上还是意义上,都适宜于造成对偶。这是任何西方文字都不能作到的。

对仗这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文学中由来己久,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己经有了对仗的形式。随着汉赋的兴起,骈体文充斥于当时文坛。魏晋以后,骈偶之风影响及于诗坛。文人诗中运用对仗的就多起来了。不过,这一时期诗人运用对仗,只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是格律的规定。由此发展到隋唐,格律诗己经形成,对仗在律诗中就不是可有可无,而成为律诗的一种特定的格式了。

由此可见,对仗是由汉代骈体文1的骈偶而扩展到诗歌领域的。它最初的名称就叫做“骈偶”。所谓“骈”,本指两马并驾齐驱;所谓“偶”,本指两人结合一起。后来,人们就把两两相对叫做“骈偶”。对仗就是扩大了的对偶。古代皇宫卫队的行列叫做“仗”,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仪仗”。仪仗都是两两成对的。所以,我们把一个对一个的叫“对偶”,多数对偶排列在一起的叫“对仗”。

二、对仗的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结构对称。(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实际上每首律、绝诗内均不可有无意义的重复字)。(3)语法结构要相同。即句式结构相同。如:主谓、动宾、联合、偏正及用虚字要相同。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语义相对,词性相同。语义相对,是指句中所用词语的字义要相互对应。词性相合,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特别讲究数词对数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叠字对叠字等。按照传统的要求,对仗不仅要求名词对名词大类相对,而且还要求小类相对,即按照过去的分类,要求,同一小类或者相邻两小类的名词相对。

例如(南宋)叶采的《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其中,首联对仗,“双双”对“点点”均为量词重叠;“瓦雀”对“杨花”均为名词;“行”对“入”均为动词;“书案”对“砚池”均为名词。

清人为培养幼儿从小就形成对仗的概念,李渔老先生特意编写了一本《笠翁对韵》的小册子,供儿童背咏。该书分韵部2编写,将常用字尽收其中,按上述第二特征编写了对应“词语对子”之歌,可谓诗词入门的敲门砖。大家不妨去买一本学学,或有裨益。“一东”韵部的开头一段摘录如次: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1 骈体文又称骈俪文,产生于魏晋时代,在六朝广为流行。骈体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从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逐渐发展形成。作为一种新文体,在当时对它还没有一个正式和固定的称呼。“骈文”、“骈丽文”的名称,是在唐代以后才有的。2 韵,包括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与韵母和韵部有区别。韵母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不包括声调,韵部是指押韵字的归类,包括韵腹和韵尾。是韵书的基础,无论何朝何代编纂韵书,都立有韵部,按韵归字。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戌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5)避免合掌。这就是上、下两联意义不可重复。如:“夏荷千枝丽,莲花万朵艳。”这就是犯了合掌之弊。

湖南黄奕有一对仗歌:律诗中间两对联,上句下句成对仗;平仄声调要相反,句型词性要一样。一联避免意思同,两联也莫太相像。首尾可对可不对,绝句一般不对仗。

关于对仗,总的原则是“实对实,虚对虚”,对仗的方法和形式,古往今来是非常多的种类的。但是不论什么样的对仗方法,都是依据这样的原则,离不开这样的范畴---格律、句意、内容、语体、句式。我们下面介绍一些传统的对仗方法,是参考一些书籍资料和网络上的资料,适合格律诗使用的常见的对仗方法。其实,真的要单独研究对仗,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都可能有,特别喜欢的话可以另外参详,《文镜秘府论》3列出二十九种对仗:的名对、隔句对、双拟对、联绵对、互成对、异类对、赋体对、双声对、回文对、邻近对、交络对、当句对、含境对、背体对、叠韵对、切侧对、偏对、意对、平对、奇对、同对、字对、声对、侧对、假对、双虚实对、双声侧对、叠韵侧对、总不对对。

我们这里只做简单的方法介绍,下面对对仗种类进行具体的介绍,大体上先说一下“工对”和“宽对”:

一,“工对”,也叫严对,就是对偶工整的对仗。

凡是同一小类事物的字词构成的对仗,都是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什么是“六相”呢?就是“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这里尤其要关注的是“词类相当”,在工对当中,词类是要基本一致的。词类,在传统的说法中一般是分为28个类别的,这里也资料性的介绍一下:

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植物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代名类、方位类、数目类、颜色类、干支类、人名类、地名类、同义连用字类(如“格调”)、反义连用字类(如古今)、连绵字类、重叠字类、副词类、连介词类、助词类。

(同义双音词:山川、江湖、梳妆、宾客、友朋,等等。反义双音词:短长、表里、古今、兴亡、纵横,等等。重叠字:时时、处处、声声、漫漫、沉沉,等等。副词:欲、将、不、皆、亦、末、曾、须,等等。连介词:与、和、共、而、还、则、只,等等。助词:之、乎、也、耶、然、焉、哉,等等。)

范围越小的同类事物的字词相对,越算是工对。工对有以下几种:

(1)属于同一小类事物的名词的对仗。同一门相对便工,同类相对更工。例如毛泽东《长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文镜秘府论》中国古代文论史料。撰者日本僧人遍照金刚(774~835),俗姓佐伯,名空海,遍照金刚是其法号。“五岭”和“乌蒙”,同属地理门中的山名对山名;“逶迤”和“磅礴”,都是形容词连绵字;“腾”和“走”都是形体动词,“细浪”和“泥丸”都是细小的形象,亦属地理门。“金沙水”和“大渡桥”同属地理门中的专门地名;“拍”和“横”都是形态动词;“云崖”和“铁索”同属地理门中的地形地物名;“暖”和“寒”同是形容气候的。这两联都是极工的对仗。

(2)不属于同一小类事物的名词,但是经常被并列使用的。如“天地”、“金玉”等。有的名词虽不属同一门类,但是相邻,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器物对衣饰等,也能成为工对。毛泽东《送瘟神》(其二):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作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雨”对“山”,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邻类相对;“天”对“地”,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也是邻类相对。其余“红”对“青”,“随心”对“着意”,“翻作”对“化为”,“浪”对“桥”;“连”对“动”,“五岭”对“三河”,“银锄”对“铁臂”,“落”对“摇”,都是关系亲近、字面对称的相同词类。所以这两联也是很工的对仗。

(3)否定词(如“无”、“不”等)相对,反义词(如“无”、“有”等)相对,也是工对。

(4)双声词、叠韵词互为对仗,也是工对。如“苍茫”(叠韵)对“萧瑟”(双声),“畹晚”(双声)对“依稀”(叠韵)等。

(5)句中自对(同时构成两句相对)也是工对。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上句“虎踞”跟“龙盘”构成对仗,是句中自对;下句“天翻”对“地覆”又是两句相对:这种对仗是罕见的极为工整的对仗。

有些词既不同门类,也不相邻,但在文学作品或言语中常常平列的字,如诗酒、花鸟、人地、金玉等,也算工对。例如: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白居易《感春》)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钱钟书说:“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着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并例举了中晚唐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一联中的“潭”与“树”、“影”与“身”皆不同类,但成为极工的一联。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谈艺录》185页)可见这种“使不类为类”的对仗,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须得下番苦工的。

对仗用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可以为工整增色。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中的数词---“两”对“一”,“千”对“万”;颜色词---“黄”对“白”,“翠”对“青”;方位词---“西”对“东”。•所以历来被誉为对仗极工整的一首绝句。又如毛泽东《答友人》颔联: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这一联里的“竹”与“霞”,“泪”与“衣”,都是名词,但不同门类,字面亦不对称;可是因为有了“斑”与“红”颜色词对颜色词,“一”与“万”,“千”与“百”,数词对数词,形成工整的气氛,这一联也可视为工对。

工对中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名词连绵字,形容词连绵字,动词连绵字,副词连绵字。相对的连绵字必须词性相同。连绵字用得好,也能为对仗的工整增色。例如: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诗思沉浮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戴复古《月夜舟中》)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韩琮《霞》)在一联对仗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对“心有”,“彩凤”对“灵犀”,“双飞”对“一点”,都非常工整;而“翼”对“通”,却不怎么工整;“通”为不及物动词,在这里可作为名词用,整个对仗还是工整的。

有些对仗并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因它对仗的方式巧妙,也算工对,这些留待介绍对仗其他类型时,再作说明。

旧时做诗学对仗,为追求工整,学童还要学两类书。一类是对韵书,就是老师提到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还有一类是辞藻对偶门类书,如《诗腋》、《词林典腋》等。前者是要熟读背诵的;后者一般不要求背诵,只要求抄写,既练小楷,又加深对各门、各类相对的辞藻的印象,应用时可以按图索骥去查找。对韵书是以平声30韵为纲,把对仗编成歌诀,既学对仗,又记诗韵,还可以学到不少典故。

一般的讲,在律诗的颈联是需要“工对”的,现在我们写作时,一般对词类的对仗放的比较宽,所以,词类不相当,我们也是可以接受的。目的是为了使诗避免死板,灵活运用。只要其他几“相”符合,我们就认可。

二、宽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认为对仗的要求可以适当的放宽,对“六相”要求的比较松,不那么严格。我们的原则是能工则尽量去工,如果难以“工对”那么就不妨宽以待之。古今作品大多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整往往会因词害意容易步入形式主义从而缺少意蕴。因此,高明的诗人往往顺其自然,能工则工,能宽则宽,使得诗句更富意蕴美。

“宽对”一般有下面几个情况:(1)词类可以不拘

(2)相同的词性即可对仗,不必再分小类。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其中,“月”与“人”是名词相对,“上”与“约”是趋向动词和行为动词相对,“柳梢头”和“黄昏后”则是地点名词和时间名词相对

(3)不同词性的词只要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亦可对仗。例如,春风又路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一句中,“绿”是形容词,“照”是动词本来是不想对的,但是“绿”在这里是:使„„绿的意思,是形容词化做动词用,因此也是与照相对。

(4)上下联语法结构有异。但是字面上对仗工整也算对仗,例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在这一句中,上联是定中结构,下联为动宾结构。虽然上下联语法相异但是一问一答在字面上对仗还算工整。

(5)局部不对。工对要求上下联必须全部对仗,宽对则不然,有些地方对仗不公正反而会更有意蕴。例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只有“不敢”和“恐惊”相对,但是并无失对之感。

这样看比较笼统,其实,所谓的宽对,还有不避重字的,比如岳阳楼上有一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上下句都有这“天下”二字,但是读起来不仅不感到重复,还别有气韵。写楹联这样的是允许的,但是写格律诗就尽量不要这么“宽”,如果词宽,也要在结构上扣合回来,再宽也不能不成对,是吧?

四是同字对仗,在工对中最忌上下联同字,而宽对要求则没那么严格,例如: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上下联皆有“天下”但并无重复之感反而有种别样的韵味。好,现在再说一下其他的对仗的形式: 1,流水对

先说“流水对”,因为这是我个人比较偏爱的一种对仗形式。我个人感觉“流水对”的上下句扣合的比较紧密,既不容易产生“隔”而相脱,又不容易产生“合掌”,因为上下句是一种承接或因果的关系。所以,采用流水对,可以轻易避开上面的那些诗病,还能使诗意变化多样,富于动感,呵呵。流水对,也称为“十字格”。也就是说,十个字描述一个意思。当然这是对五言格律诗而言的,七律七绝也是可以采用的。流水对的上下句共同来完成一个意思的描述,上句不说完,下句接上继续说,谓之“流水”,涓涓不绝之意也。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再比如“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再看一个“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如是种种。

2,实字对

这简单,就是诗句中主要是实字为多,上实对下实。比如杜甫的“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这里基本都是实字为主吧。再看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也是同样类型。

3,虚字对

和上相反,以虚字为主。如杜甫的“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再看一个“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再再看一个“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这两个类型,没什么意思,实字多了就是实字对,虚字多了就是虚字对。不多说了。

4,连珠对

“连珠对”说白了就是“叠字对”,上叠对下叠,形如连珠串。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3)隐隐凡尘如错我,悠悠仙界枉飘香。(4)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5,隔句对 这样的对仗很有意思,它还有个名称叫“扇对格”,就是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这样交错开来对的。这样的对仗,多是用在绝句上的,多是为了描写一种对比的关系而写的。

比如看这个例子:(1)

去年花下流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我们找出他的对仗是,“去年花下流连饮”==“今日江边容易别”,“暖日夭桃莺乱啼”==“淡烟衰草马频嘶” 再看一个例子:

(2)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再找出它的对仗关系,“昨夜越溪难”==“今朝逾岭易”,“含悲赴上兰”==“抱笑入长安”。

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再看两个认识一下它,很有趣的:(3)

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4)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6,借韵对

就是以谐音来取得对仗的对称。比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十”本来正对应该对的是“千”,数字对数字,是吧?但是,他对上个“迁”,只用了“千”的音来对。这样的对仗形式也很有趣,感觉上有点掩耳盗玲的味道,呵呵。再看老杜的一个句子“枸杞因吾有,鸡栖奈尔何”,以“枸”来对“鸡”,再看“眼昏长讶双鱼影,耳热何辞数爵频”,这里用“鱼”来对“爵”。都是假借的字,当做一趣,可游戏心态而观之。古人也爱自己糊弄自己。其实,除“借韵对”之外,还有“借形对”,“借通假字对”,等等,找个理由沾边就赖,呵呵。不一一举例了,研究楹联的朋友可以多去找些资料琢磨。7,数字对

这个好理解,例如“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销万古愁”,还比如“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数字对上数字,其实是属于词性相同的这六相要求之一,这类的对,其实不足以单独列类的。这里,初学者要注意的是数字的平仄读音,在所有的数字中(零不算),只有“三”和“千”是平音,其余的任何数字都是仄音,不论是多大的数字。8,意对

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宽对”,对意不对字,字面上不很工整,但是整联看起来却很和谐而对称。比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里“伯仲之间”和“指挥若定”是在意上对应起来了,但是字词上却不很工整。9,交错对

就是对仗的上下句中,所对应字意的不是在相应的位置上,而是错开了位置。谓之“交股对”。比如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王安石的“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我们看到了吧?“多”适合对应“少”字,但“多”在对句的第四字,“少”在出句的尾字,而“密”和“疏”也是这样错开的。这样对要注意词性不能乱。“多”和“密”,“少”和“疏”,也是同词性的,只的因为意相近,不适合直接对应,但是如果看成交错而对,那么,“多少”和“密疏”这样的对就比较完美了。个人认为,其实这样的“对”也不必成为单独一类。还比如这联“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也属于一种“自对”的形式,“密”对的是“少”,“多”对的是“疏”,如果强性叫他“交错对”或“交股对”有点勉强了。这和观赏的角度有关吧?个人认为,其实这样的“对”也不必成为单独一类。还比如这联“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也属于一种“自对”的形式,“密”对的是“少”,“多”对的是“疏”,如果强性叫他“交错对”或“交股对”有点勉强了。这和观赏的角度有关吧?对仗的方法和形式很多很多,我在这里只对上面几种形式的大致介绍,其他的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询资料,方便的很。对仗有工典之美,它会使得诗形稳固,工整齐美。但是,用的不好,常常也会给人以呆板,枯燥,乏味之感。所以前面我说的个人偏爱流水对,也是力图使诗句灵活起来。

我们在讲押韵的时候,说了一些变例和特殊情况,在讲平仄拗救的时候,也说过一些特殊的变例,比如“特拗”等。在讲对仗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变例,同样,这里只做简单介绍,如何使用,见仁见智,随自己喜欢吧。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这些。

1,全篇都没对仗

这很特殊吧?但是平仄押韵等还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你称它为歌行?古体诗?都很勉强。例子之一是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全不对体。是律诗四联都不用对仗的体式。一首律诗从头到尾都不用对仗,似乎不合律诗体裁。但此类诗歌,却多有名篇传世,历代评论甚佳。

如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常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在,日暮空闻钟。”

施补化《岘佣说诗》评此诗,“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 又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评:“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此类诗都有充实的内容,丰沛的情感,高超的语言技巧,然后在脱离对偶格律的束缚下,尽情挥洒,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诗篇。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云:此乃“兴到成诗,人力无与,非垂典则,偶存标格而已。” 2,蜂腰格

这是只颈联对仗而其他的联不对仗。例子是贾岛的〈下第诗〉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旁。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蜂腰体。指颈联单独运用对仗的体式。这种体式,颔联不对仗,十字叙一事,意贯上二句,至颈联方对,且非常工稳。凭借颈联在语言上的精辟工致,显人耳目,突出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如贾岛的《下第》:“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旁。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蜂腰体破除了律诗中二联对仗的规矩,不免有些出格。所以,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

三、四语多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必有不得不散之势乃佳。苟艰于属对,率尔放笔,是借散势以文其陋也。”

再谈谈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从对仗上看,只有颈联对仗;从格律上看,诗的前一半不合律,是古风的格调,是普通律诗不允许的。其诗之妙,则殷璠所谓“神来,气来,情来”是也。有人说,此诗不可无一,绝不可有二。所以,清·许印芳说:“李白争胜,赋《凤凰台》、《鹦鹉洲》二首,未能自出机杼,反袭崔诗格调,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后学当以为戒矣。”

3,偷春格

起联对,颔联不对。就是取“梅花偷走春光而先绽放”的意思而命名的。例子: 寒食月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娥。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还有一些如仅起联不对,余三联皆对的;仅结联不对前三联都对的,其实也都在允许的范围内。从对仗角度看,有其工稳*,也有其呆板性。但是,如同前时期我们讲的音律,平仄,押韵等规则一样,针对律诗“对仗”的呆板*,人们并不是束手就擒的,人们会有各种应对手段的。守住基本准则,守住律诗之典型的美学标准,但是不拘泥于一种特定的要求,创造了各种变格和变体。古典诗歌,呆板吗?枯燥吗?如果还这么认为的话,还认为“词可害意”的话,那只能说你无知了。为诗者,对仗为重中之重。如〈四溟诗话〉所云“律诗重在对偶,妙在虚实”。对仗的法门以工整为原则,以灵活为手段。对仗也好,平仄之法也好,都应该以七律的正规形式为基础。有的人动辄搬出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凤凰台〉等等,高谈阔论,以偏而概全,借以试图轻视诗之法度。其实是不懂格律诗之体裁的真正性质,真正的美学意义。高喊“意”为先,其他的都可以不顾,这种做法和说法,非常之不好。

偷春体。指律诗首联和颈联对仗,颔联和尾联不用对仗的体式。律诗一般中二联对仗,如果把本来应该在颔联上的对仗放在首联上用,就好像梅花开放于百花之前,偷取春色一般,故以偷春体名之。在这种体式中,首联和颈联的对仗隔着颔联遥相呼应,骈散交替,紧松合宜,易于诗意的开合收束,适合诗人不拘情感的纵横捭阖。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扇对体。扇对又名隔句对,即上一联的出句与下一联的出句、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对句相对仗。这种对仗形式起源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来发展成一种诗体形式。律诗中亦有所谓扇对体。根据扇对在律诗中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首联隔句对和中联隔句对。首联隔句对是律诗的首联和颔联用隔句对的对仗形式。如郑谷的《寄裴晤员外》:“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中联隔句对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用隔句对的形式。如明·梁桥的《阙题》:“夏来幽兴惬,携酒问芳苹。昨日花前醉,青衫藉玉人。今宵月下饮,翠袖舞红茵。老去流光易,乘时欲恬神。”律诗的首联隔句对是经常处的位置,而中联隔句对,古无此格,明朝后开始拟之。隔句对,打破了单句对偶的限制,它把两联四句扩展开来,当作一联两句使用,在最大限度上延伸了句子的长度,扩大了对偶的容量,也增强和丰富了对偶的表现力,极诗中之变态。

五、贫对仗

全首诗仅有一联对仗,则称之为贫对仗。

六、富对仗

一首诗有三联对仗,则称之为富对仗。

七、全首对

如果一首诗四联皆用对仗,就是所谓的全首对。杜甫多用此体。

八、首尾不对体

如果一首律诗从头到尾都不用对仗,诗家称之为首尾不对体。此体极为少见,唯大家李白多用之。

对仗四忌

对仗需力求工整,同时要注意有变化,避免词义、句法雷同。

(一)忌合掌 在一联中,出句与对句不能语义重复,用意雷同,不能象左手与右手相合那样单调乏味。首先,忌出句与对句用同义词对偶。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耿湋《赠田家翁》)“朝”对“昼”,时间有交叉,词义有重复。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建议改为:“田家闲昼雨,蚕屋闭春寒”。我觉得,经谢榛这么一倒一改,词义上固然避免了交叉重复,但平仄上则造成了与上联和下联的失粘。又如:“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闻”与“听”词义重复。据清代施闰章《蠖斋诗话》记载,有人改“闻”为“看”,被拜为一字师。其次,忌出句和对句叙事状物手法用意相同。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藉《若耶溪》)两句都是用虫鸟叫声反衬环境的幽静,在写事状物方面手法用意相同,缺少变化之美。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中说,王安石把“风定花犹落”(谢桢《春日闲居》句)作为上句,与下句“鸟鸣山更幽”对偶,“则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就做到了词工而手法用意出新。

(二)忌四言一法

在相邻两联中,上联与下联的句式结构不能雷同,不能四句话如同一法炮制。如宋代徐玑《春日游张提举园池》的中间两联:“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荫。”这四句句式完全相同,显得平板呆滞。

(三)忌同类连叠

在相邻两联对仗中,不能将同一类名词叠用,更不能将同类名词都用在四句的同一位置上。

如李商隐《马嵬》的中间两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清代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说:“此诗二联,连用虎、鸡、马、牛,犯复。”纪晓岚此说,可能有些苛求,聊备一说,仅供参考。

再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的中间两联:“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此两联“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尤其是将四个地名均用于各句开头,更显句法单调。这也算是一种平头病。

(四)忌平头上尾

在相邻的两联乃至三联、四联中,各句前半句的句法结构不能相同,后半句的句法结构也不能相同。

如项斯《送宫人入道》的颔联和颈联:“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磐,却进昭阳旧赐筝。”这四句开头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就犯了平头病。

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五)的颔联、颈联和尾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解》指出,这三联六句“俱用一虚字、二实字于句尾(笔者注:这六句句尾皆为动宾结构的词组)„„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也”。如果在相邻的两联乃至三联、四联中,既犯“平头”,又犯“上尾”,那就犯了“四言一法”,乃至“六言一法”、“八言一法”的毛病,尤须特加避免。如果不犯“平头”,也不犯“上尾”,那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四言一法”等毛病。所以,以对仗的诸种忌讳中,应着力忌合掌,忌平头,忌上尾。

篇2:诗对仗基础知识讲稿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下)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继续讲对仗。上节课我们讲了律诗对仗的几种形式和修辞方法上的对仗,今天我们接着讲对仗。从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可以看出,对仗理论讲究: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实际上有大量的特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诗词中有词性、结构不对应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半对仗、半不对仗的现象。一般也称之为义对。下面我就来讲讲义对。

四、义对

那么到底什么是义对呢?所谓的义对指的是只重其义而不拘其词性。词性是现代汉语的概念,古人是不可能这样学习汉语的。大体上说,古人只论实词、虚词。名词为实词,其它都是虚词。义对的“义”为字义、词义。可延伸到字意,词意,句意。义对之“对”有两层意思。主要是成双结对的“对”,但亦包含“不同、相对”之意。

义对是用“义”构成匹配。这里说的匹配,就是义对上下内容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目的。

比如: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一别后==十年间”写的是别离。

比如:唐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几时到==秋水多”写的是怀念。

此外,强调“不同”是避免合掌,比如“神州振奋/华夏腾飞”其意十分近似,就浪费诗句了。

故“义对”是以“意义”构成“对儿”,有着共同的目的,但上下意思不能合掌。

我们不妨这样归纳:格律诗中的义对是对偶方法的总称,所有的对偶都可以归根于义对。只是诗人们在义对的前提下更追求字面上的匀称和对应,讲究词类,甚至讲究结构。于是就有了所谓工对和宽对。

再举一个例子: 唐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一挥手==万壑松„„。它们构成一对儿,共同描述弹琴的状态和效果。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为别==万里征„„。它们构成一对儿,共同构成将隔万里的壮别。

义对在意思上构成匹配,而没有拘泥词性,当然绝不是任意而对,虽不拘词性,却是有章法而依。具体有这样几种表现:

1.义对中必有工对的部分。比如“一挥手==万壑松”之中的“

一、万”。如果是“常挥手==万壑松”就不行了。

2.句子的一部分采用了义对,另一部分最好就要讲究词类,尽量追求工整。

3.义对多应用在偶句的最后三个字。

4.对于近体律诗,两个对偶句,其中一个有义对(多出现在颌联),另一个最好就要工对(多出现在颈联)。

这个大家有时间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例子,看看是不是这样。

五、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

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那么,在律诗的创作中如何运用好对偶句呢?在这里我们就列举几种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希望对以后同学们的律诗写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1.时空交替:即一句或一联从时间入手描写,另一句或一联则从空间入手描写,以增强表达内容的变化。如:

①浮云一别后(空间),流水十年间。(时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②十年尘土青衫色,(时间)万里江山画角声。(空间)(陆游《晚晴闻角有感》)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空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间)(王维《山居秋暝》)

④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空间)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时间)(李商隐《隋宫》)

以上的“浮云一别后”、“万里江山画角声”句从空间角度写,而“流水十年间”、“十年尘土青衫色”句从时间角度写。“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联从时间角度写,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联从空间角度写。时空两个角度相互映衬,从而拓展了诗句的表达内容。

2.动静有序:即一句或一联写动态,另一句或一联则写静态。如:

①祖帐连河阙(静态),军麾动洛城。动态(杜审言《送崔融》)

②孤城背岭寒吹角(动态),独树临江夜泊船。(静态)(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态)。(王维《山居秋暝》)

④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静态)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动态)(柳宗元《岭南江行》)

以上各例中都是一句描写动态,如“军麾动洛城”、“孤城背岭寒吹角”,而另一句则着力渲染出静的境界,如“祖帐连河阙”、“独树临江夜泊船”。或一联描写动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而另一联则描写静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两句或两联一动一静,自可相映成趣。

3.视听转换:在律诗中,视觉与听觉是构成对偶句最常见的感觉形式,当然也可以用味觉、嗅觉与触觉等。如:

①闭门向山路(视觉),深柳读书堂。(听觉)(刘昚虚《阙题》)

②长乐钟声花外尽(听觉),龙池柳色雨中深(视觉)。(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③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视觉)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听觉)(杜甫《春宿左省》)

④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听觉)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视觉)(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以上一句写听觉形象,如“深柳读书堂”、“长乐钟声花外尽”,另一句则写视觉形象,如“闭门向山路”、“ 龙池柳色雨中深”。或一联写听觉形象,另一联则写视觉形象,如“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为听觉形象,而“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为视觉形象。视听结合,声色相映。

4.宏微对比:对偶句中,一句着眼于宏观或多数,从大场面描写;另一句则着眼于微观或少数,从小场面描写。如:

①山川乱云日(宏),楼榭入烟宵(微)。(陈子昂《春日登九华观》)

②海内存知己(微),天涯若比邻(宏)。(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越国旧无唐印绶(宏),蛮乡今有汉衣冠(微)。(许浑《朝台送客》)

④星河似向檐前落(宏),鼓角惊从地底回(微)。(元稹《以州宅夸乐天》)

以上为宏观与微观之变化,有镜头远推近拉变化之妙,增强诗的灵动性,调动读者思维。

5、数字巧对:在同一联的的对偶句中,虽然只有寥寥的几个数字,却能变化无穷,使人得到极大的趣意。通过数字的对比,使语句开合有度,以增强语言张力。如:

①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沈佺期《铜雀台》)

②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崔曙《奉试明堂火珠》)

③六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题灵祐和尚故居》)

④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⑤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以上句中“一旦”与“千秋”、“ 双月满”与“一星孤”,“ 六时”与“几日”、“ 一身”与“万死”、“ 六千里”与“十二年”、“ 万里”与“千家”都是以意象数目形成强烈的反差效应,以抒发诗人某种特殊环境下的情感。既可使句式显得格外工整,又令人爽心悦目。此外,诸、众、独等字均可作为数字用。

6.情景分述:即一联侧重描写景物,另一联则侧重于抒发情感。但上下联应尽可能有所变化,要力免“合掌”之嫌。如:

①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托左省杜拾遗》)

颔联写在朝为官的平时之景象,颈联写向老友倾吐内心之悲情,节奏也所有改变。

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颔联写岸上与江面之景,颈联则是失意、潦倒的之恨。

③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色,御苑砧声向晚多。(李颀《送魏万之京》)

颔联写别时及别后的孤独、冷清之情,颈联写友人路上、赴京之景。

④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颔联写舟中生活之情,颈联写异地逢秋之景。

7.虚实相生:即一句或一联写虚,另一句或一联写实。如:

①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实)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虚)(上官婉儿《彩书怨》)

②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虚)

大漠兵无阻,穷边有客游。(实)(张乔《书边事》)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虚)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实)(崔颢《黄鹤楼》)

④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实)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虚)(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此四联中①④颔联写实,颈联写虚;②③颔联写虚,颈联写实。虚实结合,相映生辉。

8.行云流水:即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如同流水般一气呵成。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关系,但位置不能互换。如:

①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流水对使句子转换自然流畅,形式活泼多样,又能提高遣词炼句的能力。

9.虚字奇趣:在古今律诗中,将文言虚字“之乎者也矣哉”嵌入联,若运用的恰到好处可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孙德谦在《六朝丽指》中指出:“对句之中,亦当少加虚字,使之动宕。”我们借以说成虚字对。因为虚字没有实义,所以一幅联中不可能全是虚字。主要是说虚字在律诗中,上下对偶,妙趣横生,又无形中增加了对偶句的古典韵味,亦不失化平淡为奇趣之一法也。如:

①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杜甫《峡口》)

②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③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关故依然。(苏东坡《书普慈长老壁》)

④日之夕矣归何处,天有头乎想什么。(聂绀弩《代答周婆》)

⑤老夫耄矣人谁信,微子去之迹悲哀。(聂绀弩《寄高旅》)

10.色彩鲜艳:即以颜色词入对,能使诗句优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

①绿奔穿内水,红落过墙花。(韦庄《延兴门前作》)

②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③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韩愈《送桂州严大夫》)

④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白居易《西湖留别》)

11.叠字连用: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叠字在对偶句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而且应该是联中的精华所在。运用的好,能大大增加诗的品味。如:

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②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李商隐《细雨》)

③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早雁》)

④远树依依如送客,平田漠漠独伤春。(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律诗对仗的基本知识,讲了对仗的含义、功能、种类和技巧。但文无定法,我们要灵活掌握,力求“中律而不为律所缚”,写诗是一种文学积累的结果,没有捷径,只有多学多读多看古人的优秀作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只有我们的内涵丰富,肚里有了墨水,才有东西可写,才不会一写诗词就碰壁撞墙。

作业:

1、是将我们学过的工对、临对、反对、半对、借对、自对、流水对各举一例。(不允许举讲义中的例句)

2、说出下列诗中那句对仗?采用了那种变化技巧?

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露水有缘成苦酒,霓虹无故化长绳。桌上酸甜堪品味,人生红绿费猜疑。悒悒黑煤洞,森森白骨堆。却叹凡间子,难持自在身。

几许文章一场梦,三千学子半生缘。醉矣湖中景,悠哉画里人。

上一篇:4月个人总结下一篇:关于以胸怀为话题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