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对仗

2024-04-08

近体诗的对仗(精选8篇)

篇1: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的对仗

诗词讲座 第四讲

凡两个字数相等、词类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反的句子联系起来,即为对偶句。一双对偶句独立,称为对联。两双以上的对偶句连用,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是两两相对的,这就是对仗这一名称的由来。

一、律诗对仗的规定

对仗是一种修辞方式,是诗词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有构成形式整齐美的作用,也是格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以后近体诗的对仗,显然是受了骈体文的影响。如果用散文的术语,律诗可以说是“骈散兼行”。律诗的一般情况是半骈半散: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则规定要用对仗。例如

杜甫《别房太尉墓》:

首联(散行):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颔联(对仗):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颈联(对仗):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尾联(散行):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初唐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时,颔联的对仗还是很自由的。直到王维、李白和杜甫,颔联还有不用对仗的。例如杜甫《天末怀李白》:

首联(散行):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颔联(散行):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又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首联(对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颔联(散行):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此诗颔联未对仗,首联却对仗。前人说,这是“偷春格”,意思是像梅花偷春色而先开。盛唐以后,虽然还有人颔联不对仗,但是非常罕见。与此相反,不但中间两联对仗,连首联也有用对仗,这倒相当常见。比较起来,五律首联用对仗的情况多一些,原因是五律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比较适宜于对仗。如李白《送友人》,杜甫《春望》都是如此。

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但也有用对仗的。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总的说来,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于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李白有一首诗叫《夜泊牛渚怀古》是少见的完全不用对仗的例子。长律的对仗和律诗一样:首联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不用;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尾联不用对仗,以便结束。律绝一般是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也就是完全不用对仗。但也有截取中间两联(两两对仗)、截取前半(后二句对仗)和截取后半(前二句对仗)的。不再赘例。

二、律诗对仗的原则

1、对仗的基本原则:

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粗略地说来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其他虚词对其他虚词。因此,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

古代诗人运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在古代诗句里,名词和动词才是对仗的主要成分,名词必须和名词相对,形容词则往往和自动词互为对仗。古人对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等都没有详细分类,惟独对名词却分得颇为详细。这种分类对于学习和运用对仗是有帮助的。现在依照传统的说法,略加分并,举例字如下:

(1)天文(日风星雨等);(2)时令(春秋晓夜等);(3)地理(山村湖海等);(4)宫室(楼堂府库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服饰(衣巾布帛等);(7)饮食(茶饭粮油等);(8)文具(纸笔琴棋等);(9)文学(诗书文字等);(10)植物(草木花絮等);

(11)动物(鸟兽虫鱼等);(12)形体(身心魂魄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姑舅等);名词相对,值得注意的是:

(1)方位名词自成一类,如东西上下等。(2)干支词自成一类,如甲乙子丑等。(3)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如人名对人名,国名对国名,朝代名对朝代名等。

其他词相对,值得注意的是:(1)自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2)颜色词要跟颜色词相对。(3)联绵词要跟联绵词相对。(4)叠音词要跟叠音词相对。(5)数目词要跟数目词相对。(6)代词要跟代词相对。

2、对仗的其他原则:

(1)平仄相反。对仗要求平声字对仄声字,或仄声字对平声字,如“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句)即为“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平仄仄平平”,二、四、六字平仄都是相反的。其实,就是b型句对A型句;a型句对B型句。

(2)同字禁对。这仍是平仄问题。因为平仄既然要求相反(平对仄,仄对平),如果上下两句用了同字,就会出现平对平,仄对仄,当然是不允许的。具体说:“出句中出现过的字,对句中不能用同字相对。例如李白五律《广陵赠》的第三联(颈联)“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其中“看”与“见”和“绿”与“青”意思分别相近,虽不是佳对,却也算对仗。如果换成“天边看绿水,海上看绿山”,不但平仄不调,而且用了同字,便不合对仗的原则了。

唐以后的古体诗对仗不求工整,有意求拙以显高古,是不避同字的,例如李白的古风《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合掌为劣。以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叫“合掌”,又叫“合盘”。出现合掌者应为劣对。

例如: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耿洪源句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崔颢句)洛客尽回临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许浑句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李白句

上例中的“少与稀”、“川与河”、“水与江”、“看与见”和“绿与青”都是近义词,应视为“合掌”。“合掌”之病,即使名家,有时也在所难免。《文心雕龙·丽辞》中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其立意就是要求出句和对句力避同义、近义。互为对偶的字愈异愈工,可以使诗句包孕的意思更加丰富。意义愈近愈劣,是因为短小的近体诗中出现重复内容,哪怕是一点,也会使诗作显得臃肿、苍白,而失去艺术感染力。

(4)句式相同。句式,即句法结构。近体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由词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请看下面两例:杜甫《登高》诗首联: 宋·陈亮《梅花》诗颈联:

请对照看看,上述两例的出句和对句的语言结构形式不是完全相同吗?可以说,假若语言结构形式不相同,就不可能造成对偶句。这里,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是:一个对偶句的上下句,要求结构形式相同;但是,两联对偶句连用时,双双的语言结构形式又不能雷同,而要有所变化,体现参差美。这一点,有许多大家都常常忽略。如柳宗元《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七律的中间两联:

这两联全是主谓宾句式,都用二、二、三的词组排列。分开来看,对仗很工;但将两联合起来,则显得呆板,缺乏参差美。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中间两联结构就不雷同。颔联:颈联:

这首诗两联之间的结构形式完全不同。前联是两个动宾结构,而后联是两个主谓

结构,并且分别将两个处所状语“沉舟侧畔”、“病树前头”前置更显得变化多异,参差有致,其正叙结构是“千帆(在)沉舟侧畔过,万木(在)病树前头春”。再如杜甫的《绝句》:

这首诗两联的内部,上下句得结构全同。但前联和后联之间的结构形式又不全同,显出整齐美的律诗更具参差之美。

三、律诗对仗的种类

对仗可分为三类,即工对、邻对和宽对。

1、工对,即工整的对仗。简单地说,凡同类的词(指天文类、时令类的类)相对,即为工对。说细点,凡词类(所指同上)相同,平仄相反,同字又不重复,无论在词汇意义或语法结构上都对得非常工整的,就叫工对。这是律诗对仗的标准类型。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自然是工对。此外,以下几种情况也可算工对:

(1)有些词虽不同类,但这两种事物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人物”、“兵马”、“金玉”、“金石”等经常在上下句中相对,也算工对。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

(2)句中同类自对而又与下句异类相对的,也可算工对。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类,“草”与“木”是植物类,二者句中自对是工整的,与下句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的对仗。

(3)反义词相为对仗的,应算工对。如李白《塞下曲》的颈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其中“晓”、“宵”就是反义相对。

但是,同义词相对却似工而实拙。前边已经讲过,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相对,叫“合掌”或“合盘”,是诗家大忌。

2、邻对,即邻近事类相对的对仗。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宫室对器物,器物对服饰,器物对文具,服饰对饮食,文具对文学,植物对动物,形体对人事,等等。例如:

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以“雁”对“蓬”,是动物对植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

②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种情况是很多的。邻对是介于工对和宽对之间的一种对仗,虽然比起工对来稍逊一筹,但还算是近于工整的对仗。

3、宽对,即对得不十分工整的对仗。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对仗的普通情况。对仗主要是要出于自然,如果有天然佳句,即使字面对仗不工,也无损于毫末。例如刘长卿《别严士元》一诗的颈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句中“日斜”与“草绿”既非同类,亦非邻类,只是词性相同。就是“孤帆”与“万里”,对得亦不工,然而并无害其为佳句。

对仗更宽一点的,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律诗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是可以的。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句中“从、游”和“远、外”词性不同,自然不能相对,可是“来、楚国”和“远、荆门”词性相同,属于对仗。

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例如杜甫《诸将》的首联:“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那么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杜甫《月夜》的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对仗是格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所谓工对、宽对,都要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来决定。元代范德机说:“律诗固以对偶为工,然得意处则意对而语不对亦可。”因此,只要句法和词性相近,便可成对。古今有不少名篇,就是如此。

四、律诗对仗的方法

对仗的方法,是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按作者命意的正反,分为正对和反对。

1、正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两项内容。例如:

①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其五)—以“萧(何)曹(参)”对“伊(尹)吕(尚)”,赞扬了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是正对。

②楼船夜泊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前句写虞允文等在瓜洲、采石一带抗击金兵的事,后句写吴在宝鸡一带抗金,收复大散关的胜利,表现了诗人对抗敌力量的自信,和对战斗生活的向往。也是正对。

2、反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两项内容。例如: ①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一说“能”如何,一说“不”如何,是反对。“象贤”是说后嗣子孙能如先贤,也指美好事业相继承。

②妙质不为平世传,微言唯有故人知。(王安石《思王逢原》其一)—“妙质”,指有才华与优秀品质的人才。“平世”,安宁太平的盛世。“微言”,精美的言论。此联出句说“品学兼优不为盛世所任用”,对句说“精微妙论只有老友才相知”。一反一正,是反对。

(二)按语句组合的状况,分为双句对、隔句对、当句对和流水对

1、双句对。就是通常上下句相对的对仗。

2、隔句对。即上联的出句和下联的出句相对,上联的对句也与下联的对句相对。从整体说是两句对两句,从句子成分看是隔句遥相对仗,故称“隔句对”,《中原音韵》称为“扇面对”,也有简称为“扇对”的。例如: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流在十三弦。

(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喜近皇天寺,先披古画图。应经帝子庙,同泣舜苍梧。(杜甫《大历三年放舟三峡》

3、当句对。又称“就句对”。即句内有自对且与另一句双双成对。例如:

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杜甫《涪陵县香积寺官阁》)—此联中上句“回廊”对“小院”,下句“飞鹭”对“浴凫”。同时“浴凫飞鹭”又与“小院回廊”相对。

②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官。(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此联中,上句“晓钟”对“金阙”,下句“仙仗”对“玉阶”;同时上、下句又成对仗。、流水对。即两句意思上下流贯的对仗,也叫“串对”。这种对仗,相对的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

一般对仗是由意思上完整、结构上独立的两个并列句子构成的,从理论上来说,其地位是可以互换的,互换之句意思不会产生根本的变化。流水对则不然,上下句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若只取一句,或者两句意思都不完整,或者有的结构不能独立。例如:“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弹琴》)。

这种流水对最适宜于尾联。尾联用对仗,只有这种对仗最能收得住全诗。例如:

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

②宜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其三尾联

(三)从用词的角度看,又有“借对”和“连珠对”的方法。

1、借对。即字面上本不相对,但是,或者由于谐声,借字音相对;或者由于是多义词,借其某一意义相对,统称为“借对”。凡非借对则可称为“常对”。借对可分为借音对和借义对两种。

(1)借音对。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诗中用的是甲音,但同时借它的乙音或丙音来与另一字相对。例如:

①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杜甫《秦州杂诗》其三)—借“珠”音为“朱”,与“白”相对。

②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埙司户见寻》)—借“杨”音为“羊”,与“鸡”相对。

(2)借义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例如:

①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寻常”是平常的意思,这是诗中意义;但在古代“寻常”还表示数目,八尺为寻,二寻为常,所以借此与“几度”相对。

②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巴人”和“阳春”都是古代晋国的乐曲名,此借“巴人”的“巴国”义与“楚地”相对。

2、连珠对,又称叠字对。即用叠音词对仗。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吃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上作》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上例中“历历与萋萋”、“漠漠与阴阴”、“萧萧与滚滚”都是连珠对。诗中叠字用得精妙,可以增加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但运用得恰到好处却不太容易。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可谓复而不厌,躇责而不乱矣。”对仗中用叠字,读起来琅琅上口,也可谓“复而不厌。

最后,我们还必须明白,任何一双对偶,其类属、方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交叉进行的。例如上面说到的“宜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是流水对,也属反对(一是“长开眼”,一是“未展眉”),而又是工对。又如苏轼《赠刘景文》一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两句,是双句对,也是工对,也是反对,因为一说“已无”,一说“犹有”。(选自段书远著《诗词写作教程》)河洛诗词2012第一期 诗词讲座

篇2: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要对仗的。“对仗”就是两句中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这就像古代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对子”、“对联”、“对偶”、“楹联”都是对仗。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守的格律之一。一般,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中间两联全不对的、颔联不对的、颈联不对的,或者八句全不对的、或者首尾两联对仗,而中间两联不对的等等情况,只要不失粘,都可以称作律诗。失粘的就不是律诗了。)排律除了首联和尾联不对仗外,中间部分都要对仗。对于绝句来说,用不用对仗是自由的,可以不用,可以用在首联,可以用在尾联,也可以两联都用。这在唐诗中都是可以找到例证的。

对仗要求句型一致,词性相对,平仄对立。在词性相对中,还有数目对;颜色对;方位对等等。在名词对名词中,我们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类,比如天文、地理、时令、动物、植物、宫室、服饰、人事等等。

比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数目对)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颜色对)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方位对)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既有天文又有地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有天文地理又有时令)

一、对仗有许多形式,一般地分为以下几类:

1、工对:出句和对句的句型一致,词性也一致,对得工整就叫工对。凡是工对,词性不但一致,而且在同一类词中又按细分的小类相对,比如颜色对、天文对、地理对等等。例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在平常的语言环境中经常平列使用的词,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等也算工对,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义词也算工对(《文心雕龙》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比正对更差一筹);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作桥”;句中自对又两句相对的也算工对,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2、宽对:过分地追求对仗的工整就会束缚思想,不利于抒情达意,所以在一联中或是词性相对不是十分工整,或是词组对得不是十分严格,都是可以的。这种对联就称为宽对,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中“青天外”和“白鹭洲”就不是十分工整,方位词“外”不能与名词“洲”字相对,“青天外”与地名“白鹭洲”不能相对,但是“青天”对“白鹭”还是工整的。类似这种情况的就是宽对。

宽对要求宽一点,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就行;邻近的事物相对也可以,比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词等等。例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3、流水对:凡是出句和对句的内容说的是一个意思、一件事连贯下来,这种对仗形式就称为“流水对”。流水对既有对得比较工整的工对,也有对得不工整的宽对,而且宽对比较常见。例如李商隐的七律《马嵬》中的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例如李白的五律《送友人》中的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又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等等。

4、借对:凡是用于对仗的词语,字面能对而词义不能对,或者字的谐音能对而词义和字面不能对的对仗都称为“借对”,又叫“假对”。比如“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李字借用桃李的意义与“茅”字相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与青同音对“白”字)。

5、交错对:凡是出句的词语与对句的词语本可以相对,但是不在同一个位置而是错开的,就称为“交错对”或者叫“错落对”。比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倚杖”对“临风”是比较工稳的。“柴门”和“暮蝉”的词性基本相对,都是前一个字修饰后一个字,但是位置不对;如果把方位词“外”放在“柴门”的前面,或者把动词“听”放在“暮蝉”的后面,不但都不合平仄和韵脚在格律上的要求,而且也不合语法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交错对的形式来补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读起来也很自然。所以,“柴门外”与“听暮蝉”的词语位置是交错的);又如“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众 水”与“一门”,“涪万”与“瞿塘”相对,词语位置交错了。这里“涪”是涪(fu)州、“万”是万州,都是四川地名;“瞿塘”就是瞿塘峡,也是地名)。

6、扇对:凡是在律诗中的对仗句子,上一联与下一联相对,也就是两联四句相对的就叫“扇对”,又叫“隔句对”。例如:

莫悲建业荆榛满,昔日繁华是帝京;

莫爱广陵台榭好,也曾芜没作荒城。(韦庄《杂感》的前两联)上一联与下一联相互成对:

一、三句成对,二、四句成对。这就是扇对。又如: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又如:

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 空悲亦空叹,朝朝君未归。

《文镜秘府论》中列出二十九种对,把对仗分为二十九种对仗状态。这是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即弘法大师空海)来华留学回国后,为向日本人介绍汉语而编写的。

《联律通则》是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1日制定实行的一部楹联创作的规则。我们可以学习规则,练习写作。书后有附录《联律通则》可以参考。

二、不同性质的字词也可以对仗。例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形容词对动词)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副词对动词)

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副词对形容词)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动词对连词)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动词对语气词)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名词对代词)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睽。(代词对副词)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代词对动词)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方位名词对数词)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副词对介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加名词对“不”加动词或形容词)

三、对仗的禁忌

1、同字相对,在格律诗中两句之间一般不能同字相对,只有五言诗首字的要求宽松一点。如“城头落暮辉,城外捣秋衣”。(储光羲的《临江亭五咏·三》)

2、不规则重字,格律诗的对仗允许重字,但是重字必须规则。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与“岁岁”相互交错,是允许的。如果重字不规则,就是犯了禁忌。例如:“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层层”与“万点”不能对仗。

3、合掌,对仗的两个句子的意义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称为“合掌”。这是诗家的大忌。判断合掌的关键是判断是否有重复絮烦的意思。例如:“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朝”、“昼”都有白天的意 义,所以这两个字可以视为“合掌”。但是,从这一联整体来看,两句的意义又不是完全相同,所以又不像是合掌。又如:“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想”与“思”两个字“合掌”。

4、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这一点还要在后面讨论。

我们应该注意的还有六点:(1)数目自成一类,(2)颜色自成一类,(3)方位自成一类。(4)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5)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形容词连绵字(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字(踌躇、踊跃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6)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后附王力先生整理的小类《字词表》。

我们在平时应该经常练习写作楹联(对联、春联、对子)。这是训练和提高诗词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简便的方法。

古时候的私塾里,老先生考试孩子的文字水平、考察孩子的才思,就是以对对子来体现的。鲁迅小时候,先生出了一个“独角兽”的上联,鲁迅马上就对上了下联“比目鱼”,令先生拍案叫绝。

郭沫若上小学的时候,与同学一起钻洞偷人家的桃子,被先生发现。先生为了惩戒孩子,在黑板上写了一句“今日偷桃钻洞不知是谁?”孩子们都不敢吱声。先生十分生气地走了。郭沫若趁先生不在,在黑板上与先生的出句并列写出:“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看到后大为赞赏,早把恼怒忘到了九霄云外。

梁启超十岁时,一天随父亲去朋友家赴宴,在人家院中偷偷折了 一支杏花,藏在自己宽大的袖笼里。不料被父亲和友人看到了。父亲为了教育孩子,想在席间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就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句,你如果能够对出下句,才可以入席,否则,你就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梁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但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了。父亲随口说出上句:“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听后一惊,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教育他不该偷折人家的杏花。但是他也不慌不忙,抬头看了一下,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居然对得十分工稳。对句一出,大家喝彩不已,梁父也把孩子偷折杏花的事忘掉了。

古时候,文人在一起也经常对对子取乐,甚至通过联句而形成长篇的排律。后来,文人联句的游戏是:第一个人先说第一句,以后每人说两句(比如第二第三两句),一句与前一个人的形成对仗,另一句成为下一个人的出句;最后一个人说一句作收句,完成全诗。这样,每一个人都要完成前人出句,说出对句,又为下一个人出一个出句。游戏显得十分精巧而有趣。

相传联句始于“柏梁台联句”(句句用韵、一韵到底的七言平韵诗,后来形成了柏梁体古风。)。

例如:唐朝景龙三年的《帝诞辰内殿宴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中宗)

叨居右弻愧盐梅。(李峤)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shi)

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yin)陈师振旅清九埃,(赵彦昭)忻承顾问侍天杯。(李适)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ting)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鲰生侍从忝王枚,(李乂ai)

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

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微臣捧日变寒灰。远渐班左愧游陪。(上官婕妤)

这种形式是一种游戏,对于表达思想感情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了。

为了提高诗词写作的水平,平时可以多练习写作楹联,楹联写作的多了,诗词格律的要求就会熟练起来,写作诗词就会熟练了。下面是我写作的部分楹联。

为山西省古县牡丹节撰联:

1、客进丛山迷去路;蝶出花苑忘来源。

2、绿水映虹桥,虹映水绿;红花衬篁竹,篁衬花红。(回文联)

为湖北省秭归县新屈原祠落成撰联: 离骚赋千秋绝唱;屈原祠万代流芳。

廉政建设撰联:

1、道德为根,老子天下独立;修养乃本,少奇世上无双。

2、惩罚腐败,须制度还须全民参与; 倡导廉洁,靠宣传更靠自我革新。

3、应征上联:勤廉三毋欺,能令捕头擒鬼魅;

原存清朝范云梯在三亚的下联:酷贪两不敢,可将心事质神明。(注:天不可欺,地不可欺,人不可欺谓“三毋欺”。)贺太原市楹联家协会成立5周年 《双塔》堪精,精选会友诗词画;

协会蛮旺,旺揽联家翰墨文。(《双塔》是协会办的杂志)

应山西和顺佛光寺征联:

1、进山门,无不是拜佛、参禅、问道,盼得三业净;(山门)出圣地,自然能身正、语顺、心平,争来四大安。

(注:三业:身业、口业、意业;四大:地、水、火、风。)

2、大宇藏天地,宝贵六合宗戒律;(大雄宝殿)

雄心念众生,殿扬三教法纯真。

3、惩恶煞,戒贪心,清清楚楚规除后果;(天王殿)

奖良民,扬善举,傻傻乎乎不问前因。

4、慈悲为本,本旨神明医大众;(方丈室)

善举当头,头顶戒律为民生.5、世事如烟万样苦;禅房似镜两经明。(禅堂)

6、逝者难追,宽宏大量释恩怨;(往生殿)

将来可贵,谨慎细心晓阴阳。

7、小恩有限,诵经抵御千般诱惑;(延圣殿)

大爱无疆,行善超然万种祈祥。

8、衣楚楚,叩首焚香拜佛祖;(僧舍院)

赤条条,澄心洁体见神灵。为上海世博会而作

1、百年圆美梦;万载有余香。

2、斗冠光上海;宝殿震寰球。连天红公司征下联:

上联是“仙游仙游骑石马看家具”我应对:

1、民权民权登柏坡唱国歌。

2、凤翔凤翔携宝鸡护国旗。

3、潼关潼关铸铁门保国安。

“国际旅游岛杯”海南景观楹联海内外征联:

1、三江交汇,历尽沧桑留玉带;(博鳌玉带滩)四海通衢,参明胜败登论坛。

2、鹿城观海,见龙摆尾,苍茫浩气凌云汉;(三亚鹿回头)雕像听涛,临岸回头,澎湃激昂恋爱情。

3、忆昔日,烈焰腾空,浓烟布野,大力创出新世界;(火山地质公园)看今朝,尘埃落地,古树参天,精心觅到旧乾坤。太原市汾河景区征联:

1、两岸亭园生古韵;一河塔榭映奇辉。(景观桥)

2、湿地还原,莺鸽鹤鹳齐朝贺;(汾水阁)

长廊人造,柳楝松椿共向荣。

3、女娲炼就,七彩奇石妆两岸;(汇石园)

智叟搬来,八方沃土润三星。

4、横空出世,汾河清澈人文满志;(野趣园)

湿地落成,草木繁荣野趣盈城。

5、学海无涯,挥毫恣意香书苑;(联廊)

楹廊有限,泼墨纵情醉东风。为第四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撰联 仙山焕彩;林海飘香。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征联应对:

1、欢庆新春,百花齐放; 对:摒除旧弊,万象更新。

2、对:一二三声呐喊,一清二楚三阳泰;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3、春晚迎春春不晚;

对:兔乖抱兔兔真乖。又对:政廉辅政政须廉。

4、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对:一生德相伴,也上网聊聊。

5、《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对:《洛神赋》《秋兴》,《西厢记》《海上日出》。

6、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 对:兔飞环月来,威武虎睛看燕飞。

中华十二生肖大征联 子鼠

嘴尖特喜粮仓满; 目短尤须心地明。

丑牛 股市容它驻; 农田赖子耕。寅虎 将勇三军旺; “符”合四海平。

卯兔

笑失平野守株处; 喜待蟾宫折桂时。

辰龙 兴风拂绿野; 化雨润神州。

巳蛇 无足行万里; 有信立千秋。

午马

老骥常怀千里志; 良驹固有万年筹。

未羊

犄角双峰当髻髻; 胡须一把叫妈妈。

申猴 金睛惊日月; 红腚定乾坤。

酉鸡 生蛋,半天一个真非懒; 打鸣,每日三通可为勤。

(注:两个老太太夸自家鸡嬎蛋勤,一个说,俺家母鸡一天嬎一个;一个说俺家母鸡懒,半天才下一个。你算一算哪家的鸡懒。)

戌狗

破案捉贼,能干; 看家护院,忠诚。

亥猪

耳大头肥真富贵; 心宽体胖实幸福。

依稀梦里寻佳句;假借醉中挥草章。收观今古画; 藏览圣贤书。奇石共赏; 宝玉独藏。

篇3:雷倩:和李敖对仗的女“立委”

翻看雷倩的个人经历,她称得上台湾的“模范教育样板”——毕业于北一女(台北市第一女子高中)、台大外文系,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传播学硕士及博士学位,随即进入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美国国家广播公司(ABC)。从基层的研究编审做起,六年后在40多位精英竞争者中,被拔擢为ABC副总裁,当时她才36岁,是ABC最年轻及唯一的亚裔女性副总裁。她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在台湾受过完整教育,又能在美国很快通过著名公司高层管理门坎的台湾人。

1996年迪斯尼公司买下ABC后,雷倩辞职,转战亚洲,成为霸菱亚太通讯媒体基金董事合伙人,并因为投资太平洋联网科技(编者注:台湾一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其母公司为台湾著名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而被调台湾,出任副董兼执行长。

更让人吃惊的,她又由惯于幕后运作的商业明星,成为跃上前台的政治人物。这一次,不是因为高涨的权力欲,而是——救父。

她的父亲、台湾前海军中将雷学明,正因身涉“拉法叶舰采购弊案”而被羁在狱。

到2001年7月,台北地检署以贪污罪对台湾前“海军总司令”叶昌桐、时任海军总部舰管室主任雷学明等9名涉案退役军官进行起诉。坚信“自己是无辜的”、认为采购法国军舰是“依法采购并无图利”的雷学明,从此在女儿雷倩的陪同和支持下,走上了漫漫上诉路。

死亡与暗杀、政客与权术、利益与阴谋。在这一为全台湾瞩目的大案审理过程中,为营救父亲而大力奔走、与弟妹演出现代版“缇萦救父”的雷倩,因其流利的辩才、为父申冤的充沛斗志、殷殷的父女情而受到媒体关注。她的陈情和亮相,常常成为媒体聚焦的重点。由此,她开始参与政治,并于2004年参选“立委”成功。

就是在台湾“立法院”,她也很快成为中心人物。去年底,“在台湾谁都不敢惹”的李敖手持催泪瓦斯大闹“立法院”,阻止“军购议案”通过,雷倩居然敢站出来,公开指责李敖。气恼的李敖当众骂她为“丑女人”,李敖甚至扬言,不会让雷倩好过,“她当场冒犯我,我不能不宰她。我不宰她的话,我不能混了。”而雷倩再度反击,携夫向台北地检署控告李敖“妨害公务”。

现在的雷倩,已成为台湾政坛最耀眼的女政治明星之一。女人和政治,是怎样在她身上合二为一的?本刊特约记者在台湾她的办公室对她进行了专访。

人物周刊:身为台湾外省人的第二代,能不能谈谈你对中国大陆的感受?

雷倩:最近几年,我陪我父亲回老家江西丰城几次,贫穷和落后大量存在,我有两个感想:第一,我看到我叔叔的孩子们,他们的基因其实和我是一样的,但他们因为环境的关系,加上我叔叔因為受我父亲的连累,没有机会受教育。这时你就会有一个更谦卑的态度——你可以到全世界做生意,到处去施展拳脚,不是因为你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很多人给了你特别的机会。这是我回家乡最深刻的感觉。

第二,这么大一个国家,还有九亿农民生活在贫穷落后里,作为中国的领导者,不管是政治精英、社会精英还是媒体精英,他们的责任都非常大。

人物周刊:目前民进党大力推动“去中国化”,身为国民党“立委”,你有什么看法?

雷倩:我认为这是民进党在2008年选战最重要的主轴,比以前统独的主轴更深一层,他们的目的是:从蒋中正到台湾来,以及跟着蒋中正到台湾来的这一批人,以他们建立的中国文化为正统的这个概念,民进党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全面把它去除。

明年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这些人面临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留在台湾,成为次等公民,因为你原本相信的已经被打成错误的、黑的、不该存在的。另一个选择就是离开。如果他们选择被歧视,那么要很久以后这个政治力量才会再起来;如果选择离开,那么民进党以后就不用再打这个仗了。所以,这是最后一次追根究底式的总斗争,只是放在“去蒋化”和“去中国化”这样的帽子下而已。这是2008年民进党整个的大战略,意思是2008这一仗打完以后,就不用再打了。

人物周刊:要是2008年国民党胜选,你认为国民党会怎么做?

雷倩:我们认为至少有三件事情会改善,第一个是直航,这是一个长期的承诺。

第二个是观光客来台。民进党一直在丑化中国大陆,例如说大陆观光客可能会留在台湾造成犯罪。如果我们胜选,国民党可以降低台湾人对大陆人的敌意。开放大陆客观光,对台湾整个服务业以观光为主的转型一定是正面的。

第三,就是双方学历开放认证的机制,将来也可以把台湾当成一个教育之岛,把教育产业当成服务业的一环。

人物周刊:“立法委员”任期届满后,你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篇4:对仗工整的对联

下联:白头翁生下苍耳子。

【明】陈眉公与某显宦属对,禁以鸟入联。宦出上联,陈下上联,宦问为何犯禁 ,陈答“白头翁药也”。黄发女:植物名,亦指老太婆;白头翁:草名,亦为鸟名。

【清】傅山题戏台联。

上联:大夏渺遗音,听他秦筑秦筝,今乐何如古乐。

下联:天涯联旧侣,为我楚歌楚舞,他乡也似故乡。

杨调元题陕西汉中湖广会馆戏台。

上联:两汉五代六朝十国,古古今今多变局。

下联:一末二净三生四旦,重重叠叠上瑶台。

此联为程道衡题湖北黄梅孔垅万年台戏台。

上联:乱世需才,何不教南霁云、雷万春几位将官,救末劫投胎下界;

下联:逢场作戏,切莫演尹子奇、令狐潮一班反贼,令吾神怒发冲冠。

【清】吴檞题岳阳南岳庙戏台。

上联:一切作如是观,有即非有。

下联:众人皆大欢喜,闻所未闻。

上联:满天风景,水陆平分,登楼览云梦潇湘,壮气直通巫峡北。

下联:千古英雄,浪沙淘尽,倚剑听铜琶铁板,高声齐唱大江东。

此联为长沙王运常所撰水陆洲戏台联。

上联:人世难逢开口笑;

下联: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王文治精音律,筑“梦楼”为演奏家乐之所,并题上联。

上联:唉!大帝也贪财,傅老儿不过用几文铜钱,便命金童玉女,迎接天宫上去;

下联:呀!阎君真小量,刘安人只馋食两块狗肉,即差牛头马面,拿入地府中来。

【清】喻九万题湖北随州古戏台。

上联:戏犹是梦耳!历览邯郸觉梦,蝴蝶幻梦,牡丹艳梦,南柯惊梦,百世即须臾,只是一场春梦;

下联:事生于情也!试看忠孝至情,儿女痴情,豪暴恣情,富贵薄情,万端观结局,不外千古人情。

上联:儒为戏,生旦净丑外副末,呼十门脚色,同拜一堂,重道尊师大排场,看破世情都是戏;

下联:学而优,五六工尺上四合,添两字凡乙,共成七调,唱余和汝小伎俩,即论文行亦兼优。

上联:村号杏花,尚准那牧童横笛;

下联:地非幽谷,不许我老子牵牛。

旧时乡村演社戏每有犯禁者,或题上联之。

上联: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

下联: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旧时农村戏台联。

上联:台前有泪原非我;

下联:座上无声已入神。

上联: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翠暖珠香,重游瞻部;

下联:五万春花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睡昆仑。

此联为龚鼎孳题北京某剧楼联。

上联: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

下联: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上联:一部廿四史,演成古今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

下联: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坐簪缨、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

上联: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下联: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

上联:己无本事莫登场;主盟五霸,争兴七雄,汉分三国晋六朝,律以周武商汤,都算偻罗小角色;

下联:未有多情不凑巧,金玉双缘,珍珠一塔,镜破重圆钗再会,都是凭空说谎,由他仕女须评量。

上联: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下联: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上联:弦中参妙理。

下联:曲里寄幽情。

上联:此曲只应天上有。

下联:斯人莫道世间无。

上联:不遇知音众声俱寂。

下联:偶然雅集百乐齐鸣。

上联:韵出高山流水。

篇5:对仗的句子

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成功地描绘出其清幽香逸的风姿,更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

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佚名

当壮志凌云的胸襟被渐渐磨平,身后只是满满的遗憾和哀愁,无不心酸。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明月”之于“清泉”,“照”与“流”相呼应,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空幽与静谧。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

满腹经纶的知识本就是自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

“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这里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这组对仗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句语浅而意蕴深刻,恬谈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可不正是此意?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于良史

诗句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贾曾

大自然规律,人生过往的常态。“相似”与“不同”的对仗,宛如一个充满意味的人生哲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既有诗意,又具深意。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杜甫

这样清晰工整的对仗,恐怕是对大作家、大文豪最豪迈又高境界的褒奖了吧!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地做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解缙

对联气势宏大,且想像能力丰富。把天比做棋盘,星星当做棋子,大地比做琵琶,一条条路当做琴弦,非常巧妙。

万卷书容闲客览

一樽酒待故人倾

――佚名

书是共赏物,则可以胸怀天下客,酒却只留给倾心人,不多不少,一个正好,这便是友谊了。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对仗工整,张弛有度,生动地突出莲花的高洁傲岸、象征着君子的情操。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大概所谓爱情的两厢情愿,千里寄情,也就是这等的情形和心思。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一生一死的对比,无关功利,只为给生命一个交代,是何等的志节深沉!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除了所念所钟的女子,便再无令自己动心的人,所有的“不是”、“难为”才正是爱情的深广和笃厚。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篇6:对仗工整的对联

2、上联:横心誓扫官仓牛 下联:俯首甘为孺丑牛

3、上联:红梅傲雪千门福 下联:碧野放牛五谷丰

4、上联:户户厌恶大硕牛 下联:家家喜爱老黄牛

5、上联:花开江左白雪尽 下联:春到人间黄牛忙

6、上联:花木逢春枝叶茂 下联:牛牛得草体膘肥

7、上联:黄牛吃草生新奶 下联:紫燕衔泥筑小巢

8、上联:黄牛舔犊芳草地 下联:紫燕营巢杏花天

9、碧海涌金波时光正好 云天放异彩景色更新

10、创业维艰中原怀逐鹿 宗祧其永东海看腾牛

11、春风浩荡山河添锦绣 华夏欢腾东风扫残云

12、翠浪映碧空莺歌燕舞 白云绕青壑柳绿花红

13、春风化雨九州花满地 爆竹飘香万户喜盈门

14、安居乐业家家春满园 丰衣足食户户喜盈门

15、春色满神州山青水秀 党恩昭夏甸物阜年丰

16、爆竹两三声人间改岁 梅花四五点大地皆春

17、百花争艳风景无限好 万象更新江山分外娇

18、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19、春临大地盛世家家喜 众奔小康神州处处欢

篇7:“对偶”不叫“对仗”

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

对偶: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

词典的解释尽管有辗转解说之嫌,但毕竟还是讲出了它们之间的些微区别。古诗中是多用对偶句,但古文中的对偶句为数也不少。如果依照《用书》的说法,既然“对偶”又叫“对仗”,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古诗文中的对仗句也比比皆是呢?恐怕不能这样说。

因为古文中几乎是找不到对仗句的,古诗中也只限于格律诗词中才可以找到对仗句。

对偶与对仗它们不是一个概念下的两个称谓。也许是因为二者太像而不同之处又太少,才极易混为一谈吧。

正如《用书》所说,对偶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它大体上散见于各种文体中,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然而对仗则不然,它只见于格律诗词中,是格律诗词创作所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这种技法后来又相继为词曲创作和对联撰写所采用。

对仗除了具备对偶所具有的特征之外,它还要求联句的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是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且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不得使用同一词语。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对仗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只有符合上述原则的格律诗词联句才叫对仗,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整,这是格律诗词创作所决不允许的,因而成为创作和欣赏格律诗词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仗是非格律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专有名词,尽管格律诗词中的对仗同时也符合修辞中对偶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只能这样说,是对仗句就必然是对偶句,但是对偶句就不能说是对仗句。特别是诗句在讲究炼字、炼句、炼意等锤炼语言的艺术上,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

编辑/李莉

篇8:词的韵律平仄对仗

幻灯片1

第三节词的用韵

词的韵律可以从韵部和韵式两个方面谈。总的来说,由于语言的发展、语音的演变,词的韵部比近体诗韵要宽得多;由于音乐的影响、诗体的转变,词的韵式比近体诗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先谈词的韵部,再谈词的韵式。

幻灯片2

词韵不同于诗韵。近体诗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因此有官定的韵书,作诗的人都要遵守(实际上也有不少人平日抒情应和等并不严格遵守);而填词则只是文人业余的雅事,没有正式规定过人所公认的词韵。唐人填词,一般就用诗韵,并参照古体诗那样使用宽韵。至晚唐五代,语音的实际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填词的人虽然仍参照诗韵,但为使曲词易唱易懂,就根据实际语音加以变通,由于词人的籍贯和创作年代不同,音律水平也有高低,所以在用韵上也显出差异,宽严并不一致,有的作者不免带进一些方言土腔,有的则故意引方言入词。五代词人的这种用韵情况,影响了后代词人。

幻灯片3

 在宋代,有人曾把词韵加以归纳,但这些著作都没流传下来。 直到明清之际,词韵著作渐多,沈谦《词韵略》、李渔《笠翁词韵》、胡文焕《会文堂词韵》、许昂霄《词韵考略》等相继而出,但其水平高低不一,分韵也不尽相同。到后来仲恒撰《词韵》、戈载作《词林正韵》,论词的人都用它们作标准。而实际上,这两部书所定韵部与宋词用韵仍有些出入。

幻灯片4

 《词林正韵》分词韵为19部,其中舒声(包括平上去)14部,入声5部。P1103-1104。 其中舒声第五、六、七、十各部以及入声第十七、第十八两部要特别注意。

幻灯片5

 词韵十九部只是大致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而实际上宋人作词要比这十九部要来得宽泛,今人把宋词押韵的情况做过穷尽性的归纳,得出18部,《词林正韵》的第17、18两部其实很多词人是混押的。

幻灯片6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韵脚

 物物 壁錫 雪薛 杰薛发月灭薛发月月月

 其中“壁”属于锡韵,第十七部,其余的属于第十八部,也可以看出这两部混而不分。

幻灯片7

 由于有语言发展、方言影响等因素的作用,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同韵部的字通押。例如周邦彦《过秦楼》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m。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n。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n。

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m。)中第七部的字(-n 韵尾)和第十四部的字(-m 韵尾)通押

幻灯片8

 至于第六部中的-n 韵尾的字和第十一部-ng 韵尾的字通押的就更多了。

幻灯片9

 宋词用韵的宽泛,还表现在不同声调的韵可以通押方面。上声和去声不同声调,但“上去通押”极为常见。入声的独立性较强,一般是独用的,但也不是没有跟其他声调通押的情况。例如辛弃疾《贺新郎》:“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又《定**》:“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这是去入通押。

幻灯片10

 词的押韵方式与律诗不同。它随调而定,有的韵脚距离近(密韵),有的韵脚距离远(疏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但与《诗经》、古诗用韵自由也不相同,因为词调中的用韵方式常是规定好的,哪些词调用平声韵,哪些用仄声韵,哪些平仄互押,哪些平仄换韵,都因词调而定。我们可以从韵脚的变换和位置两个方面来看。

幻灯片11

 从韵脚的变换看,大致有五种韵式: (1)一韵到底(AAAA)如万俟咏《长相思》:

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又如李之仪《卜算子》: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幻灯片12

(2)平仄换韵(AABB)如李煜《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幻灯片13

(3)平仄交韵(ABAB)如毛文锡《纱窗恨》:

 双双蝶翅涂金粉,咂花心。绪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 二三月爱随风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傅黄金。 上阙即是交韵,下阙一韵到底。

幻灯片14

(4)抱韵(ABBA)如苏轼的《壶天晓》:

 点点楼前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戎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闹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苏轼此词是《西江月》的一种体,别名《壶天晓》。

幻灯片15 (5)平仄互押(aaAA)。如顾敻《醉公子》:

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敛袖翠峨攒,相逢尔许难。

幻灯片16

 从用韵的位置看,词的押韵方式也较复杂,不同的词调用韵的疏密并不相同。有句句韵的,如上而列举的万俟咏《长相思》、李煜《虞美人》、苏轼《壶天晓》、顾敻《醉公子》;有偶句韵的,如李之仪《卡算子》;有多句一韵的疏韵,幻灯片17

 柳咏《凤归云》上片第七句才用韵、下片第八句才用韵,可以说是韵疏得很了: 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去,堂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

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锚銖名宦。正欢笑,试恁便分散。即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幻灯片18

 词的用韵,韵脚距离不相等,或两句一韵,或三句一韵,完全突破了近体诗的形式。近体诗用韵要避忌重韵(即同一字做两次以上的韵脚),词的用韵不避重韵,甚至有的词还规定叠字叠句来用于押韵位置上。如《长相思》前后阙的起句就常是相同的韵脚,下以自居易《长相思》为例: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第四节 词的平仄

幻灯片1

第四节 词的平仄

 词的声律主要是讲词的平仄格式,而其节律是与句式相关联的。

 词的句式特点是长短句,最短的只有一字,长的达十一字,平仄均有定式,随词调而配置。但词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律句,即句中平仄交错,以双数字为节奏点。也有一些不合律句常规,但一般也可按近体诗的拗救办法进行调节。不过词是依谱填写的,如果词谱有规定,即使拗了也不必去救,所以,词的声律要比诗的声律复杂一些、固定一些。下面我们按句式来讨论。

幻灯片2  一字句

 一字句很少见,一字句都必须入韵。《十六字令》第一句用之,如张孝祥《十六字令》:  归,猎猎熏风卷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幻灯片3  一字豆

 一字豆这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豆”就是小于句的停顿,也写作“读”或“逗”。它的作用是用来领起下文,故又称“领字”。例如周邦彦《风流子》上片里有“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望”字带动下文四句,就是一字豆。毛泽东的 《沁园春 雪》

幻灯片4  二字句

 二字句也以入韵为常,一般是押平韵用  一一,押仄韵用一丨如:  盈盈,鬭草踏青。(柳永《木兰花慢》 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台令》)

领句也有用二字的。例如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烟”,“那堪”二字领两个六字句,这两个六字句构成平仄相间相对的对偶句。

幻灯片5  三字句

 三字句相当于律句的三字尾,以一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为常见,其次是丨丨丨,丨一丨;丨丨一很少,而一一一几乎没有。 丨一一左牽黃,右擎蒼。

(蘇軾《江城子》) 一一丨長門事。

(辛棄疾《摸魚兒》)

弦歌地。(張孝祥 《六州歌頭》)

幻灯片6

 我们来看看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的三字句,归纳三字句的类型。

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幻灯片7

 领句也有用三字的,称为“三字豆”(三字豆也有不是领句的,只是跟其后的句子合为一句了)。例如:  周邦彦《花犯》:“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王安石《桂枝香》:“念往昔、繁华竞逐”,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字豆也有少数其他形式的,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晏几道《洞仙歌》》:“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幻灯片8  四字句

 四字句一般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除了一字豆领三字外,主要有以下句式。例如:a表示平可仄,b表示仄可平 a一b丨 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长淮望断。(张孝祥《六州歌头》) b丨一一乱石穿空。

(苏轼《念奴娇》)

身老沧州

(陆游《诉衷情》)

幻灯片9

 b一一丨,是一种常见的格式,也是词所特有的句式,第三字必平,如:  大江东去;江山如画,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此生谁料。(陆游《诉衷情》)

幻灯片10  五字句

 五字句有律句和拗句两种。词的五言律句就是近体诗的五言律句。其形式以仄起为常,平起少见,平起平收罕见。

 b丨丨一一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b丨一一丨第三字必须为平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卷起千堆雪(《苏轼 《念奴娇》》)

幻灯片11

 a一一丨丨(第三字必为平) 照花前後鏡

。(溫庭筠

《菩薩蠻》) 為誰頻斷續。(姜夔《齊天樂》)

幻灯片12

 五字句中的拗句

 b丨丨一丨(第三字必仄)

 明月幾時有

(蘇軾《水調歌頭》) 盡日惹飛絮

(辛棄疾《摸魚兒》) b一一丨一(第三字必平) 弄粧梳洗遲

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幻灯片13

 丨一一一丨

 與君相逢處

(王安石

《傷春怨》) 看名王宵獵

(張孝祥 《六州歌頭》)

 五字句多為上二下三,也有上一下四,上三下二,“一聲聲更苦。”

幻灯片14

 六字句

相當於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a一b丨一一

 斷腸點點飛紅

(辛棄疾 《祝英臺近》) 似花還似非花

(蘇軾《水龍吟》) b丨一一丨丨

 準擬佳期又誤

辛棄疾《摸魚兒》  是處紅衰翠減

柳永《八聲甘州》

幻灯片15

 另外還有只用詞所特有的句式  b丨b一一丨,第五字必平。 我欲乘風歸去;人有悲歡離合。

(蘇軾《水調歌頭》) 何況落紅無數;脉脉此情誰訴。

(辛弃疾《摸鱼儿》)

幻灯片16

 b丨a丨一丨,第四字與第六字俱仄,第五字必平,如:  一時多少豪傑;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 關河夢斷何處。

(陸遊 《訴衷情》) 一般為上二下四,上四下二,三三。

幻灯片17  七字句

 七字句,即七言律詩的律句。 a一b丨丨一一

 老夫聊發少年狂;酒酣胸膽尚開張。

(蘇軾《江城子》) b丨一一丨丨一

 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 壯歲旌旗擁萬夫

。(辛棄疾《鷓鴣天》)

幻灯片18

 a一b丨一一丨,第五字必為平。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蠻》)

 b丨a一一丨丨,第五字必為平。 為報傾城隨太守;會挽雕弓如滿月。

子》)

 以上都為上四下三,一下都為上三下四。

幻灯片19

 丨一一a一b丨

《菩薩

(溫庭筠

(蘇軾《江城 更能消幾番風雨。(辛棄疾《摸魚兒》) b b丨b丨一一  常南望翠葆霓旌。(張孝祥《六州歌頭》)

幻灯片20

 八字句以上的句式,都可以看做是上述句式複合而成的,八字句一般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可分析為上三下六,或上五下四,可以此類推。

幻灯片21

 词在四声方面,还有一些讲究,如有的地方还要分别清浊、上去。万树《词律》说上声和去声“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大抵两上两去,在所当避。”唐词似乎只讲平仄,不分四声,但是个别词人如温庭筠声调甚严。宋代文人开始讲究四声,如晏殊注意去声运用,并要求某些词结尾仄分三声;柳永要求“上去、去上”连用,反对“上上、去去”,而且该用入声的地方不用上去。

第五節 詞的對仗

幻灯片1

第五節 詞的對仗

第一、近体诗句式齐整,律诗对仗有固定的位置。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一般只有在字数相等时才有可能对仗,所以词对仗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例如苏轼的双调《望江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就是在两句字数相等时用对仗。

幻灯片2

 但在词里有时即使字数相等,也不一定用对仗,对仗与否,全在于作者的选择。苏轼这首《望江南》的上片的同样位置上,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就没有用对仗。又如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对仗,辛弃疾《满江红》同样的位置上“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就没有对仗。

幻灯片3

 范仲淹《蘇幕遮》

 上闋起句“碧雲天,黃花地。”  下闋起句“黯鄉魂,追旅思。”都用對仗。 周邦彥《蘇幕遮》

 上闋起句“燎沉香,消溽暑”,用對仗, 下闋起句“故鄉遙,何日去”,則不用。

幻灯片4

 尽管如此,词的对仗位置还是有一定的习惯的。一般来说,上下片的起首两句如果字数相同,习惯是对仗的,称为“虾须格”。例如秦观《鹊桥仙》: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幻灯片5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 有些词牌在一定的位置上,也以用对仗为常。例如《鹧鸪天》的三四句和换头两个三字句,《沁园春》上片的四五句和六七句,下片的三四句和五六句,等等。

幻灯片6  第二,词的对仗近于散文的对偶,可以不讲究平仄相对,也允许出现同字相对;近体诗对仗,讲究仄脚在前,平脚在后,词的对仗也可不拘。例如张升《离亭燕》中“云际客帆高挂,烟外洒旗低亚。”其对仗不是平仄相对,而是平仄相粘,且两句都是仄声韵脚,还押韵。又如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时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其对仗不仅是平仄相粘,而且都是平声韵脚,还有“又”字、“了”字同字相对。

幻灯片7

 第三、词的对仗有时不一定全是用在字数相等的地方,也不避童子相對。在一字豆或二三字顿的后面也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柳永《觀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去掉有,上下對的很工整。 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避同字。

幻灯片8

 词中也有“扇面对”,前面也可有一字豆。例如周邦彦《风流子》:“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箸还垂”这里除去领句字,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

幻灯片9

 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辛棄疾《沁園春》) 有

幻灯片10  鼎足對

 蒋捷《行香子》: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近体诗的对仗】相关文章:

对联的对仗05-01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05-02

近体诗中的平仄关联08-17

对仗工整的牛年对联04-09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07-14

对仗说04-20

近体诗平仄范文05-20

近体诗包括什么04-13

近体诗:人生赠言04-14

格律诗对仗04-18

上一篇:弯钩的写法教学设计下一篇:用激情舞出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