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理与绩效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上存在着潜在或外显的,意识或行为的冲突。在绩效考核背景下,规避冲突,汲取二者优势,构建刚柔相济综合绩效管理模式是现实需要。利用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精神,以此引导和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从而超越“绩效”窠臼,实现“无为而治”是终极目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动态管理与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动态管理与绩效管理论文 篇1:

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为导向的学生管理企业化探索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企业管理与学生管理的特点与目的,界定了学生管理企业化的概念,规定了学生管理企业化的目的、环境、方法与要求,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念与方法,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境,实现学生管理企业化的途径。

[关键词]学生管理;企业化;人力资源管理

1学生管理企业化研究现状

近年来开始有对学生管理企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程梅等(2007)探讨了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中心,将企业6S管理运用于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学生管理企业化途径。赵娴(2010)、刘明辉等(2009)介绍了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导入学生管理企业化的经验,将IBM、湖北旺前集团等企业管理模式导入学生管理和教学中。王奕(2011)反思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应该从已有的“家长式”学生管理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才能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戴辉(2011)探讨了班级管理企业化的模式与经验,提出从班级的组织机构、人员任免以及奖惩方法构建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

目前对学生管理企业化的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学生管理企业化的理论研究,对学生管理企业化的基本认识还有待体系化、规范化;二是近年来的学生管理企业化实践更多的是向某一企业借鉴与模仿,缺乏普适性管理理论对学生管理企业化实践指导的研究。

2学生管理企业化的界定

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学生培养规格与企业实际要求无限接近,学生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就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是学校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企业管理理论是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改进的主要借鉴之处,学生管理企业化这一课题就浮出水面,成为解决学生适应企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的主要途径。

如何界定学生管理企业化?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专门原理,分别研究特定领域中的管理原理与方法。企业管理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围绕企业经营的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及其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活动过程的总称。依据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管理是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校园秩序、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为管理内容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

从企业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概念分析,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管理活动。目前的学生管理活动涉及的内容更多的是校园内、课内、课外的空间,对企业管理活动学生只能通过有限的社会实践接触。学生能接触到的企业管理活动不深刻、不丰富,难以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与企业要求的无限接近。可以说,现在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对接存在时空上的割裂性。要解决现阶段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割裂性弊端,就需要将企业管理向学校延伸,与学生管理相融合。由此可以引出学生管理企业化的概念:

学生管理企业化就是将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向学校延伸,与学生管理相融合,使学生在企业化的校园学生管理机制下,通过模拟企业组织结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与执行方式,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与适应企业管理过程,实现毕业生规格与企业管理要求的无缝对接。

这一表述包含以下观点:

(1)学生管理企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人才。离开这个目的,任何学生管理活动都是不现实的。

(2)学生管理企业化是在学校这个社会环境中实现对学生管理的改革。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学校教育,学生管理企业化能使学生在学校这个最为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与体验企业管理过程。

(3)强调企业化的学生管理机制,是制度与执行的一体化概念。学生管理企业化不仅仅是制度向企业管理制度靠拢,更重要的是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实现企业化。

(4)“企业化”就是通过模拟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学生,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与正确、人本的执行方式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转变的。企业与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管理环境:企业是细致到生活各个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学校是粗线条式的管理制度;企业是行为与绩效挂钩的监督机制;学校是抱着发展与宽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等。

3实现学生管理企业化应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为导向3.1学生管理的发展需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管理,重点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管理也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大学生当做重要的社会资源来开发,重点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形式上属于动态管理,强调对人的整体开发。不仅安排员工工作,还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设计职业生涯,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人尽其才。大学阶段的生活是个人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应该采用权变的动态管理,实现对大学生的整体开发。不仅安排学生的学习,还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个人状况,指导他们设计职业生涯,不断培养,不断提供横向和纵向的岗位或职业实践,充分开发个人潜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人性化管理,更关心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以人为本,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学生管理也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考虑大学生的情感、自尊与价值需要,以学生为本,多激励,少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多商量,少命令,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实现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

3.2企业人力资源与在校大学生的继承性与相似性是二者融合的基础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属于适龄就业人口,是已经开发人力资源;在学校中,学生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属于就学人口,是尚未开发的、处于潜在形态的人力资源。现在的学生是将来的企业人力资源,二者在时间发展上的继承性注定两种管理能相互衔接与融合。企业人力资源与大学生的可融合性还体现在二者工作与学习生活的相似性上:企业员工8点上班相当于学生7点40早读;员工考勤相当于课堂考勤;工作任务相当于学习任务;员工下班相当于学生放学;每周例会相当于班会;员工绩效考核相当于期末综合测评;员工参加各种培训相当于学生选修各种课程;员工奖金相当于学生的奖学金;日常工资相当于修得学分;部门、车间的组织类似于学生所在的班级或专业等。

二者在时间上的继承性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融入学生管理成为必然,只有在学校就学会适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学生学习生活与企业工作特点的相似性为学生管理企业化提供了可能,没有这些共性基础就无法融合。

4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为导向的学生管理企业化实践构思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与内容为导向,改革学生管理流程与环节,实现学生管理企业化。

首先是在新生中进行学生干部招聘信息宣传,为下一步的招聘做好宣传工作。然后对新生进行第一轮职业生涯指导,引导他们认识学习与就业关系、树立积极的学习与工作态度。组织学习开办企业所需流程,按教学班设立模拟公司,仿照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班级管理结构。趁职业生涯指导带给学生的深刻认识尚未消退,开展学生干部招聘与录用工作,使他们能在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下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简历审核、面试等环节挑选能为大家服务的学生干部。对新学生干部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掌握适应大学生心理的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之后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需求分析,为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组织“在职”培训。运用学生“绩效管理”系统,通过考核的班级与学生干部可以获得精神与物质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企业化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等环节提供决策参考依据。顶岗实习后的培训需求分析,为解决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与企业生产第一线所需知识不断更新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开展第二轮职业生涯指导,转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能受到的对于工作与将来的负面认识,重新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观。与此同时辅之以求职面试技巧及简历制作技巧等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本文仅仅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为导向的学生管理企业化研究的开始,为了探索可供推广的学生管理企业化方法,笔者认为还应开展如下研究:

第一,进一步深入调研现行学生管理制度,研究学生管理对象特征,争取在学生管理企业化理论研究上进一步体系化、规范化。

第二,研制开发一套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选择少数班级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时长江试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谢文兵谈360反馈绩效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5(27)

[3]王怀忠,陈利民浅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12)

作者:秦鹏 邓安娜

动态管理与绩效管理论文 篇2: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思辨与超越

【摘要】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上存在着潜在或外显的,意识或行为的冲突。在绩效考核背景下,规避冲突,汲取二者优势,构建刚柔相济综合绩效管理模式是现实需要。利用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精神,以此引导和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从而超越“绩效”窠臼,实现“无为而治”是终极目标。

【关 键 词】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综合绩效管理;刚柔相济;绩效;学校文化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管理学在我国作为教育管理学分支学科得到恢复和重建。国内学者通过译介、融通西方

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奠定了我国学校管理学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学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是由上位教育管理学植入的,学科群本身不成熟,学科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科理论图式。对学校管理方法论研究也未能形成有效的理论体系,致使学校管理方法表象地局限在“管理有法,又无定法”的模糊且难以操作的尴尬境地。[1]

在实践层面,围绕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模式优劣与抉择之争旷日持久。一方面制度化管理过于流程化、标准化,应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使人们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应有尊重,迎合了人们的人性回归心理。然而,由于对人的不良欲望乏力,理论与现实割裂,效果不及预期,使管理者又陷入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基于绩效考核背景,试图探讨一种超越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学校管理新范式。

二、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关联及冲突

人性化管理是由人性假设理论演绎而来,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方式或管理思想,是指基于人的利己假设、满意假设、理性假设而实施的管理方式。[2]主张在管理中从顺应人性入手,满足人的需求,通过道德引导、人文关怀、人格尊重、宽容理解等非强制性手段,引导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从而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动的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协调组织成员协作行为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外在强制力实行管理,从而实现组织意图。

应该看到,人性化管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对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制度化管理模式注重运用外在力量,显然,统筹协调功能优势明显。二者运用的手段与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管理者为追求组织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学校管理取向的多维性,两种管理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潜在或外显的、意识或行为的冲突。

1. “理性”与“本能”的冲突。人性化管理确立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以满足人的情感与需求为前提条件的。不可否认,适度人性激励,对发挥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有不可否认的作用。然而,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既有自然性一面也有社会性一面。人性的自然属性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各种基本需要是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的,[3]一个需要满足后,会再追求下一个需要。由此可见,人性化激励初衷与人性本能冲动是相悖的。其实,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也无法将人的自然属性中“利己”与“利他”进行剥离,进而区别对待。

2. 内部生态系统的和谐有序与动态平衡的冲突。人性化管理把人视为组织管理的主体,管理中的本质因素。然而,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育人组织系统,在由教师、学生、管理、科研和后勤层构成的学校内部生态系统诸要素中,学生和教师互为主体关系,教师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学生层是主体层,是教师层和管理层实施教育影响力、后勤层提供服务影响力的最终接受者。[4]学生层利益与教师层、管理层及后勤层付出成线性关系,后者付出越大,前者得益越多。由此可见,在学校系统内部生态链中,学生层与其他层的利益呈此消彼长的非对称性关系。

3. 效能评价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冲突。人性化管理认为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一种线性关系,个体功能总和与总体功能呈现非线性关系,注重组织的长期目标,有时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以换取组织的长远利益。然而,现行学校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以及职称评聘、先进评比等需要效能考核具有时效性。

4. 管理规范化与发挥个体创造性之间的冲突。制度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式化,在协调学校成员行为的有序性,减少工作失误,保持学校各项活动平稳进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性,过于强调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极易抑制教师的创造性,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不难看出,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二者有着各自的优势,也都存在明显缺憾。在绩效考核背景下,正视学校各层次的利益诉求,促进学校内部生态链的和谐发展,需要超越两种既有管理模式。

三、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融合及超越

(一)构建“刚性”架构:规范行为预期

学校管理制度是规范学校成员行为,遏制人性“利己”性,引领各类活动的方向和预期的保证。显然,建立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实施综合绩效管理的基础,而“科学性”和“民主性”是其中两个最基本要素。

“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上,学校制度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相悖。其次是“适应性”,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受特定文化的影响,[5]制度应与学校成员的价值观、个人信仰、个性特征等因素相适应。因此,要正确规避“人性利己”与“制度约束”的冲突和矛盾,合理平衡人性承载力与管理张力。制度约束功能与人性自由本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制度不是管人的“枷锁”,而是约束行为的“底线”,[6]但也决不是激励人奉献的法宝。因此,制订制度要以学校预期目标为参照,以学校成员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为标准,将目标确定在普遍接受的临界值范围内。过高、过于苛刻,超出人性承载力,制度便形同虚设。过低,学校目标则无法实现。其三,体现在与绩效关联上。从国家实施绩效工资的初衷看,无非是想通过经济杠杆来撬动事业单位的活力,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改进事业单位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与策略。其实,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显然,学校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相关联,能增强制度的效能。

“民主性”体现在学校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度上。在制度制订过程中,组织学校成员参与讨论、决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成员对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预期目标的深化认识,均衡各主体间利益需求,不断修正自身预期目标,使之与学校目标相适应的过程,即对制度的认同过程。因此,制订制度要广泛征求学校成员意见,切实采纳合理化建议,正确处理各方诉求和利益关系。不容回避的是,学生受教育需求,需要教师、管理者和学校其他成员具有严格、守时间、守规则的职业精神。当教育者的职业需求与其内在“利己”性发生冲突时,要认识到教育者具有精神性对生物性超越的特性。人能够把本能的需要置于意识的支配之下,实现精神对本能的超越。越是文明的人,就是离本能越远的人。[7]教师从他选择这份职业的那刻起,就选择了对“利己”性的超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任何成员都应遵循的规则,显然,学校制度要与教师的义务和职责相适宜。

不过,学校管理制度只是为综合绩效管理系统提供一个静态架构,从系统功能来看,它处于由绩效考核指标、学校管理者以及学校员工组成的综合绩效管理系统的末梢,而核心则为促使这一系统有序运行的学校管理者,成效如何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二)实施“柔性”管理:激发人性潜能

在学校各类人员中,教师处于中间层,既要接受领导层的领导,又要体现国家意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生成较强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意识。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群体的心理特点,重视运用道德引领、人格尊重、赏识激励等“柔性”化管理策略,以平等的心态看待教师,规避“说教式”、“命令式”、“惩戒式”的方式。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让教师回归对学校认同。关注教师的心理,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诉求。公平、公正进行绩效考核,合理均衡不同群体教师的利益。均等教师发展机遇,着力搭建教师自我发展的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管理本来就蕴含约束、强制的意思,管理不能回避它的功利性。[8]其实,处在绩效考核背景下的学校管理也不可能绕开功利性。“柔性”是相对的,当人性不足以承载公德心和责任心负重时,当然离不开外在力量的驱使。不难想象,一个没有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的学校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是以“刚性”为前提的,将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相结合,人文关怀和绩效压力相结合是综合绩效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也是达成和谐高效管理的使然。

(三)培育学校精神:超越“绩效”窠臼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管理者运用职能和手段有意识地协调成员行为的过程,也是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效果取决于个体的内化进程,即主体意识和对学校的认同度。当然,利益驱动也可能使教师努力工作,但如果对学生、对教育爱的缺乏却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对“教育”工作倾注其全部情感与意志,甚至可能会导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利为准甚至唯利是图。[9]因此,在绩效考核背景下,充分利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导向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精神,着力把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目标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上来,促使人的主体性回归和发展,提升教师对学校和职业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的要求相匹配,引导和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10]实现“无为而治”,既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应然,也是学校管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凝聚着全体师生对未来的价值追求,是学校精神和师生精神的内涵体现,外显为学校成员所默认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学校文化的培植和发展,需要全体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不断培育,逐步汇聚。

校长作为学校文化重建领军人物,肩负着引领者、指导者和践行者三重角色。作为引领者,要认清校情,正视学校文化历史及全体成员的意见,总揽学校全局,准确定位发展目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把握核心要素,注重调动个体及团队发展的潜力,营造彼此间良性互动与竞争环境。作为指导者,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个性,知人善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不足,不求全责备;用平等的姿态与教师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善于修正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其朝着有利于学校预期方向发展。作为践行者,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敬业、勤业、乐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影响人、带动人。

当然,教师也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播种者。一方面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的影响和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自己的学风、教风和敬业精神又影响着学生。显然,教师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具有多重性,示范引领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文化建构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明确学校奋斗目标,为每个成员提供实现目标的均等机会,把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期望目标,促使个体充分发挥潜能,自觉践行道德理想,逐渐增强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校文化重建是全体员工不断反思、自我修正、接纳和包容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作为主体存在影响他人,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作用,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最后实现质的超越,升华为学校精神。

四、结束语

综合绩效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践行“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应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其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刚”与“柔”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度”的把握等,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懈探索。

注释:

[1]张天雪.学校管理方法体系问题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曹元坤.论“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J].当代财经,2006,(10).

[3]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7.

[4]李景春.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J].教育科学,2006,(3).

[5]李惠波.日本传统文化对主银行制度影响的路径分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6,(4).

[6]杨小微.转型性变革中的学校领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7]冯建军.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8]吴照云,余焕新.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J].当代财经,2008,(8).

[9]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10]黄维德,刘燕,徐群.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1.

作者:张根应

动态管理与绩效管理论文 篇3: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对接问题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弊病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不协调,存在脱节问题。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既会威胁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也会限制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甚至会对财政资金与资产的使用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限制其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有鉴于此,本文将从论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对接的意义入手,分析当前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 预算 对接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质量也不断改善,然而,在资产迅速增加的同时,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却明显滞后,这一问题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之后越发凸显。因此,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就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

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的意义与成效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对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成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就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关系来说,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而资产管理则是预算管理的延伸。具体来说,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是其国有资产形成的主要来源,所以,财政预算资金的安排是否科学、规范将直接影响资产配置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资源利用是否有效。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既有的资产存量则是核定某一单位预算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资产存量,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资产配置的标准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各项资产预算实现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与促进部门编制更为科学的双重目標。

概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一是对接可以压缩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尽量减少重复购置、闲置与浪费资产等现象的出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二是对接可以增强单位存量资产的使用计划性,促使现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充分调剂闲置的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三是对接可以有效克服一直以来的“重建轻管、重钱轻物”的倾向,进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与财政预算的管理水平。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已经有了明显成效。

首先表现在理念的创新。“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新理念初步在财政部门树立起来,预算的编制也更为科学。同时,试点部门和单位也逐步树立了“以存量资产为基础,结合单位工作任务编制预算”的理念,这一理念将极大地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

其次是新模式的探索与构建。部门预算的编制与审核中逐渐探索和建立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打破了两种管理“两张皮”的状况,也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了部门预算的内涵,使得部门的预算编制更为系统和完整,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尤其,结合年度预算执行,近两年资产管理系统与年度部门决算软件之间数据上报的相关审核,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

再次,预算的分配将日益公平化。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的建立以及对国有资产预算进行科学的编审,预算的分配做到了有理有据,国有资产长期以来存在的配置不均问题开始得到改变。

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的问题

2.1预算安排与资产绩效管理相脱节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之下,资产形成之后就归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这样就缺少了对其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财政部门除了需要将单位的履职需要确定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考量标准,还应该思考其资产的管理是否做到了规范与透明,考虑其资产使用效率的高低等等。然而,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绩效考评机制与体系,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之下,大多数单位都存在重经费争取而轻使用管理的现象,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资产的利用率较为低下。

2.2部门预算与单位资产存量相脱节

在我国,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是财政预算分配的产物,所以预算的管理模式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与管理发挥重要的影响力。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的预算管理模式仍然以投入的控制为重点,也就是主要控制对象是支出,而对于其现有资产的存量关注则不多。这样一来,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就会重点根据预算所规定的数额和项目加以执行,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超支的控制。此种模式之下,就自然会导致对于资产边际增量的关注,而对于资产的存量则难以进行有效而全面的管理。

2.3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扎实

当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基础很不扎实,出现账实不符和账账不符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出借、出租、处置和投资等方面取得的收益时并没有按规定加以处理;有的单位则只对资金账加以记录,而对于固定资产账则部分登记或者不记;一些单位将财务与资产的管理部门相分割,相互之间也不进行资金账目与实物的核对,导致资产状态发生改变,已不能使用却长期不清理不履行报废手续,账上显示资产存在,实际却无相应资产可用。一句话,基础工作不扎实,造成国有资产难以管理到位。

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的建议

3.1建立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

资产配置的标准要分类加以制定和完善,这是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效对接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配备标准应该是财政部门结合各行业部门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分类制定的。财政部门应严格对各单位的公用经费按照相关定额和标准加以核定,对各单位申报的专项经费中的资产预算进行审核并对其中的大型资产使用的效益进行预先评估,促进预算分配朝着更加规范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

3.2清查资产底数

由于财政部门仅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账面数据,所以先清后乱、账实不符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但是,如果资产的存量不能理清,使用情况不能加以明晰,那么就无法将其作为细化的预算编制的依据。只有下大力气对资产加以清查,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的动态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为预算编制提供清晰有效的资产数据。

3.3加强制度约束与监督

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等等各个方面的作用,以加强对于新增国有资产配置预算执行的检查。凡是未经批准的,则一律不得购置;而对于预算执行之中需要追加预算和临时购置资产的,若是确有特殊需要,则应该严格按规定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经批准同意之后方可购置。需要指出的是,凡是未申报购置预算的资产,则一律不得分配经费。而若是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超标、超编,就必须严肃加以查处,坚决予以纠正。

总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能够维护国有资产配置的效率和公平,能够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这既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又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资产分配不均现状的改善。对于对接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正视,在实际工作中从建立完善资产配置标准、清查资产底数和加强制度约束与监督等方面不断努力,以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对接日益协调。

参考文献:

[1] 冯林生,吴红芳.谈中央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J].中国水利,2008(8).

[2] 赵桂云.浅谈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必然性[J].现代管理,2007(12).

[3] 杨建春.加强资产与预算管理结合提高财政管理水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 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求实,2010(5).

[5] 张琴.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品牌,2009(9).

[6] 吕玉炜.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索--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人民警察学校财务科)

作者:朱枫

上一篇:云计算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下一篇:电动机维护农业机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