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研论文

2022-05-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中语文教研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和基本规范,是管理和评价各门课程的基础,是学科教材编订、考试命题和课程评价的依据。作为课程标的一个子系统,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贯彻和落实语文教育教学方针和实施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研论文

课堂观察激活语文校本教研

摘要:课堂观察是以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为基本目的的课堂研究活动。这种活动能使语文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品质和专业技能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发展,是激活语文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观察;语文校本教研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教师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观察课堂教学,收集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手尽可能翔实的资料,以一定的理论框架分析诊断观察所得,并据此提出改善教学的建议。它需要围绕一个有意义的主题,体验一次完整的合作,完成一项持续的研究。因此,课堂观察是激活语文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会议,提升语文教师系统预见力

课前会议指在课堂观察之前,观察者和执教者集中在一起进行有效的磋商和交流。以了解本堂课的教学情况,商定观察主题的过程。课堂总的来说离不开师生互动、课堂管理、学习气氛、学生行为等方面,所以老师们在观察前要有系统的整体谋划。实践证明,越是特定的观察越是需要细致的,整体的思考。通过课前会议,参与者明白了这节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明白了每一项教学活动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甚至能预设学生的反应,做到观察时胸有成竹。

二、课中观察,提升语文教师敏锐捕捉力

课堂情境发生具有不可逆转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和偶发的事件中断课堂教学活动。另外,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人际关系、教师学生的个性、班级的亚文化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课堂事件发生的背景,导致课堂情境充满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敏锐感受、准确判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回应。这些实践智慧只有靠教育者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1.聚焦主题,有的放矢

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活场,里面蕴藏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当我们带着主题去观察时,就能用专业的眼光捕捉、解读教学现象与细节,使教学现象与细节晾晒在理论之下,而教育理论的内涵也必将在实践的沃土中更加丰富。

例如我们观察团队围绕“有效训练”这一主题,先后观察两位老师执教第八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同一时段中,高语组老师侧重观察老师的教学策略,低语组老师侧重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

因为我们是带着任务走进课堂的,大家听得异常认真,不放过执教者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每一次练习设计,也将学生的表现尽收眼底。有的老师掐着表看学生练习的时间,有的老师一直关注那几个锁定的学生,有的老师如实地记录了执教者的语言……深入地观察,详尽的记录,不仅帮助执教者发现了她从未发现的问题,也让我们在对他人的观察中“自我观察”,开始注意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通过这样的锻炼,老师们教研能力得以提高。

2.对比分析,求同存异

老师进入现场后,要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运用量表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和推论。

例如我们观察团队进行“古诗词专题研讨活动”。一位老师采用传统的“解诗题、知诗人、解诗意、悟诗境”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执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达到诗画结合的教学效果。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把古诗词传统教学模式和“补文互联”的实验模式进行对比教学,在对比中把握两种教学模式的长处。这次同题异构,在探索更适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激发学生探索主动性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上迈开了一步,为古诗词教学积累了经验。

3.跟踪观察,不断“打磨”

我们观察团队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开展扎实有效的“深度教研”活动。活动中,在“确定专题——同题上课——课堂观察——专题反思——沙龙研讨”的系列活动中,教科研相结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

比如吴老师执教《泉城》时,就采用教师个人钻研辅以年级组集体探讨相结合的方式。年级组内一上《泉城》,教研组集体围绕主题进行课堂观察,然后修改教案;二上《泉城》,外请专家参与课堂观察,再次打磨;三上《泉城》,拍摄成录像课;吴老师观察自己的录像后,四上《泉城》。这样跟踪观察一位老师,反复还原她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反应来剖析她的教学过程,使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飞速提高。

三、课后反思,提升语文教师专业判断力

课后反思是指在课堂观察结束之后,观察者和执教者针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的过程。

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报告时围绕观察主题,基于证据说话,找到本课中值得肯定的做法,挖掘个人特色,还根据本课的主要问题,基于执教者的实情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例如观察团队围绕“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两位老师上的《青海高原一株柳》,进行同题异构课堂观察,课后组织了交流。交流主题围绕三个方面展开:①学生课堂思维状态的观察记录(可以是一个片段);②学生积极、消极思维状态的成因分析;③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状态的有效策略的构想。

每一个观察者都围绕观察点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剖析和反思,对简化了的数字、图标等的具体内涵与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做出解释。我们坦诚地交流,对于执教者是最好的促进,而观察者们也受益匪浅。

总之,课堂观察基于合作,凝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让协作成为校园中的一种风尚;它关注了细节,让我们的课堂日益微化,眼光却不断深化;它注重反思,让思考成为一种自觉,研究成为一种常态,成长成为一种需要。课堂观察激活了我校语文校本教研。

作者:韩平英

第二篇: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网络教研及教育评价转型的研究

摘要: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和基本规范,是管理和评价各门课程的基础,是学科教材编订、考试命题和课程评价的依据。作为课程标的一个子系统,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贯彻和落实语文教育教学方针和实施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网络教研及教育评价转型的研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网络教研;教育评价转型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以期教育评价体系符合中国实际,向世界水平的方向发展。课堂教育评价体系是学校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立足于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理念之上建立起来的,要求教师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当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这就要求评价要格外注意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发展意识,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才能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

一、高中语文学科校本教研的特殊性

基于校本的教学科研是我国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型教学科研体系,是以团队精神为基础、学习、工作、科研相结合的教师群体行为。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校本”是英语校本,意思是“校本”和“校本”,即校本教学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副司长朱木菊曾指出:基于学校的教学研究意味着将教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校,以教师为研究对象,吸收理论和专业人员参与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强调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不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注重总结经验、推广理论、法律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校本教学与研究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校本性格。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根据学校实际教学问题才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因此,校本教学研究应注意,教学研究的基础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应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当前,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得到普遍承认,但高中专业教学研究的特殊性往往被忽视。学校不同科目的教学有教育人的共同目标,所以学校教育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所以有必要重视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要重视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就要重视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特殊性。在自然与人文的比较层次上,语文教学不同于科学与数学教学。从人文精神的比较层面来看,语文教学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与道德、历史、哲学甚至艺术的教学。在汉语与汉语的比较层面上,汉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语文科目的教学情况直接影响高中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但是,教科书的使用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如何理解和同意它们等问题将随之而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依靠中国高中教师共同讨论和解决。此时,突出了我国高中学科校本教学与研究的特殊性和意义。

二、高中语文评价的基本原则

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高中语文评价必须要从学生的品德、智力、习惯、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学指导。概括而言,高中语文教学范畴内的评价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科学性原则。高中语文评价应当严格遵循高中教学的客观规律,真实反映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特点,此处的“科学性”不仅仅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认识而言的,也要考虑核心素养渗透方式、侧重方向、实现途徑等科学性。其次是全面性原则。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颠覆了传统“唯成绩论”“唯升学论”的教学思维。这意味着评价视阈得到了较大拓展,宏观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依据,在具体的语文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要构建精细化的评价项目,如“读写能力”“诵读能力”“德育体验能力”等,总体上高中语文评价也需要从以上多方面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再次是多维性原则。核心素养要求对教学质效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这其中包括老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还包括过程、结果、方法等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这样既助力发挥语文教学的知识传递作用,又能够体现语文教学的教书育人作用。最后是发展性原则。狭义上的评价是对“已发生”展开的,广义上要包含发展性特征,即对语文学习进展展开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当前及之前一段时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但其目的是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因而必须具有发展性的评价指向,通过教学评价来反馈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创新教学方式

1.希沃

教师利用EasiCamera希沃视频亭或希沃助手扫描代码上网,使用热点在教室拍照直接展示学生练习的答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可以减少设备切换的麻烦,直接将内容放在视频亭里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还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内容,在电子白板上圈出学生的成果,修改、评价等,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听课,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工具总结答题步骤和方法技巧,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可以使用赫博白板5创建思维导图,并根据需要选择思维导图的样式、文本和布局; 在“分支主题”后面添加各种“子主题”,然后输入要在其中显示的内容; 展示过程中,点击加号可以看到内容,点击减号可以回收内容。 如图1所示。

图1是“观赏和比较句子的表现效果”的思维导图示例。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表现各个阶段,不受顺序的限制而随机表现,不会被动画的设置机械束缚,教学更人性化、智能化。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加强课堂交流与交流,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融合新技术和教育教学

2、加强引导,科学构建自主合作学习组织

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会孤独寡闻。 传统的网课大多是教师的授课仪式,只有教师单方面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的知识,时间一长,学生就倦怠得不到。 合作学习容易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激发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但是,合作学习组织的建立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组织可以静态构建也可以动态生成,必须根据学生整体的个性特征,异质地构建静态合作组织。 另外,随着学习任务的变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个体的意志等,合作组织会动态生成。 以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文学阅读与创作”单元学习设计为例,花都区第二中学各级静态学习小组完成了单元学习任务4“班级《打发青春》诗集”的分组分册内容。 关于原学习任务“与学生开始讨论‘青春的价值’”,教师设计了《古典咏物流传》钉子群共享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单元的诗音朗诵,制作朗诵音频和视频上传到班级的钉子群,在线课堂上是诗词交流观 异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补充、共同促进; 静态学习小组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动态生成的学习小组形态多样,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获得知识和友谊。

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且必须受到社会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同时,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应当以核心素养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优秀教师,更离不开实际课堂,教师应当具有相应的意识,不断改变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亟待改变,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更加多元、高效、科学、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垚鑫.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教师PCK的发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2]党方.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运作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8.

[3]尹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刘悦

第三篇:农村高中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校本教研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一种文化,是教学研究机制的新亮点,是教学研究走向更加成功的契机。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时,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

【关键词】 农村高中;校本教研;思考

“校本教研不是学校用来装点节日的鲜花,而应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飘荡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呼吸在每一个师生的胸膛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新课程的解释者,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其效果,于是,校本培训应运而生。

反思自己学校的校本教研,总觉得学校的校本研究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往往没什么效果,甚至停滞不前,走过场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我想,这也许是我们农村初中学校的痼病。

一、主体参与意识薄

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日渐增多,教育行政部门出发点非常好,然而,作为被培训者的教师并不买账,除了抱怨,还以各种形式抵制培训,除了晋升职称不得不参加的计算机培训、预报预审培训以外,其他都是能推脱就推脱,应付了事。

怎样让教师心悦诚服地、主动地参与培训、实现专业发展呢?在学校这一研究场所中,校长是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学研究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长需要做的是: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有大家统一思想,充分意识到这些,才能同心同德做好校本教研。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改革评价标准,建设阅读校园,开创学习之风,倡导团队合作,关注教师精神世界,鼓励教师成长进步,立足于教师素质提高的学校发展,才具有持久性。

二、教研机制少策划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而农村初中往往缺乏研修的合理计划和目标。学科教研组活动本身只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载体,或者说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校本教研并不是每两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動所能涵盖的。不少学校也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实施计划,但是一到具体情境之中,难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再加上多数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缺少典型的成功范式可供参照与借鉴,使得培训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校本教研在管理上应该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要制订必要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再不断修正。对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化成一个个小专题进行研究,如观察课堂,用照片和录像记录课堂实况等,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校本教研的切入点来自于学校实际,决策者、播种者是校长。校长是建立校本研究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成长规律,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播下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教研种子。

三、研究内容泛而空

我们有些农村初中校本教研内容比较随意。研究的问题不是来源于教学实践,没有现实针对性,而是“跟风走”,人云亦云。这样的校本教研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就应该把重点迁移到对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考察上,关注他们对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点点滴滴实践过程。“专家讲座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一动也不动”的戏谑之言道尽了教师行为跟进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所在的学校,更应该把教师的“行为”变革作为实施校本培训的重中之重,比如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是否注意的只是结果的对与错,而忽略对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思考方式的关注;教师的日常备课,是否还是习惯于一味地抄写现成的教学参考书,而忽略了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与自主建构;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否只是一些日常事务的布置与商讨,而忽略对教师研究的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校本教研落在细处,需要进行教研方式的变革。要注重集中研讨与随时随地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录像播放相结合,课堂设计与课堂诊断相结合,培养教师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经常审视自己是否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加压与提高的自觉行为来对待,是否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研的视野之中,是否把先进教学手段的掌握与运用作为改善教学水平的切实举措来对待。激活特长,激活教学,激活科研,激活能力,说到底,是激活教师的教学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四、具体实施无特色

如今,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师资还不能满足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有时还需拆东墙补西墙或使用代课教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师同伴互助的氛围难以实现,而这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先决条件。而且,由于办学条件捉襟见肘,许多学校房舍紧张、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教师无缘接触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等,很难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环境。

教师培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过程,活动的形式当然离不开听课、评课、反思。但我们学校,研究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重复、低水平徘徊、缺少深层次思考等问题。当研究课成为教师的负担,教师就会有抵触情绪。组织者忽视了活动中教师情感参与的因素,而这恰恰是决定活动效果的重要原因。当教研活动成为强制性学习时,活动也就慢慢地流于形式了。

校本教研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一种文化,是教学研究机制的新亮点,是教学研究走向更加成功的契机。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时,只有当学校和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努力创设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时,我们就已经走出了校本教研的误区,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真正地走进了校本教研,农村初中的教育事业也必将走出困局,走向辉煌。

我想我又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将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的形式创新与内涵的提升、外延的拓展完美地统一,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连在一起,构建充满生机的校本教研文化;如何通过校本教研的深层推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育超市,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等。这些问题将引领着我以及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又把它记载在我的专业能力发展手册上。

校本培训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但愿校本教研的芬芳能永远弥漫在每个师生的胸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0.

[2]梅芬.英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

[3]何自然.语用学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李金兴

上一篇:初一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审计风险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