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3-01-26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 也可以几个部位同时发生,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盆腔炎主要由病原体引起, 临床表现可因炎症的轻重与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病人常有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和下腹疼痛, 也可位伴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恰当彻底治疗, 患者体质较差, 病程迁延所致;也可无典型急性炎症史, 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 表现急性发作。病人全身症状不明显, 有时可有低热、下腹痛及腰痛;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我院采用中西结合并配以心理疏导方案, 治疗盆腔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诊断盆腔炎128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年龄84岁。7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为对照组, 5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治疗组。入院常规检查血常规、心、肝、肺、肾功能, 以及妇科常规检查。

1.2 方法

1.2.1 抗生素的应用

急性盆腔炎根据血象、必要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采用联合用药, 一般选用青霉素240万~1000万单位, 甲硝唑250g静脉滴注, 每日1~2次, 5~7d为1个疗程。无效时, 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类抗菌素。

1.2.2 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 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1.2.3 慢性盆腔炎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 肌肉注射, 隔日1次, 5~l0次为1个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 泼尼松5mg, 每日口服3次, 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1.2.4 中药治疗

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同时选用中成药或汤药制剂口服, 5~7d1个疗程, 一般使用3~5个疗程。可选用的中成药及汤药制剂是根据中医科医生会诊后的医嘱执行。

(1) 康妇消炎痛栓:外用, 每次1粒, 肛门给药, 1d1~2次。

(2) 妇乐冲剂:每次128g, 1d2次, 开水冲服。

(3) 中药灌肠:红藤汤、红藤30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鸭跖草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30g、桃仁15g。本方具有活血清热、化瘀解毒的功效。用法:将以上药物加水熬煎二道取浓汁, 然后将一二遍药液混合浓煎为100m L, 过滤后加0.25mg普鲁卡因 (亦可加链霉素0.5~1g) 。保持药温在30~36℃之间, 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 排空后灌肠, 30min内灌完, 保留4~6h, 10次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显效率和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复发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1.4 疗效判定

治疗10d后随访,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区分, 疗效显著的判断标准: (1) 治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2) 好转:症状减轻。 (3) 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 显效24例, 有效32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对照组, 显效10例, 有效52例, 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1%, 2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2组均随访6~12个月。治疗组复发6例占10.71%, 复发时间为治疗后12个月。对照组复发24例占33.33%, 复发时间3~7个月。2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复发时间推迟 (P<0.05) , 2组血象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2组无明显不了反应 (P>0.05) 。

3 讨论

急性盆腔炎治疗及时, 预后良好, 而慢性盆腔炎的疗程比较长, 因此治疗起来要比急性盆腔炎更复杂, 而且容易复发。西药杀菌, 副作用大, 易产生耐药性并破坏菌群平衡。普通洗液栓剂, 药力无法深入, 只解决表面问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 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 遵循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在准确认识病情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机体和环境特点, 结合心理护理, 使治疗具有针对性。

本组结果显示, 中医辅助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 (P<0.01) , 治疗组有效率100%, 而对照组有效率86.1%, 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炎的中西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28例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血象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无明显不了反应 (P>0.05) 。结论急性盆腔炎治疗及时, 预后良好, 而慢性盆腔炎的疗程比较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医盆腔炎,中药辅助,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左绪磊.盆腔炎性疾病·妇产科感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9~119.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54~267.

上一篇:“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取向下一篇: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