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盆腔炎患者81例的中药灌肠治疗效果分析

2022-09-10

盆腔炎就是医学上所称的盆腔炎症性疾病, 指女性患者上生殖道以及周围组织所发生的一组炎症类疾病, 而且临床上多以疼痛为主要表现, 约90%以上患者需承担疼痛症状[1]。在临床治疗上目前主要应用常用西药抗生素等方式, 但此举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药物疗效变差、致病菌养成耐药性、甚至还会导致炎症周边组织局部粘连和纤维化的问题。而中药灌肠治疗则作为有效的药物给予手段, 长期有效率可达86.5%~96.0%, 能够有效支撑对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为了探讨临床上通过中药灌肠治疗在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 该研究选择该院妇科自2010年4月—2012年6月间所收治的16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 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妇科盆腔炎患者160例, 其中纳入的患者年龄区间为22~53岁, 平均年龄为 (38.7±5.9) 岁;按照妊娠记录来看, 患者孕次为0~5次, 平均孕次 (2.3±0.6) 次;产次为0~3次, 平均产次 (1.7±0.3) 次。所有纳入该次记录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以下临床症状条件[2]:①符合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辨证标准;②患者子宫或附件区压痛、宫颈摇摆痛;③除以上标准外, 患者还存在特异性病原体, 机体发热 (>38.2℃) , 阴道或宫颈异常排液, 经显微镜检查发现阴道分泌物白细胞显著增多, 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④特异诊断标准包括:腹腔镜检查为盆腔炎, 子宫内膜经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炎, 超声或MRI检查探及附件区增厚、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腹腔积液或附件取包块。

1.2 分组资料

所有160例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分别为81例与79例, 其中两组患者在数目、性别、产次、孕次、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程度等指标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3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如下。

①西医对照组患者79例在临床上只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 患者试前均确认符合静脉应用抗生素标准。所选用的西药组成及给与方式为“头孢西丁钠2 g经静脉注射, 2次/d;替硝锉200 m L经静脉注射, 1次/d”, 以10 d为1个疗程。

②中医治疗组81例则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增加给予中药灌肠, 所用及的中药药方如下:土茯苓、红藤、败酱草均为30 g, 三棱、莪术均为20 g, 金银花、黄柏、丹参、牡丹皮、皂角刺、连翘各15 g, 红花、乳香均为10 g。使用时, 先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得到约450 m L药液, 并早晚均分2次给予灌肠。

1.4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白带消失且经B超检查显示盆腔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有显著改善, 白带基本消失;经B超检查显示附件增粗程度显著减轻或盆腔包块明显缩小, 盆腔积液显著已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 白带基本显示正常, 经B超复查附件增粗程度有所减轻或盆腔包块有所缩小, 盆腔积液减少但尚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发现恶化, B超复查无任何积极显示变化。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在完成中医治疗及西医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结果, 见表1,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等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除有效率之外, 痊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中医治疗组较西医对照组的显著疗效优势。

3 讨论

盆腔炎在医学上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主要包含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类型[3]。临床上中药保留灌肠作为中医外治疗法具有极高 (85%) 以上的长期有效率, 其作用机理优势为:可通过中药药液与肠壁的充分接触, 利用肠壁优秀的半透膜渗透性作用, 使得患者的盆腔粘连有所松懈, 进而使得患者病患部位的炎症得以消除, 并可以有效改善盆腔微循环状况, 使得炎症吸收有显著改善[4]。

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较西医对照组在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临床未发现有显著的严重不良反应,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综合来看, 中药灌肠具备如下特点:①药物经直肠吸收并直接作用于盆腔, 能够有效作用达成消炎、消包的目的;②灌肠方式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口服方式对胃肠道可能带来的不良刺激作用, 并减少了肝脏等代谢负担, 促进了药物吸收效率;③使用较为简单, 高科技手段不具备的基层医院也可推广使用, 且因不良反应较少而易于为患者主观接受。

因此来看, 如在临床上进行西药抗菌消炎的同时进行中药灌肠方式, 则能够有效为患者疏通经络并促进炎症消退结果, 同时能够改善粘连组织进而优化患者临床症状。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在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6月间该院妇科所收治的妇科盆腔炎患者160例, 并给与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 中医治疗组较西医对照组在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临床未发现有显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进行西药抗菌消炎的同时进行中药灌肠方式, 则能够有效为患者疏通经络并促进炎症消退结果, 同时能够改善粘连组织进而优化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盆腔炎,中药,灌肠

参考文献

[1] 赵再绒, 李惠群, 刘治美.多种途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4 (5下旬刊) :316.

[2] 周英, 李丽.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27 (1) :5-7.

[3] 董微, 张博.口服中药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11, 30 (6) :453-454.

[4] 石立立, 谢静燕.抗生素、中药灌肠加理疗治疗盆腔炎56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9) :3692-3693.

上一篇:薄煤层工作面瓦斯治理关键技术分析下一篇:哈姆雷特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