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行为与干预策略

2022-09-10

第一篇:自杀行为与干预策略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

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及其干预矫治是心理学多个分支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发展病理学、学校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尽管这些不同的学科分支在研究视角、方法和重点各有侧重和区别。近年来,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问题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类。内化问题行为主要涉及情绪方面的困扰或者失调,如抑郁、焦虑等;外化问题则是指行为的失调,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品行障碍、攻击以及过失行为。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非常复杂。根据发展系统理论的观点,问题行为是生物、认知、人格等多个水平的个体因素与家庭、教养、同伴、学校、社区等多个水平上的背景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不同类型的问题行为又与特定的危险因素相联系。学前期是个体问题行为开始

虽然与童年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相比,学前阶段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相对较低,但是对于这一发展阶段问题行为的科学研究和干预矫治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体的问题行为具有连续性,早期的问题行为会增加个体日后适应的困难。同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矫洽,一些问题行为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转化为习惯性或者“慢性”(chronic)失调。另一方面,发展早期的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相对简单,因而有利于干预矫治并取得成效。

对于教师而言,幼儿游戏中的干预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老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常常由于对幼儿及幼儿游戏的分析和解读不够,干预时机不准,干预方式与方法运用不当等原因,给幼儿游戏带来干扰,从而使得幼儿游戏中的干预异化为干涉,为了维护教师游戏干预行为对幼儿游戏的正向推动作用,提高幼儿游戏中教师支持性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在干预时应注意深入观察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应结合幼儿游戏的现实情境,正确把握介入和把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干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常常总是希望孩子“正常”地游戏,一旦出现了偏差,就习惯性的想要“纠正”而其实在幼儿游戏行为背后,通常隐藏着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如果教师仅仅凭空主观判断,就生硬介入,肯定会影响游戏的后果,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建议或提出质疑,将问题抛给幼儿,来引起幼儿的思考及对游戏的调整,运用适当的提示,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游戏情境,教师还需要灵活把握,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与方法。

总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到:正确的把握干预幼儿游戏的时机,关系到教师干预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和层次,提升游戏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幼儿的游戏。

第二篇: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

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山师心理学院 徐夫真

“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472 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79.4% ,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 ,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 ;小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比例排列,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在努力地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随着生理的发展成熟,他们的自我认识、道德价值观、性心理及性别的社会化等构成了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常的青春期发展可能伴随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骚动的和不可预知的想法、感情和行为。除了一些极严重的精神问题或行为外,许多看似有问题的行为其实只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偏离。若要区分真正的偏离行为和较小的发展危机,了解发展的知识和个体正常行为范围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Copeland “个体特质”自我意识高涨。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个体尤其关注自我形象,有时认为是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与伦比的,有时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情绪一落千丈,极为自卑。个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是怎样的我?”充满幻想。个体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虽然这种认识往往是偏激的或不切实际的,往往会随着个体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强烈的情感而变化。自我表达的需要。Copeland 称之为“做你自己的事”,摆脱对父母的依恋或依赖,追求独特的自我,不再遵循父母设定的发展模式。“我的生活,我作主”。充满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心中充满了诸如“绝对真理”、“极限真理”等哲学问题。不轻易接受权威的观点甚至表现出某种叛逆性。对性感兴趣。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个体时期顺应自己性别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特点而表现出的性意识、性情感等心理活动。个体开始变得非常关注外表和衣着,打扮自己。从众。为了求得相互的接纳,这一同伴群体内部也表现出求同的趋向。高敏感性、情绪波动、冲动的倾向(如叛逆行为甚至是犯罪和反社会行为)、行为抑制甚至是社会退缩。主要内容

一、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表现与类别

二、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

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策略阿德勒指出,个体的不良行为具有四个目标1 .寻求关注寻求关注的个体认为,只有成为成人或同伴关注的中心,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他们可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目标。一是积极的行为:如取得成功、施展才能、外表好看等;二是无用的行为:如调皮、炫耀卖弄、毁坏东西等。对情绪障碍和社交恐惧症者的关注可能会适得其反。个体焦虑、担心、哭泣、逃避和忧伤――成人的关心(同情和担心)――强化个体的行为结果――使之与病人同等――再次出现焦虑或恐惧反应。2.权力反抗成人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的控制。他们不会受成人规则的限制,也不会屈服于被处罚的威胁。3 .报复指个体对伤害他的成人或者成人所代表的社会作出反击。受报复驱使的个体最喜欢采用的行为包括撒谎、偷盗、欺骗、咒骂老师和父母、破坏行为和暴力行为。4.假装无能如果报复行为没有达到目标,他们就会停止针对父母和老师的行为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不活跃和消极行为,他们放弃斗争,不关心学校、家庭和朋友,很少或不写作业,不再参加课外活动。在家的时候多数时间待在卧室里看电视或听音乐,他放弃了一切,也想让人们放弃他。他的生活变成了一系列的失败、挫折、羞辱和伤害。会变得抑郁甚至会有自杀的危险。表现与类别品德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学习问题与障碍品德性问题行为1.过错行为2 、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3 .逃学或离家出走4 .恐吓、勒索5 .参加不良组织心理性问题行为1.一般适应性问题主要指个体在适应学校和家庭环境、或在适应自身身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的情绪和行为的紊乱或失调。1.1 自我评价欠佳随着自我的发展,中学生明确有“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但两者往往具有较大的落差,且他们对理想自我的塑造过于精细但不稳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境时,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导致情绪的低落、消沉、自卑,以及行为的退缩、自暴自弃等。1.2 人际关系不良师生关系问题―“亲其师,方信其道”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师生关系不良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同伴关系问题个体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同伴群体是个体成长的一个重要参照系统,良好的同伴关系在经验信息、情感、学业、人格养成等方面具有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因家庭或学校给个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良的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危害性也是极大的。所以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一课。1.3 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有效地排解因挫折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很快调整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一般耐挫力较强的个体在挫折面前不会过分紧张,没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够尽快地找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办法,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耐挫力较弱的个体则会紧张、消沉、颓废,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或走上邪路,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澳大利亚心理学家Marie Joyce 博士认为,心理承受力差的个体不是具有低挫折忍耐力而是缺乏有效的挫折忍耐力,并将缺乏挫折忍耐力定义为:不愿意忍受为实现目标而必须忍受的挫折。独生子女生活较为优裕、丰富,聪明多知,视野开阔,然而在意志品质、心理情感方面却很脆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艰苦生活的磨炼和心理挫折的考验,缺乏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追求,在长辈的悉心照料和呵护下,逐渐形成自私、利己、孤傲的性格,禁不起打击和挫折。据对城乡不同类型的数万名中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初中13.6% 、高中18.79% 的中学生在面临挫折时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紊乱,表现出冷淡、孤独、抑郁、偏执、冲动等的多种变异的人格特征。因此,有人称当今个体患有“精神缺钙症”。1.4 缺乏韧性,责任感淡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能将“责任”理解为父母、老师或社会要求他们去完成的任务。成长环境的优越和父母的关心,孩子几乎不存在在自身责任感的驱使下凭借意志努力来实现行为目标的机会。这种机会的丧失是对个体人格与人性进步的一个严峻阻碍。他们甚至认为:书是为父母读的,考试也是为父母考的。做事缺乏耐心与韧性,往往以热情开始,以不了了之而结束。甚至为利己目的而损害他人利益且不感到愧疚。责任意识淡化,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的个体,他们无法理解普遍价值的意义,他们的人格是萎缩的而不是丰满的。2.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较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抑郁和退缩:当个体不能通过可接受的、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失败感和孤独感的时候,就会退缩到自我的小圈子里从而引发痛苦和抑郁。“隐匿性抑郁症”的潜在危害尤其大。如果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应及早求教于专科医生,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和疾病的进一步的发展。越轨行为很多通过伤害那些否定他们需要的人来减轻痛苦,比如漠视规则、埋怨他人,他们不害怕处罚,甚至会期待惩罚。在承认和强化自己作为失败者的角色之后,他们就会变得敌对,经常违反学校和家庭一些规则。因为无论如何他们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以此作为自己任性行为合理化的一个借口。通过惩罚他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和得到注意,被惩罚是痛苦的,但总比受冷落要好。社交焦虑―视线恐怖症青春期对人恐怖症(视线恐怖症)也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但往往因症状难于启齿而不敢就医,通常要到出来社会工作之后,感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寻求治疗,从发病到治疗已煎熬了多年甚至十余年,强迫症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人格失调人格失调的中学生一般能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智能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但由于缺乏对自身人格状态的自知,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也很难从错误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并加以纠正。在个性心理状态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个性的压抑状态、个性的放纵现象。疾病―心理问题的躯体症状或躯体化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如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神经性皮炎和没有原因的头晕目眩等。阿德勒认为精神疾病是“沮丧”的一种反应而非疾病,当个体不能有效地应对低人一等的感觉时,他就会变得“沮丧”,结果,在他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就会形成扭曲的观念、情绪和行为。心理治疗本质上是鼓励和再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患者获得直接面对生活任务和挑战的勇气并激发他们的社会兴趣。学习问题与障碍1,学业困难:指排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业困难往往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人格缺陷有关。2 ,学习压力厌学:不仅是学习

第三篇:【遴选公务员案例分析】官员自杀现象解析及干预对策

发布者:公选王(中国公选领导考试网)

发布日期:2014-06-13

阅读:124

6月5日,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白峰在其住地附近自缢身亡。公安机关现场初步勘察认定陈白峰为自杀。另据其亲属介绍,陈白峰有多年抑郁症病史。此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官员自杀成为公众关注的“风暴之眼”。

自2003年8月底至2014年4月初,被各级官方认定为自杀的官员达112人,涉及26个省份,级别纵跨科级到省部级,其中以科级与县处级占多数。具体数据为省部级官员8人,厅级官员22人,处级官员30人,处级以下官员52人。自杀的官员,涉及党委、政府及交通、政法、教育、税务、金融等多个系统,工青妇等部门官员自杀者非常少。有关方面在介绍官员自杀原因时,多为“工作压力大”、“抑郁症困扰”等。

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网创办者徐培基在2008年曾主持完成了一份 《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报告。这份未公开发表过的报告指出:34.5%的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倾向。其中,重度占3.46%、中度占9.9%、轻度占21.30%。《人民论坛》杂志也曾对全国100多名官员的心理健康进行过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心理压抑。

问题:

(1)你认为导致官员自杀的原因有哪些?(2)你认为应该如何干预官员自杀行为? 【答题参考】

第一问

当前,导致官员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官场生态差,晋升空间小。敏感而不健康的官场生态环境是导致官员自杀的重要原因。在一些民主氛围不浓、法治不彰、潜规则盛行的地方官场,不少官员过得诚惶诚恐,担心工作出现闪失,被领导斥责、被同事抓把柄、被组织“凉拌”;部分官员与上司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大量心思用在取悦领导上,身心俱疲。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科级职务以下的占92%,只有8%的公务员是副处级职务以上。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需求的无限性与政府机关领导职务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天花板”干部越来越多。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衡量其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容易在人事问题上出现情绪过度反应。

二是正常收入低,生活负担大。官员也需要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也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少地方尤其是基层官员的收入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相适应。加之十八大以来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削减各类隐形福利,公务员由“金饭碗”变为“铁饭碗”甚至是“粗瓷大碗”。

三是外界期望高,工作压力大。上级要求高,群众期待高,是导致官员心理压力大、容易抑郁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自杀的官员都在一些重要部门任职,如地方党委、政府、法院、公安、检察院、国土、纪委、教育、卫生、交通、信访等部门,工青团妇等部门自杀官员的数量很少。当前,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群众诉求更加多元,维权意识日益觉醒,矛盾冲突多发易发,舆论监督更趋完善,官员经常被“曝光灯”聚焦,“为官不易”容易诱发官员的心理危机。

四是利益诱惑大,反腐压力大。官员手中掌握着公共资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拉拢腐蚀的对象和“权力寻租”的腐败高危人群。是甘守清贫,还是在侥幸心理、“漏网”心态怂恿下公权私用?官员常处在心理矛盾和心理失衡之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五是不面对问题,自我调节差。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仕途不顺、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容易导致生理耗竭、才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衰落和“去人性化”等职业枯竭症状,有些官员不敢勇于面对问题,讳疾忌医,不希望心理问题被他人知晓,想方设法向组织部门隐瞒,自己也缺乏排解和调节之术,加重了“病情”,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第二问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深刻变化,矛盾和冲突高发频发。官员同样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受到各种各样的困扰,作为普通人,官员自杀是正常现象。但与此同时,官员也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掌管者和支配者,是社会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作为公权人物,官员“自杀”已非私人事件,而是公共事件,社会有权利知悉更多详情。从我国自杀率来看,官员并不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但官员自杀确实暴露了很多深层次问题,需要正确对待和处理。

从根本上来讲,官员自杀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出现矛盾的综合反映,比其他社会成员自杀更具有典型性和复杂性。自杀官员增多反映了社会不均衡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社会不公平,司法不公正,阶层之间相互仇视等社会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官员自杀”问题的成因和当前官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干预官员自杀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划好官员工作“责任田”。

一是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处理好政企、政社、政资和政事关系,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促进“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互协调配合。凡是市场能够有效调节、企业能够自主决定、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都要坚决取消审批,推动政府职能“瘦身”,干部工作“减负”。二是坚持“有权就有责,权责相对应”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划定岗位“责任田”,避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推动政府工作“聚焦”,干部干事明责、确责。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创造良好环境,消除官员晋升“玻璃门”。

一是优化党政机关政治生态。转变官场作风,克服“潜规则”和人际关系复杂化等问题,为官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二是完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体制,公平评价和使用干部。减少“天花板”等不利官员成长的弊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三是建立健全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的监督,完善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减少暗箱操作和不当竞争,形成政治清明、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使之不能腐败、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为官员廉洁从政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官员能上能下、包容开放的良好心态。

完善干部薪酬制度,规范阳光工资,充实官员收入“蓄水池”建立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的公务员薪酬制度,重点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一是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实行级别与工资待遇挂钩,着力使技术等级的薪酬水平能够与行政序列保持平行,鼓励基层公务员多元化发展,鼓励公务员向更艰苦和更需要的地方合理流动,避免千军万马都去挤行政职务晋升的独木桥。二是规范地区补贴津贴制度。我国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一直未能建立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资调查制度尚未建立,调整和决策没有依据。要按照“限高、稳中、托低”的原则,调控地方津贴补贴,缩小公务员地区间收入差距,解决公务员分配领域的内部公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干预,畅通心理危机“减压阀”。一是完善官员教育培训,把官员心理健康和心智强健列为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进行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引导官员学会自我调节和纾缓压力,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二是鼓励官员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心理咨询,开展工作减压和心理疏导;要运用正面典型进行引导,指导和帮助官员培养健康从政的心理意识。三是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要关心官员的心态动向,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切实发挥干部“娘家人”的作用;四是建立必要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平台或引入第三方机构,聘请资深专业人士或治疗专家向承受压力的官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服务。

大力改变工作作风,做好宣传引导,构建官民和谐“鱼水情”。

一是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动工作作风转变,坚决刹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集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形成为民务实的工作导向。二是开展正面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正确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正确看待公务员这一群体,正确看待我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官民互动,缓解官民对立,消解官民隔膜。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工作业绩密切党群关系干群联系,构建官民融合“鱼水情”。

养成健康生活情趣,培养良好心态,练就抗压抗挫“硬功夫”。

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个性修养。养成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处理好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的关系,不搞“小圈子”,不结交“小兄弟”,不放纵“小爱好”。培养大气、睿智、顽强、宁静的品质,遇到复杂问题不急不躁、遇到困难不气馁,不丧气,看到别人提升不眼红,始终保持平和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看待组织、看待别人,于低调中去务实,于潜行中现辉煌。要拉长“短板”,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做群众工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稳定的本领以及依法行政、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应用和民族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第四篇:求职面试中的十大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一:恶意缺席

接到面试通知,如果不能或不想出席,都应该在前一至三天用电话婉转地通知对方。许多求职者可能会认为,反正我已决定不去这家公司上班,何必和对方有所接触?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留下恶意缺席的印象,对你日后要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一定有所影响。

自杀行为二:不守时

面试时的守时十分重要,迟到是绝对不可原谅的行为,代表你对这家公司根本不重视。太早到也不好,面试官可能有别的事情,还要应付你的突然出现。

自杀行为三:穿着邋遢

不管你应征何种类型的工作,穿着是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机会。即使是所谓创意型的人员,邋遢、不修边幅的着装,还是不易令人亲近。是不是西装革履其实并不重要,要把握干净、整洁的原则,才能留下好印象。

自杀行为四:没有准备

就算你是一个毫无经验的社会新鲜人,对于应征职务的工作性质、内容,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企业当然可以容忍新鲜人缺乏经验,但是没有准备、一问三不知的人,似乎也意味着将来在工作上缺乏责任感。更现实的说法,企业可能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让你达到工作的要求。

自杀行为五:欺骗

没有一家企业会录用不诚实的新人,在面试的过程中,诚实是最好的应对之策。尤其是履历表、自传中所写的个人背景资料,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是谈话内容和履历表所写不符。即使面试时未被发觉,日后也会被检验。

自杀行为六:言行轻浮

面试代表的是一种对个人性格的主观判断,轻浮的言行、夸张的肢体动作,会令人有不信任的感觉。面试官最讨厌的是一副无所谓、可有可无的态度,如果你对这家公司没有兴趣,又何必来应征呢?

自杀行为七:没有自信,或流露骄傲

自信和骄傲有时就在一线之间,尺寸的拿捏要小心掌握。没有自信的人会让人有学习力差、推诿搪塞的联想,肯定不受企业欢迎;骄傲的人则令人生厌,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不合群,企业可不想用一个单打独斗的独行侠。

自杀行为八:天马行空

说话的逻辑概念,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天马行空可能是一种创意,却也代表着“只会说不会做”的言行失衡。企业应征社会新鲜人,多半是希望做好基层的执行工作,有创意当然是额外的红利,只动嘴不动手可不是新人该做的事。

自杀行为九:喜好批评却无创见

没有一个主管喜欢爱批评却无创见的员工,面试官也一样。即使批评的是和工作无关的事,像是政治、经济、社会的现况,对于求职者来说,并没有任何加分的效果,可能还会因为你的言语不当,引起面试官的不快。

自杀行为十:不知行情乱开价

谈到薪水多半代表你有很大的机会被录取,可是你却来个狮子大开口,企业怎么敢用一个漫天要价的人?如果你不想吃亏,面试前应多打听相关行情,否则就采取“依公司规定”的保守策略。不知行情胡乱开价,绝对让你的面试倒扣200分。

第五篇:从“安乐死”的角度浅析自杀行为

路神

济南大学学号

摘要:“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这种选择无痛苦死亡的方式看似只是人体的自杀行为,但却因为涉及多方面的社会关系而争论重重。有关于“安乐死”实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观点冲突,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对人类自杀行为支持与否的辩论交锋。两者如何在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中备受褒贬,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安乐死 自杀行为 社会关系

一、适用“安乐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争议

于是,有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和讨论不断出现。大体来说,“安乐死”适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主要在医学和法学的角度争议激烈:

医学方面,部分人认为,对于受到必死无疑的疾病折磨的病人,还是不要用人工的方法来延长其生命为佳,只要能使病人在死亡前比较舒适和安逸就行。自愿安乐死的人可在生前立下字据,授权医生,按其意愿在他们临终时不采用人工手段延长其生命。而另一是声音是,虽然医学水平已回天无力,可是病人不但有呼吸和心跳,大脑的功能完好,用安乐死的方法就相当于人为地让这些病人死去,医生的作法无异于“杀人”。

重重的矛盾冲突更体现在法律和司法实践上:据收集到的资料,世界各国,除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持容忍的态度、免予追究法律责任外,一般都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杀人罪,如瑞士、挪威、波兰等。但是,荷兰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其后日本、瑞士等国和美国的一些州也通过了安乐死法案。由于安乐死涉及道德、伦理、法律、医学等诸多方面问题,我国至今也尚未立法。

综上可见,看似快乐而不痛苦的“安乐死”并不那么简单地就可以达成一致意见。我们研究时,不仅可以当其视作医学伦理、法律或司法实践问题;也可以把它看做和自杀行为等同的社会问题来对待。

二、自杀行为与“安乐死”的社会属性分析

狭义的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某种意义来说,积极的安乐死可以等同于狭义的自杀行为。它们本来只是结束个体生命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同样在法律和道德之间饱受争论,原因是它们背后牵涉的丝丝缕缕的社会关系和折射出来的社会属性。

1,自杀行为起因离不开社会因素。

自杀行为的目的是追求自我生命的终结,这种自我毁灭的意识成因是多方面的,其本质来源于社会的因素。人们可以先验地假设,自杀所取决的个人条件有两种。首先是自杀者所处的外部环境。自杀的人有时是遭到家庭的不幸或自尊心受到伤害,有时是遭到贫困或疾病的折磨,有时是不得不因某种道德上的失误而自责,如此等等。此外,因为经常伴随着自杀而被认为是引起自杀的情况几乎数不胜数。有的人在富裕中自杀,有的人在贫困中自杀,有的人是由于家庭的不幸,有的人则刚刚通过离婚摆脱了使他不幸的婚姻。 自杀行为的借口总是离不开那些点点滴滴的生活因素,可能是疾病折磨,可能是家庭不幸,可能是工作失意,还可能是经济贫困。这些种种的生活因素都来自于社会,没有一个人能摆脱自己的社会属性,自杀的各种行为原因,都抹不去社会给自己烙下的印记。 2,自杀行为的后果影响社会关系。

我们都知道自杀行为的后果是死亡,虽然死亡看似是个体生命的结束,但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类死亡意义绝非只关乎个人。早在宗教统治的封建时代,都认为人的生命是天神赐予的,死亡也由天神来决定,只有君主有权代表天神主宰臣民的死生;病痛,包括临终前的痛苦,往往被看成天神的惩罚;于是视自杀与安乐死是篡夺了造物主主宰生死的权力。就这点分析,无非是在神的外衣下,宣扬君主有着控制臣民生命的权力,这实质上是一种保证劳动力数量和对维护国家统治的社会功能。

现代,大多数国家也都从立法和司法上反对“安乐死”或自杀行为,但是民间却几乎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社会关系和个体关系的冲突。个人选择自我终结,大部分原因应该是为使自己得到解脱,能逃避或者释放某种来自于社会因素的压力。但是对于国家或者社会来说,一个个体的自由消亡意味着在主动脱离家庭关系,主动脱离社会关系,甚至于能引起模仿等行为,导致集体性自杀等。自杀行为所导致的个体或者群体的瞬间消失,对社会关系链条和社会的稳定性来说,都是作为统治主体的国家所必须考虑到的。 3,自杀行为与社会资源分配息息相关。

上述对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历史部分的描述来分析,自杀行为可看作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历史。当人类社会生产水平低下,生活资料不足以养活所有的社会成员时,这种安乐死

的习俗减少了无力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成员,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在当时可能是适宜的。而在人类社会进入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阶段后,这种安乐死便不被社会所提倡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也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分配。 正如某些支持安乐死的观点,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类至今无法治疗的疾病。无生存希望的病人长期占用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消耗大量医疗药品用以延续无希望的生命,显然是对有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实施安乐死有助于节约吏多的医药资源,可以实现医药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更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以及医药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者,实行“安乐死”还有利于人体的器官移植。目前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人体器官来源稀少的困境。由于无器官来源,很多病人相继死亡。但对于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人来说,他们身体的某些器官是完好的。如果用来移植的话,不仅可以救活其他病人,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体现。

综上所述,“安乐死”作为无痛苦的死亡方式,它的理论和实践历史源远流长,在现代更是激起轩然大波。其争论的实质表现了个人作为社会个体的自我毁灭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更表现了两者和社会属性的冲突。 参考文献:

[1]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法]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上一篇: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下一篇:中级保育员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