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干预策略

2022-09-12

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比小学阶段更严重, 后进生所占比例大, 初二阶段尤为明显。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班级数学学习气氛。那么, 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采取哪些干预策略呢?

一、分化原因

(一) 兴趣低意志弱

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我校初2012级270名学生, 经抽样调查表明, 对数学有兴趣的有132人, 占48.8%;原来没有兴趣而后来产生兴趣的只有17人, 仅占6.3%;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有121人, 占44.8%。可见, 有无兴趣的比例接近。调查中还发现, 数学学习兴趣比较低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由此可见, 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紧密相连。与小学阶段相比, 初中数学难度加深, 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教师辅导较少, 学生学习独立性的要求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 适应能力差的学生, 表现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 遇到困难就退缩, 甚至丧失信心,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 知识没有系统

初中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识结构, 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相对于小学, 中学数学教材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 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不能及时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就造成了继续学习的断裂, 学生就跟不上学习进程, 必然两极分化。

(三)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

中学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 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 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 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 有的慢一些, 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因素以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二、干预策略

(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 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比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设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 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

(二) 加强数学学法指导

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下的工夫不少, 但成绩总上不去, 这是学习不适应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三) 训练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 就要加强抽象逻辑思维训练, 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还学到了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为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上一篇:乌鲁瓦提水力发电厂110kv2号主变压器铁芯一点接地电流异常分析处理下一篇: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