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律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法律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发展经济,开拓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与保障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同步进行。我国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安全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应从法律的角度,通过提高农民消费者素质;采取专门措施;设立维权机构;建立消费者组织;加强舆论监督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的消费安全。

第一篇:农村法律论文范文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但法律制度对农村金融的抑制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问题比较复杂,民间金融的不规范、农村资本市场滞后、强垄断性和不足的竞争,严重阻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为加强金融的支农功能,必须放宽农村金融组织准入条件,确立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完备各种农村金融组织法律,改进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管制方式。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D9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农村金融概述及其现状

1.1我国农村金融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存在两种——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属于典型的二元制结构。其中,正规农村金融组织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次之,邮政储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为辅。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又称为民间金融,主要以民间借贷、高利贷、合会、合作基金、集资以及私人钱庄等形式存在。

现阶段,由于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正规农村金融组织越来越边缘化,这使得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金融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提速,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农村金融创新,完善和构建新的农村金融供给组织和农村金融供给方式,以破解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难题。

1.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指有关农村金融组织的地位、职能、权利和责任以及他们彼此间关系的正式安排和行为规则。目前间接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农村地区从事金融活动的正规金融机构有四家,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银行逐步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供给处于大量减少的状态,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聚集效应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局限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反民间金融活跃,一直都没能获得合法地位。由于农村金融制度缺陷,直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矛盾。

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农村金融立法严重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加深,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行,农村金融立法的滞后问题凸显出来。当前,我国调整农村金融的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基本金融法,其中并没有专门调整农村金融市场法律关系的立法。日常农村金融的法律关系调整主要还是依靠相关部门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而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依然处于多头管理的局面。同时,现今较为活跃并逐渐成为农村金融强心剂的农村民间金融也缺乏法律规制,这严重影响到其功效的发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立法加强迫在眉睫。

2.2农村金融法律体制缺乏科学的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属于典型的二元制结构,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组成。因此,农村金融立法应当将两者都包含进来。但是现今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主要还是只调整诸如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组织。而民间借贷组织、民间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私人钱庄等非正规金融组织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规制。从当前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整体来看,并没有一部对农村金融立法进行宏观和总体性规范的基本立法,大多的立法还是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体现,层次较低,无法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2.3农村金融法律体制的价值取向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过强的金融监管体制会严重影响金融创新,从而制约金融体系的效率与发展;而太过激进的金融创新,又往往会导致金融风险的提高。我国在这一方面采用的是“安全至上、国家利益优先”,实行金融抑制政策,对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严格禁止。虽然此政策在初期起到了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此政策导致的农村金融垄断与资源配置低下的问题大大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低下,经营效率不高,这都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及时转变农村金融政策的导向显得非常必要。

3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体制的创新构想

3.1完善立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深,国家逐渐开始放宽农村金融组织的准入条件,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对于这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专门的法律。这不仅不利于国家对这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监督管理,也不利于这些组织自身的经营。如果不及时进行有针对的立法,那么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很难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金融活动,其合法的地位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这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现阶段,我国关于农村金融体制的正式规定大多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并负责实施的一些规定,此外,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权限范围内也制定了一些临时规章。这些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显然不能替代正式法律的作用。从现有法律的修订上打开缺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对《商业银行法》中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门槛进行调整,适当的降低其进入市场的难度。同时,出台专门针对农村金融组织的法律,明确农村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以及功能和宗旨。对于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来明确其支农职责、扩大农村金融的市场。对于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要对其民间融资、借贷、利率以及监管方式进行统筹规定,将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内。

3.2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制化

虽然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诸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等正规金融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金融制度的发展来看,内源型的农村金融才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农村经济真正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增长,农村金融的自我造血功能才是真正要素。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对整个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此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即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这些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政府不应当本着“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简单粗暴的限制与禁止。而应该适当的放松农村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鼓励一批正当、健康的农村金融组织进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有着其天然的缺陷,而这些不足的地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能起到一个有效的补充,从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政府应当合理的对两者进行调配,并辅以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得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

3.3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督与管理

农村金融监管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的责任,以法律的手段引导和规范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有着很多不同点,对农村金融的监管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城市金融的监管方式。应该根据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使其符合农村金融的特殊性。首先,应当还是以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不变;同时,各个农村金融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核查机构进行自查,再辅以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三者形成一个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的有机整体。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科学的划分与调配,确定一个明确的监管主体,做到权责分明。对于一些地方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可以考虑由当地合适级别的人民政府进行监管,这样不仅有利于整合分散的农村金融组织,更有利于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调配。

农村金融的监管模式依然还是以强化审慎经营为主,强化风险预警制度,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约束机制,完善农村金融保险制度,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减少因农村金融经营带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陶广峰.金融创新的制度机理[J].现代经济探讨,2006,(12):3.

[2]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07.

[3]付振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20.

[4]刘玲玲,扬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9.

[5]胡晓,赵鹏程.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

作者:汪文渊

第二篇:农村消费安全的法律思考

摘要:发展经济,开拓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与保障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同步进行。我国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安全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应从法律的角度,通过提高农民消费者素质;采取专门措施;设立维权机构;建立消费者组织;加强舆论监督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的消费安全。

关键词:农村;消费;安全;法律

文献标识码:A

假冒伪劣产品“上山下乡”,一些制假的不法商贩把魔爪伸向了农村。从生活用品、食品到农资、药品,假冒伪劣商品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以至于社会流传着农村成了“销废”市场,农民成了“销废”者。农村“销废”者常常见诸于报端,使农民蒙受着变相的歧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之下,如何保障农村消费市场安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之一。

一、农村消费市场现状之分析

(一)农村消费与农村“销废”

农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然而与正在寻求生活档次提高的城市居民不同,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民却生活在被假冒伪劣商品包围的消费环境之下。我国的农村消费安全状况令人担忧。“销废”者是强势文化加在农民身上的,具有歧视性。农民似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废”者,常常遭受愚弄,农村市场成了假冒伪劣产品滋生的温床。许多不法商贩利用农民的消费知识少、维权意识淡薄、收入不高等特点,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到农村,农民作为公民的平等权受到极大的侵害,也是对人权的极大蔑视。

(二)农村消费之不安全因素

1、从外部环境来看:

第一,诚信缺失。伪劣坑农,消费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据笔者所亲历,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实在令人担忧,农村消费者的安全消费不能得到保障。在食品方面,大量“三无”产品横行于市,过期商品多,各种劣质酱油、奶粉、醋、葡萄酒、汽水、冷饮等充斥农村市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是家常便饭,如用矿物质油加工各类瓜子,面粉中增白剂严重超标,火锅底料中添加石蜡,病、死猪肉照常销售等。更可笑的是,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民消费知识的缺乏,对驰名商标稍加改动,例如,“康师博”与“康师傅”、“金龙鱼”与“金尤鱼”等等,外包装基本一致,便以为貌似名牌可以骗过农民的眼睛。这种赤裸裸的欺骗方式是不法商贩驾轻就熟的。可想而知,这些假冒伪劣商品的质量到底差到了何种程度,农村消费者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第二,消费结构不平衡。农村消费者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一方面过于节俭,另一方面表现得过于铺张浪费。在农村,消费行为受收入影响极大,因为农村消费者收入不高,购买商品时,便宜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在农村,真商品敌不过假商品,农民消费者收入偏低、消费水平有限,“廉价”因此成了影响他们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似乎这也是节俭的表现之一。而且很多生活必需品在他们看来都是“奢侈品”而无需购买。比如,很多农民都没有刷牙的习惯,即使有刷牙的习惯,长时间用一根牙刷不换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诚然,勤俭持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提倡,但过分地注重节俭就会降低生活质量,给“便宜”的假冒伪劣产品制造了生长的空间,严重威胁农民消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某种社会风气的作祟,在有些消费上的盲目攀比还是大有市场。比如婚丧嫁娶,在农民眼中就是大事情,为了不输于其他人,他们宁愿负债累累。如此这般,便形成了农村过度“节俭”与“铺张浪费”并存的畸形消费结构。

第三,市场环境不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差是公认的事实。主要表现为: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配套设施根本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这样就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有许多消费产品农民根本无从得到,更别谈好的服务产品的享受。其次,某些生产经营者科学消费观念淡薄,构成威胁农民安全消费的温床。某些企业提供有悖于安全消费要求的商品和服务,大量使用防腐剂和添加剂,导致有毒物质超标;提供不实的信息做虚假宣传误导农村消费者;更可恶的是不少不法商贩生产不合格的有毒产品,危害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再次,国家监管不力,政府整治工作不到位。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分布广又多,对不法侵害农村消费者的整治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加之不法商贩自有应对监管的措施,基本上是流动“作案”,因此,整治工作不到位和滞后,很难为农村消费市场提供更加安全的消费环境。

第四,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缺失。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打击力度不够,使部分假冒伪劣产品得以在农村安营扎寨。农村人口多,地域广阔,在国家制定相关法律、对相关行业部门进行监管时往往忽视了农村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2、从内部因素来考虑:

第一,广大农民缺乏科学消费观念。陈旧、落后、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大范围存在。消费观念直接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科学的消费观引导人们正确的消费选择。但是农村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之上,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在农村仍然非常有市场。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消费文化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外来商品不断充斥市场,这一切都会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处于一种盲从阶段,表现出多种不符合实际、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观念的存在制约着农村消费的发展,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农民缺乏科学消费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而绝大多数农民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农民连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有时都得不到保证,更别谈科学的消费知识的获取。相应的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也是非常薄弱的,在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往往忍气吞声,无能为力。受教育不高的农民在进行消费时,往往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对产品质量性能了解不多,对于怎样合理使用也是一知半解。而关于消费者所拥有的选择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益不甚了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求助于外界讨回公道。在购买商品时没有索要和保留发票的习惯,一旦出现纠纷就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农民的消费能力不强。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不高。这是农村消费安全受到威胁的最根本的原因。由于农民消费水平不高,根本没有能力去做过多的选择,往往选择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消费品。而这一点又被一部分日益贪婪的生产者、销售者所利用。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有了生存的空间。

二、保障农村消费安全的经济法理基础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靠传统的民法难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体系属于经济法的范畴,而农村消费安全的法律维护更是要依靠经济法来实现。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注重对弱者权益的维护,经济法是对安全理念的彰显,维护经济安全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之一。具体到法律,应该以市场规制法为主,对农村消费者安全进行合理的制

度安排。

(一)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的本位

法的本位是指基本观念、基本目的或基本作用、基本任务。人们常常从本位思想出发去考虑一个法律部门,确定其调整对象、范围等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立法是以社会为本位,逐渐重视社会公共利益、体恤弱者,贯彻严格责任原则。经济法产生于国家不再任由纯粹私法保护自由竞争,而寻求通过法律规范以其社会学的运动法则控制自由竞争的时候。它保护的既不是市场主体的个人利益,也不是单纯的国家利益,而是对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的自由竞争状态进行调控,实现经济稳定、市场协调发展;对具有扩张性、官僚性的政府经济权利进行调控,防止因权力的过度膨胀和权利至上而损害市场主体的利益,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从部门法的一般意义上来说,经济法的本位是社会整体利益。消费者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也是弱势群体,那么农村消费者就是弱势中的弱势。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注重对弱者的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绝不是只注重社会利益而完全忽视个人利益的发展。“社会本位”思想仍然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忽视这一指导思想的“社会本位”必将是短命的观念。“社会本位”应是“个人本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个人为获其更大、更高、更好、更持续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原则的理想抉择。

(二)经济安全:经济法的价值追求

法律价值,不仅是法理学和法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部门法学者着力探讨的课题。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调整社会公共关系的法。毋庸置疑,经济法以促进和维护国民经济整体安全为目标,并作为经济法工具性价值的首选价值。经济安全的实质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行为或利益的保障程度及其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其实质是利益安全。农村消费安全的维护是经济法价值的题中之义。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损害,作为维护经济安全的经济法应该担当起维护农民消费安全的重任,经济法的价值才能彰显。我们应该看到,经济法对农村消费安全的维护要考虑到农民的特殊地位,要对农村消费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此种制度设置应该有别于普通消费安全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农村消费安全的维护。

(三)市场规制:对农民权益的维护的积极作用

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必然要考虑到农村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制法的调节。在农村市场规制制度建设中,主要进行竞争行为和消费秩序规制制度、商品(服务)市场规制制度、要素市场规制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等建设。本着“重农、强农、富农”的思想,在农村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架构中,以农民为本,从市场规制的源头上,优化农民制度生存环境,以抵制市场对不完善的农民市场主体造成的损害。因此,市场规制制度,对农村消费层面的规制有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保证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三、保障农村消费安全的对策分析

农村消费者不容欺骗。农村消费市场的维护是一项重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构。从消费安全层面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

第一,提高农村消费者素质。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保证农民受教育的权利。大力开展消费教育,在乡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浓厚的现代消费教育氛围。从长远来看,要将消费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列入大中小学校的教育课程,使新成长的农村消费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其次,提高消费理念和能力。树立现代消费观念,包括信用消费理念、生活质量理念、消费效用理念,积极采用灵活的方式来满足消费欲望。加大商品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例如,现场演示的方法让农村消费者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类商品,以及如何分辨假冒伪劣商品,如何保养修复,使农村消费者不再盲目消费。再次,加大现代维权教育,增强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使农村消费者了解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有哪些权益,以及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来维护。最后,要破除陈旧迂腐不合时宜的消费观念,摆脱迷信消费的误区。

第二,对农民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首先,国家应针对农村的特殊性进行一些有益的制度设计,用以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例如,扩大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除现行的产品责任、医疗纠纷等涉及农村消费者的纠纷以外,对于其他一些严重损害农村消费者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其他一些严重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纠纷,也要将更多的举证责任转移到经营者身上;在转移举证责任的同时还应加重经营者对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责任,扩大经营者赔偿的范围,扩大适用于非欺诈性的严重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对经营者施加更多的义务,要求更高的说明义务,要求经营者用便于让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消费者理解的语言文字向他们解释说明商品和服务的情况。其次,强化政府对涉及农村消费者权益的商品和服务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相对于其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日常监督而言,农村消费监督要求具有更高的警觉性和更强的责任感。因为农村消费者范围广人口多,只有保障农村消费市场的稳定,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稳定。对于具体制度的设置。监督的重点主要是商品的安全性、有效期、计量、价格欺诈等在农村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了便于监督,可以考虑在各村社特聘监督员,以形成一种国家监督网。

第三,建立便于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机制。针对农村消费者厌诉的特点和维权意识淡薄,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农村消费维权体系。首先,在诉讼方面应该建立起针对农民的小额诉讼制度,对于一些标的额不大的,争议不大的纠纷用更加简便易行的方法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利益,省去一般诉讼冗长复杂的程序,采取“一裁终结”不实行“两审终审”,鼓励农村消费者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在建立小额诉讼的同时,还有一种简便易行的维权方式,那就是仲裁。可以预见,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速度发展很快,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农民都将是消费者,要进行很多的买卖行为,而消费过程中不可能尽善尽美,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瑕疵,在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时如果不打官司,这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实行小额仲裁,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途径。小额仲裁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一裁终结,成本很低廉,而且非常及时、简便,也有利于对消费者的保护。再次,实现公益诉讼制度。由于农民受其自身素质与经济、思想的限制,很多农民不知道或放弃诉讼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结果往往使农民遭受到侵害之后不了了之,最终受损最大的是农民。很多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实行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应在农村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在必要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代表消费者起诉违法经营者,为农村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扫清障碍。

第四,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的功能。扶持农村各级消费者组织的建设,消费者组织既包括消费者协会,也包括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的各种咨询、监测、监督机构等等。我国农村消费者组织还很薄弱,除了县一级的半官方组织消费者协会以外,其他民间消费者保护组织几乎没有,这种状况使得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丧失了一种能够及时发现损害、相互支持、互助互济的社会网络,农村消费安全自然得不到保障。要在农村建立消费者组织,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道德水准。要使得农村消费者组织成为国家使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的终结,成为深受农村消费者信赖的维权机制。

第五,加强舆论监督,创造诚信的消费环境。正确合理利用舆论工具的作用,加强对维护农村消费者权益情况的监督。新闻媒体要捕捉和寻找维护权益方面的新闻,跟踪报道“民间打假”、商家自己打假或联手打假的举措和办法,全力支持消费者组织的行动,对典型的损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予以曝光,警示不法经营者,并提醒消费者。

四、结语

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依然落后,众多农民仍然在经历着磨难,甚至摆脱不了被愚弄的命运,但是,绝不能因为他们的默默承受,就忽略了他们被压抑着的渴求。社会的建设者,更重要的是决策者们,应该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从蒙昧中快些走出来,引领他们向着美满的生活扎实、坚定地前进,不要再让他们走太多的弯路甚至走上迷途。

责任编辑 陆 莹

作者:李长健 袁蓉婧

第三篇:农村民间金融法律问题探析

摘 要:“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对此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要完善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使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解决“三农”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 法律制度 “三农”融资难问题

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对此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 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涉农经济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是满足“三农”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作为民间自发形成的经济组织,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金融法律制度条件。因此,规范民间金融,使之形成对正规金融的优势互补,重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从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来看,信贷融资困难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及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瓶颈。真正规范的民间金融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法律制度体系的稳定性,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虽然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担保、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规模、范围和法律上的劣势。应当构建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使之为“三农”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本文着重从法律的角度探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的路径,以保障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中小企业、个体户变市场主体的融资效率,拓宽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金融法律体制应当创新,改变目前民间金融无法可依的局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构建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使之为“三农”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

一、民间金融的法律界定

对于民间金融的界定,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按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合法程度可以划分为三类: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非法金融。正规金融主要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等组织的金融活动。非正规金融和非法金融可统称为民间金融。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民间金融是指官方金融以外的金融形式与活动。民间金融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集资的融资活动,是相对于有组织的金融中介或有组织的发行与交易市场而言的。从法学的角度进行探析,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根本区别,在于交易是否在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之下进行,以及金融机构是否处于政府监管之下从事经营活动。民间金融就其实质来看,是一种借贷行为。根据借贷行为是否触犯现行法律作为界定标准,具体分为非正规金融和非法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和活动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正规金融所组成的范畴以外,由于它们没有法定统一的记录,难以获取其行业的标准数据。由于它们的运行经营规划不受国家宏观调控,其交易过程不受有关当局监管,结果也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很多学者把这类金融称为草根金融、灰色金融、非正式金融、地下金融、非制度金融等。非正式金融是一种非正规的金融制度,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时间上的不连续性、缺乏组织性、地域的社区性、运作过程的风险性等特征。区别于上述的非正规金融,非法金融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绝对禁止的违法金融,腐敗、违规操作、金融犯罪以及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都属于这类金融。无论是未经许可的或者是发生在合法机构内部的,其动机是纯粹的犯罪,是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所不容的。非法金融是违法行为并且是应当绝对禁止的行为,本文着重从法律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民间非正规金融规范化的路径。

二、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1.民间金融的现状。“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对此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多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及支农部门逐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中正规金融机构已迅速退出,民间金融大面积衍生。据林毅夫2006年统计调查显示,虽近年来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支出不断提高,“但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仍有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平均每年在2000亿元左右。”中央政府自2004年来的三个一号文件中均提及用好民间资金,建立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引导、规范日益活跃的民间金融,使之成为解决“三农”资金不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途。

然而,目前的金融系统内的改革及资本市场融资行为已导致农村中正规金融供给的严重缺乏。主要体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中采取撤并收缩机构网点;未卸掉浓厚的“官办”色彩及历史遗留沉重不良贷款包袱的农村信用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很难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中国的乡镇企业已在社会经济中居于重要位置,但在当前的情形下,这些企业很难通过正式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此,他们把融资的目光投向了民间金融组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课题组2005年对四川省内的农户信贷供求情况及其影响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有多达80%的农户从民间金融贷款,而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不到被调查人数的22%。温铁军2005年对全国15个省、24个县市村庄的调查数据更为惊人,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率竟有95%之高。据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估计,农村民间金融规模在3000亿元上下。笔者对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的100多户村民的调研同样发现,农信社向农民发放的小额贷款不能满足发展生产需要的资金,农民急需钱时也是从民间贷款。其间导致了金融纠纷案件的大量增加。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使得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无法可依。实践中诸如高利贷、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倒会要风波等问题屡屡出现,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如2004年五六月间,发生在福建省福安市民间标会的崩盘风暴,短短几天,约25亿元的民间资本从这个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元的县级市蒸发,很多“会头”和中标的“会脚”趁乱卷走巨款,造成成千上万的会员损失惨重,当地经济遭受重创,直接影响到近65万人的生活。福安的标会崩盘后,地方政府已经着手在清理相关债务。但是普通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会首的资产被用于偿债时,参与清理标会的政府官员是否会优先偿还他们亲友的债务,而其他人则血本无归?但与民间金融相伴而生的风险依然存在。

这一案例警示着人们民间金融的风险性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动荡。而政府在行政介入时无法可依,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取信公众,使政府处于尴尬地位。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虽民间金融的利率大多比国家规定的利息高,但其运作形式多样、灵活、快捷,小型企业通过抵押、典当等方式借贷到资金,可以解决短期资金紧缺问题。使用这种利息高的资金,企业自觉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对小型企业来说,民间金融制度是对正式银行贷款制度缺撼的补充。从借贷风险保障机制来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对组织内部成员的违约处罚和激励有自身独特的解决方案,来自成员之间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冲突的内部处理机制而不至于过度外化。因此,农村民间金融从借贷还贷过程到事后违约处罚和激励都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为农村民间金融长久发展提供了保证。

2.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正规金融的给的滞后必然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而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将推动正规金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二者的相互补充,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以提高正式金融制度的实施效率。然而目前法律制度却成了制约民间金融发展的障碍。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等司法解释中,只对民间借贷问题做了简单的规定,在金融法领域《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均不涉及民间借贷。而当前与民间借贷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非法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主要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人民银行颁布的部门规章、办法。可以说,目前现存的法律文件中,对于任何“合会”等互助形式的金融组织还是专门洗黑钱的地下钱庄,大部分非正规金融均被列为取缔之列,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民间金融所处的法律地位,这与世界合作金融发展好的国家的情形完全不同。对比一下世界合作金融发展好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从立法的角度对信用合作的性质、特征、机构设立、组织管理、监管等及时做出法律规定,如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以及韩国等国都是如此,这些国家都在信用合作建立的初期就出台了有关法律。日本甚至早在 1891年起草了《信用合作法案》,比我们早了100多年的时间,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从确立之初,就指出要发展合作金融。然而50年过去了,《合作金融法》至今缺位,合作金融有名无实。像我国这样规模又如此庞大信用合作社发展了50多年,还没有信用合作法的国家实属少见。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指导,才使得农村信用社性质、职能不明,还经常担负着政策性金融的一些职能,几经“易主”,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现在又异化为“官办”银行,离农民越来越远。而在农村金融产品供求失衡,农村信用社独木难支的情况下,整个农村要生存发展只能把目光转向民间金融。这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大面积衍生的根本原因。可见,民间金融的法律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三、完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

结合对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完善路径。

1.明确民间金融立法的价值取向及法律定位。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民间金融的广泛及普遍存在已是被广大农民及民营企业接受的事实,既然能大量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的一面。从上述分析,在农村金融产品供求失衡的实际情况下,民间金融的存在弥补了我国农村资金短缺的现状,因此,应当改变我国金融立法的方向,民间金融立法应在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农民是弱者地位,为他们的生存发展供“血”,改变过去金融立法一味地追求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渠道的单一的僵化的模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制定法律时的价值取向是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有银行的利益,也就是金融资源的国家垄断。从而使广大民众从一开始就与政府处于一种弱势和不平等的地位。改革开放已30年了,政府在立法中忽视了所应持有的公平地对待国有与私有、市民与农民的公正态度。在国家通过长期的利率管制,让国内银行体系利率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上,从而使得持有12多万亿元个人储蓄的民众的利益持续通过正规金融系统向少数国有企业输送。个人投资渠道的缺乏迫使广大民众的金融资产只能进入政府管制下的体系。而这种完全管制下的正规金融的垄断地位的利益输送确保了国有银行及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忽视了农民、私有企业的利益。所以,民间金融立法的价值取向与法律定位应着眼于私有与农民利益,为他们提供融资渠道。

当前政府在政策上虽然明确了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但对规范民间金融组织还未有定论。笔者认为应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合作金融法》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根据法律规定的职格条件,依法成立的民间金融组织,其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是受法律保护的。明确调整对象的组织规模、资金总量、业务范围和市场定位。对于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借贷数额少的民间金融组织,可以按现有的民间惯例与规则自主运行。待达到一定规模时,由专门的评估机构予以评估,符合法律规定的,就确认其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地位。政府对其可采用扶持性管理,使得民间金融组织得以健康蓬勃发展。二是规范的利益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长期以来,由于民间经济组织的合法地位的不确定性,不管是民间金融组织还是贷款人,一旦发生利益纠纷,从不敢求助于法律途径。因此,《合作金融法》的出台,将不仅从法律上承认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同时也明确利益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使司法机关在处理该类案件时有法可依,从而达到弥补民间信义机制约束不足的缺憾。

2.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1)规范民间金融的主体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将其纳入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中来,使其成为我国法律系统的一部分。由于农村金融主体行为能力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对于农村金融主体的行为能力既需发展又需规范,在处理发展与规范关系时应先发展后规范,在农民与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发展上应将农民置于优先地位,在规范农村金融活动主体与金融管理主体时,应首先规范管理主体的行为,因为在发展能力上农民、金融活动主体、金融管理主体处于三个不等级别。另外,农村金融发展空间过于狭小的现状也要求先发展后规范。

(2)将现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合会”合法化。目前,首先应当确立的是“合会”的主体地位,在这方面立法较为成功的是韩国的“新农村建设制度”。经过“新农村建设制度”,韩国的农村不仅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而且农民的收入也达到城市人口平均收入的85%。韩国农民能走上致富之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成立于1961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农协有三大职能,一是教育普及农业技术;二是建立购销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三是从事金融信贷保险业务。向农民提供资金,主要由农协银行承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农协从刚开始的非赢利组织,经过几十年的运作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目前在我国存在的“合会”,比较流行的模式虽叫法不同,但不外乎三种形式,主要有标会、轮会和摇会。因为没有法律规制,在我国许多地方还出现了合会的“高级”形式——“钱庄”和“抬会”,它们的发展背离了合会的初衷,已经成了非法的金融组织。对此,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农协”的成熟经验,为我国的“合会”规范化提供法律制度的借鉴。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合会”,使之成为促进农业发展一个特殊民间金融机构,引导他们为“三農”服务。

(3)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的银行大多有存款保险制度,而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这一制度。我国的银行是以国家信誉作为担保的,储蓄居民没有风险意识,出了问题,由国家来“买单”。对于中小民营银行没有国家信誉作担保,存款保险制度很有必要。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既可提高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心,又能提升民营银行的社会信誉。一旦发生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这样国家就可以从多种层次对民间金融进行监督。避免类似福安标会倒会事件发生后,政府忙于四处救火的尴尬局面发生。

3.加大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

(1)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农村民间金融以其融资速度快、信息费用低、利率具有弹性、服务态度好、渠道广、回收快、资金利用率高等优点而经久不衰,但其具有的高利贷、高风险、金融欺诈、隐蔽性强、不可控制等缺点,有时会影响农村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社会稳定。因此,在放开农村民间金融的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吸取“福安事件”的经验,严把市场准入关,将优良的民间信贷机构吸纳为市场主体,不符合规定的则排除在外,维护市场主体的质量,同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按照法律规定和市场原则实行破产,以保证中小金融机构健康高效地运行。

(2)加强对民间金融主体的监督力度。民间存在的合会具有自发、自愿合作的特点,且已经形成较成熟的自律机制,政府对其活动不可干预过多,应采取引导、监控为主,重点放在市场准入制度上,加强注册登记环节。注册登记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及时准确掌握民间资本动向,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潜在会员了解已入会成员间的信用程度以做出理性抉择。当前我国缺乏一个明确的法律框架规范各类非正规金融活动,可以说是近年来类似福安标会倒会事件的不断发生,事后政府忙于四处救火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此,政府的监管途径应该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金融监管。主要是依据《合作金融法》和《合作金融监管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打击类似于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组织集资方式的合法化。二是司法监管。法院在审查民间金融组织时,应对其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审查。

(3)加强行业自律机构的适时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属于中介机构。在建立行业管理体制方面,由于农村金融本身具有管理松散、多特征、多样化的特点,实行全国性的行业统一管理模式去规范民间金融的经营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尝试仿效证券业协会的实例建立自律性行业协会。农村民间金融是否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全国性行业管理组织是值得商榷的;比较现实的方式是以政府引导的方式,在民间金融组织自愿基础上自行组建自律性行业协会,協调相互竞争、包括金融知识的培训、金融管理人员资格培训、会计标准、收费标准等问题。行业的自律机制也有利于对民间金融起到一定的监督约束作用。

综上所述,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喜的是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为民间金融的立法带来了曙光,规定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虽然门槛高(如果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注册资本不能低于500万元。注册资本必须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但已向民间金融正规化迈开了第一步。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即使一个总体上来说是有用、有益的制度也不是万能的,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缺点的制度。”因此,“三农”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要靠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优势互补,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来保障完成。

参考文献:

1.高亮.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农村经济,2007(6)

2.安菁蔚,任大鹏.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5

3.李长健,江晓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法律问题研究.桂海论丛,2006(11)

4.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政法系 河南商丘 476000)

(责编:若佳)

作者:许利平

上一篇:网络音乐论文范文下一篇:新闻法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