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信贷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要面对较大的成本和风险压力,而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难以适应信贷需求的特征,难以有效解决成本和风险问题。基于此,农村金融改革需要从金融组织、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农村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有效对接。

第一篇:农村信贷论文范文

农村消费信贷与农村收入的实证分析

摘 要: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对郴州市安仁县的农村消费信贷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村消费信贷的有效增加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根据调查所得资料,进一步分析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村消费信贷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消费信贷;人均收入;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目前对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研究,国内主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如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南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利用1998—2005年间广西居民消费数据和消费信贷数据实证分析认为,消费信贷通过乘数作用,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并已成为促进广西消费持续增加的重要作用。曾之明、岳意定(2009)利用1993—2008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信贷余额数据通过建模分析得出,中部地区农村信贷余额的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但是文中误将农村信贷余额看作农村消费信贷余额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农村信贷分为农村消费信贷和农村生产信贷,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曾令华、蔡洋萍(2008)利用湖南2001年第一季度到2007第二季度的消费信贷数据,就湖南的消费信贷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协整检验,表明个人消费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有长期的正向关系。陈普兴(2009)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5—2008年的124组年度数据,引入二元线性合成数据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结果是农村消费信贷对农村信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消费的扩大也有利于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定性研究主要有:李雨嘉(2010)认为影响和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偏低与不稳、低收入人口比例高、惜贷与怕贷双重矛盾以及农民消费观念陈旧。赵永欣(2013)认为,要更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农村信贷规模和品种,拓宽消费信贷空间,深化农村新用途体质改革,加快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更好更快地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李东卫(2009)认为,要增加农村消费信贷供给,扩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腾向丽(2011)认为农村消费信贷发展受阻主要是受农村居民自身情况的制约、受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制约、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二、农村消费信贷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最北端,东界茶陵、炎陵,南邻资兴、永兴,西连耒阳、衡阳,北接衡东、攸县,素有“八县通衢”之称。2013年底人口总数为39万人,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是典型的农村县。所选取的数据样本是安仁县1993—2013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人均消费信贷余额。

(二)平稳性检验

因为对数据样本进行对数变换不改变原序列数量关系,并且能消除可能存在之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信贷余额这两个变量取自然对数,标为Lincome和Lloan,其中Lincome变量的含义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Lloan变量的含义为农村人均消费信贷增长率。运用Eviews软件,利用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中的ADF检验,来观察所选之变量的平稳性。变量序列检验结果(见下页表1)。

(三)协整检验

首先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先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其次再对残差项检验,倘若残差序列是I(0)序列,则可以充分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下页表2可知,(Lincome)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和(Lloan)农村人均消费信贷增长率的水平序列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小于1%、5%、10%的临界值,这充分说明这两个变量属于非平稳时间序列。我们通过对变量一阶差分后再对其进行检验,结果是这两个序列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为平稳序列,因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和农村人均消费信贷增长率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接下来我们通过验证Lincome和Lloan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Lincome和Lloan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我们通过对协整回归后得到的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ADF检验结果(如下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残差序列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能拒绝原假设,即平稳序列,这充分说明Lincome和Lloan具有协整关系,即Lincome和Lloan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四)建立回归模型

因为有了协整关系的存在,所以我们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农村消费贷款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Lloan=-9.0729236+1.532407Lincome+0.495627AR(1)+U

通过回归方程结果我们可以知道:(1)F检验统计量所对应的概率小于0.01,这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模型整体是显著的(2)模型中除了常数项以外其余的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t检验,这充分说明了解释变量P对被解释变量的单独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同时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对农村消费贷款增长具有正效应,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五)结论

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以及检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1993—2013年的农村消费贷款的农民纯收入之间是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2)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农村人均收入每增长1%,农村人均消费贷款余额增加1.532407%,这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对农村消费贷款扩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三、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普遍收入偏低且预期收入不稳定

弗里德曼的观点,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决定的。因此,也就是说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消费信贷需求是成正比的。农民收入水平越高导致消费水平也越高,同时消费信贷需求也越大。反之,农户收入水平越低导致其消费水平也越低,同时其消费信贷需求也越小。但是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一个是依靠农业获得收入,另一个是依靠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同时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两者不可同时兼顾,并且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外出打工收入普遍偏低,这些都将导致农民的预期收入不稳定甚至下降。

(二)农民消费观念落后

大多数农村居民还是保留着“勤俭节约,未雨绸缪”的守旧消费观念,对于“预支型”的消费理念他们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迟迟不敢向前。加上他们对农村消费信贷缺乏了解,这些都最终导致了其坚持守旧的消费理念。因此,帮助其转变落后的消费观念也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三)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投入很有限以及宣传不到位,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因为小额贷款与大额贷款相比收益比较低而且成本很高,但是目前中国农村贷款主要集中在小额贷款这块,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大量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这与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金融市场有关,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投入很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农民对农村消费信贷政策不大了解,有些甚至一无所知,这些都直接方面影响着中国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四)农村金融的业务创新不够,手续烦琐,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的项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仅仅针对于少量的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部分存单、国库券等贷款。对于农村助学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耐用品贷款、大型农机具贷款等需求比较大的贷款则是很难满足,同时农村消费信贷的贷款手续烦琐,农民有贷款需求时要面临繁琐的手续流程,这些都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五)农村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的发展

一是农村道路交通十分落后,运输成本很高,这给农产品的开发和外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外部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农业科技的输入,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二是农村商业网点布局不规范,农村消费选择余地不大。三是农村供水、供电条件差,电费较贵,制约了农民对家电产品的消费。四是农村农村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涌入农村,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农民不敢消费,从而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六)相关的法律制度的缺失,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当前中国的消费信贷法律制度面临着不健全,有待完善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虽然,目前很多商业银行为推动其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都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服务办法,然而这些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服务办法都并不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力

当前中国农村居民面临着收入低、负担大的情况,这阻碍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在此上做文章。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改善农村市场的贸易条件,提高农副商品的贸易率。二是调整农民的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不断增加二、三产业的收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三是调整产业政策,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引导农业产业升级,走科技强农之路。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到城镇管理范围的步伐,让农民彻底地能够融入到城市中来,享受和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五是切实缩小贫富差距,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使广大农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

(二)转变和提高农民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民树立现代消费观

转变观念能够有效地推动中国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相关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加大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加强消费教育。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无债一身轻”的落后消费观念,向农民宣传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以此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三)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以及宣传力度

金融机构应清楚地认识到农村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启动和加快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充分重视研究和开发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紧紧的围绕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选准着力点,不断地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投入,同时我们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农村消费信贷,走进农村消费信贷,充分利用农村消费信贷解决其当前存在的困难,切实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不断发展。

(四)金融机构应当简化手续,加大消费贷款产品创新

相关金融机构应当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切实简化贷款程序,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贷款环境,促进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不断开拓新的金融产品以此来满足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建设。

(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防止出现政策缺位现象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农村消费信贷取得良好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消费信贷法律制度,为农村消费信贷保驾护航,让银行在办理农村消费信贷过程中有法可循,有章可循,确保银行利益不受侵害。

(六)加大农村基础性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市场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水电、以及通信网络方面的基础性设施投资力度。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建设新型的购销网络体系,以此不断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七)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当前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涌入农村,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农民不敢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购买力。因此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采取责任落实制,切实保证农村市场的产品安全性,以此促进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Caballero,Ricardo·J.Earning Uncertainty and AggregateWealth Accumulation [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1,81:135-147.

[2] 陈普兴.农村消费信贷对农村消费发展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9,(11):84-86.

[3] 曾之明,岳意定.拓展中部地区农村消费信贷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6-79.

[4] 曾令华,蔡洋萍.消费信贷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基于湖南的实证[J].消费经济,2008,(3):41-44.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刘青平

第二篇:农村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摘 要: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要面对较大的成本和风险压力,而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难以适应信贷需求的特征,难以有效解决成本和风险问题。基于此,农村金融改革需要从金融组织、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农村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农村信贷需求;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始终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围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了许多政策,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信贷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配置农村信贷资源,实现农村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有效对接,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供给必须基于并适应需求,农村金融改革也必须着眼于有效满足农村信贷需求。因此,研究农村的信贷需求便成为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本文分析了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以及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在满足农村信贷需求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创新的改革思路。

一、 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

农村信贷需求包括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由于农户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也是农村信贷需求的主体,同时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也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农户的信贷需求。

农户信贷需求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散,由于农业生产和农户分散居住的特点,农户融资需求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集中。

二是小,与工商信贷和城市居民的消费信贷相比,农户信贷的单笔金额明显较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反映了农户借款以小额为主,5 000元以下单笔借款占所有借款笔数的 67.3%,而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笔数仅占14.6%[1]。

三是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家庭收入和人力资本不同,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程度和金额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既有消费和简单再生产的生存性的信贷需求,也有种养殖和加工流通大户完全商业化的信贷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表明,农户的生活性借款占借款总额的比重为40.9% ,而生产性借款占借款总额的比重为54.6%[1]9-20。陈雨露、杨栋等的研究表明,占农户总量12.61%的“理性小农”使用了77.24%的国家农贷,“理性小农”倾向于以国家农贷投资生产。占87.39%的“生存小农”只获得了22.76%的国家农贷,“生存小农”希望以国家农贷支付大额消费性支出[2]22-27。

四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农村的社会圈层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基于亲情纽带或长期观察交往所形成的认识。“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3]。因此,农户资信能力的获得更多地基于地缘和人缘关系,信息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对于城市居民,金融机构可以很容易地从其职业、任职单位以及个人纳税等方面获知其资信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但农户的这些信息很难为圈层之外的人所掌握。

五是家庭资产有限且变现能力不足。农户所拥有的资产主要是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牲畜以及农机具。房产受限于所在的区域,对于不在这个区域居住生活的人来说价值不大,很难变现,同时宅基地属于集体性质,也难以合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是土地上未来预期现金净流入的现值,由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较低,加之人多地少,每户承包经营的土地不多,其价值很有限,目前也不能作为合法的抵押品。由于家庭资产有限且很难变现和流转,导致信贷需求缺乏有效的第二保障。

六是生产性借贷和消费性借贷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区分。农户的借贷需求中,消费性借贷需求占很大比重,甚至以消费性借贷需求为主。李晓明等基于安徽省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表明,农户借贷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4]36-38。黄祖辉等基于以往调查方法的局限,“采用意愿调查+ 假想式问题”的调查方法,也得出了样本地区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均以消费为主的结论[5]73-80。实际上农户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生产性借贷所产生的现金流有可能用于家庭消费,为满足消费支出必然压缩生产性投入,生产性借贷和消费性借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很难截然区分。

农村中小企业总体上和一般的企业并没有大的不同,都是按照商业化的原则运作。同时中小企业的贷款困境也不单纯局限于农村,在金融机构网点众多的城市也普遍存在。但农村中小企业在信贷需求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特征。一是相当部分是涉农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储藏或相关的配套服务,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信贷需求的时效性较强。二是和农户相比,虽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更为侧重,但对存款、结算、国际业务等其他的金融业务也有需求,需要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和城市中小企业相比,固定资产更少,土地大多是集体性质,变现难度较大。

农村信贷需求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不得不面对交易成本高企和风险难以防控的问题。首先,对于在地域上分散而居的农户和网点相对有限的金融机构而言,完成一笔交易要付出很多的搜寻成本、谈判签约成本以及合约执行成本,为保证合约的履行也要付出很多的事后监督成本。单笔金额小的特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导致单笔交易成本高企。过高的交易成本必然限制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积极性,也抑制了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的积极性。其次,控制风险的关键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会在信贷交易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会在金融机构组织内产生代理问题(其核心在于监督与激励的方式与程度)。由于农户信贷需求的信息特征,有效的识别和评估风险需要利用地缘和人缘关系近距离地接触农户,而这又需要金融机构有效解决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信贷人员提供足够的激励与监督。同时家庭资产的不易变现也降低金融机构通过抵押担保补偿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性,更强化了对农户资信能力相关信息的依赖。要实现农村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有效对接,就必然要求农村金融组织的信贷供给适应需求的上述特征,并保证这种信贷供给具有内在的可持续性,即在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做到收入可以完全覆盖成本和风险。

二、 农村金融组织的现状与缺陷

目前在农村,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在部分地区试点开办的村镇银行,此外,是大量的民间借贷。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资金来源除国家财政核拨注册资本金外,主要靠向中央银行借款,并发行一定数量的金融债券筹措信贷资金。主要发放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贷款,近年来也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由于功能定位(主要是支持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和服务对象(不直接面向广大的农户)的局限,农业发展银行必然难以满足农村信贷需求。

农业银行在历史上定位于面向“三农”的专业银行。然而,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四大国有银行的业务划分已完全模糊。在竞争压力和利润驱动下,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农村网点普遍不足,业务权限不断上收,业务重心全面转向城市,由此也导致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据谢平、徐忠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2003 年贵州省农业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不足3%,扶贫贷款也转向项目贷款,而不是直接发放贷款给农户。从其调查情况看,在选取的样本县中,2003年除了台江县由于一条高速公路配套贷款导致农行贷款大幅度增加之外,有3个县的农业银行贷款余额出现大幅度下降,2个县的贷款几乎没有增长[6]106-113。2007年从战略全局出发,国家对农业银行的股份改革提出了“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目标定位和市场要求。这种功能定位有助于增加对农村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但面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农业银行却存在着内在的缺陷。首先是网点撤并以及人员向城市转移后,难以有效降低面向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其次是由于缺乏根植农村的人员,难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之经营机制所产生的激励和监督不足,无法有效控制农户贷款的风险。在股份制改革后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利润驱动下,尽管有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其为农户提供充分信贷服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值得怀疑。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机构,直接面对农户和农村各种不同的金融需求主体,拥有遍布农村乡镇的网点。各方面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发放农户贷款最主要的金融机构[1]9-20。国家近年来也在持续推进和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但这种改革的效果有限,农村信用社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制约其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能力和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基本上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7]76-80。二是历史包袱沉重、经营亏损。经营上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导致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而这又与产权不明晰所导致的内部人控制密切相关(注:据谢平、徐忠实地访谈(《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6,4),信用社主任对于“如果这个信用社是你所有,是否按现有的方式经营”这一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而对于“如果这个信用社是你的,能不能挣钱”这一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信用社经营亏损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所导致的内部人控制。在实际的业务中,我们注意到,在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中,有不少是内部的道德风险引起的。)。改革后虽然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实现盈利,但盈利主要来自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全行业扭亏为盈的假象部分是由转贷行为所产生的虚假盈利造成的[7]76-80。另外随着省联社行政管理职能的强化,内部资金在全省范围统筹配置的力度加大,在利润驱动下有可能加大农村资金的外流。

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正式挂牌成立,拥有全国覆盖面最广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业务由初期的人民币储蓄和汇兑业务拓宽为《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所有业务。和农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拥有网点优势,但都属国家所有,一级法人模式,内在的体制决定了其很难解决农村信贷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由于其前期业务主要是储蓄,没有开展农村信贷业务的人员和经验,很难相信其有能力解决开展农村信贷业务特别是农户贷款的风险问题。逻辑上更有可能的结果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配置信贷资源,在商业化动机下,加速农村资金向城市和大项目的流动。考虑到邮政储蓄银行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更有优势,这种结果就更值得关注。

村镇银行是在2006年底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主要在一些地区试点。和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立足于农村,决策链条短,经营灵活,贴近农村信贷需求,同时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健全,能够较好地解决内部委托代理问题,容易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另外,村镇银行的设立也有助于缓解农村信贷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但自身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社会公信度欠缺,吸储能力不强,资金来源有限,由此制约其提供信贷服务的规模,而规模不足导致其收入难以覆盖成本。从已经运作1年多的几家村镇银行来看,基本是微利或略有亏损。这样的效益自然影响其经营的持续性,进而降低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8]71-77。

另外,上述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也明显地存在与农村金融需求脱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信贷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贷款绝大部分是生产性的,期限大都在一年以内。由于农户借贷需求有相当部分是消费性的,对生产性用途的限定必然抑制农户的借贷需求。同时生产性借贷和消费性借贷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区分,生产性借贷投入所产生的现金流很有可能用于家庭消费,而消费性借贷的偿还需要更长期限。因此按生产性用途所设定的期限,经常导致农户虽然长期而言具有还款能力,但贷款到期却有可能出现违约。二是抵押担保要求与需求脱节。为了防控风险,金融机构一般要求农户提供易于变现的有效抵押,但农户家庭资产又大都无法满足抵押要求,由此也抑制了农户的信贷需求。

三、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思路

综合以上的分析,要实现农村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有效对接,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农村金融的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适合农村信贷需求的金融组织,根据其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缺陷,积极推动不同农村金融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二是创新农村金融的宏观制度,为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可持续的信贷供给创造一个良性外部政策和制度环境;三是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内部的信贷制度,以适应需求的特征,更好地降低风险和控制成本,保证其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一)创新农村金融组织

1.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引入竞争机制, 允许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和信贷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对农业发展银行促使其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农业银行,要在坚持商业化的前提下,促使其积极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尽快建立适应农村信贷需求的内在经营机制体制。要用市场化的方式改革农村信用社,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和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成为自我约束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对邮政储蓄银行要进一步明确其支农义务,鼓励其采取有效方式把从农村吸储的资金留在农村。对村镇银行要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为其开辟新的资金融通渠道,促使其可持续经营,并进一步扩大试点,充分发挥其优势。

2.积极推动不同金融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早在1989年,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就提出,要促进非正式金融业与正式金融业之间的联系,在法律环境改善条件下,规范非正式金融业务,使其与正式金融机构相互协调,互相弥补业务与能力的缺陷,从而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9]56-63。其实,根据前面对农村金融组织现状与缺陷的分析,在不同金融组织之间也存在这种业务合作联系的必要性。在政策层面要积极推动这种分工合作的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要求其以参股、提供长期资金等方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村镇银行的发展,由其直接面对农户的融资需求。

(二)创新农村金融的宏观制度

2005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了约4.1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部存款,邮政储蓄存款的65%),同时,向农村提供了约2.96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所有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收购贷款),存贷差达1.18万亿元,占吸收农村资金总量的28.5%。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差1.06万亿元,占89.8%,邮政储蓄吸收农村存款约8 839亿元,绝大部分存放央行[1]9-20。因此,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扭转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势头,这需要为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可持续的信贷供给创造一个良性外部政策和制度环境。一是要综合运用贴息、差别准备率、支农再贷款以及所得税减免等多种手段,加大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支农金融服务成为一种能盈利、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二是要适当扩大利率的浮动幅度,使农户贷款利率可以完全覆盖风险和成本,在商业上可持续。三是要完善担保物权法律方面的制度,使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包含宅基地在内的房产可以合法对外提供抵押。

(三)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内部的微观制度

1.创新信贷产品。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根据不同的需求特点为不同贷款设置不同的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要以还款来源为基础,积极开发不限定单一生产用途,期限相对较长,具有循环使用特点,同时根据收入来源分期还款的信贷产品。另外要正视农户的消费性信贷需求,扩大贷款范围尤其是增加消费贷款的种类, 积极探索农户消费性贷款的发放方式。

2.创新担保方式。一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小额联保贷款是一种有益的金融创新方式,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同时,社区内信用监督以及“联保”的约束机制提高了贷款的回收率。二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的地方,积极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的担保方式,充分利用龙头企业掌握农户信息,控制农户资金流的优势,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和农户信息不对称和贷款使用、回收的问题。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创办一些专门面向“三农”的担保公司,或者赋予村镇银行对外担保职能。但创新担保方式,在认识上不能过分夸大担保的作用,要重视对农户贷款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估,对于长期合作信用良好而且收入来源稳定可靠的农户在一定限额内要积极发放信用贷款。

3.建立还款激励机制。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印尼人民银行的做法,如果贷款客户能按期偿还贷款可以给予贷款金额一定比例的奖励或利息返还,同时再次贷款时给予更简便快捷的审批和更多的信贷支持,如不能按期偿还,则明显提高利率[10]。以此激励农户维系良好的信用记录,并树立好的示范作用。

4.创新信贷发放的激励约束机制。由于农户贷款的特殊性,信贷人员的责任心对贷款的风险大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因此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信贷发放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信贷人员的切实利益和贷款的发放收回直接挂钩,比如按照贷款或者利息收入的百分比给予提成。在组织内部可以推行利润分享计划,年利润的一定比例在下年初分配给员工,职员的大部分工资是由金融机构利润决定,这样全体员工势必有很强的激励努力经营,进而有效消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5.改善内部管理和流程,有效降低业务运作成本。在服务模式上,可以在县域选择一批合作伙伴,包括村镇银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声誉良好、收入稳定、文化程度较高的个人等,利用这些合作伙伴的客户资源、服务网络以及人缘和地缘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延伸金融服务。在内部管理上,明确每个岗位职员的服务定额,努力提高员工的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同时积极推行自动化和网络化办公,以降低内部信息传递成本。

参考文献:

[1]韩俊,罗丹,程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9).

[2]陈雨露,杨栋.国家农贷有效率吗[J].财贸经济,2007(6).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4]李晓明,何宗干.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6(6).

[5]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J].管理世界,2007(3).

[6]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6(4).

[7]刘西川,金铃,程恩江.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扩展穷人信贷市场——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06(8).

[8]植凤寅.村镇银行带来了什么[J].中国金融,2008(6).

[9]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

[10]汪三贵,李莹星.印尼小额信贷的商业运作[J].银行家,2006(3).

责任编辑:陈桂香

Rural Credit Demand and Financial Reform

LIU We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 Fina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1,China)

作者:刘卫锋

第三篇:农村信贷配给实证分析

摘 要: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村信贷配给;制度因子;时间序列模型;ADF检验

一、引 言

农村信贷市场建设是农村金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涉农政策频出,旨在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大“三农”扶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1]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于加快县域金额建设的决心。

但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存在着明显的信贷配给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造成信贷配给的重要宏观经济因子,有效构建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以期为强化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缓解信贷配给现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二、文献回顾

信贷配给可以理解为银行在一定利率水平下,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而导致的人为的信贷资金配置现象。一般来说,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来阐明。从宏观角度而言,那便是信贷市场的供求不均衡,供给严重小于需求;就微观角度而言,主要表现为信贷资金没有进行合理分配,能够支付更高的贷款利率的人可能申请不到贷款,或者说只有一部分人的资金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管制。主要从利率的角度分析利率与信贷配给的关系。对于这种观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强调了一个国家的制度与法律在决定资金的配置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同时,他认为因为借款人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导致了信贷资金的配置在方向与效率上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利率管制扭曲了信贷市场的均衡,使得金融机构被迫调整利率结构来达到均衡。(2)风险控制。即金融机构为了满足自身风险的最小化,从而导致了信贷配给。以Fried & Howitt(1980)为代表,认为通过信贷合约使得稀缺资源实现了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再分配[3]。一般而言,收益与风险都是相对的,客户为了规避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不得不支付超过均衡水平的更高的利率,从而导致了非价格配置。(3)产权关系。刘明显、魏桦(2001)以及钟正生、宋旺(2003),认为资金控制权与所有权的不恰当归属使得借款人有机可乘,从而贷款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4,5]。(4)金融机构执行力。华静 (2000)总结了阻碍我国均衡化信贷配给机制发展的主要宏观因素:央行的过度调控、银行自身业务能力的限制以及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6]。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因子选择

1.测算信贷配给度。借鉴刘艳华[7](2009)的做法,定义信贷配给度为θ,令:

θ=β—αβ

(1)

式(1)中β为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α为农村经济主体掌握的信贷资金比重。为了使模型更有说服力,测度信贷配给时需要遵循以下假设:

(1)农村金融机构是信贷市场资金最主要的供给者;

(2)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求信贷资金配置的均衡;

(3)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缺口很大,而主要原因来源于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

根据假设(2),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时,农村经济主体掌握的信贷资金比重α应与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β相一致。当α<β时,就处于信贷配给的状态,信贷配给的程度为 θ=β—αβ×100%,即信贷需求缺口与信贷需求之比。考虑到数量级等方面的问题,上述方法所得到的信贷配给指标不便于建立模型。于是参考Logit模型的处理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如下变换得到Y:

Y=ln (1—θθ)

(2)

根据我国1981~2009年实际数据,代入式(2)得出量化的信贷配给度,见表1。

表1 1981~2009年信贷配给度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5期(总第179期) 龙海明,邓可欣等:农村信贷配给实证分析

Y值与信贷配给度θ为负相关的关系,Y值越小说明信贷配给的情况越严重。

2.解释变量的选择。在解释变量的选择上,除了传统的宏微观因素外,还特别考虑了制度因素对农村信贷配给的影响。具体包括:

(1)宏观因素。X1,即每年的实际价格水平,由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加一得到;解释变量X2,即实际利率水平,用每年6个月的贷款利率取平均,并从中剔除价格变化后得到;X3,即农村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例的增长,即农村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例的一阶差分;X4,即农业生产总值,并从其中剔除了价格变化的因素。

(2)微观因素。X5,即人均生产总值,并从收入中剔除掉价格变化的因素。

(3)制度因素。(X6),即主要借鉴金玉国(2001)、王兵(2004)等人的研究方式[8—10],综合四个指标来定义与测度制度因子。一是非国有化率(FGYH),该指标反应经济成分多元化的程度。此处采用公式:FGYH=1/3× (1—国有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1/3×(1—国有职工/总职工)+1/3×(1—国有投资/总投资)。二是财政收入比重(CZSR),该指标主要反映经济利益分配中公有成分分配份额的大小。此处采用公式:CZSR = 财政收入/ 当年GDP。三是市场化指数(SCH),该指标用来反应资源配置经济决策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参考傅晓霞、吴利学[10](2003)的方法,定义SCH=生产要素市场化指数。基于可操作性的需要,用“投资的市场化”指标代替“生产要素市场化指数”,该指标主要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他投资”三项指标比重组成。四是城乡二元化率(CCD),该指标用来衡量当地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的显著程度,此处采用公式:CCD=农村GDP/城市GDP。最后对上述四个因子进行主因素分析,确定权重,得出一个农村制度因素指标X6,取值如图1。

X6=—0.559890×SCH+0.542733×FGYH

+0.280956×CZSR+0.559489×CCD

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家逐渐放宽对金融的管制与政策限制。图1所示,制度因子的变化是逐年递减的,说明对制度因子的量化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二)计量检验

1模型构建。利用度量信贷配给指标β—αβ以及Logit模型构造衡量信贷配给程度的指标Y来构建计量模型。可以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Y=β1+∑6i=1βi+1Xi

(3)

式(3)中,y为信贷配给指标,Y=ln (1—θθ)。

从上述初步的计量模型可以看到,各因子的系数数量级相差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精度,需要对上述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对部分因子取其对数,构造如下修正模型:

比较可见,修正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良好,T检验和F检验都十分显著,模型能从整体上近似反映现实情况。

为了保证模型的实证效果,避免出现伪回归的情况而影响模型的可信度,进行以下检验:

(1)平稳性检验。这里采用增广的迪克—富勒测试法(Augmented DickeyFuller)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模型有如下三种形式:

Yt=γYt—1+∑pi=1αiYt—i+εi

(4)

Yt=α+γYt—1+∑pi=1αiYt—i+εi

(5)

Yt=α+β t+γYt—1+∑pi=1αiYt—i+εi

(6)

根据水平变量和一阶差分变量的趋势图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选择,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

表3 一阶差分后ADF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各变量的水平数据基本都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2)协整检验。为了排除伪回归的可能,对原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对协整关系的检验,主要是通过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进行,结果如表4。

表4 残差序列的平衡性检验

图1 制度因子变化图

2模型修正。根据式(3)给出的分析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我国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4可见,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表明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上述结果表明,农村信贷配给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各个变量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信贷配给程度对均衡水平的偏离,误差项et—1估计的系数—1.320660便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本期修正量和上一期的偏离量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误差能够被系统的修正机制得到有效控制。

(三)检验结果说明

根据模型结果,利用θ=1eY+1转换关系,可以整理得到各宏观因子对信贷配给度(θ)的影响方向,如表5所示。

表5 宏观因子对信贷配给度(θ)影响方向

实际价格水平升高,信贷配给度增大。当物价上升时,经济环境处于通货膨胀时期,资本市场活跃,信贷资金供不应求。银行会有选择地放贷,提高贷款门槛。经济效益好、信用评级高的大型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而农村中小型企业各方条件相对薄弱,自然不能申请到理想金额的贷款,从而造成了信贷配给现象的进一步严重化。

当期的贷款利率对信贷配给度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两者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根据修正的模型,滞后一期的利率对信贷配给也具有较显著的正影响,而滞后二期的贷款利率对信贷配给都有很显著的反向影响,当中国人民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一年后,信贷配给的程度会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两年后情况得到改良,说明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年的时滞作用。

乡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与信贷配给度同向变化。乡村就业人口增多,意味着更多的农民进入企业务工,可以侧面反映出制造业的发展。而企业相对于基本靠自给自足的农民更有信贷资金的需求,使得农村总体信贷资金紧张,从而信贷配给度增大。

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将降低农村信贷配给度。我国农村信贷配给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虹吸效应”,即经济实力更强劲的城市以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将农村的资金抽走,使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农村信贷更加艰难。当农业生产总值增加时,意味着农村经济实力的提高,使得更多的资金能够留在农村服务三农,信贷资金总量的增加降低了信贷配给程度。而农村家庭人均生产总值对信贷配给的程度则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会严重影响信贷配给的程度,这点可以从信贷资金的需求角度分析,当农民收入提高,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出现了需求增加的情况,必然带来了信贷资金的紧缺从而造成信贷配给。

制度因子的弱化,带来了更为自由的金融环境,降低了信贷配给的程度。制度因子是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及转型期独特存在的影响信贷配给的因素,回归结果较为显著,说明国家的宏观政策、经济形态等制度因素确实是造成信贷配给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市场化程度提高时,信贷配给的程度会显著降低。四、结 论

以上基于我国广大农村,选取200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制度因子,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率是影响信贷配给的首要因子,且存在着一年的时滞作用;同时,制度因子是我国不容忽略的因素,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有利于弱化农村信贷配给现象;实际价格水平、乡村就业人口比、农业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也是影响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重要因素。

利率是影响信贷配给的最为显著的因素。这给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调控宏观经济时,不仅要关注城市的经济运行状况,货币政策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给农村金融带来的影响,避免给农村信贷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原本脆弱的尚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中小企业与经济基础薄弱的个体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

制度因子对信贷配给具有正作用。这意味着建设农村的信贷市场,完善金融环境既离不开国家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持,也是建立在国家经济制度环境的大背景下的。非国有化率、财政收入比重、市场化指数、城乡二元化率是制度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更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国家要深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鼓励发展现代企业的建设;同时财政也需要多向三农倾斜,缩小城乡二元差距,让农村金融建设跟上城市改革的步伐,也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逐步得到改善与发展。

总之,从中央银行的政策操控而言,要灵活使用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利率;从制度层面来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高市场的自由化程度,让经济平稳而快速地发展;从社会公平着眼,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鼓励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助推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OL].http://www.pbc.gov.cn/publish/goutongjiaoliu/524/2010/20100928140926454233091/20100928140926454233091_.html, 2010(9.18)

[2]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206.

[3]Fried & Howitt.Credit rationing and implicit contract theory[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0,12(3):471—487.

[4]刘明显,魏桦.关于信贷配给的产权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0—42.

[5]钟正生,宋旺. 对新凯恩斯信贷配给理论的反思——一种新制度经济学诠释[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1):28—31.

[6]华静,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配给机制探析[J].武汉金融,2000,(11):31—33.

[7]刘艳华.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其绩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2009:111.

[8]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2):24—28.

[9]刘杰,王定祥.农业信货资金配置的经济效应

基于中部六省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9—53.

[10]王兵.包含制度因素的广东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4):6—15.

[11]郑永哲.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J].税务与经济,2010,(1):43—45.

[12]傅晓霞,吴利学.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2,(4):70—75

(责任编辑:宁晓青)

作者:龙海明 邓可欣 张倚胜

上一篇:幼稚产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经费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