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公司财务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将财务预警系统纳入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根据财务契约与财务预警的关系,采用制度形式对财务预警系统的信息传输渠道和反馈方法规范化,以提高有效性的发挥。

第一篇:公司财务论文范文

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财务控制探究

摘 要:为了在经济市场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很多企业会采取整合资源或展开合作的方式成立分子公司,众多分子公司的构成便形成了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往往拥有更雄厚的资本和更大的市场影响力,不过在占据竞争优势的同时,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对于下属的分子公司,由于性质和空间的隔阂,对于分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这是集团公司值得探究和处理的。

关键词:集团公司 分子公司 财务控制 问题探究

一、引言

一般来说,集团公司都是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占据更多的市场资源的公司组合,在影响力和竞争力上都是很多独立公司远不能及的。在庞大的公司体系下,集团公司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控制却面临着更多的实践问题:预算管理脱离实际与预算执行力不足;会计核算的不统一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母公司对分子公司的财务掌控力度失衡;信息化的欠缺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些问题都是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的阻碍。

二、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财务控制的问题与不足

1.预算管理脱离实际与预算执行力不足。预算对于企业来说上一个经营阶段的结束,也是下一个经营阶段的开始,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财务管理的事前管理,预算编制对于庞大规模的集团公司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对分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的一个手段,不过很多集团公司在编制和核准预算的时候,容易忽视分子公司的实际收支情况与未来预期,导致对分子公司的预算规划与实际需求存在太大偏颇,在甲分公司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乙分公司却预算过多。此外,预算的执行力不足也普遍存在与各个分子公司,在不发生异常情况的前提下,实际资金使用金额严重超支,将会为整个集团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巨人集团战略转移进军房地产,在规划建18层办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70楼,实际使用资金超支预算高达10亿,造成资金链断裂,这也是巨人集团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会计核算的不统一和财务人員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集团公司由于规模大,每个分子公司都会要单独进行会计核算,母公司也会对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分析,得到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概况,这对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重点、自我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集团公司却存在与下属分公司、分属子公司的会计核算不统一的情况,这将对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概况评析造成失真影响:比如对于某一特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母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分公司采用加速折旧法、子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这样每年的年终财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一栏数据必然存在争议。尤其是对于分公司的财务是与母公司紧密相连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不利于集团的财务控制。此外,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从业人员也是有一个巨大的基数,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使得母公司与分子公司存在财务工作衔接的地方容易出现障碍,同时也增加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3.母公司对分子公司的财务掌控力度失衡。总体来说,在集团公司,母公司对分子公司起着绝对的领导带头作用,尤其是在财务控制方面,母公司对分公司有着充分的控制权。不过在集团公司,通常会存在两种极端的对于分子公司财务控制的情况:一种是对分子公司的财务干涉过多,财务决策、财务分配由母公司一手包办,这种情况一方面容易使分子公司的财务运用被束缚,不能根据实际灵活展开工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分子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种相对的就是母公司完全不干涉分子公司的运营,这种情况又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一体性,集团公司整体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如果完全放任分子公司财务自由,很有可能打乱集团公司的发展步伐,巨人集团衰败的另一原因,就是下属的各分销公司管理不善,仅康元公司累计损失就是1个亿,这就是母公司疏于财务干预的体现。

4.信息化的欠缺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使著名的三鹿集团一夜走下神坛,其实在毒奶粉曝光前,三鹿集团全国各个生产厂商都有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但并没引起三鹿总部和高层的重视,由于是国家免检产品,三鹿在奶源监督上更是疏忽。这个案例正是反映了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欠缺,导致信息传递的延时与失真,导致集团公司内部早已出现严重问题而不自知,在整个集团的资源配置上也不科学,极大的增加了公司的风险,同样对于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很多分子公司的财务小问题被遗忘或忽视,在众多小问题背后很有可能隐藏着致命的财务危机,而信息化的欠缺也导致集团公司无法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导致母公司决策失误或分子公司的职能不能得到发挥。

三、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财务控制的建议与措施

1.结合实际编制预算和增加预算执行力。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财务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集团公司要在预算阶段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对分子公司的预算结合其发展实际进行编制和核准,并将集团整体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预算中有所体现。在完善合理的预算编制下,加强各分子公司的预算执行力度,保证分子公司的实际开支与预算无太大偏颇,在无异常状况下,分子公司出现严重超支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补救,并追究相关公司负责人的责任。

2.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机制与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虽然集团公司分支众多,但是始终是一个整体,在会计年度终了的时候,要出具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这就要求集团公司的会计核算达到统一,尤其是对于分公司,它们是要和母公司进行报表合并的,所以对于会计中需要进行选择的方法达成共识: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材料的日常收发结存等会计处理约定一个统一的核算方式。这既能保证财务报表合并时的无缝衔接,也能使得财务报告更符合集团实际。此外,由于集团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众多,专业素养也参差不齐,集团公司有必要定期组织对集团总部与各分支财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就集团的财务一体化、再教育等财务人员技能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3.找到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财务控制的平衡点。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财务的干涉过多与完全不干涉都不利于分子公司与集团整体的发展,集团公司就要在这两种情况下找到与和自己情况适合的平衡点:在分子公司保证能跟在集团公司发展大方向的前提下,给予尽可能多的财务自由,使其能通过自身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做灵活的调整,这也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分子公司的活力。但是,集团公司可以设立专员和专门部门,不定期的下访到各分子公司进行调查监督,对于存在的财务问题及时调整和上报母公司。集团公司只有在多年运营的经验中,找到对分子公司财务控制的平衡点,才能既保证了集团的活跃又能向预定方向前行。

4.引进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在信息化时代,不仅对于财务管理,集团公司的任何管理都需要广泛运用到信息技术。信息对于集团管理十分重要,它能够反映出集团存在的许多问题。集团公司十分有必要引进类似ERP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这更能加速集团公司的管理一体化进程,譬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出现资金流短缺也能够及时发现。此外,通过对公司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整合,集团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分子工作的职能,提高整个集团的运作效率。

四、结语

集团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对分子公司财务控制更高难度的管理,为了集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展开对分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集团可以通过完善合理的预算编制进行财务控制,但是要求分子公司提高预算执行力度;母公司与分子公司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机制,同时定期对集团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对于分子公司的财务要进行适度的管理与控制,找到一个平衡点;集团公司要建立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优化公司资源,既加强了集团的一体化建设,又提高了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继恩.加强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学习,2017(1).

[2]彭雪钒.关于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0).

作者:肖顺团

第二篇:财务契约、财务危机预警与公司财务治理

摘要:本文将财务预警系统纳入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根据财务契约与财务预警的关系,采用制度形式对财务预警系统的信息传输渠道和反馈方法规范化,以提高有效性的发挥。文章从财务契约的股权契约,报酬契约,信贷契约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的关系入手,分别讨论在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债权人与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如何用契约的形式,保证财务预警系统在公司治理中有效运作。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 财务契约 公司财务治理

一、引言

公司财务治理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配置公司的财务控制权,使利益相关者通过编制、呈报或审阅企业的财务报表等途径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杨淑娥等,2002)。财权的配置是通过签订一系列企业契约实现的,包括企业股东之间的股东契约,债权人的信贷契约,经营者的报酬契约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等。广义上公司财务治理范畴包括了涉及财务运行事务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一切事项,财务危机预警也不例外。所谓财务危机预警,即将某些财务指标的异常运行状况转化为危机信号提供给公司的决策者或投资人,使其迅速做出调整,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在财务实践中,公司为了降低或者规避由财务危机带来的可能财务危机成本,建立相应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并据以调整公司的财务行为。

财务危机预警是公司财务治理的一种手段,是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对公司实施约束与控制以保障其权利的一种约束机制(张先治等,2005)。财务危机预警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作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借助有效的财务与系统管理工具,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分析预警机制,将企业可能面临经营或财务危机风险预先报告给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人,并促使其提前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由分析并预警、预警信息传递、预警信息检验与原因分析、预警信息处理、排警信息反馈等子系统构成。笔者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公司内部的财权配置以及各种财务契约的设定是否合理是使财务预警系统能否有效发挥的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评价指标是否真实,模型输出结果是否真实可信,以及财务预警信息向企业的哪个相关利益主体提供“预警”,预警信号是否受重视并能否据以迅速做出相应调整等,都是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础。

众多研究已经表明,陷入财务危机中的公司大多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公司,财务危机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常常不如正常公司合理(姜秀华,2002)。Claessens.Djankov和Lang(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亚洲金融危机和大量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姜红珍等,2005)。陈良华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指标纳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得出了公司治理结构是造成公司财务困境的原因的结论(陈良华,2005)。陈燕等通过对2001-2004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得出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等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概率均有显著影响(陈燕等,2006)。韩臻聪认为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由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韩臻聪,2006)。王玉文将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是公司内部产生财务危机的基础原因(王玉文,2006)。

以上研究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没有从财务契约、财权配置制度、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设计等方面就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环境进行理论探讨,进而分析如何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探讨企业内部的财务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的关系入手,以设计制度化的契约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应用提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系统,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只有契约制度上设置合理,才能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通畅,从而使管理层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二、财务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所谓财务契约,是指能够确定公司的各种利益主体基本关系,明确落实各自的财权归属,避免利益冲突,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约束与制约状态的治理手段。这些契约主要包括股权契约、报酬契约、信贷契约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从经济学角度看,财务危机预警既是对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的未来索取利益将要减少的提示,也是揭露公司财权控制人不当财务行为的手段。因此,如何避免不当财务行为发生者通过操纵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掩盖公司潜在财务危机,阻止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有效性,就必须通过设计相应的财务契约,以保障财务危机预警信息真实可靠并能够有效处理。

(一)股权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落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普遍表现为“一股独大”,且处于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者企业内部关联交易等行为掏空上市公司,并最终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与公司治理水平低下、公司内部股权契约不完备性有极大的关系。股权契约是股东之间就设立公司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用以协调股东内部的利益关系,其主要内容通常包含在各种公司法规、章程和证券监管法规中。由于大股东拥有更多的公司经营事务的知情权和控制权,也更有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财富以获得最大的控制权收益。因此,即使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现了潜在的财务危机,也极可能由于财务控制权的不均衡分布使预警信息失真或失效。因此,公司股东之间的财务契约除了常规条款之外,还需要额外条款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在股东内部透明化,避免大股东操纵预警信息,牟取私利的行为发生。通常额外条款有:一股一权,股东只享有其拥有股份数的投票权;股东权利与义务制度化;财务预警信息报告部门要具有独立性,预警指标的真实性要先经外部审计部门独立审计,预警信息要同时发送给各个股东;规范关联方交易并将所有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化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在财务预警信息披露以后,要向所有股东公开导致潜在财务危机的不当财务行为并进行调整。

(二)报酬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报酬契约指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签订的明确公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的契约,规定了管理者工作业绩良好时得到的报酬,以及业绩表现很差或出现不良行为时将受到的惩罚。由于公司管理层对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可以直接干预,如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事项披露时间和内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等进行控制,因此,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很难对管理者的财务控制行为进行监管。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将在股东利益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这就产生了代理成本,并且由于其对经营情况掌握的直接资料,而更容易对财务情况进行控制。《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及薪酬状况综合研究报告暨中国企业股权激励状况综述(2001年)》显示,高管人员的报酬水平与公司业绩指标的相关性总体上不显著(潘

秀丽,2002)。由此可以看出,经营者往往不是努力提高企业业绩,而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利润操纵扩大规模,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只是管理者的财务行为和业绩表现的一种最末端的检验。因此,为了能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作用,报酬契约中需加入以下条款:在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出现以后,经营者需向股东及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原因分析报告,并由外部管理咨询公司进行审查;经营者占据股份数目不得超过股权激励标准的5%,董事会有因为经营不当而惩罚或罢免管理者的权力;限制管理者进行内部关联交易;制定多维度的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经营者要定期向公司股东或债权人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在财务危机警示信号被排除以后,经营者要向董事会做经过独立审计机构审计过的管理调整报告,以避免危机的发生;实行会计管制。

(三)信贷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在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尤其是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公司股东一般倾向于高风险高报酬的项目,而债权人则更希望风险小的投资项目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李明辉,2006)。因此,在财务危机发生时,债权人往往是最积极的外部力量,要么会支持公司破产清算,要么会紧密关注公司对财务危机的处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将是债权人确保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利工具。故在债权人与股东和管理者关于融资等相关问题签订信贷契约时,就需要一些附加条款:财务危机系统的预警信息要及时送到债权人手中,债权人有处理措施的知情权;限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借款目的和用途一致;定期向债权人提供经过独立审计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的计算口径和会计方法要统一透明;债权人有权定期到公司收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信息。

(四)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是股东、经理人员、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工人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这些主体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同时相应的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除了需要完善公司的股权契约、报酬契约和信贷契约以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外,还需要完善以公司员工、供货商和政府为代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实践表明,公司的员工或供货商等利益相关者,对即将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具有较强的信号敏感性,一旦出现危机信号,员工会采取提前离职,供货商会采取撤货或撤资等行为以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因此,将以员工、供货商等利益相关者纳入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建立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契约,既可以使公司的财务预警信息更具全面性和前瞻性,又能避免危机信号出现后的利益相关者的倒戈行为使公司财务危机加速恶化。而对于可以实施外部财务治理的政府来说,其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方式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包括直接对公司进行财务检查或者是委托相应的监管部门或审计机构进行监督等;间接参与包括制定出各种约束公司投融资活动的法律法规,如要求统一使用能够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的会计准则、会计方法等。此类条款:允许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作为外部参与者加入到公司的财务预警部门中;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有知情权和建议权;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定期向公司反馈预警信息;危机预警信号出现以后,利益相关者具有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的知情权以及提出建议的权力。

三、财务预警信息传递系统的构建与公司财务治理

在财务契约完备的前提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具有有效性;只有在满足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性的情况下,公司的股东和管理者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防止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这就要求公司完善财务治理机制,利用财务契约在公司财务控制活动中体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动态控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财务预警信息传递系统。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财务预警系统的实施将由独立的财务预警部门来执行,其根据经营者定期提供的企业财务报表,经营投资计划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相关外部信息资料为依据,采用定量的数据模型分析来判断公司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然后根据相应的财务契约将预警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控股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经营者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做出调整策略,并将其反馈分析报告由外部独立审计机构或相关咨询机构进行审计后提供给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这样的控制机制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预警作用,并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制度基础。

通过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的机制建立起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可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准确有效的得到传递和处理,并通过完善相应的财务契约提高了企业的治理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一)规范和明确了股东与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 一方面,财务危机预警的附加股权契约,保证了股东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情况,重大财务事项和能够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重大事项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强调了同股同权,避免了“大股东侵占”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信贷契约的完善使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信贷契约保证了债权人能够定期获得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避免债权人盲目的对企业活动进行干预;同时信贷契约使债权人在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出现时,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关行动,加强了债权人的财务治理能力。

(二)完善了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经营者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如追求更高的报酬、在职消费等。可以说,经营者只有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重合的时候才会顾及所有者的利益,相反,当经营者出现错误损害了企业所有者利益时,经营者必然会操纵会计信息以使自己的责任最小化。在这种情况下,不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往往失去有效性。而基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报酬契约则使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不受经营者的个人操控,完善了公司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同时,制定多维度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层的评价重点放在考察资本是否升值上,使经营者具有更大的管理空间,形成了正向激励。

(三)强化了外部审计监督系统 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强调了外部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性和决策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将公司的经营状况特别是重大财务事项尽可能的公布于广大的中小股东,增加了公司决策的透明度,大大减少了公司股东或管理层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滥用公司财权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大量公司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完善,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行业必将迅速发展并成熟,这必然会对提升整体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四)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 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多是由于公司治理水平低下造成的。因此,建立在完善的财务契约的基础上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预警信息并保证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排警,还能够在以制度化的形式使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能够保证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各种经营财务决策的有效实施,又能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财务危

机预警系统的完善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缺一不可。

四、研究结论

财务危机预警的根本目的是使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即使迅速的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征兆,以及根据预警信号找出经营不力的原因,从而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本文将财务预警系统纳入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根据财务契约与财务预警的关系,采用制度的形式将财务预警系统的信息传输渠道和反馈方法规范化,提高其有效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本文从股权契约,报酬契约、信贷契约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的关系入手,分别在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债权人与股东和经营者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用契约的形式保证财务预警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有效运作,并基于此构建完善了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系统,最后探讨了财务危机预警和财务契约的完善对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的作用。指出建立在完善企业契约的基础上的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明确规范了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完善了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强化了整个行业的外部监督系统。财务危机预警与公司财务治理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财务危机预警有效性的需求使公司财务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备化,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将是公司避免财务困境的必要条件。

本文对财务危机预警、财务契约和公司治理三者关系的探讨是建立在国家法规、公司内部财务契约、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三方面协调监控上的。这不仅要求国家要逐步完善相关企业外部审计和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和约束外部管理咨询公司或审计机构的发展和运作,鼓励会计事务所和税务代理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并在法律层面上保证其独立性。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清查破产制度;同时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利用法律手段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备的财务监控体系以及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系统,并使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

朱春梅(1971-),女,四川南充人,成都理工大学计划财务处经济师

蔺玉(1982-),女,河北邯郸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锐(1981-),女,四川乐山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陈良华、孙健:《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来自上海股票市场的证据》,《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2]陈燕、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当代财经》2006年第5期。

[3]冯根福:《中国公司治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4]姜秀华、任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预测》2002年第3期。

[5]姜红珍、张明燕:《关于企业财务失败现状及成因分析》,《财会通讯》2005年第2期。

[6]李明辉:《公司治理全球趋同:问题与纷争》,《经济评论》2006年第1期。

[7]王玉文:《企业危机成因探析》,《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2期。

[8]潘秀丽:《业绩衡量标准与管理人员报酬契约》,《会计研究》2002年第7期。

[9]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10]张先治、袁克利:《公司治理,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编辑 程瑞川)

作者:朱春梅 蔺 玉 张 锐

第三篇: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内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集团公司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而在我国集团公司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方面还很薄弱,文章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措施,来促进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有效防范风险,有效利用及优化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集团公司资源共享等优势,实现集团公司利润最大化及战略协同等目标,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财务控制制度;会计信息系统;授权控制;委派制;资金集中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170

1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意义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集团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在这种背景下,母子公司之间如何协同作战,如何形成相应的集团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关键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这也是规范企业管理的需要;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需要;这也是将企业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使其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从而达到集团公司对其所属子公司能在经济效益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最终目标的需要。

2存在的问题

21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及执行力度差

集团公司大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普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比如预算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存在多重目标等。在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管理者与经营者存在较大分歧,在一些重大决策和控制方面不能协调统一,或执行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影响了内部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导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实施。

22财务集中管理偏弱

集团公司的目的是要形成战略协同,凭借自己的资产和资金的实力,在许多领域具有获得优惠和筹资的优势,但由于集团公司缺乏有效的资金管控制度,往往资源配备不均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监督乏力;损失浪费严重的现象,集团公司的优势无法发挥。资金的筹集、投放、分配等环节缺乏应有的宏观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

23考核制度与监督体系不完善

集团公司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不仅难以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使一些违法乱纪行为无所顾及,必须采取严格的奖惩措施。

集团公司监督体系的不完善,降低了企业风险的预警和反应能力。财务负责人归属于子公司,无法独立行使财务监督权,其监督管理职能必将受子公司管理层的限制,极大地降低了财务监督作用。

3措施

31强化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要得到有效的执行,首先,要建立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分别掌握不同层次和性质的决策权限,建立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达到相互协调和制约的作用,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有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其覆盖面要广,涉及经营管理、财务人员、资金集中管理以及考核激励等诸多方面,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及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调整以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及时察觉风险堵住漏洞,便于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保证控制制度有效的执行,关键高层领导也要纳入以相互检查和权力制衡为基本原则的整个内控体系中,成为控制和約束的重要对象,不具有超越内控约束的特殊权力。

32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

集团公司规模巨大,过度集权会使信息传递时间过长,可能延误决策时机,也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采取授权方式适度分权,使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各行其职,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

授权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授权管理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特别是对有些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要项目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授权管理的原则是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信任,但对授权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

33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集团公司财务监督要达到应有的力度和深度,就要实施财务控制,通常控制可采取三种方式:委派制、指导制和监督制。三种方式具有共同点,即母公司都必须向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

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制度是由集团公司委派,对所派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信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同时委派人员必须对集团公司负责,也同时受子公司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的双重监督。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促进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有效执行;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和会计监督等制度;被委派人员

相对的工作独立性,使其敢于行使财务监督权,强化了集团的财务监督作用,保证了会计信息准确及时,增进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交流;定期的委派轮岗促进被委派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母子公司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参与子公司重要业务经济活动的分析和决策,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34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财务信息是否畅通,关系到整个财务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强化财务监督的前提条件,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权益各方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业绩评价。

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ERP等管理手段来实现,通过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下属子公司的资金流转和预算执行情况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为提高企业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创造了现实条件。母公司的财务主管可以随时调用、查询任何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子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制止子公司的资产流失。主管领导可方便查询各种财务数据,为高层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35财务控制的重点是资金集中管理

从现代经济的发展来看,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重点就是要使财务与资金管理日益趋向高度集中,便于资金循环周转顺畅、高效迅速。

目前企业的资金结算模式主要有统收统支、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以及财务公司与结算中心相结合等。其中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方式是目前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结算比较常用的方式。

36强化考核机制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集团公司要规范各级管理者的经济目的和经济行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预算的制定要以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前提,以发展规划为依据。每年年初将集团公司经营目标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子公司,并作为对其经营治理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集团公司还要有与之配套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合理公平的考核机制。考核指标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主,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定期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奖惩分明。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必须建立权威的内部审计稽核制度,科学合理地组织内部审计,及时判断潜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提醒监督经营者正确履行职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要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尽量达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4结论

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是实现集团公司目标的有效保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子公司资源共享等优势和战略协同效应,能够保证双方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和各自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耿云江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8.

[2]周密,张曾莲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5(14)

作者:王辉

上一篇:师资培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施工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