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作文批改模式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2022-09-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 又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和准备。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批改是教师的事, 学生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 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于是部分学生将老师花大力气批改的作文置之脑后, 只轻描淡写地看一下等级或分数, 其收效是甚微的。

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 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 放手让学生伙伴合作改文,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孩子把作文批改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 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 提高作文素养。

一、注重引导, 激发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真正让学全身心投入到作文批改中, 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批改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利用前辈作家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如让学生知道曹植、欧阳修、杜甫、白居易等这些古代大作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 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 不但能使文章日臻完美, 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 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 同样, 要想让学生对修改作文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自身得是一个致力于文章修改的行家。每次习作, 我都和学生一道写下水作文, 并将修改后的原稿张贴出来, 让学生逐字逐句去品评, 找出修改前后的差异, 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修改作文的范例。长此以往, 学生形成从自我作文中发现不足的习惯, 燃起对作文修改的兴趣。

最后, 用优秀学生的作文来吸引别的学生。从班级学生自身出发, 把握住班集体已有的资源, 使优秀学生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榜样往往会激发孩子不服输的心理, 从而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除此之外, 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交流作文写得好的“秘笈”之一就是注重修改, 从而激发学生作文评改的积极性。

二、注重过程, 形成能力

(一) 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1.教师示范, 统一符号。在教师示范中, 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修改符号的示范。修改符号要统一, 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 使他们终身受用。小语课本中, 从第七册开始便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修改符号, 到达六年级已要求学生能综合使用。故此, 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 统一要求, 不断强化, 熟练运用。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 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 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 并将文中做得好的地方用“”标识出来, “”越多则说明本次作文的优点越多。教师在批改中标上这些符号, 再加上启发性批语,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反复朗读, 多次修改。学生作文写好后, 可先让他们大声朗读, 看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有没有拗口的词句。然后, 让学生轻声读, 边读边推敲、揣摩, 多问几个为什么, 然后再进行全面修改, 使之达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最后, 再次让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 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经历这“发现——修改——提高”的三个过程, 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评议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在作文教学中, 评价能力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作文评改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鼓励, 慎重批评。在学生对自己或同学的的作文评价时, 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 坚持以鼓励为主, 批评为辅的原则, 实事求是地找出文章的优缺点。

2.顾及全面, 突出重点。让学生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评价,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作文的批改从整体出发, 在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上, 顾及作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但是每次作文都做到以上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我们应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有重点地从本次作文要求的角度去评析自己或他人的文章, 突出训练的重点, 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3.精心设计, 下好批语。评价能力在作文评改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批语上。批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好的批语是学生留住创作激情的动力, 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改正错误的指南, 无论是只针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的眉批, 还是从整体出发, 对文章而进行的总批, 都应注意突出展示它的功能, 使批语真正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服务。

(三) 自评作文, 促进提高

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 是在自己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 在学生自评作文中,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典型作文, 集体修改。即学生作文后, 我们教师先把学生作文浏览一下, 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 概括出优缺点, 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选择一二篇典型文章, 引导学生集体修改。

2.认识自我, 自己评改。即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作文修改完成之后, 再让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习作要求, 有目的地为自己的文章下批语, 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自己文章的特点。为了跟下一环节的同学互评相互区分, 在作者自评时, 可以规定用统一颜色的笔进行批改。

3.互评互改, 共同提高。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 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 在修改过程中, 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 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 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过学生互改, 既发挥了群体作用, 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三、感悟评改, 反思文本

作文评改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 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学生自改作文中, 给学生一个反思的平台, 让他们把自己作文后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让他们真正把心放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 真真切切地记录下作文评改的点滴收获。

1.感悟评改。自己评改作文过程中对评改知识的掌握, 对评改内容的感受, 对别人评价自己文章的看法, 对评改过程中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等等都可成为感悟的对象。将这些感悟整理成文, 便又是一篇全新的心得体验。

2.反思文本。这主要是指自己的文章经过自己和别人多重修改, 改前改后的区别, 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以及对自己作文的独特感受等等。

“文章不厌百回改”, 诚然, 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 教师所付出的艰辛, 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三倍、五倍。然而,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放手让学生改文,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 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摘要:要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培养学生的评议能力。让学生自己改文、伙伴合作改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孩子把作文批改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 让孩子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 提高作文素养。

关键词:激发兴趣,感悟评改,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巢宗祺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 李家栋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1.

[3] 任长松著。《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上一篇:对开放式教学设计的几个步骤的理解下一篇:教改新形势下更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