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2023-01-04

项目背景:对口专业学生来自省内各地市职业高中, 通过对口专业高考, 考入省内对应专业大学就读。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在高中期间学过一些专业课, 例如我所管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在高中学习过建筑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制图等课程, 大学入学后表现出一定优势:对应的他们最大的劣势就是中学基础较差, 主要体现在数学、物理上, 而土木工程专业对这两科的要求较高, 大学入学后学业出现危机。在高校扩招和学分制改革背景下, 学生不能取得学校规定学分将无法获得学位证书, 这对土木工程专业非对口学生都是个挑战, 对于对口专业学生的困难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2015级土木工程对口专业学生20人, 大一第一学期出现挂科7人次, 单人挂科最高达3科, 形势堪忧。针对这一情况, 建筑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针对对口专业学生, 成立专门学习小组, 本着“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决心”帮助对口专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成长成为合格祖国建设人才。我院坚持“全员育人, 教育公平, 助力成才”的主旨, 组建了由辅导员为主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团队, 于2016年起开展了以辅导员学业预警干预为核心, 以人员组织、活动形式、工作内容、帮扶阶段“四位”, 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一体”的帮扶教育模式。

帮扶效果显著。2016--2017年的两个学期, 第一学期, 与上一学期相比较, 2015级土木工程对口专业学习小组同学共四组, 有三组达成制定目标, 零挂科, 三组同学超额完成任务, 达到小组平均七十分, 三组同学总平均成绩均有提升, 第三组总平均分提升达5.51分, 20名同学中有14名同学平均分有所提升, 其中王缘提升达3.96分, 郭慧鹏提升达8.19分, 肖亚提升达6.31分, 韩强提升达8.24分, 于海涛提升达3.17分!刘晓燕同学获得二等奖学金, 刘鑫、张丽鑫获得三等奖学金。第二学期, 与上一学期相比较, 20名同学有17名同学学习成绩有所提升, 第一小组总评提升达5.26分, 赵忠华平均分提升达5.92分, 张迁平均分提升达7.39分, 王缘平均分提升达5.71分, 杨德壮平均分提升达6.7分, 刘鑫平均分提升达7.7分, 张世辉平均分提升达8.49分.

校园影响良好。辅导员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针对帮扶对象特点进行探索与实践, 针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警示学生进行个性化帮扶。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针对“对口专业学生学习小组”划拨专项资金, 对学习进步学生、任务达成小组、优秀辅导同学、优秀组长给予奖励, 激励大家努力学习, 专门召开颁奖大会, 在学生当中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在校园内大力宣传, 传递学习正能量, 分享成功经验, 在校内取得良好声誉。

一、项目主体与思路

通过调研与查阅相关资料, 结合我院学业警示帮扶工作经验基础上, 从辅导员工作实际出发,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科学设计对口专业学生学业帮扶教育方案。在对口专业学生帮扶教育过程中, 学生辅导员全程参与, 既当“领路人”, 又当“陪伴者”、“监督者”, 整合学业导师、辅导同学、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等资源, 将对口专业学生的帮扶教育整合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 在帮扶过程中坚持积极教导与自我教育、团体辅导与个别帮扶、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相结合,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打造和谐稳定校园,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 学习小组设立与运行机制

2015级土木工程专业共有对口专业学生20人, 分为4个学习小组, 每组选拔组长1人, 负责学习小组日常事务管理。每组配备2名学习辅导同学, 从非对口专业成绩优秀、责任心强同学中选拔, 负责日常学习辅导工作。每学期初召开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大会, 研究讨论制定本学期学习计划, 重难点分析, 工作安排, 制定任务目标, 签订军令状;对上一学期学习成绩综合分析, 对学习进步学生、任务达成小组、优秀辅导同学、优秀组长给予奖励, 激励大家努力学习, 专门召开颁奖大会表彰。辅导员定期召开学习小组组长会议、辅导同学会议、全体成员会议, 针对同学们反映出来的问题, 联系学院领导与学业导师, 及时有效解决。

(二) 与学校导师制的无缝对接

廊坊师范学院自2016年全面推行导师制, 这项制度及时而有效地解决了辅导员对于学生学业辅导的不足, 在专业知识的辅导上极大加强了辅导力量, 提高了辅导效果。辅导员在管理上的天然优势, 给学业导师工作疏通道路, 极大提高了学业辅导的效率。教师与辅导员在工作中的接触、交流、配合, 极大地增进了教学与管理的沟通交流, 使学校教学与管理两个口径分别工作的隔离状态得到极大改善, 形成教学与管理相长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 素质拓展训练过程

辅导员进行前期思想动员, 组织帮扶学生到专业素质拓展机构, 辅导员全程参与, 通过榜样示范, 唤起学生应对挑战的能力, 学会排除学习障碍和外在阻力, 发掘自身潜能, 提升自信心。

(四)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

辅导员和心理中心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开展心理潜能激发、认知行为调整、不良习惯矫正、成功心理养成等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员在其中起催化剂作用, 提高帮扶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等心理调节能力, 理性面对目前状态, 学会改变目前状态的心理学技巧和方法, 逐渐使帮扶学生人生态度和自我认知发生改变。

(五) 个性化辅导帮扶过程

在帮扶过程中, 辅导员要不断和专业导师、心理导师及朋辈导师联系, 针对帮扶对象的不同成因个性化帮扶, 在学校政策允许范围内扩大帮扶范围, 包括经济、生活困难的解决, 加大帮扶力度, 力图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交流, 帮助其客观分析目前状态形成的原因, 及时予以积极调整, 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六) 与学业警示学生家长联动机制的建立

学业警示学生不仅面对现实的困难, 而且存在毕业的隐患, 因此与学业警示学生家长联动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一方面, 将家长力量纳入帮扶工作当中, 家长与学生的血缘关系, 有些作用是其他帮扶工作者无法起到的;另一方面, 我们将学业警示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家长的及时告知, 也是我们应尽义务。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本项目在我院开展对口专业学生学业帮扶教育试点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学生推而广之, 从辅导员的视角凝练出了人员组织、活动形式、工作内容及帮扶阶段“四位一体”的学业警示学生的帮扶教育模式, 即学生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及学生干部的“四方联动”;素质拓展、团体辅导、个别帮扶及家长联动的“四环紧扣”;心理辅导、学业指导、生活关怀及实践体验的“四维结合”认识阶段、领悟阶段、转化阶段、及巩固阶段的“四阶递进”的“四位”, 集中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体”的帮扶教育模式, 体现了高校学业警示学生帮扶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立体化、结构化、全面化的特点。

本项目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从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出发, 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成才, 在提升学业警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学业警示学生积极转化, 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该项目对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强化学风建设、创建和谐校园、优化学生管理、预防学业警示学生出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和改进计划

(1) 调动人员广泛参与。在辅导员进行对口专业学生学业危机干预基础上, 广泛发动广大教师、学业导师、学生干部及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对口专业学生学业危机干预工作, 将对口专业学生学业危机干预工作经验推广到全校学业预警学生身上, 形成全员参与帮扶的良好氛围, 为高校开展学业警示学生帮扶教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2)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在我院现有对口专业学生学业危机干预工作的基础上, 配合学校逐步形成学业警示学生帮扶教育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条例, 使其逐步成为辅导员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使学业警示学生帮扶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 形成帮扶教育体系。以学生处、团委为龙头, 以学院的学业警示学生帮扶教育中心为核心, 以学业导师、班干部、学生党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学习小组组长、辅导同学的日常工作为落脚点, 着力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帮扶教育网络, 辅导员从中发挥穿针引线的网络节点作用。 (3) 重点加强成果巩固。学业警示学生群体特殊, 学习问题积重难返, 帮扶工作短期内难以奏效, 好转易反复, 转化具有相当难度。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 与学生联系紧密, 我们从辅导员视角出发, 坚持认识阶段、领悟阶段、转化阶段及巩固阶段“四环紧扣”的帮扶教育策略, 尤其要加强转化及巩固阶段的工作, 避免学业警示学生出现反复, 确保学业警示学生帮扶教育工作长期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对口专业学生来自省内各地市职业高中, 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在高中期间学过一些专业课, 大学入学后具有一定优势;对应的劣势就是中学基础较差, 学业比较吃力。针对这一情况, 学校开展了以辅导员学业预警干预为核心, 以人员组织、活动形式、工作内容、帮扶阶段“四位”, 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一体”的帮扶教育模式。

关键词:学生培养,模式,探究

上一篇:铁路基层多经企业内部控制下一篇:浅析有机蔬菜基地的选择及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