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2022-09-12

1 交际教学形成的理论背景

英语交际法 (T h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Approach) , 又称功能法或意念法, 是以语言的“功能——意念”项目为纲, 培养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法。它产生与20世纪70年代, 到80年代中期其研究与实践达到顶峰, 由交际能力引申出来的交际法英语教学主张不仅要学习知识语言技能, 而且要培养交际能力。从七十年代中期起, 在教育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领域中所有的实践、理论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都归结到交际能力这一基本概念上。它的出现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从社会角度观察语言。这些思潮和交际能力这一概念相结合, 形成了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它成为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外语教学的新思潮和新方法的汇合点。交际能力源于社会语言海姆斯 (D.H.Hymes) (1972) 提出的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学说。他指出:一个人语言的好坏, 不仅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人的语言能力应该是他的交际能力, 而且交际能力并不表现在一个人对语言形式掌握得有多好, 而在于他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能力有多强。

威多逊 (Widdowson) 在《语言教学交际法》 (1978) 中提出了在文本和语篇中语言体系与交际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 他强调不同意图的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性, 因为它体现了使用语言的能力。

卡纳尔 (Canale) 和斯温 (Swain) 在1980年提出了交际能力三分说。而卡纳尔 (1983) 再将它修改为交际能力四分说模式: (1) 语法能力 (Grammatical Competence) ; (2) 社会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 (3) 语篇能力 (Discourse Competence) ; (4) 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 。

进入90年代, Bachman (1990) 从语言测试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他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结合起来, 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语言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 而且包括在交际时对所掌握的知识的运用, 这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真正涵义。

交际教学法就是在这样一些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思想, 随着研究的深入, 它在理论上也得到逐步完善。

2 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宏观上来说, 交际教学理论主要是按学生需要取材、功能为径;教学交际化;学用结合;学到语篇, 用得得体。其目的是学用一致, 其途径是教学交际化。交际式语言教学理论的关键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2.1 用法 (usage) 和使用 (use) 的关系

威多逊 (1978) 在语篇理论里提出语言运用分为语言的用法 (即语言系统) 和语言的使用 (即实现语言系统的有意义交际) ;二者的区分在于“交际的有效性”。

即在一个特定的交际语境中, 一个语法上规范的话语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足够交际的价值。交际的价值取决于话语。这就意味着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用法, 还要学会使用。而传统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用法的意义, 忽视了语言吧使用的培养。Brumfit (1981) 认为, 过去的教学方法, 一般强调准确掌握语法和惯用法。现代英语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怎样提高该语言的使用能力, 即说的能力, 而并不仅仅是知道所有的语法的能力。

2.2 正确 (correctness) 和流利 (fluency) 的关系

交际法则以语言的功能意念为纲, 以培养得体、有效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交际法强调语言在实际交际活动中的运用, 注重语言的流畅性, 强调流利应先于准确。因而交际罚在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方面显示了其特有的作用, 这是交际法的优势。准确和流利的关系是:准确是流利的基础, 流利是准确的体现。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所犯错误, 不要急于纠正, 而是要鼓励他们的参与和冒险精神, 大胆交际, 在交际中学语言, 在流畅中求准确。学生必须避免出现错误, 这是做不到的, 也是不实际的。交际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不是挑剔对方的语法错误。为了共同的交际目的, 语言是行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 挑剔别人的语法错误显然是无理的。

2.3 意义 (meaning) 和形式 (form) 的关系

在交际课堂上, 意识的表达是第一位的, 形式则是第二位的, 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交际功能, 忽视语法作用, 忽视语言形式的训练。交际法主张以具体的交际功能项目如问候、邀请、做客等为主要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始终在具有实际意义的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规则, 逐渐学会运用语言。而不是以语言形式来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始终在具有实际意义的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规则, 逐渐学会运用语言。而不是以语言形式来安排内容, 语言形式不再是以机械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形式来教学, 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直观的、真实的交际能力的形式来教学。

Richards and Rodgers (1986) 认为对于上述三点, 在交际式语言教学中有一个原则:即使用优于用法;流利优于准确;意义优于形式。

2.4 强交际观 (strong version) 和弱交际观 (weak version)

霍阿特 (Howatt) (1984) 把CLT分为强式交际观和弱式交际观。强交际观认为外语知识是交际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交际行为的前提。他们认为语言是通过交际获得的, 学习者不单单要激活现存的四的语言知识, 而且要“刺激”语言本身系统的发展。学生要运用自己已有的实际能力去学习一门新语言, 同时在此基础上, 或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霍阿特认为这种强交际观点可简称为“用英语学外语”模式。

弱式交际观强调为那些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学习者提供足够的使用英语的机会, 并力图把这种想法结合到更广泛的语言教学课程中去。因此在实施中, 教师要保证教学大纲所确定的目的要与交际行为密切结合。对学习者来说, 他们不仅学习英语, 还必须学习如何运用英语。教师的基本责任就是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有意义地运用到交际场合, 实现交际目的。换而言之, 弱式交际观认为。外语教学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促进交际运用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弱式交际观提倡的是“学习使用外语”模式。

这两种观点都产生于70年代, 从两者的发展看, 近十年来弱式交际观逐渐占了上风。这种交际观反映的交际能力带有不可忽视的深远意义。

2.5 准确和得体的关系

交际法认为语言教学不只是纯语言形式的研究, 学生除了有正确的语法、语音知识, 还应该学习正确的语用知识, 培养学生的交际时的准确和得体。准确是前提, 得体是关键。除了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之外, 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针对不同对使用不同形式的社会文化能力。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需要,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准确、流利、得体三者兼备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6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地位

自主学习的研究是在近20年来的事情, 在交际课堂里, 对教育实践者来说, 培养自主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协调自主学习与整体教育目标的关系。但是, 自主学习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 (1) 促进课堂内所有参与者的交流; (2) 在教与学中, 作为一个独立的参与者; (3) 既是一个学习者, 又是一个集知识、能力、经验于一体的研究者。除此之外, 还是分析者、商讨者和小组活动的管理员 (Richards&Rogers, 2000) 。而学生摆脱了“接受者”、“操练者”的地位, 而学生成为了活动的发起者、合作者、辩论方、小品演员等不同的角色, 他们正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 是交际活动的主体。

3 交际法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3.1 课堂教学模式

交际法的主要教学思想来源于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 也是外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注重交际, 多参与体验, 重视听说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 让学生在模拟的交际中亲身体会。在用交际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任务型的, 要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语言作为媒体以实现交际目的, 完成交际任务, 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听到的句子的结构。因此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从学生单一、被动地听转换为先参与交际活动, 在听后用交际活动再现听力资料的内容, 巩固听的效果。

3.2 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大障碍就是老师一味地播放磁带而学生一味地听并只做练习题。而在使用注重交际的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 讨论法:教师事先找出听力书上要教授的章节突出的内容, 将它概括为一个主题并向学生提问, 引起学生的思考, 并诱导学生说出将要听到的一些词汇尤其是一些原本在直接听的时候会不明白的词。

(2) 表演法:教师可在组织听力教学前或后假设一个即将听到的对话或短文的情境, 由学生自由表演, 这样既可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听懂训练的内容, 又能促使学生自主思考, 提高口语会话能力。

(3) 复述法:因听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不分家的, 所以在提高听力同时可让学生做一些口语训练。其中要求学生甲将他听到的文章复述给学生乙听, 然后学生乙就所听到的概述提问学生甲, 这样在交际中就再一次巩固了听的内容, 提问的环节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听的关键词和主题句, 此方法一举多得, 事半功倍。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还很多, 依据交际法的原则, 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效。

3.3 注重其他技能的同步提高

在使用交际法组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以外, 同时还要注重包括概述、复述、表演、自主交际、与人协作等能力的培养, 这就依赖于教师在课堂清楚明白地发出指令并始终贯彻交际法开展听力教学工作。

交际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本身还处于发展和完善时期, 还存在许有待商榷的问题。所以我们应“批判性地看待它” (Swain, 1985) , 应扬长补短。运用交际法教听力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对如何把握时机和方法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同时, 由于交际法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 (m e t h o d) , 而是一种交际途径 (approach) (Richards&Rogers, 2000) , 所以它不限制教师在运用交际法时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成分, 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当然, 交际教学法并非许多老师都期待的神奇的上课方法, 它不是单纯的方法问题, 但是它带给我们教师很多思想上的转变, 留出了许多教学上思考的余地, 引导我们在听力教学上做出方法上的变革。 (史宝辉, 1997)

摘要:交际法理论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重视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培养, 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因此, 交际法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依据此理论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交际法,交际能力,听力教学,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 Hymes, D.H:Towards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The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Ev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66.1964.

[2] 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1978.

[3] Brumfit C.J.1981.Accuracy and fluency;a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for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ology.Practical English teacher1.3.Reprinted in Brumfit.

[4] Jack C.Richards, Theodore S.Rodgers et al.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Third Edition.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5] 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6] 史宝辉.交际式语言教学二十年.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3) .

[7] 徐强.交际法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浅议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下一篇:电子产品GUI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