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阅读教学之真感悟阅读生活之美——当前中学语文创新性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2022-09-22

作为一线的语文学科教师, 每每看到当下芸芸众生读书之心态, 学生语文课堂上“浅尝辄止”, 或对网络电子快餐文学乐此不疲时, 感叹之余, 更是给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带来无尽的思考, 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深深植根于语文课堂?如何让文学纯真之美真正唤醒学生人文精神?本文试图从中学生阅读心理需求出发, 剖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尝试探究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 着力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师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学生的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多少。究其原因, 既有阅读教学理念背离了阅读的本质, 也有对新课标阅读教学要求存在的误区。

学科本位观念滞后。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主要在其语言的魅力。没有了咬文嚼字, 推敲玩味的阅读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语文课堂上提问多了, 很多问题只需学生简单地回答“是”还是“不是”;课堂讨论的多了, 热闹活跃了, 但要么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论坛, 要么天南海北, 散漫无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感知出来的, 而是分析理解出来的。

阅读内容狭窄枯燥。教材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 跟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则少有人问津, 课外阅读、延伸拓展材料似乎与语文阅读不搭边界。特别是文言文阅读, 师生大部分时间花在疏通字词句意思上, 翻译完了, 任务也就完成了, 没有将文言文作为文章来品味、鉴赏, 结果造成文言文阅读课既枯燥单调又费时低效。

阅读方法手段单一。“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文章历来有两大作用, 一曰认识教化, 二曰审美熏陶。课堂上学生只会泛泛而读, 缺少审美感情, 缺少朗读技巧, 文章阅读和其他学科阅读相差无异。很多教师在美文赏读中往往采取学生示范读、齐读, 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

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一) 从教学环节着手, 突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阅读课也好, 作文课也好, 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照这套程式去教, 学生按照这套程式去学, 都不必动脑筋”。当前语文阅读课最流行的程式就是:教师在解题之后对课文进行划分段落结构、剖析讲解, 然后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这种程式教学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 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以“美的课堂氛围”的创设来吸引、熏陶并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 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首先, 要通过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只有把作者的思路弄清楚了,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要从作者的思路入手, 弄清作者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 初步了解作者有些什么表达意图。正如叶圣陶所说:“看整篇文章, 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 这条路,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背影”这条线索,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那么文中通过“父亲的背影”饱含着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以及强烈的思念之情, 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 要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作者情感的结晶, 无论它是以抒情为主, 还是以写景或叙事为主, 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因素, 具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力量。例如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 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文章洋溢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初读课文如果受到了一定的感染, 激发起一定的情感体验, 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 对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将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 要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框架。框架是文章思想内容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 把握住文章的框架就可以说是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的基本面貌。我在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即“百草园”为一部分, “三味书屋”为一部分, 这样框架分明,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对“三味书屋”枯燥呆板的生活及陈旧的封建教育的厌恶之情。了解了文章的框架, 也便于学生记住文章的内容。

(二) 从情感创设着手, 突出阅读主体的自我性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享受审美乐趣”。有感情朗读是学生自我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 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 个性化朗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 它以不同形式的朗读, 不同理解的朗读, 融入自己的体验。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 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 才能使之丰腴厚实, 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在对朗读的处理上, 用什么语气、语调, 采用什么语速, 哪些词语该读重音, 没有一定之规, 需要阅读主体创造性的处理。不同的人读同样的文字, 处理是不一样, 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朗读催人泪下, 有的朗读索然无味, 这与阅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分不开。朗读的效果固然与声音有一定关系, 但更多的却是由阅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决定。这种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感, 一定的朗读技巧, 一定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基础之上的。

比如我上《山中访友》时, 当我用激情的语言把学生思维带入课文后, 我并没有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 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学生纷纷举手示意, 用多种方式朗读句子或文段:或独诵, 或邀请其他同学共读, 或男女分读, 或分角色读等, 他们读得投入, 读得愉快轻松, 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充分保障了个体感受淋漓尽致地张扬。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 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与人分享, 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

(三) 从文本资源着手, 突出阅读视野的广阔性

新教材中的课文编排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 加强综合性, 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改变以往学科分类明显的概念, 要广泛地挖掘阅读文本资源, 从课外读物中吸收营养, 增长知识, 促进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教材的文章虽然经过编者的精心挑选, 但毕竟篇幅有限, 加上学生知识经验欠缺, 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理解不透彻、不全面, 是很普遍的现象。课堂上, 教师应狠抓教材中涉及的文章背景、作家流派、文学常识、课文主旨的阅读理解, 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行延伸, 以点带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补叙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 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如教学《济南的冬天》, 让学生对比阅读课外材料《济南的秋天》, 不仅很好地了解了济南的景物特色, 也了解了老舍散文的特色, 更主要的是学到了写景必须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这一受用终生的写作方法。教学蒲松龄的《狼》, 让学生阅读分析另两则《聊斋》中的《狼》的阅读训练, 有效地训练学生文言文字词的迁移能力, 增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语感。学习《闻一多的说和做》, 让学生阅读分析《最后一次讲演》, 既有利于更深切地了解闻一多先生, 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困境, 又了解到讲演稿这种新的文学式样。

(四) 从语言感悟着手, 突出阅读方式的技巧性

古人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 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 对书册, 详缓看字, 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古人读书强调字正腔圆、多诵广读来加强文章理解有一定合理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要提高阅读质量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 努力将“语音教学、语义教学”发展为“真正的语言语意阅读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突出阅读方式的技巧性。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可以说它是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在阅读教学中, 语感训练的内容大致有声音感、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形象感、审美感等。通过阅读、理解和朗读感悟, 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 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尽在其中, 并落实语感积淀, 得到情感提升。比如配乐朗读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提升朗读方法。如在教学《黄河颂》, 我先以激昂而悲壮的语气朗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养育着中华儿女,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后给学生播放音频画面:黄河上游图----天高云淡, 山青水秀, 草绿河青;黄河浑浊图----泥水浑浊, 飞流直下, 汹涌澎湃;人民遭殃图---人民衣衫褴褛, 搀母扶父, 颠沛流离;侵略者凶残图----日本侵略者穷凶极恶, 放火烧房, 抢夺财物。接着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课文, 很多同学都能以饱满的激情读出了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还存有亟待厘清的模糊认识, 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环节、情感创设、文本资源、语言感悟方面着手, 引导学生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 领略阅读真谛, 感悟生活纯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主体,阅读创新

参考文献

[1] 《阅读学》北京出版社.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3]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5] 刘少鸾《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语文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体系构建下一篇:谈后进生的转化中的“五要”“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