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2023-01-13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 会谈使人敏捷, 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时代是一个读书求知的黄金时代。如果不在这美好年华里多读点佳作, 广泛地吸收精神营养, 是不利于青年学生成才的。当前中学生中尚有人语文成绩差, 作文三言两语, 有的甚至杂乱无章、离题乱弹。我看主要原因是少读书、不背书。听说读写, 依笔者来看, 对于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来说, 我想读应是第一位的。

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成因

语文教学传授语文知识是天经地义的, 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仅把传授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目的, 强硬灌输学生的做法是欠妥的。因为传授知识仅是基础, 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在我国中学的大多数语文阅读课上, 教师们却非常注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 几乎每篇课文都是精讲精练, 从字、句、篇的理解, 讲到对结构特点、内容要素、语言风格等的理解, 讲了要点还要讲难点, 讲了难点还要讲特点, 讲了特点还要讲疑点。总之, 什么都要强迫学生去理解、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成因包括:

1.1 教育观念陈旧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 主要是因为教育观念陈旧。领导不关注教师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教学, 也不关心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 升学率高的学校和教师便会得到认可;大多中学教师的教育思想仍停留在认为教学便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阶段, 而不能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也是很传统的。

1.2 不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很多地方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既不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 也不注重教育方式的改进与提高。而且, 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故步自封, 坚持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取消“中考”、“高考”这两根指挥棒, 可能该地区的大多数中学生会“淡出”语文课堂。课内自读课也是如此, 忽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越俎代庖, 把自读课上成了教读课。许多中学语文自读课教学存在着忽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把自读课上成了教读课的问题;或者干脆采取撒手不管, 让学生放任自流自己阅读的情况。

2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2.1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观念不变, 教学改革无从谈起, 课改实验中, 确立新的教育观念, 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以课标为准绳, “依法行教”。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 在教学课文之前, 首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目标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始终把教学目标作为一堂课的出发点和检测的标准。这样, 不仅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 有章可循, 取得成就感。

2.2 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形式上, 教师的任务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 提供条件和环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 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课堂, 教师是导师而不是讲师, 学生是主人而不是仆人, 教师是学长而不是家长。

2.3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 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大胆地放下课本, 走出教室, 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室, 由重课本变为重读本, 由重课内变为重课外, 让书架上的图书、报刊变成学生的阅读教材。要引导学生走进书店, 参与社会活动, 进行论辩、演讲, 从而达到让学生关注社会、贴近时代、感悟语文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 形成良好的个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 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师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结合范文教学开展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通过课堂范文教学, 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时, 教师可以抽查的形式, 让学生就某一部作品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之类的文章, 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语文教师结合范文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文学作品, 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应当学到的知识, 而且也能落实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 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大知识面、获得语文素养等一举多得的效果。

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爱好开展课外阅读, 由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爱好各不相同,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能一刀切, 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指导。针对个性, 因材施教, 个别指导, 多方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发展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无论是对阅读还是写作, 都有很大的帮助。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是一项十分必要但又非常细致的工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2 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3.2.1 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思考

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 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 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学生的阅读过程不仅是吸收和积累的过程, 也应该是再创作的过程。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再创作的空间, 努力启发, 精心点拨, 巧妙引导, 放手让他们讨论争鸣。阅读中, 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 学生常常会爆发出智慧和创造的火花, 历练久之, 学生的思路自然就会开阔了。

3.2.2 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

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 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 因此, 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 阅读是语文能力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只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去读, 怎样去读, 使之阅读能力逐步养成, 那么, 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可望得到较快的提高。

总之,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 以读促写, 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在阅读过程中, 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训练, 学生一方面积累了不少语言素材, 同时也促使学生努力篆仿、不断创新,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写作特色, 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 语文教学必须极力重视。文章分析了现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相关原因, 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阅读

参考文献

[1]  谢琼.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17) .

[2]  姚淑英.联系新旧课文, 提高阅读能力[J].江苏教育, 1983 (16) .

[3]  张云鹰, 张红华.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拓展[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6) .

上一篇:缔造和谐的化学教学课堂下一篇:浅谈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