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去产能工作安排

2022-08-20

第一篇:煤矿去产能工作安排

去产能这一年煤钢去产能目标超额完成

“去产能”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2016年年初,钢铁、煤炭两行业去产能路线图《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与《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相继公布。

煤炭方面,要求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钢铁方面,明确了从2016年开始,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自此,煤炭钢铁去产能拉开序幕。

回顾2016年,作为去产能的开局之年,成果如何?产能过剩行业是否“转危为安”?

钢铁:两位副省长年末被追责;最严厉问责倒逼目标达成

2016年12月23日,针对江苏华达公司生产销售“地条钢”和河北安丰公司未报先建边批边建钢铁项目等去产能违规违法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公开通报了调查处理结果:给予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行政记过、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行政警告处分。江苏、河北两省分别对111名责任人和27名责任人进行问责。

年末严厉问责,可见2016年中央推进钢铁去产能的决心。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此后,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透露,2016年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量为4500万吨。

国际上通常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供大于求矛盾突出,钢价屡创新低,钢铁行业深陷亏损困境。

2016年11月14日,工信部正式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将“去产能”列为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到2020年,我国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吨~1.5亿吨到10亿吨以下,产能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到80%。

钢铁去产能并非一帆风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70%。钢铁行业是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然而,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去产能面临着职工安置、债务处理、资产核销等重重挑战。

《意见》明确了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支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6年5月18日,财政部发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方面的包括奖补资金、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在内的八项配套政策以及整体实施方案全部出台。5月底,财政部首批276.43亿元去产能奖补资金下达各省份,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进入全面执行期。

不过,去产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价格大幅回升,钢铁行业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复产潮,部分陷入停产、半停产的钢企开始大面积复产。6月,全国钢材产量10072万吨,历史上单月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当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31.57万吨,创历史新高。

2016年8月4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出,截至7月底,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38%,总体进度不理想,地区之间进展不平衡。少数地区对去产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担心去产能会影响经济发展;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信心不足,办法不多,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地区和企业因钢铁煤炭价格回升,去产能决心出现了动摇。

8月,钢铁化解过剩产能部级联席会议开展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带队赴地方开展专项督查、验收抽查和调研工作,严肃处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

2016年三季度,各地陆续公布了各自的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7个省份以及宝钢、武钢、鞍钢三大央企2016年公布去产能目标超9000万吨,是国家制定的2016年去产能目标4500万吨的两倍之多。

11月,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截至10月底,钢铁行业已提前完成4500万吨全年去产能目标任务。

宝钢武钢合并,重组去产能破冰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大戏,宝钢与武钢的合并可谓备受瞩目。

2016年6月,宝钢股份(600019.SH)和武钢股份(600005.SH)同时发布公告称,其各自控股股东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 9月22日,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吸收合并报告书》,宝钢集团成为重组后的母公司,武钢集团整体无偿划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12月1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此次重组是业内首个集团重组与上市公司合并同步推进的央企联合重组。

在业界,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去产能已成为共识。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仅为34.2%,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约为60%。

此前,宝钢集团、武钢集团分别提出在2016至2018年内压减粗钢产能920万吨、442万吨。2016年年内,宝钢集团对产能任务目标“加码”,将2016年至2018年3年内压减钢铁过剩产能目标任务920万吨调整为2016年至2017年两年内压减钢铁过剩产能1100万吨。武钢股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武钢股份2016―2017年压减生铁产能319万吨、粗钢产能442万吨。2016年武钢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已完成。

2016年10月,在2016年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组局局长李冰介绍,中央钢铁企业去产能的工作目标是,从2016年开始,用3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5%左右,即总体退出粗钢产能2713万吨。这其中包含三个部分,一是企业主动压减产能1644万吨,二是通过兼并重组压减939万吨,三是利用国际产能合作向海外转移粗钢产能100万吨。

煤炭:276个工作日成控产利器

进入2016年时,煤炭行业的下行态势已经持续4年。

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随后多个省份先后公布了去产能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在全年煤炭去产能工作中,276个工作日制度成为了调控产量的重要利器。

276个工作日限产效果立竿见影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引导煤炭企业减量生产,明确从2016年开始,全国所有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规定组织生产,即直接将现有合规产能乘以0.84的系数后取整,作为新的合规生产能力。

5月,全国25个省份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报送了实施方案,共去煤炭产能8亿吨左右,涉及职工150万人左右。其中,山西计划到2020年压减煤炭产能2.58亿吨;内蒙古提出力争用3到5年时间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1.79亿吨;陕西计划用3至5年时间退出煤矿76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4706万吨。

限产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6.3亿吨,同比减少1.75亿吨,下降9.7%。

7月19日,在2016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煤炭去产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76个工作日制度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276个工作日制度的全面执行,相当于控制了超过6亿吨的产能,使得煤价实现了合理回升,让煤企告别了“以量补价”的恶性竞争。许多煤炭工人从业几十年来,第一次经历了放假。与此同时,避免了更大规模的退出产能,防范因需求变化形成的煤炭紧张。

数据显示,2016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0.5亿吨,同比下降10.0%。

11月2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2016年2.5亿吨的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已成定局。

11月23日至26日,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第一考核组验收抽查煤炭大省山西2016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山西省发改委12月1日表示,山西煤炭去产能提前收官,2016年全年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

既要去产能也要保供应

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的加快推进,煤炭产量出现回落。2016年11月2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18周上涨,达607元/吨,相比年初的371元/吨,涨幅达63.6%。

一路走高的煤价,让失落了许久的煤炭企业业绩“逆袭”。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224.8亿元,同比增长15%。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企前8个月利润为85.79亿元,而2015年同期为亏损4亿元。

“煤超疯”也触及了煤炭下游电力、钢铁等行业敏感的神经。部分省市则遭遇了“燃煤之急”。2016年9月以来,湖南、贵州、云南的火电用煤库存开始告急,三省相继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电煤供应紧张有关问题。

一面是煤炭行业去产能2.5亿吨全年目标任务有望提前完成,一面是供需不平衡导致煤价上涨。国家发改委频繁出手应对。10月、11月两个月内,发改委先后8次召开有关煤炭供需形势会议,研究“抑制煤价过快上涨、稳定冬春煤炭供应、释放先进产能”。

11月16日,发改委宣布,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2017年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11月,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能、国电、大唐、华电、国投五大电力集团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协议。11月23日,山西焦煤集团与河钢、首钢、鞍钢、宝钢、马钢、华菱钢六大钢铁集团在北京签订了2017年炼焦煤中长期合同。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认为,通过中长期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若把煤炭供应的基本大盘稳定下来,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去产能的规模和节奏。

涉煤央企重组提速

与钢铁行业一样,煤炭行业的央企兼并重组也步入快车道。目前央企煤炭总产能8.46亿吨,除神华、中煤及五大电力公司外,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央企产能约1亿吨。

2016年7月22日,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即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源煤炭”)成立运行。国务院国资委称,其主要任务是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

国源煤炭甫一成立就迅速展开了工作。8月18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其将持有的国投煤炭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国源煤炭。

12月3日,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17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将加快提高煤炭行业集中度。力争到2020年底,全国形成10个左右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同时,发改委正在研究推进煤炭企业“行业内”和“跨行业”兼并重组措施,支持煤炭上下游产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二篇:去产能2017

去产能任务艰巨但能够实现

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

就当前煤炭市场供应等情况答记者问

问: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已经确定,舆论普遍认为完成任务的难度会比去年更大,您对此怎么看?

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要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这是各地和中央企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总体部署,结合规划目标和2016年完成进度做出的合理安排。

客观地讲,随着去产能的深入推进,煤炭价格出现回升和煤矿盈利状况好转,一些企业去产能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对去产能工作的顺利推进确实带来了更大难度。但另一方面,煤矿盈利状况的好转,也有利于企业补还欠账,有利于地方增加财政收入和筹措配套资金,为去产能创造积极条件。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加主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坚持以更明确的标准去产能,加大安全、环保、国土、质量、能耗、水耗、工商等执法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处置“僵尸企业”,坚决清理违法违规产能。我们相信,经过上下一起努力,全年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问:2017年将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会不会因此增加煤炭价格上涨的压力?

答:2017年要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这一目标比2016年有了一定幅度的缩减,主要是合理把握去产能的节奏,兼顾接续资源的有效衔接和煤炭稳定供应。

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受供需多种因素影响,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要着力防范价格超出合理区间的异常波动。随着去产能的推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总体上看,仍然供大于求,保障市场平稳供应有基础、有条件。一是“十三五”期间需退出煤炭过剩产能8亿吨左右,去年已退出2.9亿吨,产能过剩的总体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煤矿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其中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并经过验收的煤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产能,保障稳定供应。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在制定目标任务时,已综合考虑地区资源条件和供需实际,以及产能退出、产运需总量和品种结构变化、在建项目衔接等因素,努力避免出现局部供需失衡情况。三是在去产能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发挥先进产能作用,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同时,研究建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长效机制,通过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供需关系,完善最高库存与最低库存制度来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制定实施防范价格异常波动机制等,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问:取暖用煤高峰期即将结束,马上进入传统淡季,为什么出现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

答:近一时期,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价格出现了阶段性上涨的苗头。从需求看,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对用电的需求较快增长,加之水电出力明显减少,火力发电量增加,据有关方面调度数据,1-2月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8.1%,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10.7%,导致煤炭消耗增加较多。从供给看,由于部分春节放假煤矿节后复产开工不足、地方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等因素,停工停产煤矿较多,制约了煤炭产量的恢复。加之业内对去产能政策预期也对煤炭价格走向产生一定影响。

问:当前煤炭市场供应是否有保障?下一步煤炭市场走势如何?

答:应该看到,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深入推进,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也就是说,当前和下阶段煤炭供应是有足够保障的。随着下阶段取暖用煤高峰的结束、南方来水增加和水电出力增多,以及春节放假煤矿逐步复工复产等因素,供需关系会趋于宽松,煤价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局面。

问:2017年煤炭减量化生产措施将如何实行?

答:业内广泛关注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是否会继续实行,以及如何实行。这项措施是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意见所明确的、有效推进煤炭去产能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实施的基本前提是,要有利于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促进煤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有利于煤炭职工按照法定劳动时间合理作息、增加煤矿检修时间,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从当前形势看,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深入推进,一批无效低效产能加快退出,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超能力生产得到有力遏制,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2017年已没有必要在大范围实施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论证供暖季结束后的政策预案。基本考虑是,先进产能煤矿和生产特殊紧缺煤种的煤矿原则上不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调入数量多、去产能后资源接续压力大的地区,由所在地省级政府自行确定是否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国家不做硬性要求;其他地区非先进产能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减量化生产措施,有关部门将根据煤炭市场情况,结合煤炭供需区域、布局、运输、品种和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统筹考虑。在煤炭价格仍处于合理区间(即抑制煤炭价格异常波动所明确的绿色区间)以上范围时,将不会出台减量化生产措施。

第三篇:钢煤去产能效果好于预期 去产能进程“加速”职工安置进入集中攻坚期

买钢管网讯,记者近期在河北、山西、辽宁、江苏、内蒙古、湖北等去产能任务较重的省区调研了解到,各地去产能进入了攻坚之年的攻坚之期,去产能工作呈现出进程“加速”、效益“突出”、手段“丰富”的积极态势。各方普遍反映,本轮钢铁煤炭去产能“力度强于预期、进展快于预期、效果好于预期”。

去产能进程“加速”职工安置进入集中攻坚期

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各地去产能已进入密集施工、集中处置阶段。各地及有关企业纷纷加大去产能力度,力争提前或超额完成压减任务。

――压减进度加快。记者在河北南部钢铁重镇武安看到,当地发改、人社等政府部门正为整体退出三家钢铁企业而紧锣密鼓忙碌着。今年8月底前,该市东山冶金钢铁公司、广耀铸业公司、运丰冶金公司三家企业钢铁产能整体退出,共涉及压减炼铁产能338万吨、炼钢产能353万吨。武安市发改局局长孟天增告诉记者,这三家企业整体退出后,武安市就能彻底完成2013年到2017年压减炼铁931万吨、炼钢836万吨的五年任务总账。

据河北省发改委介绍,该省上半年已压减退出炼钢产能1572万吨、炼铁产能1408万吨,实现“双过千”,压减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好于预期。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压减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政府日前出台政策明确,各类企业吸纳去产能分流职工,且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吸纳就业补贴。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去产能企业通过内部挖潜,组织职工转岗就业,落实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对积极稳定就业岗位的运用援企稳岗政策给予支持。对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及时进行失业登记,按规定支付失业保险金待遇,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意见》规定,自主创业的,优先安排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人员实现再就业的,督促新就业单位为其办理参保缴费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各级财政要统筹安排使用去产能专项奖补、就业补助等资金,为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山西2017年需化解1740万吨煤炭产能,目前已经压减任务分解到市县、企业,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其中,晋煤集团将关闭退出3座煤矿,退出产能635万吨,在全省任务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集团旗下晋城蓝焰煤业古书院矿产能330万吨,为此次退出的最大矿井,记者来到该矿看到,井下设备已经回收完毕,等验收通过就将封闭井口,但“三供一业”暂未移交地方。

――去产能主动性增强。湖北仅用两年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原计划三年压减的任务,武汉和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于去年9月底前自愿停产,100%整体退出,实现“物理去除”到位。据钢管进货了解获悉,武钢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去产能全部设备的拆除,同时,开展了大规模人力资源优化工作,实现了人员稳定,去年以来,已妥善安置6498人。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全国今年将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已占全年目标任务的85%左右,全国已有广东、四川、云南3个省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上半年,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取缔了存在的“地条钢”企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1.28亿吨,完成目标任务量的85%。其中,内蒙古、辽宁等7个省(区、市)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且,退出煤矿以长期停工停产的“僵尸企业”为主,在役生产煤矿尽量做到不退或少退。去产能与稳供应工作统筹推进,煤炭市场供需保持了总体基本平衡。

去产能效益“突出”企业加班加点产销两旺

记者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地钢铁、煤炭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尤其是钢铁市场反弹较大,无论是产量还是价格均创历史新高。与几年前相比,更是出现了“产销两旺”的逆转局面。

走进包钢集团,到处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包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集团产量完成670.2万吨,同比增加93.37万吨,增长约16%。特别是7月29日,日钢产量达到45790吨,已达到年产钢1650万吨的日均水平。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加148亿元,基本实现翻番,彻底扭转了2014年以来连续3年亏损的被动局面。

在武安,记者看到,来来往往大卡车比平日明显增加许多,在当地一家钢铁公司的门口,等待运输货物的大卡车竟排了近1公里多的长队。目前,当地钢厂吨钢利润普遍在1000元左右,且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当地一位“钢老板”直呼“市场好转得不可思议”。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3.63亿吨、4.20亿吨和5.52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4%、4.6%和1.1%。价格上,从2011年至2015年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经历了长达50个月的连续下跌,最低点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仅为54.48点,今年6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01.03点,比去年底上涨1.53%。另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连续6周增加,其中建筑钢材增长近4成,显示市场信心较强。

业界认为,引起钢铁市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去产能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全面取缔“地条钢”影响。数据显示,上半年,中钢协会员企业生产粗钢3.24亿吨,同比增长6.8%,而会员以外企业生产粗钢则下降了2.11%。据钢管价格了解获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靳伟认为,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说明去产能促进了先进产能进一步发挥。此外,钢铁价格触底反弹回归、国际国内需求回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分析师陈克新等认为,业界普遍推算全国“地条钢”产能达1.2亿吨,如果“地条钢”能够取缔“归零”,全部退出市场供应,在需求继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势必引发供求关系改善,甚至不排除局部地区、部分品种的暂时性供应紧张,从而推动钢材价格上涨。

煤炭方面,随着去产能持续推进,煤价也出现了“V”型走势。今年以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617元/吨震荡上涨,至8月11日达到634元/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企的利润总额1474.8亿元,同比大增1403.1亿元。(本文章转载于买钢管网)

第四篇:煤炭去产能指标置换协议

出标人(甲方):峨眉山市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兴宏煤矿)(指标4.5万吨)

购置人(乙方):峨眉山市川主乡李杨煤矿

本协议双方均确认四川省煤炭去产能指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本合同当事人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就没谈产能指标进行置换。

一、置换数量

甲方依法持有煤矿关闭退出后形成的去产能指标4.5万吨(15万吨×30%)。

二、置换方式

甲方将拥有的去产能指标(4.5万吨)出标给乙方。

三、置换价款

1、置换单价(每万吨)

人民币:()万元人民币(大写

佰 元正)

2、置换总价款

人民币:()万元人民币(大写

佰 元正)

四、支付方式

乙方扣除甲方所欠款的余额()万元人民币(大写

佰 元正)后,将余额转到甲方指定账户上。 甲方账户名称: 开户行: 账号:

五、指标交接事项

甲方负责配合乙方在乙方按照本协议,向省化解办申请证明文件。

六、甲方承诺

1、甲方应保证关闭退出煤矿产能指标合法、有效。承诺关闭时间不晚于

日。

2、甲方自协议签订后,不得再次向他方商议、出卖本协议事项下的产能指标。

3、甲方负责配合乙方取得省去产能化解办出具的证明文件,配合乙方向省去产能化解办提供所需的相关资料。

七、乙方承诺

1、乙方将去产能置换指标用于用于峨眉山市川主乡李杨煤矿扩建工程(项目)新增产能减量置换。

2、乙方全额购置后,新增产能指标外的指标额可以再次转让。乙方不得干涉。

3、乙方应及时向国家权限部门上报其制定的产能置换方案。

八、协议生效

本合同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合同一式七份,甲乙双方各自三份,峨眉山市安监局存档备案一份。

甲方(签章):峨眉山市鼎盛煤业有限公司(兴宏煤矿) 法人(或委托人):

签字日期:

甲方(签章):峨眉山市川主乡李杨煤矿 法人(或委托人):

签字日期:

第五篇:钢煤去产能已进入“中场”阶段

买钢管网讯,一些受访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行业专家表示,钢铁、煤炭当前已进入“中场”阶段。去年以来工作成绩斐然,但随着钢铁、煤炭价格上涨,去产能观望情绪加剧,意味着去产能进入“啃骨头”全面攻坚期。建议从三方面入手,增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主动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丰富地方政府调控、处置的工作抓手。

随着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今年以来钢铁、煤炭价格涨势迅猛,被戏称为“钢铁侠”“煤超疯”。一些煤炭和钢铁企业表示,钢铁煤炭市场行情看好,让后续去产能涉及企业观望情绪加剧。

某钢铁企业自2015年至2017年,累计压减产能炼钢53万吨,炼铁106万吨。企业负责人说,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是大势所趋,但眼下吨钢利润大幅上涨,行业内对未来一段时间预期不错。

此外,某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省内过剩产能稳步退出、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后续工作落实到位,但由于当地钢铁行业多数是民营企业,且均为合规产能,基本上没有退出产能的意愿。加之钢材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钢铁企业效益水平进一步趋好,致使钢铁企业普遍存在不愿退、不肯退的现象。即便是已承诺退出产能的企业,也有少数抱着观望态度。

对于上述情况,业内建议从三方面入手,增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主动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丰富地方政府调控、处置的工作抓手。

首先,完善钢铁煤炭去产能配套政策。针对当前企业普遍持有的去产能“机会成本”太高,想方设法保产能等情况,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债务化解、转型升级的激励机制;结合市场实际,适当提高钢铁行业淘汰落后标准,强化对钢铁、煤炭生产的环保、能耗检查,引导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搭建国家统一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产能置换指标信息与交易平台,明确减量重组、减量置换等实施细则,解除企业去产能的后顾之忧。

鞍钢集团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垚说,近期出现的废钢出口量大幅激增现象也需引起关注。经测算,我国全部“地条钢”钢厂停产后,将会释放4000万吨至5000万吨的废钢市场空间,其中厚度偏厚的重型废钢适合转炉与电弧炉,因此市场价格坚挺,但适宜中频炉生产的矽钢片、轻薄料、钢筋压块、铁屑等料型废钢价格大幅下滑,甚至出现滞销现象。因此需研究相应鼓励政策,支持相关类型废钢的再利用,既从源头压缩“地条钢”生产的原料空间,也避免废钢出口进一步增加。

其次,适度扩大奖补资金使用范围。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国家在明确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使用范围时,应结合去产能企业实际困难,赋予地方在分配奖补资金适度自由调配权限。据钢管进货了解获悉,即在妥善安置职工前提下,允许专项资金可以用于企业偿还欠缴税款,转型升级等方面,促进去产能后续工作平稳推进。

河北省部分钢铁企业认为,国家应该提高奖补资金额度,除了妥善安置职工外,还要考虑企业转型的启动资金,通过企业安置职工。同时尽量缩短奖补资金到位时间,建议从封存或拆除装备开始时就发放奖补资金。

第三,建立完善去产能长效机制。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家千万吨级煤矿矿长说,煤炭领域应稳定当前的产能调控政策,增强政策前瞻性、灵活性。特别是供暖季来临前,有关部门要提前制订政策释放产能,保障市场供应平衡和煤价平稳,防止出现短期内供应紧缺和价格大起大落现象。

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建议,目前打击“地条钢”生产职能主要由各地化解过剩产能办公室负责,但这并非一个常设机构。需要质监、环保、安监、工商、电力等部门形成长效打击机制,从各自职能处罚打击 “地条钢”,尤其是电力部门应从用电在线监察方面,从企业用电异常中摸排线索;同时将打击“地条钢”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压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责任,切实建立起打击“地条钢”生产的长效机制。 据钢管价格了解获悉,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加强环保监督与补偿机制,是在去产能的同时实现产业优化、优胜劣汰的两个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要在市场景气周期内加强环保督查,发挥环保的“准入门槛”作用;而在市场下行期间,加强企业退出的补偿力度,可以降低“僵尸企业”的退出难度。这也是发挥市场倒逼机制作用,疏堵结合促进产能退出的有效手段。

地方政府协助本地钢铁产业提高竞争力,除了做到合理布局、产能出清外,还要做好产品升级这门功课,特别是在市场景气周期内做好产业升级,才能让本地钢铁产业有能力抵御未来的市场波动。(本文章转载于买钢管网)

上一篇:美丽的雪景小学作文下一篇:某公司绩效考核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