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态观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哲学生态观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三个哲学维度:“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自然对人关系和人对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结果相关联。

第一篇:哲学生态观论文范文

康德艺术哲学的自由观

摘要 康德艺术哲学分别从艺术本体以及艺术创造主体的角度,分析了艺术与自由以及天才与自由的关系。艺术与天才的自由本质在于其判然有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也完全不同于人类其他缺乏独创性、或基于利害关系考虑的活动。因此,康德艺术哲学的宗旨,就是通过艺术与天才的自由本质来彰显人作为自由存在物的本质。

关键词 康德艺术哲学;艺术;天才;自由

作者简介 申扶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康德美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并不是艺术,而是为了沟通存在于自然与自由之间的鸿沟,实现从自然向自由的过渡,通过对自然的审美,让自由在自然之中显现出来。人的自由是在同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彰显出来的。人的主体性是通过自然的审美镜像映射出来的。因此,自然而非艺术才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康德对自然美和自然崇高的分析构成了“审美判断力批判”的主干部分,虽然在这二者之中也不乏对艺术的分析。事实上,从“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结构上来看,直到第43节开始,康德才专门论述艺术和天才。至此,康德美学才转向艺术哲学。康德美学的艺术哲学转向并不是因为艺术对于美学的不可或缺,而是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艺术对于实现人的自由的道德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与自由

康德把艺术看作人的有理性的自由活动的创造物,将它分别同自然、科学以及手艺等进行比较,以见出艺术与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突出艺术所独有的特征。

(一)康德将艺术与自然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康德此处所谓的自然是指出自动物本能活动的产物,而非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因而,与之形成对比的艺术便是人类“通过自由而生产、也就是把通过以理性为其行动的基础的某种任意性而进行的生产”。艺术是人作为理性主体,超越自然本能的自由活动的产物。与之相反,任何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产物,无论在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都只是自然律支配之下的非理性的活动结果。因此,尽管蜜蜂的蜂巢合乎规则,然而,由于蜜蜂“决不是把自己的劳动建立在自己的理性思虑的基础上,则我们马上就会说,这是它们的本性(本能)的产物,而一个产品作为艺术只应被归之于艺术的创造者”。蜜蜂出自其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建造的蜂巢,不管在结构上有多么完美,都因为在它上面见不出任何目的和理性而不能称之为艺术。事实上,康德对于艺术与自然的区分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反映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尤其是动物之间的本质性区别。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人的生产是一种有意识的对象化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而动物的无意识的本能生产却只生产满足自身生理直接需要的东西。这一区别直接导致了二者间的第二种区别,即动物的生产只是一种纯粹受肉体需要支配的片面的物质性生产,而相对于动物的片面性生产,人的全面性生产则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肉体需要的物质性生产,而且表现为超越生理本能欲望的精神性生产,并且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来说,唯有这种精神性的生产才是人在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真正生产”。最后,正是因为动物的生产是在自然律支配之下的本能生产,因此动物永远只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生产自身以及自身所需要的产品,因而无论自然演进的物理时问如何变迁,世事如何沧海桑田,蜜蜂及其建造的蜂房都凝固在某一时间点上,从此永恒不变,从而永远处在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互为手段与目的的循环之中。而只有人能超越自然律的束缚,通过理性为自己立法,因而能够有目的地根据任何一种尺度进行生产,不仅按照物理规律进行物质生产,而且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等精神生产,正是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不断向人生成,人成为自然的最后目的。因此,康德对于艺术与自然的区分,实际上是将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人类生产与动物生产进行比较,从而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将艺术的自由性与动物产品的本能性区别开来。

(二)康德分析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康德认为艺术并非与科学毫不相干,相反,“对于在其全部完满性中的美的艺术而言,要求有许多科学,例如古代语言知识,对那些被视为经典的作家的博学多闻,历史学,古典知识等等,因此这些历史性的科学由于它们为美的艺术构成了必要的准备和基础”,因此,尽管艺术不同于科学,科学却是艺术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另一方面,康德却更为注重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区别。首先,就康德批判哲学对人的全部能力的知、情、意三分法来说,科学是人们根据合规律性原则对于对象的知性认识,而艺术则是人们根据合目的性原则对于对象的审美判断。虽然康德哲学的认识论是“人为自然立法”,强调人在科学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就是人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断,客观对象与先验知性范畴的一致仍然表明的是合规律的必然性。而艺术则可以通过想象力而超越必然性的束缚,将人的自由在自然之中显现出来,揭示的是合目的的自由性。其次,艺术与科学的区别表现为,艺术是创造性的,而科学则只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揭示。因此,“发明某件事是与发现某件事大不一样的。人们所发现的事是被看作从前已经存在着,只是还没有被人知晓的”。艺术不是对于事物的发现,因而就不可能是对事物的纯粹模仿,而是对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发明和创造。与之相反,科学不是对于事物及其规律的发明,而是对它们的发现和揭示,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如实地揭露出来,它所要求的客观公正不容许任何主观创造性的因素,因此,尽管任何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有赖于人的努力,但在根本上都只是将既存和已有的东西揭露出来而已。因此,在艺术与科学二者之中,艺术更能体现人的主体创造性自由。最后,康德在实践哲学的层面上区分了艺术与科学。在第三批判的“导言”里,康德把哲学划分为自然哲学的理论部分与道德哲学的实践部分这样两个部分,并且认为实践并不等同于实践哲学。在康德看来,在按照自然概念的实践和按照自由概念的实践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如果规定这原因性的概念是一个自然概念,那么这些原则就是技术上实践的;但如果它是一个自由概念,那么这些原则就是道德上实践的;而由于在对理性科学的划分中完全取决于那些需要不同原则来认识的对象的差异性,所以前一类原则就属于理论哲学(作为自然学说),后一类则完全独立地构成第二部分,也就是(作为道德学说的)实践哲学”。合规律的技术实践属于作为自然哲学的科学,而合目的的道德实践则属于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至于艺术该划入哪一领域,康德认为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一方面,“一切技术上实践的规则(亦即艺术和一般熟练技巧的规则,或者也有作为对人和人的意志施加影响的熟练技巧的明智的规则),就其原则是基于概念的而言,也必须只算作对理论哲学的补充”。也就是说,艺术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完全脱

离同科学之间的联系,而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另一方面,“这样一类实践规则并不称之为规律(例如物理学规律那样),而只能叫做规范:这是因为,意志不仅仅属于自然概念,而且也从属于自由概念”。实际上,艺术作为人的合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康德更强调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性自由。就此而言,康德更倾向于将艺术与作为道德学说的实践哲学靠拢。事实上,康德将美看作道德的象征,正好证明了康德的这一倾向。

(三)康德通过艺术与手艺的比较。认为“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雇佣的艺术”。艺术是自由的,好像只是一种使人愉快的游戏,因此,艺术作品的创造对于其创造者而言是令人愉快的,合乎目的的。反之,由于手艺是一种雇佣的劳动,出于报酬而被迫去从事,因而它对于劳作者来说是辛苦而具有强制性的。通过二者之间的这种反差的对比,从而揭示出艺术的自由性与合目的性。艺术与手艺的本质区别倒不在于它们自身,而是通过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只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才逐渐从这种充满强制性的机械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彰显人的自由的实践活动。只有按照“美的规律”来从事的生产,才是唯有人才具有的艺术生产,它在根本上把人的主体性自由同雇佣劳动的束缚区别开来。

康德对艺术所体现的人的自由具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他才把艺术与手艺区别开来。康德将自由看作艺术的本质特征,并且认为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艺术作为一种“自由活动”(Freispiel),从其词源义方面来看,“spiel”具有“活动”与“游戏”双重含义,就此而言,“自由活动”就是“自由游戏”。对于艺术,我们把它“看作好像它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做成功)”。而对于手艺,“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很辛苦)而只是通过它的结果(如报酬)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作为自由活动的艺术,虽然好像只是毫无目的的游戏,却又合乎人的目的,其本身就使人愉快,因而在艺术活动中,“诸感觉(它们没有任何意图作根据)的一切交替着的自由游戏都使人快乐,因为它促进着对健康的情感”。由于在艺术活动的自由游戏中,人们不需要考虑任何利益而感到愉快。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好像体内的整个生命活动作为一种内在的骚动都由此而被调动起来了”。这种不基于任何利害考虑的生命活动正是人的自由的感性显现。与之相反,作为强制性劳动的手艺,尽管出自人的某种目的,却是为了获取报酬这样的功利性目的,因此,虽然作为劳动结果的报酬对人具有诱惑力,但劳动过程本身却是充满艰辛而令人不快的,因而手艺本质上是一种屈从于外在压力和诱惑的实践活动,人为外部的他律所支配。通过艺术与手艺这两种同属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对比,康德突出了艺术所独有的自由特征,正是在艺术作为一种自由活动与自由游戏的意义上,人的自由本质得以完全显现出来。艺术对于人的这一根本意义,正如席勒所言:“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自由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当人是自由的,他才会从事艺术活动;另一方面,只有当人从事艺术活动时,他才是自由的。

根据上述康德对于艺术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不仅因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而且由于不同于科学与手艺等其他人类活动,更为深刻地表明了唯有创造性的、不基于任何利害考虑的活动才真正反映了人的自由实质。

二、天才与自由

康德的天才论是同其对于美的艺术的看法紧密相关的,康德是从艺术创造主体的角度来看待美的艺术的,美的艺术决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而是天才的艺术。相对于美的鉴赏判断之中审美欣赏主体的自由而言,天才集中体现了美的艺术的创造中艺术创造主体的自由。

(一)独创性是天才的第一特征。这是因为天才“是一种产生出不能为之提供任何确定规则的那种东西的才能:而不是对于那可以按照某种规则来学习的东西的熟巧的素质”。天才不遵循任何确定的规则而能够生产出美的艺术,这表明它是一种原创性的才能。在此意义上,它是与模仿完全对立的创造,体现了艺术创造主体不受外在规则支配的主体自主精神。在传统的艺术模仿说中,艺术家只需要忠实地模仿外部自然,而不需要任何创造性的才能,因此,人们在艺术作品里只能看到惟妙惟肖的“第二自然”,而艺术家本人的思想却是无迹可寻。就此而言,在艺术生产中,是自然为人立法而非人为自然立法,因而艺术生产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是受自然律所支配的他律活动,而不是出自主体自律的自由活动。与模仿相对立的天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作为艺术才能的发明,更为根本的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发现和确证。当然,天才的独创性所体现出来的人的主体自由精神,并不意味着人随心所欲的为所欲为,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并不是任何率性而为的生产都能称之为艺术,我们只能把“通过自由而生产、也就是把通过理性为其行动的基础的某种任意性而进行的生产,称之为艺术”。天才的独创性正是通过理性基础上的自由活动体现出来的。尽管人类的其他活动能力也不乏理性因素,却因为缺乏天才所具有的独创性而难以见出人的自由精神。在康德看来,“在科学中最伟大的发明者与最辛劳的模仿者及学徒都只有程度上的区别,相反,他与在美的艺术方面有自然天赋的人却有种类上的区别”。虽然康德丝毫没有贬低不具备天才的人的意思,但在艺术创造中天才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确实是人的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即使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原理》,究其实质也只是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发现,而不是人的自由创造。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与模仿精神相对立的天才的独创性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精神。

(二)天才具有典范性的特征。康德认为,即使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创作,也有可能毫无价值和意义。因此,“天才的作品同时又必须是典范,即必须是有示范作用的;因而它们本身不是通过模仿而生产的,但却必须被别人用来模仿,即用做评判的准绳或规则”。天才的典范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天才的作品对于其他艺术家具有示范作用以及天才为艺术评判立法。具体而言,在天才作品的示范性方面,它对于其他艺术家的示范作用并不是要求被奉为圭臬,对其进行亦步亦趋的模仿,相反,“一个天才的作品(按照在其中应归于天才而不应归于可能的学习或训练的东西来看)就不是一个模仿的榜样(因为那样一来它身上作为天才的东西和构成作品精神的东西就会失去了),而是为另一个天才所追随的榜样,这另一个天才之所以被唤起对他自己的独创性的情感,是因为他在艺术中如此实行了摆脱规则束缚的自由,以至于这种艺术本身由此而获得了一种使才能由以作为典范式的而显示出来的新的规则”。由于天才本

身是不可能通过学习或训练来如法炮制的,因此,天才的作品也就不可能如同自然那样能够为其他艺术家所模仿。它的示范作用在于对其他艺术家的激励和启迪,使他们见贤思齐,也力求成为天才。所以,对于艺术创造来说,没有任何两个天才是完全雷同的,在一个天才的榜样作用之下所出现的另一个天才,同样具有自己不同于前者的独创性,通过独具一格的艺术创造而显现出自己的自由精神,从而又成为新的典范。在天才为艺术评判立法方面,天才是艺术鉴赏的标准。对于任何艺术的评判来说,都必须参照一定的被普遍认可的标准,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天才的作品,因为只有它才具有典范性。虽然艺术创造不能模仿天才,但艺术鉴赏却可以以天才的作品为范本,以此作为评判其他艺术的准绳。根据天才作品的尺度来衡量,就足以评判出所有其他艺术作品的高下否泰,而且从中能够看出其创作者的思想境界。

(三)天才是自然赋予的。在康德看来,天才既是不可传授的,也是不能通过模仿他人或自然而获得的,“天才自己不能描述或科学地指明它是如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的,相反,它是作为自然提供这规则的”。康德将人的诸认识能力划分为知性、理性以及判断力三种,而天才作为人的一种能力,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在构成天才的各种内心能力中,想象力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天才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先天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康德并不把这一特性归之于神灵,而是归之于自然。尽管在艺术创造中,是人为艺术立法而非自然为艺术立法,但天才的立法作用必须如同自然那样,于无目的之中见出合目的性,也就是说,天才的创造应当同自然有机体的生成如出一辙。因此,对于康德来说,天才所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并非对自然的模仿,而是意味着天才的作品必须“显得不像人为,亦即其目的不是直接表露出来,而是好像自然那样,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才能引起审美感受”。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一个艺术品显得像是自然却是由于,尽管这产品惟有按照规则才能成为它应当所是的那个东西,而在与这规则的符合中看得出是一丝不苟的;但却并不刻板,看不出训练有素的样子,也就是不露出有这规则悬于艺术家眼前并将束缚套在他的内心能力之上的痕迹来”。虽然艺术是人为的产物,却必须像是不显露任何人为痕迹的自然,艺术所包孕的人的目的是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当中显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天才的艺术,“它的内容必须是伦理道德(理性理念)的,它的形式却必须是审美(无目的的目的性)的。在这里,艺术仍然是自然与人(伦理)、规则(形式)与自由(‘心灵’)、审美(合目的性形式)与理性(目的概念)、趣味与天才、判断与想象的对立统一。在康德,艺术与审美的根本特征就在这种自由的统一”。因此,天才类似于自然的地方,就在于其符合道德理念的自由是以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艺术创造表现出来的。天才只有如同自然那样,才能作为人的理性活动,“表现出人们所追求的自然与自由的结合,合目的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实践功能与理论功能的结合;天才以无目的的符合目的性创造出美的艺术”。

(四)天才为美的艺术立法。康德认为。天才“不是为科学,而是为艺术颁布规则;而且这也只是就这种艺术应当是美的艺术而言的”。在天才与科学的对比方面,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天才是独创性的,而科学是模仿性的。科学就其本质而言,“终归是摆在按照规则进行研究和思索的那条自然道路上的,而与通过勤奋并借助于模仿而能获得的东西没有种类上的区别。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很好地学会牛顿在其不朽的著作《自然哲学的原理》中所讲述的一切,虽然将它们发明出来也需要一个伟大的头脑”。科学上的伟大成就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作出的,它需要牛顿式的伟大人物,但它一旦被发明之后,却可以为他人所模仿和学习。科学从根本上来说并非对自然规律的发明,而是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因为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与否并不取决于人类。因此,客观真实性是科学的基本特征,它虽然需要人的努力探索,却只需也只能以揭示自然的本来面貌为己任。相反,对于艺术创造来说,任何天才的艺术创造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都展现了创造者自身特有的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精神既是天才自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不是任何他人所能模仿的。因为每一个人自身都是目的,作为这一目的的自由是每个人自己创造的,而不是效仿他人所能获得的。在天才为美的艺术立法方面,天才的自由精神只可能体现在美的艺术之中。因为在康德看来,美的艺术“必须在双重意义上是自由的艺术:一方面它不是一种作为雇工的劳动,后者的量是可以按照确定的尺度来评判、来强制或付给报酬的;另一方面,内心虽然埋头于工作,但同时却又并不着眼于其他目的(不计报酬)而感到高兴和兴奋”。美的艺术作为自由的艺术,只有在天才为它立法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实际上,天才为美的艺术立法本质上就是人为自己立法。天才在从事于美的艺术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具有道德理念,因而能够根据道德律为自身立法。只有作为一个道德自律的主体,天才的艺术创造才能不为外在的功名利禄的他律所支配和束缚,从而成为一个自由自主的人。

三、结语

康德的艺术哲学在结构上与其哲学的“建筑术”风格似乎并不吻合。从结构上来看,康德对于艺术的论述集中在第43节至54节,这些部分归属于“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这一标题之下。表面看来,这同康德的思想自相抵牾。因为根据康德的观点,唯有不基于任何概念、目的以及非功利的审美判断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依照康德本人的看法,只有对于自然美的审美判断才是唯一的纯粹审美判断,因为自然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是以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条件的;反之,由于艺术是基于一定概念和目的基础之上的人的创造物,因而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然而,既然康德最终却又将艺术看作纯粹审美判断的对象,那么就必须为之寻求解决这一悖论的途径。为此,我们必须考察一下康德艺术哲学产生的思想背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康德在写作第三批判的同时,也在撰写一系列历史哲学论文。其中,《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1784年)和《人类历史起源臆测》(1785年),集中体现了康德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进程中,包括艺术与科学在内的人类文化在推动人类前进的同时,也产生了双刃剑的负面影响,但它最终还是使人类走向道德共同体的自由。康德的这一思想无疑对第三批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康德一方面修正了此前对于艺术的消极看法,认为只有像是自然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另一方面,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天才来界定美的艺术,自然通过天才为美的艺术立法。因此,美的艺术是在与自然相通的意义上,才不仅可以作为纯粹审美判断的对象,而且能够作为道德的象征而存在。康德的艺术哲学同样遵循自然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通过美的艺术的创造和鉴赏以显现人的自由。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申扶民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三个哲学维度:“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自然对人关系和人对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结果相关联。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哲学维度;当代價值

文献标识码:A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经典表述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典籍中并没有对生态文明进行直接而明确的阐述,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既独立又统一的关系,人既可以改变自然,同时又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而存在,只有人们正视自然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才能从内心深处自觉地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由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发现和整理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现阶段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一)自然界是人类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然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离开了自然界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也正是自然给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并不是简单臆断得来的,是有十分充足的依据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界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替代。基于这种理论,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而存在,那么人们对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种种行为,就不能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就必须要在尊重科学规律、顺从自然规律的角度上进行,而不能盲目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毁灭自然,不能简单地强调人定胜天,而要将人类与自然放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上,正确审视二者之间的重要联系,这样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二)自然异化是劳动异化引起的必然结果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一个较为经典的理论成果,他认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经济打破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资产阶级把最大程度攫取财富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因此,工业经济快速扩张,而与此同时,工业经济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逐渐显露出来,从英国伦敦终年弥漫在红色的雾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污染问题多么严重。正想马克思所说的:“睁开眼睛吧!什么是罪恶?是高利贷、偷窃和掠夺,还是我们的贵族和王室把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为什么说环境污染的这种自然异化现象是由劳动异化引起的呢?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贪婪卑劣的本性,才使他们将攫取财富作为自己的目的,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向自然进行掠夺,攫取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痛,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也就是说,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改变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劳动的方式是错误的,因此成为异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异化的劳动形式,使得自然界也发生了异化,那就是严重的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马克思认为正是人们的劳动异化行为造成了自然异化的现象和结果,这种理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的。

(三)从“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出发,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

“新陈代谢”本来是一种人体或是生物体的循环现象,马克思用这一形象的比喻,来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尴尬结局和严重后果。马克思在他的多部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就正常的情况来讲,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是不应该对自然界造成损害的,而是以某种形式最终回归自然,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也就是类似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可是,就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行为最终对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结果阻断或者说割裂了正常的循环,因此,可以认为是割裂了正常的新陈代谢。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

(一)“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1.“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生态,顾名思义,就是自然本身,就是自然生成,就是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是基于人化了的自然及在自然面前人类应有的态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一是自然界就是自在之物,或者叫作“自然存在物”;二是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来自于自然,“本来就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三是“他们构成环境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可见,生态文明所涉及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是指人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2.“生态文明”的归宿:自然生态。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实践群体性行为。也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他们在实践中必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为了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在改造自然中,目的就是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尽可能达到好的效益,形成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由于人化的自然,人类对自然生态有个无止境的追求,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经济效益递减,人类经常处在“反生态文明”的状态之中。就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人们的行为是对文明与反文明的追求,都必然回归到“自然生态”这一实践的唯物主义中。

(二)“生态文明”的辩证实现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在自然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的活动反作用于自然;当人类活动适应自然时,就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人类的活动不适应自然时,就是反自然。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人化的自然是—个过程,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自然有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述,自然与人类的劳动是紧密结合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调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每一个时代,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化的自然都有其时代的烙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一个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当人能与自然相处,人能适应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种行为和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生态文明”,而当人们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并且一味地强调人定胜天,忽视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对自然造成巨大的损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反“生态文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做肥料足够让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正是这种逐利的短视行为造成了对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可见,人类就是在“自然”与“反自然”之中,“文明”与反“文明”的不断冲突与调适之中,推动者人类历史的进程。

1.自然对人的关系。自然生态是人类的母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没有自然界,人们什么也干不了,劳动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自然界给工人予劳动对象,给予生活资料,才能够生存。可见,自然界对于人类,是人类生活的源泉,孕育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人类生存、成长、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个阶段无不是依赖自然界的资源才得以实现的,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从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到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人们的发展每一刻都离不开自然,离不开自然的资源,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顺从自然规律,正确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

2.人对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从马克思这个表述可见,人对自然地关系,一方面是积极作用,是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以资本主义而言,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也是相当发达的,在工业革命兴起的短时间内,世界经济格局和工业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财富。但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露出了他自私自利,贪婪卑劣的本性,不断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对其他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所创造的生產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和行为,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自身最终也会得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分析了正是不断涌现的“发明创造”缔造了工业经济,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工人阶层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这种变革“就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毁坏着工人的身体,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

(三)“生态文明”的现实展现

1.“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个体的,总是以群体的行为出现。自然生态总是事物本身,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与自然相处,是人类为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为目的的活动,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特有方式。而这一方式,只要有人类,就表现为实践是人化了的自然产物。人类最初始的及延用于今的方式,就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每一代人对自然的实践,都是不同的。我们人类经过渔猎及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又经过了农耕时期,也进行了工业化革命时代。这些实践活动,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实践的主体、客体都有不同。但有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联。

2.“生态文明”与人的认识活动相关联。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不断与自然相适应与不适应,其实就是一个认识过程;作为自然生态,它仅是一个事实性的事物,而此事物的价值意义是人类对它的认识。就人类早期,人类对自然就是仅仅处于,自然给人类予以什么,人类总是认为自然总是给人类取之不断的生存资料,用之不绝的资源。但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不断得到的答案是:自然决定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绝对离不开自然。正如当我们没有认识自然时,我们是自然界的奴隶,当我们认识自然时,我们是自然界的主人。所以,生态文明直接涉及到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认识的程度。

3.“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结果相关联。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但人类谈不上征服自然。人类只能在自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离不开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这是从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过程的结果得到的结论。在实践中,人类有这种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实践结果。离开自然的“承受力”,人类就是有天大的能力,他也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生态文明”的结论,是人类的实践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人类实践的结果不能离开自然的本体及延伸,必须是自然与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创新的,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进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也是随着人类的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行为而不断变化的。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人们的力量比较弱小,很多时候都依赖自然界的风调雨顺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这一时期的人们是顺从自然的;随着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化,劳动水平空前提高,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主要是改造自然,甚至于开始尝试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可以说,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危害也是最大的。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意识到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自然环境恶化了,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只能接受自然界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应该来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好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我们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们有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豪情,我们有过“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的革命干劲,我们有过亩产万斤的“历史”,我们也有过“先污染,后治理”血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我们也有“又好又快”的“生态文明”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快、生产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些也都告诉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五个文明”的统一,首先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真正的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树立生产力和生產关系统一的观点

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依据,在生态文明中,发展生产力,做到人与环境共同发展。首先,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资本主义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出人类社会所不曾有过的巨大财富和灿烂文化,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容许生产力发展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其次,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当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对自然生态也必然造成具大的破坏,对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自然生态也造成了具大的破坏。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以资本为目的,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是掠夺,必然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在社会主义条件背景下,不是以攫取个人财富为目的的,因此这种生产目的是理性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这就取决于社会主义对自然生态是尊重、和谐相处。可见,“生态文明”,一是涉及到人类自身的活动,表现为生产力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生产方式,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面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由此推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祸根,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对“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五个文明的统一”

“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该来讲,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有高度的生态文明作为支撑,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同时,也与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的问题。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发展,其实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人类,人类如何认识自然,怎样与自然相处,这是人类自身要反思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界的问题。所以,“生态文明”应当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态度,社会主义制度给社会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融合相处的生产方式基础,也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予以充分的制度保证。

责任编辑:王习贤

作者:张建南

第三篇:从洛克哲学思想看“绅士教育”观

摘要:洛克通常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将经验主义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他在使经验主义认识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同时,又将经验主义运用到教育思想中。本文从洛克的哲学思想以及绅士教育思想入手,浅析洛克的哲学思想对其教育理论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洛克 哲学思想 绅士教育 蕴含

Key word:John Lockphilosophy gentleman education contain

作者简介:陈雅雯(1986年-),女,山东省青岛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中国教育史方向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思想家。在哲学史上,他被看成“不但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者,同样也是哲学上自由主义的始祖”。[1](p134)洛克的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先导。由于洛克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有自己鲜明的哲学主张,因而洛克的教育思想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主张。

一、 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

1、 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洛克从三个方面驳斥了天赋观念说。

首先批判了“普遍同意”说。天赋观念的第一个重要论据是:“有某些思辨的原则是令人类普遍同意的”,因此这些原则必须是与生俱来的。[2](p235)洛克针锋相对地指出,假如真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原则,那么它们一定存在于一切人的头脑中,从而得到普遍的认知和同意。但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原则”,所谓的一些天赋原则,“不但并未得到普遍同意,而且大部分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3](p236)

其次批驳了“理性发现说”。天赋观念论的第二个理由是,这些天赋原则是不证自明的,人只要一运用理性,就不能不同意这些原则。洛克驳斥说,儿童并不是在开始运用理性时,就立即知道这些原则的。为了使儿童知道这些原则,首先要让他们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

再次批判了天赋观念论者的理论前提:上帝观念天赋说。洛克指出,上帝观念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历史上有不少无神论者,现在也发现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没有上帝观念,甚至没有任何宗教观念。既然连上帝的天赋观念都不存在,又哪里有由上帝赋予的其他一般原则和观念呢?

2、经验论原则以及白板说理论

洛克在批判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肯定了经验论的原则。他指出,人的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人心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4](p366)这就是近代哲学史上有名的“白板说”。

在洛克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且最终来源于经验。他认为人具有某种先天的机能,它是观念知识生成的必要条件。“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5](p422)从洛克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否认的是“天赋的印象、概念或原则”,而不是人的天赋认识能力,他强调了人的理性能力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他的“白板”的比喻仅仅是就认识的客观内容而言,并不涉及人的认识能力。

3、认识起源于感性经验

洛克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对于外界可感物的观察,或者对我们自己知觉到、反省到的我们心灵的内部活动的观察,就是供给我们的理智的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这两者乃是知识的源泉。从其中涌出我们所具有的或者能够自然的具有的全部观念。”[6](p240)在认识上洛克的基本思想有:第一,我们一切认识的材料和基础是一些简单观念;第二,人心只能从感觉和反省两条途径得到这些简单观念,心灵自身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毁灭简单观念;第三,据此简单观念不是主观自生的,它们具有完全客观的意义,它们或者代表外界事物的性质,或者代表认识主体的心理活动;第四,人心获得这些简单观念后,可以主观能动地综合它们,由此而得到形形色色的复杂观念。

有了复杂观念,人们会从中进一步获得知识,知识是人们把各种观念进行组织、抽象而获得的知觉,由于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知识的种类也就不同。

二、“绅士教育”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

洛克的哲学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从“白板说”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定在人的形成方面教育的力量比别的事情影响都要大,他的观点后来被爱尔维修发展为“教育万能”论。1693年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出版,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系统的阐述了“绅士教育”理论:认为人之好坏、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由教育决定,国家的幸福与繁荣有赖于儿童良好的教育;主张将青年绅士培养成身体健康、精神健全、、能理性克制欲望、谙习人情世故、娴于礼仪、能在生活中精明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干的创业型、开拓型人才。

1、家庭教育中的哲学思想

对于绅士的培养方式,洛克认为,当时英国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好、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期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显然受其经验论的影响。未来的绅士也和普通人一样,出生时心灵“就像一张白纸”,要想避免白纸上被画上不好的东西只能避免和这些东西相接处,此时家庭教育就成为洛克认为的最好方式。洛克的这一想法虽然从认识论的角度有可取之处,但是又受到其本身二元论思想的影响,忽略了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满了机械的色彩。

2、德育中的哲学思想

对于德育,洛克不像理性主义伦理学那样热衷于建构纯粹的形而上学道德体系,而是通过经验、观念、归纳和推演和实证的方法来阐述道德理论。主张从感觉经验中寻找人类道德的起源、内容和标准。

他批判天赋道德观念论,人为善恶等道德观念都是人们在后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发现的。事物之所以有善恶之分,是因为我们有苦乐之感。洛克相信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去内化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教育者制定和说明规范,然后借助于各种措施和方法灌输给个人。

洛克绅士德育的内容包括:远虑、同情心或仁爱心、礼仪。[7](p219)首先看远虑,洛克认为人的本性有目光短浅的弱点,必须通过教育和经验使得人成为有理性的动物。然后再看礼仪,洛克强调,绅士的风度不是生来就有的,风度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和实践经验。

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中有很重要的两点是:通过练习及早培养良好的习惯;说理和榜样。在第一点中洛克首先以其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练习”一词,唯有不断的练习才能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德育目标;其次一个“早”字又将其“白板说”的理论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二点说理和榜样,洛克重视榜样的教育力量。他指出,人类是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榜样就像画笔描绘儿童这张“白纸”。

3、智育中的哲学思想

洛克智育理论中的他比较重视语言学习,认为正确的写作与说话可以使人显得优雅并被人注意。[8](p223)他主张学习法文和希腊文。法文作为一种活文字有实用价值,拉丁文主要起装饰作用。他还提倡学习先前教育家们所忽略的英文,并且强调彻底掌握它。

洛克之所以重视语言文字的学识,与他的认识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上文说过,洛克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但是洛克重视感觉经验的同时,也肯定了理性思维、一般观念和语词的作用。洛克指出,人们除通过感觉经验接受个别的特殊的同时,又要制造出一般观念,这是因为作为感觉经验的特殊观念是转瞬即逝的。人们如果没有一般观念和标志一般观念的语词,就不能把观念长久保留于心中;而且即使能保留于心中,这对于相互交流思想也毫无用处,因为每一个特殊观念既然是感觉者自身的观念,它必然因感觉者而异,若没有一般观念和标志一般观念的语词,人们之间就没有共同语言达到相互了解。洛克认为一般观念和语词的作用是保存观念,辅助记忆,交流思想,扩大知识,传播知识。

以上仅仅是洛克《教育漫话》中绅士教育思想的一小部分,却处处流露出洛克哲学思想的影子。他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界,成为后来许多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十八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唯物主义教育学家均在不同程度上收到洛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M].商务印书馆,1986:134

[2][3][4][5][6]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75

[7][8]周采.外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陈雅雯

上一篇:建筑业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劳动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