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现代设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图形设计应合理运用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避免设计思维上的盲目崇洋,强调自我更新。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可利用性较强,中国元素在当下尤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文化承载量,但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上现代设计中优秀的构形方法,注重探寻在现代设计中新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从而灵活运用本土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现代性转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观现代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观现代设计论文 篇1: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对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要求也就有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伴随着现代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在设计现代环境艺术的时候也需要融入更多的环保元素,以此来符合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进步。所以,为了提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要尽可能的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从而开展更具实质性的设计。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快速前进,作为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技术和观念上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设计实施当中,也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化生态文明观元素,同时也形成了更具现代化和生态化的设计理念,确保在实际设计中能更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做到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进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建立和谐的发展关系。

一、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含义

作为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在给人们生活水平带来实质性变化和生活条件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作为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问题,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目前的首要任务,作为新时代发展的全新理念和主要推动力,生态文明观理念的出现,从根本上肯定了环保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了保护环境对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观,从实际意义上确定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意识,同时也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这对于社会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新时达理念的出现,从基础上提高了社会生态文明的高度,同时也为国家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做到有力保障[1]。

二、生态文明观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理念,生态文明观的建设理念对于现代化的环境设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进行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需要把生态文明观作为最基本的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着手对将要改造的环境进行设计分析。跟其它的设计活动不同,环境艺术设计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确保环境不会出现问题,另外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在设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所以,生态文明观理念的出现,给现代化环境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基础的要求和保障,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准则。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念是要人们有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也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出发,两种观念相互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三、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一)室内艺术设计合理规划

在生态文明观的设计标准下,在对室内环境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确保其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同时要对整体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运用,方便以后开展装修工作,同时确保环境问题达标,不会在进行装修时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问题。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要根据相关的具体要求和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行规划设计,将不同作用的区域进行分割划分,确保装修工作变得简单明了,这样也能符合日后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生活需求[2]。

(二)节约设计材料

在生态文明观下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在确保装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要对装修和设计的材料进行规划预购,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对整体的建设材料做到节约。因为设计和装修是一项工程量较大的工作,所以需要的建设材料也就随之增多。这就需要在设计初和进行装修工作时对材料方面做好严格把控和计算,在满足各区域材料需求的同时避免浪费材料,确保生态文明观理念落实。

(三)材料选取方面要做到安全环保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方面也要有严格的要求,目的是确保设计材料安全可靠无污染。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果设计材料安全系数不达标,人们在生活时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严重时会污染室内空气,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天然的设计材料,避免选择一些人工合成材料或者是涂有大面积油漆的材料,安全可靠的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体健康,同时确保室内环境安全系数,保证空间舒适健康[3]。

(四)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虽然现在的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的,要在建设之前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很有必要,但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合理的规划使用土地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收益,确保建筑在以后使用时的实际效益,在建设过程中,对一些没有实质性作用的空间可以在上面种植绿植,对土地做到合理运用的基础上还能优化环境。同时,对于建设完成后的一些空余土地可以对其进行一个合理的空间设计,在上面设计一些其他的生活元素,从而提高土地使用率[4]。

(五)室外环境设计规划

室外環境的艺术设计与室内同样重要,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景观的实际效益,同时也对整体的建设布局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优化了整体的环境,同时对室内整个环境布局也有较大的衬托作用。因此在建设之前要对整体的室外环境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设计,目的是在确保各项资源充分运用的基础上,能达到最好的建设效果,同时符合生态文明观的发展理念。在室外设计材料选择方面也做到全面的规划,确保周围的生态环境不会受到损坏的同时达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进本要求。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不能在注重外在设计的同时而忽略了整体的生态建设要求,确保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凸显的今天,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将最基本的生态文明观理念作为设计准则,目的是在设计建设出更具现代化元素环境的同时,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态环境发展理念,同时也确保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文明观理念下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邢蓉.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天工,2021,(12):126-128.

[2]荣莎. 传统民居装饰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策略探讨[J]. 西部皮革,2021,43(20):149-150.

[3]许亚. 基于生态环保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21,(11):36-37.

[4]张慧慧. 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福建茶叶,2021,43(11):252-253.

作者:黄书慧

生态观现代设计论文 篇2:

图形设计中本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摘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图形设计应合理运用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避免设计思维上的盲目崇洋,强调自我更新。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可利用性较强,中国元素在当下尤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文化承载量,但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上现代设计中优秀的构形方法,注重探寻在现代设计中新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从而灵活运用本土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现代性转换。

关键词:图形设计;本土文化资源;形式语言;现代性转换

图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国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偏重于文化学角度,强调传统图形意义的解释;还有一种则是强调图形的形态构成,认为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因此注重图形形态构成的方法和规律。显然,在图形学研究领域的这两种趋势均不可偏废。不过本文认为,在设计艺术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之际,图形设计本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问题应值得关注。

一、图形设计与现代性

本文所指图形设计的现代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是通常人们认为一个设计是否现代的一般意义上的认定,而不是局限于设计史上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图形设计的现代构成性、科技性及传播性。

(一)图形设计的现代构成性

现代设计以设计的功能性为依据,从注重装饰形式的变化发展成为“少则多”的形式,并立足于解决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物能在最大限度之内满足大众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正因为现代设计这种形式与功能的同一性,使得对于基本设计元素——点、线、面、体等抽象几何形及其构成形式的理性研究,成为现代设计的视觉基础,对现代设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产生出设计的抽象性风格,表现在图形设计中则具体为构成性。这种由理性原则所发展而来的抽象构成性,是在适应机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作为西方现代设计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直到今天还有着巨大影响,赫伯特·里德甚至认为:“设计是抽象艺术家的一种职能”。

究其原因,现代设计的发展与传统设计的一个较大差异在于它在设计理论上的自觉,因为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基本在同时开始发展,所以,现代设计几乎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自己所追求的设计目标,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员和学生的传播迅速而广泛地确定现代性的标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包豪斯学院,由伊顿所开创的强调抽象构成的基础课程,使设计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设计教育整套体系的建构,给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同,以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为核心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其教育理念也是同样强调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这些都是现代平面设计理性发展的重要根源。

由于抽象构成理论完全摆脱“像”与“不像”的形式束缚,反映出图形设计对形式感追求的成熟。图形设计终于走出了自然形的束缚,在视觉传达功能上显示了自身的优势,提供了一个有高度效率的视觉体系。这种抽象地展现形态内在本质和个性表现力的形式感,应视作人类视觉形式上的革命。不同的是,在后现代语境中,抽象性的构成只是设计中的一个属性而己。

(二)图形设计的现代科技性

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依托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更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于设计技术的变化。比如工业设计,早期企业一般只要求提供造型设计、外观设计即可。20世纪90年代之后,企业开始要求提供从使用者的调查研究到工程设计、模型制作、原形生产、人体工程学研究、电脑软件设计等完整的设计配套服务。新思想、新技术、新形式构成现代主义设计的总体特征。

图形设计的现代科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伴随科技发展电脑普及带来图形设计视觉语言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设计专用软件的发展使它逐步取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其丰富的图像处理技巧开拓了图形设计视觉语言的新境界,整体设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设计的发展,也使图形设计呈现出依赖高科技和设备的新的活力;其二是印刷技术与材料的发展带来图形设计呈现方式的变化。从雕版、活字到照相制版、电子分色、数码彩喷,从传统印刷中常规的卡纸、哑粉纸、铜版纸到特种纸,其特定的印刷原理和制版工艺、摄影方式、印刷材料、印刷设备产生出特定的印刷方法和印刷效果,加强了承印物的多样性,印刷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使电脑图形设计得以高清晰、高保真地呈现。现今,在国际各种设计比赛中,作品的印刷生产工艺水平也是评判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国际印刷技术与纸制品加工展览会,成为展示国力与技术的博览会;印刷设计学院、印刷美术设计专业或印刷设计课程成为培养专门人才、复合人才或设计师的必修之课;其三是高科技孵化新的传媒形式促使图形设计表现形式发生变革。图形设计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得以实现,高科技的发展,使媒介由单一纸质拓展为多种媒体并存: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等,不同媒介有不同的特性,图形设计依媒介不同呈现多种表现形式。

总的来说,“因为技术缩短了手工劳动的时间,因此设计家要在观念上、在使用技术的潜力上比较高低,观念和创意日益显得重要”。技术和科技的革命给现代图形设计以动力,现代图形设计也依赖于技术和材料的创新而不断发展。现代设计就是“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技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提出解决多样化与标准化关系的新方式”。

(三)图形设计的现代传播性

科技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信息的传播,图形设计的形式语言也因时代所需更强化传播的特征,从而让使用者最大限度地缩短阅读时间,并在阅读文字或图形、图像时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最低的了解误差,进而实现相互沟通,引起互动行为。

图形设计强调自身是一种对话形式,是以物化形态来存储、传递信息,并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充斥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的充分释放,其实质是将所传达的信息与情感诉诸于受众的视觉。设计形态与信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既不存在没有信息的物化的设计形态,也不存在没有物化的设计形态的信息。所谓视觉传达,亦即视觉信息的传达,它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经由视觉媒介将信息传达给人。

此外,图形设计形态蕴含着两种信息:显现性信息和隐含的潜在性信息。任何事物只要能成为艺术的对象,就会蕴含具体的特定意义,传递某种具体信息。一般认为,意义不是独立和外在的东

西,意义总是蕴涵于载体(或语音、或文字、或图形)之中,决不可能脱离载体而独立存在,所谓“有意必有形,有形必有意”,意和形实际上是一种异位而同体的同构关系。图形设计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在寻找能与现实世界的意义产生同构的艺术形式符号的活动。

当然图形设计的现代语境还必然受到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并会不断产生新问题,如设计与生态、设计与环境、设计与社会和谐等等。理清图形设计的现代性特征,使我们能进一步讨论为何图形设计需要本土化,同时又需要进行现代语境中传统图形语言的现代性转换。

二、图形设计的本土化意义

(一)图形设计与现代语境

全球化的一种现实就是使我们的社会由信息和传播网络联结起来,表现这一现象的关键词是“一体化”:地理尺度的一体化,还有设计、产品和市场,甚或活动范围的一体化。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设计领域中,各种思想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融合,“今天,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每一种文化和每一个社区在用什么方式接受和适应世界传播网络所传播的信息。特殊因素与普遍因素之间、国家因素与国际因素之间的谈判如何进行?特性文化还能否存活?它们能够适应吗?抑或将走向毁灭?”全球化迫使我们去考虑当代中国图形设计所面临的发展与挑战。

从文化的视角看,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核心的,当技术理性取代了人本精神的终极关怀,最终导致异化的全面统治时,为了实现人自身发展的跨越,就必须确立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当前全球文化的生成正“表明文化的认同已愈来愈趋向于一种流动而多元的状态”。所以当社会愈趋理性时,虽然这是马克斯·韦伯曾预言过的“合理化”发展过程,社会也愈来愈进入“麦当劳”化的铁笼,因为“合理的系统可以用来否定人的理性”。因此,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文化精神就要求否定技术理性的绝对性和非人性,实现全球性的文化认同,使各个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真正超越地域性的存在,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流动,在这样的前提下,图形设计的本土化意义凸现出来。

传统图形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风格及其所代表的理念始终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图形设计中追求和谐、节制、朴素和含蓄的思想也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趣味。运用传统图形符号为创意元素的图形设计在传达出具有民族文化意象的视觉信息的同时,形成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这是其他任何表现形式所无法比拟和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交流全球化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图形符号的形态与意义,在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中更能显示它独特的魅力。

所以,尽管传统曾经是现代设计的死敌,现代性的文明进程甚至在其开端是与传统决裂,20世纪30年代陈序经提出“全盘西化”和“走出东方”的思想等等,在新的历史阶段,人们开始“发现东方”,是全球化的独特语境促使传统图形语言与现代设计得以紧密融合。

(二)图形设计与本土化

通常,所谓“中国视觉文化的问题意识,主要是指我们在考察中国视觉文化时必须具备某种中国的本土视野和理论,但本土问题意识又是建筑在对本土问题结构的深刻体认基础上的。……中国本土问题,它们虽与西方当代文化有联系,处于全球化的背景纠葛之中,但问题的产生和语境则是完全的中国问题”。中国图形设计本土化资源的特殊文化语境和历史要求我们必需寻找和建构有效的研究模式和方法。

“本土化”一词,从语义上说,就是使某一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或特征。“本土文化的复兴反映了全球化浪潮中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重视与关爱,各种不同的本土文化对自身的维护也加速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民族现代性的本土化强调的是在现代性中坚持文化传统,具体到中国图形设计的“本土化”,大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元素”这类图形符号。这里,中国元素指的是与西方现代文化明显不同、经过“西方”文化渗透而保留下来的中国本土的文化价值、文化生产、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

图形设计的本土化主要研究的是这些约定俗成的中国元素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民俗事理及表现形式,以及在文化传承上是如何摒弃、吸收与转换从而形成自身的合目的性。通过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传统图形符号的价值和特征,多方面地观照传统图形符号与文化间的关系而非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

同时,对于图形设计来讲,本土化的要求更富有目标性,力求以鲜明的形象、民族化的特征、现代材质等达到多种设计元素的综合体现,因此,本土化的图形设计能够通过民族文化的软作用,增加现代产品的营销、竞争的文化形象,使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审美需求。

(三)图形设计与传统图形资源

具体地说,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主要属于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范畴,而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由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艺术,是民众智慧的结晶,传统图形是带有原创性的艺术,它构成了民间艺术的基础,正是传统图形的淳朴气息以及强烈的地方色彩深深吸引着当代设计师们。

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发展进程是历史诸因素多元决定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社会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动因总是由复杂的矛盾群构成,历史现象或事件从来就不只有一个原因,而是有众多原因,要全面描述某一历史时期,就必须看到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性。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发展也是如此,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当然这些因素的产生原因、意义、活动场合和范围不尽相同,有些因素甚至根本不同,当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时,便对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发展产生作用。

对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文化价值研究,主要应该在传统民间艺术中去寻找,尽可能把各种类型来源不同的现象采纳在一起,以便对每一个现象加以充分地解释,扩大文化认识的基础,提炼表现主题精神的中国元素及形式。再读传统,我们可以再次认识到,“传统”中的个别价值和观念从“传统”游离出来之后,并没有也不可能很快地消失,它们与许多“现代”的价值及观念不但相激相荡,而且相辅相成。

因此,当我们将传统图形资源与设计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时,传统图形即成为设计的现代性生长的资源。置身于图形设计这一现代语境之中,我们一方面以中国元素的设计话语叙事方式来表达思想,一方面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与国际设计界保持一种对话的姿态,加强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我们在全球化设计的现代性语境中才会有自己的言说系统和话语权,才会避免盲目随从或断然拒绝的选择态度,从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三、图形设计与现代性转换

(一)图形设计的价值在于达成沟通

在全球化的设计艺术语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才能相互沟通和理解,以达到文化上的相互认同呢?在这个问题上,图形符号所具有的跨文化通约性特征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张法认为:如果说文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性符号,那么,图像就是一种跨文化的符号。……它使以文化性为主转变到以全球化为主。图形设计中符号的呈现方式是形式语言,研究传统图形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应该强调对中国元素这类图形符号形式语言所构成的传统设计语境的转换研究,以寻求在不同的现代设计语境中图形符号在话语方式上如何协调一致,从而达到信息传播的通畅,并进一步相互认同和理解。

语言学家雅柯布森认为:说话者把一段话传送给受话者,要想使交际运行起来,这段话还需要有一个所指的语境,需要有一套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完全或者至少是部分共有的代码;最后,还需要有接触,接触是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一条物理通道和心理联系,它使双方能够进入并且保持交际状态。换言之,信息传播必须涉及说话者(编码者)和受话者(解码者)都能理解的语言环境。语言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系统都具有语言的普遍现象,那就是它一定具有语言的某些结构特征,由此看来,现代设计中,图形符号运用风格各异的形式语言传播可识别最终被理解的信息,也正是因为它们具备了形式语言的某些结构特征,并构成了相互认同和理解的语言环境。

本土文化资源中传统图形形式语言的现代性转换,探寻的就是现代设计中形式语言的发生原因及结构特征,进而研究本土图形符号的形式语言在结构上实现现代性转换的可能,以期完成设计的“文化整合”。我们强调“整合”,是因为“整合”含有时间和空间二种维度。时间维度,即一种文化将自身历史上的种种特质整合到当下状态中来,成为现状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空间维度,即一种文化将异于自身的周围地区的特质整合到自身中来,亦成为现状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传统图形符号借助于与现代设计形式语言的整合,最终是使中国元素能融入现代设计的语境之中,形成以中国元素为特质的话语叙事方式,由此推进不同设计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互补。

(二)传统图形资源现代性转换的路径

本文认为存在着以下三种路径。

第一,由模仿到创造。所谓现代设计,并不纯粹等于“西方设计”,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设计在我国的兴起时间不长,纵观国际设计界,西方式的设计早已一统天下。“现代”意味着交流与沟通,而西方模式已适应了现代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因此,中国传统图形资源向现代的转换,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发生多维的联系,必须对西方设计作历史性的观察和学习。

普希金曾指出,模仿并不一定是“思想贫乏”的表现,它可能标志着一种“对自己的力量的崇高的信心,希望能沿着一位天才的足迹去发现新的世界,希望能掌握自己所尊崇的范本,并赋予它新的生命”。模仿往往是艺术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学习手段,对图形设计而言,现代性转换不可能凭空而生,模仿不失为一种再创造的方式。

模仿的直接结果就是受到“影响”。各种“影响”的种子都可能降落,然而只有那些落在条件具备的土地上的种子才能够发芽。图形设计中模仿也是对转换可行性进行再创造的研究过程,是将模仿对象的形式语言加以变革,以适应全球化设计语境和自身传统的需要。因此,这种再创造可以看到模仿的“有意义的影响”,它渗透在设计作品之中,并通过设计作品的形式语言再现出来。例如,日本现代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部分作品受荷兰错觉图形大师埃舍尔的影响很大,他把空间错视、图地反转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他的作品上,使他的作品跨越民族和语言的藩篱而具备“国际性语言”的特质。

第二,形式语言的重构。“形”是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的外形和结构。中国传统图形中蕴涵着前人的无限巧思,表现在形的创意上,其夸张的特征、意境的表现形成了中国图形设计独特的构形风格;表现在结构的创意上,S形、卐形、十字形、同形、菱形、回字、米字、九宫格、散点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所形成的“平视体”和“立视体”两大经营位置的方式,被公认为是中国的民族形式;这种特有的外形与结构,形成了对称、均衡、重复、条理、回转、对比、虚实相生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装饰。如何将传统图形形式语言纳入到现代设计的形式语境之中,使其具有现代设计的构成性特征,西方设计中形(构形)与骨格(结构)的抽象构成形式语言的借鉴与运用,将会既维持传统图形的精神含义,保留传统图形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就是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设计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在他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几何形的方圆正负形重叠,整体简洁流畅,暗合了中国古钱的形象,表达天圆地方之意,又借助于图地反转,将中国银行的招牌“中”字巧妙的凸现出来,这件设计也因此成为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第三,意义的建构。图形设计创意的最终目的自然是编码,并且期待着广大的受众。同时这种编码还不是为了传递一般的信息,它还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有一个持久稳定且最显著的文化根性充当链条。在设计领域,传统图形符号同文字一样同出一源,满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需求,印证了人类的本质力量,具有与其他地域文化相区别的强烈的识别性和其本身的内聚性。同时,它源于人们的生活,是社会性的、整体性的、类型化的文化基础和永恒的动力。但是,如果直接照搬传统,或止于传统,就会流于古旧、没有新意,甚至摆脱不了市俗气,只有对传统进行新的演绎和建构才能给传统注入新的活力。

只是具体到如何在图形设计中实现传统图形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则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和捷径,我们设想:通过学科交叉性思维应是寻求转换路径的合理方法。从这个层面上看,图形设计属于视觉语言设计,相应地在很多方面也具备了语言学的特征。或许可以借助于语言学中“语言层级结构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寻求图形设计的建构。传统图形资源的建构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对传统图形符号进行意义的横向拓展,通过异质图形符号间同类意义的合成或集成,深化图形意义的表达力度。二是对传统图形符号进行纵向挖掘,探求意义形成的基本视觉符号,并运用新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在构形上寻找新的意义切入点,并构成新的语义从而完成意义的表达。

(三)现代性转换与思维方式的调整

传统图形资源的现代性转换,要求不断超越本土和国家的设计界限,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设计文化中,并通过这种全球化传播着本土设计文化和美学理念,达到全球化语境中对图形信息的相互理解与认同,这也符合本土文化资源的自然延续和内在要求,因此,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图形创意的发生方式进行分折,目的是建构现代语境中图形创意的方法论,使图形语言的现代性转换有章可寻,以便在形式语言上改变传统与现存的构成方式,并由此实现思维方式上的转换。

总体来看,中国本土图形资源的现代转换,其核心是一个本土精神与现代方法(思维方式与形式语言)的兼容问题,在操作上需要向内和向外下工夫。向内是求深化,即通过整理中国设计本土资源,把握脉络,发掘文献等基础工作,将中国传统图形构形智慧全面如实地展现出来;向外是求发展,用思辨的方式分析西方现代设计的形式语言,比较东西方构形方法的异与同,从而使转换在传承与吸收中自然而然的实现。

至此,本文认为:人类的各种物质成果都是思维的凝结,有着发明者的智慧。同样,任何有价值的思维,都将得到凝结,都将得到物化。传统图形资源的构形思维方式是先辈智慧的凝结,并以物化的形式体现出中国的风格和气派。如何将这种具有“中国元素”的图形资源转换到现代设计中,并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正确的选择首先是在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上,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的重感悟、直觉和形象表达的方法,而应将感性与理性、直觉与逻辑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形式语言的创造性转换,使转换成为一种整体上的现代整合。

总之,现代图形的审美思维正在催生出现代图形的形式语言,这种物化的形式语言会随着时代转型的过程而慢慢沉淀稳定下来,并成为历史转型期视觉语言转型的一部分;现代性转换的途径是多元的,对本土图形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与激活的方式也将是多样的。我们应探索东西方图形语言间相互依存且呈现多元化的新形式,从文化的建构这一高度来思考图形的建构;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我们必须构建以自身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图形语言,构建一个立足本土具有开放性的创新型图形设计体系,从而在世界新的文明进程中具有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 文格

作者:辛艺华

生态观现代设计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主义文明下生态问题的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有消灭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才能真正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和路径指导,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当前生态环境现状,有效地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多维度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下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16年李克强在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可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任务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内容解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十九世纪产业革命下的生态环境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现实社会,在其经典著作中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背景下的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转换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等问题,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共存发展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统一体,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存发展。

首先,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3〕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孕育了人类社会,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自然界满足了人们的发展需求,劳动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人类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界。

其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时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利用自然,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任意地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4〕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共生共存的整体。人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把握、认识、利用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超越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人类寻找二者的契合点,构建和谐协调关系,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从而维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变换的异化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5〕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是获取财富的掠夺过程,由于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物质变换的加速扩张意味着对物质变换基础的破坏,打乱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循环,也损害了人类自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两极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少数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过度索取、恣意掠夺、疯狂拥有,忽视自然本身的承载力,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产过剩,更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社会发展失衡等诸多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加之物质变换的异化,必然导致自然资源锐减,物质变换基础削弱,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一个个不堪回首的历史事件令人震惊,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等都给人类发展的文明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这些事件再一次的印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反生态的、畸形的文明。物质变换的异化割裂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从而造成了社会分化和生产危机,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也不可能指望资本主义自身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社会生态环境。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两大改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和人同自身的和解。〔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从征服对立关系向和谐相处关系转变,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伦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必须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以克服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弊端,消除异化,从而化解二者间的矛盾。

實现人同自身的和解,就必须注重系统的整体性,要以人类的整体生存与发展为最高要求,树立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也必须保证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权利平等,保证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性,为子孙后代着想,推进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人类要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伦理思想,最终形成平衡、协调、和谐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显现了其本质的合法性和优越性,更加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共产主义,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社会将根据人生活的需求,按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实现物质变换,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发展与人类活动持续发展的相统一,才能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

马克主义生态观具有辩证性、批判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对我们当下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导。

(一)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现代科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科学实践,也是理论探索的结果。

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入手,在审视、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成果。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采用国家管理资源环境的举措,提出了勤俭节约和植树造林的措施。在恢复和发展生产时,强调综合利用资源能源,节约生产成本,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并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口号。到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上升为国家政策。十二大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努力缓减人口增长给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确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还提出了生态经济观和生态依法治理观,即走出传统工业化老路,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和新战略,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线。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用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地位更加突出、内涵也更加丰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与创新,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为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导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断创新与落实,有利于引领和谐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应该透过人与自然的冲突关系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并将其提升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来研究,人在满足自我当下发展需求时,必须要考虑人与自然相处的长期性、和谐性。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既是自然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相统一,也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避免孤立地就环境而论环境,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寻找最佳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但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破坏,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須加强对传统发展模式和落后价值观念的反思,总结生态发展经验,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正确定位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必须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现实相结合,摒弃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落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生态文明之路,这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现实路径。

三、新时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理性选择

在新时期下,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切实解决生态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中去,确保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一)推进经济生态化转型,加强生态恢复工作

马克主义生态观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对生产方式的改革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并且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是对过去生产方式的一种反思与补过。我们要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观,逐步推进经济生态化的转型和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第一,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优化产业经济结构,鼓励与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产业,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节能标准,加快建设垃圾、废弃物等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逐步改变传统工业文明“原料—产品—废弃物”的生产方式,建立一种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第三,当前,推进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反哺功能势在必行,加快研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并且要增强环境治理的技术创新,改造生产设备和优化生产的流程,以实现低污染、低能耗、高技术的生产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态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大型生态科技产业,让生态经济成为经济新常态的新动力。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对于生态已遭破坏的地区实行必要的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7〕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对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科学化的治理;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加强对生态系统监测,对于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或封禁措施等;加强对水源、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对资源无节制地掠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新局面。

(二)加强生态制度与法律保障,升级生态文明保护力度

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各级相关部门要完善生态环境制度与法律体系,其核心是要制定与落实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保障,要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的社会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需要顶层设计宏观整体的规划,要针对资源、环境、国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生态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贯彻落实下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制度,严格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制度〔8〕,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为制度的落实提供刚性约束,确保各项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健全生态环境的监管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全面落实生态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多角度协同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其次,把生态环境保护逐步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完善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法治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新要求相适应。2015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各地区要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地方法规,确保法律制度的清晰化,明确各单位的相关职责和权限,提高生态环境法律的适用性,避免在环保执法过程出现责任相互推卸或扯皮的现象。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联动机制,各部门之间建立协调、立体、联动的合作机制,全力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加强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当前,我国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二者的结合,构建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地方性法规为辅助的法律框架体系,明确生态保护的方向、措施、适用范围等,推进我国生态法治建设的跨越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发展先进生态文化,构建绿色和谐生活

马克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要加快发展先进生态文化,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让绿色理念引领社会生活。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挖掘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逐渐形成了尊崇自然、敬畏生命、中和节制,以维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等内涵丰富的生存理念〔9〕,并将生态伦理道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构建多样化生态文化载体,举办生态公益活动,诠释绿色、协调、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从而引导人们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全民生态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让公众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从而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推进先进生态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倡导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第一,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形成一种绿色的、适度的、理性的消费理念,就是确保在日常消费中,能做到节约、低碳、环保、理性消费,反对盲目、奢侈、攀比消费,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做到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相结合。第二,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提高公众节能、节水、节电的节约意识,开展并提倡“光盘行动”、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乘坐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绿色环保行动,让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守护生态安全的自觉行为。通过不断发展先进环保生态文化,在社会中营造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氛围,让生态文化更好的去引领社会生活。

(四)承担生态建设责任,促进国际生态合作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强调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生态的全局性,全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责任。每个国家要兼顾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问题,携手促进国际生态的合作。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积极承担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7〕长期以来,我国本着对全人类和后代负责的原则,積极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主动控制碳排量,在控制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的诚意和担当,体现了我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持续发展。

在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时,各国要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公平合理多边合作机制,坚守绿色合作的承诺,全力实现全球永续发展。我国应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生态治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加强了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着力提高我国生态治理水平。然后结合我国生态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吸收、转化并且融入到生态建设中去,积极应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为全球生态治理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2〕李克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03-06(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0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6-03-18

(09).

〔8〕徐岩.“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5,(09):87-91.

〔9〕李春苗.一条独特的生态文化建设路径〔J〕.人民论坛,2014,(12):76.

〔责任编辑:谭文富〕

作者:赵常兴 田志伟

上一篇:实验实训中药学论文下一篇:智能PID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