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2024-04-17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精选6篇)

篇1: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分析和论证了其对文字作用的贬低;继而分析了柏拉图的.记录者身份,探讨了柏拉图如何试图消解文字与言说的尴尬关系;通过比较柏拉图与孔子、庄子的语言观,进一步探讨了文字与言语关系的重要性.

作 者:姜虹 JIANG Hong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8(6) 分类号:H0-05 关键词:柏拉图   哲学体系   语言观  

篇2: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一、柏拉图认为哲学生活即是理想的生活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篇首, 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些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地洞里, 他们的脖子和腿脚都捆绑着, 不能动, 也不能扭头, 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背后有火光, 在火光与他们之间有一道矮墙。另有一些人如同演木偶戏般高举各种石制、木制的人、兽玩偶沿矮墙穿行, 这些人时而交谈, 时而不出声。囚徒们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变换着的各种影像, 并以此认为这些影像是真实事物。活得很开心, 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 其中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挣脱了绳索, 他生平第一次扭转头, 刺眼的火光让他很痛苦, 仍然以为这些影像是真实的事物。当他终于来到洞口, 看事物本身, 之后仰望天空, “直接观看太阳本身, 看见他的真相了”[1]。“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 而替伙伴们遗憾”[2], 如此一个过程正是人受教育的一个过程, 也是灵魂的第一次转向, 是人的灵魂上升的过程, 是人习得哲学生活的过程, 这个看到外面世界的人就是哲学家, 因为他看到是一个全新的善的世界, 即理念的世界。哲学生活无疑就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世界, 去接近、观看理念世界的生活, 是一种心灵的生活。哲学生活作为一种对理想事物的观看, 就是要把天上的城邦见证于个体的内心, 并让灵魂安居其中, 由此而获得“真正的善”的生活过程。但是理念的世界即这种哲学生活让哲学家“乐不思蜀”, 柏拉图说:“我们不让他们像现在允许他们做的那样”, “我们要强迫他们关心和护卫其他的公民”。[3]由此接下来我们来论述一下哲学家灵魂的第二次转向。

二、哲学家与政治生活的冲突

哲学家并不想回到地下黑暗的洞穴, 面对美好的理念世界, 更重要的是, 当他试图向那些固守洞穴的同伴解释他们原来所看到的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 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他反而会被同伴取笑, 甚至可能会伤害他的性命, 民众恰恰更习惯于现实的、习俗的、惯常的生活, 更在意的是可见世界中的喜怒哀乐, 对日常生活习惯的沉迷使他们牢牢地固守着自己的成见 (意见) 。哲学家关注的真理不关注意见与民众关注意见不关注真理成了他们不可逾越的鸿沟, 怎样让哲学家下嫁到政治生活 (民众生活) , 故此哲学家 (知识分子) 的理想与政治意见始终是纠结的。“那洞穴可以看着是现实的政治生活, 而理念世界即是哲学的世界, 由此可见, 哲学与政治之间绝不是温情脉脉的情人, 而是猜疑与嫉妒的矛盾关系。”[4]

三、哲学家下嫁给政治生活的方式

此柏拉图说:“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 哲学王“运用说服或强制, 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 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5]既然有这中善的理念, 怎样把这种理念世界的善传达给普通民众, 如果民众不接受怎么样, 难道用强制的方式让民众接受这种“伪善”吗?在这里的强制”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哲学王的智慧不足以说服公民, 只有强制了, 理想国里仍然有军队, 军队的职能之一乃维持国内秩序, 公民如不能把自己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有反抗行为的话, 就只好采取镇压、强迫的手段予以制服了。这是善吗?所谓的“说服”又是什么意思?运用哲学王的知识威胁利诱甚至欺骗, 是不是“说服”?这种说服“又如何反映哲学王在洞穴外的光明世界里认识的善”柏拉图循循善诱, “善者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 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 不是坏的事物的原因。”那么哲学家不愿意为民众谋利益这是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呢?哲学王授权护卫, 让他们强迫或镇压自由之公民是好事还是坏事?认识善是好事情, 要做到善 (实践善) 却不得不采取非善的手段。正是因为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猜疑与嫉恨, 哲学家才不得不采取违背至善之理念的统治手段来达到统治之目的:全体城邦人的幸福。

四、哲学和政治关系解决的可能性

对于柏拉图“洞穴理论”的这样的一次深刻认识, 两次灵魂的转向, 这里面有几个基本问题是我们急切想知道答案。第一, 为什么哲学家不愿意回到洞穴以拯救洞穴人?第二, 哲学家回到洞穴, 它能够用善的方式来拯救洞穴人吗?首先我们来看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认识真理的哲学家为何不愿意回到洞穴, 内在的原因在于曾经的恐惧的意识没有消除。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在于, 为了使自己对于善的认识趋于全面, 不得不回到洞穴找到曾经的自我, 这在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个纠结, 正如在理念生活与政治生活一样。回到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在柏拉图的解释中, 对采取非正义的手段是支持的。这样即能达到正义城邦的目的。哲学与政治的矛盾, 在柏拉图看来就需要哲学友谊来作为他们的调和剂, 但这种调和剂还必须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 故此只能是可能, 而非解决。其二, 柏拉图还特别重视法律的手段来维持联邦正义的正常秩序。但是法律必须是持有正义的人也即哲学家来制定, 而非坏人。故此我们也得出, 法律归根到底还是归复到哲学的身上。只能由优秀的哲学家 (哲学王) 来完成对联邦的统治。

在此我们看到柏拉图的对于哲学的生活方式 (理性的生活) 的重视, 也即对至善的重视与追求, 来去除心中的恐惧与肮脏, 由此这些内容就带给政治哲学来思考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他们是否具有一致性, 或者说是否具有可能性, 来缓解这种紧张的关系。当然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同时这也给哲学带来新的发展的空间与张力。

摘要: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来审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其内在的紧张关系的调和, 用友谊和法律来巩固城邦是否具有可行性。哲学下嫁到政治还需哲学自身的发展来完成这种可能性。

关键词:哲学,政治,洞穴比喻

参考文献

[1][2][3][5]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篇3:从《斐德诺篇》看柏拉图的修辞观

关键词:斐德诺篇  修辞术  真理  意见

智者文化随着雅典民主制的鼎盛而空前繁荣,民主制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智者则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指导,修辞术正是这些指导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发语言的力量,通过对语言的妥当运用,人们几乎能“在每一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1]。于是社会上产生了对修辞术的崇拜和迷信,但由于修辞术的关注点在语言,而非语言背后的真理,于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力量开始以真理为名批判修辞术,修辞术虽然还未遇到真正的危机,但已经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柏拉图是对修辞术攻击最为猛烈的哲学家之一,在《斐德诺篇》中,他充分表达了对修辞术的不满,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修辞术的弊端,同时他也提出了对修辞术的建议以及真正能说服人的方法。

一、传达真理

柏拉图列出修辞术的第一个弊端是它从不关心所谈问题的本质,而只关心能否说服他人。由于其目的在于说服,而说服他人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因此修辞术的第一要务是掌握公众意见,而非真理本身。人们只要知道群众是怎样看待真、善、美即可,不需要知道真、善、美本身,衡量说服效果的是群众意见。针对以上弊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自己的观念:“无论讨论什么问题,都要有一个出发点,这就是必须知道所讨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否则得不到什么结果。”[2](P106)

如果文章作者对所说的对象不界定清楚,那么他写出的文章只能似是而非,如果文章作者对某问题的讨论在出发点上都没有一致的看法,那结果肯定是暧昧含混,甚至会自相矛盾。以开篇的三篇文章为例,第一篇是莱什阿斯的,后两篇是苏格拉底的,三篇文章都在谈论爱情,主题是一个少年人应该接受对自己有爱的人还是没有爱的人。莱什阿斯的文章没有说明爱情的定义,而是直接谈有爱的短处和没有爱的长处,对于一个只关注表面现象的读者来说是有说服力的,但对那些擅长分析和反思的读者来说,他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是无本之木,是隔靴搔痒之作,因为所有的看法都没有赖以成立的基础。

苏格拉底的文章恰恰相反,他第一篇文章的目的是证明没有爱的人对爱人是有益的,然后抛出对爱情的定义:爱情是一种渴望获得肉体快感的欲念。[2](P106-107)这样就使讨论的基础很坚实:有爱情的人就是被欲念奴役的人,他们对爱人的一切期望和行为都围绕着自身欲望的满足,因此爱人在这种关系中被放在满足欲望的工具的位置上,不会获得,只会失去。而没有爱情的人不会被欲念控制,自然也就没有以上弊端,不会对爱人造成伤害。由于苏格拉底事先明确了对象,因此整个论述主题清晰、文气畅通,得出的结论让人难以辩驳。在第二篇文章中,苏格拉底先亮明自己的论述目的:证明有爱的人对爱人是有益的。接着他抛出了另一种对爱情的定义:爱情是灵魂渴望真理和美的迷狂。[2](P125)这种爱情建立在灵魂需求的基础上,灵魂需要的是真理和美的滋养,有爱的人从爱人身上看到了来自上界的美,对方的灵魂越接近真理,这种美的力量就越大,因此有爱情的人是希望情人接近真理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爱情,不会对相爱双方造成伤害,反而会促进彼此的灵魂净化,这就证明有爱的人对爱人是有益的。

莱什阿斯和苏格拉底的文章通过对比高下立判,斐德诺对苏格拉底的爱情观心悦诚服,并且看出了莱什阿斯文章的致命缺陷是论述对象不明确,柏拉图通过斐德诺对莱什阿斯文章态度的转变证明:说服他人的第一步是明确对象并掌握对象的本质。要明确对象不难,但要掌握每种论说对象的本质却难上加难,而这正是哲学家所追求的目标。

二、雄辩术

柏拉图列出的修辞术的第二个弊端是谋篇布局没有逻辑,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它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尾,有中段,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都要各得其所,完全调和。”[2](P150)在这一标准下,莱什阿斯的文章又成为反面例证,苏格拉底将之比作佛律癸亚人密达斯的墓志铭,讥笑他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每一句话都可以随便互换次序而不影响理解,而在一篇逻辑严密的文章中每一句话都不能随意改动。

具体来说,文章首先应该有一个中心论点,它如同文章的灵魂,所有的文字都要紧紧围绕着它,若论证与论点脱离,材料不能支撑论点,那这篇文章什么问题也不能说明。正如苏格拉底对斐德诺所说:“头一个法则是统观全体,把和题目有关的纷纭散乱的事项统摄在一个普通概念下面,得到一个精确的定义,使我们所要讨论的东西可以一目了然。”[2](P152)

在紧扣论点的基础上,“第二个法则是顺自然的关节,把全体剖析成各个部分。”[2](P153)把要讨论的问题分为正反两部分,先顺着正的部分去分析,直到不能再继续下去为止,再顺着反的部分去分析,同样到不能继续下去为止。另外,论证过程必须符合逻辑,不能旁逸斜出、散漫无际,这是一种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是能看出事物当中“一”与“多”的能力,苏格拉底称之为“辩证术”。苏格拉底的两篇文章就是遵循了这种写法,确定了讨论的对象“爱情”之后,先从“爱情是肉体欲望”这个方面去分析爱情能带来好处还是坏处,再从“爱情是灵魂对美的渴望”这个方面去分析爱情能将人引向何处,是好还是坏。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苏格拉底对爱情这个问题实现了严密详尽的论证,证明了建立在辩证术基础上的文章才能真正达到说服人的效果。

与辩证术相反,修辞术虽然看起来无懈可击,一篇文章分为序言、陈述、证据、证明、近理、引证、佐证、结论等部分,但是这种结构上的整饬因内在的逻辑不清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修辞术注重文辞,经常在修辞格和文章长短比例上大做文章,苏格拉底认为这些都没有触及到说服艺术的内核。他对厄文努斯、提西阿斯、高吉阿斯、普若第库斯、希庇阿斯、泡路斯、特勒什马克这些当时颇受追捧的修辞术专家逐一讽刺,挑出他们的代表作或主要观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都不值一提。如同治病一样,他们只是对医病的方法略知一二,但对医理和病理却一窍不通。

三、心灵之书

柏拉图列出修辞术的第三个弊端是忽视或隐藏说服的对象——心灵,因为文章的对象是听者的心灵,作者若想实现说服人的目的,还必须了解人的心灵,“医学所穷究的是肉体,修辞术所穷究的是心灵,……在医学方面处方下药,来使肉体康强,在修辞术方面命意遣词,来使心灵得到所希冀的信念和美德。”[2](P160)

首先,要知道心灵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点苏格拉底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中已经写得很清楚,灵魂来自本体世界,是不朽和自动的,它随着神的队列飞行在上界。它由三个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构成:驯服的马、顽劣的马、御车人。驯服的马听从御车人的指挥,顽劣的马总会受到外界引诱而拉着御车人偏离方向,这是使灵魂堕落的原因,御车人要协调两匹马的力量。灵魂回归上界靠的是羽翼,而真理可以滋养羽翼,令灵魂飞升,净化堕落的灵魂。

其次,要分清心灵的种类和特性。因为灵魂在堕落之前是跟随神在天上巡游的,宙斯是总领队,他下面分为十一个队列,分别由十一位神带领,从属于哪一位神的队列就会习得和该神相似的本性,例如跟随战神的灵魂就比较易怒,跟随赫拉的就和赫拉相似,找爱人也会偏向找有帝王相的。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一部分人的灵魂,而对另一部分人的灵魂无能为力,原因就在于此。

再次,应当将文章的种类和心灵的种类各自分列出来,找出哪类文章和哪类心灵有着共同特性,使之两两相配,文章只要找到了相应的心灵,自然能达到说服的效果。在柏拉图看来,“那班近代‘修辞术的著作者都是狡猾的骗子,尽管他们对于心灵懂得很清楚,却把它隐藏起来。”[2](P162)

可以看出,对柏拉图来说,写作的实质是作者心灵的呈现,阅读的实质是读者对作者心灵的应和,是两个灵魂的交感。那什么方式能促进这种沟通呢?柏拉图认为是口说文章,口说的方式能让作者直接呈现自己的心灵,能让作者与读者达到真正的沟通,不会造成误解。而使用文字的写作则正好相反,脱离作者仅仅去阅读他写出的文字,会产生诸多误解,甚至会歪曲作者的心灵,只有面对面地直接沟通,才能廓清误解,达到心灵相通。并且文字的坏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大,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一传十,十传百,不可能永远都由作者亲自解释,人们对它的误读永远存在。因此,柏拉图崇尚那种写在读者心灵上的文章,而不是写在纸上的文章。

综上所述,柏拉图并非否认文章应具有说服人的力量,而是不赞同使用当时流行的修辞术来达到这一目的,在他看来高吉阿斯这样的修辞术鼓吹者说服人的出发点是混淆真理,而非廓清真理,单从这一点来讲就不能大力推广。他从阐明真理的立场出发,提出了理想的说服艺术,涵盖了对象、作者、文本、读者四个写作行为中的基本面,在创作论、文本论、作家与读者相互沟通的问题上提出了成体系的看法。在这个意义上,这篇文章既是关于修辞学的,又是传达柏拉图文艺思想的经典作品。

另外,文章的人物安排和结构设置很巧妙地跟说服这个主题紧密衔接:斐德诺是有待说服的对象,莱什阿斯和苏格拉底是准备说服这一对象的演说者,他们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去说服斐德诺,最后苏格拉底完胜,说明苏格拉底的修辞术更胜一筹。就修辞术本身来说,柏拉图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令其走向纵深。随着雅典民主制的衰落,修辞术也日渐式微,“如果民主消失,如果代替它的是一个不再需要公众讨论的强权政府,雄辩又有何用呢?”[3]人们对修辞术的讨论再难以达到柏拉图时代的热情,修辞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蜕化为一门辞格的艺术,直到20世纪才重新成为热点。

(本论文为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的解构内涵”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颜一译,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3]王国卿译,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页。

篇4: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探析

公元前7世纪开始, 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世界的本原对于古代语言的研究, 语言学家们侧重的就是语法研究。虽然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世界的本原提出的观点不同, 但他们都认为事物都有共同的本原, “ontology”中“onto-”表示本质, 本原的意义, 古代哲学就是研究本质本原的哲学。20世纪时, 哲学研究方向发生变化, 从语言这一途径来解释世界, 认识世界。哲学阶段从古代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进而转入现代的语言哲学。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也是在20世纪后半时期生成的, 乔姆斯基当然属于语言哲学的研究范畴之内。语言理论或观点也必定反映其哲学观点。本文就将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中探析他的哲学取向。

二、乔姆斯基哲学观探析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点有两点: (1) 语言与理论、思想相统一,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 (2) 语言是内在的、普遍的, 是独立于外部世界乃至肉体的大脑自主能力。 (赵彦春, 2004:160) 。任何理论都反映其哲学观,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也不例外。

1、本体论

乔姆斯基的语言形式即普遍语法是其语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语言具有一定的本质, 是有其内在的形式的, 语言之中拥有普遍一致的东西, 是实质。因此他提出了普遍语法的理论。一系列的语法体系与规则成为语言的本质。在语言哲学的研究中, 语法成为乔姆斯基研究的中心。这种本质的研究从古希腊就开始, 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研究事物的本质所在, 在这语言哲学的哲学研究转向中, 普遍语法成为乔姆斯基眼中的本质。从这可以看出, 乔姆斯基认为事物存在本质, 语法才是语言中实在的东西。如同柏拉图, “猫”的例子一样, 这是他“理念论”的例子。这个“理念论”阐述的是世界上的事物并不是世界的本质, 唯有“理念”才是世界的实质。这种理念是人头脑中原本就有的, 现实中的只是个别现象, 理念是抽象化的。只不过此时的理念已经在语言研究中被换成语言中的语法。语言拥有本质, 语法即其实质。这就反映了乔姆斯基的本体论研究。当然这也含有“二元论”理解。

2、认识论

乔姆斯基语言观有两个直接基础, 笛卡尔思想和洪堡特的语言观。首先, 乔姆斯基深受笛卡尔的天赋观的影响。笛卡尔继承了柏拉图思想, 相信“天赋观念”, 即知识不是产生于感觉经验, 而是来自于理性, 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这种心智的天赋能力区别与其他动物或自动机, 即具有语言习得的天生的LAD。天赋观念起源于思维器官而不是来自于外部事物除了某些肉体运用外,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通过感官从外界进入我的头脑, 关于运动和形象的观念本身是内在于我们的。所有的观念都是内在的, 跟外界与肉体的体验无关 (赵明娟2007:59) 。这一哲学观点与乔姆斯基的理论内涵有极大的解释力。

其次, 洪堡特对乔姆斯基的理论思想也有极大的影响。他和洪堡特一样, 一直在探讨为什么任何语言的使用者, 都可以“利用有限的材料, 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罗宾斯, 徐德宝译1997:249) 。所以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 考虑到为什么儿童能够在输入有限的环境中习得理想的语言, 由此而提出其普遍语法的观点。洪堡特借助于儿童学习语言的情形:儿童并不是机械地学习语言, 而是发展起语言能力, 处在极不同条件下的所有儿童差不多都在同一差异很小的年龄期内学会说话和理解。以此, 他证明:人的所有能力都是在一生的某个确定时期内发展起来的, 人实际上不能教授语言, 语言将以自己的方式在心目中自发地发展。他赞同柏拉图的观点:对个人来说, 语言学习大体上是个再生成的过程, 也就是说, 把心中固有的东西引出来。洪堡特强调说:“因为语言是大脑的一种能力, 讲话人才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 (转引自刘润清1997:6) , 这种研究方向与乔姆斯基的方向是极其一致的。

这就是乔姆斯基认识论上的“天赋观”。普遍语法是人生而拥有的, 先天的。而不是从经验中得到的。

同时间接证明了人在此所具有的创造性, 是人所特有的, 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东西。从而符合了“各从其类”的哲学观点。也证明了他的本体论认识, 事物都有一定的本质。

3、方法论

乔姆斯基以唯理主义为基础, 唯理论者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认为感觉认识是个别的、偶然的、暂时的、变动不居的, 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达到必然普遍性知识, 也只有理性才是判断真理的标准主要通过对语法规则的确立来探寻人类的认知特点、心智结构, 了解人类知识的来源。因此, 唯理论者极力推崇“天赋观念”和“演绎推理”, 轻视感性认识和“归纳法”的作用。这些思想也被乔姆斯基所接受和继承, 他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只强调语言的物理表现, 忽视其心理现象, 强调语言的个性描写, 忽视语言的共性。因此, 他通过坚持理性的分析, 以为理论为原则从而分析出其语言理论, 提出普遍语法, 来揭示语言的本质从而解释语言。经过修改直至今天的语言研究的最简方案。乔姆斯基在其著作中大量引证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思想和观点, 作为其生成语法理论的立论依据。他的语言观在多方面深化和发展了传统唯理主义, 对现代语言哲学的诸多重大问题给出了独到的分析和回答。

三、结语

乔姆斯基造成了语言学界的又一次革命, 对语法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改变了20世纪上半期以描写语法为基础的语言研究。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研究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专家学者们或褒或贬乔姆斯基言语理论, 存在置疑, 但他的理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具有重大意义, 开启了语言学研究的又以方向。

摘要:文章着重从本体论, 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探讨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观, 及其语言研究的转折。

关键词:乔姆斯基,语言观

参考文献

[1]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徐德宝,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3]赵彦春.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篇5:从美的本质中去探寻语言美

关键词:美的本质;语言美;探寻

0 引言

美从何处来?我们很多人一直在追寻这个答案。美是温柔的,也是严肃的,但是美的规律却是可以追寻的。在对美学的孜孜追求中,我们用心去体会美的本质,用实践去尝试美的本质在生活中的温柔。对美的追求,从而得出什么是美,这是一个我们永恒的话题,也是需要不断尝试的话题。美可以是大自然的秀丽风景,也可以是千姿百态的社会美,或者是人为的艺术美,更有甚者是人类自身的心灵美。对美的来源我们已经不再追寻,但是对美的本质,我们依然执着追求,她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是生命活力的象征,有了对美的本质认识,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沟通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美的语言将使我们能够更好认识美,认识美的内涵。美的本质产生的背景,它的发展历程又如何,这些谜底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追寻美的方向。美的本质要求我们,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语言美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从美的本质的方向,不断深化对语言美的探索。

1 美的本质分析

哲学思想要求我们对事物的分析,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象,更要能够认清其本质,在对事物的把握上,既要能认识局部,更要能掌控整体,决不能以偏概全。美的本质从是客观和主观的复合体,我们主要从理性认识和感性思维两个角度来了解。

(1)客观存在的美及其社会基础。黑格尔认为:美必须真,美应该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美和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对美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真的追寻的基础上,将我们对美的本质的追求与对真理的探寻结合在一起。作为客观存在的美,我们既可以从实在的美去发现她的魅力,也可以从相对的角度去找寻美的身影。这是美的客观属性所决定的,我们所说的实在美,在实际生活中即可以指自然美,也可以指某个事物的美,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美包括了自然美、生活美和社会美。美学不仅仅是哲学,我们研究美的本质就是要不断发现其内涵。美不仅是具体的,也是有思想的。我们对美的研究不但要走进语言,同时也要走出语言。这是由美的本质和语言的客观属性所决定的。美是真的,具体的,没有抽象化的形式,是一个我们能够实实在在感觉到,认识到的具体思维。我们对美的客观认识,来源于我们人类生活。对于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美,依然是客观的,它的基础是人对美的认识依赖于人的社会性,人必须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美的本质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理性,在自然界的对立统一下,依然能够以一个内在尺度把握美的内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的实践,不断完善美的内在尺度,完善美的本质,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融为一体。

(2)思维中的美及其哲学基础。哲学观点认为客观存在和主观认识是一对基本矛盾,我们对美的本质的分析,也要从这开始。思维中的美是主观的,抽象的,是精神生活的一个体现。人类的形象思维是对美的认识的一个重要工具,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美是美的本质发展需要。在美学发展过程中,辩证和客观唯心主义相互交织,使人们对美的本质认识越来越广泛,更进一步于学界中思辨。美由心生,这是哲学对人的主观性的一种现实写照。研究美学的途径很多,但是人的思维是很重要的一个模式,用于对感性认识的美的了解,思维是对美的具体的形象化,将美的具体用哲学思维去抽象化,更具有美的效应。哲学是美的起点,在美的本质中分解出语言美是哲学和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人类的发展,语言是基本的工具,不断完善的语言美可以为我们的交流及生活带来更多的生机,这是哲学的社会性,也是人的主观性所带来的基本结果。思维中的美是虚幻的美,也是真实的美,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对美的认识。

2 语言美的探寻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执着的,特别是对语言美的渴求。语言是有生命的,它不仅仅是各种符号的集合。生命在于運动,语言也在于运动,只有运动中的语言才具有美的特性。语言美的生命力就是语言的创造,这是语言运动的起点,也是其归宿。对语言美的探寻归根到底就是对语言创造的追寻。语言创造就是我们不断总结生活经验,将美的模式用文字表达出来。

我们用新的创意和新的模式,在适时的情景和情境中,重新进行语言美的创造,将对语言美的探寻归到实处。语言美之所以称为美,其实是言语美,我们将语言文字通过美的规律进行恰当的组合,使其产生新的美意,这就是语言美产生的基础。语言美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有理论和社会基础。在美的本质和语言美的探寻上,我们需要遵照历史,超越历史,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突破思维的局限,将语言美的研究更进一步。

语言美能够产生的主要条件就是利用语言的传统组合方式和书写模式,从而能够对美的事物进行语言的描绘。我们结合历史,了解我们对语言美的创造过程。语言美是现实写照和思维及想象为基础的,在此前提下,通过点面结合、动静相辅,虚虚实实的写法将语言文字的美全然于纸面上,这是语言美的魅力。语言美的魅力还在于,语言是来自社会生活,这是客观存在的,将民族文化及思维变换与语言的创造融为一体,真正实现言语的创造,在美的本质中实现语言美的内涵。

3 融合美的语言

语言是有灵魂的,融合了美的语言更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类历史的美好及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语言的完善,而一个完善的美的语言,将给历史的书写留下一个完美的符号。美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将语言和美两个有生命的符号组合,是一个新的认识美的途径。语言的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断地完善,有了理性的认识空间,也需要有感性的认识维度。对文字的“中和”处理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语言美在文字上体现,中和和协调是不可分离的,在对美的描述上,以适中为依据,平衡各种动静态元素,使其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维持或发酵出语言美。事物发展是矛盾的,美融合于语言中,也是一个矛盾体,但是生命的动态发展,也使语言具有了活力。一个美的语言集合,是历史给我们的馈赠。我们不断完善美的真实性,就是将美的具体和抽象能够让人所掌握,并能应用到生活领域,融合美的语言就是其应用方向之一。我们将对美的研究不断拓展到语言中,其实是一种探索,语言美是一个灵魂和生命的交集,在它们绽放的节点上,我们找寻语言与美的结合,从而为一个更好的更美的语言发展,发现新的契机。

4 展望

美是我们向往的一个境界,但是美的本质又是我们所不能完全真切感受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美的研究不能停留。语言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面旗帜,我们从美的本质中去探寻语言美是对人类自身的一个整合过程。文章从分析美的本质开始,去探寻语言美,并在探寻的过程中,将融合美的语言进行了分解,由此阐述了美的本质及语言美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朱学宁,皮方於.散文意境与翻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9).

[2] 王汝虎.美的本质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篇6: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1)人的语言知识由什么构成?

2)语言知识是如何被习得的?

3)语言知识是如何被应用的?

这三个问题都指向语言的本质,是语言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问题(1)涉及语言能力(competence),乔姆斯基的内化语言(I-language),被乔姆斯基称为“洪堡特问题”,即“用有限手段表达无限的内容”(戴曼纯2002:256)。该问题为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问题(2)涉及语言的可学性,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被称作“柏拉图问题”,即人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有限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知识。问题(3)涉及语言运用(performance),被称作“笛卡尔问题”,即“正常的语言运用富于创作性”(ibid)。

本文主要探讨乔姆斯基的内在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哲学基础。首先探讨的是洪堡特的语言观和他的语言哲学思想。然后讨论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内化语言,分析乔姆斯基对洪堡特语言哲学理论的继承及创新。笔者认为,乔姆斯基的内在语言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唯理主义传统的影响。但是,他的语言观又有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乔姆斯基反对“二元论”,坚持“一元论”,主张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探索语言。

1 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

威廉·冯·洪堡特(William von Humboldt,1767-1835)继承了笛卡尔的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是天赋能力的产物”(方珏2005:20),存在一种普遍语法。其语言学观点体现了唯理论的思想。

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中论述了人类语言的本质和特征。在考察了马来各部族的居住环境和文化境况以及人类发展进程后,洪堡特明确指出,人类各种语言有着统一的内在形式。在谈到“内在的语言形式”时他说道,“这个完全内在和纯心智的部分才真正地构成语言;这个部分就是语言创造使用语音形式的根本所在,……所有语言的心智过程看上去似乎都是相同的”(洪堡特,钱敏汝2006译:96-97)。洪堡特还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塑造器官。……心智活动和语言是一体的,相互不可分离的”(洪堡特,钱敏汝2006译:62)。为了说明语言的种属特性,洪堡特举了儿童学习语言的例子:“在儿童身上发生的并不是语言的一种机械学习,而是语言能力的一种发展。这也表明,因为人最主要的种种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年龄要求,因此所有处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之下的儿童大致都在同一个、只有很短时间差距的年龄里说话和理解。……人和人到处都一样,语言能力因此而能通过每个存在的个人得到发展。所以,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样都是从人自己内部形成的”(洪堡特,钱敏汝2006译:67)。从以上洪堡特对“人类语言的一致性”、“语言与心智之间的关系”、“语言的种属特性”、“语言能力”等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洪堡特的语言天赋论观点。

此外,洪堡特认为,语言的突出特性之一是其创造性。语言“它本身不是一个作品(Ergon),而是一种活动(Ernergeia)。它真正的定义因此只能是一个生物起源学的定义。……真正的语言存在于它真正创造的行为中”(洪堡特,钱敏汝2006译:54-55)。而正是“因为语言是大脑的一种能力,讲话人才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刘润清1995:56)。

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就有生成语法学派创始人阿费莱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

2 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中的内化语言

内化语言(I-language)是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本节将主要阐述乔姆斯基的语言内在观。

乔姆斯基认为人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人脑中的语言官能(language faculty)是人的一种生物属性。他在1965年的《句法理论的若干方面》一书中将语言分为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前者指本族语者的内在化了的母语知识;后者指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运用语言。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理论应该关注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后来在1985年的《语言知识:其性质、来源及使用》一书中,乔姆斯基又提出内化语言(internalized language,I-language)与外化语言(externalized language,E-language)的区分。前者指作为个人心理的一部分的语言,它是内化的(internal)、个体的(individual)、内涵的(intensional)的语言;后者指的是独立于人的心灵的句子集合,它是外化的(external)、外延的(extensional)语言。内化语言与外化语言的区别类似于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是内化语言。乔姆斯基(1995:167)认为,语言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脑中的语言官能是一组运用、理解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产生结构表达式(structural descriptions,SDs)的生成程序(即内化语言)。关于某一具体语言的理论就是该语言的语法(grammar)。关于不同语言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结构表达式的是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G)。普遍语法是关于语言官能相关构件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S0)的理论。

乔姆斯基发展了洪堡特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儿童都具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该机制使一切正常的孩子都能在短短几年内习得母语,当然前提条件是儿童能接触到一定量的语言材料。但是,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只是一种假设,我们不能用解剖的方法来证明它的存在。另外,“语言习得机制”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人类大脑是一个黑箱(black box)。我们还需对语言的内在属性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3 内在语言观的唯理主义哲学基础

任何语言学理论的提出都有一定的哲学背景,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也不例外。从上述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知识源于人的语言官能以及普遍语法的假设继承了笛卡尔的“天赋论思想”和洪堡特的关于“语言能力”和“创造性特征”的论述。笛卡尔把人的理性看作是天赋的,先天固有的。乔姆斯基也同样认为语言是内在的。洪堡特认为人类具有普遍的初始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也同样认为语言是人类的种属特性,人生来就具有普遍语法。唯理主义是乔姆斯基的内在语言理论的哲学基础。

但是,乔姆斯基的语言认识论又不同于传统的理性主义。西欧大陆上出现的与“经验论”相对立的“唯理论”是由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创立的。荷兰的斯宾诺莎与德国的莱布尼茨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笛卡尔认为,主体的“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却不可怀疑,即“我怀疑”。“我怀疑”意味着“我”在思想。“我”在思想,就必然有一个在思想着的“我”存在。通过此番哲学分析,笛卡尔确定了他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认识论的第一原理以及“上帝存在”、即不证自明的“天赋观念”(转引自骆锤炼2004)。人的理性存在着不依赖于经验的“天赋观念”。康德也认为,人的知识中有一部分是先天的。但是,在笛卡儿和康德的论述中,理性(或康德的“直觉”)与人脑是分开的。乔姆斯基没有继承笛卡尔等人的“二元论”。他认为理性是“生物器官学意义上的一种先天遗传的认知结构。抽象的理性思维和人脑是合在一起,而不是身心分离的”(转引自徐海铭,程金生1999)。

总之,乔姆斯基的内在语言观中有明显的近代唯理主义哲学成分,认为存在天生的能够生成语言的普遍语法。但是,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又有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地方。他反对二元论,主张“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探索语言”(程芳:)。

摘要:乔姆斯基认为人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人脑中的语言官能是人的一种生物属性。乔姆斯基的内在语言观中有明显的近代唯理主义哲学成分。但是,他的语言观又有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地方。他反对二元论,坚持“一元论”,主张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探索语言。

关键词:乔姆斯基,内在语言观,唯理主义

参考文献

[1]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2]Chomsky N.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Origin and Use[M].New York:Praeger,1985.

[3]Chomsky 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IT Press,1995.

[4]程芳.乔姆斯基语言学哲学思想解读[J].《现代外语》,2007(4).

[5]戴曼纯.生成语法研究中的天赋论、内在论和进化论观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6]方珏.析乔姆斯基语言哲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7]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钱敏汝,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8]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9]骆锤炼.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探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

上一篇:2018深圳农商银行春季校园招聘岗位有哪些?下一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