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022-09-11

国家新制订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把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学生不但要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主动提出问题, 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是有益的。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学教学模式主要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形成了较稳定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也涌现出不少新的教学模式, 但总体上还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家长问孩子往往是:“你今天上课能听懂吗、考了多少分?”而很少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不是学生没有问题, 而是我们不去重视它, 老师也不主动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当今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 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面对当前学校的现状, 我们要改变观念, 开拓进取, 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多问问,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几点做法

2.1 问题意识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 首先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要学生明白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上的每一堂课都要渗透问题意识的培养, 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 课堂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意识。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怀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 鼓励他们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问题意识的培养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创造良好气氛, 在课堂上要精心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开放、愉快、合作的环境, 让学生敢讲、敢问;

(2) 摘录课堂、作业和课本中学生没有搞通的问题, 让学生有提问的素材;

(3) 课堂上要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得到锻炼;

(4) 好的问题给予表扬, 让学生有再次提问的信心。

2.2 设置问题, 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解答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科学家通过一糸列实验, 获得初步结果, 发现规律, 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科学论证。而学生受知识面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象科学家那样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但教师可从静态的数学结论改造成学生未知的、动态的数学结论, 引出一些学生能发现和主动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这样解是否正确?)

由问题1、问题2可知, 例1中因为是锐角且, 所以B只能是锐角,

通过问题1、问题2, 解决了这题的增解问题,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问题1、用了两次均值不等式, 在什么情况下能取到最小值?

分析:第一个等号在x=y时取得, 第二个等号在时取得

问题2、方程组是否有解? (方程组无解)

问题1、问题2使学生更清楚了解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 用几次均值不等式有时是不科学的, 关键是要检验等号成立的条件.

通过这道题的问题设计, 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2.3 角色互换, 让学生当回老师

通过设置问题, 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如能让学生不通过老师能主动发现、提出及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创新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在数学课外活动课上, 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 如何用数学知识解释糖水加糖为什么更甜?

分析:即不等式对a, b, m>0, a

(2) 相同表面积的球与等边圆柱哪个放东西多?

(3) 抽签不分先后, 其概率相同, 为什么? (古典概型)

这些问题的提出, 虽然问题的质量不是很高, 但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反映了学生能积极动脑, 思维质量有提高, 使学生慢慢养成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 给学生上讲台自己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预习新课, 在发现的问题中选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自讲, 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 几点认识

认识一: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 甚至是一些我们认为很“弱智”的问题, 但是作为老师, 不仅不能打消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相反看能否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 这也是培养学生提高问题的质量, 我认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肯提问题, 都是好的 (除了钻牛角尖) ,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启发和引导, 其实也是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

认识二: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以在选题上多做文章, 选一些学生容易错的, 选一些有延伸空间的题目, 让学生想到如何去纠错, 如何去变题, 加深他们对原题的理解, 彻底掌握该题。也就是上课是多注意变式训练 (题组训练) , 提高学生提问的“源头”。

例如: (1) 在讲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时可设置下列题组:

(1) 解方程|x+3|+|x-3|=10; (答案:a=8, b=2)

(2) 求函数f (x) =2|x-1|+3|x+2|+4|x-3|的极小值; (答案:14)

(3) 求函数的极小值; (答案:17)

(4) 一条河流沿岸有n个码头, 现欲建一个储油站供各个码头使用, 如果每个码头的用油量相同, 那么储油站设在哪里最合算? (提示:构造如 (2) 的绝对值函数)

(2) 在讲解一阶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求法后可设置下列题组:

(1) 在数列{an}中, a1=1, an+1=3·an-1求an; (答案:)

(2) 在数列{an}中, a1=1, an+1=3·an-3n, 求an; (提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n后转化问等差数列求解)

(3) 在数列{an}中, a1=1, an+1=3·an-2n, 求an; (提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n转化为问题 (1) 求解)

(4) 在数列an中, a1=1, an+1=3·an-n, 求an。 (提示:利用过程归纳法猜想出通项公式, 然后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通项为)

认识三:提问并不只是课堂上的事。由于受班级环境、时间及学生素质不同等因素的制约, 课堂上不能让所有同学都能提出问题, 也没有时间对所有提出的问题加以评价和解决, 部分有难度或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通过课后延伸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 可以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小组, 组织小型数学问题讨论班, 在讨论班里大家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平等发表意见, 互相启发, 发挥自己的才能, 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 让学生会提问题,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能力是有益的。通过教学实践后, 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取得了较好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摘要:让学生会提问题,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能力是有益的。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的设置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并且就具体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叶文珍.让学生学会提问[J].福建中学数学, 2007, 3.

[2] 魏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4.

[3] 李芬.浅议课堂提问艺术[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4] 严卫林.谨防课堂提问中的“虚化”现象新课程研究[J].基础教育, 2007, 5.

上一篇: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改进性研究下一篇: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