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23-01-07

当前, 在高职教育中对学校类型、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张天保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谈到这个问题时说,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课教兴国, 不仅需要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型人才, 更需要培养大力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实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 缺一不可。如果只培养一类人才, 高等教育就是不完整的, 没有基础研究人才, 高科技的发展就缺乏后劲;没有生产第一线的实用人才, 企业在市场中就没有竞争力, 因此, 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上不能单一化, 需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各类人才, 就是要培养研究型人才, 同时也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 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当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 自主确立培养模式, 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 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 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1 调整课程设置, 适应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

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 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教学计划要突出以下几点。

(1) 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

(2) 重点加强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 尤其是专业实践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获得较为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 适应终身学习需要, 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设置好相应的课程。

根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教学计划应考虑以下几点:

(1) 充分考虑知识的系统性, 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

(2) 适当减少理论课占有的学时比例, 增加实践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

(3) 强各种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应从调整课程入手,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调整, 在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高质量人才。

2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对于开启学生智力、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应加强下面三方面的培养。

2.1 开设人文类限选课

人文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引入了相应的限选课, 学生按规定选择一定数量的限选课。限选课主要开设经济管理类和法学、社会学类, 学生可根据的需要和兴趣从每类课程中选修一门。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将会起积极作用。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

新教学计划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是:应有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原理、结构、类型、现状和发展) 和基础技能 (典型工具软件的使用) 。非计算机专业增加典型工具软件的使用课。开设适应计算机等级考试需要的相应课程。

2.3 重视外语能力培养

新教学计划重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 理顺了外语教学的总体安排。适当开设听力课, 这对提高学生外语能力是极其有益的。

3 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

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 必须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主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教学环境。加强自然科学基础教育, 扩大知识面, 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都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突出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时数要大幅度增加。至少要达到理论与实践比为1:1。甚至实践课还可增加。

(2) 建立“双证”人才培养制度。双证是指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外语、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使学生今后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求职优势。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各个培养环节都要有配套措施, 还要提高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敬业精神,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是各类高职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重要组成模式。因此要将高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渗透在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以适应2 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等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人才优质化的重要手段。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果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构建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教育,培养

上一篇:成都市春熙路店铺名称中汉字与外文单词互译情况调查分析下一篇:马岭油田地面工艺系统优化简化技术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