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情境;意识;教育合力一、创设情境,确保安全教育无死角作为特教学校,首先要从创设良好环境入手。

第一篇:儿童安全论文范文

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路径

摘 要:儿童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活动安全及防触电、溺水、跌落、踩踏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为此,要建立预防体系和急救网络,制定必要的安全规则,创设安全场景,树立注重安全的行为榜样,构建实施儿童安全教育的“金三角”。

关键词:儿童;安全教育;内容;路径

联合国1989年11月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称:儿童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伤害。所以,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各种消极因素对其身心健康的伤害,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小学生校内活动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教育

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儿童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10%,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是美国的2.6倍。在所有儿童交通意外中,超过3/4的孩子是在道路上受伤的。儿童死于交通意外伤害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与儿童的生理发育不成熟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不成熟,他们虽然可以躲避移动的物体,但视网膜和大脑只能处理一个移动物体,不能处理两个同时移动的物体。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少年儿童在过马路躲避一辆车时被另一辆车撞的原因。

加强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应符合儿童阶段特定的心理特点。选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

教育内容,采取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重点是“先入为主”,即认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可请交警到校园给儿童介绍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编交通安全儿歌,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等常识,使儿童从小具有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如上街走路要靠右行,不在马路上玩耍或停留,没有成人带领不能自己过马路,等等。

2.消防安全教育

讲解和宣传科学常识,让儿童懂得玩火、玩电的危害,要教育儿童不动电器插座、煤气、炉火和开水,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带领儿童参观消防队,看演习,请消防队员给少年儿童介绍火灾形成的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让儿童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告诉儿童,火灾死亡中,窒息死亡大大超过了烧伤死亡。要让孩子知道当发现被烟雾包围时,要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进,从地面得到氧气。应制定火灾安全疏散演习计划,画出各班安全疏散线路图让儿童熟悉;举行火灾安全疏散演习,逃离时告诉儿童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使儿童学习实际的防危保安的本领。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儿童受年龄影响,喜欢吃零食,尤其在学校周边的小吃摊,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进货不正规,质量不能保证,现做的熟食卫生状况差,长期吃这样的零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的学校食堂管理不善,也容易引发儿童食物中毒;儿童抵抗能力比较弱,食物中毒有时会危及生命。要注重儿童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如:不吃不洁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饭时不嘻笑打闹避免气管进异物等。此外,要注重预防药物中毒的安全教育。目前,孩子服用的药大多外观漂亮、口感好,因此要教育孩子药不能随便乱吃,一定要按医嘱定时定量由家长喂药,不要让孩子自己拿药吃。

4.校园活动安全教育

幼儿园或小学作为实施保育教育的机构,有时会组织儿童参加一些活动(园内或园外)。活动的组织者或场地的管理者,都要严格遵守有关未成年人的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要求,防止发生事故。我国《末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组织活动前和活动中,应当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教职员工应当履行相应的安全保护职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校园活动包括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儿童少年活泼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校规校纪的教育,加强课间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并保证各种游乐设施的安全。

5.防触电教育

触电又称电击,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儿童少年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占儿童青少年死亡总人数的10.6%。

6.防溺水教育

溺水多发生在幼儿园高年级和小学生中间,他们往往缺乏安全观念和有关知识,常背着家长、老师去非开放水域嬉水或游泳;由于不了解水情或体力不足,或缺乏游泳技能而发生溺水。应教育儿童去游泳时要有大人陪同,或由幼儿园和学校组织,到专门的游泳池或有保护措施的水域游泳,千万不要只与同龄儿童结伴到水库、池塘、湖滨、海边嬉水。

7.防跌落、防踩踏等各类生活安全教育

要教育儿童在运动或游戏时应按顺序,避免碰撞。没有成人看护不从高处往下跑或从低处往上蹦。教育儿童不爬树,不爬墙,不爬窗台、扒窗户,不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放在活页门缝中。乘车外出时不应在汽车上来回走动、打闹。不使用棍棒在室内外追打。过往楼道要轻声,走路有序。为了孩子的安全,教育儿童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被伤害。大班幼儿要能说清楚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和家长所在单位名称。培养儿童逐步学会根据天气、身体变化自己增减衣服。教育儿童学会保护自己,不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生人走。

二、儿童安全教育的路径

1.建立健全预防体系和急救网络,化解儿童的危险行为

儿童身心发展处于未成熟阶段,身体各部分器管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较低,协调性差。他们对事情发展、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无法控制。而且儿童脑皮层细胞的兴奋性较高,对周边事物都感兴趣,好奇心强,表现出好动又很难自制的特点,极易产生伤害事故。安全防范教育最终要转化为安全行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儿童安全教育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应建立健全预防体系和急救网络,确保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教师应及时观察儿童活动的全过程,防患于未然。对于危险性较小而儿童又能从中获益的活动,教师只要稍加指点,就可放手让儿童去探索;对危险性较大的活动,教师则必须严加干预,立即制止。教师的指令、忠告要讲究艺术性,使儿童乐于听从和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以防做出更危险的行动。

2.制定必要的安全规则,创设安全场景,确保儿童活动的安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制定必要的安全规则,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制定安全规则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形式,提供适当的安全材料,创设安全场景,确保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一旦发现隐患,立即消除,妥善处理。还可以组织儿童进行模拟演习活动。如,火灾逃生时,学会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地震时的逃生,可根据不同的场景,定期或不定期选择内容进行演习活动。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如观看行入、车辆在马路上的运行情况,让儿童体验“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横道线的规则。在校园或住宅小区内让儿童亲身体验右侧通行原则,车辆来往时靠路边走,不奔跑穿越,等等,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安全教育活动,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3.树立注重安全的行为榜样,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模仿性极强。可利用安全知识,图片、照片、录像等资料,为儿童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树立安全的行为榜样的直观形象,以及不按规范活动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比较讨论,从而使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注意儿童的动向,防患于未然,可利用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黑板报、咨询活动、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大会、演出和组织专项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儿童正确的思维与行为。在教法上可采用编童谣(歌谣)式学习法、故事化学习法、范例与比较学习法等。

4.构建实施儿童安全教育的“金三角”,教育儿童学会自我保护

学校(幼儿园)教育、家庭配合和社会支持是支撑儿童安全教育的“金三角”。明确“金三角”各自在儿童安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是维护儿童安全的最佳的路径和方法之一。通过学校(幼儿园)教育帮助儿童学习预测行为的后果,使儿童逐步学会进行自我保护,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家长的言行及家长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安全意识的形成和对安全防范的行为。社会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将对儿童安全教育全面深入地开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实施儿童安全教育“金三角”,有利于教育儿童学会分辨安全与危险,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对其一生的生存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儿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行为,是儿童安全生存生活的重要基础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但近年来,儿童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儿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强化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姚 丹〕

作者:白莉

第二篇:智障儿童安全教育“三路径”

【关键词】 特殊教育;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情境;意识;教育合力

一、创设情境,确保安全教育无死角

作为特教学校,首先要从创设良好环境入手。比如可在楼梯口转角处贴上安全警示的标语,提醒智障儿童规规矩矩走路,不打闹;或给常用的电器开关配上颜色鲜艳的花边,提醒智障儿童开关就在此处,告诉智障儿童不要随意玩弄电器;或在打热水的地方贴上“小心水燙”几个大字,提醒智障儿童在打热水时注意安全等等。还要以民主平等的观念对待智障儿童,体谅他们的过失行为,多做生活小节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智障儿童的安全意识。

课堂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务、政教联动可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安全教育计划。科任教师在教案的撰写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3-5分钟安全教育的内容。班主任、科任教师可向智障儿童进行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如,对于消防安全,可让智障儿童观看火灾现场的视频,了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火灾,并教育智障儿童不能带打火机、火柴入校,发现火苗要及时扑救并告诉大人;对于食品卫生安全,可告诉智障儿童在买食品时,要注意观察有无检验合格标志,查询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如果超过期限,则不能再食用;对于楼道安全,可在讲“楼道安全”时,举例“某一学校”下晚自习时由于拥挤、推拉造成多人踩伤的事件,通过看电视、看图片让智障儿童知道如何注意楼道安全。除此之外,还有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疾病预防知识、防骗、防盗窃、防侵害知识等等。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全方位对智障儿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智障儿童掌握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自护知识。

二、拓展载体,提高智障儿童安全防范能力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安全教育。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智障儿童午餐、午休均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就再次落在学校肩上,因此,学校培养他们午餐、午休和上下学途中交通安全的意识十分重要。要告诉智障儿童:午餐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要有秩序地排好队,不拥挤,特别是天热时更要注意打热水的安全,以免造成烫伤;寒冷天要保持地面清洁,注意防滑;注意饮食卫生,午休宿舍常通风,保持空气流畅,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另外还要时刻关注他们早操、午睡、入厕等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多进行生活小节的训练。智障儿童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包办代替,通过多次反复的提醒和训练,长此以往,帮助他们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其次,在主题活动中让智障儿童亲身体验。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活动一直是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活动,可以让智障儿童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切身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可开展“饮食安全”主题班会,要求智障儿童不吃路边的小吃,不吃“三无食品”,使智障儿童懂得要吃清洁安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让其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再次,在偶发事件中进行安全随机教育。及时抓住智障儿童生活活动中瞬间偶发的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如,智障儿童对教室里的电教设备很好奇,就会去玩弄开关、电线。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事件,可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使智障儿童了解电、电器的危险性,教育智障儿童不要乱摸乱压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电器等,让智障儿童知道哪些东西有危险,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

三、三方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对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单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通力合作。学校要坚持有计划地开展“周末见面交流日活动”。在每周周末,班主任可与每一名家长见面交流,谈谈智障儿童在校的表现、在家的表现,这样更有利于下一周工作的开展。另外,要做到家校共育。学校还要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交通警察等人,让他们每学期定期(至少两次)来校给全校师生作有关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使智障儿童通过各种案例从中吸取教训,从中得到教育。同时还可将有关法制安全教育的内容印成《致智障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发给每位智障儿童家长;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时时抓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氛围,为智障儿童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王金梅

作者:杨罡

第三篇:安全治理:从消极安全到积极安全

内容摘要 安全治理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深化的重要议题。“枫桥经验”是中国社会综合治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典范。从“枫桥经验”可知,“积极的安全维护”体现在重“维权”、重“信法”、重“平安”上。中国需要通过“维权”建设以走出“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需要通过重“法治”建设来治理“信访乱象”,需要通过“平安”建设来“编织安全网”,需要通过安全治理范式的转型与提升以达成更为良善的“积极安全”。

关键词 安全治理 消极安全 积极安全 枫桥经验 维权 法治

安全治理(security governance)作为社会建设中安全维护的新范式,有其特定的理论与现实的诉求。一方面,随着安全领域从传统安全的政治与军事领域,拓展到非传统安全的经济、社会、环境领域,安全的内涵有了极大的扩展。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诸多“高政治”的安全考量,更多地转向了以人的安全与社会安全为基点的“低政治”的安全考量,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也随之更多地需要从行政干预为主的管控,进而转向各方参与为主的治理。另一方面,随着安全威胁从外来的特别是军事的威胁,拓展到非传统的社会安全威胁或人的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生态破坏、民族冲突、跨国犯罪、认同危机等),宗教、文化、心理等认同因素成为了安全的重要变量,安全从客观的存在扩展到了主观的感受与主体间的互动式建构。这就需要运用治理理论于安全维护的现实中,提出新的安全理念、研究范式与治理模式。在纪念“枫桥经验”五十周年之际,我们从安全治理的角度来总结、思考如何从消极安全转向积极安全,无疑有利于我们走出当前地方安全治理的各种困局,有利于我们对“平安中国”建设的新探索。

“维权”重于“维稳”

安全治理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与民众参与的社会平安与民生改善的协同过程。治理不同于管控:管控以公共机构为单一主体,以维稳为绝对的政治标尺,权力自上而下运行,手段以强制性为主;而治理则以维权为本,其主体既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机构和民众,评判的价值标尺是以人为本,重视上下互动且倡导协商、对话、合作、确立认同、形成共同体等多种方式,除了法规命令外,更重视通过公民的认同和共识推动广泛的参与。安全治理体现了对安全的一种广义化的认知,强调从多层面、多角度来认知与处理安全问题。

解放以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一直是基层开展安全治理的有效典型。“枫桥经验”在创造之初可概述为:“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通过注重实效的综合管理,有效达成矛盾化解与社会稳定的枫桥式样板”。这一安全治理的经验样板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尽管“枫桥经验”产生于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但即使在那个年代枫桥镇的干部群众仍对阶级专政的对象实施“维权”,创造了解放初期对属于特定阶级成分的“四类分子”进行社会改造的可取做法,即“一个不杀,大部不捕,采取说理斗争的方式‘教服’‘四类分子’”。为此毛泽东曾亲笔指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1 ]

用安全治理的“积极安全”理念来观照“枫桥经验”,我们能发现它的两个可贵之处。第一是尊重安全指涉的受动对象为主体,给予专政对象以人的待遇。枫桥经验创立之初,中国社会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对作为社会改造对象的“四类分子”进行斗打、乱捕、乱杀在各地不乏其例。但枫桥采用的是说理的方式,没有逮捕一个人,通过发动群众,进行“合伦理”与“合情理”的主体间互动,把“阶级矛盾”化解在基层。“文革”一结束,枫桥又在全国开了给“四类分子”摘帽的先例,用“伦理参和”与“心理调适”的“情理型治理”(调解为主)以补充中国社会“法理型治理”(诉讼为主)之不足,这是探索中国式以维权为价值基点的积极安全的重要实践。

第二是注重实效的维权行动。通过重维权达成安全治理的实效,在维权中做好稳定工作,使得“枫桥经验”能随着形势发展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安全场域”①因人口的大量流动,从相对静态转向了从未有过的动态与复合。有不少地方或者只是把安全“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出现“有制度,无实效”现象;或者把安全维护管控化,不是出现形式上的刚性化强力压制,就是通过迁就化的购买去摆平“不稳定”。但枫桥镇干部群众与时俱进,率先在全省成立综治中心,建立配置有“一站式”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多行为主体协同配合,拓展“帮教”经验,印制《民主治村手册》以强化村民自治,保护外来流动人员的合法权益,广建各类自治组织,在镇村不同层面创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建成了“四位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出台了“八个一”为民(企)服务措施,探索出“枫桥式”社区警务模式,形成了“打、防、教、管”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政府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真空’与‘盲区’”,进而为预防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树立了富有创新与实效的样板。为此,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针对这一有效实践把枫桥经验的实质概括为:抓源头、建制度、求长效。

安全维护的“积极”与“消极”之分,首先体现在重“维权”还是重“维稳”上。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维稳至上”,不顾对象和条件地强调“稳定”,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一味地重“维稳”而轻“维权”,造成社会日益加重的“潜在性焦虑”,进而使得原本可以让人们喜庆的各种节日、会展、庆典,正在逐渐成为人们敏感与紧张的日子。目前“维稳”置于“维权”之上所导致的矛盾冲突处理的认识偏颇与治理误区有:以为和谐社会必须根除社会冲突的“矛盾冲突根绝论”,进而导致地方治理中出现以中止发展为代价的矛盾冲突一票否决,或者因为害怕矛盾而畏惧改革与粉饰太平;以为超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就会消除冲突的“矛盾冲突消亡论”,进而导致地方治理中出现不重视制度和体制建设,或者不努力改进冲突管理机制;以为抓住“大案要案”或仰仗应急管理就能消解冲突的“矛盾冲突速决论”,进而导致地方治理一味地压制或一味地依靠警察,不从冲突的源头或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以为“人民内部矛盾就是用人民币可以解决”的“矛盾冲突赎买论”,进而导致地方治理靠“花钱买平安”,出现“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2 ]这些认识偏颇与治理误区均是当今中国安全治理中表现出来的消极安全现象,有必要化大力气进行扭转与消解。

“信法”重于“信访”

安全治理重在“协同共振”,即重在安全维护多元行为主体的参与、安全环境的全方位改善、安全资源的有效整合、安全公共产品的均等化提供以及安全政策的弹性化实施。[3 ]由于人的安全因素在社会安全中的占比上升,安全治理的关键将是政府能否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均等化公共服务。因此,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安全治理结构的综合性、安全治理手段的非强制性、安全治理对象的流动性、安全治理评估的多维性等,均为中国从重“信访”走向重“信法”的转型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60多年前我国创立的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救济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它为保持各级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也是对中国尚缺乏完整民事法典与制度的重要补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信访制度一度还成为了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国家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信访洪峰”,这其中虽不能不说有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萌发与强化趋势,但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法治建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事实不容否认。当各地乃至在京城不断出现“老访”、“缠访”、“闹访”和“多头信访”事件,同时还出现了数不清的“息访”、“截访”、“控访”和“打击信访人”事件之后,“信访乱象”不仅成了当今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大“奇观”,社会管理的一大“困局”,而且也成了法治建设绕不过去的一大现实难题。

从社会安全治理的角度看,目前对信访制度有两种对立的认知与立场:一种是“废除派”,坚决主张中止与废除信访制度,理由是“信访体制不顺,使矛盾焦点向中央聚集而导致中央政治权威的流失;信访功能错位,使人治色彩浓厚而导致国家司法机关权威的消解;信访程序缺失,使政治迫害横生而导致较严重的冲突事件频发”。[4 ]另一种是“加强派”,主张加强与完善信访制度,理由是信访制度既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与“仁政”,也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特殊救济和对民意表达的特殊保障。其实,上述立场均有合理之处,然而各执一端难免产生偏颇。我们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来反思,依据“法治中国”目标,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如何把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努力改变“信访为患、法律靠边”的现状,逐步通过法治来实现人的基本权利的普遍性保障,进而使信访从人治化的不规范性权利救济,转变成为法治化的规范性权利救济。

在社会转型深化期,枫桥人同样面临困惑,如中国社会治理中的“重视维稳过度导致公共服务不足”和“信访考核过度导致上访寻租过热”现象在枫桥镇也存在。然而,枫桥经验的另一大值得总结之处是努力探求调解为主的法律治理体系,发挥大调解机制功能,发挥“协同司法”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法院指导制度化,人民调解法治化”的中国法治化模式,不仅是中国法治进程的有效特色,也对西方国家的法治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枫桥镇所在的诸暨市法院发展“枫桥经验”,采取 “三前调解法”(诉前、庭前、判前)和“四环指导法”(诉前环节普遍指导、诉时环节跟踪指导、诉中环节个别指导、诉后环节安全指导)等探索,积极构筑全方位指导人民调解的工作体系,努力将人民调解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了司法审判与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使民间纠纷的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为“枫桥经验”增添了新的内涵,也为中国积极安全式的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当然,“枫桥经验”形成于中国社会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渡中,其本身需要不断转化与创新,这与中国社会建设需要转化与创新是同步的。从积极安全的视角看,“枫桥经验”提示我们值得去探索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社会管理理念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型,社会管理内容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社会管理机制从化解型向预防型转型,社会管理手段从单一式向综合式转型”,以及如何重塑“中国式维稳模式”,建构“中国特色法治模式”,健全乡镇社会管理格局,等等。当我们强调“信法”重于“信访”时,我们并不否认法律有时不能有效解决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也不否认面对上访我们的党政领导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以浙江省委全会的名义,部署了建设“平安浙江”这样一个主题,大胆进行了变“民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的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回访、接访与约访”的治理机制。连续几年下来,浙江省实现了全省的信访总量、群体信访总量、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的“三个下降”,而群众满意度相应大大上升,超过了全国平均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要落后很多,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5 ],社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现象得不到政策的及时调适,特别是社会安全问题更多的是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框架内加以应对和处置,进而使得消极的安全维护方式日益成为政府的重要负担。“下访、回访、接访与约访”的治理机制是解决上访难题的一大创新,当我们的领导干部能面对面地倾听群众的诉求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然而安全治理更需要长久性的制度设计,“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冲突机制的依法创设才是国家的治本之策与长久之计。“法治中国”建设还需要有积极安全新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安全治理转型,特别是要在“信法”的理念指导下,依法建立健全完善的冲突管理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矛盾谈判机制、冲突干预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冲突转换机制等等。[6 ]积极探索法治方式和民众参与相结合的法治之路,让“信法”重于“信访”成为一种积极安全理念指引下社会健康有序的常态。

“平安”重于“治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方略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美丽中国”方略。“和谐”与“美丽”的结合是“和美”,所以“和美中国”将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目标。无疑,“平安”是“和美中国”的重要基础与逻辑前提,“平安”也是安全治理的新课题与民众普遍关注的大议题。

“平安”是一个比“治安”大得多的范畴。对社会来说,“平安”就是:社会正义能得以伸张,社会公平能得以体现,社会矛盾能得以化解,社会冲突能得以调适,社会富裕能得以保障,社会和美能得以实现。[7 ]平安既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换言之,“平安中国”就是要在中国打造出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的局面。然而在危机常态化的今天,“平安中国”的时代定位涉及到对风险、威胁、紧急事件、危机、灾害、灾难等一系列不安全现实的重新理解,涉及到对安全、紧张、和谐、稳定等一系列价值判断的重新认知。如果说在治安维护(社会改造与社会稳定)中政府是安全的主要施动者的话,那么在平安创建(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中政府会不时地成为安全的受动者,而使安全的主体间互动复杂化与尖锐化。这时,将治理运用于社会安全领域就显得更为必要。

为了从“治安”转向“平安”,枫桥人的新探索是超过全镇人口10%的群众参与预防化解矛盾工作,进而首创“村级综治网格化管理”等。由此,我们可把“枫桥经验”拓展为:“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注重积极安全的治理实效,充分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有效达成社会平安与民生改善的枫桥式典范。”当然,“枫桥经验”还需要借鉴与吸纳全国各地在安全治理上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概言之,50年来“枫桥经验”践行了从“治安”到“综治”再到创建“平安”的延展,体现了其作为安全治理的特定方式的某种与时俱进的内在活力。“枫桥经验”所揭示的安全治理内涵,不是突显事后救火式的应急,而是一种事先预防式的调适,或者说是事发时的“协同司法”的处理。如果说前一种安全治理方式是一种消极安全的话,那么后两种安全治理方式则是一种积极安全的探索。

当今中国社会已进入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与矛盾引发的、各非传统安全威胁导致的主体间冲突猛增,其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全的施动者与受动者角色不断转化或多重化,影响社会安全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利益相关的特定阶层,还来自于利益较少相关的非特定阶层,甚至还来自于原来的安全施动者(如政府不当的发展决策、土地政策、应急对策等),特别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动增加,经济发展不平衡,体制性问题凸显,群发性事件增多,民族关系紧张,网络虚拟社群形成,各类宗教活动频现,国际影响因素渗入,代际鸿沟加深,以及因腐败现象引发的对政府信任感减弱为标志的认同危机增大,“经济报喜、社会报忧”及“政府做事、百姓闹事”甚至成为了某些地区社会不稳定的常态,中国基层的“治安”、“综治”和“维稳”的努力虽有成效,但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有较大距离。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的安全维护虽有很好的经验与做法,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期,鉴于非科学发展带来的种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我国政府的各个部门在应对挑战中仍存有明显的不足:第一,在安全管理理念上仍以单一、线性的安全威胁为应对目标,无法在更广阔的领域审视更加复杂、综合的现实威胁;第二,安全体制上仍以条块管理模式为主导,无法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分配与整合安全管理资源;第三,由于安全理念、体制、机制、目标上的传统定位,还缺乏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进行较为科学的类型识别、威胁评估与重要性排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缺乏系统的预警与预判;第四,安全理论研究与安全政策制定之间存在不对接,使得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成果在为安全决策服务上,还存在多方面障碍。

中国未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更多的是与中国对国际化、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道路的选择和决策相关。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非安全化理论强调,积极安全的关键在于“积极安全条件”的建设。[8 ]安全化理论要求我们认识到在现实语境中,积极安全不仅是态度积极,更应当是行为积极;不仅是手段的积极,更应当是目的的积极;不仅是体制的积极,更应当是效果的积极。联合国在上世纪末强调要重视“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即要重视作为人的安全具体内容的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共同体安全和政治安全,这为各国政府推行“积极安全维护”的政策提出了世界性标准。如果人的安全可以用“免于恐惧”、“免于匮乏”和“免于耻辱”三个维度来表达的话,那么从免于恐怖的“安定”转向免于匮乏的“安康”,是消极安全向积极安全转型的第一步;再从生活的安定与安康,转向人格尊重(即免于耻辱)的“安心”,则是向积极安全转型的第二步。

在重视“平安中国”建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意义,而这一切做在“事先”比“事后”更具积极意义。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民生政府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可见,中国随着防御军事战争能力的加强,社会安全与人的安全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安全问题正在被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生态环境、资源保障、能源供给、食品安全等都正在成为政府决策的重大议题。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安全治理的方式,从消极安全治理转向积极安全治理,改变以往常见的政府事后救火式的消极安全维护,重视编织安全网式的积极安全倡导。

总之,从消极安全转向积极安全,意味着中国社会建设将实现从“维稳”到“维权”、从“信访”到“信法”、从“治安”到“平安”、从“和谐”到“和美”的转变;意味着经历过社会改造、社会综治阶段的“枫桥经验”,需要向社会管理阶段的制度创新拓展;意味着“法治中国”和“平安中国”需要增加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的内涵,需要把消极安全的管控拓展为积极安全的治理,还需要把情理与法理、安定与安康、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参与与监督等理念和做法,在社会安全治理中结合得更加完好。

注释:

①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与生产该产品的“安全场域”密切相关。“安全场域”一般指能够影响乃至决定安全态势的特定情境,主要包括安全的地缘场域、利益场域和社会心理场域。参见余潇枫主编:《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16.

[2][6]时和兴.走出地方冲突治理的误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崔顺姬、余潇枫.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范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

[4]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29.

[5]陆学艺.社会建设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86-87.

[7]余潇枫.平安中国:价值转换与体系建构.中共浙江省委学校学报,2012(4).

[8]李佳、崔顺姬.论边疆安全如何成为积极价值——基于“安全化/非安全化”的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1).

编辑 杜运泉

作者:余潇枫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安全论文范文05-08

生态安全论文范文05-09

安全学论文范文05-09

性安全论文范文05-09

安全监控论文范文05-09

汽车安全论文范文05-09

安全管控论文范文05-09

安全制度论文范文05-09

贸易安全论文范文05-09

安全设计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工业仪表论文范文下一篇:物流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