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2024-04-09

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精选10篇)

篇1: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征各式各样,其寓意、布局、派别等特征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世代创作,积累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形式之一。剪纸所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着广大人民的文化和审美情趣,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传统的民间剪纸强烈地显示出“生命追求”和“生命繁荣”的审美理想,其创作动机不是纯审美的,而更多的是为了物质实用,同时,它与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各地区的文化、经济、地理、气候等因素不同,所以各地区所创作的剪纸在风格、形态等上也存在差异,展现出个地区的风采、特色。下面让我们来谈谈产生于地域广阔的中国的剪纸在区域上的特色。北方民间剪纸特色

北方的民间剪纸以山东、山西和陕西的民间剪纸尤为出名。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山东胶东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

陕西民间剪纸的历史悠久漫长。当地的剪纸,远离皇家,远离贵族,只钟情民间的瓦房和窑洞,只钟情布满沧桑的脸庞和结满老茧的双手。陕北高原的窑洞,特大的窗户,面对一爿阳光,是剪纸艺术最好的位置。一批批民间剪纸艺术家也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地、悄无声息地在这片黄土地上诞生着、成长着,一代又一代。她们多是农家妇女,文化不高,从女娃剪成姑娘,一把剪犹如一枝生花的妙笔,剪什么像什么,有的不须着色,不须描底,黄土地的百般风情令世界各国旅人叹为观止。

就民间艺术的丰富及保留远古文化内含的质量而言,秦晋两地同是令人不可轻视的宝地。然而,山西的地理位置更易于接受八面来风。因此民间剪纸就绝不仅仅是老辣苦涩的远古艺术因袭或传承。而是添了些许聪慧精明、灵透乘巧的酸甜味。这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酿成了剪纸艺术戏中有戏颇耐品尝的余味。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南方民间剪纸特色

南方剪纸的特点如南北地域的风土人情一般,南方剪纸构图精美,刀法细腻,形象重逼真。南方剪纸较有特色的是广东、云南、贵州这几个地区。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

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由于其剪纸制作方法采用了剪、刻、凿、印、写、衬等,在种类上便可分纯色剪纸、铜衬料、铜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其作品在剪刻时很讲究,多用小刀或剪刀在纸上或特制的铜箔、锡箔上剪刻而成。其利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种色纸和绘印上各种图案,形成色彩强烈、金壁辉煌,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纸。佛山剪纸既有纤巧秀逸、又有浑厚苍劲的表现手法,按使用的需要而选材施艺。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壁辉煌的特点,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云南的剪纸的作用是寺庙中的神幔、神树及旗幡上的剪纸或刻纸,多为信徒们敬神拜佛的贡献之物。其题材样式包括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大象、牛羊、佛塔、衣裤、器皿、人物、花鸟及吉祥的图案等。造型简略单纯,有一种原始稚拙的意味。从作品严谨的构图和轻松自如的造型上看,剪纸的作者是个成熟的老年巧手。为了刺绣时色块分割表现形象的必要,以开口刀法在形本上剪出暗示结构的虚线。几个内容不同人物不同的故事,和谐地摆放在外形几乎相同的对称形之中,黑白分明疏密得当,毫无充塞罗列拥挤的感觉--也许这些花样正是贵州剪纸者所求的最佳效果。但作为一幅剪纸作品的完美,已在此花之中。贵州民间剪纸:

谁都知晓贵州苗族的衣衫上有五彩溢香的美丽刺绣。但谁知道那千针万线密密匝匝的花朵底下,都有一张好看的剪纸?而会绣衣的苗女们,哪个闺房中会没有存放的花样?贵州苗族剪纸主体纹样的动物中,有龙、吉玉鸟、蝴蝶、鱼等,人物有央公央婆、蝴蝶妈妈、苗族英雄务么细及驭龙伏狃的苗人男女。另外,太极阴阳鱼,枫树及苗楼建筑也常常出现在画里。这些形象都与苗族的古老信仰和传说有关。贵州剪纸由于各地刺绣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有特点。施洞型的剪纸确定外轮廊之后,在形体的内部破刀剪出随势而走的涡状线或齿状线。而台拱型的剪纸则以镇扎眼成虚线状。造型特征施洞剪纸为粗犷,而台拱剪纸更趋秀丽。贵州苗族剪纸艺术的造型因素来自于民众对事物特殊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自于传统乡土文化根深蒂固的美学思想。任何以为民间艺术的奇物造型是“变形”的看法,都是对创造者真挚情感的曲解和中伤。

民间剪纸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和生命力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由于它被广泛应用于喜庆、丧葬等民俗活动中的。千百年来,民间剪纸以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生、流现传、演变,反映着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爱憎、企盼和寄托。他们以最稚拙、最质朴、最真诚也最富个性的美表达着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篇2: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同时它作为中国本源文化的哲学体现,在表现形式,色彩构成等方面都有着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表现语言,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特质充分的表现出来,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采。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有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篇3:浅析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及特征

关键词:剪纸,艺术源流,剪刀,民俗

一、剪纸艺术简介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 产生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生活就是艺术, 也许中国剪纸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解。剪纸是民风淳朴的乡间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创作者不是专门从事艺术之人, 而是平常的乡间民众。

剪纸, 又叫刻纸, 窗花或剪画。作为一种镂空艺术, 剪纸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既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 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现在, 剪纸艺术已主要用于装饰。用于装饰墙、窗、们、柱子、镜子以及灯笼, 同时也用于装饰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的礼物。可以说, 剪纸是中国手工艺品中的独特视觉艺术。剪纸以用途为依据, 可分为装饰类, 如剪纸;习俗类, 如门神;稿模类, 如绣稿;设计类, 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四类。

二、剪纸艺术的源流简介

剪纸, 北方多称喜花、剪纸, 南方则称花样、灯花。它制作方便, 工具简单, 深为群众所喜爱, 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这一植根于我国大江南北的优秀民间艺术, 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纸发明以前, 我国民间就用树叶、金银铜箔、绢、皮革、竹木以至甲骨来作镂花、剪刻的材料, 因而要想探索剪纸的源流, 不能将视线仅停留在植物纤维的纸上, 从剪纸艺术的概念和整个发展演变史来看, 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代, 甚至更早。

譬如,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剪桐封弟”的故事, 说的是西周初期, 成王将桐叶剪成玉圭图样, 赠与弟姬虞, 封他到唐国 (今山西南部) 去当诸侯。这可能是有关剪纸的最早记载了。西北地区有句民谣:“汉妃抱娃窗前耍, 巧剪桐叶照窗纱。”这两个故事的剪花材料是桐树叶子。《通鉴外书》中说:“晋惠帝正月赏宴, 百花未开, 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 以七种菜为羹, 剪彩为人, 或镂金箔为人, 以贴屏风, 亦置之为鬓, 又造华胜相遗。”“华胜”就是用金箔或帛剪成的花样。这里的剪花材料是金箔和帛。到了唐宋, 更流行镂花剪帛了。文人们的诗词语句中都有表露。杜甫的《人日》诗中写道:“此时此日人共得, 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休随酒, 胜里金花巧耐寒。”

以上这些都是最接近于当今“剪纸”涵意的文字记载和“剪纸”物件。假如凡是用刀 (剪) 来镂空“纸”状物而得到的花纹图案均属“剪纸”的话, 那么上述的“剪人形”、“镂金箔”等都可归入剪纸艺术, 金饰片的镂刻可算是现代剪纸作品的母体形态。

三、剪纸制作中剪刀的运用

剪纸是用剪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形象加工的一种造型艺术。剪刀由两刀相叠而成, 是在刀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剪纸艺术中, 剪刀的运用必不可少, 因为它使得人手的操作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并为充分发挥纸张的表现性能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装饰性和趣味性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但是,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却难精的民间技艺。熟练的工匠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善于制作剪纸。学习剪纸很容易, 但是要做到完美无缺却很困难。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于刀法上的技巧应用而形成的。在制作剪纸时, 刀法要做到稳、准、巧。灵活性是制作者所必须具备的, 但是任何的疏忽大意都会导致剪纸造型的不严密, 影响到剪纸的整体形象。熟练的剪纸制作者能剪纸剪成多种图案和样式。

四、剪纸艺术与民俗

关于过年贴剪纸的民俗, 古代就有“门窗贴红纸葫芦, 逢节过岁收瘟疫”的说法。民间剪纸作为一种对于居民门楣的装饰, 在辞旧迎新的民俗活动中应格外常见。而说到剪纸艺术的题材, 可以说是十分广泛。譬如, 人物、花卉、走兽、文字吉祥图案等。而综合人、鸟、花、虫、文字于一幅画的形式则更多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要算喜字剪纸了。喜字剪纸一般为新婚洞房而剪, 由于新年又是很多新人成婚的假期, 所以喜字剪纸也就常作为新年装饰。喜字的原形, 民间解释为“葫芦”, 葫芦多籽多福, 自古以来即是生命和生育的象征。所以喜字这样一个又有葫芦形状、又代表喜庆含义的文字, 自然成为剪纸艺术的题材。喜字剪纸一般都剪成“囍”。在喜字的图案处理上, 艺人们则各自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譬如, 石榴桃花、双鱼莲花、蝴蝶瓜藤等各种形象都被用进喜字图案中。这些都是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爱恋、婚姻、生育、得子吉祥寓意的象征, 其画面大胆精致, 吉祥如意, 充满和平之气。

民间剪纸在题材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谐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现手法。比如花公鸡, 就在公鸡身上刻几朵花;刻上莲花和鲤鱼则寓意“连年有余”, 这里以莲谐“连”, 以鱼谐“余”。谐形法---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比如, 刻上一朵云彩, 就表示天空;刻上一朵雪花, 就表示冬天下雪了。象征法---借助某一物象表示一个概念, 使人产生联想。比如, 桃子象征长寿, 石榴象征多子, 鸳鸯象征爱情, 喜鹊登梅象征喜事临门。用剪纸表到愿望帮助人们找到了希望和慰藉。

五、剪纸艺术的特征及重要性

民间剪纸托物寄语, 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 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吉祥幸福的企盼。剪纸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既是我国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又是我国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宫楚涵;《中国国粹艺术读本:剪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8-9-1

[2]黄红;《剪纸艺术》;武汉出版社;2000-11-1

篇4: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關键词:方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传承与发展1方正民间剪纸简介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哈尔滨市,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共同生活着多个民族,他们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黑龙江民间文化。方正剪纸以其生动质朴的造型、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方正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

1909年至1913年四年之间,满族移民大批落户方正。满族人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将天地、山川、河流、动植物都看作神灵而进行膜拜。在诸多的宗教活动中,剪纸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不仅承载着满族先民们的信仰与崇拜,也是重要的祭祀道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信仰逐渐退淡化,但是满族民间文化中粗犷、热烈和亲近自然的观念得以传承延续、深深扎根在方正这块黑土地上,成为东北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初期,大批的关内移民“闯关东”来到东北落户,方正县人口猛增至40倍。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开始在方正这片土地上落户生根、开花结果。每到节日,当地妇女都喜欢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来装点气氛,剪纸作为妇女们喜闻乐见的民俗表现形式在这片黑土地上得以传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爱好剪纸的人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与满族萨满剪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方正剪纸艺术。

近代方正剪纸具有黑土地特有的淳朴气息,在题材内容上,主要表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当地民风民俗的各个方面,民间剪纸艺术家倪秀梅创作的剪纸作品《东北大豆乡》,以展现浓郁的东北风情获得中国民间民俗博览会山花奖金奖,作品立意别致、构图饱满浪漫,充分体现了传统民间视觉元素与现代构成形式的融合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的表现题材越来越广泛,在剪纸爱好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方正剪纸打破传统固有的创作模式,作品更富趣味性、感染力,创作内容紧跟时代主题,地方风格与乡土气息更加浓郁。由方正民间剪纸艺术家程文霞创作的《和谐中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黑龙江馆中展出,引起各方面关注,整幅作品长约16米,画面上一条巨龙奔腾跃然纸上,作者在有限的画面中,以线条的形式展现出56个民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作品极富感染力,体现出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美好寓意。

3方正剪纸的艺术特色

(1)内容特征——乡土气息浓郁。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文化,是淳朴民风的体现。方正民间剪纸在融合民俗生活的基础上,打破了剪纸的传统模式,在创作中融入了生活情感符号,展现出黑土地特有的民风与民情。如《东北三大怪》《回娘家》等作品,趣味性强、自然大方,将黑土地人特有的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地方艺术特征体现在剪纸画面中,在形式和内容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也是方正人民智慧和民间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2)造型特征——大气简洁、形神兼备。方正剪纸结构布局大气、完整、一气呵成,在造型处理上,抓住形象的重要部分,省略次要部分,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在体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粗犷豪放的作品《硕果累累》中,人物形象没有做具体修饰,而是抓住了大的动态特征,将怀抱果实的喜悦心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显示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让观赏者也能够真切体会到金秋丰收时节的美好心情。

(3)技法特征——以剪为主、不断创新。生活在民间的能工巧匠们对剪纸的各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方正剪纸在制作工艺上主要以剪为主,为了得到精巧的效果,将传统剪法与掏剪、局部折叠相结合,艺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良工具并突破材料局限,在单色、套色等传统样式基础上又创新了“双面贴”的新形式,增强了观赏价值,提高剪纸的艺术品位。

4方正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方正民间剪纸主要以家庭式传承为主,家庭式传承是方正剪纸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特殊的气候决定了在漫长的冬季农闲期里,劳动妇女们聚在一起交流剪纸技艺打发时光,外婆将一手绝活儿传给母亲、母亲又传到女儿,依靠心口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传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守护着这方黑土地。在这个只有20余万人口的小县城,拥有剪纸爱好者1万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还在读幼儿园。剪纸在民间的不断成长得益于当地政府多年来的重视与支持,如今,在方正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开设了剪纸课,大批的民间艺人们走出去交流学习,《方正剪纸报》也开办的红红火火,作品的档次更是达到了参加国际展览的水平,在传承和弘扬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朝向产业化发展。

综上所述,方正民间剪纸根植于方正这片沃土,作为民俗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继承并发展自己特色的同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正是那些生活在这里的普通劳动农民用她们的智慧巧手,谱写着民间艺术的精彩乐章。本文通过对方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与起源发展的分析,旨在阐明方正民间剪纸特有的文化价值,为更好地守护好这方黑土地的精神家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7).

[2] 宋词.东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与价值传播[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3] 徐德润.东北民间剪纸的渊源及其艺术特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3(07).

[4] 董晓畔.浅谈黑龙江民间剪纸艺术[J].教书育人,2009(15).

篇5: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

摘要:从中国民间剪纸的农业社会,与民俗文化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剪纸的造型往往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传统的图像概念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幸运和快乐的期望。关键词:民间剪纸;造型;特征

中国民间剪纸的品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间剪纸的基本特征

民间剪纸作为哲学的起源,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在民间剪纸的生活状态,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空间。春节是农历新年春节中国古运河,村的北面是从铰剪纸,贴窗花开始,红纸窗铰链,吉祥的象征,庆祝新的一年里,旧的模式仍然是一个丰富生活的记忆,继承了中国原有的节日文化主题和叙事风格,剪纸仍然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中国的节日。

传统的红色剪纸,剪纸装饰符号的生动,符合学生生活的象征,茁壮成长的婚礼主题。表达与剪纸在海关标记的人生活情感,这意味着出生和生活的希望死亡,创造特定的文化空间的仪式。在农耕信仰和黄河流域国家的习俗,对生存没有希望的时候使用表达式的自然崇拜的剪纸,是吉祥的祈盼。

二、民间剪纸的基本形状

民间剪纸从剪纸的创作者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了解自然,情绪的切割艺术的特殊形式,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的是精神,而不是形状的性能。同时,不通过切割以完全现实的途径有限,只能用来突出表现对象的轮廓特征,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

民间剪纸剪纸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古老的图腾崇拜,是民间剪纸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表现这些充满民俗,信仰,哲学的主题,只能想象的主观,使剪纸的形象,他的形象描绘不能没有艺术语言的夸张。民间剪纸的夸张,为了同时反映图像的特征,还要求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想的装饰效果,对美的追求精神的欲望。为了突出需要一个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图像会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寻求紧张的美丽的一部分可能被夸大了。表现人物,将人物的衣服装饰着花朵;描绘动物,毛皮动物夸张的漩涡,或身体中直接添加模式,使得原本普通的图像变得透明,体现出装饰性很强。锯齿形和新月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的真实。因此,不注重“不是为了塑造形象,但精神”是主观的现实,随机性的创造是基于这个道理。民间剪纸的随机建模特征提取;熟练的民间艺人的技能创造“熟能生巧”和作为“自我击败的条件”。在审美主体自身的审美创造是活动,也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可以自由地在审美对象的脸,看着他平静的。在艺术表达的时间是积极和客观现实的图像已被纳入作者的审美范畴,各种各样的形状为基础,而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影子,主观认识和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心灵的美感。

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剪纸的造型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民间剪纸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剪纸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剪纸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构图的抽象性.概括性

劳动者是第一个从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的抽象创作的动力。民间艺人的形象,由于,因为物质条件,不假矫饰,以抽象手法表现出自然,质朴的原始人脸图像。由于图像的细节,抽象的形象逼真,线条非常简洁

基本材料是剪纸平纸,基本单位线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的点,装饰线,面,再加上有限的材料,剪纸不善于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内容的表现和照明效果和图像的大小,深度和起伏,所以只有扬长避短,利用头上的组成,是关于对象和场景的三维图像为一个二维空间的平面图像,根据材料的性能,大胆,删繁就简,用简洁的线条概括,使画面突出的实际情况,黑色和白色对比度,提高工作绩效的能力,随着世界的视觉表现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平扁,剪纸表演,视觉或任何形象的塑造都共存于一个特定的形状内的。民间剪纸与扩展思维方式,极端的任意。剪刀的创造者,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没有透视,无论比例,他的精神体验的摇摆和任意选择的性质,大胆创作。为表达其思想,客观规律和空间的创造者可以打破自然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在同一平面。的平面的三维静态性能,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并通过动态的思维,他的内心世界不断的写照。

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的组成局限,生活不是通常的做法,将若干形象创意机构,并产生一个连贯的,提高人的主体性,时间和空间的、立体的、全面的剪纸,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完成表格。总的情况是,所有这些心理基础,在民间剪纸,将前景物体,国王出现在一个平面上,图像是不封闭的,相互不重叠,无论是看图片,而且完全可以看到后面的图像,从而显示出一种装饰风格装坚强。简单的完美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模式的创造者,是打破障碍的内部和外部,实现使用统一的方法,综合性能对象。此外,模拟或民间剪纸的架构和性能方面的再现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视觉形象,但感性与理性的完全集成的动态辩证。四,包含在艺术美的形状阴阳剪纸的概念

(一)对称美

剪纸艺术的基本特点是构图饱满,所有的美。剪纸作品大多强调流畅的线条和颜色组成,充分体现了“大”的风格,但局部刻画细微的注意。这些似乎不经意的艺术形式,它表明所有的严谨性和形式感的艺术创作。因此,已充分反映在剪纸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具有艺术的本质特征,使剪纸艺术在创作过程的更大的创作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美。

(二)虚实之美

中国民间剪纸在现代设计中的设计工作者不断探索使用,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形式美。剪纸造型精美的身体;似乎每个剪纸作品在复杂地表障碍能注重团结,正面和负面的剪纸艺术形态的虚假和真实的民间艺人,全面把握大众的审美特点,阴阳的内部使用,在造型组合。

此外,切削工具,由于材料的限制,本身就具有“千刻不落,特点剪不断”,通常是把一个图像的外轮廓,然后做的轮廓图案,雕刻细致的内部。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是用这个方法进行创作。造物主只是方便透明,但后来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纸剪不减薪的方式沉迷于物体的形状,但物体的形状是适应剪刀财富,艺术家有时花,有时在钢板剪刀,有时形成,有时在一个圆环形,如“心”的但是有一个创造更好的装饰效果建模。不要刻意的雕刻和镂空的特殊性能,这种现象,民间剪纸平面空心的味道和不成熟的美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夸张的美

在传统美学的阴阳对应“正反”和“虚拟”的虚荣心,民间剪纸的用途,是隐藏的精神存在。空的形状和实际形状的比较,现实意义也应该了解虚拟价值。民间剪纸艺术追求事情的真相,天真的性格,对世界的简单的观察,对自然的审美观念的结合性能,可以使他们的艺术思维突破限制,客观和主观的束缚,所以他们可以代表事物,各级的角度和时刻。

在剪纸作品甚至性能方面人物也画两只手和双臂,和侧面与身边的动物被分成两眼睛,这实际上是看一眼不见也削减了。这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民间剪纸的手,纯净,自然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对各种自然图像和简单的文字主题的装饰美的需要,以主观的夸张,变形的自由,以创造一个天真纯洁的独特的布局技术,极其夸张的非常规的图片。

剪纸艺术家打破了自然和时间约束的客观规律,不同的季节,在一个屏幕上切植物不同气候区。创作者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视觉特征,各种形象在一起,同样的人,牛,虎头可能有正面的视觉特征,实际情况是不合理的,但视觉增添了不少乐趣,为了描述飞行的鸟类,作者可以削减4的翅膀显示动态。为了追求完美,民间剪纸也可以通过一个性能超越不同空间的物体在同一平面上显示一个图像的内部和外部,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主观艺术分开,互不遮挡,使完整的图像,工作性能的平衡,有一个生动多彩的装饰并且充满童趣般的想象。结束语

民间剪纸是经验的结晶,几千年来的集体意识和劳动积累,民间剪纸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大多数工作是创造性的,主要为工人,他们欣赏的使用,从而表现自己的愿望,心理、生活的信念和想法。民间剪纸和民俗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间剪纸是伴随民俗活动和发展。民间剪纸是发生在生活中,与文化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服务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仍然无法摆脱群体意识的创造者,心灵的情感气质和习俗,它是生活的艺术创造。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系统,这种艺术体系和建模系统是不能表达作者的一些想法自然真实的图像,但看与事物的观念的描述,其中隐含了作者的思想。民间剪纸是最自由的,艺术的生命,没有任何雕琢,不做作,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古朴的民族风情和艺术。

在民间有一定作用完成的民间剪纸,表现出超越自己的种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征。当然,这种民间剪纸的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不是从任意的民俗的定义,但充分利用民间形式,所以它存在的价值超出箔民间行为目标。

篇6: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54:42

学剪纸1 shuizhongyue 11,99755:03

学剪纸2 shuizhongyue 2,43826:24

学剪纸3 shuizhongyue 1,49728:04

学剪纸4 shuizhongyue 2,48922:31

学剪纸5 shuizhongyue 1,89123:08

学剪纸6 shuizhongyue 1,93021:36

学剪纸7 shuizhongyue 1,99526:00

学剪纸8 shuizhongyue 2,66501:28 剪纸2 无花果啊

1,23528:00

实用剪纸技法(一)cm5368 1,07329:46 实用剪纸技法(二)cm5368 82143:06

剪纸的技法

—蓉~

2,04508:29

剪纸操作视频之二

三信剪纸

1,42127:10

剪纸加工效益好

三信剪纸

2,15803:39

三信布雕受宠电视报道实录

三信剪纸

82304:19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第一集

wanglaodao250 1,41102:24

农村妇女做剪纸年收入三四万元

三信剪纸

2,90904:56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第二集

wanglaodao250 1,13605:28

剪纸之乡河北的蔚县世界闻名

三信剪纸

2,15107:26

天津剪纸艺术家杨德福先生

篇7: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剪纸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熟悉剪纸艺术的分类,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进行剪纸创作。【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实践,掌握简单剪纸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创作剪纸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感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区分剪纸艺术的分类,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难点】

能简单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剪花样”的剪纸创作

三、教学准备

范画、手工纸、剪刀、刻刀、胶水等

四、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剪纸“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剪纸是流传最广泛、数量最大、地域性最鲜明的艺术形式之一。教师引出课题:这一艺术形式从古至今几乎遍及我国城镇乡村,深深地扎根在民间沃土之中。

一起了解——《剪纸艺术》 环节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作品“戏曲窗花”“门神”“图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中剪纸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民间剪纸所表现的内容很广,有流传久远的历史事件,有神话传说,有戏曲人物,有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房屋以及劳动的场面等

教师继续提问以上作品有哪些用途?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剪纸艺术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民居的窗花、炕围花、窑顶花、图腾和门神等。

环节三:具体分析

教师继续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剪纸的分类

教师讲述: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并赏析作品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图片,了解其基本技法

阴刻:减去形体造型的线条,保留住块面部分,以剪刻后的空白来表现形象。阳刻:在纸面上保留形体造型的线条,减去这些线条以外的空白部分,效果紧凑明快 环节四: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1.教师讲授阴刻基本技法并进行示范(阴刻是减去形体造型的线条,保留住块面部分,以剪刻后的空白来表现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并进行自评、师评、互评(方法、造型等方面进行点评)环节五:小结作业,课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重难点(分类、基本技法)2.查阅资料,学习阳刻的基本技法

五、板书设计

篇8:中国民间美术剪纸教学案例

关键词:探究,自主,创新

新课程强调,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 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但不是长官, 不是警察, 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在欣赏、评述教学时, 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 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 做到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表扬。

1 有关背景

笔者是一位年轻教师, 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小学美术教学, 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力钻研, 积极探索。一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摆脱“书本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地学习, 并能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在品质课堂的评选活动中, 我所采取的是我校美术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探究方法—启发创意—创作表现—展评拓展, 我左思右想怎样把民间美术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让学生关心民间美术发展, 加强社会责任感弘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我选择了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班级来上这节课。

2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活泼好动, 参与性很强。观察、记忆、想象、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 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不断增强, 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 案例描述

3.1 走进剪纸

1) 师生问好, 视频展示过年的喜庆的活动,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民俗文化,

师提问:春节期间, 我们中国人都喜欢进行哪些活动表现喜庆的气氛?学生回答有 (剪纸) 通过大家都喜欢的节日引导学生对剪纸的认识。然后欣赏很多剪纸作品。

2) 师说:课前我安排你们去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阅关于剪纸的知识, 现在分小组来汇报一下查阅情况,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说 (大屏幕出示一些剪纸的问题: (1) 什么是剪纸? (20剪纸的流派及特点? (3) 剪纸的寓意?) 课前安排学生查询关于剪纸方面的资料, 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有个学生在查到剪纸的寓意时, 让我感受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大, 她先讲诉了剪纸蕴含了很多深刻的含义, 为了方便理解出示了两幅图片, 让全班同学明白了喜上眉梢和鱼跃龙门的剪纸涵义, 她还说道:“剪纸蕴含了丰富的民间风俗涵义, 是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我们有义务去了解和弘扬剪纸文化。”这种结合图片讲解的方式, 就是我下一个环节要讲的内容, 这样从学生嘴里说出来, 让我心里暗暗叫好, 我对这个同学连声赞好, 用了很多“你真棒”“你准备的很充分”等表扬的词语, 全班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不光学生学得很深刻, 同时让我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作为教师不能什么都大包大揽,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3.2 探究方法

我上美术课习惯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比如这一环节不采用示范讲解, 而是让学生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自我尝试学习。师说:同学们刚才所贴的图案就是剪纸的装饰纹样, 这些纹样都有一个形象的名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出示各种装饰纹样) :月牙纹、锯齿纹、水滴纹、柳叶纹。

师说:想一想这些纹样是怎样剪出来的, 现在大家拿出自己的材料小组讨论并尝试剪一下。学生都兴趣浓厚, 纷纷尝试。看到有的学生在不断尝试, 有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有的学生还迷惑不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师说:你们在剪纸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马上就有学生举手, A学生说:我在剪月牙纹的时候怎么也剪不对称, 很容易把纸剪坏, 还有那个锯齿纹那么细小怎么剪呢?这些问题提的太好了, 让我很欣慰, 说明这个探索的过程很成功, 学生们都在认真地思考问题。话一落地, 马上就有B学生举手起来说:“其实我觉得“月牙纹”用对折的方式进行剪, 看像我这样。”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经他这样讲解, 好多不会的学生就轻松多了。C学生又说道“锯齿纹”可以用小刀子进行刻的方法来做。讨论到这里时, 我再结合我的方法进行提示:先表扬了这些学生, 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并乐于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在剪的时候在结合我们的画的方式就更好了, 可以先画、折、剪、刻的方法进行剪纸创意。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就解决了剪纸的一些难点问题。经学生自己探索实践得来的知识, 能更加记忆犹新。

3.3 启发创意

我课前收集了大量传统剪纸和现代表现手法结合起来的图片, 让学生感觉原来剪纸还可以这样, 欣赏大量的现代剪纸作品, 及剪纸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各种剪纸造型及图片启发学生的创意。

3.4 创作表现

师说:拿出你上课前画的图样, 运用剪刀或者小刀子制作一个窗花, 每一张都有一个空白的纸窗户, 请你们小组共同合作, 被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 我们进行比赛, 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而且遵守约定, 最后评出优胜小组, 教师巡回指导。

3.5 展评拓展

师说:把做好的作品拿到黑板上展示, 可能有的没有贴好, 粘贴要平整。展评这一环节很重要, 一般是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引导学生用标准的美术语言去评价。如所创作的剪纸主题是什么, 构图怎么样, 体现什么寓意。比如A组学生剪了太阳、人、草地, 他们组的寓意为“朝气蓬勃”。学生运用传统的方法结合现代的构图, 把传统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创意。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剪纸的基本剪法, 其实呢, 剪纸与我们日常生活还有这着紧密的联系。除了这种单色剪纸外, 还有彩色的、立体剪纸、皮影形象等多种形式, 外国也有自己的剪纸艺术, 所以我们平常多留意一些, 多收集一些, 可以把自己的眼光放的更高远些。我出示许多各种类型的剪纸, 开阔学生的视野, 看到学生们啧啧称奇的神态,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再去关注剪纸文化。

4 教学反思

篇9: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

关键字 民间剪纸 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

江苏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传统,这里曾多次发现古代遗址和墓葬,也出土了许多石器、彩陶器、青铜器、画像石之类的珍贵文物。在当地的民俗中,每年春节,花灯、高跷、狮子、旱船、竹马、落子等,花花绿绿,热闹非凡,邳州民间剪纸也是极具特色的。

一、邳州民间剪纸的近代发展历史

邳州人民政府对民间剪纸十分重视,八十年代以来,文化部门出人、出资对全市民间剪纸做个详细调查,建立起民间剪纸艺人档案,专门设立“民间美术研究院”具体抓这项工作,定期召开剪纸经验交流大会,每年举办多期剪纸创作、学习班。选优秀的作品送省、市、及全国各级剪纸大奖赛参赛,对获奖的作者给予极大的鼓励。有的作者被评为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随着纸张质地的进步和色彩的多样化,邳州剪纸的质量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特别是刻纸作品,风格各异,大方美观,色彩多样,富丽堂皇。长期的创作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剪纸能手,如邳州土山镇的韩怀启,合沟镇的王桂英,红旗的张桂英等五十多位剪纸高手。全市乡镇中有三分之一的乡镇有人从事刻纸艺术,其中十三个村是刻纸专业户,上至八十多岁老人,下到六七岁小孩都刻制门笺,把刻门笺当成家庭副业,农忙务农,农闲刻纸,除满足本地区春节需要外,还远销黑龙江、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等省市。邳州的剪纸在当地政府的关注下一直蓬勃的发展着。

二、邳州民间剪纸特色

1.生活味浓,主题鲜明

邳州的农民勤劳、朴实、善良,且富有创造性,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给剪纸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民间传统剪纸多是表现喜庆、吉祥、祝愿方面的题材,另外还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之类。装饰性图案是民间剪纸最早的形式,在民间传统剪纸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除劳动之外,一年四季中还有许多节日,如新年、结婚、生子、寿诞、送葬、祭祖等。总之,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进入剪纸画面,作者总是表现自己身边的事、眼中的景、心里的情。生活气息很浓,民间风味实足。

2.主题有直观性、鲜明性、单一性

清朗地表现一个主题,不带多义性,这是苏北人爽朗豪放的性格所决定的,著名艺人王桂英说:“俺剪的意思不拐弯抹角,。巷子里扛竹杆直来直去,叫人看不懂那不值钱。”法国从事民间艺术研究的丹青女士参观邳州剪纸时说:“我看得懂,一张一个意思,生活味浓,很明白,好得很,太复杂就不是农民的味道了。”

3.开掘生活,质朴无华

作者生长在农村,他们一直是现实生活的参与者、感受者和表现者。各种人物、活计、场面、情氛、风俗、规律、各种家禽家蓄、飞鸟走兽的习性、动势他们十分熟悉,牢牢地印在脑海里,这是开掘生活的基础。农民的婚姻、生育、送葬、装饰和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开掘生活的动力,由于受到工具及材料的限制,加之艺人情感的奔放,无法用写实性手法,往往采取夸张概括的手法,使画面出现半抽象的效果,虽然夸张抽象,但不脱离生活原形。

4.简洁明快,装饰味浓

邳州民间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构图简洁明快,很少出现杂物,主要形象十分突出,不少作品的人头,鸟头和其它动物头部比各自的身躯大,甚至一只鸟比一棵树还大,一条鱼比一个人还大,通过突出主要形象的外形特征和精神状态,表达作者的思想意图,鸟比树大,突出了主题形象,呼唤人们爱鸟,鱼比人大显示五业兴旺。用折叠法剪出的图案或作品具有浓厚的装饰风味。刻纸是地道的装饰作品,五种色彩的搭配,加上金银纸点缀色彩,鲜亮耀眼。有的作品在以线造型的基础上线面结合,巧妙运用外形美,计白当黑,黑白分明,既富有变化又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有时在形象准确、外形美观,不影响画面黑白关系的情况下,内部结构也剪上几刀,如人物的五官和衣服的扭扣等,表现了人物的表情和动势,简练、清新、明快,毫无繁琐缭乱的感觉。

5.造型粗犷,突出神韵

以作品来比较,邳州民间剪纸与其它县市截然不同,它显著的特征是造型生动,粗犷洗炼,不苛求形真,而更注重神真。作品普遍流露出幼稚单趣或古朴拙趣,人物各部位往往进行变形处理。一杆两权即为树,一干两叶即为苗,一个穗即为田,两纹即为水。剪纸艺人曹瑞兰、王桂英都说:“剪纸不出神累死不感人。”

民间剪纸艺术和其它民间美术一样,是劳动人民为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和创作的智慧结晶,它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无声无息地渗透于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和民风民俗紧密相连,形影不离,年复一年地被创造着、使用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不断发展,民间剪纸艺术也在按照人民的审美趣味不断的创新,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利用剪纸纹样去刻版,在陶器、玻璃、布匹、编织、塑料等制品上印染图案,扩大了民间剪纸的应用范围,为其注入了旺盛的活力。我们相信邳州剪纸将会在实用性、装饰性方面以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秀忠.浅析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9).

[2]胡茹婕.浅谈庆阳剪纸艺术[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8).

篇10:民间剪纸的历史

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在后来也可通过染缬、华胜、吉州窑和定窑的装饰图案、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作品中见其略影。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宋已出现了专业民间剪纸艺人。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民间剪纸的历史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两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文物记载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对猴团花、南北朝金银团花、南北朝菊花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唐代(公元618一907年)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③自汉至唐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河南省郑州出土的唐代金银平脱镜(直径36.2cm)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明代(公元1368一1644年)

明代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清代(公元1644一1911年)

剪纸流传下来的很少,北京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室内顶棚和宫室两旁过道壁间均用白纸衬托出黑色龙凤双喜的剪纸图样。史料记载 唐朝

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也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南宋

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剪纸艺人有姓名可考的,除上面提到的余承志外,还订林文辉。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杨诚齐集子里,也曾提到一位“剪字道人”,说他“取义山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剪字,什米元章体逼真”。分类

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

一、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

二、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三、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

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主要用途: 窗花

用于在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以北方为普遍,北方农家窗户多是木格窗,有竖格、方格或带有几何形花格,上面张糊一层洁白的“皮纸”,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窗花的形式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总之适应不同形状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有一种布置较特别,即跨越窗格的窗花,在山东民间称作“窗越”。

喜花 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品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一般是将剪纸摆衬在茶具、皂盒、面盆等日用品上,有贴在梳妆镜上。喜花图案题材多是强调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的寓意。色彩为大红。外形样式有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配置以各种吉祥的纹样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构图布局有“花中套花”的方法。礼花

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在广东潮州一带称作“糕饼花”、“果花”,浙江平阳一带称作“圈盆花”。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在山东为庆贺生子的“喜蛋”上贴剪纸,或将蛋染红露出白色花纹。在福建农村互相馈赠寿礼用乌龟图案以象征长寿。有龟形糕饼,也有龟形剪纸。鞋花

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适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头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另外还有一种“鞋底花”,旧时多用于“寿鞋”。或绣于布袜底上。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题材有花草、小鸟等。有的鞋花在局部剪开而不镂空,此称“暗刀”,是绣花时套针换色的依据所在。门笺

又称“挂笺”、“吊钱”、“红笺”、“喜笺”“门彩”、“斋牒”。一般用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其样式多为锦旗形,天头大、两边宽,下作流苏。多以红纸刻成,也有其它颜色的或套色的。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的,如“普天同庆”、“国泰民安”、“连年有余”、“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福、禄、寿、喜、财”、“五业兴旺”等。张贴时或一张一字、或一张一个内容,成套悬挂,一般以贴五张为多。贴门笺除有印春除旧之意外,也有祈福驱邪之意。斗香花

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用,旧时祭祀总要烧香,一般香作细条状,叫“线香”;也有粗条状并盘绕成各种花纹,其纹如篆字,旧称“香篆”。这种香篆均需覆斗形底座并有竹签支撑。在底座和撑架上便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斗香花题材有人物和神仙(如八仙、和合、寿星)等吉祥图案。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剪纸团花

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

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对鸟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纹团花”。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剪纸旗幡

用于民俗活动中剪成旗幡形的剪纸。如民间重阳节时,以色纸剪成三角旗插在重阳糕上,非常好看。宋代浙江旧俗,如有病人,巫者执剪纸龙虎旗驱邪消灾。在丧礼中,送葬用的“花幡”也有用素纸剪成。剪纸花幡与佛教中引路菩萨所持幡状物相关;另在纪念逝者过周年时的斋事中也有剪纸而成的“招魂纸幡”,以及悬挂经堂梁上的“疏”(其形也类似于幡)。各地剪纸荟萃 邳县剪纸

江苏省徐州地区流行的剪纸,以邳县的最见特色。其种类有二,刻纸为彩色门笺,多用蜡光纸拼色;剪纸除走方艺人的鞋花外,多为窗花。窗花题材有劳动场面、家禽牛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寿桃、花卉鱼虫、龙凤等。高密剪纸

山东高密一带流传的剪纸。从农舍的门窗、棚顶到箱柜、衣橱都有剪纸装饰。制作一般不打草稿而放剪直下,其特色是常用锯齿纹和挺拔的线条相结合来构成形象。佛山剪纸

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由于其剪纸制作 方法采用了剪、刻、凿、印、写、衬等,在种类上便可分纯色剪纸、铜衬料、铜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其作品在剪刻时很讲究,多用小刀或剪刀在纸上或特制的铜箔、锡箔上剪刻而成。尤以铜写料最具特色,溶汇了绘、刻、写的技法,使作品苍劲右拙、金碧辉煌。佛山剪纸在一百多年前也用作建筑、家具雕刻的底稿,后又用于室内装饰。贴在门楣、柱枋上,也用于祭礼、扎作、花钱、炮竹等装饰。台江剪纸

贵州省台江苗族的剪纸。以衣袖花、围腰花、帽花等刺绣底样为多。其图案题材虽也有龙凤、牡丹等,但与汉族的花样风格大异。尤其是衣袖花以针刺手法,更使人感到粗中见细的特色。滦州布影

有二层涵义。一指河北滦县的皮影,据传兴于明初,但最早文献记载仅见清嘉庆年的《滦州志》。当地人不称滦州影而称“乐亭影”可能因唱腔为“乐亭调”而呼之。一指山东皮影。山东皮影据传也从河北传入,唱腔多为柳琴调。其刻工粗犷,敷色古雅,所演剧目为神话传奇和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安塞剪纸

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其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很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陇东剪纸

甘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粗犷夸张。东部的正宁、宁县、合水、庆阳、华池、环县等地剪纸较为古朴雅拙;中部西峰、镇原一带风格秀丽工整;西部泾河上游的平凉、泾川、崇信、华亭、庄浪一带风格较为简洁明快。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就其形式看有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浮山剪纸

山西的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其剪纸遍布全县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形式有窗花、礼花等。最有特色的是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浮山剪纸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服饰、枕头、兜肚、遮裙、钱包、鞋帽、手帕的刺绣底样,以及丧葬、祭礼、祈祷所需的纸幡、金银山、桥马人物、斗旗等。还用于农家门帘、桌围、椅搭、盖巾、被褥、花布的刷印和剪贴图案。滨州剪纸

山东省鲁北惠民地区流行的剪纸。多为窗花或刺绣底样。风格上较胶东 的粗犷些。其剪纸中以对称(折剪)式的人物很有特色。现在代表性的剪纸作者有赵秋春、赵恒英、任成英、张玉针、张金娥等。蔚县剪纸

河北蔚县剪纸,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蔚县剪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南京剪纸

江苏南京的纸,据史载明代已流行于民间。其中以喜花和斗香花著称于世。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都在箱、柜、被、枕等嫁妆上缀以用大红纸剪的各种喜花。其图案题材则根据需要和特定的剪纸外形,填满花叶等吉祥纹样。可谓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特色。斗香花的题材则有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纹样、花卉等。配色一般用金色和大红、桃红、绿、蓝、桔黄、淡黄、黑等七色蜡光纸组成,有十分强烈的效果。南京剪纸除斗香花和门笺是刀刻外,多数喜花是用剪刀剪成。山西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木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

“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色彩艳丽而著称。它的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程序是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他们以简单的工具,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龙飞凤舞地刻制出许多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这样既能使涂上的颜色鲜艳水灵,又能保证剪纸存放较长时间。广灵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声誉,现已销行到法国、美国、日本、波兰等国,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

人们把生活比作一棵常青树。那么,我们说这剪刀下的艺术便是常青树上的花和果。民间剪纸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土生土长,土香土色,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杨柳青剪纸

历史悠久的杨柳青剪纸向其他美术品类借鉴表现形式丰富自己。比如这些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有中堂、条幅、横批、通案、扇面等;内容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脸谱等,还有美术家参与创作的剪纸。其类似年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杨柳青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门神、缸鱼、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不被一些新家庭接受,刻成精美的剪纸后,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被青年人接受,而且深受喜爱。杨柳青人绣花的“花样子”都是来自于剪纸图案。

上一篇: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下一篇:签单工具包填写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