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毕业论文

2022-05-1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小城镇建设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土建类专业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需专业,本文以三峡大学为例研究土建类毕业生5年间就业地域演变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土建类毕业生就业的建议。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区域;实证分析一、引言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第一篇:小城镇建设毕业论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分析

【摘 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期的指引,为更好地加速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并有效打破城乡二元机制的束缚,在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小城镇既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样也是实现农业产业集聚、农业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必经之路。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城镇规划及建设经验,进而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布局思维及战略规划,从而为我国新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及理论指导。

【關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镇;规划;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作用分析

1.1 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载体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在实现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集聚及资源交汇的同时,传统的农村地区却在助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结构空心化、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为此,为切实打破城乡二元发展的弊端,进而加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产资源互通及流动,便需要有效发挥小城镇的桥梁衔接作用。比如说,城市具有信息及技术方面的优势,农村地区则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及生产平台,而小城镇在其中便可以起到资源交流、产品加工的平台作用,进而有效地辐射并带动周边农村的实际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1]。

1.2 带动经济发展,服务现代农业

一般而言,小城镇的特殊之处便是在于同时具有政治、文化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其本身便负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责任。为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便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从而推动周边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且为外来企业的投资建设提供劳动力、土地规划及政策的扶持,客观来说这更是实现转移农民就业,紧缩城镇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差距。除此之外,在服务现代农业及生产发展方面上,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市场流通。与传统意义上的“集市”不同的是,小城镇除了可以发展农牧业商品流通及交易以外,更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实际条件,从而积极有效地整合第二及第三产业,从而为农民及城镇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例如,小城镇可以通过交通及通讯层面的渠道建设,在发展农业订单经济及电子商务产业的同时,从而吸引物流企业的进驻,并顺势成为地区的农业加工产品的集散中心,在构建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的同时,更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公平交易的环境土壤。除此之外,小城镇还可以发挥传统乡镇难以企及的优势,即通过培育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主体,使得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快速增长的同时,从而实现利用“市场思维”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

2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1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严重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小城镇具备了城市基本的各项功能,因此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资金链不稳、资金管理与市场机制相互矛盾等问题频出。此外,虽有部分小城镇的建设具有国家财政保障及补贴,但出于额度及审判手续过于冗长等现实问题的影响,虽然在表面上功能较为齐全,却也导致部分基础建设不达标、市场功能不健全,企业入驻后续投资过高等一系列的现象,在影响企业与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同时,更是会陷入“外来投资进不来,内部企业出不去”的恶性循环。

2.2 整体城镇土地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

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小城镇规划主要由省市城市规划院来制定,如此一来,受地方政府对小城镇重视程度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为更好地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指标,便会导致小城镇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盲目扩张较为严重、产业转型升级难以实现。最为重要的是,在土地流动的过程中,部分企业为谋取短期利益,便有可能会过度开发现有土地资源。是故,在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会促使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过度升温,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土地恶意争夺、征地问题等现象,并不利于小城镇社会的稳定发展。

3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发展步骤

3.1 拓宽融资渠道,转变原有观念

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建设往往需要稳定的资金链或融资渠道作为基本保障,也正因如此,当企业或个体在选择并确定小城镇发展时,很大程度上都会以当地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为标准或依据。具体来说,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实际上新农村与小城镇本质上虽具有紧密的联系,但也有较为明显地区分。可以说,强调新农村发展与小城镇发展之间并非具有直接矛盾,换言之,加速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实质上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提升的有效手段。事实上,小城镇通过交通及通信领域的发展,除了能够有效激活商品流动以外,还可以有效地调整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及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有序地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2 确定并理顺小城镇与新农村之间的建设顺序

“先规划,后建设”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几乎所有理论及管理工作者的共识。事实上,规划管理工作本身便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工程,为防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一刀切”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的问题,便需要从根本上划清新农村与小城镇之间的规划顺序,即实现向“自下而上”及“结构规划”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此外,小城镇本身具有规模化较低、发展不稳定等现实特性,而以往的小城镇整体规划虽然在控制方面较为详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对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等划分不清,客观上更是使得原本的乡镇体系规划设计成为摆设,使其失去了原本的作用的同时,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弊端及短板。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及建设的思考

4.1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各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2]。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鎮、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

4.2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5 结语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现代小城镇的地位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应抓住重点,搞出特色,注重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破坏生态的盲目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洲.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城镇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6.

【2】张永姣. 小城镇全域规划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作者:王晨光

第二篇:城镇化背景下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地域演变及就业促进研究

摘要:土建类专业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需专业,本文以三峡大学为例研究土建类毕业生5年间就业地域演变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土建类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区域;实证分析

一、引言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到2013年止,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3.7%,城市数量增加到658个。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因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的人口驱动转移、人力资源汇集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需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能否通过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办学模式调整,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是未来高校能否获得立足、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城镇化对高教专业的需求特点分析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过程对高等教育专业的需求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基础设施投资巨大,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群规模的形成,而且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产业聚集和结构调整。正在进行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对土建、规划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巨大,近年来该类专业的毕业生常供不应求。二是城镇化过程中,优异的资源越来越向大城市聚集,大城市聚集了具有较高禀赋的人力资源,成为科技、信息、金融中心,形成总部经济。因此大城市对科技研发、金融、高端设计等高新技术类的专业人才需求大。三是中小城市拥有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成本优势,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成熟完善,成为合适的制造业聚集地。在大城市完成研发和设计的产品,由位于中小城市的工厂完成制造,然后被配送至世界各地。在中小城市,对制造业类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四是从地域分布来说,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大。在我国东南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人力资源配置较为完善。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多年来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原因,人力资源本就匮乏,如今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需求旺盛,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发展就业的广阔空间。

三、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地区变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土建类专业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需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是直接反映高校学生培养质量是否能满足城镇化建设需求的晴雨表。以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区域演变及所在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分析入手,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城镇化需求的满足度研究,对于促进毕业生质量提升、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模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9届和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和全国2009年与2013年分省城镇化率数据作为分析数据,以五年内分省就业数据变化值和城镇化率数据的变化值作为分析指标开展实证分析。选取的数据中,省市的选择为两届毕业生就业数大于“0”的省市。对于就业数据作如下处理:首先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分省统计,分别得到2009年和2014年各省就业人数,并分别计算各省就业人数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数,最后计算五年间各省就业比例的变化值,最终得到的统计图如图1所示。对于城镇化率数据做如下处理:首先根据各省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得到2009年和2013年我国分省城镇化率数据,然后计算2009—2013年间各省城镇化率的变化值,最后得到的统计图如图2所示。

从图1来看,五年间就业率增幅为正的共有18个省市,这些省市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长江沿江经济带规划等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图2中可以看到,就业率增幅前五的省市中,湖北、陕西、贵州三省城镇化发展排名分别列于第二、四和三位。这一现象说明了正在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也逐渐获得了毕业生的认可,成为土建类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五年间就业率增幅为负增长的省市共有11个,这些省市中包含了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等发达省市。其中就业率后三位的省市分别是天津、山东和山西,其城镇化率增幅排名分别为第29、23和9位。城镇化率增幅减少,说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逐渐减少,对于土建类的毕业生而言,其工作机会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前往这些地区就业的人数也会相对减少。

从上述分析来看,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和该地区城镇化进程关系密切。城镇化发展越快的地区,对该类专业生的需求越旺盛,也越吸引毕业生前往就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如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虽然城镇化发展较快,对建设人才需求较多,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仍然不足。

四、土建类毕业生就业促进建议

针对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区域演变与城镇化发展特点分析,结合城镇化对高教专业的需求特点,对该类毕业生就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就业期望值,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而不是盲目地比拼就业地区、单位名气等。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了解社会。随着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像人们想象中的贫穷落后。对于土建类学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现场实习,如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等。在学习现场施工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发展现状,感受国家发展进步的脉搏,激发他们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的热忱和理想。

三是高校针对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对人才专业的需求不一样。比如,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较大,以前往往只有发达地区大城市才能建设。如今随着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加快,很多城市也有了相应的建设机会,对该类专业人才需求大量增加,很多高校近年来纷纷新增该类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高校多与广大的用人单位加强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青年骨干参与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帮助毕业生规划人生,使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够借力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做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完美结合。

感谢:本文得到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校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地域演变及就业质量促进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46-53.

[2]吴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3,(304):89-98.

[3]温立强.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187-190.

作者:明涛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摘要] 本文提出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采取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以促进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小城镇;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加强城乡联系的“中转站”。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得以迅速兴起,它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建制镇数量增加,乡镇(即政府驻地小城镇)数量减少,基层政府驻地小城镇总量减少。我国的小城镇主要由建制镇和乡镇组成,此外还有少部分非政府驻地小城镇。从1988年到1999年,建制镇从10,609个增加到19,184个,乡镇从45,393个减少到25,557个。由于乡镇减少的数量大于建制镇增加的数量,建制镇和乡镇的总数从1988年的56,002个减少到1999年的44,741个。乡和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由于行政中心在我国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村庄发展成了小城镇,但基层行政区划的变动和乡、镇数量的减少还是导致了我国小城镇总数的减少,这与人们通常的想象正好相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渐进入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的阶段。

2.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与农村非农化不相适应,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向已经出现。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1997年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有6,618人,并且有很多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下。乡镇的规模就更小,1992年乡镇的平均人口为1,7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398人。目前乡镇企业已有8%分布在建制镇,12%分布在集镇,80%分散在村落。虽然大部分乡镇企业分布在村落中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比起1992年来,更大比例的乡镇企业集中在了小城镇。随着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乡镇企业实力的提高,这种集中的趋势还会加强。

3.随着建制镇数量的增加,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在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建制市、镇的数量增加,单个市、镇的规模扩大。就建制镇而言,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都在增加,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但是,虽然已有的建制镇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建制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扩大,新设置的、规模小于原有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建制镇,却会使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减少。从1990年到2000年,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从7044人减少到了6870.5人。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将“严格限制建制镇的审批”。这一政策将促进建制镇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4.市域内建制镇发展迅速。如果把全国面积划分为市域(不包括市辖县)和县城两大部分,我们发现近10多年来,建制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市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远快于县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市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比县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有更大的提高。由于市辖镇的数量增长比县辖镇快,市辖镇占建制镇总数的比重迅速增加。1984年市辖镇占建制镇总量的比重仅为9.0%,2000年增加为38.5%。由于市建成区的规模一般都比县城大,上述情况说明,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长。

5.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分布密度高。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的分布密度又比市域内建制镇的平均分布密度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产”的结论。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城市群有:沪宁杭地区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辽宁中部地区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此外还有若干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如武汉地区城镇密集带。大城市周围建制镇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显然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有关。反过来,大城市周围建制镇的发展,对于缓解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对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只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

1.通过改革和加强管理,促进小城镇发展。

第一,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要因地制宜,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服务业。

第二,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着布局分散、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与其空间布局的分散化有着很强的因果联系。因此,要促进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除采取完善服务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外,关键要弱化乡镇企业的社区性质,变乡镇企业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全部联系为单纯的经济联系,其核心就是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要探索和完善资金、带动、技术、土地等多种要素的产权多元化制度创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和跨社区结合创造条件。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BOT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思想。

第四,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产生,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非与农业全面脱离,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承包田,享有土地的使用权。这种不完全的转移,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完整转移,形成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必须进行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第五,做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2000年7月中央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于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当前,必须大力落实这一政策,从而有效地吸引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解决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等问题,最终使农民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同步。

2.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小城镇。

一个小城镇能否称之为可持续性的小城镇,主要看其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是否只有可持续性。而维护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关键是保护小城镇的资源环境,提高小城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加强需求管理,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限制和防止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增长,以使其供给与需求保持适当的平衡。具体措施有:(1)积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2)支持生态友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减少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3)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有限的资源。

3.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

要做好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我国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就必须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要在城乡布局的总体背景下考虑,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加强总体分析,确定小城镇建设在空间密度上的合理定位,形成小城镇发展的梯次分布。

要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健全农村县级市—建制镇—农村集镇—中心村等多级城镇体系。一方面要纠正目前一哄而上的“撤县设市”和“撤乡改镇”的建市热,采取差异发展,重点扶植经济基础较好、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和建制镇逐步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有发展前途的农村集镇和中心村,使之成为农村非农化、城镇化的支撑点。

(作者单位:西南财大行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曹玉华

上一篇:浅谈汽车修理工论文下一篇:数字与编码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