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2022-04-16

(菏泽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菏泽274015)[摘要]土地使用权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伴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走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小城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城镇建设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篇1:

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 要] 大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犯罪率高、环境恶劣等,这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而小城镇的繁荣反过来又可以医治城市病。中国究竟该如何发展小城镇呢?本文对英国、美国、以色列、南非四国小城镇建设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得出了对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国外经验

上世纪中期,在许多国家大城市的弊端凸显出来,比如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犯罪率高、环境恶劣等,而在有些国家则出现的更早,也更明显,比如英国。随着大量市民特别是中产阶层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比中国早了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它们在小城镇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训。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英国、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无论是其城市化进程还是逆城市化的发展,都走在世界前列,它们在小城镇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也特别值得中国学习。而以色列和南非两国,它们的国情和中国有着诸多的类似。有鉴于此,本文系统整理了上述四国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经验,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一、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研究

(一)英国

英国的工业城市化开始的最早,这使得英国迅速跃升至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城市的发展。伦敦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都市,那里有繁华的商业区,有为数众多的公司、企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弊病。农业和农村迅速衰落,成为城市的附庸。城市里充斥着贫民窟,以及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的居民。正如恩格斯在《大都市》一文中所描述的:

1890年的《住房法》实施后,英国开始着手清理贫民窟和建造新的、更高质量的住房。其中之一就是新城运动。在E.霍华德的理念中,新城能达到三个目标:(1)在严格的有限规模的新城中,把大工业城市的无人情味的设施按人的尺度重新安排;(2)平衡就业岗位和住房的数量;(3)土地公共所有而无法投机,因此能控制增长。

霍华德的关注点是过度拥挤的城市和快要吞噬完的农村地区所面临的困境,他认为不仅仅只有两种生活方式——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而是有第三种选择:完美结合的在乡村地区的城镇生活。1903年,霍华德规划并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切沃斯。后来,奥斯本和珀登姆在1920年由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建造了田园城市韦尔温。

二战后,英国住房大量短缺。为了迅速解决住房问题,无论英国政府还是私人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供住房。这使得城市规划失去长远性,城市规模继续膨胀。虽然,中间有阿伯克隆比提出“大伦敦规划”,主张在郊区环不进行开发,由绿带包围城市以阻止城市的增长;在乡村周围规划开发现有的城镇和8个全新的城镇来容纳外溢的人口和工业。

(二)美国

同样面对大城市的一系列问题,20世纪以来,美国城镇建设逐渐兴盛。首先是出现了规划的郊区城镇,以满足大城市迁出的人口的居住需求。大约在一战时期,联邦政府在工业区建立了一些应急住宅社区。20世纪20年代仿照英格兰利兹沃兹,在建设美国式花园城市方面进行了众多尝试。第一个作为独立花园城市予以实施的社区是1928年开始建设的新泽西的莱德堡。30年代的新政时期,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兴建了大量的新城和绿带镇。

美国人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非常重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提出了“精明增长”理念的10个原则,即“多种土地利用、密集型建筑设计、多种住房选择、城市中心再次开发、公共交通选择、环境保护与环境设施、适合步行的住宅区、有地域归属感吸引人的社区、开发决策中的多方合作、清晰公正高效的过程”。

(三)以色列

1948年,以色列超过40%的人口生活在首位城市——特拉维夫。特拉维夫的工业生产、商业企业和文化活动所占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在国家独立后,大量移民涌进这个新国家,其中有欧洲城市居民,有来自中东城市地区的城市和乡村的回迁居民。为了应对人口大量迁入所带来的问题,比如城市拥挤、非法棚户区增加等等,以色列国家规划局制定了国家城市化政策的五个目标:在人口稀疏区域建立定居点防止区域“不平衡”增长;基于战略考虑,占领边境地区,形成国家势力;开放“资源边境区”,特别是南部的沙漠地带;通过限制特拉维夫及其周围城市的集中性来改变城市体系的首位结构,建设“缺失”的中等规模城镇;促进各区域建立完整的城镇等级体系,以此建立一体化的区域聚落体系。

上文中的第四个目标中所提及的“‘缺失’的中等规模城镇”主要指中间的三类城市聚落。在1948年到1968年间,以色列建立了450个新的乡村居民点和34个发展中城镇。到1970年,新发展城镇的人口占以色列城市人口的21.3%,特拉维夫的人口降到全国人口的1/3。

(四)南非

1970年,南非总人口2140万,其中白人380万,有色人种200万,亚洲人60万,班图人1500万。班图人是南非的土著居民,他们使用班图语,并且占据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是一直以来,南非的统治权掌握在少数白人手中,该国长期以来实行隔离政策,对不同人种的社会、居住、产业以及政治进行隔离,以保护白人的安全。

20世纪50年代,北美洲的“熔炉”理论提出,呼吁各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特色的人群进行融合。美国也标榜自己是“大熔炉”。但是在南非许多人提出了摩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生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差别是不相容的,导致在交往中存在摩擦,只有把交往的次数降低到最低才能保证不同群体之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

二、对中国的启示

英、美、以、南四国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首先,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并结合民众参与。上述四国中,以色列实行土地公有制度,并把土地的所有权与开发权分割开来。得益于这种制度,以色列在1948年后的短短25年里,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英美两国虽然实行土地私有制,政府仅仅掌握了少量的土地,但在土地的开发以及城镇建设中,两国都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可以对全局进行通盘考虑。在这方面,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度,而且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一般个体只拥有使用权,而无法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但是,在小城镇的规划以及建设中,政府往往忽略了民众的参与,频频出现的钉子户事件即是典型例证。

其次,挖掘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并把文化要素考虑在内。一方面要挖掘产业特色。中国独特的税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弱势地位。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之后的维护与发展中,都很难得到地方政府有力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则要保留文化特色。英美等国的小城镇很好地保留了原建筑,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完全基于旧有格局的基础上,这增加了城镇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

再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在发达国家,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这些有利条件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迁入。

最后,注重社区和谐。在南非,班图人工作在城镇,而生活在乡村。他们与白人之间矛盾很深。城镇社区被分成了两部分——班图人社区、白人社区,两个种族势同水火。这对城镇发展,甚至于整个南非国家的安定都十分不利。而在中国,相似的格局也在形成。农民工群体与城镇居民、穷人与富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矛盾随时都有可能激化。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不忘社区建设。创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缩小贫富差距。同时,主动引导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定局下来,培养其社区归属感。政府要为农民工群体与城镇居民搭建对话的平台,积极促成二者之间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小城镇社区。

参 考 文 献

[1]【美】布莱恩·贝利.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北京:中商务印书馆,2008.

[2]李萌.国外的小城镇建设——以美国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薛毅主编.西方城市文化研究读本(第一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6]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7]张群,秦川.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8(12).

作者:张妮

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篇2: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菏泽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 菏泽274015)

[摘要]土地使用权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伴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走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小城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土地使用权;产权制度;征地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现状

1.建制镇规划滞后,密度大而土地利用率低。小城镇是区域的聚集与扩散中心,周围农村是小城镇的腹地,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小城镇布局应充分考虑周围腹地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自然资源和交通特征。但目前的城镇建设很少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状况,甚至连城郊农业用地也蚕食殆尽,很少从区域规划的整体角度出发审视城镇规划,盲目布点较多,建设用地因失控而粗放经营,局部地域建制镇数量多、密度大,镇城范围小。由于用地分散,缺乏建设重点,农村与城镇普遍存在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看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似乡非乡、似城非城的现象,城镇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建设用地失控现象非常严重。

2.小城镇建设用地过于粗放,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许多小城镇沿过境公路开发房地产,用地结构松散,形成了公路城镇,道路修到哪里,房屋就盖到哪里;毗邻城镇的道路和市政设施各自为政,互不衔接,空间分散,不仅造成市政设施在低水平上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而且影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模效益。城乡接合部和公路沿线建设无序蔓延,给今后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小城镇建设用地过于粗放,在具有一定历史的旧镇区,不仅存在大量的闲置宅基地,而且有许多不景气的企事业的废弃用地,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如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供销社、食品站、粮食所等,因经营不善,大量房屋和土地闲置。在规划建设的新镇区,也常出现征而不用、多征不用的粗放用地现象。

3.小城镇建设布局不合理,影响了小城镇的品位。小城镇规划设计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盲目照搬大中城镇规划设计的标准和方法;建设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互不衔接;制定的规划不落实,建设随意性大。大部分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以外延扩张为主,布局松散,占地面积大,建设密度低。据调查,全国小城镇建筑物的平均高度不到两层,建筑容积仅为1.4立方米左右,影响了城镇的形象和品位。这种雷同的规划和建筑形态千篇一律,失去了地方特色,反映不出当地的地域特征、民俗民风、人文传统和历史积淀。从土地利用空间上看,布局混乱现象较为普遍,功能分区不明显,工业、商业、住宅和仓储等各类土地相互穿插交错,缺乏了层次感。

二、小城镇建设中土地流转混乱造成的不良后果

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非农化风气日趋高涨,农村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地矛盾非常突出。这些现象对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1.房地产隐形交易活跃,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房地产的隐形交易主要表现在旧城改造、合作建房、以产权换产权、房屋的私下交易等方面。在旧城改造中,部分城镇建设用地没有经过政府的审批,在没有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将其改造扩建后余下的城镇商业门面和住宅,以市场价格出售或出租给商户,却没有向国家缴纳扣除开发成本所获收益以外的土地收益,导致这部分资产收益流入开发单位和个人腰包。不少用地单位将房屋或使用场地出租,以土地联建公房,个人和单位之间进行房产买卖,一些通过划拨无偿使用的土地通过私下的隐形交易,转给其他人使用,个别人从中获得大量的土地增值收益,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国家却分文难得。

2.土地流转引发诸多纠纷,影响了城镇的稳定与和谐。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支农政策的逐步出台,农业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农村土地收益开始回升,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了较大地提高。土地增值所带来的土地纠纷,将成为引发农村冲突新的导火索。这种土地纠纷与过去的不同,过去是为改善温饱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单一、单农户间的简单的土地纠纷,而现在的农村土地纠纷是为维护土地公平使用权等农民的自身权益而发生的群体的、多层次的、复杂化的土地权益之争。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土地问题往往涉及巨额经济利益,因此也就决定土地争议更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这一纠纷引发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3.土地资源被大量不合理开发,资源消耗严重。少数城镇政府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盲目铺摊子,违规圈占土地,兴建各种新区。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出让土地的收益。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中,50%来源于土地收益,30%来源于银行信贷资金,20%来源于地方财政和各种集资。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城镇居民、乡镇企业乱圈占、乱开发、乱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导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弃物直接堆放在镇区内,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被人为地破坏。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规划圈地、未规划占地、预征地以及压低征补偿金等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大批珍贵的土地资源被非法地蚕食鲸吞,有些甚至被圈占后长期闲置,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混乱的原因分析

造成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混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我国土地管理政出多门,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土地的流转没有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作保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这些制度不健全,最终导致城镇土地配置机制的残缺,形成重平面扩张、轻内部挖潜的错误用地观念。

1.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既模糊又不完善,产权关系紊乱,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在名义上,农民是土地的准所有者,但实际上农民的所有权是不确定的:使用期限不确定,存在因人口分化而调整土地进而失去土地的危险,存在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危险。这都说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是不明确和永久的。土地使用规则的不明确是土地制度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多元化的所有权主体使得农村土地关系极为混乱。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不

仅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使用权也模糊不清,特别是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界定。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这使得土地的价值逐年提高,并引发了相关利益人之间激烈的攫取行为。在土地产权博弈中,政府占据优势地位,获益颇多;农民是弱势群体,自身利益经常受到严重侵蚀。随着《物权法》的生效实施,农村土地权益会得到更好保护。

2.土地征用管理制度的滞后。我国现有土地征用制度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现行土地征用没有承认土地的商品属性,违背了公平分配、等价交换等市场特征;现有的征地补偿办法,已经不适应市场机制的基本原则。 《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补偿以自然力为基准,对农民所投的工和劳进行适当补偿,完全是一种与市场无关的政策性补偿,而且偏离土地的市场价值和农民的经济预期。支付的费用仅体现补偿性质,而不是完全的地价,没有与土地级差、市场经营性地价相关联。这等于没有承认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小城镇土地管理而言,由于小城镇土地具有集体与国有土地的双重属性,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小城镇镇区房屋和闲置危房处置等问题,土地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补偿标准。

3.土地使用制度的不健全。我国土地制度的不完善,为小城镇用地外延的扩张创造了很大空间。旧镇区改造工作难度大,必然导致重平面扩张、轻内部挖潜的城镇化用地模式。城镇政府领导为了在短暂的几年任期内快出政绩,大多倾向于形象工程建设,在靠近交通要道的外围想方设法开辟新区。通过新增土地的征用和出让,当地政府可以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可以以地生财,还可以搞一些政绩工程。进行旧城镇区改造,政府不仅难以获得财政收益,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现有扭曲的土地征用机制下,各级政府往往为了追求土地出让的收益,尽可能多地进行土地征用或出让;农民以低额的征用地补偿费失去土地,却要用高额的市场出让价来进城镇使用土地。结果是农村稀缺的土地资源流入城镇,而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使人口转移与土地转移不同步。

四、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优化配置的基本路径

科学推进城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我们必须从区域规划的整体角度考虑,审视城镇个体规划,逐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创新,改革土地租税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引入中介机构进行征地的立项论证、补偿安置费的估价。进一步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真正分解政府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双重身份,逐渐转向审批、指导和监督功能,建立合理的权利制约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管理,严禁转让、出租和抵押。土地管理部门应健全土地登记制度,通过土地登记,对土地交易行为依法进行审核和监督,进一步纠正出让地价过低、出让年限过长的问题。加强土地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土地估价、咨询、经纪等中介组织要依据市场规划,建立自律机制,按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应以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为目标,对农民宅基占地和乡镇企业用地要依据节约和合理的用地原则,积极引导非农业节约用地使其相对集中,连片发展。

2.加强科学规划和决策,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决策制度。设计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各制度体系间相互协调并达到均衡,是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制度成功的关键。进一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有效保护农地、森林和湿地等自然资源,形成内涵型发展的城镇模式,提高城镇土地的整体利用率。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缩短城镇间的流通距离,降低运作成本,合理配置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资源。在减少分散的各类设施布局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要对农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建立政策性保护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土地规划中,合理规划城镇基础设施用地,在集约化配置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重视规划公共交通用地。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开发中,政府应重点参与土地市场的开发,通过组成以政府为背景的开发公司,参与土地收购和储备,对土地进行征地、动迁和合理补偿,努力化解土地纠纷。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土地开发规划,引进各类资金进行形态开发,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完善建设用地的供应与保障机制,优化配置城镇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用地流转的机制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的激励效应,影响到缓解用地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土地短缺之间的矛盾,我们利用各种经济技术手段,开展对建设用地的整理,盘活存量土地,在既定的城镇空间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善城镇土地利用环境,调整用地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我们应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进行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并把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纳入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土地管理与利用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统一起来进行监管。积极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意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城镇化发展集约用地的宏观引导机制。通过编制和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加大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力度。根据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要求,把城镇替代规模的扩大建立在农村居点逐步缩并的基础上,并切实做好征用土地的补偿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连贵.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10):56.

[2]刘友南.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J].西部资源,2005,(1):68.

[3]周江.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利弊分析[J].中国房产信息,2006,(3)46.

[4]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戴青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69.

[作者简介]李瑞记(1971-),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责任编辑:陈雪梅]

作者:李瑞记

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篇3:

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探析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宁德市小城镇发展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文明;宁德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小城镇是在农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是城乡结合的社会综合体,也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认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问题也随之而来:生态效益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在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的同时,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来引领小城镇建设和转型发展,走出一条生态化、低碳化、人文化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子。这是摆在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及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

一、加强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宁德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总结。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中,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布局:把资源环境,过去经济建设的一小块,作为和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的一个重要内容,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贯穿整个资源环境方面的任务。

(二)加强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小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迅速推动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然而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也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小城镇人们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加强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二、宁德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较为重视,先后颁布了实施生态立市等重要文件,将生态系统建设、污染减排、环评审批、流域整治、水源保护、海洋环保、农村环保、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等九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明确了各乡镇政府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认识模糊,责任感不强,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会因缺乏财力而得不到有效改善,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小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此外,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进城镇务工人员也相应增多,这一部分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且受到农村旧生活习惯的影响,环保意识较差。这些都使小城镇的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隐患。

(二)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节能减排压力较重,相当一部分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主要表现有三:(1)农业污染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城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2)农村基础设施方面:不少小城镇缺乏自来水、集中供热,有的甚至没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的粪便直接排入河道,垃圾多数采用简单的填埋或焚烧方式进行,而未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3)乡镇工业污染方面: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也解决了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对周边的环境污染严重。比如,宁德市所辖的古田鹤塘镇,石板材业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石板材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鹤塘镇的第三产业发展,如,餐饮、运输等。目前,该镇的外来人口就有3000多人,财政收入在全县排名第一。石板材加工厂和开采点在该镇有300多家。如今,石板材成为了该镇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石板材加工而产生的粉尘、水源污染也随之而来。像这样的案例,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也是普遍的现象。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二者很难兼得。

(三)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少。从目前情况看,宁德市各乡镇都有制定有关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方案和规定,但有的乡镇贯彻落实不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致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等各乡镇开展也不平衡,如:关于机构落实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的乡镇都有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机构,但是机构工作人员均无编制,有的工作人员还是兼职。宁德市所辖的福安市每年用于环境卫生、环境整治经费,城区1000万元,每个乡镇平均30万元左右,虽然经费有纳入财政预算,但投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费太少。

三、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培育生态理念,提高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必须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村决策者、各级干部、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普及环境污染的危害。主要通过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环保文艺演出,环保法律咨询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让群众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群众有榜样、有目标、有信心,逐步推进全社会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2)培养生态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城镇的“五位一体”工作的总体布局。

(二)合理规划、强化措施、抓好落实。(1)合理规划不同乡镇的功能区。在乡镇的总体布局中,要做到规划先行,重点要把居民区与工业区划分出,不能居住区与工业区混杂,有的乡镇,甚至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与工业区划分在一起。要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高污染等违法企业,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取缔。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战略,按照新型工业化的标准和要求,转变过去高能耗、高污染、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的增长模式,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政府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对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资金的支持。(2)改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等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有关要求,各乡镇都要建污水处理厂,在排放污水的同时尽量考虑再生水的综合利用,用于生态补水、农业灌溉、景观绿化用水,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要发展健康养殖,做好畜禽的粪便处理,大力推广“猪—沼—果(茶、菜、稻)”的经营模式。生活垃圾按照要统一处理,每个乡镇都要有垃圾填埋场、垃圾焖烧炉。(3)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其投入的多寡程度,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从目前实践看,小城镇建设资金仍然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银行信贷和民间资本发挥作用不大。针对资金投入问题应该要增加对城镇的税收返还,把城建税、土地出让金等全部留给城镇,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充裕的资金,增强城镇自主决策与统筹协调的能力。运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城镇成立公司,通过公司作用承担起政府无法做、无精力做及难以做好的职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筹资、融资来增加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收入补偿、有偿服务等方式解决公司的运行和积极性问题。同时还可以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在农村的占比要增加,坚持环保优先原则,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支出结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人力度,落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工程的配套资金。

(三)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增强保障。(1)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人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要健全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形成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协调机制。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各村、各联村组、各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优奖劣罚。对环境整治态度消极、动作缓慢、工作落后、成效甚微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中有突出实绩、进展明显的,要通报表扬,考核奖励。同时,强化过程跟踪,通过周上报、月督查、年考评等举措,及时掌握进展动态,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应有计划、积极地组织镇、村一级干部参加相关的环保基础知识培训,使生态治理环境工作得到更好地开展。(2)建立执法严明的环境保护队伍。从目前来看,环保系统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双重领导体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加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全新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乡镇一级要下派相应的工作人员对企业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监督,防止超标排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督促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督促企业增加投资,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废水、废气、噪声、油烟等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保专职人员,落实人员经费,从而为小城镇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裴国春.当前小城镇环境保护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企业导报,2012 年第 03 期

[2] 黄国良、陈元勇.福建省试点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思考[J].学术评论,2013年第06期

作者:李霰菲

上一篇:个人投资理财论文下一篇:高考数学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