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以鲁东南小镇长岭镇为例,基于从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文化传承、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切题调研和思考,希望能给各地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启示和借鉴。

第一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四川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

[摘要] 小城镇建设是解决农村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小城镇建设意义的剖析说明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四川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

一、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曾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1.小城镇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互动。一方面购买和使用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较为低下,另一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有碍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小城镇建设通过农村人口转移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土地相对集中,为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农产品的成本开始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得到增长。另一方面,转移到城镇中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产业如运输、建筑等,通过他们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可以增加收入。通过对四川省1994年~2000年94个试点镇的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8元增加至2126.5元,年均增加306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增收年平均水平48%。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村过剩人口就地、就近转移,促进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因此,以小城镇为基点的人流、观念流足以将城乡二元结构打破。

2.小城镇建设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平台

发展经济学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三次产业结构的转换存在着一个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有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继续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第一、二产业劳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二、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小城镇建设可以成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平台。首先,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很高,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较为完善,并且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会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为城镇二、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其次,小城镇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选择方向。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小城镇在经济、交通、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较城市来说相对薄弱,而中小企业是非国有经济,具有经营灵活、投入资金少等特点,因此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并且中小企业成长和小城镇建设之间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

3.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愈发达,城市化程度就愈高,一个初步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一般在50%~60%之间,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36.09%,而四川省的城市化率仅为26.70%。

有学者认为,农村的城市化可采取两条途径:一是以社会流动为主,农民积极加入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上向流动,伴随着这种农村人口居住地的迁移,使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二是以社区变迁为主,改变农村社区的结构,将一定量的农村社区演变成城镇社区,使周边农民向它集中,形成规模性聚集,以达到农村人口减少,实现城市化的目的。关于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问题,笔者和众多学者的观点一样,虽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第一条途径实现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应该选择第二条城市化道路。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大中城市扩展的就业空间有限,不具备完全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因此不能通过社会流动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广大农村地区一直以来就有“离土不离乡”的传统思想观念。小城镇与农村人文环境相似,农民进入小城镇后的心理落差程度不大,通过社区变迁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具有可行性。由此可知,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强大动力

1.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首先,城镇建设规模扩大需要改造城镇的供水系统、加强交布局和建设以及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能力等,受到产业链的影响,投入的建设资金将能有效刺激建材、运输、电力等行业的供求变动。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认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例应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15%、GDP的3%~5%,而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例还远远没有达到联合国推荐的下线,因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增长点。通过对94个试点镇的统计,从1994年~2000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总额为64.68亿元,以新津县花桥镇、普兴镇为例,7年来他们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的投入就超过了前40年的总和,城镇建设有力的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口就会向城镇聚集,房产、家电、建材等市场在其带动下开始繁荣起来,当地经济迅速活跃起来。

2.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

我国政府一直都致力于通过刺激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目前城市需求萎缩,农村需求动力不足,小城镇建设能通过刺激消费来扩大内需。 一方面,城市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延伸,农村居民对城市工业品的有效需求将弥补城市消费品市场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受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乡镇企业在城镇得以聚集,非农产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调整和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小城镇自身的建设也可以活跃农村市场、刺激消费。如前所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同时房地产、运输、建材等行业的发展也能为农民提供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由于农民购买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收入水平情况,因此,拓宽大收入渠道大大的提高了农民消费能力。

3.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商品流通和资金流通的小中心,因此它的建设发展可以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首先,小城镇建成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聚集,一方面,分散的农村土地集中到种植户手中,通过产业化规模经营种植户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进入城镇的农民可以依靠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获取工资收入,这时的农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通过农村市场种植户与城镇居民实现了剩余农产品与城镇消费品的交换,从而激活了农村市场的内部经济发展。其次,小城镇是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的中介。小城镇可以通过农村市场将大量的生活资料和工业原材料聚集起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市场中,为城市工业化服务。同时又可以通过城市市场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送到农村市场,从而从外部激活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1.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模式的最佳选择

概括地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依靠农业深度开发和开展多种经营的出路模式;二是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向农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出路模式;三是通过外出务工的形式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出路模式;四是依靠小城镇的建设转移的出路模式。首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很低,在深度开发以及农业多种经营的开发空间很大,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民工潮已表明现阶段依靠农村发展自救的道路行不通。同时,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可知,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在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减少。其次,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速度虽然较快,但是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减缓,并且存在着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不再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吸收器。再次,大中城市人口容量有限,进入成本高。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生活方式与城市相近、人口密度低、建设费用相对较低、居民生活水平低等优势,“据统计,大城市劳动就业成本为1.6万元/每人,小城镇为0.5万元/每人。”由此可知,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模式的最佳选择。

2.小城镇建设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小城镇具有集聚和扩散功能,通过小城镇建设能将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适当集中,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需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这个村镇的居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逐渐习惯于工作……当第一个工厂很自然地已经不能保证一切希望工作的人都有工作的时候,工资就下降,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个地方来。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变成大城市。”首先,乡镇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发展壮大后的乡镇企业又反哺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随之出现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涌动中寻找新一轮的发展机会。其次,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会转移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年7月召开的21世纪城市未来国际会议《关于城市未来的柏林宣言》中指出,“新千年将是城市化的千年。城市的任务是摆脱贫困,实现同工同酬,保持生活与自然和谐,提供洁净空气、水和适宜的卫生设施,居住适宜与安全。”由此可见,服务业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乡镇企业一样也可以拉动消费、创造就业机会。据统计,到2000年四川省依靠小城镇建设已经转移了50多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方,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打破农村固有的文化传统,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1.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

首先,小城镇建设为城镇居民教育水平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小城镇不仅是一定农村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中心,城镇的教育和培训设施较为完善,一般来说,小城镇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村庄。同时小城镇毗邻城市,而城市又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农民进入城镇后,将有更多机会接触现代文明,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农民的价值观念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城镇居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其次,小城镇的就业压力迫使城镇居民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以非农产业为主,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以后,在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会自觉的通过学习提高文化素质,以求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2.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小城镇建设经过统一布局和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集中起来,不仅节约了建设用地,而且城镇居民的生活观念、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改善和提高。首先,集中居住有利于城镇居民改变生活习惯,建立环保意识。农村人口众多且居住分散,农民的自我封闭意识很强,城镇这种集中的居住环境迫使居民树立公共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小城镇拥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饮食观念、饮食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不再讲究吃饱,而且追求吃好。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反映。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万顺福 曾令秋 白永强 段 莉

第二篇: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本文以鲁东南小镇长岭镇为例,基于从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文化传承、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切题调研和思考,希望能给各地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

近年来,鲁东南小镇长岭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机制,强化投入,小城镇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日渐凸现,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1、长岭镇小城镇建设情况

1.1历史沿革

长岭镇因境内有长城岭而得名。镇驻地石井村,村东有《丛林寺碑》载:“先有古石井,后立莒县城”。《重修莒志.文献志》载:“灵霈行祠,在石井村东,山门左侧,灵泉溢出,丛生九节菖莆。西垣外石井一泓,不溢不竭,有崇祯间重修碑记”,石井之名盖出此。

1.2区域位置

长岭镇位于莒县南12公里处,日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25省道纵贯南北,镇驻地位于高速公路出口与225省道交汇处,东临日照港,西靠206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1.3发展现状

长岭镇总面积57.33平方公里,辖49个村,3.8万人,镇驻地建成区域达到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00人。全镇拥有各类企业60余家,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是鲁东南最大的缸瓦建材生产基地。

1.4发展措施

坚持“三高标准”,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和扩张。一是高起点规划。制定了20年规划,将镇区合理地规划为“一心、两片、一轴、四团”。“一心”指镇区中心,包括镇政府、商业、文化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两片”指西部工业园区和东部生活居民区;“一轴”指以225省道为城镇发展轴;“四团”包括两个居民组团和两个工业园组团,规划建设区面积达2.8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4万人,城镇水平到2020年达50%左右,为小城镇规划布局提供了超前的思维构想和科学依据。二是高水平设计。邀请山东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现场设计,沿街楼注重造型新颖美观、色调搭配适宜和谐、功能结构合理完善。镇中心突出传统肌理,注重保护和发扬古石井文化特色。居住区突出以绿化家园为核心,注重营造内部环境。工业园区景观风貌突出人文气息,反映现代工业特色。三是高标准建设。工程建设均发包给建设水平高、完成质量好、社会信誉佳、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和能工巧匠修建,将小城镇建成一流的居民生活区、政府服务区、工业发展区。目前,全镇已建成商住一体楼500余栋,专业商业楼房6座,办公楼20余座,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立足“四个到位”,着力提升小城镇质量和水平。一是责任到位。成立了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个人,与评先树优、晋职晋级挂钩,增强各级抓好城镇建设的责任心。二是宣传到位。出台了《城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三德”教育,提出了“长岭是我家,城鎮靠大家”等口号,加深居民对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认知和理解。三是投入到位。先后投资近亿元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变电站、卫生院等进行了扩建和升级;实现了社会化供水;建起了省内一流的规范化学校,为提高城镇容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制约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先后依托外部资金,建起南北建材工业园,吸引60余家企业进驻。实施“千户进镇”计划,先后吸引民资1.5亿元建成商住一体楼房500余栋,商业街初具规模。四是管理到位。制定出台了《小城镇建设管理意见》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把小城镇建设与监管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管理。

2、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是土地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用地指标短缺无法满足城镇快速膨胀的需求。二是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还不能适应新城镇建设的需求。三是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城镇建设的步伐,单纯依靠资源扩大资金来源。四是城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相对较弱。五是房地产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工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购买住房。小城镇房贷零起步。六是部分农民工因创业资金匮乏,事业停步不前。

3、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发挥“三个优势”,加快小城镇产业推动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区域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城镇建设。二是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境内页岩粘土和高岭土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精加工为主的建材产业,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发挥产业优势,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企业后劲;鼓励产业集聚,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加快产业规模膨胀,努力建成建材大镇、经济强镇。

3.2打造“四个基地”,夯实小城镇支撑平台

一是建设绿色蔬菜水果基地。立足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积极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重点抓好绿芦笋、食用菌和大棚葡萄的生产和推广。二是建设粮食基地。依托小河平原和洙流平原,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三是建设优质黄烟基地,引导丘岭地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成片发展,重点发展优质烟叶。四是建设优质桑蚕基地,发挥传统养殖优势,鼓励农户扩大养殖规模,争创品牌农业。

3.3健全“五项机制”,创新小城镇建设思路

一是完善规划建设机制。正确处理好集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镇区结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保持集镇建设的连续性和实施的可行性。规划以石井河为中心,加快沿河两岸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打造沿河绿色经济发展带,为广大务工农民进镇定居创造良好的基础。二是完善投入机制。做好经营城镇文章,大力吸引外资投入小城镇开发。对乡镇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引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三是建立集约节约用地机制。规划集中工业园区,集约使用工业用地,提高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综合考虑工业对居民生活影响,对企业选址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切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四是完善领导机制。选配熟悉城镇建设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小城镇管理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促进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提高城乡居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

结论:

小城镇建设应立足于地方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潜力,突出集约节约用地,注重“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组团发展”,以产业集聚、文化挖掘、基础升级、机制创新,不断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重修莒志》1936年莒县新成印务局出版

[2]傅崇兰.《小城镇论》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张成强(1972年5月--),男,山东莒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作者:张成强

第三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摘 要: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有效推动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深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历史上看,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都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小城镇建设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最好的切入点,本文将从历史的眼光看待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总结小城镇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下小城镇建设策略,深化城乡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建设;深化改革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比很大,农业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一次成为改革重心,本文将对过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经验总结,结合当前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改革策略,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农村改革实践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该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主要还是实行计划经济,当时计划经济控制核心在于基本农产品供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农业问题做出了相关决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此之后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最深远的影响是开始实行多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当时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普遍推行。第二阶段主要工作集中在对农民利益维护支持方面,从政府举措来看,该阶段重点在确保承包关系稳定上,有效解决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我国农村实践过程中取得的伟大创举之一,乡镇企业以其独特运营方式和发展道路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有效推动着农村经济发展。最后是对农村商品流通方式进行了改革,农村经济逐渐走向开放发展。最后是农村市场体制的逐渐确立,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渐成型,政府开始鼓励建立专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此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也逐渐建立起来,国家对农业经济支持和保护体系也逐渐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小城镇发展建设方面的经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多资源开始向某区域集中,形成一定规模,有效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甚至有些农村发展水平规模超过了乡镇水平。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可以总结一些小城镇发展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业带动

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從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和凝聚效应,开辟对应的产业园区,有效推动乡村城镇化建设,一些有规模的农村专业市场也可以逐步向小城镇方向拓展完善,在发展当地产业市场的同时将小城镇建设有效结合起来。

2.2 政策扶持

在小城镇发展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推行一些利民政策,进行政策制度方面的改革,更好地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当地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过去城乡分割局面,管理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冗杂的程序,更好地便民利民,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到小城镇发展。

2.3 多方筹资

小城镇建设发展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和政策吸引,多方筹资,积极借鉴成功经验,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吸引农民进城,形成有当地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2.4 统一部署

在小城镇发展建设布局方面,应当充分重视当地个性特色,充分挖掘城镇发展潜力,形成自身优势,加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不断完善城镇各项基础建设,综合城市服务功能,合理优化布局,完善城镇各项功能,形成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居住环境、空间一体化的城镇发展模式。

3 深化城乡改革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为有效改善城乡差异大的问题,需要积极推动小城镇建设,与此同时应当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将农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重要位置,同时需要稳定完善基本经营体制,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动股份制改革,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适度进行规模化发展。在推动小城镇建设方面,需要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政策,创造适合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解决农民进入小城镇发展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此外应当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城镇化建设,而小城镇发展又能辅助促进农村经济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规划建设方面应当戒骄戒躁,按照实际区域特点进行规划,避免盲目建设,可以通过先行试点的方式脚踏实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最后小城镇建设工作内容繁杂,难度较大,应当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4 结语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都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鲜动力。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发展主要任务,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历史必然,是解决城乡差异问题的有效切入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的有效方式,小城镇建设在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还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宋晓旭(1994.12-),女,汉族,海南三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作者:宋晓旭

上一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论文下一篇:施工阶段质量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