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国语言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说法进行思考。

第一篇:外国语言学论文范文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研究述评:2001—201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中国逐渐成为显学。本文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对近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进而根据语言类别研究对语言学方向的论文进行分类,旨在对该学科语言学方向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以为今后的研究选题提供导向。

关键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分类;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语言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因而对语言的研究便成为世界学者们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研究也加快了脚步。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了2001年至2010年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论文,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将论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分析,进而本文根据语言类别研究将语言学方向的论文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本研究旨在对本学科语言学方向研究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助学者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做出立意新、质量高、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一、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数据收集与分类

为全面掌握近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现状,笔者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本学科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穷尽式的检索。笔者首先在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输入检索控制条件中的学位年度选择2001年到2010年,然后在输入内容检索条件中选择学科专业名称,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关键词,截止到2012年3月1日16时30分笔者最终检索出的博士学位论文160篇,硕士学位论文11567篇,总计11727篇。

按照学科研究方向分类,本文根据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将论文划分成九类,分别为:语言与语言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典学、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修辞学与文体学、翻译学、教学研究。未涵盖在这九类之内的论文,笔者将其均划入特殊类,如:外交政策和国际政治、国际商务、中西文化交流、文学、文字学、中东问题研究、德国问题研究、美国问题研究等。进而,笔者按照研究语言类别将语言学方向的论文分为单一语言研究和多种语言对比研究。

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各

研究方向比例统计与研究现状

1.各研究方向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

检索出的160篇博士学位论文包括语言与语言学4篇,语音学2篇,语法学24篇,语义学11篇,词典学5篇,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51篇,修辞学与文体学14篇,翻译学10篇,教学研究36篇,特殊类3篇。检索出的11567篇硕士学位论文包括语言与语言学224 篇,语音学68 篇,语法学 767篇,语义学214篇,词典学85篇,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2429篇,修辞学与文体学481篇,翻译学2873篇,教学研究3729篇,特殊类697篇。即在检索出的11727篇学位论文中,语言及语言学共228篇,占1.94%;语音学共70篇,占0.59%;语法学共791篇,占6.75%;语义学225篇,占1.92%;词典学90篇,占0.77%;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2480篇,占21.15%;修辞学与文体学495篇,占4.22%;翻译学2883篇,占24.58%;教学研究3765篇,占32.11%;特殊类700篇,占5.97%。为了更清晰地显示以上十类在检索的11727篇学位论文中的比例,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制作成饼状图(见图1)。

2. 学科研究方向的现状分析

为了使本研究更有针对性,笔者将重点放在对本学科的语言学方向的分析,因此对翻译学、教学研究以及特殊类未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分析。

2.1 语言与语言学

语言与语言学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1)对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研究,如博士学位论文中《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赵宏宇,2008)一文详细介绍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并探讨了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作用。

(2)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研究语言与文化、心理、认知等其它学科的关系的研究,如博士学位论文中《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王爱华,2007)一文中作者以明达语言维度观视角来审视语言哲学里的三个重要而又具有争议的话题:语言与实在的关系、语言与心智的关系、语言的不完备性,为语言哲学提供了新视角。

(3)语言的对比研究,如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崔文博,2006)一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以汉语和日语中的数字“一”到“十”为研究对象,从“语外对比基础”和“语内对比基础”两方面,对中日语数字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中日数字的使用异同、使用规律以及特点,加深了人们对中日数字的认识。

近年来语言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由研究语言本身的系统理论逐渐转向跨学科的研究,由单一语言的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

2.2 语音学

语音学的研究包括:

(1)对语音学基础知识的研究,如硕士学位论文《上声变调:对变调辖域的研究》(王声付,2008)一文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范围,对上声变调的变调辖域进行研究,找出控制上声变调的变调辖域的深层机制,从而探出上声变调的音系过程是怎样作用的, 对汉语连读变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尝试范例。

(2)英汉语音对比研究,如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汉语调对比分析》(吕明,2008)一文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英汉语调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侧重功能角度的深入分析,并收集实验资料通过对比进行解释说明。

(3)语音教学,如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语音加工技能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李光泽,2009)一文以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选用横断法和实验法探索语音加工技能的本质以及它们与阅读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对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我国的语音学研究较早地吸收了国外语音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近十年的研究中对现代技术在语音学中的应用如语音合成的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语音分析等实用研究涉及甚少。

2.3 语法学

语法学的研究包括对词类、短语和句子研究,如张婷婷(2009)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汉语疑问词“为什么”的句法位置及特征核查;崔靖靖(2006)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的句法特点。此外,汉外语法对比研究更广、更深,侧重社会语境中实际的语言用法。博士学位论文中《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吴善子,2010) 一文运用了典型范畴理论确定了汉韩反诘语气副词的范围,并考察了汉韩反诘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汉语的区别词、韩国语的冠形词、日语的连体词在各自的语言中所属的词类范畴相同, 三者均为专职的体词修饰词类,崔红花(2009)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以三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项对比的方法,多方面、多角度考察了这一类词。

语法学的研究已经从单纯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描述转向对语法的语义、功能、言语交际中的运用规律的研究考察,但研究者多以书面语为研究对象,而对口语语法的重视尚显不足。

2.4 语义学

语义学研究范围除了词以外,向下包括词素和义素,向上包括词组、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单位或言语单位的意义。田兵(2004)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多义词进行了研究,并解释了如何进行义项的区分与描写。硕士论文中《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方红秀,2010) 一文一组英语近义词入手,从类连接和搭配两方面先调查了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该组近义词的语义韵特点,而后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这组近义词的类连接和搭配状况,进而总结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这组近义词的语义韵特点。熊田甜(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意象图式和原型范畴理论,探讨“A and B”表达式多义网络结构产生的过程及理据。何莉娟(2006)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歧义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歧义的类型、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在实际的交际使用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探讨。

我国近年来语义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义现象、同义现象和歧义现象中,反义现象的研究相对薄弱一些。此外,作为跨学科的研究,国内语义学研究在学科跨度方面尚显不足。

2.5 词典学

词典与语言之间是互动关联的。语言的出现是衍生词典的必要前提,有语言才有词典,而词典则是记录语言使用或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的载体。词典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型词典研究之上,如博士学位论文中何佳宁(2003)、徐海(2006)、张宏(2009)以及硕士学位论文中朱文慧(2009)、董琦(2009)、冯婷(2009)等,均是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型词典进行研究。

近年来词典学尤其是应用词典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框架仍然较为松散,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2.6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分为三个领域: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篇章研究。

语用学的研究包括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同时,近年来该领域也很侧重介绍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等新语用学理论。张淑玲(2006)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基于顺应性理论研究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描述和解释。刘芬(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关联理论,以外交语言的言论为语料,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现象,用认知语用学的认知关联语境阐释外交模糊语产生的原因,以及语用模糊在外交语言中的功能。语用学的研究正朝着从引进国外理论、立足汉语开展研究、宏观与微观结合、加强应用研究等四方面的方向发展。

社会语言学的任务是探求语言现象与社会的关联,在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解释。社会语言学研究论题包括语言的性别差异,根据阶级、性别、种族、年龄等研究语言变异,语言交际中称呼和称谓的研究,禁忌语、委婉语、抱怨语等的研究。邵军航(2007)在博士论文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动因及使用目的、特点、构成、类型、委婉机制、翻译等几个方面。陆亚(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通过对150份调查问卷以及对一部以婚姻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新结婚时代》的剧本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以及婚龄这四个变量的研究来分析它们对于夫妻双方使用指令性语言行为的影响。高鹏燕(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以言语行为理论、面子威胁理论、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研究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分析中国男、女抱怨策略的异同。社会语言学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进一步的发展还有待于更多的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更系统的方法。

篇章研究主要是对新闻语篇、政治经济语篇等的研究,对语篇的主述位系统、互文性、回指等的研究。博士论文中《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语言实现研究—汉英语篇对比分析》(赵军峰,2009)一文通过英汉语篇对比的方法探讨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其语言实现的规律。李克(2006)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探讨了语篇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等三种类型,研究了转喻在回指中的映现作用。

2.7 修辞学与文体学

修辞学主要是对通感、转喻、象似修辞、隐喻等方面的研究。如王宇宏(2009)在博士学位论文中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诗歌中的通感隐喻进行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对比分析,探究英汉语通感隐喻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搭配关系和迁移方向,发掘出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的共有规律及各自特点,并深入剖析通感现象的普遍认知机制,以及通感文化个性的美学和哲学根源。

文体学主要是对非文学体裁的研究,如对广告、科技、贸易、学生写作等进行的文体分析。如孙海英(2008)在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研究方法,从国际商务合同的功能出发,对其语篇结构和词汇语法两方面的文体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三、语言学研究方向中各语言类别研究

比例统计与现状分析

1.各研究语言类别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

鉴于本文重点研究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动态,因此翻译学、教学研究和特殊类三类论文未包括在语言类别研究之列。根据统计,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的学位论文共4379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11篇,硕士学位论文4268篇。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其研究对象包括对英语、汉语、日语、俄语、韩语、意大利语等单语的研究以及两种语言及以上的多语对比研究。在111篇博士论文中,多语44篇,英语33篇,汉语33篇,韩语1篇。在4268篇硕士论文中,多语1185篇,英语1997篇,汉语994篇,日语49篇,俄语32篇,蒙古语3篇,韩语2篇,意大利语1篇,法语1篇,西班牙语1篇,希伯来语1篇,越南语1篇,德语1篇。即在总计的4379篇学位论文中,多语1229篇,占28.07%;英语2030篇,占46.36%;汉语1027篇,占23.45%;日语49篇,占1.12%;俄语32篇,占0.73%;韩语3篇,占0.07%;蒙古语3篇,占0.07%;意大利语1篇,占0.02%;法语1篇,占0.02%;西班牙语1篇,占0.02%;希伯来语1篇,占0.02%;越南语1篇,占0.02%;德语1篇,占0.02%。各研究对象在4379篇学位论文中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如下:(见图2)

2.各语言类别的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母语研究与外语研究的关系问题,许国璋先生生前多次讲中文系和外文系要打通,并指出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者也应该研究汉语。王宗炎先生殷切希望外语界学人研究中国问题,研究汉语问题,要拿出本土的材料来,不然就不能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据分析统计,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虽然对英语语言的研究所占比重最大,多语的对比研究其次,但对汉语语言的研究已居于第三位,且多语的对比研究也不乏汉外语言的对比研究,如刘齐生(2009)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比分析了汉语和德语语篇在篇章、小句和词汇层面上对结构的选择,并对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曾丽(2009)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比了汉语模糊语和英语模糊语在科技论文写作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梅菁(2009)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汉语和法语中动物词汇的差异,希望能够理解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交流。

中国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正逐渐从对西方理论进行单纯的引介、转入吸收并将之与本国语言实际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修正进而创新的阶段。

四、结束语

近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不断吸收国外新思想、新知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也随之不断发展。从研究方向角度看,其研究范围出现跨学科现象,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为主流;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本学科在注重英语语言研究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要把从外国学来的东西加以试用、验证和修正,用来解决汉语问题,以促进我们的研究。同时,外语界的学者们也正在尝试结合中国实际以汉语为研究目标,这将有利于我国外语界和汉语界研究力量的汇合。身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人,我们要明确研究方向,掌握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不断创新,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首页.Retrieved March1, 2012, from http://www.edu.cnki.net/

[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Retrieved March1, 2012, from 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MFD

[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Retrieved March1, 2012, from 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MFD

[4]崔红花.汉韩日体词修饰词类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D],2009.

[5]崔靖靖.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的句法结构.湖南大学[D],2006.

[6]崔文博.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大连海事大学[D],2006.

[7]董琦.英汉学习型词典插图处理模式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8]方红秀.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山东科技大学[D], 2010.

[9]冯婷.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用法信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10]高鹏燕.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中国海洋大学[D],2010.

[11]何家宁.中国英语学生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词典的实证研究:大学汉英学习词典模式的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3.

[12]何莉娟.英语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D],2006.

[13]黄国文.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6.

[14]金慧敏,金娟,黄丽艳,于洪志. 我国英语语音学的研究现状[J].科教导刊,2010.

[15]李光泽.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语音加工技能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16]李克.英语语篇回指的认知转喻研究.曲阜师范大学.[D],2006.

[17]李美霞,焦瑷珲.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中国外语界英语语言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1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

[19]刘芬.认知关联语境下的外交语言语用模糊研究.武汉科技大学[D],2010.

[20]刘根辉.从语用学发展历程看中国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J].外语学刊,2005,(1):18-23.

[21]刘齐生. 汉德宣传性语篇结构差异的政治语法因素—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22]陆亚.婚姻对话中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D],2010.

[23]吕明.英汉语调对比分析.贵州师范大学[D],2008.

[24]梅菁.跨文化视角下汉法动物词汇比较研究.湘潭大学[D],2009.

[25]邵军航.委婉语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D],2007.

[26]孙海英.国际商务合同的功能文体学分析.中国海洋大学.[D],2008.

[27]孙志,周俊,庞志雄.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8]田兵.义项的区分与描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4.

[29]王爱华. 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7.

[30]王声付.上声变调:对变调辖域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D],2008.

[31]王宇宏.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上海交通大学[D],2009.

[32]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D],2010.

[33]熊田甜.A and B表达式多义性的认知研究,湖南科技大学[D],2010.

[34]徐海.英语学习型词典典型词例的选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7.

[35]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M].外语教学也研究出版社.1996.

[36]杨自俭.再谈“两张皮”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29-33.

[37]雍和明.语言·词典与词典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8-51.

[38]曾丽.模糊限制语在科技摘要写作中的对比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D],2009.

[39]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40]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6.

[41]张婷婷.汉语疑问词“为什么”的句法位置及特征核查.湖南大学[D],2009.

[42]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D],2008.

[43]赵军峰.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语言实现研究—汉英语篇对比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44]朱文慧.英汉学习型词典中近义词辨析栏设置的优化处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作者简介:

[1]王显志(1969-),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语言教学与研究。

[2]王娜(1987-),女,硕士研究生,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3]赵淑娟(1985-),女,硕士研究生,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显志 王娜 赵淑娟

第二篇: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

摘 要:本文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说法进行思考。首先对语言学的分类进行简单的回顾,把“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进行简单的区分,接着对与本文讨论有关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的状况做了简单的勾画,然后讨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概念及其英译文,最后从学科的设置与人才的分类角度探讨语言学界经常谈起的“两张皮”问题。文章认为,“外国语言学”应该是在中国境内除了汉语语言学以外的多个“个别语言学”的概括说法;目前汉语界和外语界两股力量在语言学研究方面之所以汇合不力,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个别语言学研究,忽视了对普通语言学的研究。

关键词:个别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本文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说法进行思考。在讨论之前,有必要理清几个概念,简单说说语言学的分类。如果从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角度看,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从研究的对象(语料)角度看,有“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Particular Linguistics)(也称专语语言学)两大类。当然还可以有其他角度的分类;由于其他分类与本文的讨论关系不密切,此文不赘述。(参见黄国文,2007)

简单地说,理论语言学包括语音、音系、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内容,它可以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多种语言进行综合研究。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基础部分。

应用语言学指的是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问题的学科。Richards 等(1992/2000:24)将“应用语言学”定义为 “联系实际问题来进行的语言和语言学研究”。Kaplan 和 Widdowson(1992:7) 他们也提供了类似的定义:当语言的知识用于解决与语言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说应用语言学正在起作用;应用语言学是这样一门技术,它使抽象的想法和研究结果变得容易理解,并且与真实世界相关联;它起着调和理论与实践的作用。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参见冯志伟,1999),广义的理解包括:语言和(国家)政策的结合(如语言规划、语言计划,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语言与计算机的结合(如计算语言学、机器翻译、语言信息的处理、计算机情报检索、语料语言学),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言语病理学、接触语言学、翻译学、词典学、跨文化沟通、文体学、语篇分析、话语分析、教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等;狭义的理解是,应用语言学是“研究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Richards et al,1992/2000:24)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的语言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在对多种具体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它研究的重点是语言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点;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例如,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就是普通语言学理论(参见黄国文,2006a,2006b)。用韩礼德本人(参见张德禄等,2005:1)的话说,他的功能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的理论方法”(“one kind of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我国外语界的学者很少有人使用“个别语言学"这一术语,它在我国外语界的出版物中还不多见,尽管大多数人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在汉语界,情况就不一样,很多汉语界学者撰写的(普通)语言学教科书都会提及或讨论个别语言学这个术语或概念。我们日常所听到的“英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和“日语语言学”,等等,就是这里所说的个别语言学的例子。一门个别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以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的多个方言,如汉语或汉语中的粤方言,或英语或美国英语等)作为研究对象。

2.中国的语言学研究

在中国的语言学界(无论是在汉语界还是外语界),个别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等等)方面的活动和研究比普通语言学的要多得多,这点可以从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和所召开的有关学术会议上看出。就我国大学外语院系的情况看,各个不同语种的学者主要学习、采用该语种的语言学家的语言学理论,所以各个语种之间通常没有学术方面的合作和沟通,因为大家熟悉的东西不一样,参考资料往往不一样(大都是来自各自的研究目的语文献),语料也是自己所熟悉的外语写成的。因此,我国目前的语言学研究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汉语界与外语界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汉语、外语)、各自的研究重点、理论来源和根据,因此很难或根本无法对话;另一方面,外语界也是以语种为界限,各个语种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如英语、俄语)、研究重点和理论来源。

我国的语言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局面。例如,许国璋(1991)指出,在中国,“语言学界的学术活动,大体分两类:中文系学人以音韵、训诂、方言、汉语语法的研究为主;外文系学人以介绍、解释国外诸语言学派的论点为主。两者未见汇合。"多年来,中国的语言学者自然形成了两支走不到一起的研究队伍(汉语与外语)。“吕叔湘先生一直为我国外语界和汉语界不相往来、‘两张皮'的现象深为忧虑。"(参见沈家煊,1996) 沈家煊(2001)客观地指出:"汉语界和外语界两股力量的汇合,小有进步,成效不大。”他认为这是造成我国语言学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同意这一看法。

事实上,语言学是不分国界的;无论在哪个国家,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的目的都是探讨语言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如果是做普通语言学研究,那重点就在(很多)语言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点;如果是做个别语言学研究,那重点就在某一语言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这一点看,个别语言学研究是为普通语言学研究服务的。

很多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学没有国界之分,就像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一样,没有中国与外国之分。许国璋(1999:16)早就明确指出,“语言学是探索语言理论之学,目的在阐明语际共同的东西,不宜也不应划分中国与外国"。Halliday (2000)则认为,区分“英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等会阻碍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学科目录看,有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它的二级学科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这里的学科分类有可比性的是另一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它的二级学科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由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已经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所以“外国语言文学"的相关二级学科就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但这样一来,外语学科的语言和语言学研究(个别语言学研究)就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了。

3.“外国语言学”的概念及其英译文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谈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概念及其英译文问题(如潘文国,2006)。我们认为,“外国语言学"既可以是多个“个别语言学"(如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等等)的总称;在中国说“外国语言学"指的可以是“非汉语语言学"(如果是这样理解,那“外国语言学"实际上相当于“外语语言学"),又可以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语言研究的结果,即潘文国(2006)所说的“以国别区分的,指的是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而“应用语言学"则是指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问题的学科。

我们认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的“外国语言学"应该是在中国境内(即“地理位置")除了汉语语言学以外的多个“个别语言学"(如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等等)的概括说法,而“应用语言学"指的是采用“个别语言学"理论或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与语言(包括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等)有关问题的学科。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那目前的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另一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区别可能就比较清楚了。但是,这种区分实际上更进一步强化了“个别语言学",弱化了“普通语言学"的重要性。

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含义看,它的英译文应该是“Linguistics Abroad and Linguistics Applied",而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在讲英语国家的应用语言学界,“applied linguistics"和“linguistics applied"是有区别的。Widdowson(1980)曾对 “applied linguistics"和“linguistics applied"做了区分;他认为(1980:165,另见Widdowson,1984:21),就“linguistics applied"而言,语言的理论和根据该语言理论所做的描述模式都必须是语言学方面的东西;Widdowson的原话是这样的: “It seems to me,then,that with linguistics applied the theory of language and the models of description deriving from it must be those of linguistics."按照这个观点,“linguistics applied"研究的是与语言有关的问题,或者说,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可以通过应用(运用、采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解决。关于Widdowson(1980)的这个区分,还可参见Lantolf(2004)的观点。

有必要强调的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在特定的政治和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出现是为外语学科“争夺"(保留)一块生存和发展的地盘和空间。它的提出既有理论根据和价值,又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4.学科的设置与人才的分类

由于我国学科的划分和教学行政单位的结构,外语专业的学者所做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个别语言学方面的内容,这种现象被描述为“老谈隔壁人家的事情"(吕叔湘,1991),多年来也受到我国很多著名学者的批评和质疑。(如沈家煊,1996,2001;杨自俭,2000,2002;钱冠连,2000,2002)

个别语言学的研究势必研究某一语言,外国语专业的研究人员(如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自然就研究他们所学和所熟悉的语言(这里不谈非语言(如文学、翻译等)专业、方向的问题)。这些人员大学本科学的是外语,写本科论文时探讨的语言问题也是所学外语的语言现象,而且论文还得用该外语撰写。考上硕士研究生后,他们仍然试着研究、探讨所学外语的语言(如英语语言、俄语语言、日语语言,等等),硕士论文也当然是关于所学外语的语言问题,而且要用该外语撰写论文。事实上,外语专业的语言(学)教师几乎都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

对于这种做法,有很多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沈家煊(1996)说:“目前有些外语院校的研究生论文只能以外语为主不能以汉语为主,这是一种很失策的做法。"这的确是一种失策,沈家煊(1996)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但问题是,从外语院校(系)对研究生的培养历史看(从1981年算起也有25年了),应该都是用外语撰写论文,研究的也是所学外语的语言问题。因此,“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语言"或“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研究英语语言问题应该是一种“常规",而不是例外。相反,如果“英语语言文学"的“语言"或“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并(或)研究汉语语言问题,那可能是例外,搞不好还有可能不容易拿到所攻读专业的学位。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说过我国有哪个“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语言"或“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有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毕业论文研究汉语语言问题,但事实上是一种“例外",与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可能有出入。如果“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研究生可以研究“汉语",而且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那应该也可以研究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包括俄语、日语等外国语,并且应该可以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那这样一来,一个学校(科研机构)的外语学科只要有一个“‘外’(英、法、日、德、俄,等等)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就足可涵盖所有语种的语言或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大家也不用想方设法申请更多的学位点。这看来恐怕是不行的。因此,沈家煊(1996)的这个建议是可取的,但估计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位点才可以这样做。如果是“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那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研究汉语语言问题估计不一定行得通。

5.关于“两张皮”问题

从这里的讨论可以看出,学科的分类、有关的规定、传统的做法、现行的研究生招生模式等等一直强化着个别语言学研究。因此,尽管多年来有多位影响很大的语言学家呼吁我国外语界和汉语界汇合研究力量,但成效不大,而且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现状的。正如杨自俭(2002:6)所说的,“‘两张皮'的现象恐怕各个国家都存在,因为它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从文献上看,很多学者都在想办法解决“两张皮"问题。例如,杨自俭(2002:6)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教育改革中把中、外文系打通,交叉培养研究生,从观念和方法上逐渐改变目前这种中文系外语好的少、外文系汉语好少的局面。这是涉及从小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二是语言研究人员要补课。中文系毕业外语不好的补外语,外语系毕业中文不好的补中文。这种补课要有成效也并非易事,非有目标有计划不可,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懈才行。"我们认为,杨自俭(2002:6)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积极的,但目前实施起来恐怕不容易。例如,目前的考研制度对中文系学生考外文系(或外文系学生考中文系)研究生是困难重重的。如果中文系本科生要考外文系的硕士研究生,那他们除了要把外语(如英语、俄语、或日语,等等)当作专业考基础外语(如基础英语、基础俄语、基础日语,等等)外,还要考另外一门外语(即第二外语,相当于非外语专业学位点的第一外语)。我想一个大学的中文系中能通过这两门外语考试的人是凤毛麟角的;就算中文系的学生中有个别人可以顺利通过两门外语的考试,他也不一定想考外文系的研究生。对于外文系的本科生,要通过中文系的诸如“汉语言文字学"或“古汉语”的考试也不是容易的。另外,要求语言研究人员补课是非常积极的建议,但做起来恐怕也不容易。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最怕学习外语的非外语专业学生往往就是中文系的学生,而大多数外语系学生的汉语(尤其是古汉语)基础也不扎实。对于已经上了轨道的语言研究人员,恐怕也少有人愿意放弃“驾轻就熟”的技能去试图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

从教育评估方面看,有些学校对外语院系的教师(和学生)撰写研究汉语的论文评价不是特别高,有些甚至根本不把研究汉语的论文当作“正经"的学术论文来对待,理由是他们是外语专业的人。我想中文系也有类似的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很好的设想恐怕很难或根本无法付诸实践。

如此看来,“两张皮”的现象恐怕在我国还要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要想强化普通语言学研究,弱化个别语言学研究,首先应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和大学院系组构的改革入手。

6.结语

本文首先对语言学的分类进行简单的回顾,目的是理清思路,把“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进行简单的区分,接着对有关中国的语言学研究的状况做了简单的勾画,然后讨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概念以及它的英译文,最后从学科的设置与人才的分类角度探讨语言学界经常谈起的“两张皮”问题。

我们认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说法有其存在的理由,这里的“外国语言学"应该是指对在中国境内除了汉语语言学以外的多个“个别语言学"的概括说法。

事实上,很多学校和学者都认识到应该从制度上进行改革。例如,笔者所在的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从2005级硕士生开始,全院所有的五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生都有一门“现代语言学"的学位必修课(用中文讲授),五个不同的硕士点的研究生上同一门基础课;此外,报考2007年的所有五个硕士点研究生的考生都必须同考一科“语言学概论"(用中文考试)。这样做就迫使整个学院的所有专业的研究生都同修“普通语言学"课程。这种改革对解决“两张皮"问题应该是有帮助的;但是,做这样的改革也是要费力气的。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做这方面的改革,这样最终就会把研究的中心放在普通语言学上,“两张皮"的现象也就没有那么突出了。但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对于目前汉语界和外语界两支队伍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出现汇合不力的问题,我们认为,说到底,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个别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彼此自扫门前雪,忽视了对普通语言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Preface[A].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Halliday,M.A.K.Foreword[A].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Kaplan,R.& Widdowson,H.G.Applied Linguistics[A].W.Bright(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 Lantolf,J.P.Applied Linguistics[A].In Malmkjaer,K(ed.)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C].(2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2004:22-26.

[5] Richards,J.C.,Platt,J.& Platt,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2000.

[6] Widdowson,H.G.Models and Fictions[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65-170.(该文被收集在Widdowson,H.G.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2[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21-27)

[7] 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的范围和性质[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9(1).

[8] 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a(2).

[9] 黄国文.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英语研究,2006b(4).

[10] 黄国文.个别语言学研究与研究创新[J].外语学刊,2007(1).

[11] 吕叔湘.序[A].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2] 潘文国.外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第三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论文)[A].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3] 钱冠连.对比语言学者的历史重任[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4] 钱冠连.论外语学者对母语研究的建树[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5] 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16] 沈家煊.序[A].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7] 许国璋.自序[A].许国璋论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18] 许国璋.许国璋文集2[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9] 杨自俭.简论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问题[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 杨自俭.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开拓创新[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黄国文

第三篇:浅析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摘 要】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而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征。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孕育了外国文化,同时也推动了外国文学走上巅峰。现如今,在我国文学市场上,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少数,它们不仅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阅读内容,也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写作形式。文章中,笔者将从外国文学作品入手,向读者揭示外国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语言艺术,以期能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 语言艺术 特征

众所周知,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艺术,每一个民族的作品也都存在着自己民族的表达特色,因此,如何恰当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需要我们深入到外国文学作品内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要想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探究语言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言是文学作品主要的载体,没有语言,文学作品将无法存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作品,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扩充我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使我们的文学素养得以提高。

一 外国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意象性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广泛阅读,其一大原因就是能够通过语言描述来创造出一个近乎真实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除此之外,作者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进行背景的描述、情感的渲染、思想的鼓动和形象的塑造,以此来为人们呈现出一个充满着快乐、悲伤、真实、虚无的想象世界。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文字来构造出一个文学构架,并在此构架中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的文学形象,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学主张。所以说,外国文学作品的一大特征就是语言文字具有意象性。

意象派的文学创作有三个主要原则,即:第一,单一意象;第二,用词简洁有力;第三,语言充满音乐感。例如,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一部作品《在地铁站中》有过这样的描述:“人群中出现的鬼影,正如盛开在潮湿漆黑枝桠上的花。”寥寥几笔,就表现出了一种决绝的美丽。由此可见,这三个主要原则都与语言艺术相关,我们可以从上述例子中有所体会,“拥挤的地铁站”是单一意象,在这个平凡的生活场景中,诗人庞德却看到了“潮湿漆黑枝桠上的花”这一意象,而整个场景只有两句话,语言简洁,音乐感强烈。

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篇作品中,诗人裴多菲用“急流”、“废墟”和“云朵”等多个意象来表达了自己甘愿为爱情献身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了“小鱼”、“常春藤”和“夕阳”等意象来表达了对爱人的守护。这些意象彼此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爱人的向往。

二 外国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性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得以保存,是因为其语言表达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性,这种情感既是作者的思绪,同时也是一代人的思绪,无论是虚无、愤恨、痛苦,还是快乐、兴奋、激情,这一切的情感都能够被作者融入文学作品中,并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都是富于感情的,这种通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才是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也就是说,情感性是外国文学作品的又一大特征。

例如,英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独白不仅仅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对于人生的拷问。当观众读到这句话时,自然而然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反思。由此可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生动的语言形象之外,更引人关注的就是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内涵,因为这才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

在诗歌当中,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是“伤感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墓园派”的奠基人物。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怀古伤今的句子随处可见,他醉心于墓园风光,擅长通过悲凉的文字来唤起人们的伤感情怀。如在《乡村墓地的挽歌》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breezy call of incense—breathing morn,The swallow twittering from the straw—built shed,The cock’s shrill clarion,or the echoing horn,No more shall rouse them from their lowly bed.”(“清新的早晨轻拂的微风,草窝里的燕子呢喃声声,号角的回荡,雄鸡的啼鸣,也无法将他们从墓中唤醒。”)在这篇诗歌中,笔者所罗列的意象仿佛都与挽歌无关,但是仔细回想,每一个意象都表现出了无法言说的悲凉,这种空洞、虚无的情感,貌似只有通过文字,才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三 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生动性

生动性是文学作品语言所必备的特性。所谓生动性,也就是通过语言描述将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之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同时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能够随着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随着故事人物的开心而开心,当作者向我们描述一个场景时,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相似的环境,而这些,都是由语言的生动性所带动的。文学作品语言的生动性能够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同时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在许多外国作品中,作者都是通过运用语言对脑海中产生的场景进行描绘,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思想境界,并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

例如,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当中,作者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些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比如说故事的主人公奥利佛被作者刻画成一个凄苦悲情的孤儿,而费金则被刻画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窃贼,在这部小说中,还有善良的梅里夫人和正直的布朗咯。狄更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来赋予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性格,使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活力。在描写奥利佛时,狄更斯使用的是充满童真的语言;在描写费金时,狄更斯使用的却是行业黑话;在描写善良的人物时,狄更斯使用的是恭敬的语言。因此,在他的文章中,每一句话都是为描写人物而埋下的伏笔,读者可以从这些语言中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的风貌。

四 外国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作品语言的另一大特征,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述更加清晰,并让读者能够在清晰化的语言场景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在文学探究中,我们常常把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放在一起进行理解,而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这两个特征是具有一定区别的。生动性通常指的是表述具体生动,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内涵,而形象性指的是从情感上来为读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渠道,使读者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文章的情感内容。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性通常具有两个特征,即抽象性和表象性。抽象性的表述往往不是真实的,这种表述特征指的是作者会根据一定的思维和社会现实来虚构出一些文学作品形象,而表象性指的是在某些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的一些形象往往是人们所熟知的,因此这些形象会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

例如,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位生于越南胡志明市的法国姑娘,整个人生都与东方有着不解之缘。在其代表作《情人》这部小说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中国小伙子与法国姑娘的绝美爱恋,而对于玛格丽特本人来说,其人生的第一段恋情就是与中国男生发生的,这也就说明《情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传成分在里面,而玛格丽特也毫不隐藏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里,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感情。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述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座通向文学作品的桥梁。因此,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向先辈们学习,积极积累写作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感悟能力,并为祖国的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阳.浅议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J].戏剧之家,2014(13):232

[2]汪介之.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情感读本,2014(8)

[3]赵增虎.“当代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与价值重构”——2012年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4]潘利锋、张能泉.在文本细读中提升学生能力: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外国文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3(6)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朴燕淑

上一篇:债券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运营模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