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24-04-08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用9篇)

篇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必读书目:

(1)Brown, G.& Yule, G.1983.Discourse Analysis.CUP.(话语分析,外研社¥27.90)代订购

(2)Chomsky, N.1957.Syntactic Structures.Mouton, The Hague.,胶印本¥5.00

(3)Ellis, 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外,¥49.00),胶印本¥35.00/套,2册.(4)Haiman, John.1985.Natural Syntax.CUP,胶印本10.00

(5)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1994.Reprinted by(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1.91),胶印本¥30.00

(6)Hurford James R & Heasley Brendan.1983.Semantics: A Course book.Cambridge: CUP.复印本¥16.00

(7)Lakoff, G.& M.Johnson.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胶印本¥15.0

(8)Levinson.S.1983.Pragma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语用学,外研社¥38.90),代订购.(9)Jennifer,Hornsby &…,2006,Reading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ackwell Publishing.胶印本¥20.00

(10)Radford A.1988/2000.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 First Cour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转换生成语法,外研社,¥56.90)胶印本¥30.00

参考书目:

(1)Bal, M., 1985.Narratology.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Bell, J.(1999/2004)Doing Your Research Project: A Guide for First-time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Open University Press/外教社.(3)Carter, R.& Simpson, P.(eds.), 1989.Language,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 An Introductory

Reader in Discourse Stylistics.London: Unwin Uyman.(4)Chomsky, N.1965.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IT Press, Cambridge, Mass.(5)Chomsky, N.1975.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Plenum, New York.(6)Chomsky, N.1981.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Foris, Dordrecht.(7)Chomsky, N.1986.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Praeger, New York.(8)Cobley, P., 2001.Narrativ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9)Cook, G.1989.Discourse.OUP.(10)Cook, V.1993.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1)Coulmas, F.(ed.).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2)Fauconnier, Gile & Mark Turner.2002.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ork: Basic Books..(13)Fillmore, Charles.1982.Frames Semantics.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 Hanshin.111-138.(14)Garman, M.Psycholinguistics.Beijing University Press(4th.), 2002.(15)Halliday, M.A.K.&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 1976.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6)Halliday, M.A.K.and Christian M.I.M.Matthiessen.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1999.(17)Halliday, 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8)Herman,David(ed.), 2003.Narrative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Stanfor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19)Jackendoff, R.S.1983.Semantics and Cognition.Cambridge, MA.:MIT Press.(20)Jorgensen, M.& Philips, L.2002.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Sage

Publications.(21)Kennedy, G.1998.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London: Longman.(22)Langacker, R, W.1987,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3)Larsen-Freeman, D & Long, M.1991.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Chinese Edition)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4)Leech, G.& Short, M., 1982.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Longman Group.(25)Nunan, D.(1992/2002)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CUP/外教社.(26)Ooi, Bincent B.Y.1998.Computer Corpus Lexicography.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7)Ortony, Andrew(ed.).1979.Metaphor and Thought, CPU.(28)Prince, Gerald, 1982.Narratology: The Form and Functioning of Narrative.Berlin• New

York • Amsterdam: Mouton Publishers.(29)Radford A.1997/2000.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immon-Kenan, S., 1983, 2002.Narrative Fiction.Routledge.(30)Searle, J.1969/2001.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1)Sperber, D.& D.Wilson.1986/2001.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32)Stubbs, Michael.2001.Words and Phrases: Corpus Studies of Lexical Semantic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33)Svensén, Bo.1993.Practical Lexicograph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ictionary-Making.John Sykes and Kerstin Schofield.Oxford: Oxford Universitiy Press.(34)Sweetser, Eve 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UP.(35)Taylor, John.2002.Cognitive Grammar.OUP.(36)Taylor,John.1989.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OUP.(1995年第二版,2003年第三版)

(37)Traugott, E.C.& B.Heine.1991.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Amsterdam:

John Benjamins.(38)Verschueren.J.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39)申丹,1998.《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40)严辰松.(2000)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西安交大出版社.

篇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及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不断磨练自己并考入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修外语教学法/语篇分析方向。

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并承担了两届大一新生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使自己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篇3: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外国语言学,研究,两张皮,目标,创新,结合

引言:近几年来, 在国外语言学研究多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 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学术氛围。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包括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两个大的方面, 各大院校语言研究类专业也基本上以此划分来设置专业。在专门从事语言研究的学术界, 也按照中文研究和外国语言研究来分类。但我国的语言研究存在这样一个怪圈, 那就是从事中文语言研究与从事外国语言研究彼此是相互独立的, 这就是被吕叔湘先生精辟概括为“两张皮”的怪现象。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语言教学和研究质量的提高, 也成为我国语言研究走向世界的瓶颈, 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时候了。1基于此, 本文就如何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进行几点思考。

一、我国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

1. 学科的划分局限了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很多学者对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学科划分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这种将语言学研究划分为中国语言研究及应用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这种分开研究的方式造成的结局即是:研究外国语言学则脱离了本国的土壤, 那么中国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将与世界整体的研究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这便失去了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的主动权。然而, 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步伐在不断前行, 他们对语言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国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2. 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层面较浅。

外国语言学之所以称之为语言学, 那么它不仅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 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还因为它的产生与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土壤密切相关。因此, 我们在研究外国语言学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结构和运用上, 还需要纵向了解其历史渊源、横向掌握其风土民情和文化底蕴, 更需要通过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正确运用到对汉语的研究之中。然而, 我们在实际研究中, 往往停留在就外国语言学论外国语言学上。

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目标

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是必须基于母语的, 任何脱离本国母语的语言学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和我们搞国家建设一样, 必须找到一个落脚点:那就是最终要为本国的语言建设服务。正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

由于我国对语言学的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有中国语言学研究和外国语言学研究。故而, 一些人会就研究外国语言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本国的语言建设服务这一观点提出疑问:不是专门有从事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吗?本国语言建设应该是从事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思考的问题, 这应该是他们肩负的使命才对。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 那就是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都属于语言学的范畴, 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 是不能孤立而论的。首先, 从学习外国语言的角度进行论述。众所周知, 任何人学习外语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因为语言最根本的作用就在于此。但是, 不可能因为学习一门外语就将母语挥之脑后。但是, 对于中国人来说, 汉语以外的任何语言对于我们来讲都是外语, 都是第二语言。我们在学习这门语言时是以第二语言来学习的, 这势必会与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存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外国人学习外语的方法, 或许对我们改进学习外语的方法有所帮助。俗话说“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径”, 如果我们找到适合的方法会对学好外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我们应认真挖掘外国语言学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语言学的共通之处。从外语教学角度上, 通过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和探讨, 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中国特定语境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再次, 我国具备精通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的大师的好传统。且不说像王国维、胡适既是国学大师, 又是外国语言学高手, 像汪榕培、马建忠、赵元任、王力、吕叔湘等都秉承着学习、研究外国语言学从而实现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理念, 前辈的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理由不发扬光大。尤其是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长廊为人类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战争和屈辱的洗礼, 展示给世界的是坚韧、顽强的精神。随着民族的崛起, 我国已逐渐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语言学研究也不能落伍, 故而我们在对语言学研究时, 不能让对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和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分家”, 虽然“分工”各有不同, 但是都在为从事的语言学研究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三、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创新性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在这种整个民族都非常重视创新的大环境下, 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也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然而, 许多人对于语言学研究的创新都存在着误解, 甚至忽视了语言产生所必须的文化背景和大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不属于创新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误以为纯粹的理论介绍就是创新。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语言学研究理论不断进步的年代, 我国有不少语言学研究学者在国外亲身经历和感受这种新的理论思潮的冲击。当他们体验了国外语言学研究的巨大冲击波后, 会很自然地将从国外取来的“真经”传给国内的语言学研究者们。这种来自发达国家的较先进的语言学研究理论固然会受到杂志社和语言学研究者广泛的推崇和肯定。但由于这些“海龟”的语言学研究者们没有将从国外涉猎的语言学研究理论应用到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上, 而是以复述的形式将这些理论进行了转述和介绍, 没有添加新思维和新描述, 故而这种纯理论复述和介绍的形式不能归结为理论创新。但如果结合这些新的语言学研究理论, 根据自己对语言学研究的实践经验, 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本人对语言学研究的理解和评价融入到对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中, 则可以称之为创新。这种做法对推动语言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将起到重大作用。

2、误以为对他人研究理论的解释就是创新。

随着国外语言学研究理论的不断进步,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进步不仅仅包括对语言学研究的方法上, 也体现在对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这无疑受到国内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学者的追捧。这种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方法的理念是值得推崇的, 但是国内这些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往往误认为自己对国外语言学研究的“解释”属于对语言学研究的创新。殊不知, 这种理论解释是不能称之为创新的。因为, 运用“解释”亦即演绎方法的前提是自己提出假设, 西方的学者都是这么做的, 因而他们的研究无疑是创新。2但这些追随者缺少这种提出假设这一过程, 故而他们的对语言学研究理论的解释不属于创新的范畴。

既然以上两点均不属于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创新,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算是创新呢?我们就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具备本土意识。在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时, 不能忽略这一前提:外国语言产生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 因为它产生在外国, 故而外国对它的研究往往最切合语言学实际、且这些研究理论是植根于长期积累的对特定文化的理解的, 故而国外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必然专业、权威、先进, 是我们的语言学研究学者和专家们所望尘不及的。因此, 要想取得创造性、突破性的研究, 必须结合中国与汉语的前提, 对与汉语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 如翻译研究、对比研究等最有可能出成果。3

(2) 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马克思说,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树立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体现在以下两点: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语言学的实际;还要正确理解“结合”的真正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时, 要充分理解中国语言学的特点, 并分析外国语言学研究得出的先进理论是否适合中国语言学的特点, 而不能将外国对语言学研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对于结合, 不是粘合、联合、也不是迎合, 而是有机的结合。

(3) 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有理论意识。经过对事实的收集、归纳、提炼、假设、论证、推导的过程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才是成功的研究。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应具备归纳和演绎的过程, 才能使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得到预期的效果。

四、该如何进行语言学研究

在对外国语言学研究要在瞄准国际语言学研究的前沿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上语言学研究的优点和国内语言学的特点, 同时要秉承对语言学研究的热爱之心, 积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地进行钻研。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马建忠、赵元任、王力、吕叔湘这样既精通外国语言学知识又熟谙中国语言学知识的大师,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在对外国语言学研究方面能够在世界上立足, 才能提高对语言学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潘文国.“两张皮”现象的由来及对策.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0期.总第150期:34.

[2]、潘文国.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总第217期.2-3.

篇4: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中国逐渐成为显学。本文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对近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进而根据语言类别研究对语言学方向的论文进行分类,旨在对该学科语言学方向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以为今后的研究选题提供导向。

关键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分类;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语言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因而对语言的研究便成为世界学者们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研究也加快了脚步。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了2001年至2010年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论文,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将论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分析,进而本文根据语言类别研究将语言学方向的论文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本研究旨在对本学科语言学方向研究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助学者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做出立意新、质量高、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一、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数据收集与分类

为全面掌握近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现状,笔者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本学科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穷尽式的检索。笔者首先在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输入检索控制条件中的学位年度选择2001年到2010年,然后在输入内容检索条件中选择学科专业名称,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关键词,截止到2012年3月1日16时30分笔者最终检索出的博士学位论文160篇,硕士学位论文11567篇,总计11727篇。

按照学科研究方向分类,本文根据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将论文划分成九类,分别为:语言与语言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典学、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修辞学与文体学、翻译学、教学研究。未涵盖在这九类之内的论文,笔者将其均划入特殊类,如:外交政策和国际政治、国际商务、中西文化交流、文学、文字学、中东问题研究、德国问题研究、美国问题研究等。进而,笔者按照研究语言类别将语言学方向的论文分为单一语言研究和多种语言对比研究。

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各

研究方向比例统计与研究现状

1.各研究方向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

检索出的160篇博士学位论文包括语言与语言学4篇,语音学2篇,语法学24篇,语义学11篇,词典学5篇,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51篇,修辞学与文体学14篇,翻译学10篇,教学研究36篇,特殊类3篇。检索出的11567篇硕士学位论文包括语言与语言学224 篇,语音学68 篇,语法学 767篇,语义学214篇,词典学85篇,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2429篇,修辞学与文体学481篇,翻译学2873篇,教学研究3729篇,特殊类697篇。即在检索出的11727篇学位论文中,语言及语言学共228篇,占1.94%;语音学共70篇,占0.59%;语法学共791篇,占6.75%;语义学225篇,占1.92%;词典学90篇,占0.77%;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2480篇,占21.15%;修辞学与文体学495篇,占4.22%;翻译学2883篇,占24.58%;教学研究3765篇,占32.11%;特殊类700篇,占5.97%。为了更清晰地显示以上十类在检索的11727篇学位论文中的比例,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制作成饼状图(见图1)。

2. 学科研究方向的现状分析

为了使本研究更有针对性,笔者将重点放在对本学科的语言学方向的分析,因此对翻译学、教学研究以及特殊类未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分析。

2.1 语言与语言学

语言与语言学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1)对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研究,如博士学位论文中《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赵宏宇,2008)一文详细介绍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并探讨了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作用。

(2)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研究语言与文化、心理、认知等其它学科的关系的研究,如博士学位论文中《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王爱华,2007)一文中作者以明达语言维度观视角来审视语言哲学里的三个重要而又具有争议的话题:语言与实在的关系、语言与心智的关系、语言的不完备性,为语言哲学提供了新视角。

(3)语言的对比研究,如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崔文博,2006)一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以汉语和日语中的数字“一”到“十”为研究对象,从“语外对比基础”和“语内对比基础”两方面,对中日语数字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中日数字的使用异同、使用规律以及特点,加深了人们对中日数字的认识。

近年来语言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由研究语言本身的系统理论逐渐转向跨学科的研究,由单一语言的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

2.2 语音学

语音学的研究包括:

(1)对语音学基础知识的研究,如硕士学位论文《上声变调:对变调辖域的研究》(王声付,2008)一文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范围,对上声变调的变调辖域进行研究,找出控制上声变调的变调辖域的深层机制,从而探出上声变调的音系过程是怎样作用的, 对汉语连读变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尝试范例。

(2)英汉语音对比研究,如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汉语调对比分析》(吕明,2008)一文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英汉语调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侧重功能角度的深入分析,并收集实验资料通过对比进行解释说明。

(3)语音教学,如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语音加工技能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李光泽,2009)一文以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选用横断法和实验法探索语音加工技能的本质以及它们与阅读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对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我国的语音学研究较早地吸收了国外语音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近十年的研究中对现代技术在语音学中的应用如语音合成的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语音分析等实用研究涉及甚少。

2.3 语法学

语法学的研究包括对词类、短语和句子研究,如张婷婷(2009)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汉语疑问词“为什么”的句法位置及特征核查;崔靖靖(2006)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的句法特点。此外,汉外语法对比研究更广、更深,侧重社会语境中实际的语言用法。博士学位论文中《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吴善子,2010) 一文运用了典型范畴理论确定了汉韩反诘语气副词的范围,并考察了汉韩反诘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汉语的区别词、韩国语的冠形词、日语的连体词在各自的语言中所属的词类范畴相同, 三者均为专职的体词修饰词类,崔红花(2009)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以三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项对比的方法,多方面、多角度考察了这一类词。

语法学的研究已经从单纯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描述转向对语法的语义、功能、言语交际中的运用规律的研究考察,但研究者多以书面语为研究对象,而对口语语法的重视尚显不足。

2.4 语义学

语义学研究范围除了词以外,向下包括词素和义素,向上包括词组、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单位或言语单位的意义。田兵(2004)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多义词进行了研究,并解释了如何进行义项的区分与描写。硕士论文中《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方红秀,2010) 一文一组英语近义词入手,从类连接和搭配两方面先调查了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该组近义词的语义韵特点,而后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这组近义词的类连接和搭配状况,进而总结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这组近义词的语义韵特点。熊田甜(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意象图式和原型范畴理论,探讨“A and B”表达式多义网络结构产生的过程及理据。何莉娟(2006)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歧义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歧义的类型、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在实际的交际使用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探讨。

我国近年来语义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义现象、同义现象和歧义现象中,反义现象的研究相对薄弱一些。此外,作为跨学科的研究,国内语义学研究在学科跨度方面尚显不足。

2.5 词典学

词典与语言之间是互动关联的。语言的出现是衍生词典的必要前提,有语言才有词典,而词典则是记录语言使用或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的载体。词典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型词典研究之上,如博士学位论文中何佳宁(2003)、徐海(2006)、张宏(2009)以及硕士学位论文中朱文慧(2009)、董琦(2009)、冯婷(2009)等,均是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型词典进行研究。

近年来词典学尤其是应用词典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框架仍然较为松散,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2.6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分为三个领域: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篇章研究。

语用学的研究包括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同时,近年来该领域也很侧重介绍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等新语用学理论。张淑玲(2006)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基于顺应性理论研究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描述和解释。刘芬(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关联理论,以外交语言的言论为语料,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现象,用认知语用学的认知关联语境阐释外交模糊语产生的原因,以及语用模糊在外交语言中的功能。语用学的研究正朝着从引进国外理论、立足汉语开展研究、宏观与微观结合、加强应用研究等四方面的方向发展。

社会语言学的任务是探求语言现象与社会的关联,在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解释。社会语言学研究论题包括语言的性别差异,根据阶级、性别、种族、年龄等研究语言变异,语言交际中称呼和称谓的研究,禁忌语、委婉语、抱怨语等的研究。邵军航(2007)在博士论文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动因及使用目的、特点、构成、类型、委婉机制、翻译等几个方面。陆亚(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通过对150份调查问卷以及对一部以婚姻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新结婚时代》的剧本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以及婚龄这四个变量的研究来分析它们对于夫妻双方使用指令性语言行为的影响。高鹏燕(2010)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以言语行为理论、面子威胁理论、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研究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分析中国男、女抱怨策略的异同。社会语言学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进一步的发展还有待于更多的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更系统的方法。

篇章研究主要是对新闻语篇、政治经济语篇等的研究,对语篇的主述位系统、互文性、回指等的研究。博士论文中《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语言实现研究—汉英语篇对比分析》(赵军峰,2009)一文通过英汉语篇对比的方法探讨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其语言实现的规律。李克(2006)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探讨了语篇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等三种类型,研究了转喻在回指中的映现作用。

2.7 修辞学与文体学

修辞学主要是对通感、转喻、象似修辞、隐喻等方面的研究。如王宇宏(2009)在博士学位论文中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诗歌中的通感隐喻进行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对比分析,探究英汉语通感隐喻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搭配关系和迁移方向,发掘出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的共有规律及各自特点,并深入剖析通感现象的普遍认知机制,以及通感文化个性的美学和哲学根源。

文体学主要是对非文学体裁的研究,如对广告、科技、贸易、学生写作等进行的文体分析。如孙海英(2008)在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研究方法,从国际商务合同的功能出发,对其语篇结构和词汇语法两方面的文体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三、语言学研究方向中各语言类别研究

比例统计与现状分析

1.各研究语言类别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

鉴于本文重点研究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动态,因此翻译学、教学研究和特殊类三类论文未包括在语言类别研究之列。根据统计,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的学位论文共4379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11篇,硕士学位论文4268篇。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其研究对象包括对英语、汉语、日语、俄语、韩语、意大利语等单语的研究以及两种语言及以上的多语对比研究。在111篇博士论文中,多语44篇,英语33篇,汉语33篇,韩语1篇。在4268篇硕士论文中,多语1185篇,英语1997篇,汉语994篇,日语49篇,俄语32篇,蒙古语3篇,韩语2篇,意大利语1篇,法语1篇,西班牙语1篇,希伯来语1篇,越南语1篇,德语1篇。即在总计的4379篇学位论文中,多语1229篇,占28.07%;英语2030篇,占46.36%;汉语1027篇,占23.45%;日语49篇,占1.12%;俄语32篇,占0.73%;韩语3篇,占0.07%;蒙古语3篇,占0.07%;意大利语1篇,占0.02%;法语1篇,占0.02%;西班牙语1篇,占0.02%;希伯来语1篇,占0.02%;越南语1篇,占0.02%;德语1篇,占0.02%。各研究对象在4379篇学位论文中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如下:(见图2)

2.各语言类别的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母语研究与外语研究的关系问题,许国璋先生生前多次讲中文系和外文系要打通,并指出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者也应该研究汉语。王宗炎先生殷切希望外语界学人研究中国问题,研究汉语问题,要拿出本土的材料来,不然就不能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据分析统计,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虽然对英语语言的研究所占比重最大,多语的对比研究其次,但对汉语语言的研究已居于第三位,且多语的对比研究也不乏汉外语言的对比研究,如刘齐生(2009)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比分析了汉语和德语语篇在篇章、小句和词汇层面上对结构的选择,并对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曾丽(2009)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比了汉语模糊语和英语模糊语在科技论文写作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梅菁(2009)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汉语和法语中动物词汇的差异,希望能够理解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交流。

中国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正逐渐从对西方理论进行单纯的引介、转入吸收并将之与本国语言实际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修正进而创新的阶段。

四、结束语

近十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不断吸收国外新思想、新知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也随之不断发展。从研究方向角度看,其研究范围出现跨学科现象,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为主流;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本学科在注重英语语言研究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要把从外国学来的东西加以试用、验证和修正,用来解决汉语问题,以促进我们的研究。同时,外语界的学者们也正在尝试结合中国实际以汉语为研究目标,这将有利于我国外语界和汉语界研究力量的汇合。身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人,我们要明确研究方向,掌握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不断创新,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首页.Retrieved March1, 2012, from http://www.edu.cnki.net/

[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Retrieved March1, 2012, from 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MFD

[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Retrieved March1, 2012, from 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MFD

[4]崔红花.汉韩日体词修饰词类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D],2009.

[5]崔靖靖.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的句法结构.湖南大学[D],2006.

[6]崔文博.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大连海事大学[D],2006.

[7]董琦.英汉学习型词典插图处理模式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8]方红秀.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山东科技大学[D], 2010.

[9]冯婷.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用法信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10]高鹏燕.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中国海洋大学[D],2010.

[11]何家宁.中国英语学生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词典的实证研究:大学汉英学习词典模式的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3.

[12]何莉娟.英语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D],2006.

[13]黄国文.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6.

[14]金慧敏,金娟,黄丽艳,于洪志. 我国英语语音学的研究现状[J].科教导刊,2010.

[15]李光泽.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语音加工技能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16]李克.英语语篇回指的认知转喻研究.曲阜师范大学.[D],2006.

[17]李美霞,焦瑷珲.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中国外语界英语语言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1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

[19]刘芬.认知关联语境下的外交语言语用模糊研究.武汉科技大学[D],2010.

[20]刘根辉.从语用学发展历程看中国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J].外语学刊,2005,(1):18-23.

[21]刘齐生. 汉德宣传性语篇结构差异的政治语法因素—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22]陆亚.婚姻对话中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D],2010.

[23]吕明.英汉语调对比分析.贵州师范大学[D],2008.

[24]梅菁.跨文化视角下汉法动物词汇比较研究.湘潭大学[D],2009.

[25]邵军航.委婉语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D],2007.

[26]孙海英.国际商务合同的功能文体学分析.中国海洋大学.[D],2008.

[27]孙志,周俊,庞志雄.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8]田兵.义项的区分与描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4.

[29]王爱华. 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7.

[30]王声付.上声变调:对变调辖域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D],2008.

[31]王宇宏.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上海交通大学[D],2009.

[32]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D],2010.

[33]熊田甜.A and B表达式多义性的认知研究,湖南科技大学[D],2010.

[34]徐海.英语学习型词典典型词例的选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7.

[35]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M].外语教学也研究出版社.1996.

[36]杨自俭.再谈“两张皮”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29-33.

[37]雍和明.语言·词典与词典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8-51.

[38]曾丽.模糊限制语在科技摘要写作中的对比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D],2009.

[39]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40]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6.

[41]张婷婷.汉语疑问词“为什么”的句法位置及特征核查.湖南大学[D],2009.

[42]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D],2008.

[43]赵军峰.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语言实现研究—汉英语篇对比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44]朱文慧.英汉学习型词典中近义词辨析栏设置的优化处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2009

作者简介:

[1]王显志(1969-),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语言教学与研究。

[2]王娜(1987-),女,硕士研究生,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篇5: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以形式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本专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形式语言学四大基础理论领域(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二、就业前景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目前国内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学科,此学科培养既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又懂财经的,具有从事财经工作能力的或从事本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能够适应社会交流的趋势,从而在“地球村”中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篇6: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日语

从08到11年日语都没有出现作文,所以当时抱着侥幸的心态压根没准备作文,想着不会再有作文了。卷子发下来时傻眼了,多了篇作文,300字,题目是你身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由于从没练过,憋了好久才写些出了,根本都不够字数,实在写不出来了。还有就是连续好几年翻译都是课本中的原文,所以脑子短路,一直在背课本翻译,从前到后背的滚瓜烂熟。可是卷子发下来才发现今年没有出原文,不知道哪里的文章,很多单词都不认识,最重要的是有几个常出现的词,都不知道怎么翻译。师大日语卷子有点难,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日语专业比较牛。试卷主要考二级语法,没有考单词之类的,前两大道选择题都是语法知识,阅读理解也不容易,不是选择题,是问答题,因为原文读不懂,回答问题也是瞎蒙的。所以当时考完整个人都傻了,很伤心很伤心。当天政治考的也不怎么的好,想着即使第二天专业课考满分,日语不及格还是没用。呵呵,分数出来时最满意的还是日语,71分,虽然不高,及格了我还是很满足。

翻译与写作

主要有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三篇作文,200字。前几年都是两篇,所以一定要注意做题速度。我考的不是很好,一般般,够用。第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日益强大,西方国家鼓吹中国霸权论,中国强大之后会威胁到世界其他国家,问你怎么看待。很简单,只是不要觉得简单,一激动就写很多,只要够200就行了。我写了很多,导致写三篇作文时时间不够,草草结尾。第二篇忘了什么题目,回头想起来再补上。第三篇是你觉得发明与发现哪个最重要。这边作文写得最烂,没时间了,一定要注意时间。

综合英语

整场考试下来,最不满意的就是综合英语,觉得卷子出的很烂。日语虽然难,但是我喜欢,我觉得研究生考试卷子就应该这样出。综合英语第一题考的是英美文学作家作品连线,卷子中有个作家作品出错了。这些作家都是常见的,好好看看前几年真题。第二题语言学知识,也不难,有原题。后面两大道选择题出的很反胃,根据句意选单词,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些选择题连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或段落,反正一看就知道有联系。这明显是从哪篇文章里抠出来的,选择题怎么可以这样出?!有时候单独一句话根本看不不懂什么意思,也许自己水平有限吧!阅读理解应该和往年一样吧,记不清了,好像10篇,不难,但一定要注意速度。

福师大专业课不难,根本拉不开分,你觉得容易别人也容易,所以还是好好好好准备日语和政治。

篇7: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4年四川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讲解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由原四川大学外文系、原成都科技大学外语系和原华西医科大学外语系调整组建而成。学院现下设英文系、日文系、俄文系、法德文系、大学外 语部等5个教学单位和语言培训中心、国外考试中心、美国文化研究中心、加拿大文化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法国文 化研究中心、外语教学研究所、多媒体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和对外服务机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255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 75人。现有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1个,招收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交 流、英语语言学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招收英、日、俄、法等语种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拥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 权点(MTI),含英语口译和英语笔译两个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拥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5个文理兼收的本科专业;其中英语 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俄语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英语专业开设的“英汉口译”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语文导论”为四川省精品课程,“英语写作”为校 级精品课程;大学外语部开设的“大学英语”为省级精品课程。开设的第二外语包括英、日、俄、法、德、西班牙、韩等语种。

2014年四川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01 现代英语及语言理论

02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03 现代外语教育及教育技术

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42 俄语 或 243 日语 或 244 德语 或 245 法语 或 246 西班牙语 或 247 韩语

③ 638 基础英语

篇8:基于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对外国语言研究的目的

上述已经提到, 我国的语言研究分为外国语言和中国语言, 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语言研究规律的。对于外国语言研究者来说, 这样的划分把他们局限在外国语言中, 对中国语言不能很好地了解。虽然这种观念有其正确性, 但是进行划分在于是研究更加细化和深入, 分工只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 语言不分中外, 不能因为划分体系就局限其中。对于学者来说, 任何语言的研究都是从母语开始的, 不顾母语的做法是不对的。

研究外国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中国语言的建设。即使在进行外国语言研究也不可能丢掉自己的母语, 完全抛弃母语。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 在进行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也不可能像学习母语一样。对于外国语言的研究, 要了解它与汉语的异同。通过对研究的比较, 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更快更高效。在中国进行外语教学, 在外语环境中产生的教学理论和语言理论是否适应中国语言环境, 外国人也不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需要他们自己进行研究和实践。外国的语言研究需要结合中国实际, 只有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如果在没有了解中外语言异同的情况下, 进行外国语言研究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在进行外国语言研究的同时也要进行汉语研究。

二、对外国语言研究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取得进步的源动力, 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有极大促进意义。在整个国家都重视创新的环境中, 对外国语言的研究也应坚持创新, 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研究模式, 这对于研究进展只有阻碍没有促进作用。笔者认为, 在进行外国语言研究创新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2.1本土观念贯穿于研究过程中。在研究外国语言的过程中, 应该牢记外国语言是伴随着独特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产生的。它源起于外国, 因此外国对其进行研究最契合实际情况, 而且对这些语言的研究, 需要建立在对该地文化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因此, 国外对外国语言的研究, 其研究水平相较于中国而言肯定会更权威、先进、专业, 我国的语言学者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要想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和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就应该结合中国汉语, 在与汉语相关的区域进行类似对比、翻译等研究, 最有利于取得成果。

2.2在进行外国语言研究时问题意识要时刻保持。问题是时代进步的声音, 一切的改革与发展都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从这点可以看出, 问题意识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外国语言研究中, 其问题观念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对语言研究时要注意结合中国语言以及中国的实际;对“结合”的真正含义进行正确理解。这要求在研究外国语言时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中国语言的前提下, 并通过外国语言分析得出的理论, 考虑其是否符合中国语言的特点, 不是生搬硬套, 要使两者做到完美的结合。而不是强硬的联合、粘合, 更加不是迎合。

2.3在进行外国语言研究时要有理论观念。所谓成功的研究,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通过对事实的归纳与收集, 进行反复的假设与提炼, 进而进行推导和论证, 从而得出的理论研究。在对外国语言进行演绎与归纳, 不仅能使外国语言更加形象的展现在眼前, 也能体研究的效果, 从而达到研究的目标。

三、进行外国语言研究的策略

上述已经讲到研究外国语言要明确目标并不断创新, 所以在了解这两点之后, 应该了解如何研究外国语言。外国语言的研究不是表面了解其产生的土壤和文化背景, 应该结合中过人的实际, 将汉语与外语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中国语言的发展目的。

3.1在对外国语言进行研究时, 就要对其语言学理论进行钻研。认真钻研其理论, 保证对外国语言有一个深刻、全方位的了解。对影响比较大的哲学或是语言学著作, 都应对其有所涉及。只有在对这些理论全面系统的掌握之后, 才能在整体上对西方元进行研究与观察,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某一理论进行盲目跟从。[2]要树立自己的特色, 而不能盲目跟风, 这样不仅会使语言研究缺乏针对性, 其研究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这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很不愿面对的。

3.2在对外国语言进行研究时, 应注意眼高手低, 这是对学者工作的要求。所谓眼高就是指眼界要高, 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学术动态要及时了解, 做到不盲目崇拜, 树立新的理论和学说;手低就是要求学者从基础做起, 不好高骛远, 做好基础研究。因为要研究外国语言, 所以研究者首先要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应注重汉语, 语言研究是以此为基础的。现在语言研究中, 学者对汉语往往觉得很难把握;在进行翻译时, 也会在汉语方面出现问题。[3]语言也在随着时间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了解母语有利于更好的对外国语言进行研究。

总结:综上所述, 我国的语言研究存在着“两张皮”现象, 这不仅是受到中国语言特殊性的影响, 也是由于外国语言的层现叠出。这两个原因使得“两张皮”现象愈演愈烈。所以在进行外国语言研究时, 要注重研究的目的, 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创新研究方法, 从而达到服务中国语言的目的, 使两者在研究中完美结合, 促进语言研究的发展。

摘要:由于受到我国语言文字特殊性以及外国语言理论的影响, 我国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明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外国语言理论建立在西方语言的基础之上层出不穷, 对我国的语言研究有着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外国语言研究目标进行介绍, 提出对外国语言进行创新性研究, 进而提出对外国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外国,语言学,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潘文国.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04)

[2]黄国文.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04)

篇9:外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及方法探讨

近几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不断吸收国外新思想、新知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也随之不断发展。从研究方向角度看,其研究范围出现跨学科现象,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为主流;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本学科在注重英语语言研究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要把从外国学来的东西加以试用、验证和修正,用来解决汉语问题,以促进我们的研究。

外国语言学现状研究方法一、我国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

1.学科的划分局限了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很多学者对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学科划分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将语言学研究划分为中国语言研究及应用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这种分开研究的方式造成的结局即是:研究外国语言学则脱离了本国的土壤,那么中国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将与世界整体的研究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这便失去了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的主动权。

2.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层面较浅。我们在研究外国语言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结构和运用上,还需要纵向了解其历史渊源、横向掌握其风土民情和文化底蕴,更需要通过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正确运用到对汉语的研究之中。然而,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往往停留在就外国语言学论外国语言学上。

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目标

由于我国对语言学的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有中国语言学研究和外国语言学研究。故而,一些人会就研究外国语言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本国的语言建设服务这一观点提出疑问:不是专门有从事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吗?本国语言建设应该是从事本国语言學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思考的问题,这应该是他们肩负的使命才对。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那就是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都属于语言学的范畴,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是不能孤立而论的。首先,从学习外国语言的角度进行论述。众所周知,任何人学习外语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因为语言最根本的作用就在于此。俗话说“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径”,如果我们找到适合的方法会对学好外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们应认真挖掘外国语言学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语言学的共通之处。从外语教学角度上,通过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和探讨,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中国特定语境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再次,我国具备精通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的大师的好传统。且不说像王国维、胡适既是国学大师,又是外国语言学高手,像汪榕培、马建忠、赵元任、王力、吕叔湘等都秉承着学习、研究外国语言学,从而实现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理念,前辈的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理由不发扬光大。尤其是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长廊为人类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战争和屈辱的洗礼,展示给世界的是坚韧、顽强的精神。不能让对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和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分家”,虽然“分工”各有不同,但是都在为从事的语言学研究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三、外国语言学研究方法

1.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具备本土意识。外国语言产生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因为它产生在外国,故而外国对它的研究往往最切合语言学实际、且这些研究理论是植根于长期积累的对特定文化的理解的,故而国外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必然专业、权威、先进,是我们的语言学研究学者和专家们所望尘莫及的。因此,要想取得创造性、突破性的研究,必须结合中国与汉语的前提,对与汉语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如翻译研究、对比研究等最有可能出成果。

2.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树立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体现在以下两点: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语言学的实际;还要正确理解“结合”的真正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时,要充分理解中国语言学的特点,并分析外国语言学研究得出的先进理论是否适合中国语言学的特点,而不能将外国对语言学研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对于结合,不是粘合、联合、也不是迎合,而是有机的结合。

3.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有理论意识。经过对事实的收集、归纳、提炼、假设、论证、推导的过程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才是成功的研究。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应具备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才能使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得到预期的效果。

上一篇:考研英语强化单项复习计划下一篇:报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