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2023-05-15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中国古代史大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复习概要

先秦——秦汉

一、名词解释

1、半坡类型

属于母系氏族时期前期仰绍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因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因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附近,西至陇东,南到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平原及熊耳山一带。

2、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约相当于新石器代晚期的的一类文化遗存。因为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研究表明,所谓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不能是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现已分别命名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

3、大同之世

语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他们把夏朝建立以前称为“大同之世”,把夏朝建立以后称为“小康之世”,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后者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大同之世,引用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古代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提出了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展望。把握了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本质。但是小康之世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真正的大同之世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

4、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中兴的时代。少康是夏代第六个王,其祖父太康尸位逸乐,被东方有穷氏所取代,史称“太康失国”。少康凭藉方30里的之地500之人同寒促斗争,最终消灭了寒促,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5、盘庚迁殷

商朝自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上王位纷争,前后精力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代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根继位以后政局混乱,姐姐麽安顿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品名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东河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迁殷后,”行汤之政“,证据才稳定下来,这回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发展,从此知道商亡再未迁都。

1

6、周公东征

周武王在克殷两年后死去,天下闻而叛周,周公为了应付危机,一方面立武王子诵为成王,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摄政,这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叛乱。周公为平息叛乱东征三年,终于歼灭了蔡叔等的势力,又镇压了东方各部落。周公东征是继武王灭殷后继续为巩固周王朝统治而进行的武力斗争。

7、国人暴动

周厉王任用奸佞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史,围着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忍无可忍。西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攻入完工,力王仓皇逃到彘,宗周无主,国政由定公力王仓皇逃到彘,宗周无主,国政由召公和周公代为执行,并改年号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8、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这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9、宗法制

古代贵族凭藉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了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存在,到了周朝变得更加典型和系统。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大宗小宗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不同范围内的人进行管辖统治。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宗法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11、井田制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商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其土地区划形同井,故得名。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的。周朝实行井田制即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作为控制奴隶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得买卖,只能有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继承。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的收入一律收归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更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化而迁居。

12、工商食官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

2 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准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13、《周易》

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挂和三百八十四 挂有挂名, 有 题和 辞。旧传伏羲氏演八卦,西周时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传》是贵经的解释。《周易》中以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万事万物,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4、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甲骨文的发现,为商代的存在提供了可靠证据。

15、相地衰征

齐国在春秋初期,井田制的剥削方式已经不能维持,为摆脱这种困境,齐桓公任用管仲于西元前 686年开始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 ,即按土地美恶分等差征收实物税(租)井田制虽未完全遭到破坏,但废除了共耕公田的制度。这一改革是剥削方式的大变化,导致了分散的个体农民经济出现。这个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16、召陵之盟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图谋霸业,遏止楚国向北发展,在如陵(今郾城东部)与楚国订立的盟约.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军队,进攻楚的从属蔡国,在打败蔡军之后,又用辅周王室的名义,向楚问罪。楚成王不服,齐桓公便进军陉(今郾城东南,时属楚地)。楚成王慑于齐桓公兵多势众,主动向齐桓公请求和议。于是齐桓公退兵,陈师于召陵,与楚国订立了召陵之盟。召陵之盟后,齐制服了能与之对抗的楚国,齐桓公由此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17、城濮之战

西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18、弭兵运动

3 春秋中期,中原形成晋、楚争霸的局面,由于两国长期对抗,兵祸连年,且战场多在中间的一些小国。尤其是郑、宋两国,常常是争夺的目标,受害最严重。因此,西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首先宣导和平,发起和主持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谋求晋、楚和好,订盟互不侵犯,可惜为时三年,因楚国背约而结束。西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再次宣导弭兵之盟,邀集了晋、楚、秦、齐、宋、鲁、郑等十多个国家,在宋国召开了规模盛大的休兵会议。此后四十年间,晋楚未再发生战争,延续100多年的春秋中期大国争霸战争,终于以弭兵休战而结束。

19、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拉拢一些国家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布恩那个长久,最终为秦各个击破。 20、胡服骑射

西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强大起来。灭掉了中山国,解除了林胡、楼烦对赵国北部的侵扰。赵国因此成为唯一可以和秦国争雄的国家

21、长平之战

西元前260 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虽然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但由于赵国的阵前换将,极大的削弱了自己的战斗力。再加上赵括的错误指挥,最后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从此以后,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了。

22、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原是周分封给功臣姜尚之封邑,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于尾声,齐国之大权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

田氏是陈国逃到齐国的公子完的后代。经过田氏数代人的经营,田氏成为齐国最有势力的卿士,到春秋末期,田氏成为齐国的实际君主。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23、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的是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控制了晋国的政权,并且在各自占领的地盘上建立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西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这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是以新

4 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24、上计

秦汉时中央年终考核地方官员成绩的办法。萌于战国而形成于汉代。郡国年终派遣官吏到京师。呈送计簿,回报当地已来临的治理情况,称之为上计。战国时封建制破坏,郡县制建立诸侯的述职制度变为郡县的上计制。群臣脸总是将赋税收入写入木券,呈送国君考核,对官员的监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5、郑国渠

战国着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为秦筑渠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去秦国修建水利工程本是韩惠王的“疲秦之策”后来秦王发觉郑系阴谋,怒欲杀之,郑国陈述了工程对秦国的好处,秦王欣然接受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灌渠全长300里,灌溉了关中4万余亩田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26、孔子

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相传弟子达3000多人。曾经整理研究《诗》、《书》等会给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载的《春秋》加以修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自汉以后,孔子学说逐渐被改造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其本人亦被尊为圣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27、孟子

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重要代表人。其政治思想主要是兴王道,施仁政。孔子晚年整理了自己的着作,写出了《孟子》。在宋代被列为亚圣。

28、荀子

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古代接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认为自然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这是荀子唯物主义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同自然斗争能力的提高,对以后我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着有《荀子》

29、墨子

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曾经接受儒家教育,当过木匠,创立了墨家学派。代表了手工业者、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墨子的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核心是兼爱。现存墨子弟子记录墨子言行的《墨子》 30、老子

5 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春秋楚国人,到家学派创始人。秦汉以前文献多称老聃。现存《老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是无为而治。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对于中国思想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1、庄子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宋国人。思想上踵继老子,是道家学派在战国时的主要代表人,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强调事务都在变化自怀中,变化又是由于矛盾的相互消长,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着有《庄子》一书。

32、韩非

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照现实进行政治改革,不能遵循古代传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必须制定严格的法令,君臣必须依据法令进行治理。韩非这些思想被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着有《韩非子》。

33、《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着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西元前239写成,《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34、《竹书纪年》

本称《纪年》,因西晋武帝时在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大批竹简,此为其中之一种,故名。亦称《汲冢纪年》是魏国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自黄帝,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其中若干事可以纠正《史记》谬误。

35、楚辞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

36、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反对“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始皇听从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诗书,不准以古非今。此称“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

6 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37、沙丘之变

秦始皇病死沙丘时少子胡亥与宦官赵高合谋篡夺帝位的事件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出巡到沙丘时病危,令赵高作书,命在上郡监军的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始皇死后,赵高扣压圣旨,阴谋唆使胡亥篡夺帝位。遂胁迫李斯矫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迫令扶苏自杀。胡亥秘不发丧,回到咸阳后即位称秦二世

38、白登之围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汉初,匈奴经常南下掠夺北部边郡。西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发兵占领了晋阳。刘邦亲率30万大军迎击,收复了晋阳,兵锋直达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但由于轻敌冒进,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采用 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脱险。这便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后,汉初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采纳臣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以缓和匈奴的袭扰。

39、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40、中朝

中朝即内朝,汉武帝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体现由皇帝和左右亲信近臣构成,与之相对的是外朝,是丞相等组成的官僚机构。武帝时为限制丞相权力,加强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丞相的官僚机构逐渐成为一般的政务机关。

41、张骞

西汉时杰出的外交家,汉中人。建元二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以夹击匈奴。出陇西即被匈奴抓获。在匈奴十年,后逃脱终于到达大月氏,但是游说不得结果,返回于元朔三年回到长安,元狩四年再次出使西域,元鼎二年乌孙遣使抵汉。他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着名

7 的丝绸之路,沟通了汉和中亚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西域和汉的文化经济交流

42、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汉初,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时,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迫切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所以儒学成为了唯一的正统学说。

43、均输平准

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朝廷通过控制全国州郡贡品的运输(均输)及物价的平衡,来谋取巨额利润以供朝廷需用。其本质是借政治力量经商谋利。

44、算缗告缗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前119年开始实行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四千钱,抽一算;不是三老和北边骑士而有轺车者,每辆抽税一算,商人的车,则征收二算;船五丈以上者,每只船抽税一算。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做“告缗”。上述各项措施的实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由于战争所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

45、昭宣中兴

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即位,西汉历史进入昭宣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一下三个主要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重视吏治等政治经济措施。这些措施的饿实行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得到安定,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重新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46、五均六莞

这是王莽为了“齐众庶,抑兼并” 限制富商大贾的投机兼并活动,以保证人民 生活生产所需,也是为了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的政策。所谓“五均”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由五均司市师定时评定物价、控制市场供应、办理赊贷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项的经济事业,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王莽虽依托于“先圣”,实际上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变通而已。

47、门阀大族

东汉后期至南朝末年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大官僚与自己的门

8 生、故吏结成集团 ,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东汉后期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世居高位 ,门生 、故吏遍于天下 ,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48、党锢之祸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桓帝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并最终使大部分党人禁锢终身,也就是一辈子都不许作官,史称“党锢之祸”。

49、燕然勒石

班固于永元元年在燕然山刻石记窦宪大破匈奴之功,作《封燕然山铭,史称燕然勒石。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在涿邪山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铭”, 50、班超、

班超,字仲升,出生在文仕家庭,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为巩固汉朝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东汉的着名将领西元74年起直到班超去世,在班超的努力下,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权又归到了汉朝,再现了一百年前汉武帝的辉煌。

51、《论衡》

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一部着作,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檄文,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

52、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浑天仪,第一架地动仪等

53、汜胜之书

西汉晚期的一部农学着作,作者泛胜之,汉成帝时担任议郎,于都城长安附近教民耕种,获得丰收,后升任为御史,多年的农业经验遂编订成书。该书记载的作物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所达到的较高水准,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

9 的农学着作。《隋书?经籍志》始称为《泛胜之书》,原书约在北宋初期散失,现存编章主要得以《齐民要术》等古书.

54、无为而治

刘邦即位后要士人陆贾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为他的统治提供借鉴。陆贾根据老子的道家学说,结合党史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实际情况,向刘邦上书,主张无为而治,得到刘邦的赞赏陆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朝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实际、符合当时的建国思想。这一思想在西汉初年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指导思想,直到武帝独尊儒术。

二、简答题

(一)、 简述母系氏族时期已发现的考古遗存 答:

1、新石器时代早期(前仰韶时代)

A:黄河中下游地区:山西怀仁鹅毛口遗址、陕西华县高官台遗址、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河北武安安磁山遗址、山东滕县北辛遗址 B: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 2.仰韶时代前期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河南安阳后岗遗址、 江苏邳县刘林遗址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

3、其他地区和仰韶晚期遗址:

马家窑文化、大溪文化、仰绍文化、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岭南粗绳纹文化。

(二)、 简述父系氏族时期已发现的考古遗存 答:

1、黄河中游地区:后期仰绍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

2、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3、长江中游地区: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4、长江下游地区:薛家岗文化和良渚文化

5、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华北红山文化

(三)、 简述西周分封制和主要的封国

10 答:

1、分封制亦称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王朝为有效统治被征服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代周天子行使地方统治权、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分封也是分级立宗制不仅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要在封国内分封,依次而下至士而止。

2、周初分封的诸侯有王室子弟、异姓功臣、古代帝王之后

3、西周的主要封国有卫、陈、宋、鲁、齐、晋、燕、等。

(四)、 简述商代的青铜制造业

答:

1、商代青铜铸造记述已经相当成熟,已经掌握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

2、青铜铸造要经过采矿、冶炼、制模、制范浇铸修整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分工非常精细。

3、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是司母戊鼎,它是出土的商代第一青铜器。也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五)、 简述商代的阶级结构

答:

1、商代社会由贵族、奴隶、平民构成,宗族体系发达

2、贵族是商代的统治阶级包括商王、王室贵族、官僚诸侯邦伯

3、平民是商代社会的主体阶级,从事生产劳动,参与国家大事,有一定的民主权力和自由,承担社会生产和兵役

4、奴隶是商代社会最下层阶级,无任何权力和人身自由

(六)、 简述春秋初年的社会局面

答:平王东迁后春秋初年的社会局面混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

2、 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

3、 华夏族与啥数码了组矛盾计画,互相之间多有征战。

4、 大批宗族消亡,宗族体制不断遭到破坏,已经不能继续维持,宗族统治土崩瓦解。

5、 井田制逐渐瓦解,到春秋中期开始被新的土地制度所取代。

(七)、 简述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答:

1、政治背景:

11 A:齐国国力在桓公登位之时还较弱,特别是井田制的越来越难以维系,国家收入难以保证,影响到了齐国的争霸。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胜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力

B:齐桓公继位后,竭力想改变齐国在各国中势力下降的局面,振兴齐国,遂任用管仲为相,以改革图强。

2、主要内容:

A: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参其国而任其鄙”以稳定社会秩序 B:加强军事力量“作内政而寄军兵”

C: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的税制改革,设职官管辖全国山林,川泽收入。 D:任贤使能

3、 影响

管仲改革,使齐国迅速的强大以来,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奠定了基础。

(八)、 简述战国时期的官僚选拔制度 答:

1、选拔方法:

A:通过军功入仕,这其中秦国实施最为普遍。 B:游说自荐

C:荐举,由现任官员向国君或上级推荐贤能,但是选任者要负连带责任。

2、影响:

战国时期的管理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官制有者本质的区别,才能和功劳是为官者的必备提案破茧。大批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大大的提高了政府的效率,进步作用明显。

(九)、 简述战国的县制

答:

1、战国时代,县制已经普及,县已经变成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方式,是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国家最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主要特点:大小相同的规模,直属于国君每年年终考核各县政绩,实行岁终上计具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职能。

3、影响: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行政组织代替了宗族组织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

12

(十)、 简述战国时期兵种 和作战方式的变化

答:

1、兵种变化:以前以车兵为主,步兵依附于车兵。变革后步兵兴起、骑兵出现,成为了军队的主力。车兵降到次要地位,直到退出历史舞台。

2、作战方式的变化,春秋以前由于是车兵为主,因而战争也是以车站为主,这种形式的战争胜负很快就能够见分晓。战国时,大规模的骑兵和步兵的野战和包围站代替了车阵战,战争战线拉长,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十一)、 简述秦的郡县制度

答:

1、背景:秦统一中国后,国土空前广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吸取西周分封的教训,始皇采纳历史建议,全国实行郡县制。

2、始皇最初设置36郡,后来征服岭南等地区后又增加了南海、桂林、九原、闽中、象郡5郡,总数达到41郡。此外还有专门管理京畿地区的“内史”

3、在郡以下设县,少数民族地区设“道”。县级以上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4、秦王朝继承和发展了郡县制度,成为历代中央政权控制地方的基本形式。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自不言而喻。

(十二)、 简述秦的中央行政机构

答:

1、秦王朝的中央行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秦国传统制度,强化了官吏的行政职能,并且进一步削弱了宗室贵族对朝政的影响。

2、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丞相总揽朝廷一切行政事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此三公位列上卿。三公之下有九卿,分工管理具体不同的政务部门

3、合纵“职臣遵分,各知所行的政治管理体制,使不同行政机构并立,不相统属,只对皇帝负责,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巩固。

(十三)、 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答:

1、背景:秦汉时,匈奴完成了统一,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骚扰汉朝,严重威胁北方农业生产。汉初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对匈奴实行和亲一再忍让。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武帝本人雄才大略,欲反击匈奴。

2、汉武帝时期,西汉依靠强大的锅里对匈奴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反攻,经历了三次大战

A、西元前127年,匈奴南下,汉派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收复河南

13 B、西元前121年,汉派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推出河西走廊。

C、西元前119年,匈奴南下侵扰,杀掠无数,汉以卫青霍去病出征,大破匈奴军队,匈奴遂 北徙漠北。

3、影响、基本上解除了北部边疆的威胁,保护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但是反击匈奴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武力、人力、造成了武帝后期的财政紧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十四)、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答:

1、背景:汉武帝时,国家统一是为了强化大统一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心呢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A、统一货币,控制金融 B、官营盐铁,建立均输平准制度

C、实行告缗、算缗,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作用:通过这些改革,使西汉帝国的经济基础得以巩固,加强了中央政权。

(十五)、 简述东汉初年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答:

1、背景:经过两汉之交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人民痛苦、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一系列了措施。

2、主要内容:减省刑罚、减免田赋,实行三十税

一、改良吏治,任用循吏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回复和发展,巩固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十六)、 简述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答:东汉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加强,使皇权进一步取得天下独尊的地位,然而权力的高度集中,又导致在政治机制混乱的时代,少数人可以挟主专权。自汉和帝时代起,宦官和外戚两个权力集团就为此长期斗争

汉和帝即位时只有10岁,窦太后临朝,窦宪执掌朝政。窦氏一族权倾朝野。和帝有心掌控朝政,不得不依靠宦官。永元四年宦官郑众清除了窦氏的势力,并被封侯,开始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14 汉安帝即位时邓太后及其兄弟邓鹜等人掌控实权,邓太后死后,安帝同宦官江京等铲除邓氏势力,同安帝皇后阎氏外戚共同专权。

延光四年,宦官孙程等人拥立汉顺帝灭掉阎氏势力,因而封侯,宦官势力大为增长。顺帝也扶植外戚势力,皇后兄长梁冀在顺帝死后把握朝政近20年,先后废立三个皇帝。 延熹二年,梁太后死,梁冀被宦官单超等逼杀,梁氏被灭,单超等封侯,宦官横行天下。其暴戾行径计画了社会的矛盾。

西元189年,宦官集团同外戚集团最后一次激烈斗争,汉灵帝死后何太后临朝。何进密谋诛杀宦官,计画泄露,反为所害。 (十七)、 简述东汉时期闽南经济的进 答:

1、背景:

A、两汉之际中原战乱频繁,大量北方人南迁岭南带来大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 B、东汉王朝建立后国家统一,加强了岭南同中央的联系和交流 C、南迁汉族与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促进了农业的开发和进步

2、岭南农业成就:

A、农耕事业取得突出成就水稻一年两熟制,水稻田基本使用基肥。 B、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在此得到推广运用。 (十八)、 简述汉代入学的神学化

答:

1、讥纬是在西汉成哀年间开始流行,到东汉时大兴的一种文化现象。

2、东汉初年,讥纬有十八篇,当时的儒生为了迎合上意,追求利禄,大都兼习讥纬。讥纬对于儒学的神饰,破坏了其中的人文精神,侧重于宣传森林鬼怪,阴阳五行混杂其中。

3、汉光武帝格外崇信迷信,将其作为政治统治工具,迷信盛行,儒学被神化

三、论述题

(一)、 试论述母系氏族制度

答:仰韶时代前期母系氏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其典型是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其主要特点是:

1、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是有结构、分层次的。

15

2、同一合葬墓中的试着是血亲关系,而不是姻亲关系。

3、俘虏对财产具有支配权。

4、财产实行母亲继承制。世系是以女性计算的。

5、当时不存在经济上独立的家庭。

(二)、 试论述华夏族的形成

答:

1、夏商周三族的关系有联合和归附。又有冲突和征服。联合和归附促进了民族融合,冲突和征服导致民族交融。

2、融合的结果便形成了华夏族。当华夏族一旦成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便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则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农耕经济,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以及夏商周三代制度的连续性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

(三)、 试论述周代的井田制

答:西周时期奴隶制得到了高度发展,井田制便是周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

1、周代的一切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周王把土地分给诸侯臣下,让其时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专卖

2、同时周王赐给他们大量的奴隶。把耕地分割称一个个方块。由阡陌纵横,形成井字,井田由此而来。同时这也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其贵族通过强迫奴隶在井田上耕作。剥削他们的劳动果实。

3、在井田制最初实施的阶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奴隶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私田增加,公田无人耕作,井田制逐渐瓦解。

(四)、 试论述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

答:

1、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

2、西周的官府商业更加发达,在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相当成熟,观赏的职责主要是“主市买,知物需”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是官府手工业产品,但官府对工商业的控制是有限的,并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

(五)、 试论述周代的敬天保民思想

16 答:

1、相对于商朝敬天迷信思想,周代有所传遍和发展把目光从天上转移到人间,更加注重认识,即重视人的作用

2、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了“明德” “慎罚”、“保民”思想 A、“明德”:修身正心 教化人民

B、“慎罚”:量刑以动机和悔改态度为标准 a:体恤受刑者

b:集中刑罚处置权,防止权力滥用 c:判决要慎之又慎,要有充足的时间考虑。 d:惩违反社会秩序和伦常的人

e:对违法乱纪的诸侯和官员也要予以严惩

C、“保民”:保佑百姓,兼有恤民,惠民,安民之义

3、这种民意决定天命的思想是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对远古以来的天命神学观创造性的人文主义转换,直接启迪了系后末期和春秋战国的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

(六)、 试论述春秋时期公室和私家势力的消长

答:

1、进入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个诸侯国额你不的政治格局发证了急剧变化,卿大夫与公室的斗争愈演愈烈,以下克上的时间层出不穷,结果使各国公司不同程度的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有的甚至灭亡了公室。

2、这种斗争主要有两种类型。公室与公族的斗争。异姓卿大夫与公室的斗争。在此期间齐鲁晋三国最具典型性。齐国:田氏代齐,鲁国:三桓专鲁。晋国:三家分晋

(七)、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答: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农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西周分封制度的阶级结构开始瓦解,自列国变法后战国中期建立起来的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阶级结构逐步确立。

2、春秋时期:王室贵族衰落失去控制能力,私家势力增长,国人阶层一度上升,政治影响力有所增强,但由于氏族组织的瓦解,国人失去了干预政治的能力,等级制度处处受到挑战而最终被打破。脱离官府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阶层开始成长起来

3、战国时,经过变法运动,各国确立起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和部分劳动者人身,剥削劳动者剩余生产价值。地主阶级主

17 要来源于分封贵族的转变,官僚和军工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通过购买兼并土地转变为地主。

4、 农民节自己由自耕农、佃农、“庶子”和雇农组成,除了两个基本阶级外还存在工商业者和奴隶。

(八)、 试论述西汉初年采用了哪些措施回复和发展生产

答:

1、汉高祖时期,让士兵恢复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争中逃亡的人回家,回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释放为庶民,减轻农民的负担,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2、文景时期,重视农业奖励耕织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是过年不收田租,提倡借鉴,减轻刑罚。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盛世景象

(九)、 试论述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局

答:

1、汉初上层领导集团崇信黄老之学,奴隶推行无为而至的执政方针,强调少有急切的方针,避免出现苛烦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状态下得以安定。

2、对秦代的刑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终身服役、连坐法、废除了黥、 、 三种肉刑改以笞刑代替。

3、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以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关系。

4、较为宽和的政治风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十)、 试论述汉武帝加强帝权的措施

答:

1、背景:西汉社会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了很大财富,具备了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实力。经过七国之乱的评定,同姓诸侯的势力大为削弱。汉武帝的 雄才大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帝权。

2、主要措施: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着力削弱各诸侯的实力 破格用人,选用亲信,组成“中朝”大大学入了丞相的权力。 设置刺史,完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使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转变。

3、影响: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十一)、 试评价王莽改制

18 答:西汉末年王莽为解决西汉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附会《周礼》,托古改制。始建国元年(西元9) ,针对当时的土地和奴婢问题 ,诏令宣布:天下的土地 ,一律改称王田 ;天下的奴婢 ,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等等,由于地主官僚的反对,四年,王莽不得不取消这一诏令,宣布王田皆可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予处治。这一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尝试失败。

始建国二年,王莽下诏实行五均六筦。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 、邯郸 、临淄 、宛 、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5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 ;同时控制名山大泽 ,而对在名山大泽中采取众物的人课税。此项措施旨在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使封建国家获得经济效益。然而,王莽无力控制用来推行五均六筦的大商贾,这些人乘传巡行 ,与郡县通同作弊 ,盘剥人民 ,损公肥私,与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政治制度方面,王莽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都加以改变,还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官吏俸禄无着,便想方设法扰民。

王莽改制引起社会混乱,促使农民起义和西汉宗室旧臣反对新朝的斗争不断发生。更始元年(西元23),王莽政权终于在起义农民的打击下彻底崩溃。

(十二)、 试论述东汉时期门阀大族的出现与影响

答:

1、东汉时期察举制和征辟是主要的选官途径,豪强大族以雄厚的政治势力,控制了这两条途径,于是出现了以自身为中心,以众多的门生故吏作为维护的政治格局,形成了门生故吏结成的政治关系网。

2、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家族,世代相继,广收门徒,在当时的选举制这种学术群体演变成政治集团,这些家庭成员通过经学入仕。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家族,

3、影响:选士首先要看族姓门阀,实质就是重视门第家世,祖先功业的世家大臣受到特别重视,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总是可以优先。在本州本郡更是表现出垄断的性质,主导着本州、郡的政治运行的基本方向。

(十三)、 试论述东汉时期经济区域的变化

答:

1、背景:东汉时期,农耕生产的水准较西汉时期有所提高,各个经济区域普遍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开始东移,江南地区得到了高度的开发。岭南地区农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基本经济区域:以关中为主体的西部地区,由于少受战争破坏,统治者较为一种,自秦汉以来管仲的经济在全局中居于主导地位,关东地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相对落后。经过两汉自己社会大**的破坏,关中地区经济日益衰退,地位下降,关东经济仍然稳定发展,经济日益昌盛,东汉时期,全国经济中心开始东移。

19

3、农耕区和畜牧区的移动:秦至西汉时期,农耕区曾经一度北移,到东汉时期,匈奴或南侵或依附,致使北方的农耕区重新成为牧区,原有的农业经济遭到破坏,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进一步南移。

4、江南经济的开发:东汉以前:“江南尚处于相当落后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形式与终于啊先进的农耕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东汉以来北民南移等因素艰难地区得到了开发,江南地区的经济实力哦和发展水准与中原许多地区相比已经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岭南经济进步,北人南下,给岭南地区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陷阱的生产记述,与中原经济区域的隔膜基本被大破,东汉时期岭南某些地区的农业记述水准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十四)、 简述汉代入学的神学化

答:

1、讥纬是在西汉成哀年间开始流行,到东汉时大兴的一种文化现象。

2、东汉初年,讥纬有十八篇,当时的儒生为了迎合上意,追求利禄,大都兼习讥纬。讥纬对于儒学的神饰,破坏了其中的人文精神,侧重于宣传森林鬼怪,阴阳五行混杂其中。

3、汉光武帝格外崇信迷信,将其作为政治统治工具,迷信盛行,儒学被神化

魏晋南北朝

一、名词解释 1. 董卓之乱

指东汉末军阀董卓擅权。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与袁绍合谋诛杀宦官,私召董卓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

被宦官所杀。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得以据兵擅政。他废黜少帝,另立新帝,并自任太尉进位相国,独揽军政大权。后来,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将吕布合谋,终于刺杀董卓。经过这场**,关中地区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 2. 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之间为争夺北方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公元200年,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战争以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而结束。这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3. 夷陵之战

20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结果刘备被吴国将领陆逊打败,吴蜀之间的边境也最终确定在三峡一线。这场战役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4. 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曹魏大都督,魏国丞相。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249年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从此掌握了曹魏大权。以其功着,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5. 山越

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东南省区部分山区古越族的通称。百越的一支。山越实际上是居于山地的南方土着,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组成武装集团,对于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速了山越自身的汉化过程。 6. 士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东汉世家豪族是士族的渊源;而魏晋统治阶级的政策是导致士族形成的直接原因。曹魏九品中正制规定门第为定品的主要条件,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制度在魏晋南朝是习惯上形成的,而北魏始由朝廷以法律形式规定。隋科举制确立,士族逐渐解体。 14/20页 7. 郭象

西晋时着名的玄学家。他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着有《庄子注》。 9. 坞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也称坞堡或壁垒。以宗族乡里关系组织的地方割据武装,此外,也有以流民结集的方式出现的坞壁。坞主都由流民公推有才能或宗族势力相对强大者任之。十六国和北魏的统治者,往往按坞主的实力大小,分别给予官职,北魏前期,推行宗主督护制,更全面地承认了宗主们及其控制下的大小坞壁的合法地位。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坞壁转入衰落。

21 10. 宗主督护制

南北朝时期,北魏实行的对地方控制的政策。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 11. 永业田

中国古代实行均田制时,授给农民终身私有,世代相传作为宅基、园圃,栽种林木的土地。始于北魏的世业桑田,凡男丁每人授20亩,其后隋唐实行均田制皆给农民丁男一人永业田20亩;除此之外,对亲王以下及各级官吏亦给永业田。 “安史之乱”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永业田也不复存在。 12. 北府兵

东晋南朝着名军府及其所辖府兵。东晋南徐州刺史例带北中郎将,驻屯京口,故称京口为北府,也称南徐州刺史为北府。太元初谢玄招募南徐、南兖二州北方侨民,严格选择训练,严明军纪,号北府兵。该军为当时精锐部队,士兵皆骁猛勇敢,屡战皆捷。前秦进攻东晋,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刘裕以北府兵起家,取代东晋。 13. 《华阳国志》

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东晋常璩所着,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叙述了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共十二卷,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华阳国志》属于史志类着作,其文字典雅古朴,很少僻字和生僻用语,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4.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 15.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等7位名士的合称,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故世谓竹林七贤。7人 “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16. 王导

22 王导(276年-339年),山东临沂人。是中国东晋初年的权臣,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东晋建立后曾被司马百度文库更多下载收藏分享搜索

睿邀请同登御床,有马与王共天下的说法,是东晋士族的代表。 17. 陶弘景

南朝南齐南梁时期道士、医学家。是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8.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典型的魏晋名士,以诗、酒闻名于世,但他内心却一直是痛苦的,常常饮酒大醉,或者驱车顺其自然,直到无路可走。 19. 嵇康

嵇康是曹操的嫡孙女婿,与那个已经逝去的英雄时代的关系,比阮籍还要直接。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触目惊心:“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完全不理会种种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这个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 是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 20. 高平陵政变

曹魏(丕)后期,魏国最高政治集团逐渐出现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大对立政治势力。司马懿乃曹魏三代老臣,老奸巨滑。魏明帝死后,司马氏家族一直阴谋政变。嘉平元年(249),乘曹爽陪同皇帝芳外出谒明帝高平陵之机,发动兵变,捕杀曹爽兄弟,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家族手中。 21. 西晋封王制度

公元265年至277年,西晋为强化王室统治,经过两分封,将始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全部封王, 以郡为国,诸王在封国食邑有统兵权、赋税权,西晋初年封王多达27个,为后来八王乱之乱埋下伏笔。 22. 西晋都督制度

23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控制,西晋以司马氏子弟及一些功臣出任统兵都督与监军,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掌握一州或者数州军事指挥大权,而州刺史虽然名义上拥有将军称号,实际上只有民政权。 23. 占田、课田

这是西晋实行的两项重要土地法令。由于三国长期战乱留下大量无主荒芜土地,西晋政府规定男子每人可以占田70亩,女子30亩,必须向政府申报、登记,归私人所有;课田就是政府要求老姓必须耕种的田地,每年收取租税;官吏占田根据官品高低百可以占有50顷至10顷不等的土地,同时还可以占有荫田客衣食客,后者只向地主交纳租赋,成为依附者 24. 九品中正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

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25. 门阀制度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专看家世声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通过互相联姻构成一个门阀贵族统治阶层,制订或形成一整套维护自身等级特权的门阀制度。 26. 北魏三长制

中国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 五家为

24 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27. 北魏府兵制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28. 宗主督护制

南北朝时期,坞壁林立,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 29. 行台制度

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在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行台出现于三国曹魏曹魏甘露二年(257)。北魏行台的组织虽略同于中台(在中央的尚书台)﹐有令﹑仆射﹑尚书﹑丞﹑郎等员﹐但都是临时权置﹐并不完备。行台的首长﹐不一定都有令﹑仆射﹑尚书等官位。隋唐的行台尚书省则以行台尚书令为最高长官﹐若不置令﹐即以左仆射为首。置官大略同中台而人数较少。行台主要为处理军务而设﹐故以兵部居首﹐又兼综民事﹐故吏﹑户﹑礼﹑刑﹑工并置﹐却往往一人兼两职或三职。行台的统辖地区既广﹐位重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唐太宗

25 17/20页

李世民即位后就予以废除。 30. 北魏六镇

北魏建都平城之后,为防止北方柔然汗国的侵扰,保卫国都,帝国在平城以北边境设立六个军事据点,称为六镇,由西而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六镇是北魏的军事重镇, 镇守的军事将领与士兵地位较高,但迁都平城后,六镇官兵地位下降,后来爆发武装起义. 31. 河阴之变

北魏末年统治集团间争夺中央政权的一次变乱。六镇起义与关陇民族起义,使得北魏北方处于分崩离析状态。武泰元年(528)二月,胡太后毒杀北魏孝明帝元诩,将刚出生的皇女(元姑娘)冒充皇子,立以为帝,几天后又另立3岁的元钊。北魏镇守北方边境的将领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名,从并州领兵南下,直指洛阳。四月十一日 ,在河阴(今河南洛阳东北)立元子攸为帝(北魏孝庄帝),自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同日,洛阳东北门户河桥守将降尔朱荣,京城遂无险可守,将士四散,胡太后被迫削发为尼。 32. 侨置州郡

东晋、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在其管辖地区内多用北方地名设立州郡县。当时北方人民与士族大量南迁,大多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统治集团因而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借以缓和南北士族矛盾,以巩固政权。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一度造成政区用名十分混乱。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完全废除 33. 土断

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见侨州郡县)。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财阜国丰”;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34. 侯景之乱

26 南朝萧梁末年,投靠南梁的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侯景之乱,。南朝萧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广建寺庙佛塔,还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巨款为他赎身。迷恋于宗教的萧衍不事朝政,皇室招降纳叛成风。侯景之乱可以说是腐败政治的产物。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投靠西魏。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举兵反叛。他率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围住。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萧衍,自己当丞相,执掌朝政。到了551年,他进而自封为帝。侯景在起兵反叛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激起南方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封帝的第二年便被梁朝原兵将所杀。侯景之乱给社会带来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35. 刘裕代晋

刘裕,南北朝时期宋的建立者,出身寒门,起初在北府兵中做下级军官,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桓玄之乱过程中逐渐得势,并控制了东晋政权。为抬高其政治威望进行了两次北伐。第一次是义熙五年(409年)二月,南燕慕容超“大掠淮北,并执阳平太守刘干载、济南太守赵元,驱略千余家”。刘裕便于四月自京都舟师从淮入泗,五月至下邳,上陆步行,所过筑城自守。六月进兵

临朐,途中,遇南燕军,迎战,败之。燕兵退守广固(山东青州西北,南燕都城所在),裕进兵广固,俘杀燕主慕容超,灭南燕。第二次是西击长安姚泓。当时秦姚兴死,其诸子因争夺权位,互相残杀,关中混乱,裕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出发,经由许昌,进克洛阳,次年三月克潼关,八月克长安。执姚泓,后秦亡。到公元420年刘裕受恭帝禅,建立起刘宋政权,东晋亡 36. 桓温北伐

东晋世族大臣桓温,于永和三年(347)灭成汉,声名大振,随即又上疏要求率众北伐,收复故地,以进一步施展雄略,建功立业。永和十年,温借机排除阻扰北伐的权臣殷浩,独揽朝廷内外大权后,从江陵发兵北伐。连战连捷,大败前秦苻坚,直至灞上(今西安市东),受到关中民众欢迎。当时,温曾十余次上疏,主张还都洛阳,朝廷不许,但提升他为征讨大都督,委以专征之任。永和十二年,温再次北伐,亲自披甲督战,鼓舞士气,羌族姚襄大败而逃,洛阳收复。又上疏建议还都,仍未许。太和四年(369),温第三次组织北伐,初战势如破竹,然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时军粮竭尽,只好焚舟撤退,途中遭前燕将领慕容垂追袭,死者竟至三万人。《晋书?桓温传》说:“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其实,先后三次北伐,都有战果,每次只因军粮不继而退。 37. 北府兵

东晋南朝着名军府及其所辖府兵。北府设立很早,西晋末东晋初王舒任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将,自此有北府之称。其后东晋南徐州刺史例带北中郎将,驻屯京口,故称京口为北府,也称南徐州刺史为北府。西晋末年北方流民徙居京口 (今江苏镇江) 者日多,民风强悍,果敢善

27 战。太元初谢玄招募南徐、南兖二州北方侨民,严格选择训练,严明军纪,号北府兵。该军为当时精锐部队,士兵皆骁猛勇敢,屡战皆捷。太元八年 (383) 前秦进攻东晋,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于淝水大败前秦军。后以北府兵镇压孙恩起义。刘裕以北府兵起家,取代东晋。 38. 宇文泰

北周奠基者。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属内蒙)人。鲜卑族。参加过鲜于修礼及葛荣领导的起义军。荣败,归贺拔岳,从岳镇压关陇起义,官至夏州刺史。岳死,为岳部下所推,据有关陇。永熙三年(534),魏孝武帝不堪高欢凌辱,西奔长安,泰拥帝建立西魏。同年,毒杀孝武帝,拥立西魏文帝,为大冢宰,专制西魏朝政。他依赖武川镇中下级军官,拉拢关陇地主,引用苏绰、卢辩等制定各种制度;用人不限门第,唯才是用;整顿吏治,裁减官员;推行均田制;创建府兵制。顶住了东魏的频频进攻,并拓地到今天四川、湖北一带。北周建,追尊为文帝。 39. 北魏孝帝改革

孝文帝(467—499),名拓跋宏,亦名元宏。471—499年在位。即位时年仅5岁,由太皇太后冯氏当政。太和十四年(490)冯氏死,他才亲政。其时北魏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中心,遥制中原。地方政权多为贵族和豪强所把持。大量的浮户、隐户依附豪强,逃避封建国家的赋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权,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改革分为两期进行。首期改革是由冯太皇太后主持,其主要内容是:改革吏治。484年颁行俸禄制(魏官吏原来没有俸禄,任意向人民进行掠夺),由政府按官员品阶分等发给俸银,除俸禄外贪污帛一匹者处死;征收租调时,也禁止使用长尺大斗量称。实行俸禄制后,仅三个月就有刺史以下40多个犯赃官吏被处以死刑,吏治有所改善,为改革创设了条件。485年,颁行均田制,规定:男子15岁以上者受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奴婢同样受田;牛一头受田30亩,每户受田的牛限4头;另给受田的男子桑田20亩,以植桑养蚕。受田农民死亡,露田还官,桑田作为世业传给子孙。实行均田制,巩固了各族人民的定居农耕生活,为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还调整了田租户调的征收额,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次年,又颁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责成邻、里、党三长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以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对农民的统治。490年冯氏死,孝文帝亲政。494年迁都洛阳后,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开始了第二期的改革。主要是对鲜卑人实行汉化措施:禁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

装;凡30岁以下的鲜卑人不许说鲜卑话,必须学说汉话,30岁以上者从缓;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都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把鲜卑族复姓改为汉族单姓,改拓跋为元姓,北魏所统部落118姓都改为汉族;提倡鲜卑人按门第与汉人通婚,孝文帝先纳汉族大姓卢、崔、郑、王之女入宫,他的五个弟弟也与汉族大姓联姻。其他鲜卑人都可按同等门第与汉族人结婚;废除鲜卑族的旧制,凡官制、法律、礼仪、典章等,都与魏、晋、南朝无异。这些改革,对于巩固北方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及促进民族融合,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0. 淝水之战

28 东晋击败前秦符坚的着名战役。晋太元八年 (383年),前秦符坚率九十万大军大举南侵,进据寿阳,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晋相谢安使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先于洛涧破秦军前哨,进逼淝水。晋军要求秦兵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欲俟晋军半渡而击之,尽歼晋军,于是麾兵小退。秦兵退不可止; 晋师过河乘势进击,秦师尽溃。这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役。 41. 永业田

中国古代实行均田制时,授给农民终身私有,世代相传作为宅基、园圃,栽种林木的土地。始于北魏的世业桑田,凡男丁每人授20亩,其后隋唐实行均田制皆给农民丁男一人永业田20亩;除此之外,对亲王以下及各级官吏亦给永业田。隋制亲王以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100顷,少者30顷。唐制除亲王100顷外,其他郡王50顷,公、侯、伯、子、男等则由40顷以至5顷不等。永业田一般由受田者终身所有,不在还受之列,不得买卖。唐制则规定,凡迁徙及贫不能自葬的农民得卖永业田。“安史之乱”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永业田也不复存在。

42. 祖荻北伐

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落入匈奴贵族之手。祖逖上书琅邪王司马睿,要求北伐,收复失土。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祖逖率宗族部曲渡江北上,在江阴铸造兵器,召募训练士兵,队伍扩展有二千余人。遂率军向今安徽、河南地区进发,得到各地人民支持,先后战败石勒、石虎军队,胜利进军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封丘一带。时司马睿已称帝,恐祖逖势力强大,难以控制,派戴渊任总领北方六州诸军事,牵制祖逖,阻止北伐。祖逖深感北伐无望,忧愤成疾,大兴四年(公元321年),病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祖逖死后,原来收复的地区又相继失去。 43. 户调制

魏晋时赋税征收制度。曹操为了发展生产,整顿赋役,于建安九年(204)颁布田租户调令,征收田租每亩4升,户调每户绢2匹,绵2斤,其他不得擅自征发。此为曹魏租调制之始基。租调制征收量较之汉代并未减轻,但按田征租、按户取调,禁止额外征发,有利于均平负担和促进生产。晋承魏制,但有改进,实行占田课与户调制,并将田租与户调统一按户计征,方法较为简便。田租,按男丁每户课田50亩,每亩征粮8升;户调,按照户主为丁男的,每年输绢3匹,绵3斤;户主为妇女或次丁男的减半;边郡户按距离远近分别输2/3或1/3;少数民族输賨布,平均每户1匹,远者1丈。东晋初仍袭旧制。

二、简答题

简述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1)、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司马氏宗室为王,以郡建国。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推行都督制,诸王拥有行政权力和军队,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西晋的“八王之乱”主要是由于宗室诸王持节都督诸军事,军权太重造成的。。 (2)、皇帝的委托不得其人,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任用的官吏大多是无才之人,许多大臣

29 骄奢逸乐,贪取钱财,乐虞我诈,争权夺利。。 (3)、皇帝大权旁落,外戚、后妃与宗师诸王争相操纵朝廷。外戚、后妃与宗室诸王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直接酿成了晋初的“八王之乱”。

影响: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破坏了太康年间的安定局面,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动摇了西晋苦心经营的政治格局。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反叛西晋的统治,导致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2、简述西晋士族形成的主要途径

西晋的士族豪强多渊源于汉魏,它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 (1)、出生于官僚。汉末以来“九品官人法”普遍推行,州郡大中小中正皆有当地土著士族担任,九品的评定抄纵在他们手中,于是官品的升降大都凭借“士籍”,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局面。 (2)、出身于商人。富商大贾往往是大土地的占有者,他们利用血缘关系的纽带组成宗法性共同体,依附于他们的农民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加强。西晋时,政治上继续获得特权逐渐形成世家大族二转化为士族。

3、简述西晋户调制的主要内容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在当时叫做“九品混通”。

4、简述东晋门阀政治的特点 (1)、门阀政治,并非士族另外创立的一套新的政治制度来实施的政治措施,二是他们利用魏晋以来形成的尚书省和中书省等最有效的权力机构,紧紧控制政治方向士族大代表人物担任录尚书事,控制中书省,掌握了朝廷的政令大权。 (2)、门阀士族不但在政治上享有特权,他们还控制了东晋的军事指挥大权。东晋的军事重镇的驻军几乎全部由士族控制,江东司马氏集团完全丧失了对旧兵户的控制。 (3)、门阀政治是东晋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形态。它是皇权与世家大族势力平衡运动的结果。帝室没有强大的实力无法拥有强大皇权,只有皇权和士族共治天下才是东晋可行的政治模式。

5、简述北魏边镇起义的背景及其导火线

1) 背景:边镇主要是制沃野、怀朔、武川、扶冥、柔玄、怀荒诸镇。这些镇大多位于北魏的北方边境。六镇是北朝的军事重镇,北魏定都平城期间,他们担负着拱卫都城的使命,当时的六镇将领和士兵身份都很高贵。但迁都洛阳后,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二南方的鲜卑在汉化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他们和边镇成员在文化上、心理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2) 导火线:523年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其余各镇纷纷响应。524年,敕勒族胡琛也在高平镇起义,响应拔陵。破六韩拔陵全部控制了六镇。

6、简述三国时期的着名战役及其影响 (1)、官渡之战。建安二年,袁绍遣大将颜良攻曹操与白马,曹操斩颜良打败袁军。袁绍追击到曹操,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对峙与官渡。袁军兵多采取攻势,曹军人少采取守势。后曹军袭烧袁军于乌巢的粮草,袁军大败。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曹操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不久曹操就同意黄河流域。 (2)、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出兵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曹操企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集团。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对峙与赤壁,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计谋大败曹军,曹操逃回北方。这次战役最终确立了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

30 (3)、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击曹魏樊城,曹操策动孙权军进攻关羽,孙权大败关羽军并斩关羽。章武二年(221),刘备亲率大军夺取荆州为关羽报仇。二月,蜀军占领夷陵,孙权派陆逊率军迎击,双方在夷陵对峙。陆逊采用火攻的方法,火烧蜀军,蜀军大败。夷陵之战将吴蜀的边界确定在了三峡一线。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诸葛亮治蜀主要措施和平定南中的意义 1) 措施:

A. 政治上,善于用人,根据不同时期来调整新人与旧人之间的矛盾,并且因人而异来安排不同才能的人。严格实行法治,击“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

B. 经济方面,诸葛亮充分利用了益州原有的有利条件,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诸葛亮派人对都江堰进行护理,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当时的农业产量很高;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锦业尤为繁荣,所产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 C. 军事方面:南抚夷越、北伐中原。

2)平定南中的意义:诸葛亮平定南中,使北伐事业有了稳定的后方。改变了西南夷族地区的闭塞状态,有益于先进文化影响在边地的扩展,对于后世择定民族关系的形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2、试论述九品官人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初创时的社会作用和后来的变化

1) 社会背景:曹操去世后,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220)为延康元年。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2) 初创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曹丕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普遍支持,曹操逝世后,汉献帝下诏禅位给曹丕。

3) 变化: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3、试论述西晋初的政治措施 (1)、重整中央官制。司马炎称帝后,在中央的最高统治层中设置了“八公”:太宰、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等,但只有司徒掌有管理州郡中正对人才的评定。尚书台长官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真正宰相中书省长官掌握诏令、文书的撰定,参与政事,门下省的长官保留为皇帝提供政策咨询的权立,审查尚书省下达的文书。武职方面,设立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大将军。 (2)、分封诸王。泰始元年,晋武帝为加强宗室诸王的力量潘屏王室,又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和功臣均封为王建立郡国。泰始元年分封后宗室诸王留居洛阳,封国未建立,咸宁三年司马炎再次确立分封食邑制度,诸王回到封地建立封国。 (3)、推行都督制。西晋以司马氏子弟出任统兵都督与监军,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掌握一州或者数州军事指挥大权,而州刺史虽然名义上拥有将军称号,实际上只有民政权。咸宁三年又通过“转封”的方式把诸王的封国和都督辖区转到一起。

4、论述淝水之战经过、胜败的原因、历史意义

1) 经过:淝水之战,当时中国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攻晋,秦军先期攻下寿春。东晋派宰相谢安率领八万军队肥水与秦军对峙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于万前秦军。

31 2) 原因:苻坚惨败淝水原因主要有:骄傲自大,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地轻率开战;内部不稳,意见不一,北方各族士兵不愿为秦效命;对朱序等人的间谍活动没有察觉。

东晋军队的胜利主要因素有:临危不乱,从容应敌;君臣和睦,将士用命;主将有能,指挥若定;士卒精练,北府兵以一当十;初战破敌,挫其兵锋,励己士气。

3) 历史意义: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加速了前秦政权的解体,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

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淝水之战之后,逐渐有了南北分立的南北朝趋势。

5、评价胡汉分治的政治制度(244)

胡汉分治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设单于左辅、右辅,专治理胡人。所谓胡人即泛指北方诸少数民族。其子刘聪继位后,进一步健全胡汉分治制度,以子为大单于,设左右辅,各管六夷10万落,每万落置一都尉;另设左右司隶,专治理汉人,各管20余万户,每万户置一内史,共43内史。其实质是依靠和利用匈奴及其他胡人贵族压迫汉人。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也设内史专治理汉人,另置大单于镇抚百蛮。后赵抬高羯族地位,称为“国人”。严禁称“胡”,凡胡物都改名。虽然石勒严禁胡人欺凌汉族官僚地主,但实际并无收效,有时汉族高官也不能幸免。鲜卑贵族建立的后燕政权在后期也实行胡汉分治政策。这种政策加剧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6、试论述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1)、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冯太后改革:增加小农数量,颁布均田令;废除宗主都督制,推行三长制,建立地方基层组织;还推行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制定族姓,改鲜卑性为汉姓;禁绝鲜卑服饰和鲜卑语言,放弃本民族服饰;深入改革官制颁布新的《职员制》,对官制进行调整;继续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 (3)、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也受到汉族人士的拥戴,十六国以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2

第二篇:八年级上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危害性)。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发布变法政令,称戊戌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到北京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13、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译述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兴办的最早国立大学,是今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年,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宣布废除科举制。

1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5、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6、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17、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8、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黄埔军校,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19、为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开始北伐,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20、1928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21、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2、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23、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4、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耻大辱,是日寇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

25、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

26、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27、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28、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9、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0、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31、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问答:

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时间:1842年;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交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了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没有使中国富起来。

4、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时间:1895年。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岸设立工厂。危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戊戌变法的时间、领导者、性质、意义。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1901年签订;内容:中国向各国赔白银4.5亿两,拆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在中国上空飘扬,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新方向。

9、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出现。并取得一定的胜利成果,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成立?性质?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答:1921年在上海成立。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完全新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1、遵义会议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内容: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红军长征起止时间?长征胜利有何意义?起止时间:1934-1936年。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13、简述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城北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想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14、什么是西安事变?它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训斥后,为逼蒋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形势复杂。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邀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中国共产党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内容: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中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了基础。

16、(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17、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进行了哪三大战役?有何重大意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线索: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1)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2)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化的探索

(1)学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2)学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3)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4、国共合作内战

(1)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十年内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昌起义,蒋介石“围剿”,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领导抗日战争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资料(上中篇)

上篇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的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赋予。

第一章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一.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现实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是的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第二章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找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反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是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即在封建主义的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多选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第三章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正真出路。应当说,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中篇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就是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直接的斗争目标的。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系较少并受它们压迫的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买办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型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P94(理解)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及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向社会主义的呢?: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水平的提高。3.党的早期组织的成长。4.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纲领。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开始。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七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大革命时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革命时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而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 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是革命战争。 第五章

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历史背景《指导》P88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民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这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减租减息。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争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但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第七章

蒋介石愿意与中共进行谈判的原因(目的):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二是又是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三是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国。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

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史称抗暴运动或一二三〇运动)。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〇运动)。

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前夕,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纲领》的基础。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14章元朝的大一统

第十四章

元朝的大一统(8学时)

(1234——1368年)

教学目的:元朝的统一在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元朝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对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学习中还要注意蒙古贵族采用汉法对蒙古族的发展及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同时分析其“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的实质。学生要了解蒙古国西征和南进的基本情况;掌握行省制度、达鲁花赤等名词概念;弄清成吉思汗、忽必烈和耶律楚材对元朝历史的贡献;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三大发明,思想方面宋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史学、文学方面的成就等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和在历史上的贡献,对成吉思汗给予一定的评价。行省制度。宋元文化。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元朝的民族政策。宋学。 教学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人的元朝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满人的清)。落后的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与中原文明相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版图也较宋朝扩大了很多。

第一节 蒙古国的建立和元朝的统一

一、蒙古的兴起

自古以来,在黑龙江流域就有一个室韦(失韦)民族,北朝时即与中原有臣属关系,《北史》、《旧唐书》都有“室韦传”。室韦族不断发展扩大,分为几支,蒙古部落就是其中一支,初称“蒙兀室韦”,居住在俱伦湖(呼伦湖)和望建河(额尔古纳河)一带。以后逐渐西迁,在西起不儿罕山(大肯特山),东到呼伦湖的广漠草原上游牧。据蒙古人传说,最初有受天命而起的苍色的狼和一支白色的鹿,来到不儿罕山下,生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的十世孙朵奔蔑儿干(蔑儿干:善射者)娶邻近部落的阿阑豁阿(豁阿:美女)为妻,生三子;三子的子孙形成三个部落——合答斤部、散只兀部、孛儿只斤部,其中孛儿只斤部为孛端察儿的子孙组成,为最大的部落。孛端察儿的十世孙是成吉思汗。

这个时期的蒙古人处在奴隶制阶段,个体游牧代替了集体游牧,主要财产是牲畜、牧地和水源。在十二世纪初,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开始称“汗”;十三世纪初,形成强大的蒙古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结束分裂局面,也必须结束这种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

二、蒙古国的建立和扩张

蒙古国的创始人是铁木真(1162--1227),出生在斡难河,孛儿只斤氏人,幼年家族显赫,父也速该是军事首领。铁木真九岁时,其父带其到弘吉剌部特薛禅家求婚,特薛禅女孛儿帖许配铁木真。按惯例,铁木真暂住女家,其父返家途中被鞑靼人用毒酒谋害。此后,家道衰落,其母诃额伦带铁木真等四儿一女,靠采摘山果、野菜生活。原先的盟友泰赤乌部也与也速该部为敌,抓走铁木真,带上木枷游行。后铁木真逃出。成年后,娶孛儿帖;敌对的蔑儿乞部抢走孛儿帖,铁木真聚众败之,力量渐渐发展壮大,先后击败泰赤乌、蔑尔干、克烈等部,为统一铺平了道路。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召开选汗大会(忽里勒台),立九足白旄,选铁木真为全蒙古的汗,称成吉思汗,意为海洋般的大汗,建立了蒙古国。

初建的蒙古国是一个军事和行政的联合体。成吉思汗创立了一套国家制度。

1、千户制。把本族和新占领区的民户按十户、百户、千户、万户编管,各设“长”,那颜千户长、万户长是贵族,由成吉思汗直接任命,领有一定的封户和牧场,封主多是宗亲,也有少部分异姓贵族和军功将领。封户向封主纳税服役,自备战马、弓矢和粮秣。千户制按地域划分,打破了氏族的血缘界限,是一种基层的军事行政合一的组织;由封户与封主的关系来看,有封建性质,也有一定的奴隶制性质。

2、怯薛制。怯薛制指成吉思汗建国前的防卫军,共五百五十人,建国后扩展到一万人,主要由各级那颜和贵族子弟充任,也有少数平民子弟,由成吉思汗自己掌管。作战时为成吉思汗的主力军。平时驻守在殿帐周围,分四班,每三天一班入值,每班由怯薛长统领,除护卫殿帐,还管服饰、弓矢、车马、府库以及文史、医卜等,既是皇帝的亲军,也是国家的中枢行政机构。怯薛长协助处理国家事务,最初怯薛长为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人,号为四杰。

3、断事官。原属怯薛系统,渐成为国家的专职官吏,称札鲁花赤。建国前即已由铁木真的弟弟别勒古台为札鲁花赤,建国后又任命弟弟忽秃忽任此职,掌管行政、财政和司法诸事,后来发展为兼理财政,司法的专职官吏。

4、札撒。最初,首领颁布的号令称扎撒。建国后,专制制度发展,成吉思汗的命令被记录下来,称“大札撒”,具有法律作用。札撒维护私有制和领主的特权,维护国家的统治。

此外,成吉思汗时还创立了蒙古族的文字

蒙古国建立时,成吉思汗的统治区域东起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南至阴山的整个漠北草原。

1、南下——灭金和西夏

1211年,成吉思汗南下进攻金朝,很快占领抚州(张北)、居庸关等,进围中都。接着在1

212、1213年又两次南下,到1224年,金统治区域除中都十一城外,全被攻下1214年,成吉思汗集结全部兵力围困中都,欲灭金朝。

此时,金政变,金帝允济被杀,宣宗即位后求和,并把允济之女歧图公主献给成吉思汗为第四个妻子,成吉思汗北撤,金宣宗迁都到开封。成吉思汗以此为借口,指责金无诚意,再举南下,攻克中都。并进逼开封,但遭到金军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撤军北归。

十三年后,成吉思汗在灭夏战争中病死,一年后,窝阔台为汗,一方面加紧对开封的包围,一面与南宋联合灭金。1233年正月,汴京守将发动政变,投降蒙古,金哀宗出逃归德,又到蔡州,宋将孟珙带兵围困蔡州,1234年初,金哀宗自杀,金亡。

在攻金之前,成吉思汗于120

5、120

7、1209年三次攻西夏。当金廷迁往开封后,成吉思汗感到暂时无力灭金,故又回头来灭西夏了。1225年秋至次年夏,借口西夏拒绝出兵助蒙灭金,向西夏兴兵问罪,接连攻克甘州、凉州,又攻下肃州、灵州,围困中兴府。

进军路上,成吉思汗狩猎时坠马负伤, 1227年夏七月十二日,66岁的成吉思汗病死。六月,西夏末帝投降蒙古,成吉思汗死后第三天,西夏末帝出降,被蒙军杀死。夏亡。

成吉思汗南下灭金和西夏的过程中,还征服了东面辽东契丹人的叛乱,灭了西辽。从此,北方诸势力均统一在蒙古人的旗下,形成了宋蒙的直接对峙。

2、西征——三次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西征

1219年,成吉思汗以哈剌子模袭击蒙古商队为借口,出兵作战,其四个儿子随行。1222年占领哈剌子模,其王摩诃末出逃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病死,子札兰丁继位,不久,又被迫逃亡印度。成吉思汗战领了整个中亚地区,包括里海附近的康里国。

成吉思汗将占领区划分为兀鲁思(封地),分封给三个儿子:术赤据今咸海以西、里海之北;察合台据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即今天山南北路;窝阔台据巴尔喀什湖以东、鄂毕河以西。这是后来四大汗国的雏形(加拖雷继承成吉思汗领地)。这是第一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征欧洲,1232--1242年。成吉思汗孙,术赤子拔都为帅,攻到多瑙河流域、北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九地。因窝阔台死,大军回师奔丧。拔都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

第三次西征是旭烈兀西征,1252-1259年。成吉思汗孙、拖雷子旭烈兀统领,打到巴尔干北部,占领伊朗、叙利亚、苏丹等。进攻埃及时被其马麦里克王朝的忽秃思打败。旭烈兀留居,建伊利汗国。

三次西征,在辽阔的中亚、东欧建立了四大汗国:

拔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的窝阔台汗国、旭烈兀的伊利汗国。 四大汗国是蒙古国在四个新占领区划分的封地,与中央是藩属关系,实际是不牢固的政治混合体。后来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独立发展,窝阔台称汗后,其封地一直由中央直接控制,察合台与中央仍是从属关系。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蒙哥继位后开始发动对宋的进攻。

蒙哥令四弟忽必烈为统帅。忽必烈南征时遭到宋军的抵抗,便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术,从四川、云南夹攻南宋。1253年,忽必烈由宁夏南下入川,分三路攻云南,自率中路,渡过金沙江,灭掉大理国。次年,忽必烈北归,留下兀良哈台镇守。1257年,仍令段氏世袭总管,直至元亡。

1257年,兀良哈台征服了云南西南的安南(今广西、越南北部),这样就完成了南北夹击宋朝的战略布置。同年,蒙古正式发动了攻宋战役;兀良哈台自安南北上,忽必烈攻鄂州,蒙哥率军攻四川,三路军民鄂州会师,然后临江东下,直捣临安。南宋起用贾似道为相,增援鄂州。

蒙哥入川后,遭到南宋军民的抵抗,在合州(合州县)遭到鄂州王坚的抗击,王坚利用坚固的工事,坚守五个月,蒙军未能攻下,蒙哥也被炮石击中,死在军中,蒙军被迫北撤。

此时,忽必烈在鄂州对面的长江北岸,听到蒙哥的死讯,撤兵北归。鄂州会师未能成功。兀良哈台仍在安南、云南镇守。

当蒙哥东征时,留其少弟阿里不哥守和林。蒙哥死后,阿里不哥想夺取汗位;但当时功勋、名气最大的是忽必烈,二人便展开角逐。忽必烈在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建都燕京,改年号为至元。

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在燕京旧城东北筑新城,命名为大都。忽必烈即是元世祖。

忽必烈建元后,便开始进行统一中原的灭宋战事。

忽必烈派阿术(兀良哈台之子)为元帅攻襄阳, 1273年攻破樊城,襄阳宋将吕文焕出降。此后,南宋的防御门户被打开了。接着,忽必烈派伯颜率军水陆并进,沿江东下攻临安。1275年,贾似道被迫应战,未战即溃,1276年2月,元军攻占临安,俘恭亲、两太后及众官吏北去。1279年2月,陆秀夫负南宋末帝投海死,南宋才最后结束。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状况

元朝是游牧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与中原的汉族人民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入主中原之后,既要保持本民族的利益和习惯,又要适应中原先进的社会制度,以巩固持久的统一。所以元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

一、忽必烈的汉化政策

1、中央官制。

中书省————总理政务,中书省的正式设立是在忽必烈时期。中书令为长,下设左右丞相,又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为副相。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开始,中书省兼管财政,1266年设“制国用使司”专理财政,但与中书省时分时合。 枢密院——掌管军事。忽必烈前由怯薛长管军事。1263年设枢密院,专掌军务。长官由皇太子兼任,实际是虚衔,实责由两名副使负。

御史台——负责监察。1268年初立,“为天子耳目”,右丞相兼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亟,侍御史。纠察百官善恶,谏言朝政得失。下设殿中司,主管朝廷百官;察院主管地方。

宣政院——兼管宗教和吐蕃政务。初忽必烈设总制院,总管全国佛教,1288年,吐蕃使臣在宣政殿朝见,故设宣政院理吐蕃事务。

2、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中书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职责与中书省同,总理一地区政务。设十个行省: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内蒙、河北为“腹里”,即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岭北、江浙设左右丞相)。按山川地势划分。

省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各设札鲁花赤,以蒙人为主;又设总管,汉人为之。蒙人长官后来成为名誉衔。行省还可在一些地区特投宣慰司,上传下达政令、民事。

行枢密院——地方有战事时增设,战后即撤销。 行御史台——元初各地设提刑按察使,纠察地方政务。灭宋后,逐渐改称行御史台,职责仍旧。由中央御史台统领。

3、兵制。

成吉思汗时实行千户制,兵民合一,又设怯薛军。灭宋以后,忽必烈实行兵民异籍,把全国军队分为:

蒙古军——主力,驻京师及各要地; 探马赤军——蒙人为主力,主要驻京师; 汉军——金朝北部各部族的军队; 新附军——南宋军;

汉军和新附军力量小,驻江淮以南。

又根据担负的任务和从属关系不同,可分为两个系统:

侍卫亲军——由怯薛、元初的武卫亲军发展而来,1264年设立,初分左右两翼,又改左右中三卫,每卫万人,由各地壮勇充任。环戍京师,由枢密院统领。

镇戍军——镇守各地,仍称百户、千户、万户,但为纯军事组织,要地由蒙人把守。由行省镇抚掌管,统属于枢密院。

二、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

1、民族关系

蒙古人在立国之初,对周围的其他民族采取利用,防范的政策,征战中利用被征服的民族攻其他民族,最终都隶属于蒙古人之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将全国人民的种族分为四等:

第一 蒙古人,包括蒙古各部的人;

第二 色目人,即各种各样的人,指西北各族及中亚人; 第三 汉人,指金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契丹等族人; 第四 南人 指南宋亡后归附的汉人和南方民族。 四等人户中,蒙人的地位最高。

这是总的民族等级,同时,元统治者对各民族的上层贵族、地主,则又尽力笼络,以扩大和稳固其统治基础。

忽必烈即位以前,即在开平设立幕府,用金朝的汉人士大夫出谋划策。建元以后,榜标文治,并令蒙人子弟从许衡学程朱理学。灭宋后,又重用江南文人才士,推荐了江南名流二十人在朝廷任职。同时,也起用汉人将领,如南宋将领吕文焕,范文虎等人,这些措施得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

当然,对各民族上层人物的重用,目的是笼络,以巩固蒙古人的统治。所以权力始终掌握在蒙古人手中,其它民族的人不占主要地位。元政权的性质,是以蒙古族为首的各民族统治阶级的联合政权。

2、阶级关系

元代的统治阶级有五种人:

①蒙古贵族,通过赏赐份地(投下、食邑、汤沐邑)而转为封建贵族,有政治特权。 ②官僚地主,中央官吏和封建大吏,有职田(最多十六顷),俸禄低,靠掠夺;地方官没有俸禄,靠贪污,掠夺为生。

③寺院地主,元朝保护菩僧,免税免役,多赏赐土地。寺院地主地位高,放高利贷,有特权。

④汉族地主,政治地位不高,经济实力强大。

⑤富人地主,元代优待富人,色目人多经商,税低(1/40,1/60),免杂役,政府常派人保护商人。

被统治阶级的层次很复杂,按职业划分为几十种,民、军、匠、站、盐、阴阳人、医、儒„„,每个户又分很多类不同的名称,不能改籍。

三、治理边疆

元朝的疆域“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域海表”,“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蒙古(今内蒙,也包括外蒙一部分),原为边远荒漠,内蒙古是成吉思汗子孙的发祥地,故作为“腹里”地区,与河北山东一带一起由中央直辖,客观上促进了其与内地的融合。

外蒙,建岭北行省,治和林,辖自贝加尔湖至唐努乌梁海一带。

西夏故地设甘肃行省,辖今甘肃、宁夏,这一地区从中亚、阿拉伯、波斯来的人定居者较多,后来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形成独立的回族。

云南。唐宋时期云南一带的南诏、大理是独立的政权,只与内地有藩属关系。元初则设立了行省及路府州县,与内地完全相同了。

西藏,忽必烈设宣政院,用吐蕃人、喇嘛教主八思巴为第一任长官。并把吐蕃设为前藏、后藏,阿里三部,十三个万户,中央任命万户长,征税、驻军。从此西藏成为中国的一个正式行政区域。

台湾。元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附近岛屿,包括台湾,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 这些边远行政机构的设立,使其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也加强了。尤其是元政府不断迁移中原人口实边,驻防军队,以及发配罪犯至边疆,都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元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红巾军起义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1、 朝廷的腐败

元成宗以后的七十余年间,元政权日益腐朽。1305年,成宗立太子,同年,太子病死。次年,成宗死,无嗣,皇后卜鲁罕推立忽必烈的孙子阿难答为帝;但右丞相哈喇哈孙等拥立海山。结果,卜鲁罕和阿难答被捕,海山被立为皇帝,即元武宗。四年后,武宗死,传位其弟,为仁宗。仁宗死后,其子继位,是为英宗。英宗面对日益腐朽的政权,立志改革,但触犯了王公大臣的利益。1323年秋,英宗自上都还,到南坡驻营,御史大夫铁失等人发动政变,杀英宗。泰定帝即位五年,三十六岁病死,又引起皇位争夺。泰定帝之后,五年间换了五个皇帝。每一皇帝继位,就大肆诛杀异己,赏赐同党,造成政局动荡,财政贫匮的恶性循环。

2、剥削的加重

大臣不仅借皇位更迭以求封赏,平常也大肆贪污,政府公开卖官,不足以弥补财政空虚,到元末期的1350年,开始发行“至正钞”,用来代替中统钞,甚至公然印制伪钞,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使元朝的财政状况陷于不可自拔的境地。

北方辽金故地在蒙古人统治下,除地主之外,更加上蒙古投下州,土地多为这些人占领,元世祖初建元时,常赏赐大批土地,造成土地集中。南宋灭亡后,南方大地主经济大都体留了下来,南北方地主的土地多用租佃制方式经营,除正租外,还要征收佃户的杂费,要佃户服杂役。甚至干预佃户婚姻,将佃客随田出卖。

元朝末期破产农民日益增多,加上灾荒,流民问题成了社会的主要问题。他们与蒙古统治者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循。1312年,沧州首先爆发蒙古人民的起义,山西省、蒙古本部也发生蒙古下层民众的反抗起义;南方海南岛,云南、四川各族人民的斗争也日益发展;东北的辽阳西北,吐蕃等也有反抗。在各地人民反抗的基础上,终于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大爆发。

(二)红巾军大起义

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首义。不久,韩山童被杀。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为“小明王”,北伐灭元,但失败。后刘福通被张士诚部将所杀,起义陷入低潮。

(三)朱元璋建明灭元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为游方僧,后参加郭子兴的义军,郭死后为帅,但归小明王指挥。1355年,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开始发展壮大。

1367年十月,朱元璋发二十五万大军北伐灭元, 1368年八月二日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

元顺帝北逃,在应昌(今内蒙境)死,其子继位,史称“北元”,1402年去国号。 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仍以应天府为都城,沿用原“明”国号称明朝,仍用原来的洪武年号。

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

1、农业生产的恢复

劝农司的设立。1261年建元前十年设立,目的是督促检查农业生产,方法是派劝农使到各地;后又改为司农司,大司农司,下设巡行劝农司于各地,这样,临时机构变成了国家官衙。1286年,大司农司编汇《农桑辑要》,颁行诸路。

锄社的整顿。元初,北方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种“锄社”,几家协力耕作。这是在生产衰退时期的原始观念复活,与宋代义庄有相同的道理。元政府在劝事农桑的过程中,把这种民间的自发组织予以整顿,规定,乡村中每五十户为一社,推年高、通晓农事、家有兼丁者为社长,组织农民耕垦,修河治渠,经营副业,成为政府管理农业、编制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手段。这种锄社很快遍行于南北各地,与里甲制度并行。

水利的兴修。元初即设都水监、河渠司,以兴修水利,修河治渠。水利专家郭守敬曾任都水少监(副职),在华北、西北勘察水利工程,开辟水田数万顷。东南地区水利工程也得到修复和保护。同时,灌溉水库技术也有了发展,甚至可将水吸到二百余尺的高地浇灌。

由于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元朝的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元世祖时人口恢复到53645337人,较元初有较大增长,接近宋金人数。耕地面积,产量也恢复到接近宋代水平。但至中后期,又复衰败。

元代农业经济史上值的大书一笔的是棉花种植的推广。1289年,元政府在东南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到元成宗时,棉花已在本国基本普及了。

2、农业生产关系

由于统一的时间不一,统一前南北方政权的不同,元代北方一直沿用辽金旧制,南方沿用南宋旧制。

土地制度方面,国家占有官田较前增多,除了屯田,职田,赐王公贵族外,政府招佃耕种。

北方蒙古贵族也占有投下户,是私人地主的私属,不负担政府的赋役,随着元政府经济剥削的加重,很多农民也甘充投下户,称投拜户,投下招收户等。

南北方都存在“驱口”——农奴性质的俘获之人,在南方称为奴婢,也有因破产自卖为驱口的,大都有驱口人市。驱口多务农,也或用于手工业、矿业、家庭等。与一般编民不同,经放良、赎买才能脱驱口籍而为良民。驱口是主人的私产,可以出卖甚至杀死。是元代的特殊阶层,介于奴隶与农奴之间。由于驱口增多,国家控制的人口即减少,常引起政府与私人地主争夺人口,争夺驱口,诏令放免驱口。但终元之世,驱口一直存在。

3、赋役制度

蒙古国时没有税制,占有土地之后,连人民一起交给王子贵族为食邑,太宗继位后,1229年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始行税制,分地、户、丁三种作为暂行办法。世宗时在三税之外加包银、俸钞、渐渐形成税粮科差两项税制。

税粮、科差,先按资产将民户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又细分为九则,以缴纳不同数量的税。同时,又有南方与北方的不同。

三、手工业

元代手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以官手工业为主,私人手工业作坊较前减少。 元大都设“诸色匠人总管府”,各业“提举司”等,作为官手工业的总管机关,下设印、染、绣、罗、毛 、镔铁、玛瑙玉局等;后来在上都、涿州,建康、平江、杭州等地设织造局、酒醋局等。

官府手工业的原料来自科差征收,以及和买之类。其产品多用于王公贵族和官廷的消费,很少进入市场,这些与前代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元官府手工业的工匠——系官匠人,他们户口单列,职业世袭,身分同于工奴,没有人身自由,多是元初征服地区(中原、中亚)的工匠的后代,以及后来以种种名目拘括的。

民间手工业数量不多,但也在发展着。主要是丝织业在江南一带发展快。手工业生产从技术上看,最著名的是黄道婆对纺织业技术的改进。还有制瓷业,景德镇瓷器业在元代更为发展,成为专门生产进贡品的官手工作坊,政府设“浮梁瓷局”专门管理,以生产青白瓷为主。矿冶业、印刷业也在宋代的基础上恢复,发展。

三、商业

1、城市。最著名的是元大都,东欧、中亚、日本、朝鲜、南洋都有商队;西藏喇嘛僧的宗教团体也有商队性质。

此外,北方的涿州、真定、大同、太原、奉元(西安)、开封、济南、上都、和林;南方的抗州、平江、镇江、集庆、扬州、广州、福州、上海、成都、昆明、大理等,也是主要的经济中心。

广州、泉州、温州、庆元(宁波)、上海等是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泉州为第一大港。

2、禁榷制度。元沿用前代办法,主要商品由政府专卖,特别是盐的垄断,盐课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其它如茶、酒、农具等也实行专卖控制。

3、市舶司。对外贸易上的专卖机关,市舶提举司的简称。此法在宋代即已出现,元代仍沿用。

4、中统钞。忽必烈中统元年十月,印制的以银为本位的纸币——中统元宝钞。将以前流通的不同样式的纸币统一起来,最大面额两贯,最小十文,共九种,二贯可换白银一两。是畅行全国的统一纸币。至元二十四年又发行“至元钞”,与中统钞并行,面额从五文至二贯等十一种,一直是元朝的主要货币。

5、斡脱钱。即商人放的高利贷。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以后本利合并生息,在元朝很普通。政府为了管理,至元五年设斡脱所,后扩大为斡脱总管府,私办成为官办,后来凡用官本从事高利贷及其它商业活动的,皆称为斡脱,已不限于中亚商人的范围了。

元代不抑商,但“官办”增多,同样限制了商业经济的自由发展。

四、海运和大运河的疏浚

海运指自杭州、苏州入海,沿黄海绕道山东半岛,入渤海的直沽(天津)。

大运河在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尽管已达涿郡,但不畅通;北宋仍用运河,南宋与金对峙时,运河已淤塞不通。元代的整修以大都为中心,以徐州为枢纽,直接北达大都。其疏浚工程分为三步:

1、1280年开济州河,山东济宁至东平;

2、1289年开会通河,东平到临清。

3、1291年,开通惠河,大都至通州。

第四节 五代辽宋金元文化

一、宗教

(一)佛教:总的来说,两宋时期,除徽宗朝有过一段时间的崇道排佛外,对佛教都是采取扶植的政策,重视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元朝建立后,尊喇嘛为师,亲自受戒,喇嘛僧人受到特别优待,喇嘛教得以广泛传播。

(二)道教:在宋代,道教的政治地位胜过佛教,这与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和提倡是分不开的。在元代道教分正一教、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流派,全真教势力最大。

(三)其他宗教:

1、摩尼教:唐代时由波斯传入,主张“二宗三际”说。由于摩尼教崇拜光明,反对黑暗,所以在宋代又称其为“明教”。摩尼本食素,“摩”与“魔”同音,故统治者又称其为“吃菜事魔教”。北宋末年,摩尼教在民间已有相当的规模,徽宗时震惊江南的睦州方腊起义,就是通过摩尼教来组织群众的。

2、伊斯兰教:两宋时由阿拉伯商人首先传入我国南方。元朝汉人蒙人有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

3、犹太教:

二、宋学

1、宋学的含义。

2、宋学的形成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欧阳修、宋初三先生、范仲淹 宋学的发展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荆公学派、温公学派、苏蜀学派、关洛学派 演变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学的兴起、朱熹、浙东事公学派

3、宋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和两宋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联系。

三、史学:

(一)两宋史学

两宋史学成就远胜前代:史学著作大量涌现,大型通史和当代史的编纂成果更为显著;新的历史编纂体裁——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出现,金石学新领域被开辟。

1、 通史与当代史 《资治通鉴》 《通鉴记事本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三朝北盟会编》 《宋会要》

2、方志

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王存《元丰九城志》十卷,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 《东京梦华录》10卷;《梦梁录》20卷

范成大《吴郡志》50卷、梁志家、陈傅良《淳熙三山志》50卷、罗愿《新安志》10卷、施宿《嘉泰稽志》20卷,高似孙《剡录》10卷、周淙《乾道临安志》15卷、潜说友《成淳临安志》100卷

3、类书

宋代有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之龟》。此外还有《玉海》。

4、金石学

宋代兴起的新学种。考证古代金石器皿,印证补充史书的记载。主要金石学家的著作是:欧阳修《集古录》10卷、吕大临《考古图》、黄伯思《金史题跋》、趟明成《金石录》30卷、洪遵《泉志》15卷、洪适《隶释》、《隶续》。

(二)元代史学 《文献通考》:马端临著 《通鉴注》,胡三省著。

宋、辽、金三史,元顺帝时丞相脱脱主编。《宋史》五百卷,在廿五史中最冗长;《辽史》一百十六卷,篇幅最短;《金史》一百三十五卷。修撰较粗糙。

四、文学艺术

1、北宋的古文运动

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北宋文坛仍提倡文章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还有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2、宋代的诗

宋代的诗风格几经变化。北宋初杨亿“西昆体”雕琢字句,堆砌典故,缺乏生动内容;中期欧阳修、苏轼等力改“西昆体”风格,黄庭坚尤倡导务实。

南宋诗人有范成大、杨万里、李清照、陆游等。以陆游为代表,诗作较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3、词的兴盛

近人唐圭璋编《金宋词》收录1330多人、19900多首词。 柳永、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

4、宋金元的话本小说和杂剧、戏曲

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宋代的话本《三国志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直有话本小说流传,到明代据以写成《三国演义》、《西游记》。

宋代的杂剧在唐参军戏基础上发展的,参军戏只有一个主角一个配角,杂剧则多至

五、七人,情节复杂了。

戏曲在宋代已有雏形。曲由一个人唱,用词的曲子填上话本中的内容来反复演唱,往往一连填很多首,连起来演唱一个故事,是后代曲艺的前身,发展到后来,形成有角色表演的戏,主要在南方流行,称南戏。

金朝的北方戏曲叫“诸宫调”。宫调即宫廷演唱的词曲,将几种词曲混合起来演唱,即“诸宫调”。著名的有《西厢记诸宫调》,到元代王实甫写成杂剧《西厢记》。

元曲:是元朝文学成就的代表。从文学形成的发展过程看,宋以前以抒情的诗歌散文为主,元以后出现了有情节、人物、说唱武打的戏剧。元曲就属于后一类。

元曲分两种,一是剧曲亦称杂剧。元代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八十余人,作品五百多种,今流传下来一百六十多种。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四大元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是名作。

元曲的第二种是散曲,即没有念百和折子(场况)的歌曲。 除元曲外,还有南方的地方戏——南戏,亦称传奇。

5、绘画

花鸟画。北宋花岛曲,南唐徐熙,西蜀黄荃 画风沿续而来,宋徽宗《斑鸠图》画技很高。米芾、米友仁父子,李唐等人。

人物画。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人物画主要有《梁山三十六好汉图》,刘松年《便桥见虏图》。

北宋宫廷有翰林图画院,徽宗时发展到鼎盛,有大批画家在画院供职。

元代绘画艺术仍以山水画为主。初有钱选,后有元四大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在技巧、含义方面均有创新。同时,元代寺观宫殿兴修较多,壁画艺术也发展较快,壁画家有朱玉、李时等人;雕塑家有刘元。

四、科学技术

1、三大发明 活字印刷。布衣毕昇用胶泥作活字,用火烧硬后排版,印完后拆开,又可排印其它内容。但不如雕版普及。

指南针。早在《韩非子》中已记载“司南”。宋代指南针已经应用到航海。 火药和火器。火药在宋以前已有之,主要是道家炼丹中发现的。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述用硝、磺、松脂木配制火药的方法。宋人有了火器。

2、建筑学

李诚《营造法式》三十卷。

3、医药学

宋代传入一些外国药材,《开宝本草》比唐代医书所记药材多百余种。医学著作分科细,北宋杨康侯《十产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是妇科专著;南宋人宋慈《洗冤集录》讲法医验尸的方法。太医王惟一整理针炙穴位。

4、数学和天文学

元丰七年秘书省印《十部算位》,是第一次印行成套的数学专著。宋代知名数学家有贾宪、秦九韶等。

天文学家有苏颂,著《新仪象要法》,制“水运仪象台”,被称为世界上另一架天文钟。 元代朱世杰1303年著《四元宝鉴》,对多元高程方程解法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另值得注意的是,旧式筹算在元代为珠算所代替,数学进入了以珠算为主要工具的时代。

郭守敬通过测验来编制新历《授时历》。在全国设有二十七个测验所。“东至高丽,西极缜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观测范围广、计算准确。《授时历》中的一年为365.2425天,和地球绕太阳转的周期只少26秒。

5、农学:元代有三大农书: 《农桑辑要》,元司农司编,共七卷,是十三世纪前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一直流传下来。

《农书》,王祯编,分三部分,是一个从全国范围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巨著。全书文图并茂,有图281例。

《农桑衣食撮要》,畏兀人鲁明善著于1314年,按月令记载各族农事活动的专著,记事以十二月为线,以中原地区为主,包括西北地区的农牧经验。

第十二———十四章参考书目

1、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广铭:《岳飞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

3、邓广铭主编《辽宋西夏金史》(大百科·历史分册),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

4、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

7、1988。

5、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7、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

8、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陈 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陈垣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6

2、1980、1982年。

11、(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5。

13、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4、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5、夏崇歧:《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

16、冯家昇:《冯家昇论著辑粹》,中华书局1987

17、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18、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

19、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20、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21、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2、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

23、陈 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

24、陈 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

25、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6、刘浦江《辽金史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7、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

28、傅乐烁:《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

29、何俊哲《金朝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0、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1、李蔚《西夏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31、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2、史金波《西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33、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

34、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35、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6、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

37、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

38、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所《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 思考题:

1、 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2、 简述忽必烈推行“汉法”的内容和意义。

3、 简述元朝加强统治的措施。

4、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 元代民族等级制度的实质。

6、 简述理学的形成和朱熹的哲学思想。

7、 简述宋词元曲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

8、 宋朝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9、 元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复习试卷

中国古代史上(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C

1、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B

2、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A

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就是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他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D

4、夏朝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A

5、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朝、禹

B.夏朝、启

C.商朝、汤

D.商朝、武王

C

6、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B

7、西周时,周王通过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C

8、西周的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制陶业

B.纺织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煮盐业

A

9、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A

10、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D

11、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B

12、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D

1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B.金文刻在青铜器上

C.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D.小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A

14、《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中所指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

1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B

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A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B

17、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B

18、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C

19、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C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孔子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

21、下列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书的是 A.《春秋》

B.《诗经》

C.《尚书》

D.《论语》

B

22、秦王赢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A

2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

C

24、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大规模地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唐玄宗

D

2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A

26、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B

27、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2 C28.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A

29、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D30、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 A.巩固中央集权

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C.颁布了推恩令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C

3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中央盐铁专卖

B.削藩

C.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

C

3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C

33、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D

34、公元105年,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A.张仲景老派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A

3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孔子

B

36、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B

37、《史记》叙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B

38、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B

39、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D4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期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3

D

41、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C

42、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夏朝末期

B.商朝初期

C.商朝后期

D.西周初年

D

4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A

44、《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书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经验 ②该书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③提出了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思想

④为北魏贾思勰所著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B

45、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通畅的交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秦统一以后,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C、修筑万里长城

D、设置专门管理交通的官职

D

46、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之处在于:

A、开创大一统的局面

B、重视改革政治制度 C、发展官办教育事业

D、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D

47、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

B

48、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D

49、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等级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C50、秦统一后,右图的字体成为全国的标准字体,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办法下一篇: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