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2024-04-09

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精选6篇)

篇1: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中国古代史复习概要

先秦——秦汉

一、名词解释

1、半坡类型

属于母系氏族时期前期仰绍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因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因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附近,西至陇东,南到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平原及熊耳山一带。

2、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约相当于新石器代晚期的的一类文化遗存。因为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研究表明,所谓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不能是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现已分别命名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3、大同之世

语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他们把夏朝建立以前称为“大同之世”,把夏朝建立以后称为“小康之世”,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后者是“天下为家”的社会。大同之世,引用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古代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提出了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展望。把握了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本质。但是小康之世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真正的大同之世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

4、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中兴的时代。少康是夏代第六个王,其祖父太康尸位逸乐,被东方有穷氏所取代,史称“太康失国”。少康凭藉方30里的之地500之人同寒促斗争,最终消灭了寒促,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5、盘庚迁殷

商朝自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上王位纷争,前后精力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代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根继位以后政局混乱,姐姐麽安顿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品名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东河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迁殷后,”行汤之政“,证据才稳定下来,这回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发展,从此知道商亡再未迁都。

6、周公东征

周武王在克殷两年后死去,天下闻而叛周,周公为了应付危机,一方面立武王子诵为成王,另一方面自己亲自摄政,这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叛乱。周公为平息叛乱东征三年,终于歼灭了蔡叔等的势力,又镇压了东方各部落。周公东征是继武王灭殷后继续为巩固周王朝统治而进行的武力斗争。

7、国人暴动

周厉王任用奸佞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史,围着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忍无可忍。西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攻入完工,力王仓皇逃到彘,宗周无主,国政由定公力王仓皇逃到彘,宗周无主,国政由召公和周公代为执行,并改年号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8、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这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9、宗法制

古代贵族凭藉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了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存在,到了周朝变得更加典型和系统。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大宗小宗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不同范围内的人进行管辖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宗法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11、井田制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商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其土地区划形同井,故得名。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的。周朝实行井田制即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作为控制奴隶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得买卖,只能有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继承。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的收入一律收归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更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化而迁居。

12、工商食官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准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13、《周易》

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挂和三百八十四 挂有挂名,有 题和 辞。旧传伏羲氏演八卦,西周时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传》是贵经的解释。《周易》中以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万事万物,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4、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甲骨文的发现,为商代的存在提供了可靠证据。

15、相地衰征

齐国在春秋初期,井田制的剥削方式已经不能维持,为摆脱这种困境,齐桓公任用管仲于西元前 686年开始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美恶分等差征收实物税(租)井田制虽未完全遭到破坏,但废除了共耕公田的制度。这一改革是剥削方式的大变化,导致了分散的个体农民经济出现。这个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16、召陵之盟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图谋霸业,遏止楚国向北发展,在如陵(今郾城东部)与楚国订立的盟约.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军队,进攻楚的从属蔡国,在打败蔡军之后,又用辅周王室的名义,向楚问罪。楚成王不服,齐桓公便进军陉(今郾城东南,时属楚地)。楚成王慑于齐桓公兵多势众,主动向齐桓公请求和议。于是齐桓公退兵,陈师于召陵,与楚国订立了召陵之盟。召陵之盟后,齐制服了能与之对抗的楚国,齐桓公由此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17、城濮之战

西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18、弭兵运动 春秋中期,中原形成晋、楚争霸的局面,由于两国长期对抗,兵祸连年,且战场多在中间的一些小国。尤其是郑、宋两国,常常是争夺的目标,受害最严重。因此,西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首先宣导和平,发起和主持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谋求晋、楚和好,订盟互不侵犯,可惜为时三年,因楚国背约而结束。西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再次宣导弭兵之盟,邀集了晋、楚、秦、齐、宋、鲁、郑等十多个国家,在宋国召开了规模盛大的休兵会议。此后四十年间,晋楚未再发生战争,延续100多年的春秋中期大国争霸战争,终于以弭兵休战而结束。

19、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拉拢一些国家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布恩那个长久,最终为秦各个击破。20、胡服骑射

西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强大起来。灭掉了中山国,解除了林胡、楼烦对赵国北部的侵扰。赵国因此成为唯一可以和秦国争雄的国家

21、长平之战

西元前260 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虽然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但由于赵国的阵前换将,极大的削弱了自己的战斗力。再加上赵括的错误指挥,最后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从此以后,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了。

22、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原是周分封给功臣姜尚之封邑,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于尾声,齐国之大权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

田氏是陈国逃到齐国的公子完的后代。经过田氏数代人的经营,田氏成为齐国最有势力的卿士,到春秋末期,田氏成为齐国的实际君主。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23、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的是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控制了晋国的政权,并且在各自占领的地盘上建立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西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这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是以新 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24、上计

秦汉时中央年终考核地方官员成绩的办法。萌于战国而形成于汉代。郡国年终派遣官吏到京师。呈送计簿,回报当地已来临的治理情况,称之为上计。战国时封建制破坏,郡县制建立诸侯的述职制度变为郡县的上计制。群臣脸总是将赋税收入写入木券,呈送国君考核,对官员的监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5、郑国渠

战国着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为秦筑渠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去秦国修建水利工程本是韩惠王的“疲秦之策”后来秦王发觉郑系阴谋,怒欲杀之,郑国陈述了工程对秦国的好处,秦王欣然接受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灌渠全长300里,灌溉了关中4万余亩田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26、孔子

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相传弟子达3000多人。曾经整理研究《诗》、《书》等会给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载的《春秋》加以修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自汉以后,孔子学说逐渐被改造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其本人亦被尊为圣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27、孟子

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重要代表人。其政治思想主要是兴王道,施仁政。孔子晚年整理了自己的着作,写出了《孟子》。在宋代被列为亚圣。

28、荀子

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古代接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认为自然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这是荀子唯物主义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同自然斗争能力的提高,对以后我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着有《荀子》

29、墨子

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曾经接受儒家教育,当过木匠,创立了墨家学派。代表了手工业者、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墨子的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核心是兼爱。现存墨子弟子记录墨子言行的《墨子》 30、老子 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春秋楚国人,到家学派创始人。秦汉以前文献多称老聃。现存《老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是无为而治。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对于中国思想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1、庄子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宋国人。思想上踵继老子,是道家学派在战国时的主要代表人,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强调事务都在变化自怀中,变化又是由于矛盾的相互消长,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着有《庄子》一书。

32、韩非

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照现实进行政治改革,不能遵循古代传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必须制定严格的法令,君臣必须依据法令进行治理。韩非这些思想被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着有《韩非子》。

33、《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着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西元前239写成,《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34、《竹书纪年》

本称《纪年》,因西晋武帝时在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大批竹简,此为其中之一种,故名。亦称《汲冢纪年》是魏国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自黄帝,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其中若干事可以纠正《史记》谬误。

35、楚辞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

36、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反对“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始皇听从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诗书,不准以古非今。此称“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37、沙丘之变

秦始皇病死沙丘时少子胡亥与宦官赵高合谋篡夺帝位的事件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出巡到沙丘时病危,令赵高作书,命在上郡监军的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始皇死后,赵高扣压圣旨,阴谋唆使胡亥篡夺帝位。遂胁迫李斯矫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迫令扶苏自杀。胡亥秘不发丧,回到咸阳后即位称秦二世

38、白登之围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汉初,匈奴经常南下掠夺北部边郡。西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发兵占领了晋阳。刘邦亲率30万大军迎击,收复了晋阳,兵锋直达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但由于轻敌冒进,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采用 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脱险。这便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白登之围”后,汉初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采纳臣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以缓和匈奴的袭扰。

39、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40、中朝

中朝即内朝,汉武帝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体现由皇帝和左右亲信近臣构成,与之相对的是外朝,是丞相等组成的官僚机构。武帝时为限制丞相权力,加强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丞相的官僚机构逐渐成为一般的政务机关。

41、张骞

西汉时杰出的外交家,汉中人。建元二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以夹击匈奴。出陇西即被匈奴抓获。在匈奴十年,后逃脱终于到达大月氏,但是游说不得结果,返回于元朔三年回到长安,元狩四年再次出使西域,元鼎二年乌孙遣使抵汉。他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着名 的丝绸之路,沟通了汉和中亚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西域和汉的文化经济交流

42、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汉初,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时,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迫切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所以儒学成为了唯一的正统学说。

43、均输平准

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朝廷通过控制全国州郡贡品的运输(均输)及物价的平衡,来谋取巨额利润以供朝廷需用。其本质是借政治力量经商谋利。

44、算缗告缗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前119年开始实行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四千钱,抽一算;不是三老和北边骑士而有轺车者,每辆抽税一算,商人的车,则征收二算;船五丈以上者,每只船抽税一算。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做“告缗”。上述各项措施的实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由于战争所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

45、昭宣中兴

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即位,西汉历史进入昭宣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一下三个主要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重视吏治等政治经济措施。这些措施的饿实行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得到安定,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重新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46、五均六莞

这是王莽为了“齐众庶,抑兼并” 限制富商大贾的投机兼并活动,以保证人民 生活生产所需,也是为了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的政策。所谓“五均”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由五均司市师定时评定物价、控制市场供应、办理赊贷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项的经济事业,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王莽虽依托于“先圣”,实际上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变通而已。

47、门阀大族

东汉后期至南朝末年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大官僚与自己的门 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48、党锢之祸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桓帝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并最终使大部分党人禁锢终身,也就是一辈子都不许作官,史称“党锢之祸”。

49、燕然勒石

班固于永元元年在燕然山刻石记窦宪大破匈奴之功,作《封燕然山铭,史称燕然勒石。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在涿邪山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铭”,50、班超、班超,字仲升,出生在文仕家庭,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为巩固汉朝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东汉的着名将领西元74年起直到班超去世,在班超的努力下,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权又归到了汉朝,再现了一百年前汉武帝的辉煌。

51、《论衡》

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一部着作,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檄文,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

52、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浑天仪,第一架地动仪等

53、汜胜之书

西汉晚期的一部农学着作,作者泛胜之,汉成帝时担任议郎,于都城长安附近教民耕种,获得丰收,后升任为御史,多年的农业经验遂编订成书。该书记载的作物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所达到的较高水准,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 的农学着作。《隋书?经籍志》始称为《泛胜之书》,原书约在北宋初期散失,现存编章主要得以《齐民要术》等古书.54、无为而治

刘邦即位后要士人陆贾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为他的统治提供借鉴。陆贾根据老子的道家学说,结合党史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实际情况,向刘邦上书,主张无为而治,得到刘邦的赞赏陆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朝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实际、符合当时的建国思想。这一思想在西汉初年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指导思想,直到武帝独尊儒术。

二、简答题

(一)、简述母系氏族时期已发现的考古遗存 答:

1、新石器时代早期(前仰韶时代)

A:黄河中下游地区:山西怀仁鹅毛口遗址、陕西华县高官台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河北武安安磁山遗址、山东滕县北辛遗址 B: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 2.仰韶时代前期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河南安阳后岗遗址、江苏邳县刘林遗址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

3、其他地区和仰韶晚期遗址:

马家窑文化、大溪文化、仰绍文化、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岭南粗绳纹文化。

(二)、简述父系氏族时期已发现的考古遗存 答:

1、黄河中游地区:后期仰绍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

2、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3、长江中游地区: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4、长江下游地区:薛家岗文化和良渚文化

5、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华北红山文化

(三)、简述西周分封制和主要的封国 答:

1、分封制亦称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王朝为有效统治被征服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代周天子行使地方统治权、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分封也是分级立宗制不仅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要在封国内分封,依次而下至士而止。

2、周初分封的诸侯有王室子弟、异姓功臣、古代帝王之后

3、西周的主要封国有卫、陈、宋、鲁、齐、晋、燕、等。

(四)、简述商代的青铜制造业

答:

1、商代青铜铸造记述已经相当成熟,已经掌握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

2、青铜铸造要经过采矿、冶炼、制模、制范浇铸修整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分工非常精细。

3、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是司母戊鼎,它是出土的商代第一青铜器。也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五)、简述商代的阶级结构

答:

1、商代社会由贵族、奴隶、平民构成,宗族体系发达

2、贵族是商代的统治阶级包括商王、王室贵族、官僚诸侯邦伯

3、平民是商代社会的主体阶级,从事生产劳动,参与国家大事,有一定的民主权力和自由,承担社会生产和兵役

4、奴隶是商代社会最下层阶级,无任何权力和人身自由

(六)、简述春秋初年的社会局面

答:平王东迁后春秋初年的社会局面混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

2、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

3、华夏族与啥数码了组矛盾计画,互相之间多有征战。

4、大批宗族消亡,宗族体制不断遭到破坏,已经不能继续维持,宗族统治土崩瓦解。

5、井田制逐渐瓦解,到春秋中期开始被新的土地制度所取代。

(七)、简述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答:

1、政治背景: A:齐国国力在桓公登位之时还较弱,特别是井田制的越来越难以维系,国家收入难以保证,影响到了齐国的争霸。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胜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力

B:齐桓公继位后,竭力想改变齐国在各国中势力下降的局面,振兴齐国,遂任用管仲为相,以改革图强。

2、主要内容:

A: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参其国而任其鄙”以稳定社会秩序 B:加强军事力量“作内政而寄军兵”

C: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的税制改革,设职官管辖全国山林,川泽收入。D:任贤使能

3、影响

管仲改革,使齐国迅速的强大以来,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奠定了基础。

(八)、简述战国时期的官僚选拔制度 答:

1、选拔方法:

A:通过军功入仕,这其中秦国实施最为普遍。B:游说自荐

C:荐举,由现任官员向国君或上级推荐贤能,但是选任者要负连带责任。

2、影响:

战国时期的管理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官制有者本质的区别,才能和功劳是为官者的必备提案破茧。大批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大大的提高了政府的效率,进步作用明显。

(九)、简述战国的县制

答:

1、战国时代,县制已经普及,县已经变成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方式,是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国家最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主要特点:大小相同的规模,直属于国君每年年终考核各县政绩,实行岁终上计具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职能。

3、影响: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行政组织代替了宗族组织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

(十)、简述战国时期兵种 和作战方式的变化

答:

1、兵种变化:以前以车兵为主,步兵依附于车兵。变革后步兵兴起、骑兵出现,成为了军队的主力。车兵降到次要地位,直到退出历史舞台。

2、作战方式的变化,春秋以前由于是车兵为主,因而战争也是以车站为主,这种形式的战争胜负很快就能够见分晓。战国时,大规模的骑兵和步兵的野战和包围站代替了车阵战,战争战线拉长,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十一)、简述秦的郡县制度

答:

1、背景:秦统一中国后,国土空前广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吸取西周分封的教训,始皇采纳历史建议,全国实行郡县制。

2、始皇最初设置36郡,后来征服岭南等地区后又增加了南海、桂林、九原、闽中、象郡5郡,总数达到41郡。此外还有专门管理京畿地区的“内史”

3、在郡以下设县,少数民族地区设“道”。县级以上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4、秦王朝继承和发展了郡县制度,成为历代中央政权控制地方的基本形式。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自不言而喻。

(十二)、简述秦的中央行政机构

答:

1、秦王朝的中央行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秦国传统制度,强化了官吏的行政职能,并且进一步削弱了宗室贵族对朝政的影响。

2、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丞相总揽朝廷一切行政事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此三公位列上卿。三公之下有九卿,分工管理具体不同的政务部门

3、合纵“职臣遵分,各知所行的政治管理体制,使不同行政机构并立,不相统属,只对皇帝负责,提高了行政效率,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巩固。

(十三)、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答:

1、背景:秦汉时,匈奴完成了统一,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骚扰汉朝,严重威胁北方农业生产。汉初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对匈奴实行和亲一再忍让。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武帝本人雄才大略,欲反击匈奴。

2、汉武帝时期,西汉依靠强大的锅里对匈奴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反攻,经历了三次大战

A、西元前127年,匈奴南下,汉派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收复河南 B、西元前121年,汉派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推出河西走廊。

C、西元前119年,匈奴南下侵扰,杀掠无数,汉以卫青霍去病出征,大破匈奴军队,匈奴遂 北徙漠北。

3、影响、基本上解除了北部边疆的威胁,保护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但是反击匈奴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武力、人力、造成了武帝后期的财政紧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十四)、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答:

1、背景:汉武帝时,国家统一是为了强化大统一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心呢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A、统一货币,控制金融 B、官营盐铁,建立均输平准制度

C、实行告缗、算缗,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作用:通过这些改革,使西汉帝国的经济基础得以巩固,加强了中央政权。

(十五)、简述东汉初年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答:

1、背景:经过两汉之交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人民痛苦、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一系列了措施。

2、主要内容:减省刑罚、减免田赋,实行三十税

一、改良吏治,任用循吏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回复和发展,巩固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十六)、简述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答:东汉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加强,使皇权进一步取得天下独尊的地位,然而权力的高度集中,又导致在政治机制混乱的时代,少数人可以挟主专权。自汉和帝时代起,宦官和外戚两个权力集团就为此长期斗争

汉和帝即位时只有10岁,窦太后临朝,窦宪执掌朝政。窦氏一族权倾朝野。和帝有心掌控朝政,不得不依靠宦官。永元四年宦官郑众清除了窦氏的势力,并被封侯,开始了宦官专权的局面。汉安帝即位时邓太后及其兄弟邓鹜等人掌控实权,邓太后死后,安帝同宦官江京等铲除邓氏势力,同安帝皇后阎氏外戚共同专权。

延光四年,宦官孙程等人拥立汉顺帝灭掉阎氏势力,因而封侯,宦官势力大为增长。顺帝也扶植外戚势力,皇后兄长梁冀在顺帝死后把握朝政近20年,先后废立三个皇帝。延熹二年,梁太后死,梁冀被宦官单超等逼杀,梁氏被灭,单超等封侯,宦官横行天下。其暴戾行径计画了社会的矛盾。

西元189年,宦官集团同外戚集团最后一次激烈斗争,汉灵帝死后何太后临朝。何进密谋诛杀宦官,计画泄露,反为所害。(十七)、简述东汉时期闽南经济的进 答:

1、背景:

A、两汉之际中原战乱频繁,大量北方人南迁岭南带来大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 B、东汉王朝建立后国家统一,加强了岭南同中央的联系和交流 C、南迁汉族与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促进了农业的开发和进步

2、岭南农业成就:

A、农耕事业取得突出成就水稻一年两熟制,水稻田基本使用基肥。B、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在此得到推广运用。(十八)、简述汉代入学的神学化

答:

1、讥纬是在西汉成哀年间开始流行,到东汉时大兴的一种文化现象。

2、东汉初年,讥纬有十八篇,当时的儒生为了迎合上意,追求利禄,大都兼习讥纬。讥纬对于儒学的神饰,破坏了其中的人文精神,侧重于宣传森林鬼怪,阴阳五行混杂其中。

3、汉光武帝格外崇信迷信,将其作为政治统治工具,迷信盛行,儒学被神化

三、论述题

(一)、试论述母系氏族制度

答:仰韶时代前期母系氏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其典型是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其主要特点是:

1、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是有结构、分层次的。

2、同一合葬墓中的试着是血亲关系,而不是姻亲关系。

3、俘虏对财产具有支配权。

4、财产实行母亲继承制。世系是以女性计算的。

5、当时不存在经济上独立的家庭。

(二)、试论述华夏族的形成

答:

1、夏商周三族的关系有联合和归附。又有冲突和征服。联合和归附促进了民族融合,冲突和征服导致民族交融。

2、融合的结果便形成了华夏族。当华夏族一旦成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便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则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农耕经济,明显的民族认同意识以及夏商周三代制度的连续性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

(三)、试论述周代的井田制

答:西周时期奴隶制得到了高度发展,井田制便是周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

1、周代的一切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周王把土地分给诸侯臣下,让其时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专卖

2、同时周王赐给他们大量的奴隶。把耕地分割称一个个方块。由阡陌纵横,形成井字,井田由此而来。同时这也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其贵族通过强迫奴隶在井田上耕作。剥削他们的劳动果实。

3、在井田制最初实施的阶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奴隶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私田增加,公田无人耕作,井田制逐渐瓦解。

(四)、试论述周代的工商食官制度

答:

1、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

2、西周的官府商业更加发达,在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相当成熟,观赏的职责主要是“主市买,知物需”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是官府手工业产品,但官府对工商业的控制是有限的,并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

(五)、试论述周代的敬天保民思想 答:

1、相对于商朝敬天迷信思想,周代有所传遍和发展把目光从天上转移到人间,更加注重认识,即重视人的作用

2、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了“明德” “慎罚”、“保民”思想 A、“明德”:修身正心 教化人民

B、“慎罚”:量刑以动机和悔改态度为标准 a:体恤受刑者

b:集中刑罚处置权,防止权力滥用 c:判决要慎之又慎,要有充足的时间考虑。d:惩违反社会秩序和伦常的人

e:对违法乱纪的诸侯和官员也要予以严惩

C、“保民”:保佑百姓,兼有恤民,惠民,安民之义

3、这种民意决定天命的思想是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对远古以来的天命神学观创造性的人文主义转换,直接启迪了系后末期和春秋战国的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

(六)、试论述春秋时期公室和私家势力的消长

答:

1、进入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个诸侯国额你不的政治格局发证了急剧变化,卿大夫与公室的斗争愈演愈烈,以下克上的时间层出不穷,结果使各国公司不同程度的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有的甚至灭亡了公室。

2、这种斗争主要有两种类型。公室与公族的斗争。异姓卿大夫与公室的斗争。在此期间齐鲁晋三国最具典型性。齐国:田氏代齐,鲁国:三桓专鲁。晋国:三家分晋

(七)、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答: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农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西周分封制度的阶级结构开始瓦解,自列国变法后战国中期建立起来的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阶级结构逐步确立。

2、春秋时期:王室贵族衰落失去控制能力,私家势力增长,国人阶层一度上升,政治影响力有所增强,但由于氏族组织的瓦解,国人失去了干预政治的能力,等级制度处处受到挑战而最终被打破。脱离官府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阶层开始成长起来

3、战国时,经过变法运动,各国确立起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和部分劳动者人身,剥削劳动者剩余生产价值。地主阶级主 要来源于分封贵族的转变,官僚和军工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通过购买兼并土地转变为地主。

4、农民节自己由自耕农、佃农、“庶子”和雇农组成,除了两个基本阶级外还存在工商业者和奴隶。

(八)、试论述西汉初年采用了哪些措施回复和发展生产

答:

1、汉高祖时期,让士兵恢复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争中逃亡的人回家,回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释放为庶民,减轻农民的负担,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2、文景时期,重视农业奖励耕织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是过年不收田租,提倡借鉴,减轻刑罚。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盛世景象

(九)、试论述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局

答:

1、汉初上层领导集团崇信黄老之学,奴隶推行无为而至的执政方针,强调少有急切的方针,避免出现苛烦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状态下得以安定。

2、对秦代的刑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终身服役、连坐法、废除了黥、、三种肉刑改以笞刑代替。

3、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以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关系。

4、较为宽和的政治风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十)、试论述汉武帝加强帝权的措施

答:

1、背景:西汉社会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了很大财富,具备了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实力。经过七国之乱的评定,同姓诸侯的势力大为削弱。汉武帝的 雄才大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帝权。

2、主要措施: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着力削弱各诸侯的实力 破格用人,选用亲信,组成“中朝”大大学入了丞相的权力。设置刺史,完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使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转变。

3、影响: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十一)、试评价王莽改制 答:西汉末年王莽为解决西汉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附会《周礼》,托古改制。始建国元年(西元9),针对当时的土地和奴婢问题,诏令宣布: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 ;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等等,由于地主官僚的反对,四年,王莽不得不取消这一诏令,宣布王田皆可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予处治。这一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尝试失败。

始建国二年,王莽下诏实行五均六筦。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5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 ;同时控制名山大泽,而对在名山大泽中采取众物的人课税。此项措施旨在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使封建国家获得经济效益。然而,王莽无力控制用来推行五均六筦的大商贾,这些人乘传巡行,与郡县通同作弊,盘剥人民,损公肥私,与王莽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政治制度方面,王莽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都加以改变,还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官吏俸禄无着,便想方设法扰民。

王莽改制引起社会混乱,促使农民起义和西汉宗室旧臣反对新朝的斗争不断发生。更始元年(西元23),王莽政权终于在起义农民的打击下彻底崩溃。

(十二)、试论述东汉时期门阀大族的出现与影响

答:

1、东汉时期察举制和征辟是主要的选官途径,豪强大族以雄厚的政治势力,控制了这两条途径,于是出现了以自身为中心,以众多的门生故吏作为维护的政治格局,形成了门生故吏结成的政治关系网。

2、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家族,世代相继,广收门徒,在当时的选举制这种学术群体演变成政治集团,这些家庭成员通过经学入仕。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家族,3、影响:选士首先要看族姓门阀,实质就是重视门第家世,祖先功业的世家大臣受到特别重视,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总是可以优先。在本州本郡更是表现出垄断的性质,主导着本州、郡的政治运行的基本方向。

(十三)、试论述东汉时期经济区域的变化

答:

1、背景:东汉时期,农耕生产的水准较西汉时期有所提高,各个经济区域普遍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开始东移,江南地区得到了高度的开发。岭南地区农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基本经济区域:以关中为主体的西部地区,由于少受战争破坏,统治者较为一种,自秦汉以来管仲的经济在全局中居于主导地位,关东地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相对落后。经过两汉自己社会大**的破坏,关中地区经济日益衰退,地位下降,关东经济仍然稳定发展,经济日益昌盛,东汉时期,全国经济中心开始东移。

3、农耕区和畜牧区的移动:秦至西汉时期,农耕区曾经一度北移,到东汉时期,匈奴或南侵或依附,致使北方的农耕区重新成为牧区,原有的农业经济遭到破坏,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进一步南移。

4、江南经济的开发:东汉以前:“江南尚处于相当落后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形式与终于啊先进的农耕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东汉以来北民南移等因素艰难地区得到了开发,江南地区的经济实力哦和发展水准与中原许多地区相比已经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岭南经济进步,北人南下,给岭南地区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陷阱的生产记述,与中原经济区域的隔膜基本被大破,东汉时期岭南某些地区的农业记述水准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十四)、简述汉代入学的神学化

答:

1、讥纬是在西汉成哀年间开始流行,到东汉时大兴的一种文化现象。

2、东汉初年,讥纬有十八篇,当时的儒生为了迎合上意,追求利禄,大都兼习讥纬。讥纬对于儒学的神饰,破坏了其中的人文精神,侧重于宣传森林鬼怪,阴阳五行混杂其中。

3、汉光武帝格外崇信迷信,将其作为政治统治工具,迷信盛行,儒学被神化

魏晋南北朝

一、名词解释 1.董卓之乱

指东汉末军阀董卓擅权。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与袁绍合谋诛杀宦官,私召董卓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

被宦官所杀。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得以据兵擅政。他废黜少帝,另立新帝,并自任太尉进位相国,独揽军政大权。后来,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将吕布合谋,终于刺杀董卓。经过这场**,关中地区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2.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之间为争夺北方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公元200年,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战争以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而结束。这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结果刘备被吴国将领陆逊打败,吴蜀之间的边境也最终确定在三峡一线。这场战役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着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4.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曹魏大都督,魏国丞相。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249年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从此掌握了曹魏大权。以其功着,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5.山越

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东南省区部分山区古越族的通称。百越的一支。山越实际上是居于山地的南方土着,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组成武装集团,对于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速了山越自身的汉化过程。6.士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东汉世家豪族是士族的渊源;而魏晋统治阶级的政策是导致士族形成的直接原因。曹魏九品中正制规定门第为定品的主要条件,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制度在魏晋南朝是习惯上形成的,而北魏始由朝廷以法律形式规定。隋科举制确立,士族逐渐解体。14/20页 7.郭象

西晋时着名的玄学家。他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着有《庄子注》。9.坞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也称坞堡或壁垒。以宗族乡里关系组织的地方割据武装,此外,也有以流民结集的方式出现的坞壁。坞主都由流民公推有才能或宗族势力相对强大者任之。十六国和北魏的统治者,往往按坞主的实力大小,分别给予官职,北魏前期,推行宗主督护制,更全面地承认了宗主们及其控制下的大小坞壁的合法地位。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坞壁转入衰落。10.宗主督护制

南北朝时期,北魏实行的对地方控制的政策。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11.永业田

中国古代实行均田制时,授给农民终身私有,世代相传作为宅基、园圃,栽种林木的土地。始于北魏的世业桑田,凡男丁每人授20亩,其后隋唐实行均田制皆给农民丁男一人永业田20亩;除此之外,对亲王以下及各级官吏亦给永业田。“安史之乱”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永业田也不复存在。12.北府兵

东晋南朝着名军府及其所辖府兵。东晋南徐州刺史例带北中郎将,驻屯京口,故称京口为北府,也称南徐州刺史为北府。太元初谢玄招募南徐、南兖二州北方侨民,严格选择训练,严明军纪,号北府兵。该军为当时精锐部队,士兵皆骁猛勇敢,屡战皆捷。前秦进攻东晋,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刘裕以北府兵起家,取代东晋。13.《华阳国志》

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东晋常璩所着,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叙述了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共十二卷,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华阳国志》属于史志类着作,其文字典雅古朴,很少僻字和生僻用语,有很高的史料价值。14.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15.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等7位名士的合称,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故世谓竹林七贤。7人 “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16.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山东临沂人。是中国东晋初年的权臣,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东晋建立后曾被司马百度文库更多下载收藏分享搜索

睿邀请同登御床,有马与王共天下的说法,是东晋士族的代表。17.陶弘景

南朝南齐南梁时期道士、医学家。是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18.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典型的魏晋名士,以诗、酒闻名于世,但他内心却一直是痛苦的,常常饮酒大醉,或者驱车顺其自然,直到无路可走。19.嵇康

嵇康是曹操的嫡孙女婿,与那个已经逝去的英雄时代的关系,比阮籍还要直接。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触目惊心:“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完全不理会种种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这个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20.高平陵政变

曹魏(丕)后期,魏国最高政治集团逐渐出现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大对立政治势力。司马懿乃曹魏三代老臣,老奸巨滑。魏明帝死后,司马氏家族一直阴谋政变。嘉平元年(249),乘曹爽陪同皇帝芳外出谒明帝高平陵之机,发动兵变,捕杀曹爽兄弟,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家族手中。21.西晋封王制度

公元265年至277年,西晋为强化王室统治,经过两分封,将始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全部封王, 以郡为国,诸王在封国食邑有统兵权、赋税权,西晋初年封王多达27个,为后来八王乱之乱埋下伏笔。22.西晋都督制度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控制,西晋以司马氏子弟及一些功臣出任统兵都督与监军,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掌握一州或者数州军事指挥大权,而州刺史虽然名义上拥有将军称号,实际上只有民政权。23.占田、课田

这是西晋实行的两项重要土地法令。由于三国长期战乱留下大量无主荒芜土地,西晋政府规定男子每人可以占田70亩,女子30亩,必须向政府申报、登记,归私人所有;课田就是政府要求老姓必须耕种的田地,每年收取租税;官吏占田根据官品高低百可以占有50顷至10顷不等的土地,同时还可以占有荫田客衣食客,后者只向地主交纳租赋,成为依附者 24.九品中正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

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25.门阀制度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专看家世声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通过互相联姻构成一个门阀贵族统治阶层,制订或形成一整套维护自身等级特权的门阀制度。26.北魏三长制

中国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 五家为 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27.北魏府兵制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28.宗主督护制

南北朝时期,坞壁林立,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29.行台制度

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在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行台出现于三国曹魏曹魏甘露二年(257)。北魏行台的组织虽略同于中台(在中央的尚书台)﹐有令﹑仆射﹑尚书﹑丞﹑郎等员﹐但都是临时权置﹐并不完备。行台的首长﹐不一定都有令﹑仆射﹑尚书等官位。隋唐的行台尚书省则以行台尚书令为最高长官﹐若不置令﹐即以左仆射为首。置官大略同中台而人数较少。行台主要为处理军务而设﹐故以兵部居首﹐又兼综民事﹐故吏﹑户﹑礼﹑刑﹑工并置﹐却往往一人兼两职或三职。行台的统辖地区既广﹐位重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唐太宗 17/20页

李世民即位后就予以废除。30.北魏六镇

北魏建都平城之后,为防止北方柔然汗国的侵扰,保卫国都,帝国在平城以北边境设立六个军事据点,称为六镇,由西而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六镇是北魏的军事重镇, 镇守的军事将领与士兵地位较高,但迁都平城后,六镇官兵地位下降,后来爆发武装起义.31.河阴之变

北魏末年统治集团间争夺中央政权的一次变乱。六镇起义与关陇民族起义,使得北魏北方处于分崩离析状态。武泰元年(528)二月,胡太后毒杀北魏孝明帝元诩,将刚出生的皇女(元姑娘)冒充皇子,立以为帝,几天后又另立3岁的元钊。北魏镇守北方边境的将领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名,从并州领兵南下,直指洛阳。四月十一日,在河阴(今河南洛阳东北)立元子攸为帝(北魏孝庄帝),自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同日,洛阳东北门户河桥守将降尔朱荣,京城遂无险可守,将士四散,胡太后被迫削发为尼。32.侨置州郡

东晋、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在其管辖地区内多用北方地名设立州郡县。当时北方人民与士族大量南迁,大多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统治集团因而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借以缓和南北士族矛盾,以巩固政权。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一度造成政区用名十分混乱。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完全废除 33.土断

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见侨州郡县)。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财阜国丰”;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34.侯景之乱 南朝萧梁末年,投靠南梁的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侯景之乱,。南朝萧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广建寺庙佛塔,还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巨款为他赎身。迷恋于宗教的萧衍不事朝政,皇室招降纳叛成风。侯景之乱可以说是腐败政治的产物。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投靠西魏。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举兵反叛。他率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围住。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萧衍,自己当丞相,执掌朝政。到了551年,他进而自封为帝。侯景在起兵反叛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激起南方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封帝的第二年便被梁朝原兵将所杀。侯景之乱给社会带来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35.刘裕代晋

刘裕,南北朝时期宋的建立者,出身寒门,起初在北府兵中做下级军官,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桓玄之乱过程中逐渐得势,并控制了东晋政权。为抬高其政治威望进行了两次北伐。第一次是义熙五年(409年)二月,南燕慕容超“大掠淮北,并执阳平太守刘干载、济南太守赵元,驱略千余家”。刘裕便于四月自京都舟师从淮入泗,五月至下邳,上陆步行,所过筑城自守。六月进兵

临朐,途中,遇南燕军,迎战,败之。燕兵退守广固(山东青州西北,南燕都城所在),裕进兵广固,俘杀燕主慕容超,灭南燕。第二次是西击长安姚泓。当时秦姚兴死,其诸子因争夺权位,互相残杀,关中混乱,裕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出发,经由许昌,进克洛阳,次年三月克潼关,八月克长安。执姚泓,后秦亡。到公元420年刘裕受恭帝禅,建立起刘宋政权,东晋亡 36.桓温北伐

东晋世族大臣桓温,于永和三年(347)灭成汉,声名大振,随即又上疏要求率众北伐,收复故地,以进一步施展雄略,建功立业。永和十年,温借机排除阻扰北伐的权臣殷浩,独揽朝廷内外大权后,从江陵发兵北伐。连战连捷,大败前秦苻坚,直至灞上(今西安市东),受到关中民众欢迎。当时,温曾十余次上疏,主张还都洛阳,朝廷不许,但提升他为征讨大都督,委以专征之任。永和十二年,温再次北伐,亲自披甲督战,鼓舞士气,羌族姚襄大败而逃,洛阳收复。又上疏建议还都,仍未许。太和四年(369),温第三次组织北伐,初战势如破竹,然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时军粮竭尽,只好焚舟撤退,途中遭前燕将领慕容垂追袭,死者竟至三万人。《晋书?桓温传》说:“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其实,先后三次北伐,都有战果,每次只因军粮不继而退。37.北府兵

东晋南朝着名军府及其所辖府兵。北府设立很早,西晋末东晋初王舒任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将,自此有北府之称。其后东晋南徐州刺史例带北中郎将,驻屯京口,故称京口为北府,也称南徐州刺史为北府。西晋末年北方流民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者日多,民风强悍,果敢善 战。太元初谢玄招募南徐、南兖二州北方侨民,严格选择训练,严明军纪,号北府兵。该军为当时精锐部队,士兵皆骁猛勇敢,屡战皆捷。太元八年(383)前秦进攻东晋,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于淝水大败前秦军。后以北府兵镇压孙恩起义。刘裕以北府兵起家,取代东晋。38.宇文泰

北周奠基者。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属内蒙)人。鲜卑族。参加过鲜于修礼及葛荣领导的起义军。荣败,归贺拔岳,从岳镇压关陇起义,官至夏州刺史。岳死,为岳部下所推,据有关陇。永熙三年(534),魏孝武帝不堪高欢凌辱,西奔长安,泰拥帝建立西魏。同年,毒杀孝武帝,拥立西魏文帝,为大冢宰,专制西魏朝政。他依赖武川镇中下级军官,拉拢关陇地主,引用苏绰、卢辩等制定各种制度;用人不限门第,唯才是用;整顿吏治,裁减官员;推行均田制;创建府兵制。顶住了东魏的频频进攻,并拓地到今天四川、湖北一带。北周建,追尊为文帝。39.北魏孝帝改革

孝文帝(467—499),名拓跋宏,亦名元宏。471—499年在位。即位时年仅5岁,由太皇太后冯氏当政。太和十四年(490)冯氏死,他才亲政。其时北魏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中心,遥制中原。地方政权多为贵族和豪强所把持。大量的浮户、隐户依附豪强,逃避封建国家的赋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权,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改革分为两期进行。首期改革是由冯太皇太后主持,其主要内容是:改革吏治。484年颁行俸禄制(魏官吏原来没有俸禄,任意向人民进行掠夺),由政府按官员品阶分等发给俸银,除俸禄外贪污帛一匹者处死;征收租调时,也禁止使用长尺大斗量称。实行俸禄制后,仅三个月就有刺史以下40多个犯赃官吏被处以死刑,吏治有所改善,为改革创设了条件。485年,颁行均田制,规定:男子15岁以上者受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奴婢同样受田;牛一头受田30亩,每户受田的牛限4头;另给受田的男子桑田20亩,以植桑养蚕。受田农民死亡,露田还官,桑田作为世业传给子孙。实行均田制,巩固了各族人民的定居农耕生活,为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还调整了田租户调的征收额,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次年,又颁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责成邻、里、党三长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以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对农民的统治。490年冯氏死,孝文帝亲政。494年迁都洛阳后,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开始了第二期的改革。主要是对鲜卑人实行汉化措施:禁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

装;凡30岁以下的鲜卑人不许说鲜卑话,必须学说汉话,30岁以上者从缓;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都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把鲜卑族复姓改为汉族单姓,改拓跋为元姓,北魏所统部落118姓都改为汉族;提倡鲜卑人按门第与汉人通婚,孝文帝先纳汉族大姓卢、崔、郑、王之女入宫,他的五个弟弟也与汉族大姓联姻。其他鲜卑人都可按同等门第与汉族人结婚;废除鲜卑族的旧制,凡官制、法律、礼仪、典章等,都与魏、晋、南朝无异。这些改革,对于巩固北方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及促进民族融合,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0.淝水之战 东晋击败前秦符坚的着名战役。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符坚率九十万大军大举南侵,进据寿阳,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晋相谢安使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先于洛涧破秦军前哨,进逼淝水。晋军要求秦兵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欲俟晋军半渡而击之,尽歼晋军,于是麾兵小退。秦兵退不可止;晋师过河乘势进击,秦师尽溃。这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役。41.永业田

中国古代实行均田制时,授给农民终身私有,世代相传作为宅基、园圃,栽种林木的土地。始于北魏的世业桑田,凡男丁每人授20亩,其后隋唐实行均田制皆给农民丁男一人永业田20亩;除此之外,对亲王以下及各级官吏亦给永业田。隋制亲王以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100顷,少者30顷。唐制除亲王100顷外,其他郡王50顷,公、侯、伯、子、男等则由40顷以至5顷不等。永业田一般由受田者终身所有,不在还受之列,不得买卖。唐制则规定,凡迁徙及贫不能自葬的农民得卖永业田。“安史之乱”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永业田也不复存在。

42.祖荻北伐

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落入匈奴贵族之手。祖逖上书琅邪王司马睿,要求北伐,收复失土。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祖逖率宗族部曲渡江北上,在江阴铸造兵器,召募训练士兵,队伍扩展有二千余人。遂率军向今安徽、河南地区进发,得到各地人民支持,先后战败石勒、石虎军队,胜利进军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封丘一带。时司马睿已称帝,恐祖逖势力强大,难以控制,派戴渊任总领北方六州诸军事,牵制祖逖,阻止北伐。祖逖深感北伐无望,忧愤成疾,大兴四年(公元321年),病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祖逖死后,原来收复的地区又相继失去。43.户调制

魏晋时赋税征收制度。曹操为了发展生产,整顿赋役,于建安九年(204)颁布田租户调令,征收田租每亩4升,户调每户绢2匹,绵2斤,其他不得擅自征发。此为曹魏租调制之始基。租调制征收量较之汉代并未减轻,但按田征租、按户取调,禁止额外征发,有利于均平负担和促进生产。晋承魏制,但有改进,实行占田课与户调制,并将田租与户调统一按户计征,方法较为简便。田租,按男丁每户课田50亩,每亩征粮8升;户调,按照户主为丁男的,每年输绢3匹,绵3斤;户主为妇女或次丁男的减半;边郡户按距离远近分别输2/3或1/3;少数民族输賨布,平均每户1匹,远者1丈。东晋初仍袭旧制。

二、简答题

简述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1)、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司马氏宗室为王,以郡建国。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推行都督制,诸王拥有行政权力和军队,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西晋的“八王之乱”主要是由于宗室诸王持节都督诸军事,军权太重造成的。(2)、皇帝的委托不得其人,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任用的官吏大多是无才之人,许多大臣 骄奢逸乐,贪取钱财,乐虞我诈,争权夺利。(3)、皇帝大权旁落,外戚、后妃与宗师诸王争相操纵朝廷。外戚、后妃与宗室诸王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直接酿成了晋初的“八王之乱”。

影响: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破坏了太康年间的安定局面,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动摇了西晋苦心经营的政治格局。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反叛西晋的统治,导致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2、简述西晋士族形成的主要途径

西晋的士族豪强多渊源于汉魏,它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1)、出生于官僚。汉末以来“九品官人法”普遍推行,州郡大中小中正皆有当地土著士族担任,九品的评定抄纵在他们手中,于是官品的升降大都凭借“士籍”,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局面。(2)、出身于商人。富商大贾往往是大土地的占有者,他们利用血缘关系的纽带组成宗法性共同体,依附于他们的农民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加强。西晋时,政治上继续获得特权逐渐形成世家大族二转化为士族。

3、简述西晋户调制的主要内容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在当时叫做“九品混通”。

4、简述东晋门阀政治的特点(1)、门阀政治,并非士族另外创立的一套新的政治制度来实施的政治措施,二是他们利用魏晋以来形成的尚书省和中书省等最有效的权力机构,紧紧控制政治方向士族大代表人物担任录尚书事,控制中书省,掌握了朝廷的政令大权。(2)、门阀士族不但在政治上享有特权,他们还控制了东晋的军事指挥大权。东晋的军事重镇的驻军几乎全部由士族控制,江东司马氏集团完全丧失了对旧兵户的控制。(3)、门阀政治是东晋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形态。它是皇权与世家大族势力平衡运动的结果。帝室没有强大的实力无法拥有强大皇权,只有皇权和士族共治天下才是东晋可行的政治模式。

5、简述北魏边镇起义的背景及其导火线

1)背景:边镇主要是制沃野、怀朔、武川、扶冥、柔玄、怀荒诸镇。这些镇大多位于北魏的北方边境。六镇是北朝的军事重镇,北魏定都平城期间,他们担负着拱卫都城的使命,当时的六镇将领和士兵身份都很高贵。但迁都洛阳后,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二南方的鲜卑在汉化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他们和边镇成员在文化上、心理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2)导火线:523年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其余各镇纷纷响应。524年,敕勒族胡琛也在高平镇起义,响应拔陵。破六韩拔陵全部控制了六镇。

6、简述三国时期的着名战役及其影响(1)、官渡之战。建安二年,袁绍遣大将颜良攻曹操与白马,曹操斩颜良打败袁军。袁绍追击到曹操,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对峙与官渡。袁军兵多采取攻势,曹军人少采取守势。后曹军袭烧袁军于乌巢的粮草,袁军大败。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曹操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不久曹操就同意黄河流域。(2)、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出兵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曹操企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集团。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对峙与赤壁,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计谋大败曹军,曹操逃回北方。这次战役最终确立了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3)、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击曹魏樊城,曹操策动孙权军进攻关羽,孙权大败关羽军并斩关羽。章武二年(221),刘备亲率大军夺取荆州为关羽报仇。二月,蜀军占领夷陵,孙权派陆逊率军迎击,双方在夷陵对峙。陆逊采用火攻的方法,火烧蜀军,蜀军大败。夷陵之战将吴蜀的边界确定在了三峡一线。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诸葛亮治蜀主要措施和平定南中的意义 1)措施:

A.政治上,善于用人,根据不同时期来调整新人与旧人之间的矛盾,并且因人而异来安排不同才能的人。严格实行法治,击“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

B.经济方面,诸葛亮充分利用了益州原有的有利条件,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诸葛亮派人对都江堰进行护理,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当时的农业产量很高;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锦业尤为繁荣,所产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C.军事方面:南抚夷越、北伐中原。

2)平定南中的意义:诸葛亮平定南中,使北伐事业有了稳定的后方。改变了西南夷族地区的闭塞状态,有益于先进文化影响在边地的扩展,对于后世择定民族关系的形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2、试论述九品官人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初创时的社会作用和后来的变化

1)社会背景:曹操去世后,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220)为延康元年。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2)初创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曹丕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普遍支持,曹操逝世后,汉献帝下诏禅位给曹丕。

3)变化: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3、试论述西晋初的政治措施(1)、重整中央官制。司马炎称帝后,在中央的最高统治层中设置了“八公”:太宰、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等,但只有司徒掌有管理州郡中正对人才的评定。尚书台长官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真正宰相中书省长官掌握诏令、文书的撰定,参与政事,门下省的长官保留为皇帝提供政策咨询的权立,审查尚书省下达的文书。武职方面,设立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大将军。(2)、分封诸王。泰始元年,晋武帝为加强宗室诸王的力量潘屏王室,又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和功臣均封为王建立郡国。泰始元年分封后宗室诸王留居洛阳,封国未建立,咸宁三年司马炎再次确立分封食邑制度,诸王回到封地建立封国。(3)、推行都督制。西晋以司马氏子弟出任统兵都督与监军,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掌握一州或者数州军事指挥大权,而州刺史虽然名义上拥有将军称号,实际上只有民政权。咸宁三年又通过“转封”的方式把诸王的封国和都督辖区转到一起。

4、论述淝水之战经过、胜败的原因、历史意义

1)经过:淝水之战,当时中国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攻晋,秦军先期攻下寿春。东晋派宰相谢安率领八万军队肥水与秦军对峙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于万前秦军。

2)原因:苻坚惨败淝水原因主要有:骄傲自大,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地轻率开战;内部不稳,意见不一,北方各族士兵不愿为秦效命;对朱序等人的间谍活动没有察觉。

东晋军队的胜利主要因素有:临危不乱,从容应敌;君臣和睦,将士用命;主将有能,指挥若定;士卒精练,北府兵以一当十;初战破敌,挫其兵锋,励己士气。

3)历史意义: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加速了前秦政权的解体,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

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淝水之战之后,逐渐有了南北分立的南北朝趋势。

5、评价胡汉分治的政治制度(244)

胡汉分治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设单于左辅、右辅,专治理胡人。所谓胡人即泛指北方诸少数民族。其子刘聪继位后,进一步健全胡汉分治制度,以子为大单于,设左右辅,各管六夷10万落,每万落置一都尉;另设左右司隶,专治理汉人,各管20余万户,每万户置一内史,共43内史。其实质是依靠和利用匈奴及其他胡人贵族压迫汉人。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也设内史专治理汉人,另置大单于镇抚百蛮。后赵抬高羯族地位,称为“国人”。严禁称“胡”,凡胡物都改名。虽然石勒严禁胡人欺凌汉族官僚地主,但实际并无收效,有时汉族高官也不能幸免。鲜卑贵族建立的后燕政权在后期也实行胡汉分治政策。这种政策加剧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6、试论述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1)、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冯太后改革:增加小农数量,颁布均田令;废除宗主都督制,推行三长制,建立地方基层组织;还推行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制定族姓,改鲜卑性为汉姓;禁绝鲜卑服饰和鲜卑语言,放弃本民族服饰;深入改革官制颁布新的《职员制》,对官制进行调整;继续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3)、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也受到汉族人士的拥戴,十六国以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篇2: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马关条约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及所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这个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合法化,并使日本国力大增。

2、《资政新篇》

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上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虽然得到天王的赞赏,但因缺少施行的多种其他条件而未实行。

3、《训政纲领》

1928年10月由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政会行之。北洋政府时期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也被废除了。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追认《训政纲领》有“法律上确定之效力”,成为国民党“训政时期”的根本法。

4《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6年9月,它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也迁移到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也参加编辑,《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更增加了《新青年》的影响和号召力,发行量达1万5、6千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后来,它成为中共党组织的机关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5《辛丑条约》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6东方会议

日本“东方会议”: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7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中体西用”的思想展现了清朝统治者们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天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的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的统治制度。

8清末新政

1901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使得清朝统治陷于孤立

9七七事变

事变前夕,日军已经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北平,只有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仍在中国军队守卫之下。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的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其实该士兵很快就已经回队),仍然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武装搜查,当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便开枪开炮向宛平城进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此次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也由局部抗战进入全面抗战的新时期。

辨析

简答

1、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

一、南京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高潮的产物,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地位,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拥有美国式总统制的大总统权力。陆军、外交、教育等部的总长和各部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而担任其他各部总长的旧官僚或立宪派大多没有到南京就职,均由次长负责,故有次长内阁之称。临时参议院43个参议员中,有33名是革命党人。

三、它所制订的政策措施集中地反映和代表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也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四、它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

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国民党正面抗战

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对日作战则趋向于消极,保存实力。标志国民党从片面抗战到逐步消极抗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但是,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也是第一大党也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从而形成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在战略防御阶段,日军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血染沙场壮烈殉国。

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使国民党顽固派的抗日立场发生动摇,蒋介石派人到香港和日本代表谈判,还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但他们终究没有胆量公开投降日本,仍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而国民党军队的大部分仍然坚持在抗日战场,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等几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另外,虽然有远征军入缅配合盟军作战扬威异域,也有豫湘桂战役的可耻大溃败。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军队也积极参加战略反攻,收复了华南、东南、沦陷区大部分城市及台湾,接受了大部分侵华日军的投降。

总体上说来,国民党在八年抗战中是功大于过的,这也是国共重庆谈判中共产党毛泽东承认国民党优越地位的原因。国民党之所以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是因为它不仅腐败,而且拒绝承认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挑起内战并在战争中遭受失败的结果。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谕旨,宣布开始变法。但变法一直遭到了旧势力的激烈反对,他们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经过密谋策划,终于在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囚禁了光绪皇帝,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遇害。这场“百日维新”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政变扼杀了。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 “托古改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发点。它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912年3月,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七章五十六条。它第一章第二条即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三章规定立法权归参议院,第五章规定增设国务总理、各部总长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实行责任内阁制;第六章规定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第二章第五至十五条规定了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及所享有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评价见教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近代中国土地沦丧的概括

中华民族自救思潮中代表人物及其标志性成果 3、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民族自救思潮是什么?

答:由于受到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19世纪后半期,中国部分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有识之士,开始将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实施,并主张进一步向外国学习,以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先后兴起了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潮和戊戌思潮。

洋务思潮: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第一个民族自救思潮是洋务思潮。其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是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政治伦理,是必须继续坚持和维护的,同时也要借用西学中比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洋务思潮的第二个内容是自强和求富。自强是为了自救,同时又必须寓强于富。

早期维新思潮:是通过总结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而来。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用”,还要引进西方的“体”,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则要打破洋务派的垄断,大力发展民间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戊戌思潮:是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兴起的一个进步思潮。其哲学基础是进化论,其中心内容是变法,其操作之要点在制度创新和培养、使用新式人才。

苏维埃时期中共政权建设

苏维埃时期中共政权建设及其意义

见教材第五章第二节

篇3: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关键词:高考历史,古代史,特点,对策

一、高考历史对古代史内容考查的特点

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综合测试卷中,中国古代史所占分值不断加大,占历史学科分值的30%—40%左右。以2005—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为例:

综上分析,高考历史对古代史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强化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和思维价值。近几年高考在基础知识基础上,强化主题意识,瞄准一个或若干个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收集与试题的设置,考查的知识主要以课本主干知识为准。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科举制”,以古代史主干知识为引线,联系中外历史内容,设置专题进行考查。

2. 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生活性与时代性;联系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当代日常生活的实际;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如2008年全国卷Ⅰ第12题“山之阴、山之阳”,第37题“科举制”。

3. 重视区域史与现实关联。从地缘切入,以事实为线索,用历史意识来剖析现实,是跨学科试题的常用设计方法,尤其是考查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3题—16题考查西南地区有关历史知识,2008年第39题考查土尔扈特的回归等,在近几年高考中明显地反映出以某一历史文化遗产或以某一城市及某一区域史为切入点来命题,这种命题方式能有效地将政史地三科结合起来,并在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又能照顾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地区的发展能体现当时国家大政方针,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近两年虽在淡化,但不容忽视。

4. 文史结合趋势加强,突出稳中求变继承与创新统一。近几年试题突出了对政治文明史观及文明史的考查,如2004年“诗史”,2005年“诗”,2007年“谥号”,2008年“山之阴、山之阳”。

5. 历史材料丰富、阅读量增多,突出考查多层次能力。如2008年第37题考查科举制与英国选官比较及近代选官制作用;第39题突出考查考生的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多种材料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古代史第二轮复习的策略

近几年古代史试题特点和命题思路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这对备考中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应采用六点对策:

1. 重基础,回归课本,注意边缘知识。

当前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但脱离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学生首先应抓好古代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学习,重点内容要准确、清楚、完整地记忆,注意边缘知识。其次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弄清重点概念和主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2. 理专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学习。

由于教材是按段分块编篡的,高考又基本上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因此古代史复习应淡化朝代意识。树立主题意识。从这几年高考试卷来看,古代史主题的选择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关注正面的东西,尤其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传承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对人类生存有永恒意义的话题。同时注意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如: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第(2) (3) (4)问。这些透露着一种共同的信息:应多关注历史中正面对现实有积极影响的东西。

3. 探区域,与现实关联。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 依据历史的发展特征,把中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如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 (2) 按区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和问题,分析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3) 结合现实的政治情况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概括区域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依据高考目标和要求,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并联系现实,从不同角度创设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如环渤海经济区与奥运,西南地区与汶川地震,西北地区与神七问天。

4. 巧运用,找准切入点,活化知识点。

学史鉴今,近几年考试均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文史结合、时政结合。笔者认为古代史要特别关注以下主题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1) 政治。历代的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总结;尤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各类制度的演变,特别是监察制度(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赋税制度的演变(如印花税)。 (2) 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如央行降息应对经济危机问题)。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重大工程(都江堰)、重要古都(如北京)。 (3) 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对抗大灾大难的作用),包括民族政策、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对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如土尔扈特回归)。 (4) 对外关系领域。中外友好交往(丝绸之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对外政策。 (5) 在文化方面。科技成就(如神七问天)、主流思想、文学艺术(如谥号,山之阴、山之阳)。此外,应不拘于课本,文史结合,拓宽相关历史常识介绍。

5. 练技能,活用课本语言答题。

在熟悉高考题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熟练各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和解题的方法。近几年高考注重考查学科知识的内在综合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对于选择题,解题时一要审准题目要求,即将题目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限制条件,以及题干的设计形式弄清楚,准确无误;二是区别题干中的概念,明确考查的指向。对于材料题,要掌握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阅读,包括略读、细读、精读,指出问题的核心和重点;二是理解命题的意图;三是认真组织答案,做到条理清楚、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精确。

6. 关注现实,体现新课程理念。

篇4: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关键词: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史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51

全国卷历史高考中,中国古代史在试卷比重中约占30%,在高三一轮复习当中如何让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更加有效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认真理解《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提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考试大纲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阐释,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这是高考考试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对于我们高三历史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难度。

二、认真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考试大纲》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高考试题虽不是教材的再现、重复、翻版,但也不是脱离教材去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为基础、为依据的,因此,首先必须用足用好教材。全国卷加强对能力的考查,而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对知识的考查来实现的。所以,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要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立足教材,用好教材。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個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重视和位置。

1.注重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教学与复习。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六部分是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历史高考考查能力要求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对于考生,史实的掌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必须纠正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要力求做到基础知识无遗漏,全面理解记忆高考复习范围内的知识;重视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透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明确历史发展演进规律。什么是历史概念呢?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学生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近年高考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主要是教材阐释不透、学生理解不到位的一些概念。比如:分封制、宗法制、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科举制、均田制、等等。

2.合理整合与利用多本教材,比如考纲要求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节课为例,人民版弱化了从汉到元的时段性,没有严谨的线索;人教版列举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机构与官职的变化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弥补人民版线索不清的问题;岳麓版还特别突出了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即到宋代为止,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地方再也无法反叛中央了。

3.构建完整知识体系,高考强调对历史整体及发展过程的把握,新课标教材淡化通史观念,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按通史体系进行一轮专题复习,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比如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加强检查与监督及时巩固学习成果,课堂提问,抽背抽默,以练促学等手段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

三、注重对历史史料的处理和运用,强化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考试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保持较大的材料阅读量是一个关键,而中国古代史由于材料众多,且以言语主言文为止,阅读和理解难度大,加大对史料的阅读和解读也是提高学生能力应对考试的能力关键所在。

1.运用课文中的史料,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课本当中有大量的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道链接、史学争鸣、大量的地图和图片以及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等等。这些都是围绕教材当中重点和难点精心选取的材料,具有时显的典型性。

2.有针对性地补充课外史料,加深理解,依照高考要求,仅仅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还远远不够,教材中并不是所有重点难点内容都配有史料,没有史料说明,教师空洞的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备课中针对重点、难点,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补充史料以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加强对史料运用的指导,提升能力,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读懂史料,这是最关键一步无论是对教材上的史料还是补充的课外史料,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史料运用的方法指导。

四、 要重视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掌握答题技巧和正确方法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在历史复习当中适当培养学生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应对高考,提高选择题准确率和快速有效地组织答案。通过专项练习,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建立错题库做到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等。在选择题如何提高准确率的问题上教会学生审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在选择题当中的运用等解题方法;在材料题当中如何使学生的答案与采分点一致,这就要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在备考复习中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找准观点,明确答题方向。找准观点就是要把握试题的设问角度,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是以“哪一部分知识”“哪一层次的知识”设问,由宏观到微观,层层筛选。二是使用恰当的学科语言,紧扣题意。学科语言既要能体现原理的观点,又要能体现材料的观点,切忌教材观点的罗列、材料的重复及原理与材料的分离。三是逻辑严密,要点的顺序要体现思维的过程,不能杂乱无章。四是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的知识,要重视学科内各部分间的综合,但也不能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重视答题的综合性、创造性。

篇5: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二名词解释题5题(下定义和诠释)三简答题5题(只列条目即可)

四论述题2题(列条目+举例+分析理解)五全文默写题(4选1)复习要点: 1.宋词兴盛的原因

“词萌生于唐,而大盛于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钦定词谱》)

据唐圭璋《全宋词》 ,作者凡一千三百馀人,作品两万馀首

“一代之文学”

1)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宋词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汴京、临安、建康、成都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2)宋词的兴盛也离不开君主的欣赏和提倡

如:宋代的君主如真宗、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等,既知音识曲,能按谱填词,又刻意提倡奖掖词才。“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三百九十”,“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或命教坊使撰进,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宋史·乐志》)

3)宋词的兴盛又是诗歌方面内在规律的必然结果

如:长短句这种富有新鲜活力的文体形式,则打破了近体诗整齐、单

一、呆板的格局,具有灵巧多变、音律和谐、富于张力和弹性的特质,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涟漪。

4)“词代诗兴”近体诗展现士大夫文人正大的心志胸臆,词体则主要偏重于抒写绮美婉约的情思。

2.北宋前期作家

1)晏殊,字同叔,被称为“太平宰相” 词集《珠玉词》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未尝一日不宴饮”,“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

2)张先,字子野,乌程人。代表作《天仙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

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

3)范仲淹,字希文

4)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3.柳永

原名三变,字景庄,又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临轩发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艺苑雌黄》)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屯田”,有《乐章集》传世。

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首先,他扩大了词固有的题材范围,向着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拓展。柳永的爱情词作也体现着创新。例如:《望海潮》《雨霖铃》

其次,柳永发展、完善了慢词的体制和表现手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这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是两宋词坛上创制词调最多的词人,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到了柳永手里,才开始真正走向完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均由此而大量出现。所以说柳永对词体、词调的开拓创造,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方面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基本的文本范式。

柳永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置、言情,而自创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方式,使得布局完整,层次清晰而有波澜。

4.北宋中后期作家

1)黄庭坚:“苏黄”;“秦

七、黄九”,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有《豫章先生文集》 兼具豪放、旷达、婉丽的风格。

2)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3)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有《东山词》

贺铸词风格多样,张耒称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

“贺梅子” 出自《青玉案》 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周邦彦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邦彦词的典雅精工

首先表现在构思精巧而顿挫有致的章法结构。他避免了柳永慢词的平铺直叙、直露无馀,而是力求曲折变化,回环往复,增加一唱三叹的摇曳之美。

其次表现在词语的雕琢上。周词极重锤炼字句,力求“语意精新”。他善融化前人诗句入词,且能浑然天成,如同己出。例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

再次表现在声律方面的突出贡献。周氏妙解音律,在提举大晟府任上自度新曲五十多调。

6.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有《漱玉词》。

李清照的《词论》的内容

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论断。

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作“皆句读不葺之诗尔”。概括词体在高雅、情致、浑成、铺叙、典重、故实、协律等方面的要求。

7.辛弃疾

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有 《美芹十论》、《九议》

“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辛词的艺术造诣

辛弃疾对词体作了很大的改造,采用“以文为词”的手段,进一步促进了词体的散文化,打破了诗、词、文甚至小说的界线,达到了融汇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

托古喻今,成功地运用大量的典故。辛弃疾还具备高超的驾驭语言的才能,经常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点化前人诗句,或是吸取和融化骚赋、散文、小说、民间口语等入词。南宋词人

张孝祥,有《于湖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刘克庄 有《后村词》。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先世济南人,他的词与吴文英风格接近,并称“二窗”,有《草窗词》。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有《竹山词》。

8.宋诗的三个特征: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概括出宋诗的三大特征:“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9.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10.宋朝的诗人

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今属安徽)人,有《宛陵先生集》。苏舜钦,字子美,有《苏学士文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有《剑南诗稿》。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有《石湖居士集》。

文天祥,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末民族英雄,有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

11.江西诗派: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

南渡之初的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罗列黄庭坚、陈师道等26人,因其领袖黄庭坚为江西人,故称“江西诗派”。

遵循黄庭坚提出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理论。

“一祖三宗” :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陈师道,字无己,又字履常,自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有《后山先生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有《简斋集》。,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有《茶山集》。

12.“诚斋体”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有《诚斋集》。

“诚斋体”最基本的创作精神是回归自然,主要描写天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内容,从中发掘诗材,感悟情趣。

杨万里的诗歌构思新颖奇特,想象丰富,机智敏锐,善于捕捉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感受,并且使之富有盎然情趣。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诚斋擅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快,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钱钟书《谈艺录》)

“诚斋体”的流弊:如垂近姑苏特转弯,盘门只隔柳行间。望来望去何时到,且倚船窗看远山。(《船过苏州))

13.江湖诗派:

杭州书商陈起编辑姜夔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刊刻为《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等,入选作家庞杂,然以生活在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四朝百年间诗人,尤以遭逢不偶、浪迹江湖的下层落魄文士为主。他们被称为江湖派诗人,其中代表作家有姜夔、刘过、戴复古、刘克庄等。

14.永嘉四灵:

他们是指今浙江温州地区的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号灵秀)和翁卷(字灵舒)这四位诗人。他们彼此以诗唱和,风格相近,而且其字号当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故合称永嘉四灵。

他们反对江西诗派典故堆砌、生涩瘦硬的诗风,主张学习晚唐,以贾岛、姚合的五律为楷模,用诗歌自抒胸臆,诗风野逸清瘦、生新可喜,对江西派或有纠偏补弊的作用。

15.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散文的成就:

苏轼的散文手法多变,往往突破凝固格局,使情景事理多重融合,浑然一体;语言庄谐并用,韵散结合;文体不拘常套,因题制宜,并且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真正达到了活脱灵动、仪态横生、出神入化、气韵天成的高妙境界。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云:“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

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所作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了词的地位。苏轼在理论上破除了唐五代以来普遍存在的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这样就把词体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其次,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境界。他将传统伶工之词表现女性柔情绮思,扩展为士大夫之词表现文士复杂的内在情感,将只表现花前月下的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包蕴丰富的性情之词。如《赤壁怀古》《密州出猎》等

第三,“以诗为词”,即把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具体表现在题序和用典两个方面。题序的大量使用,交代了填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和创作动机及缘起,加强了情感抒发的确定性,有助于表明词人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状态。在词中大量用典,使得短小的词作当中包孕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能令词人的抒情言志带有历史的深度,显得越发的厚重浓烈。

第四,开创了豪放词风。苏轼的填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往往突破固有音律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16.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同时它也是唐宋以来在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成熟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的著录,元人钟嗣成 《录鬼簿》著录杂剧作家共152人,作品450余种。无名氏《录鬼簿续编》著录收录了作家71人,作品156种。

元杂剧的选本,现存最早的元杂剧选本《元刊杂剧三十种》明人臧晋叔编《元曲选》,又称元人百种曲,选录了一百余部作品,今人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收录《元曲选》没有选现存的元杂剧作品,大约六十余部作品。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7.元杂剧的体制:

元杂剧的结构:通常一本四折,还可加一个楔子。

剧本有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曲词是元杂剧的核心,宾白起解说剧情,介绍人物等作用。

元杂剧的音乐和演唱:每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末本”或“旦本”。

元杂剧的角色基本上可分末、旦、净三类。

元杂剧的舞台动作提示:科(介)

18.关汉卿

大都人,号已斋叟。

窦娥的性格特征:孝顺(守妇道)与反抗的对立统一。

窦娥的形象:窦娥就是在一些系列摧残、迫害下,由一个普通善良的女子,发展成为敢于反抗官府、痛斥天地的反抗者的典型女性。

关汉卿的艺术造诣:

1)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2)人物塑造:成功塑造了窦娥、赵盼儿、张珪、关羽等等一系列文学形象。

3)情节关目的设置:集中,紧凑,运用突转、意外、偶然等等设计情节。

4)语言特色:自然(通俗易懂、不修饰)、本色(原汁原味)、酣畅(语言气势)

19.《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1)张生、莺莺与老夫人的冲突

2)莺莺与老夫人的矛盾,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寺警”矛盾冲突的激化,“赖婚”是冲突高潮。

3)莺莺与红娘、张生的冲突

4)红娘与老夫人的冲突,戏剧冲突的延伸与妥协。

人物刻画:

张生:率真,自负,书生气,对爱情执著。

崔莺莺:多面性,既有一种反封建礼教的叛逆性,同时也深受礼教的束缚,在张生和红娘面前表现出言行不一。

红娘:机智,倔强,大胆,泼辣。

20.白朴

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著录杂剧十六种,现存三种《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存疑);词集《天籁集》、散曲四十余首。《梧桐雨》的题材:唐代宫廷画

根据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五代的杂史小说,如《开元天宝遗事》、《明皇杂录》等等以及宋代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

《墙头马上》的题材:爱情剧。

故事渊源: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21.马致远:

《录鬼簿》记载:字东篱,大都人。浙江行省务官。

梨园影响很大,人称“曲状元”。

一生创作杂剧十五种,今存《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陈抟高卧》、《岳阳楼》、《任风子》六种,另有《黄粱梦》一种,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合写。

《汉宫秋》的改编:

1)正史“和亲”是在汉朝与匈奴关系缓和的时候提出的,而剧中则代有明显的强迫性。

2)正史上并无毛延寿的记载,而在剧中毛成了“中大夫”,是叛国投敌,贪赃枉法的典型。

3)故事的结局,正史记载昭君“从胡俗”,生儿育女,成为两代单于的阈氏,而剧中昭君则在到达胡地以前就投水自尽。

22.其他元杂剧作家和作品的对应

高文秀的《双献功》与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号称水浒戏的双璧。纪君祥《赵氏孤儿》

石君宝《秋胡戏妻》 杨显之《潇湘夜雨》 郑庭玉《看钱奴》 武汉臣《老生儿》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郑光祖《倩女离魂》,郑光祖字德辉。

23.倩女的形象及意义

在环境的重压下(礼教、门第婚姻),个体人与社会人产生了分裂:倩女之魂象征着冲破礼教的束缚,争取自己应有的幸福。而卧病在床的躯体,则象征着不敢抗争而承受的巨大痛苦和无奈。

孟称舜《柳枝集》:“昔时《西厢记》,近日《牡丹亭 》,皆为传情别调,兼之者其此剧乎!”

24.元散曲的基本常识

1)体制

小令,又称叶儿,一般为单支曲,另外有一种“重头小令”,同题同调、内容相联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又叫联章体。

套曲,又称套数、散套、大令,同一宫调下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押同一韵部,一般有尾声。

带过曲,联用同一宫调的三支以下的曲子而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不是随便可以相联的。介于小令与套数之间的形式。

2)散曲的调式

倚声填词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提出元曲12个宫调,335个曲调。比如[仙吕·点绛唇],[南吕·采茶歌] 3)散曲的句式

引入衬字。所谓衬字,指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

句式灵活,韵散结合。

口语化的语言,雅俗兼蓄,以俗为美。4)散曲的音韵

用北方音韵。周德清《中原音韵》分为19个韵部,平分阴阳,入派四声。

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5)散曲的对仗(修辞)

两句对——合璧对

三句对——鼎足对

四句对——连璧对

隔句对——扇面对

关汉卿[双调·碧玉箫],“膝上琴横,哀怨动离情。指下风声,潇洒弄清声”。6)散曲与词及剧曲的异同

词曲同源而异流

在音韵、语汇、句式等方面更为自由、灵活

散曲与杂剧都以单支曲为基本单位。

剧曲以敷衍剧情、烘托场面、塑造人物为主要功能;而散曲则以抒情为主,但不排除带有叙事性的套数。

例如:白朴[越调·天净沙] 《秋》

25.元代南戏的定义:

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为温州杂剧或者永嘉杂剧。高明的《琵琶记》是元代南戏中最优秀的作品,被称为“南曲之宗”。

26.《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的南戏作品

《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27.《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1)描摹人物的内心,如吃糠部分 2)双线结构

3)以情动人

4)曲文雅俗共赏

28.南戏四大传奇: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29.铁崖体: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格有: 1). 宫词:清爽流丽,内容主要以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2). 香奁诗:写得颇为奇妙,香而不艳。3). 竹枝歌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杨维桢的竹枝歌,有意使诗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近。4). 古乐府: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具有瑰丽奇崛的风格。

30.《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诸葛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可谓识知之良材,管、萧之亚匹也。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曹操:陈寿《三国志》说:“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则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则自己之发亦可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毛宗岗十七回评)

关羽: 陈寿《三国志》说:“关羽、张飞皆为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31.《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1)七实三虚:历史小说中史实与虚构的关系

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用作故事用矣。(章学诚《丙辰札记》)处理虚构与史实的关系:踵事增华,张冠李戴。

2)战争描写与计谋艺术

3)结构错落有致,章法变通严谨。

4)“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5)人物塑造上的缺憾: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唯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背诵篇目(四选一)1.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3.窦娥冤的第三折【滚绣球】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4.西厢记的地四本第三折【叨叨令】

篇6:中国古代史大一上复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③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

5、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1.发动军事侵略,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劫财富;

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6、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

意义:

①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③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④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⑤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原因:

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②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③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④不能把侵略者和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7、《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书38-39)。

8、洋务运动的口号与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求富

9、如何认识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

①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③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2.以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历史教训:

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在双半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必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失败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更是企图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

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官僚主义则使得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1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答:三种政治力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①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②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③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

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3、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两面性的特点?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 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

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

1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简述中国中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客观上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3)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4)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实践条件

16、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和内容?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前期内容:

① 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② 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17、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和意义?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②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阶段;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8、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

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20、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特点?

(1)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突破了苏联模式)

(2)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21、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该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和劳动力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该法有以下局限:

1、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没收地主土地;

2、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是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

3、禁止土地买卖 2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哪三个“左”倾错误?这期间为什么会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GCD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2)(主要原因)GCD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23、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会议内容:军事和组织问题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博古任红军总政代主任,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的新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历史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关于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的出路。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5、为什么说中国GCD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26、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日军装备优良国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7、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的标志?

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会议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党和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28、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9、了解中共7大、六届七中全会、三三制、西安事变 30、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的谈话。以国共两党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1、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

民盟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国民党或GCD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32、国民党政府失败的原因?

①民心向背,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反动派违背人民的愿望和历史潮流,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人心所背。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努力,所进行的是自卫战争,人心所向;

②群众基础上,国民党空前地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妄图坚持一党独裁统治,非法召开伪国大,制订伪宪法,政治上陷于孤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赢得了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③经济上,国民党为了进行战争肆意掠夺人民财富,造成物价上涨、工商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生产运动和土地改革,翻身农民积极支援前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④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并抓住有利战机,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主力决战,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3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经验? 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领导核心);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理论指导);

3、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正确路线);

4、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武装力量);

5、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经验:

1、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2、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3、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4、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34.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1952年年底开始酝酿1953年正式提出

内容: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中共八大

内容指出: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

2.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意义:

正确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6.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A、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B.意义:

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毛邓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谐社会: A.内容: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意义: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全面、深刻、协调、均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相互关系: 内在统一性:

1.没有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2.和谐社会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3.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37.改革开放

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多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重要进展;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上一篇:一届二次理事会讲话稿下一篇:中学财务计划